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俠之小者
-
2 # 自定義財神
1,黃金是一種具有貨幣屬性的等價交換物,可以在任何國家,被承認,可以換各國貨幣,從而具有購買力。黃金一直作為戰略儲備來使用。比特幣不被任何國家承認可以作為本國貨幣,購買任何東西,所e69da5e6ba907a6431333431373139以並不具備貨幣屬性。
2,黃金也可以作為稀有物資,具有收藏價值,其價值被世界公認。比特幣只是被部分人認為可以進行作為稀有物資,但不被世人認同。
3,黃金,因為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具有有限性,總的量是一定的,所以具有保值性質。比特幣,可以增加。
4,比特幣,儘管可能稀有,但還跟古董等不一樣。古董等物品,因為承載世人認可的文化,所以稀缺效能夠被認同。比特幣,不能承載任何的屬性價值,所以一旦沒有人認同,就是一點用沒有。
5,黃金可以在買賣中獲利,比特幣也可以獲利。但黃金作為實際物質,即便不能買賣本身價值可以一直在。比特幣只能透過賣給其他人,來實現獲利,一旦沒人承認,就價值為零。
總的來說,我認為黃金因為具有貨幣屬性,總量不變等因素,所以可以具有很好的保值效果。比特幣,只是少量人認為有價值,可以進行投機,透過差價賺取利潤的一種商品,因為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所以一旦沒人買,就毫無價值。這麼說,比特幣基本上就是騙局。其他數字貨幣基本也是如此。
-
3 # 新疆宏租客管理諮詢
比特幣是試驗品,政府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觀察。
任何政府不會將貨幣發行權交給別人,鑄幣稅可是政府的收入源頭,況且虛擬幣進入商品流通環節會造成稅收流失,沒有那個政府會同意。
比特幣背後沒有實物資產,說白了就是泡沫,遲早會破。
紙幣實際是用政府信用背書,造成貶值現象長期存在。黃金的貨幣屬性是紙幣無法完全替代的。
-
4 # 熊貓bb
你好,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兩者的商品價值與本質。
黃金:
第一:黃金因其具有千年不變的穩定特質,使其成為貨幣最好的原材料。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古時候開始,世界各國在資訊不互通的情況下卻能不約而同的使用黃金作為衡量其他商品經濟價值的恆定貨幣。
第二:自黃金開始與人類社會相結合後,便與我們的經濟密不可分。所以至今為止,有些地方可能會不承認某國貨幣,或者某種商品的價值,但一定會認可黃金的價值。黃金在世界各地都可與當地的貨幣進行兌換,暢通無阻。
第三:黃金無法被製造,即便是製造它,也需要高昂的成本,得不償失。加上黃金在全球範圍內的儲量都十分有限,物以稀為貴,這也造就了黃金的保值。
第四:世界政府以及世界銀行認可黃金的價值,並均有保持黃金的儲備,且以黃金儲備的多少來衡量風險的抵禦能力。
第五:黃金已經滲透到投資領域以及工業製造業等各行各業,他的硬價值與軟價值都已經被認可。
所以,黃金是世界政府以及世界政府所承認的硬通貨幣。
比特幣:
提起比特幣的起源還是挺上不了檯面的。起初的比特幣只是流通於暗網之中,進行不法交易的虛擬貨幣。交易者與商家由於不便直接進行貨幣交易,因此只能約定俗成的透過一個虛擬貨幣來達成交易。由於大家都遵守遊戲規則,比特幣也就逐漸開始被賦予了價值。
隨著比特幣的市場也逐漸成熟,也越來越被人所熟知。比特幣開始嘗試衍生價值投資板塊,並透過“挖礦”的形式去控制比特幣的生產,再透過區塊鏈技術保障了其安全性與穩定性,去中心化的儲存方式也避免了人為操控庫存數量。安全性,穩定性,庫存數量都得到了保障,那麼這個商品基本就可以放心被購買、使用。但物以稀為貴,它距離成為一個優質的投資商品還缺一個特性——稀缺性!
如果說“挖礦”是神來之筆,既解決了生產的問題,也解決了普及民眾與發展市場的需要(許多人會透過挖礦的形式以獲得比特幣)。那另一個解決稀缺性的方案簡直就是天才設計!
這個天才設計方案就是“減產”!“挖礦”可以生產比特幣,而“減產”則是減少了比特幣的產量。這也就符合了物以稀為貴這一商品特性。
所以前兩次比特幣減產都直接導致比特幣爆漲幾千倍,今年5月份是比特幣第三次減產,不知道是否還能歷史重演。
但比特幣始終只是人為設計的一個虛擬貨幣,他並不附著於任何價值之上,本身也無法產生實際價值。目前比特幣的幣價上漲,主要是炒作投資者認可這個遊戲規則,並以此牟利罷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比特幣在許多國家都不得認可,未得通行的主要原因。
我們之所以可以看到比特幣的價格經常會出現暴漲暴跌,最大的原因就是被莊家的大資金所操控、左右。一個參與資金越小的投資盤,就越容易被大資金所操控。
但要說目前比特幣具備保值作用嗎?還是具備的,因為目前至少他還是被遊戲參與者所認可的。
但如果要把它跟黃金相提並論,無論是本身的價值,還是被認可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參與程度都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更遑論超越黃金了。
-
5 # 鞅論財經
說你是,你才是!說你不是,屁都不是。
這就是比特幣,因為今天可以把比特幣捧上天,明天也可以把萊特幣送上來,只要市場認可,可以出一萬個“比特幣”。這就是一種虛擬貨幣,是區塊鏈下的資料技術、點對點技術和加密技術等科技技術融為一體。更是區塊鏈技術下的一串串數字程式碼。
說你是,你也是!說你不是,你還是。
因為黃金除了貨幣屬性,還有一種稀有金屬的特性。即便不要黃金作為貨幣儲備的方式,那麼作為稀有金屬、首飾工藝品等特性還是繼續保留。這個無論黃金是不是保持貨幣屬性,都還是其存在的價值。雖然在缺少銀行儲備和和貨幣屬性下,可能會出現需求量大減少,價格的下跌,但也不會像比特幣那樣可以一文不值。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在上百個虛擬貨幣中選中了比特幣,所以比特幣如今是個香餑餑。從最早的幾美分,到了如今的9000美元/比特幣。在短短几年裡上漲了數萬倍。這可是黃金根本就無法比較的,黃金在40年裡上漲了50倍不到,已經是一種神奇,而主要原因還是各國的貨幣貶值引起的,等於黃金跑贏了貨幣貶值。而比特幣卻是做火箭上了天,可不幸的是幾百、上千種其他電子貨幣卻是在地底下走不出來。在未來各國央行也紛紛推出數字貨幣的情況下,其他數字貨幣更是沒有見光的機會。
-
6 # 明心聊財商
你好!我來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比特幣和黃金都屬於金融裡面的衍生品,比特幣是屬於社會性的一個公共認可的,有一定共識的一個金融新型的衍生品,只是還沒有到法律層次的鑑定,目前可以說黃金以前是衡量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金,美國的黃金儲備金大,所以美元具有國際性的一定的國際認定地位!所以國際上都以美元結算,現在黃金已經是一個純粹的商品,它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和貨幣屬性!
黃金是一些財團和大的投資機構來操控的,有一定的操控的空間,甚至和美元掛鉤控制的,價格已經完全控制,但是說到比特幣和黃金,我認為從目標投資來講的話,我還是認為比特幣更有博取的空間,比黃金獲取高利潤相對容易一些。
比特幣目前來說,還不具有貨幣屬性,但它屬於個人資產,有一定的資產價值和增長空間!
黃金來說,儲存黃金有一定的價值,那它的貨幣價值和流通性那個更好,這個我認為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黃金對我個人來說就是一個商品儲存的過去式,因為過去我們在期貨中去博取黃金的利潤,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上下浮動很高,風險很大,要求的綜合知識水平也很強,因為它是由相關權力機構去操控的。
比特幣目前來說權力機構是接受,但不一定完全認可,但它的全球共識已經在哪裡了,未來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
7 # 缺點財經
黃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幾千年來一直不改變其貨幣地位的支付工具,包括今天,黃金依然讓大家承認其金融屬性,並且可以用於支付。而且黃金也是未來很長時間的最後關頭支付手段。是地球上大家公認的支付工具。天然且沒有任何侷限。只是現在全球財富爆發式增長,黃金的有限不能夠適應現在的經濟規模。加上科技發展,貨幣使用越來越便捷,甚至成為一組數字。
比特幣只是一種加密演算法,被大家應用於投資,我們大家其實沒有把比特幣視為貨幣,現在僅僅是很少一部分人認可並使用。但是比特幣是虛擬的,必須依託於網路,最關鍵的是比特幣可替代,新的技術,新的交易方式等,隨時可以讓比特幣完全歸0。而且比特幣的巨大波動性,註定了其投資屬性,而不是作為貨幣流通。
最後一點,黃金是全世界公認的支付工具,擁有黃金可以任何時間支付,比特幣各國政府都不予承認,絕大多數老百姓也不承認。
-
8 # 實體店老王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一個是與國家信用、經濟體系掛鉤的,而另一個是沒有得到大多數國家承認的“私有化極其嚴重,非公正、非法定、非共識”的、具有一定貨幣屬性的“數字通證”,這能一樣麼?它更像一款理財產品。
黃金:它本身作為稀有金屬存在,作為交易媒介已經存在3000年之久了,實際上它算是得到了全世界所有人、個體、機構、國家、聯盟的認可,並且在這3000年的發展變遷過程中,逐漸成為“硬通貨”,而基於它的稀有程度,最後也確立了它不可替代和撼動的位置。
可能這麼說有些人還不理解,就拿咱們國家來說,人民幣發行量與黃金儲備有直接的關係,雖然人民幣是靠國家信用、經濟穩定性來背書的,但同時與黃金儲量也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人民幣的流動率、流通量、價值等,都與黃金儲量是分不開的。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黃金≠人民幣,但人民幣卻替代了黃金曾經的作用,而全世界各個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其實都是為了替代黃金進行交易,再說的直白些,就黃金就等於任何法定貨幣,基於它被全世界認可,那麼只要你擁有黃金,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任何國家換成“具有官方認可、具有實際價值、可以用來交易或消費”的介質,包括比特幣在內,大多數都會兌換成法定貨幣。
BTC:比特幣就不一樣,與其說它是數字通用貨幣,不如說它是"通證”更加確切,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實際價值,也沒有得到全世界所有購買的認可,而其流通也僅限於幣圈,雖然有些國家或機構已經有了支援比特幣交易的提款機、錢包等,但這種促進是極其緩慢的,這與經歷了3000年沉澱發展的黃金有著質的差別。
黃金是在這3000年發展下,環境、時代、技術、文化等等方面的更新迭代之後,達成的一種共識,把黃金作為“硬通貨”存在,而比特幣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就沒有被完全認可。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質疑:“你說比特幣不被認可,但現在幣圈的交易都是以比特幣為錨定物件,它的漲跌也影響著幣圈其他衍生數字貨幣的漲跌”。的確,比特幣在幣圈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這都是泡沫,只是幣圈人“在很小的範圍內達成共識”,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共識及認可。
舉個例子說明下吧:這就好比兩個快渴死的人走在沙漠上,A問B前面有水麼?B明知道前面沒水,但他卻告訴A,翻過這個山頭就有水了,其實翻過這個山頭有沒有水根本不重要,A只是想找個藉口跟B達成共識,而B自己也知道,A問這句話的目的,那麼倆人一問一答就形成了“共識”。如果前面發現了水,但喝了對身體不好,但兩人已經渴的不行了,於是倆人達成共識,對身體有害那是以後的事,眼下不喝水就會渴死,所以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認為這個水可以喝”。
所以,比特幣實際上就是你不認可我,那我去找認可的人玩,當認可的人聚集在一起之後,需要一個共識,而在共識的基礎上又需要一些在增加彼此間的聯絡,而第一個誕生的數字貨幣比特幣,恰巧就具備了這個功能,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幣圈通用貨幣”比特幣,不管比特幣是好是壞,咱們要在一起玩,那就必須有一個認可的共識存在,不然大家的信仰怎麼充值?又怎麼割韭菜呢?
實際上黃金也好、比特幣也罷,它只是附屬品,是人們在共識、信任、價值、契約、流通、互通、規則、利益、交流的技術上賦予的它們價值。如果兩者都是貨幣的話,其實本質上沒區別,價值上雖然有高低,但本質是一樣的。但現在的比特幣,與其說它是貨幣,不如說它是資產,更確切的說更像一款理財產品。
而唯一不同的是,經過3000年的沉澱,黃金被全世界認可,同樣也被以國家為單位的組織認可,而比特幣卻不會被認可。因為比特幣的某些屬性是不利於國家掌控自己的經濟的,如果一個國家無法掌控自己的經濟,那麼再好的技術也沒必要存在。
所以,比特幣只能算是一種資產,或產品,與黃金有本質的不同。
-
9 # lee的大學生活
比特幣是去中心的,不受監管的,所以它的價值被市場炒作,如果市場接受那麼它的價值就存在。黃金是中心話的,所以黃金和比特幣不在一個系統沒有辦法比較。長期看這兩個一定是共存的互補的。
-
10 # 唯心座
我認為比特幣跟黃金相比,有優勢,也有劣勢,只能說是某些方面價值超越黃金。區別與聯絡分析如下:
聯絡在於他們都已經被各路人馬普遍關注,現在交易黃金時你除了看貨幣政策變化,、利率水平、經濟情況,還會想著要去找一個參照物,那就是比特幣。可以說當2017年勒索病毒出現後,比特幣正式開始站在了金融市場的舞臺上了。因而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比特幣與黃金都已經獲得了交易員的認可,他們都是具有貨幣屬性的通貨。
差異點在於,比特幣需要依賴於網際網路,是虛擬的。而黃金是實物,是實在的。如果有一天全球大停電大斷網,比特幣的貨幣屬性就蕩然無存了。而在這一點上,黃金則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無論何時,人類都會給黃金作為硬通貨一個定價。
但也正因為這個差異,比特幣趁著網際網路,相比於黃金的高儲存、運輸成本,比特幣的轉移就簡單多了,只需一個電子錢包就可以實現轉賬,並且是跨境的,所以比特幣的定價除了考慮到它作為硬通貨的抗通脹屬性,也要考慮它的轉賬便捷性帶來的定價提升。
所以比特幣與黃金不會存在非此即彼,一定要分出一個最強通貨的勝負來,分開配置更為合理。
-
11 # 為愛而生
先來看一下黃金成為貨幣的5個階段:
1)黃金一開始用途就十分有限,因為其色彩明亮且延展性極好,屬於典型的裝飾品和收藏品,有人因為愛好而收集它;
2)接下來人們慢慢發現,黃金數量稀少,開採成本高,而且黃金永不鏽蝕、質地均勻,容易分割,這一系列的特性讓它擁有了價值儲藏的功能,更多的人開始想要擁有黃金;
3)再到後來,隨著認可黃金的人越來越多,黃金開始在人們之間進行交換,並且逐漸充當財富的交易媒介,成為整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計量單位;
4)最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黃金是價值儲存的載體,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擁有它,其價格也就越漲越高,一直高到它能衡量整個社會的財富,然後它的價值就變得穩定,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用它進行交易,黃金就變成了全世界的“貨幣之王”;
5)再到後來,所有擁有權力的機構都想擁有它、控制它,政府和央行於是發明了金本位,將黃金收藏在央行的錢庫中,然後發行以黃金做抵押的紙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特幣和黃金很類似,一開始也是被視作收藏品,屬於極客的玩物,到後面其去中心化、稀缺性、轉賬方便、易攜帶、易儲存等優異特性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價值在不斷攀升,如果對標黃金的話,比特幣也就處在黃金的第二階段而已。
跟黃金比起來,要是說便捷性和攜帶,那肯定是比特幣了,像很多國發達國家其實都能接受比特幣支付的,還有比特幣ATM等。
以後手裡拿著比特幣,不管去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換成本國數字貨幣進行消費,甚至可以直接消費…
-
12 # 期貨小褚
首先,我們說下比特幣的概念。比特幣是一種P2P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透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散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其次我們說下黃金的特性。黃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第三,我們瞭解一下黃金的價值。黃金天然具備避險屬性,是天然的商品。天然具有商品和金融屬性。自古以來,黃金在華人心中,佔有重要地位,一直作為財產流傳下來。
投資黃金有多少好處,也就是黃金的價值所在。
1.對抗通貨膨脹
2.卓越的避險功能
3.世界通行,是世界通用的貨幣代表
4.價值穩定恆久
5.沒有折舊問題
6.開採不易,儲量少
7.相對於其他商品,變現容易
第四,說說的比特幣的價值所在。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比特幣可以說毫無價值,也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它屬於數字貨幣的一種,帶動了數字貨幣的發展
雖然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透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但是前期透過挖礦容易得到,後期越來越困難,造成越早接觸,越容易掙錢
1.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
2.匿名、免稅、免監管。容易造成洗錢風險
3.比特幣完全依賴p2p網路,無發行中心;
4.比特幣交易,直接輸入數字地址;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容易造成國家監管問題
5.交易平臺的脆弱性。雖然沒有發行中心,但是交易要經過交易平臺
6.價格波動極大,交易確認時間長
7.山寨幣盛行
8.安全性問題,一切存在虛擬網路,容易被駭客攻擊。盜取數字錢包地址
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就是帶動了數字貨幣的發展,同時自身由於安全問題,不受國家監管,容易被操控。不建議大家投資於它
-
13 # 作手新生代
比特幣為虛擬的,是一種被部分人或者機構認可的虛擬貨幣,不能夠作為全球通用的結算貨幣。而黃金是全球可以進行等價實物交換的硬通貨,是最安全且權威的結算貨幣。
-
14 # 中本聰小跟班
從比特幣誕生以來,它就被稱為“數字黃金”。和黃金一樣,加密貨幣也是稀缺的、耐用的、可替代的、可分割的、可識別的。這兩種資產都具有滿足亞里士多德對貨幣實用和功能性的要求,但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具有實際效用,而黃金則缺乏這種效用。
埃裡克·皮諾斯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數字資產越來越熟悉,普通人開始將比特幣視為黃金的合法可行替代品。因此,我們有理由假設,在通貨緊縮時期,比特幣的表現將與過去的黃金一樣好”。
因此,黃金在前幾輪通縮中的市場表現可以作為比特幣投資者們的一個參考。
歷史資料顯示,黃金在通貨緊縮期間表現良好,通縮就包括其中包括金融壓力急劇上升和企業違約風險增加;槓桿率高的企業往往在通貨緊縮期間會破產。同樣,在通脹時期,黃金的表現也格外突出。
“TED利差”是市場上一種常用的金融壓力衡量指標,用來反映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TED利差即三個月期美國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和三個月期美國國債利率之間的差額,是用來反映國際金融市場的最重要的風險衡量指標。
牛津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 上世紀70年代,TED利差大幅飆升的同時,黃金價格也大幅上漲。20世紀80年代初TED利差也大幅上升,1987年股市崩盤後以及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這兩個時期的金價都在走強。
實際的黃金價格或者說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價格在1970年代平均每年上漲33%,1980年代上漲18%,2000年上漲15.8%。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因為經濟壓力的突然上升通常會刺激全球資金的湧入,迫使投資者拋售從股票等等所有商品而轉向黃金。然而,一旦經濟的不確定性開始解決,人們又開始尋找避風港。
皮諾斯表示,“在大衰退期間,雖然黃金最初與其他股票一起下跌,但它找到了支撐點,並以高於股市復甦的速度反彈。”。
2008年8月雷曼兄弟破產後,Ted息差飆升到4.6。金價在8月至10月期間從每金衡盎司920美元跌至680美元,因投資者將黃金視為流動性來源,但在當年結束時仍上漲5.5%。更重要的是,它在2009年上漲了24%,並在2011年創下了19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
黃金最近的價格波動表明,歷史可能正在重演。在截至3月27日的四周時間裡,黃金價差從0.11升至1.42,從1700美元跌至1450美元,但目前的交易價格接近每盎司1725美元,10多天前曾觸及1747美元的7年高點。
如果說黃金的歷史資料和最近的市場活動是一個可參考指示,那麼比特幣走高的阻力可能在越來越小。
回覆列表
我們先從比特幣說起,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透過大量的計算產生,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透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由此,我們會發現比特幣的4個特性:
1、無法大量製造;
2、安全性;
3、流通方便;
4、去中心化。
讓我們回顧一下現實中貨幣的起源,從原始社會的貝殼,到封建社會的金、銀、銅、銀票,再到現代社會的紙幣等。為什麼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會普遍選擇黃金作為通用貨幣呢,它們與紙幣有何不同?
1、無法大量製造;
2、長期儲存不易損壞;
3、流通較方便;
4、不由哪個國家發行。
有沒有感覺這些跟前面所說的比特幣的特性非常相似?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用金銀作為貨幣,非要整出一個數字貨幣來呢?
第一,金銀流通不方便,不容易分割,且攜帶不安全;
第二,現存數量有限,無法滿足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所需的流通貨幣;
第三,開採難度大,耗費人力物力。
那麼,為什麼不用紙幣呢,紙幣在本國內使用還可以,要做到世界通用很難。有人會說美元可以,沒錯,但正式因為各國錯誤地把美元當成世界貨幣,才使得美國可以利用美元不斷收割全世界。現在各國也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都在想去美元化,甚至改為囤積黃金,比如俄羅斯、伊朗等。但是,各國總不能拿黃金交易吧,本國的貨幣又不行,怎麼辦呢?
此時,比特幣應運而生,它同時具備黃金的四個特性,且流通方便。個人認為,截止目前,數字貨幣做得最好的還是比特幣,但因其不易監管等原因而不被大部分國家所認可。所以如果是投資的話,風險還是很大的,這裡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