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啤酒廠是俄華人在哈爾濱八王子建立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中國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歷史,但是市場消費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紀末隨帝國主義洋槍洋炮一起進來的。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啤酒廠是俄華人在哈爾濱八王子建立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此後五年時間裡,俄國、德國、捷克分別在哈爾濱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廠。1903年英國和德國商人在青島開辦英德釀酒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2000噸,這就是現在青島啤酒廠的前身。1904年在哈爾濱出現了華人自己開辦的啤酒廠———東北三省啤酒廠;1914年哈爾濱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廠;同年北京建立了雙合盛啤酒廠;1935年廣州出現了五羊啤酒廠(廣州啤酒廠的前身)。1958年中國在天津、杭州、武漢、重慶、西安、蘭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資新建了一批規模在2000噸左右的啤酒廠,成為中國啤酒業發展的一批骨幹企業。到1979年,全國啤酒廠總數達到90多家,啤酒產量達37.3萬噸,比建國前增長了50多倍。然而,我們啤酒業真正的大發展發生在1979年後十年,中國的啤酒工業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續增長。80年代,中國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中國大陸啤酒廠家發展到813個,總產量達656.4萬噸,僅次於美國、德國,名列第三,(到1993年躍居第二)。短短十年,中國啤酒廠家增長9倍,產量增長17.6倍,從而中國成了名副其實的啤酒大國。啤酒的種類9千中國最新的國家標準規定:啤酒是以大麥芽(包括特種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類熟鮮啤酒。

    酒醴——中國古代的啤酒

    啤酒生產是採用發芽的穀物作原料,經磨碎醣糖化、發酵等工序製得。按現行國家產品標準規定,啤酒的定義是:“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起泡的低酒精度飲料。”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大約在漢代後,醴被酒麴釀造的黃酒所淘汰。清代末期開始,國外的啤酒生產技術引入中國,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80年代以來,啤酒工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啤酒生產大國。像遠古時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和古埃及人一樣,中國遠古時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釀造的,即所謂的櫱法釀醴。《黃帝內經》中記載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記載有不同種類的谷芽釀造的醴。《周禮·天官·酒正》中有“醴齊”,醴和啤酒在遠古時代應屬同一型別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飲料。由於時代的變遷,用谷芽釀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類似於醴,用酒麴釀造的甜酒卻保留下來了。在古代,人們也稱之為醴。故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啤酒,但是,根據古代的資料,中國很早就掌握了櫱的製造方法,也掌握了自櫱製造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中國都存在,醴後來被酒所取代。中國古代就有啤酒!

  • 2 # 浪翻雲2020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蘇美爾人就已經開始釀造原始的啤酒了。公元800年左右,啤酒花被引入啤酒釀造,那時的啤酒就某種程度上能稱得上現代啤酒了。也就是說,古代兩河流域、歐洲人、北非人喝的就是啤酒(以及葡萄酒)。但殊不知,啤酒在中國飲酒歷史乃至人類飲酒史中扮演著十分古老的角色,是十足的“上古酒”。

    古代中國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也較為成熟。從小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古代華人基本上掌握了這四個階段的基本方法。但因古代華人對“技術”的不重視,很少能將一門技術系統地規範並保留下來。但我們還是能偶在北魏的《齊民要術》中一窺古代中國啤酒的釀造過程。

    這與現代啤酒釀造中的透過製作麥芽漿,並將麥芽中的澱粉轉換為可發酵的糖,最終提取原麥汁的工藝是相同的。可見東西方雖然在文化與飲食習慣上充滿差異,但在啤酒釀造方面卻不謀而合

  • 3 # 一個男人不容易

    據說啤酒是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發明的,作為現代的啤酒,是在1900年由俄華人傳到中國的,其實在中國遠古時期,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雖然它肯定不可能和現在的啤酒一樣,但也是用谷芽釀造,釀造方法也類似。

    首先,在殷商的卜辭中出現了櫱(谷芽)和醴這兩個字,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綜合卜辭中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櫱和醴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與啤酒生產過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櫱的生產,卜辭中有櫱粟,櫱黍,櫱來(麥),等的記載。說明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是較豐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再接著是過濾,卜辭中還有"新醴"和"舊醴"之分,新醴是剛剛釀成的,舊醴是經過貯藏的(以上資料由《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中的有關資料綜合而成)。

    另外中國古代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詳細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極為成熟。雖然櫱法釀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但這並不等於在遠古的時代沒有這種實踐活動。從大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前三個階段我們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發酵成酒應當不是問題。

    《齊民要術》中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這例小麥櫱的製造工藝,與啤酒釀造所用麥芽的製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現代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中國古代既然精通麥芽的糖化,至少可說明:在五、六世紀之前,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從古代釀酒最先使用漬曲法也可看出中國古代用櫱釀醴的可能性。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古代外國的啤酒釀製過程中,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浸麥(促使其發芽),其二是麥芽的浸漬(使其糖化)。在中國古代,即使採用酒麴法釀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這種浸曲法比唐宋之後的幹曲末直接投入米飯中的方法更為古老。在北魏時極為盛行,即先將酒麴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後再加入米飯,再開始發酵。現在就出現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用曲釀酒,浸曲法可能是繼承了啤酒麥芽的浸泡的傳統作法,即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用櫱釀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漬櫱。讓其自然發酵。後來發明了酒麴,酒麴也用同樣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麴糖化發酵力不強,可能酒麴本身就是發酵原料;後來,由於提高了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鮮的米飯,釀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這樣曲法釀酒就淘汰了櫱法釀醴。可以相信,櫱法釀醴這種方式在中國的釀酒業中曾經佔據過重要的地位,甚至其歷史跨度還超過了目前的酒麴法。

  • 4 # 陸一說歷史

    答:中國古代沒啤酒,西方古代有啤酒

    啤酒的起源:

    啤酒起源於西方,公元前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就開始用大賣芽釀造啤酒。

    公元四世紀,隨著歐洲與中東的貿易和戰爭,啤酒傳遍了歐洲;歐洲人在原始做法的基礎上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種類的啤酒,例如小麥白啤、IPA、Stout等等....

    自此,歐洲成為了啤酒的大本營,伴著歐洲對外的殖民擴張,啤酒傳遍了整個世界。

    中國啤酒的歷史

    中國古代主要喝白酒、黃酒等中華民族傳統酒類。

    19世紀末,西方列強打開了大清的國門,啤酒也隨之而來。一開始,啤酒沒有在廣大華人中流通,主要消費者集中在外華人和中國上流社會;直至建國後中國啤酒才蓬勃發展。

    中國古代是沒有啤酒這個詞的,它也是一個音譯的舶來詞。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啤酒?

    啤酒的釀造主要原料是大麥、啤酒花。

    中國古代是有大麥的,但啤酒花僅分佈在新疆等西域,在古代看來,那並不是中華文明的傳統腹地,這自然也阻擋了啤酒的產生。

    相比較而言,傳統的白酒黃酒更好喝,古人也就沒有功夫研究新的酒類了。

    關於醪醴

    醪醴是夏商周時期的一種酒類。

    有人說醪醴是古代的啤酒,我不敢苟同。

    五穀基本是所有酒類的原料,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醪醴與現代啤酒有直接關係!

  • 5 # 鈞州小哥說史

    首先表明我的答案:中國古代沒有“啤酒”,但是有和啤酒類似的“酒”,古人稱之為醴(li)。

    我們知道,中國自古就是酒文化大國啊,各類武俠小說,電視劇時常提起的經典臺詞就是“小二兒,上酒”,特別是家喻戶曉的《水滸傳》,不管男女老少,吃酒更是標配。如此一來我們肯定會心生疑問,“啤酒在古代真的沒有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必須要對“啤酒”做更深入的認識。

    1.啤酒是什麼?

    國家產品標準對啤酒的定義是:“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起泡的低酒精度飲料”。這裡從生產工藝角度解釋了什麼是啤酒。敲黑板,這裡必須要圈一個重點知識“啤酒花”。(下文會對這個名詞做具體解釋)接下來,我們再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啤酒”這個名詞在中國過去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就像“洋車、洋火、以及洋房”,它的確是舶來品,英文名字Beer,是直接音譯過來的。

    2.啤酒的產生及發展歷史

    啤酒最早產生於6000多年前的兩河流域,閃米特人首先掌握了製作工藝,到古巴比倫時期得到普及,並且開始作為飲料招待客人。此後逐漸流行於地中海地區,埃及人、希臘人紛紛喜愛上飲用啤酒,並且掌握製作工藝。到公元4世紀,啤酒傳遍整個北歐地區,啤酒的種類也日益繁多,比如在釀製過程中新增蜂蜜改善口感,以及在英國出現的黑啤酒。時間來到19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洗禮後的歐洲,科技水平已經的到極大發展,歐洲人也在這一時期掌握了冷凍技術,對啤酒進行低溫後熟的處理,就使啤酒冒出了泡沫,這樣就和現代我們所飲用的啤酒基本無異。清末,國外的啤酒生產技術陸續引入國內,比如,1900年俄羅斯人首次在中國哈爾濱建立了啤酒作坊,1903年英華人和德華人在中國建了英德啤酒廠,也就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至此,啤酒才開始在神州大地流行。現在,我們肯定還會疑惑,歷史上,中西方的直接交流早在漢代時期已經有明確的記載,那為何啤酒的製作工藝到這麼晚才流傳過來呢?其實是因為我們缺少一種關鍵的原料,而它的名字正是“啤酒花”。

    3.啤酒花

    啤酒花是一種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屬大麻科,拉丁學名為Humulus lupulus Linn.。主要分佈於北半球,北緯30°-60°之間的區域,對光照要求較高,一般生長於光照較好的山地林緣、灌叢或河流兩岸的溼地,原產歐洲、美洲和中東地區。中國在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山脈少量分佈。經上文介紹,啤酒花是製作啤酒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它影響著啤酒的口感。

    4.櫱法釀醴和曲法釀酒

    在世界上釀酒工藝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以穀物發芽的方式,利用穀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黴的穀物,製成酒麴,用酒麴中所含的各種分解酶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

    這兩種方法,中國古代均早已掌握。第一種谷芽釀造的工藝,也即是古書記載的

    櫱法釀醴,<<黃帝內經>>中記載有醪醴。夏商周時期,這種方法所制的產品常用於祭祀。直到漢代,櫱法釀醴逐漸不被制酒使用,因為這個時候,曲法釀酒所生產的黃酒味道更好,醴自然就被酒所取代。釀酒一定要加入酒麴,這一規則已形成釀酒共識。相信曲法釀酒我們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所熟知的各種白酒、黃酒皆出自這種方法。

    總結:

    在認識了啤酒的生產發展歷史、製作原料以及製作工藝之後,相信我們心中便會有明確的結論,由於缺少製作啤酒的原材料啤酒花,以及曲法釀酒的流行,啤酒在中國古代並不生產,但是存在與之類似的醴,不過兩者口味相差很大。

  • 6 # 老三扯談

    “啤酒”的名稱是由外文的諧音譯過來的,拿啤酒的“啤”字來說,中國過去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後來,有人根據國外對啤酒的稱呼如德國、荷蘭稱“Bier”;英國稱“Beer”;法國稱“Biere”;義大利稱“Birre”;羅馬尼亞稱“Berea”等等,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於是譯成中文“啤”字創造了這個外來語文字,又由於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譯時用了“啤酒”一詞,一直沿用至今。正因為啤酒以大麥芽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稱啤酒為“麥酒”。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並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而釀製成的。其酒精含量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營養。它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低分子糖、無機鹽和各種酶。這些營養成分人體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體內產生大量熱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們稱為“液體面包”。1L12°Bx 的啤酒,可產生3 344kJ 熱量,相當於3~5 個雞蛋或210g麵包所產生熱量,一個輕體力勞動者,如果一天能飲用1L 啤酒,即可獲得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一。

    啤酒的最基本特徵,是用穀物發芽後的谷芽作為基本原料,經磨碎,糖化,發酵等工序製得。

    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雖然它肯定不可能和現在的啤酒一樣,但也是用谷芽釀造,釀造方法也類似。

    中國遠古時期已能生產啤酒的論據

    商代的谷芽──櫱和原始的啤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辭中出現了櫱(谷芽)和醴這兩個字,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綜合卜辭中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櫱和醴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與啤酒生產過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櫱的生產,卜辭中有櫱粟,櫱黍,櫱來(麥),等的記載。說明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是較豐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再接著是過濾,卜辭中還有"新醴"和"舊醴"之分,新醴是剛剛釀成的,舊醴是經過貯藏的(以上資料由《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中的有關資料綜合而成)。

    古代的谷芽和飴糖生產──原始啤酒生產的旁證

    另外中國古代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詳細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極為成熟。雖然櫱法釀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但這並不等於在遠古的時代沒有這種實踐活動。從大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前三個階段我們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發酵成酒應當不是問題。

    《齊民要術》中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這例小麥櫱的製造工藝,與啤酒釀造所用麥芽的製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現代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中國古代既然精通麥芽的糖化,至少可說明:在五、六世紀之前,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浸曲法釀酒──用櫱釀醴的遺法

    從古代釀酒最先使用漬曲法也可看出中國古代用櫱釀醴的可能性。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古代外國的啤酒釀製過程中,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浸麥(促使其發芽),其二是麥芽的浸漬(使其糖化)。在中國古代,即使採用酒麴法釀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這種浸曲法比唐宋之後的幹曲末直接投入米飯中的方法更為古老。在北魏時極為盛行,即先將酒麴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後再加入米飯,再開始發酵。現在就出現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用曲釀酒,浸曲法可能是繼承了啤酒麥芽的浸泡的傳統作法,即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用櫱釀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漬櫱。讓其自然發酵。後來發明了酒麴,酒麴也用同樣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麴糖化發酵力不強,可能酒麴本身就是發酵原料;後來,由於提高了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鮮的米飯,釀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這樣曲法釀酒就淘汰了櫱法釀醴。可以相信,櫱法釀醴這種方式在中國的釀酒業中曾經佔據過重要的地位,甚至其歷史跨度還超過了目前的酒麴法。

  • 7 # 恰美食的小狐狸

    啤酒的定義是:“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起泡的低酒精度飲料”。

    啤酒的最基本特徵,是用穀物發芽後的谷芽作為基本原料,經磨碎,糖化,發酵等工序製得。

    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雖然它肯定不可能和現在的啤酒一樣,但也是用谷芽釀造,釀造方法也類似。

    中國遠古時期已能生產啤酒的論據

    01

    商代的谷芽──櫱和原始的啤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辭中出現了櫱(谷芽)和醴這兩個字,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綜合卜辭中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櫱和醴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與啤酒生產過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櫱的生產,卜辭中有櫱粟,櫱黍,櫱來(麥),等的記載。說明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是較豐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再接著是過濾,卜辭中還有"新醴"和"舊醴"之分,新醴是剛剛釀成的,舊醴是經過貯藏的(以上資料由《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中的有關資料綜合而成)。

    02

    古代的谷芽和飴糖生產──原始啤酒生產的旁證

    另外中國古代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詳細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極為成熟。雖然櫱法釀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但這並不等於在遠古的時代沒有這種實踐活動。從大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前三個階段我們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發酵成酒應當不是問題。

    《齊民要術》中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這例小麥櫱的製造工藝,與啤酒釀造所用麥芽的製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現代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中國古代既然精通麥芽的糖化,至少可說明:在五、六世紀之前,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03

    浸曲法釀酒──用櫱釀醴的遺法

    從古代釀酒最先使用漬曲法也可看出中國古代用櫱釀醴的可能性。

    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古代外國的啤酒釀製過程中,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浸麥(促使其發芽),其二是麥芽的浸漬(使其糖化)。在中國古代,即使採用酒麴法釀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這種浸曲法比唐宋之後的幹曲末直接投入米飯中的方法更為古老。在北魏時極為盛行,即先將酒麴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後再加入米飯,再開始發酵。現在就出現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用曲釀酒,浸曲法可能是繼承了啤酒麥芽的浸泡的傳統作法,即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用櫱釀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漬櫱。讓其自然發酵。後來發明了酒麴,酒麴也用同樣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麴糖化發酵力不強,可能酒麴本身就是發酵原料;後來,由於提高了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鮮的米飯,釀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這樣曲法釀酒就淘汰了櫱法釀醴。可以相信,櫱法釀醴這種方式在中國的釀酒業中曾經佔據過重要的地位,甚至其歷史跨度還超過了目前的酒麴法。

  • 8 # 史海泛起舟

    啤酒,是以小麥芽和大麥芽為主要原料,並加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再經過液態發酵而釀製成的。但這是現代我們都知道的啤酒的做法,說到這,可能還想問,古代有啤酒嗎?

    啤酒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酒精飲料,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的起源與穀物的起源密切相關,人類使用穀物製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出,啤酒,在古代還是存在的,從下面的內容來分析分析。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而殊不知,這裡面的“醴”字,就是古代的啤酒,這是一種最原始的啤酒,醴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對醴的相關記載,醴作為類似於啤酒的一種酒精含量相對較低的飲品,醴的歷史一直持續到漢代,直到黃酒的出現。中國古代的啤酒是由谷芽釀造的,卜辭中記載,商代的時候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豐富,待谷芽發好後把它們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經過一番操作後,半成品的啤酒就釀造好了,但由於酒中雜物過多,後期還要進行過濾。所以說,顯而易見,這是一種落後的方式。

    根據歷史的記載,在中國古代,人們製造啤酒的技術很成熟,總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書中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也就是說古代中國用櫱來釀造啤酒是完全可能的。這與現代啤酒釀造中的透過製作麥芽漿,並將麥芽中的澱粉轉換為可發酵的糖,最終提取原麥汁的工藝是相同的。

    顯而易見,中國酒文化淵源流長,酒的歷史比華夏文明史要長很多。

  • 9 #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正好我在瑞典讀大學時學的是環境工程,曾經做過啤酒飲料行業的廢水處理論文,在嘉士伯啤酒廠實習,當時還研究了一下啤酒的來歷,簡單說一些吧:

    啤酒最早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100-3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美索不達米亞,伊朗西部的札格羅斯山脈的戈丁山丘一帶蘇美人留下了啤酒製作方法的相關文獻。此外,已出土的文物中記載了一首《給女神寧卡西的聖歌》,提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啤酒女神“寧卡西”以及啤酒釀造技術。公元前3000年的日耳曼人及凱爾特人部落帶到整個歐洲,當時主要是家庭作坊釀造。早期的歐洲啤酒中加入了包括水果,蜂蜜,各種植物,香料及其它的物質如有麻醉成分的草等物質,但這些新增劑中似乎並未包括啤酒花。

    工業革命開始後,啤酒的生產開始從家庭手工釀造轉至工業化生產,工業化啤酒廠從19世紀開始占主導地位,材料百分比的計量技術及溫度測算大大推進了啤酒釀製的發展。

    而中國的話,周代即有發芽穀物釀醴的工序,有所謂“曲法釀酒、櫱法釀醴”(如《尚書.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櫱。),後因厭棄醴味薄,遂至失傳(見宋應星《天工開物》〈酒母〉:“古來麴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至失傳,則並櫱法亦亡。”)

  • 10 # 科普大世界

    如果您認為喝啤酒是現代人才能享受的事情,那您就有點out了,因為許多考古史料已經發現啤酒釀製技術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這座啤酒廠出土地點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西450多公里的阿拜多斯古代墓地,一個美國和埃及考古人員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這裡發現了8個長20米、寬2.5米的釀酒窖,每一個裡面分兩排擺放著大約40個陶製容器。

    從現場遺蹟和使用的器具等來分析,考古隊認為這是一個啤酒釀造廠遺址,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40個陶製容器是用來加熱穀物和水的混合物的,這是當時釀造啤酒所需要的工藝環節之一,而美國紐約大學考古學家馬修·亞當斯認為這座啤酒廠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認為它一次就可以釀造2.24萬升啤酒,或者說22.4噸。

    根據遺址地層和其中的器具、穀物等進行年代測定,認為該遺址建造的時間應該是在五千年前。瓦齊裡說該啤酒廠歷史可追溯至古埃及那爾邁國王時代,史料證據表明這位國王在公元前3150年至公元前2613年的“第一王朝時期”的初期就統一了埃及,他的統一性舉措也刺激了當時埃及地區的社會發展。

    要知道距今五千年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地方還都是荒蠻之地,只有少數幾個地區進入了文明的黎明時代。很難想象那個時候埃及已經具有如此規模的啤酒釀造廠,真的是太超前了!專家認為這樣規模的啤酒廠也說明當時這一地區已十分繁華,城市人口也有了一定的規模。

    不過亞當斯認為這座啤酒廠出產的啤酒很可能用於國王祖先或神靈的祭祀儀式,普通百姓平時是喝不到的。

    其實早在20世紀初期,英國考古學家又考證出了埃及一帶在古代就有啤酒釀造廠,而且他們會將啤酒用於祭典事務,但一直沒有找到啤酒廠存在的遺址證據,這次的發現可以說是完美印證了英國考古學家的推論。

    不過埃及的這個五千年前啤酒廠還並非是世界上最早的啤酒廠,考古學家認為人類使用穀物製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因為在公元前6000年時,巴比倫人就在黏土板上用楔形文字寫下了獻祭用的啤酒製作法。

    到了公元前4000年時,兩河流域的古人類已經可以用大麥﹑小麥﹑蜂蜜等食材製作16種啤酒,近3800年前的漢謨拉比法典中,也有關於啤酒製作的記載。

    一般認為中國古代並沒有發展啤酒製作技術,中國出現的第一家啤酒廠是1900年俄華人在哈爾濱市開建並經營的烏盧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廠,不過如今中國已經是啤酒第一大國,生產和消費量大約都佔到全球的1/4左右。

    參考資料:

    《環球網》2月16日文章《埃及出土一座五千年前的啤酒廠遺址 主要用於祭典》

  • 11 # 萌豆灣

    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雖然它肯定不可能和現在的啤酒一樣,但也是用谷芽釀造,釀造方法也類似。

    中國遠古時期已能生產啤酒的論據

    01

    商代的谷芽──櫱和原始的啤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辭中出現了櫱(谷芽)和醴這兩個字,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綜合卜辭中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櫱和醴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與啤酒生產過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櫱的生產,卜辭中有櫱粟,櫱黍,櫱來(麥),等的記載。說明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是較豐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再接著是過濾,卜辭中還有"新醴"和"舊醴"之分,新醴是剛剛釀成的,舊醴是經過貯藏的(以上資料由《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中的有關資料綜合而成)。

    02

    古代的谷芽和飴糖生產──原始啤酒生產的旁證

    另外中國古代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詳細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極為成熟。雖然櫱法釀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但這並不等於在遠古的時代沒有這種實踐活動。從大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前三個階段我們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發酵成酒應當不是問題。

    《齊民要術》中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這例小麥櫱的製造工藝,與啤酒釀造所用麥芽的製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現代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中國古代既然精通麥芽的糖化,至少可說明:在五、六世紀之前,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03

    浸曲法釀酒──用櫱釀醴的遺法

    從古代釀酒最先使用漬曲法也可看出中國古代用櫱釀醴的可能性。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古代外國的啤酒釀製過程中,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浸麥(促使其發芽),其二是麥芽的浸漬(使其糖化)。在中國古代,即使採用酒麴法釀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這種浸曲法比唐宋之後的幹曲末直接投入米飯

  • 12 # 一分鐘看笑你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穀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 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 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餘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穀類之酒。穀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猿酒。

    若此記載真有其事,則先民於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採花作酒,自是可能。穀類釀成之酒,應始於殷。殷代農業生產盛,已為多數學者公認。農產物既盛,用之作酒,勢所必然。以朱芳圃編《甲骨學》下冊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見;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復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豐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國,史書所載,斑斑可考。

  • 13 # 新疆岐岐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蘇美爾人就已經開始釀造原始的啤酒了。公元800年左右,啤酒花被引入啤酒釀造,那時的啤酒就某種程度上能稱得上現代啤酒了。也就是說,古代兩河流域、歐洲人、北非人喝的就是啤酒(以及葡萄酒)。但殊不知,啤酒在中國飲酒歷史乃至人類飲酒史中扮演著十分古老的角色,是十足的“上古酒”。在古代中國,存在一種古人稱之為“醴(lǐ)”的“上古酒”。周朝《尚書》的“說命篇”記載了“若作酒醴,爾惟麴櫱(niè)”。“櫱”就是發芽的穀物,“醴”就是由櫱糖化後發酵的“古代啤酒”。但是在漢朝以後,用櫱釀造的醴,慢慢由曲釀所取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古代中國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也較為成熟。從小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古代華人基本上掌握了這四個階段的基本方法。但因古代華人對“技術”的不重視,很少能將一門技術系統地規範並保留下來。但我們還是能偶在北魏的《齊民要術》中一窺古代中國啤酒的釀造過程。齊民要術》這本距今1500年的古代農書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近代歐洲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書中記載的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書中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也就是說古代中國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可能的。

    這與現代啤酒釀造中的透過製作麥芽漿,並將麥芽中的澱粉轉換為可發酵的糖,最終提取原麥汁的工藝是相同的。可見東西方雖然在文化與飲食習慣上充滿差異,但在啤酒釀造方面卻不謀而合。

  • 14 # 三三三三門

    在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於啤酒的酒精飲料,古人稱之為醴。雖然它肯定不可能和現在的啤酒一樣,但也是用谷芽釀造,釀造方法也類似。

    中國遠古時期已能生產啤酒的論據

    一、商代的谷芽──櫱和原始的啤酒──醴

    首先,在殷商的卜辭中出現了櫱(谷芽)和醴這兩個字,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綜合卜辭中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櫱和醴的生產過程。這一過程與啤酒生產過程似乎是相同的。首先是櫱的生產,卜辭中有櫱粟,櫱黍,櫱來(麥),等的記載。說明用於發芽的穀物種類是較豐富的。其次是"作醴"。大概是把谷芽浸泡在水中,使其進行糖化,酒化。再接著是過濾,卜辭中還有"新醴"和"舊醴"之分,新醴是剛剛釀成的,舊醴是經過貯藏的(以上資料由《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中的有關資料綜合而成)。

    二、古代的谷芽和飴糖生產──原始啤酒生產的旁證

    另外中國古代櫱及飴糖的生產都有明確的,詳細的記載。而且生產方法極為成熟。雖然櫱法釀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但這並不等於在遠古的時代沒有這種實踐活動。從大麥到啤酒,要經歷發芽,粉碎,糖化,發酵這四個主要階段,前三個階段我們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發酵成酒應當不是問題。

    《齊民要術》中關於制櫱(麥芽)的方法相當成熟,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漬麥階段,每天換水一次;第二階段,待麥芽根長出後,即進行發芽,對厚度作了明確的要求,為維持水分,每天還澆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階段,是乾燥階段。抑止過分生長,尤其是不讓麥芽纏結成塊。這例小麥櫱的製造工藝,與啤酒釀造所用麥芽的製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開始使用飴糖。《禮記·內則》有“棗粟飴蜜以甘之”的記載。到了北魏時,櫱的用途主要是用來作飴糖。作飴糖涉及到麥芽的糖化,這與麥芽櫱釀造醴是相似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小麥麥芽及飴糖的作法,麥芽的製造過程與現代啤酒工業的麥芽製造過程基本相同。還詳細敘述了糖化過程。中國古代既然精通麥芽的糖化,至少可說明:在五、六世紀之前,用櫱來釀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浸曲法釀酒──用櫱釀醴的遺法

    從古代釀酒最先使用漬曲法也可看出中國古代用櫱釀醴的可能性。從上面的論述可知,古代外國的啤酒釀製過程中,有兩道工序,其一是浸麥(促使其發芽),其二是麥芽的浸漬(使其糖化)。在中國古代,即使採用酒麴法釀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這種浸曲法比唐宋之後的幹曲末直接投入米飯中的方法更為古老。在北魏時極為盛行,即先將酒麴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後再加入米飯,再開始發酵。現在就出現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用曲釀酒,浸曲法可能是繼承了啤酒麥芽的浸泡的傳統作法,即兩者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用櫱釀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漬櫱。讓其自然發酵。後來發明了酒麴,酒麴也用同樣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麴糖化發酵力不強,可能酒麴本身就是發酵原料;後來,由於提高了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鮮的米飯,釀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這樣曲法釀酒就淘汰了櫱法釀醴。可以相信,櫱法釀醴這種方式在中國的釀酒業中曾經佔據過重要的地位,甚至其歷史跨度還超過了目前的酒麴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爸得病,我的老婆不願出錢,這女人是不是人品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