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講糖

    哪種情況下,糖尿病可以不吃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

    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還未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即糖尿病前期下。患者還有機會透過加強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好血糖,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指糖調節已受損,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和葡萄糖耐量減退(IGT)。糖耐量受損與空腹血糖受損,都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現。

    糖尿病前期是介於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間的一種狀態,被認為是糖尿病的必經階段,是糖尿病的預警訊號。具體說就是餐後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間(即糖耐量低減),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間(即空腹血糖受損)的狀態。

    如果已經確診是糖尿病前期,就要像糖尿病患者那樣積極開始飲食、運動等干預治療。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控制總熱量,少食高糖、高鹽、高脂食物,少食汽水、薯條等高熱量的飲料和食物,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減少米飯、饅頭等主食攝入量,多食青菜。

    2、適量運動。以輕度活動開始,根據個體的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長期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3、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等。  

    4、若飲食、運動干預無效,須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的降糖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可以用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來控制餐後血糖,或者用雙胍類的藥物,如二甲雙胍控制空腹血糖  

    有許多案例表明,患者透過攝入健康的飲食和堅持良好的日常習慣,糖尿病前期的病情可以停止進展甚至可以逆轉。

  • 2 # 醫學莘

    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藥物降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糖尿病起病隱匿,早期通常無症狀,待發現糖尿病時血糖可能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機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可能已經有所下降,自身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下降,需依靠口服藥或胰島素才能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二是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血糖可能會逐漸升高,以前依靠生活方式干預降糖的患者可能需要啟動口服藥治療,以前依靠口服藥降糖的患者可能需要啟動胰島素控制血糖。但這並非意味著所有糖尿病患者起始就應給予藥物降糖,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標通常為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部分患者發現及時、處於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時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目標範圍,但需要定期監測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監測期間,若非藥物治療已不能控制血糖達標,也應啟動藥物治療。其次,部分糖尿病患者起始治療就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減輕高血糖對胰島B細胞的損害,使其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有所恢復,這部分患者可暫時脫離藥物治療,可依靠生活方式干預性治療降血糖,不過非藥物治療持續時間有限,也需要定期監測血糖,最終可能也需要啟動藥物降糖。

    在生活方式干預方面,飲食、運動、體重均是干預的重點。飲食方面,糖尿病患者應減少每日食物總熱量,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經腸道分解,可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入血,是血葡萄糖的主要來源;脂肪屬於高熱量食物,長期超量攝入也可升高血糖;酒精也屬於高熱量食物,長期大量飲酒易升高血糖,且空腹飲酒時容易誘發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限酒或戒酒;可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具有延緩餐後血糖升高的作用。在運動方面,運動這一過程可消耗儲存在人體的糖原,有助於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長期堅持運動可降低死亡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每週應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次至少運動半小時,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主,可適當增加抗阻引動。在控制體重方面,減輕體重可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對葡萄糖的攝取與利用,因此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建議糖尿病患者在3-6月內減輕體重的5%-10%。

    綜上,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時可透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部分糖尿病患者起始治療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使機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有所恢復,可暫時脫離藥物治療,依靠生活方式干預降血糖。由於糖尿病為進展性疾病,因此非藥物治療的患者也需要定期監測血糖,不能控制血糖達標時也需要啟動藥物降糖。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3 # 李藥師談健康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吃藥嗎?糖尿病不吃藥,光透過生活幹預能控制好嗎?這是經常被朋友們問到的問題,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即使確診了糖尿病,也不一定非得要著急吃藥,在一些較為輕症的糖尿病朋友身上,可以先試著進行生活調理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絕不僅僅是吃了降糖藥就可以那麼簡單,經常談到的糖尿病控制的5駕馬車中,直接涉及到血糖控制的有三個——飲食調理,運動鍛鍊,合理用藥,其他兩個血糖監測、糖尿病教育,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監測好血糖控制水平。對於一些新發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水平處於剛剛超標的情況,胰島細胞功能良好,胰島素抵抗情況也並不嚴重,完全可以先選擇飲食調理和運動鍛鍊這兩種生活幹預方式來加強血糖的控制,在嚴格進行了生活調理,血糖仍然無法有效達標的情況下,再考慮加用藥物控制血糖也不遲。

    什麼算是輕症的糖尿病問題呢?比如說新發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剛剛超過7.0的糖尿病診斷值,餐後2小時血糖還處在糖耐量異常的範圍,還未超過11.1mmol/L,對於這樣的情況,通常醫生也不會建議你一定要吃藥來控制血糖的。可以先試著從生活上糾正能量過剩來改善高血糖的問題。

    能量過剩是導致高血糖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對於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生活調理上,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鍛鍊,就是很重要的2個方面。透過飲食上控制攝入,特別是合理膳食結構,在保持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儘量的控制攝入量;同時加強運動鍛鍊,在保證運動安全的前提下,加強身體對於能量的消耗,改善身體的代謝能力,改善胰島素抵抗,加強肌肉對於葡萄糖的代謝利用,透過上述兩個方面,飲食調理控制來源,加強運動鍛鍊加強消耗,從而改善和控制好身體的能量過剩問題,能量過剩控制好了,血糖自然也就會有好的改善和下降,很多時候,對於輕度血糖升高的新發糖尿病患者,透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干預,血糖水平都能夠有所下降,如果能夠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控制到7.0%以下的水平,並且長期保持,就不用考慮服藥控制血糖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的新發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和運動,就一定能夠把血糖控制下來,或者控制到達標範圍內。透過飲食和運動調理,有可能血糖能夠有效的控制下來,並且透過生活上的嚴格自律,使得血糖長期的保持在合理達標的範圍內;但同樣也有這種可能,生活上已經非常注意了,飲食上調整了,運動鍛鍊也加強了,但血糖仍然無法控制達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考慮使用藥物來加強血糖的控制,畢竟我們控制糖尿病的目的,是儘量的減少高血糖帶來的健康危害,不管是生活調理,還是合理用藥,最終的目的都應該是穩定控制好血糖,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發生風險。

    想要知道飲食和運動對於血糖的調理情況如何,經常的進行血糖水平的監測就顯得很重要了,對於新發的糖尿病患者,先不吃藥,透過生活調理來控制血糖水平的朋友,不妨經常的測量下血糖控制水平,除了家庭的日常自測血糖以外,也建議在生活幹預控制血糖期間,每3~6個月去檢查一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如果能夠穩定的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到7.0%以下,就說明您透過生活調理干預控制血糖是成功的,理想的。

    總而言之,糖尿病人是否能夠僅僅透過生活幹預來控制血糖,並不能一概而論,只要你能透過嚴格的生活自律,加強生活控制,把血糖控制穩定而達標,當然就是可以不服藥的情況,但如果無法完全透過生活調理來控制好血糖達標,該用藥時也不要糾結,畢竟越早控制好血糖水平,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風險就會越小,身體的健康獲益就越大。

  • 4 # 躍水營養

    通常來講,空腹血糖受損、糖尿病前期、高血糖、糖耐量異常等情況,糖友胰島素分泌較為正常,身體較為健康,可以和醫護人員、營養師溝通,透過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糖。

    具體來講,空腹血糖未超過7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未超過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在正常範圍內(不同人群,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數值標準不一樣),生活方式干預,很有希望將疾病控制好!

    第一,飲食干預。

    依據標準體重要求,減少10%-30%左右的主食食用量——這其中,用粗雜糧替代至少三分之一的主食——另外,進食大量低澱粉的蔬菜,來增加飽腹感,提高飲食干預的依從性。

    糖友要忌口,禁絕精製糖類、糖果餅乾類、甜品甜點類、蛋糕麵包類、精細食品類等食物,減少精製米麵及其製品的食用量。

    適量的水果(每日100-200克)、菌類、藻類,少量的堅果(每日10克),奶類、蛋類、豆製品等都不可少。

    第二,運動干預。

    運動,可消耗葡萄糖,替身胰島素敏感性,提升機體細胞對血糖的辨識和利用,減少高血糖的風險。

    餐後1.5-2小時,每天堅持中等強度的運動半小時以上,可以是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爬山等。注意監測血糖,避免低血糖反應。

    第三,健康素養和心理干預。

    糖友,宜多多學習與糖尿病疾病有關的知識和資訊,提升自己的健康素養,辨識謠言和虛假資訊,努力引導自己的行為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樹立戰勝糖尿病的信心!

    第四,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是生活幹預不可缺少的一環。無論是飲食干預還是運動干預,都需要動態瞭解血糖,這樣為自己的行為後果找到一條有規律可循的路徑。

    而一型糖尿病患者、由其它疾病所導致的糖尿病病人,需要嚴格用藥或注射胰島素,並採用上述生活方式干預,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 5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發生了糖尿病不用藥就能把血糖控制好,這是所有有糖尿病的人都希望的,但讓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最終都需要接受降糖藥治療,尤其是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這種情況不可避免。但是,也確實有少數人可以暫不用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就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好,這類人通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體重超重,尤其是肥胖,為什麼呢?

    血糖之所以會升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大家所熟知的自身胰島細胞受損部分發生了凋亡,因而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胰島素是將血糖運送進細胞中被利用的運輸工具,胰島素不足血糖得不到利用便導致了高血糖的發生;實際上體內的胰島素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將過多的血糖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但因為胰島素數量不足,運送血糖被利用尚且不夠用,將血糖轉化成脂肪更是無法進行,因此這類有糖尿病的人會表現為體重不斷下降而逐漸消瘦。

    二是胰島素抵抗導致的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運送血糖進入細胞的過程發生了障礙,簡單地說就是細胞上允許胰島素進入的通道受阻,血糖便滯留在血糖中造成了高血糖的發生;大量的胰島素不得不轉而將血糖轉化成脂肪進行貯存,人體貯存脂肪的位置一是內臟二是皮下,因此這類人會表現為肚子大的肥胖。

    由此可見,如果是因胰島細胞受損而導致的高血糖,體內胰島素的數量嚴重不足,且因為胰島細胞受損凋亡後無法再生,不得不透過降糖藥的幫助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以胰島素抵抗為主要原因發生的糖尿病,體內胰島素並不缺乏,只需要提高胰島素的利用率即可有效控制血糖,而改變這種狀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肥。

    研究證實:體重減輕10%及以上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胰島素抵抗,血糖也將得到良好控制。減肥沒有特效的藥物,合理控制飲食、加強運動鍛鍊是減肥最有效的措施,所以這類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暫不服用降糖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就能有效控制血糖。

    需要說明的是:有糖尿病的人,胰島細胞受損與胰島素抵抗往往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所佔的主導作用不同,比如肥胖型的人胰島素抵抗現象佔70%以上,消瘦的人則正相反,但隨著病程的延長最終都將以胰島細胞受損與凋亡為主導,這也是有糖尿病的人最終離不了降糖藥的根本原因。

  • 6 # 何藥師健康科普

    哪種情況下,糖尿病可以不吃藥,而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是需要分情況來看的,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作為臨床藥師,下臨床參與藥物治療是平時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需要對慢性病患者進行跟蹤管理,如定期評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效果、藥物不良反應、制定藥物調整方案等,更重要的是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健康教育,未病先防,治未病。

    在和患者交談中,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得了糖尿病就必須用藥治療嗎?如果血糖控制好了,能減藥或停藥嗎?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期待您能夠正確認識。

    得了糖尿病就必須用藥治療嗎?哪些情況下可以不吃藥?

    不一定,如果非藥物治療方法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就不必使用降糖藥物。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現有的醫學手段無法根治,所以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終身堅持治療,糖尿病的治療並不是單指藥物治療,而是包括營養治療、運動鍛鍊、降糖藥物、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和血糖監測等在內的綜合性管理。

    其中以合理的飲食及運動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干預,是每一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礎治療措施。如果糖尿病患者經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則無需應用藥物治療。反之,如果單純的生活方式干預不能使患者的血糖控制達標,就應該開始降糖藥物治療。當然對於那些不能配合進行飲食控制和合理體育鍛煉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為了控制高血糖,就必須用藥物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人們日益重視糖尿病,許多糖尿病高危的人會積極進行糖尿病的篩查和血糖的監測,以期更早地發現糖尿病。此時他們的血糖常常不是很高,很多經過飲食及運動治療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不需要藥物治療另外,大多數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相對較輕,進行科學的飲食調整和運動就能良好地控制血糖,只有少數患者需要藥物治療。

    特別要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的是,如果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則在診斷之後必須立即開始胰島素治療並維持終生。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近乎完全缺失,必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的補充才能有效地維持血糖平穩,避免發生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外,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應該知道,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血糖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因此,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治療的強度會隨血糖的升高而加強,那些起先可能透過單純的生活方式干預就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的患者,後來會需要聯合藥物治療。

    如果血糖控制好了,能減藥或停藥嗎?

    關於糖尿病患者經過降糖藥物治療使血糖改善後能否減藥和停藥的問題,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應用胰島素治療,不可能停用胰島素。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近乎完全缺失,必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的補充才能有效地維持血糖平穩,避免發生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當然,1型糖尿病在初始胰島素治療後,有一段時間內胰島素的劑量可以大幅度減少甚至停用胰島素,但這一階段不是每個1型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即使出現了,維持的時間也較短,希望完全停用胰島素並不現實。

    2 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獲得良好控制後能否停藥的問題就更加複雜。已有一些醫學研究發現,部分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經過短期的藥物強化血糖控制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僅依靠良好的飲食及運動治療就能夠使血糖控制達標而不需要藉助藥物治療。這與患者的胰島功能、胰島素抵抗狀態的顯著改善有密切關係。

    但由於2型糖尿病呈現進展性的特點,隨著病程的進展,胰島素分泌功能會逐漸降低,血糖隨之出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對降糖藥物治療的需求性加大。

    所以長期而言,除了生活方式治療之外,糖尿病的治療還是需要使用降糖藥物治療,並且需要堅持藥物治療的。那些糖尿病病程長,應用降糖藥物尤其是多種藥物聯合治療才能控制血糖達標的患者,通常不可能停用降糖藥物。至於那些應用降糖藥物治療後血糖都沒有控制達標的患者,就更談不上減藥或停藥了。

    總之,當血糖長期穩定,並且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預,極少數2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停藥的,但停藥期間需要密切觀察血糖情況。

    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並不建議完全停藥,因為輕率地停藥可能會引起血糖的反跳性升高,甚至出現嚴重併發症。正如打仗獲得短期的勝利後,解散軍隊、銷燬武器是很不安全。因此,往往只可裁軍(減少藥物),不可取消軍隊(完全停藥)。

    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注意,在降糖治療中千萬不要自行減藥或停藥,如果想了解自己能否減藥或停藥,一定要事先諮詢內分泌科醫生。即使經過內分泌醫生的評估能減藥或停藥,也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並密切觀察減藥或停藥後的血糖變化。如果出現血糖明顯升高,就需及時就醫,繼續增加藥物治療或藥物劑量。

  • 7 # 鬱金香137652766

    哪種情況下,糖尿病可以不吃藥,而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

    這個 問題,糖尿病是一日得病終生服藥,沒有任何的方式可以不吃藥就能控制好血糖的。這也是糖尿病的難治療的原因。主要是我們人體內的胰島素一但缺失就不能控制好身體的血糖,所以只能靠藥物控制一但你不吃藥,血糖就升高,身體的病發症就出現。所以只能控制不能治癒。

  • 8 # 健康界

    哪種情況下,糖尿病可以不吃藥,而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服藥,才能更好地控制住血糖的。但是,也有一些情況,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就可能讓糖尿病恢復正常。

    1、有一些糖尿病是由於一些原發性疾病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後導致的血糖升高,比如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物會導致血糖升高,某些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導致血糖有波動,當這些因素消失後,血糖是可以自行恢復正常的。

    2、有些糖尿病患者也比較年輕,糖尿病發現得也比較及時,胰島β細胞衰退得不嚴重,這種情況只需要透過改善生活方式,規範不良飲食,多加鍛鍊,也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3、有些孕婦在妊娠期會發生併發症,其中就有糖尿病,這時候需要用胰島素來控制住孕婦的血糖。一般在生產後,血糖就可以恢復正常,也就沒必要服用藥物了。

    總之,如果不是以上這三種情況,就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不吃藥,一般糖尿病都是要吃藥才能更好地控制的,一定要聽從醫囑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

  • 9 # 原食點

    生活方式干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本回答的所有觀點只能作為參考,不可作為醫療建議。

    只要胰腺β細胞沒有嚴重受損,是可以透過生活方式的干預控制好血糖的。

    首先如何知道,胰腺β細胞是否受損?

    做一下“胰島素釋放試驗”看看空腹胰島素和餐後胰島素水平,如果偏高或者胰島素峰值延遲,可能說明還只是存在胰島素抵抗,胰腺β細胞受損不嚴重。

    此時,你需要做的是:

    1、 儘可能的捨棄一切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這類食物是大多數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主因。常見的食物包括飲料、餅乾、甜甜圈、白砂糖、蛋糕、也包括油餅、油條、麻花等糖脂混合食物。這些食物不僅營養密度低,同時也會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炎症,加重胰島素抵抗。

    2、 不吃精製的米麵,這些穀物在精加工處理,剔除了大量的膳食纖維,導致血糖上升過快,從而胰腺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加重胰腺負擔。如果是糖尿病前期,可以吃一些糙米、黑米、蕎麥、藜麥等全穀物,如果已是糖尿病且是中晚期的話,那麼包括全穀物也不宜吃太多。

    3、 剔除可能引起食物過敏或敏感的食物,常常包括小麥、乳製品、玉米、大豆等。不要小看食物敏感,這會引起免疫系統紊亂,加重炎症。不過確實這個因人而已,有些人都不敏感,而有些人對某一種或幾種敏感。常規做法是暫時不吃這類食物3-6周,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然後以4天為一個單位,一樣一樣加入,再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

    4、 每天的餐盤,應該由一半來自深綠色蔬菜以及多彩蔬菜佔據。餘下的1/4應該由蛋白質和好的脂肪填補,比如魚肉、雞蛋、有機肉類、牛油果、橄欖油等。最後的部分留給全穀物+低糖水果,比如糙米、黑米、蕎麥、藜麥等。

    5、 管控壓力、管控壓力、管控壓力。食物不是血糖的唯一來源,但人體面臨長期壓力時,腎上腺會分泌皮質醇,刺激血糖上升。每個人的壓力來源都不盡相同,因此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壓力源,著重解決。冥想、瑜伽都是不錯的解壓方法。

    6、 不要熬夜。熬夜會導致瘦素抵抗,從而加重胰島素抵抗,不僅如此,打破晝夜節律是很可怕的事情,身體會從多個層面損傷健康。真的不要熬夜。

    7、 抗炎、排毒,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薑黃、大蒜、綠茶、整顆蛋等食物。

    8、 運動。抗阻運動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在家也可以選擇做俯臥撐、負重深蹲、啞鈴等。

    9、 補充營養。長期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造成營養的嚴重匱乏,罹患2型糖尿病的人往往都缺乏礦物質鉻、礦物質鎂、維生素D、生物素、硫辛酸、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物質。雞蛋、海魚、動物內臟、有機肉類、深綠色蔬菜等含有較高的這些營養物質【1】。

    【1】《血糖解方》 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 978-121-35798-5 P67

  • 10 # 天呈康康l羅藥師

    如果是藥物(利尿劑、甲狀腺素等)引起的血糖升高,可以在停藥後觀察,通常會自行降下來;

    還有妊娠糖尿病,也會在產後自行修復,產後不再使用胰島素;

    其他的情況,如果是在糖尿病早期,血糖只是略微高於正常值,也就是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的情況下,是可以可以透過生活方式調節來控制血糖的,但如果在控制半年的生活飲食起居,依然沒有改善,空腹血糖6.1以上,餐後2小時血糖7.8以上,則要儘快就醫用藥。

    以上就是我關於“哪種情況下,糖尿病可以不吃藥,而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11 # 龔曉光63

    在控制飲食、適量運動的情況下,血糖能控制到理想水平,空腹6左右,餐後兩小時10以下就行了,繼續控制飲食和堅持運動。

  • 12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早期得了糖尿病自己是沒有感覺的,只知道自己的胃口很好吃的很多有一句老話,只要人吃得佬身體就健康。人有了這種麻痺大意思想也就得過且過混日子就這樣混下去了。人在單位裡工作體力勞動工作強度也蠻大人的熱量和葡萄糖消耗也保持平衡,人不知不覺到了中老年人後,這個時候單位裡組織了一次體檢自己在體檢報告中看到了自己的血糖數值7.5,看到了標準血糖數值是6.1,7.5一6.1=1.4,超標準血糖數值1.4,拿了這個報告給內科醫生看了醫生說;你這是早期糖尿病是輕度的,醫生說;你要吃藥開了二盒降糖藥,毛病看好以後回到家反覆思索這個問題輕度糖尿病自己是否可以管住嘴適當運動一下,把血糖數值降下來。然後透過網上查閱有關於糖尿病的發生有關知識,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大多數人都是得了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吃了太多營養太好,導致了人體內分泌失調紊亂從而影響了胰島素細胞產生了抵抗分解葡萄糖功能。認識到了它的癥結我們就應該怎樣把自己的血糖降下來恢復到正常血糖數值,因為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在人體內作怪,那麼我們就要控制主食量大米飯,饅頭,華人喜歡吃大米飯,饅頭我們要減量,你每天本來吃一斤大米飯或饅頭現改為每天吃三兩,每頓吃一兩這個方法是透過實踐得出來的結論是完全正確。不是說別的食物不可以吃了。牛奶,雞蛋,精肉絲,精牛肉,河魚,海鮮(少吃),任何抄菜都不可以放砂糖,蔬菜全部可以吃(三種蔬菜不能吃,三芋,土豆,芋頭它們的成分裡有澱粉會分解成葡萄糖)水果全部可以吃(三種水果不能吃,香蕉,西瓜,火尤果)多喝茶和開水,適當鍛鍊身體。人是要有精神的,降糖藥雖然能夠幫助降血糖,但不能夠治癒好糖尿病反而是血糖會一會兒高,一會兒低,產生低血糖,吃了藥就要終身服藥。我們不妨試一試忌口不吃藥讓自己的胰島素細胞不會消失讓它長期生存下去。

  • 13 #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糖尿病前期或者糖耐量受損狀態是不需要服用藥物治療的。

    什麼情況下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空腹血糖在5.9mmol/L正常範圍內,但是餐後2小時血糖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間,這種情況大家往往稱為糖耐量減低,或者糖尿病前期。其實遇到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首先不用藥控制,儘可能的選擇生活幹預,如果經過反覆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血糖仍然沒有控制達標,小眼睛醫生認為你最好開始藥物服用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合理飲食呢?糖尿病患者需要適當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食物的膳食纖維素是人體不能夠消化和吸收的,高纖維飲食能夠緩解飯後血糖高的症狀,同時能夠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能夠減少胰島素的用量和減低血脂。多吃膳食纖維,還能夠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高膳食纖維食物對於血糖降低可以說是具有良好的作用。小眼睛醫生推薦大家選擇綠豆、海帶、蕎麥麵、玉米麵、高粱面等等這些食物。大家可以多吃豆汁類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大豆,因為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有益於糖尿病病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什麼時候我就認為你的生活方式改善有效果。但是,對於一部分依從性比較差的患者,比如年紀過大運動不便的患者,其實你僅僅靠生活方式干預不能夠達到預防2型糖尿病發生或者血糖控制到有效範圍目標。你需要考慮的是飲食和運動能夠將血糖控制到合理範圍內,但是無法保證以後血糖不再升高,你最好結合藥物干預治療才能夠有效幫助血糖控制到有效範圍內。

    最後,不過你是藥物治療,還是運動控制,只要能夠將血糖控制到最好的範圍內,就是有效的。

  • 14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是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來制定的,比如患者的血糖、胰島功能、併發症等,切不可盲目用藥,否則可能延誤病情,糖尿病的治療不光是藥物,飲食和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還必須保證對血糖的變化了如指掌。

    哪些情況下可以不吃藥將血糖控制?

    1,臨床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是有明確誘因的,或藥物(利尿劑、甲狀腺素等)或內分泌疾病(甲亢、皮質醇增多症等)或應激因素(外傷、手術、心梗等),因為這些患者本身是由於這些因素導致的,所以在停藥、疾病治療後,很可能會使患者的血糖恢復正常,也就不需要服藥了。

    2,很多在懷孕期間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妊娠期患者,在生產過後,血糖可以恢復正常,這時候也就不需要繼續使用胰島素了。

    3,如果是糖尿病早期,病情較輕,胰島β細胞衰退不嚴重,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規範不良飲食,是可以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內的。

    由於現今社會糖尿病多發,所以存在很多謠言,有很多容易分辨,也有很多容易誤導他人的:

    1,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糖類確實應該控制攝入量,但並不代表一點不吃,我們的身體需要糖分。

    2,血糖越低越好:血糖高是壞事,但血糖過低也不是好事,血糖波動過大,很可能會使患者眩暈,甚至可能造成腦細胞損傷。

    3,糖尿病沒事,死不了人:糖尿病本身不危險,危險的是隨之而來的併發症,諸如心梗、腦梗、腎病等,非常危險。

    4,某某吃了偏方就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發現每個華人家中都有偏方,最關鍵效果還特別好,吃下去腿不痛了、腰不酸了、一口氣都能上10樓了,我接觸不到這些偏方,我也無法知道藥效,但我想說的是,古代可能都沒有那麼多種神藥,現在這些所謂的偏方又是從何而來?未經證明的藥物,你真的敢吃嗎,想當小白鼠嗎?

  • 15 # 糖人健康網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很多糖尿病友都關心吃藥的問題,因為擔心長期吃藥的副作用,大家都想不用藥物,僅採取飲食控制和運動控制,但是要想不吃藥裸奔卻不那麼容易。

    首先,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要使用胰島素控制,1型患者的胰島功能幾乎無法運轉了,生活方式干預只能起到輔助控制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分多種情況,如果是血糖輕度升高,初發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內,可以先採取生活方式干預,只有飲食運動控制不住的時候,醫生才會開具藥物。還有一些2型患者,剛查出糖尿病時血糖很高,在使用了一段時間胰島素強化治療後,停用胰島素改為藥物治療或生活方式干預的。只能說這類患者比較幸運,胰島功能還沒有完全損壞,而胰島素強化治療則讓胰島得到了一定的休息和修復。

    還有糖尿病妊娠期間或妊娠糖尿病,也是在備孕和懷孕期間要求用胰島素的,但分娩後可以撤下胰島素,視情況改用生活方式干預的。

    這裡小糖要提醒大家,大多數糖尿病人都是要使用藥物的,不用藥難以控制住血糖。但是大家也不要灰心,堅持控食和運動,能夠減少降糖藥和胰島素的使用量。

  • 16 # 觀念健康

    糖尿病完全可以恢復健康的身體,如果有機會用食療調理就是營養治療,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復健康的身體,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不用吃藥,,如果你開始一直在吃藥,只要你願意改變和配合調理,堅持一段時間後,也許你就不用吃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文是最偉大的語言文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