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MMing雯敏

    說真的,一看到這部電影,我沒任何想法,至少沒想看的慾望。說查說排斥,我也沒資格說,因為我沒看,看有些報道說是有很多原著粉,我原著也沒看過。不過看李易峰,我就馬上想到他演的盜墓筆記和麻雀還有青雲志,這三部我只看了盜墓筆記,不過是因為喜歡那部小說才去看的,另外兩部看過一些,李易峰給人感覺就是另一個黃曉明,就是演啥都是自己,不過李易峰比較帥比較年輕討喜而已。反而我還比較期待廖凡,長得不帥演技來湊啊,鮮肉就是演技不夠顏值來湊,個人喜好。但是鮮肉過度過分了就讓人討厭了,粉絲們不要把自己的偶像印象往死裡作。這部電影沒看就這樣吧,反正我不討厭主演但也不喜歡,隨他們怎麼發展,無所謂。重點是期待戰狼橫掃它,哈哈,不要罵我,我真的這麼想的

  • 2 # Evanle

    心理罪由雷米所著,是懸疑方面的鉅作。這次由李易峰、廖凡、萬茜等主演的《心理罪之畫像》講的是學生時期的方木,影片對於原著改編較大,但我認為總體還是合理的。再說說演員,廖凡、萬茜是影帝影后的級別,演技自然不用說。但這次總被人吐槽演技的李易峰表現也還算不錯,且當中有一兩段的哭戲非常亮眼。如果放下對小鮮肉的偏見,這部電影還是值得看的。

  • 3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142233856

    去看了,感覺特別的好,客觀的評價!同時之前就看了電視劇版和小說,關注心理罪一年了,終於上映,沒有失望,不愧是我喜歡的峰峰,演技更上一層樓,會繼續支援你!

  • 4 # little珊子

    不錯的一部電影,打戲很真實,我看著都疼吖……心理演繹的也不錯,演員之間的眼神滿滿都是戲。有些鏡頭挺恐怖的,我媽也說晚上都會做噩夢了

  • 5 # 影視禾木兄

    心理罪,昨天看的,看之前發現豆瓣評分6分以上,看完後就不及格了,主要的幾個問題:

    1.人物直接開掛:李易峰的人設太天才了吧,缺乏令人信服的推理過程。

    李易峰飾演的方木,按照專業的說法,應該是:心理側寫師。記得去年有一部中國產刑偵劇《如果蝸牛有愛情》,王子文也飾演過一個這樣的角色,透過對罪犯行為方式的分析推斷,不僅能畫出嫌疑人的外表像,更能畫出嫌疑人的心理畫像,從而協助破案。類似的影視作品,最厲害的應該是經典美劇《犯罪心理》。

    不過,在電影《心理罪》中,李易峰飾演的這個角色,過於神算,而不是有理推斷,找線索、找位置抓人,所有的事情,幾乎只需他掐指一算。本來是雙男主,但因為方木的人設,讓廖凡顯得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被逼得氣急敗壞,然後打打架,鬥鬥嘴。

    2.情節直接告知:幾個反派一個接一個的告訴觀眾,這樣直接鋪敘怎麼能叫懸疑片?

    一出場那個護士拼了命的逃命,然後沒有下文了,想說明什麼呢,為了交代廖凡的心理問題?其實跟主線索並沒有太大關聯。第二個人物馬凱出場,也是很快暴露,一個嬰兒的影片就收服了這這個瘋狂的惡魔,未免太突兀了,智商明顯不線上。還有,林昆和那個醫生幾乎也是直接暴露,一點神秘感也不給觀眾,直接制服,拉倒。

    其實,這樣的題材並不新鮮,前有《犯罪心理》,後有《訊號》這樣的刑偵懸疑劇,以及像《如果蝸牛有愛情》這樣的中國產劇,影視作品雖然有差別,但刑偵的邏輯都是相通的,真相浮出水面,總是需要透過各種線索推理分析,縮小範圍,抽絲剝繭,然後精準鎖定。

    電影《心理罪》,過程幾乎是省略的,明顯是直接跳到結果。

    3.動作戲反而好過心理戲,廖凡和李易峰鬥嘴有點不知所以。

    廖凡飾演的邰隊,有童年陰影,用情太深;李易峰飾演的方木有自閉症,缺乏感情,比較冷漠。兩者的成長經歷和背景不同,價值觀和行事方式不同產生矛盾,這個可以理解。然而,影片似乎並沒有把重心放在如何抽絲剝繭破案這條主線上,反而把很多的時間放在其它支線上,比如邰隊和方木兩個人的衝突上,但這個在我看來,又好像是因為方木老是憑空就搶走了邰隊的功勞引起的。

    “你要是不走進Sunny,就會被黑暗給吞噬。”凡事起因都在心理,每個人都有魔咒。也許電影《心理罪》,是想表達每個人都有心理罪,但主要靠鬥嘴靠臺詞去推動去體現,未免尷尬。

    4.幸好,緊張的氣氛還是調動起來了。

    除了因為人設的關係,廖凡演技還是線上的,他內心的掙扎看得讓人蠻揪心的。包括又出現了一段廖凡獨舞,廖凡將情緒表達得如梗在喉,讓人動容。

    拋開人設,李易峰跟廖凡對戲,對他是一件大好事。看起來,應該也是他演技最有爆發力的一次,情緒的表現也更復雜細膩了,比如看到女友這麼悲慘的走了之後,無法自持的哭泣,這個演得還是蠻動人的,這點比預想要好。

    對了,裡面萬茜的氣質很喜歡,可惜戲份太少了。

    ……

    個人評價:這部電影的完成度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 6 # 殺姐電影

    不久前

    小殺姐姐才給大家推薦了

    今年口碑爆棚的華語懸疑片《目擊者》

    感覺看到了華語懸疑勝利的曙光

    帶著這樣的期望,

    小殺姐姐專門去影院看了

    因為小說網劇大熱

    而備受矚目的IP改編懸疑電影

    《心理罪》

    目前豆瓣評分5.7

    從評分來看

    《心理罪》的表現只能算差強人意

    而且看完片後有些話

    讓小殺不吐不快

    第一刀:殺劇情

    《心理罪》影版主要講述的

    是一起與人血有關的

    連環殺人案

    陰差陽錯

    使廖凡飾演的不苟言笑刑警隊長邰偉

    和李易峰扮演的恃才傲物高材生方木

    走到了一起

    兩人一個出謀一個出力

    夫夫雙雙……

    共同偵破了這起

    扭曲人性的案件

    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

    影片融入了動作、特效等

    吸睛(金)元素

    然而

    為了塞入大量動作戲和視效段落

    影片極大地壓縮了推理破案過程

    比如

    天才犯罪心理畫像師方木

    只需要看一眼犯罪現場

    就可以唸唸有詞

    給出嫌犯心理畫像

    雖說是心理畫像

    卻連頭髮長短,粉底色號

    甚至“眼神迷茫”都可以推匯出來

    小殺姐姐真是要大喊一聲666

    有這樣的才華

    方大仙考不考慮去天氣預報工作?

    這種不給出推理過程

    而直接公佈答案的做法

    大大削弱了影片的懸疑感

    和觀眾的代入感

    除了推理破案過程

    影片還省掉了對人物情感的鋪墊

    比如在電影開頭

    邰偉的得力助手慢半拍

    因為方木的畫像失誤

    被嫌犯所傷,不幸掛機

    邰偉在聽聞噩耗時

    聲淚俱下痛不欲生

    但,慢半拍在整部電影中

    出場時間不過五分鐘

    和邰偉之間的感情

    沒有任何交代

    雖然影片後半段反覆提及

    邰偉的失態是因為聯想到了父親之死

    但,影片對邰偉和父親之間的感情

    也沒有任何畫面刻畫

    僅靠幾句臺詞一筆帶過

    而這樣做的後果

    就是哪怕廖影帝把心窩子都哭出來

    觀眾也很難被觸動

    第二刀:殺人設

    影片為了視覺效果

    連對人物塑造相當關鍵的

    情感鋪墊都省了

    更不用說讓人物豐滿的細節了

    所以可以想見

    片中的人設也難以立住

    除了前面提到的

    邰偉謎一般的心路歷程

    天才方木這個角色也是讓人難以捉摸

    比如

    當邰偉問方木

    為什麼要當警察

    而不在大學教書時

    他的回答很讓人費解:

    “因為我想探究,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方木為什麼會給出如此中二的回答呢?

    “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對於他來說

    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他的過去是不是發生了一些

    使他對人性產生好奇的事件呢?

    影片沒有給出答案

    所以整部電影看完

    小殺姐姐對於方木這個角色

    仍然是懵逼的

    兩個主角都如此單薄

    更別提那些走過場的配角了

    讓方木鋌而走險的初戀陳希——

    喲!這不是隔壁《三生三世》的

    腹黑側妃素錦娘娘嗎!

    不好意思跑偏了

    陳希在片中的唯一作用

    就是讓方木心理崩潰

    隻身闖虎穴

    除了舞姿優美笑容可鞠之外

    性格上硬是沒有任何記憶點

    比如近年來難得的

    實力派年輕女演員萬茜

    在片中從頭到尾撲克臉

    幾乎沒有任何發揮的空間

    小殺姐姐覺得最可惜的

    就是在片中飾演大反派孟陽的

    曾經拿過金馬影帝的謝君豪

    臉譜化的人物設定

    使得一個原本可以體現功力的角色

    變成了一個笑話——

    打針前是油膩許文強

    打針後是抓狂殭屍道長

    相比之下,小殺姐姐反而覺得

    由範湉湉扮演的

    資訊量滿滿的夜跑女CEO

    要更加出彩

    可惜她在片中的出場

    還不足半分鐘

    第三刀:殺臺詞

    影片最讓人難受的

    就是違和感爆表的中二臺詞

    比如

    陳希鼓勵方木走出自閉時說

    “你好像躲在一個看上去透明,但卻厚厚的殼子裡”

    這麼唯美有畫面感的比喻

    編劇真的不是郭教主教出來的嗎?

    比如

    方木透過邰偉細微的手部動作

    推測他是一個左撇子

    “你原本使用的是左手,

    電光石火之間,你又換成了右手”

    不知道的

    還以為邰警官擼太多

    左手爆炸了呢!

    比如

    方木推測犯罪嫌疑人嗜血的原因

    除了生理疾病之外還有心理根源

    “身體的病只是誘因,心靈的扭曲才是原罪!”

    小殺姐姐情不自禁脫口而出

    ……

    小殺姐姐只想問演員們一句:

    這麼脫離生活的臺詞

    念出來的時候

    真的不會笑場嗎?

    不過說了這麼多槽點

    小殺姐姐還是要說幾句公道話

    作為一部中國產商業電影

    《心理罪》也有它的成功之處

    雖然脫胎於小說

    又有網劇在前

    影片的故事相對完整

    使得沒有看過小說或是網劇的觀眾

    也可以輕鬆代入

    算是不錯的改編

    而視效和動作部分

    在中國產片中也完成得相對出色

    《心理罪》不完美

    距離《目擊者》那樣的口碑之作

    尚有距離

    但就著爆米花度過愉快兩小時

    還算綽綽有餘

    小殺覺得不妨一看

    看完記得回來分享感受哦!

  • 7 # 電影味道館

    《心理罪》如果非要貼一個標籤的話,我認為應當是懸疑、驚悚、推理小說的範疇。《心理罪》的立意很新穎,角色的選取也是非常好的,影帝和人氣小鮮肉的加盟也是更加的為電影增添了人氣。電影透過強烈的犯罪現場的犯罪手段,很好的營造出懸疑、驚悚的氛圍,這也吸引了很多人想去一看究竟的慾望。

    《心理罪》的前期宣傳工作做的也是很足的,從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部讓人壓抑,窒息,沉重,觸動很深刻值得反思的影片。

    首先,作為一個資深書迷來說,雖說國內很多這樣題材的小說,但是很少有書名中帶有這樣懸疑,表現心理學的書,因為很多多半都是千篇一律,譁眾取寵,劇情一般的。但是可能是因為《心理罪》小說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名警察,這一點讓很多人產生了興趣,放心了很多。讓很多人對電影也有了相當大的期待。書用一個詞語來講吧,震撼!我在看小說的時候就看了兩個情節就毫不猶豫的在網上買下了全本,這次的電影由影帝廖凡和小鮮肉李易峰聯手出演,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座無虛坐,我認為這也是除了演員以外對於執著於原著的一種魅力!原著黨不可錯過哦!

    其次,在電影《心理罪》中情節可以說是跌宕起伏。演員們演技也線上,很真實,很有爆發力。對人性的剖析很深刻!在《心理罪》電影情節中往往只包含一個主要情節,就可以伏脈千里,但是到最後抽絲剝繭時,把所有的線索都和在一起並指向真相,看得我們大呼過癮也是相當的不容易的。如果影片的編劇稍微有不足,就很容易弄巧成拙,導致伏筆太多而收不回來,但是影片也很難能寶貴的保留了相對一致的高水準,說明真的是用心良苦的劇組了。就整部電影來說劇情很嚴謹,基本沒有什麼bug,還是相當滿意的。

    最後,電影《心裡罪》最成功的方面,其實不僅僅在於它精細而巧妙的情節設定,反而對於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很大的看點。故事裡的人物很真實,性格也很飽滿。特別是對於演員來說是一種挑戰,比如我們的人氣小鮮肉李易峰來說,李易峰一向演的角色都是比較冰冷、沉默寡言的,看似與劇中他扮演的角色方木的性格在一定方面是很相似的,但是要演出方木那種孤僻的天才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還有就是電影人物都是需要透過其言行,從側面來突出他的內心和性格,使人物鮮活,我認為影帝廖凡和實力線上的李易峰都做到了最好。

    看完電影《心理罪》,可以看出他想表達的並不是一眼就可以斷定一個人的品質,好人也有邪惡的一面,壞人也有善良的一面,這種程度的把握也控制的非常完美,讓人物形象格外立體,也讓我們深切的體會到其中。

    我認為電影還是有很多看點的,《心理罪》作為一部電影來說,邏輯性還是很不錯的,故事的嚴謹性還是很強的,故事的情節大多都是一些真實的事情,在批判這個社會黑暗時候還有這強烈的對美好明天的嚮往。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原著黨還是沒有看過原著的都值得去電影院看一看!

  • 8 # 夢1216247327

    這部電影我覺得整體拍攝的還是不錯的,細節處理的很到位,動作戲拍的覺得也很真實,演員的演技也很到位,尤其是表情,情感的演繹。

    印象深刻的一段就是方木的女朋友死的那一段。他女朋友在水箱裡,雖然應該是比較恐怖的場景,可是看起來卻很唯美,心中的恐怖感都沒有那麼強烈了,接著方木知道死者是他女朋友,感覺到他的悲傷彷彿透過螢幕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李易峰情感演繹很到位,扣人心絃。

    不過確實,在某些劇情的跳躍性很強,觀眾很容易感覺到一頭霧水,感覺到很玄乎,方木的心理推測也過於強大了吧,直接和兇手對話,確實有點超乎人們的想象,劇情銜接有點不是很流暢。

    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一部影片,雖然有不足,但是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 9 # 三聲

    導演說《心理罪》不是隻拍給原著粉看的,也不是拍給李易峰粉絲看的,而是面向更大眾的年輕觀眾群。

    對於許多人來說,“心理罪”三個字的名氣比謝東燊要大。在執導這部影片前他更多的履歷是做張藝謀的副導演。而在拿到《心理罪》專案時,他表示這就是要做一部純粹的商業型別片。

    在當下的院線電影環境下,犯罪片並不好做,需要面對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檢驗。謝東燊說,他的方法是將商業化做到極致,“就是儘量地做炫酷,往緊張、刺激去做”。另一方面,原著《心理罪》以推理見長的特點,在電影中被弱化。謝東燊的考慮則是,現在的電影觀眾偏年輕化,過於細密的推理可能會扛不住。

    《心理罪》的商業性還體現在,同時請來了演技派廖凡和“流量擔當”李易峰,打造出“雙雄”CP。

    對於《心理罪》各處都體現著“商業片”的精打細算,謝東燊說,“這類題材存在天花板,這部電影是是一個嘗試,要做得不一樣。”

    “做一部商業型別犯罪片”

    流量擔當李易峰飾演影片中的方木

    事實上,在最開始的計劃中,創作團隊要做的就是一部純粹的“商業型別片”,兼具商業化標準又符合大眾需求的審美,這種要求幾乎貫穿於對小說的改編和電影創作中。

    首先在改編小說的選擇上,電影《心理罪》並非來自具體的某一個章節,而是做了較大的改編。

    “《強姦都市》肯定沒法弄,那《血之魅》,後面又牽扯到校園,也不太好拍”,謝東燊對說,最終電影《心理罪》用了《血之魅》的開篇,再與其他章節進行了融合敘事。

    某種意義上,一部完整的電影需要角色的性格“成長”,因此影片對原著中“方木”和“邰偉”兩個人物的改編很大。

    原著中“犯罪畫像專家”方木是一個隱忍、孤僻的天才,但在電影中,他有著較大的人物性格“轉變”,最直接體現是女朋友陳希被殺死後,他從青春Sunny轉為陰鬱悲傷的人設。

    另外,在確定廖凡飾演邰偉後,這一人物的豐富度是原著所沒有的。除了提升影片的“演技值”,廖凡還承擔了大量的動作戲。謝東燊說,這幾乎是為廖凡量身定製的,“和方木要有雙雄的感覺”。

    另外一個大的調整,來自於對推理部分的弱化。在謝東燊看來,這是一部商業型別片必須要做的調整,因為“電影不是拍給原著粉的,也不是拍給李易峰峰粉絲的”。

    “我覺得現在的觀眾相對來講是很年輕的,會沒有耐心坐在影院看持續的燒腦推理戲”,於是在這部電影《心理罪》中,除了少量的推理情節外,同時加入了動作、驚悚,以及青春的元素。

    事實上在近幾年,國內犯罪題材影片一直在給到觀眾驚喜。從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或者是小成本影片《心迷宮》,都在犯罪案的表現上有著不錯探索。

    不過,這種“作者型”犯罪電影並不是謝東燊想要的。“這些電影還是在探索人性的不確定,它是有著更多描述空間的”,在謝東燊看來,商業型別犯罪片有著嚴格的敘事模式,而在此基礎上留給導演創作空間更多是“外在的加法”。

    “其實我們做外在的包裝挺多的。就是儘量地做到炫酷,往緊張、刺激去做,雖然我們不是視覺大片,但要在有限的條件內做到抓人眼球”。

    這種“抓人眼球”同時體現在多方面,高科技追兇武器的“烏賊”,方木“畫像”時時空轉換的特效,“吸血鬼”獵奇的部分,結尾蝙蝠島的地下空間……

    在一些觀眾看來,影片的結尾處顯得頗為意外,讓敘事從城市轉到廢棄的島嶼地下空間中。這也是謝東燊有意設計的,要讓觀眾有“抽離和意外的感覺”。

    “從《心理罪》到《心理罪》”

    對於謝東燊來說,電影版《心理罪》早在八年前就已經開始構思,甚至早於系列網劇的出現。但當時由於市場環境、審查等原因的限制沒有“成形”,最終電影版《心理罪》上映,某種程度上要感謝系列網劇的出現。

    “當年我和原作者雷米想做這部影片時,創作思路是高度統一的,為什麼現在才做成,因為今天的環境有了一定的認知土壤,除小說作者意外的,又有了一批網劇觀眾。”

    2015年5月,由五百執導、顧小白編劇的《心理罪》(第一季)在愛奇藝上線,次年的12月份,由程浩執導的第二季在樂視播出。

    “自己都快忘了的時候,網劇出現了,電影也就自然可以拍了。真的嗎?可以了,那我們就很快投入到電影開發中。”謝東燊說。今天上映的《心理罪》和將於9月30日上映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開拍時間都是在2016年,都源於網劇《心理罪》給了市場帶來的積極訊號。

    在顧小白看來,如果將網劇比喻為長篇小說的話,那麼電影版的《心理罪》就是長篇小說的精華版。

    相對於系列劇的寫實,“長篇小說精華版”的電影則做得相對“漂浮”。“這個是跟導演在創作時就定下來的,影片有點漫畫、青春電影的感覺,只是結合了推理懸疑,它更像一個推理版的超級英雄。”顧小白說。

    但正因為如此,部分觀眾吐槽了李易峰飾演的方木“有如神助”的推理力,只靠腦洞就可以推測出兇手來太不合邏輯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不合理以及架空的地域背景設計,讓電影的情緒難以表達觸動銀幕前的一部分觀眾。

    “人物的情感貌似跟我是沒有關聯的,我很難進入到電影的情緒中去”,看完電影《心理罪》的觀眾費小丑說,演員演技、虛構的城市,以及頗有西方意味的“吸血鬼”設定,讓他無法進入電影中去。

    “元素增加,對型別片是有益的”

    《心理罪》導演謝東燊在片場

    事實上,在內地犯罪片這個領域,大IP改編作品是最後才出現。在IP盛行的氛圍下,這種影片有自帶粉絲容易吸引投資和知名演員的天然優勢,自帶粉絲,可能會引發現象級的票房。

    為了開啟犯罪片的電影市場,內地電影人們此前走出了兩條路。其一是“作者型”的犯罪電影,另外則是商業型別的犯罪片。作者型影片往往以探索社會黑暗、暴力來重塑對道德等主流價值觀的理解。

    在這一類作品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導演曹保平。從《李米的猜想》、《光榮的憤怒》再到《烈日灼心》,曹保平一直在用個人化的審美和創作態度去講故事。

    不過改變也在發生。在電影《追兇者也》中,曹保平便用了黑色幽默等更偏娛樂性的內容去豐富這部影片,曹保平也承認“這是一部偏娛樂的作品,想多做一些嘗試。”

    一定程度上,犯罪片的商業性和作者性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區分點,二者處在越來越互相融合的方向上。在2015年電影《解救吾先生》中,丁晟便用極佳的港式警匪敘事,創作完成了一部對中國式警匪片頗有探索意義的犯罪題材電影。

    謝東燊選擇做純粹的商業型別片,是因為在他看來這類影片相對比較少,“這個領域需要有人來嘗試,否則這個型別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此外,在《心理罪》這部作品中,除了型別化,他也做了很多元素疊加,例如在影片中“廖凡”的動作戲、“李易峰”的驚悚和青春戲份,都是在做型別上的豐富。

    作為《心理罪》的第一齣品方,和力辰光此前就一直熱衷於用新的型別片探索市場。在和力辰光CEO李力看來,這種外在的加法就是型別片的創新豐富。他指出,創新不是簡單的跟風蹭熱度,如市場流行懸疑燒腦,就研究怎麼做得更加懸疑。

    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李力表示,力辰光一直追求型別上的創新,但結果也有不確定性。“一方面,這種嘗試有可能就此開闢一種新的電影型別,並就此搶佔市場。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觀眾‘水土不服’。”

    去年開創全真人CG電影先河的《爵跡》,就是和力辰光一個“水土不服”的案例,技術上的創新沒能帶來相應的電影和票房成功。

    從電影口碑上看,主創團隊在這個型別片上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除了部分觀眾認為電影“懸疑部分弱,推理部分做得不好”,被人詬病的還有人設、劇情的不合理等等。但看起來犯罪型別片將成為和力辰光的一個新方向,據李力透露,電影《心理罪》只要票房過億就會順利地開拍下一部,而上映首日《心理罪》票房已經突破了6500萬。

  • 10 # 吾腔調

    看名字以為是靠心理特徵、邏輯推斷來偵破罪案的影片,看完之後不禁輕嘆一聲自己還是太年輕,看事情太簡單。方木的設定正如很多人說的一樣,天才過頭了,拿出一件案子給他,隨便就能演繹出來犯罪過程,一絲都不差,直教人忍不住內心的小激動:主角光環好刺眼,方木好棒棒哦!開頭飛行的小攝像機,虛晃了一下讓人以為會有高科技武裝的精彩破案,也以為幾十年前的滿世界找刺激的007大佬要在中國故事裡復活了。誰曾想,高科技不過是開篇拿出來逗你一下,後邊完全沒高科技什麼事兒,全靠方木睜眼“讀”案情,人物命運線特別直白,這對一部懸疑片來說不知是該悲還是該喜。原本以為海報上有廖凡和萬茜在,怎麼也不至於讓人跳戲,事實證明,二人在片裡的大配角身份,只要跟李易峰不演對手,就都很像正兒八經在破案,法醫的抽絲剝繭,警察隊長的赤身肉搏,非常專業帶勁兒。一碰上跟親手犯過一遍罪案似的方木,影片的情節就朝著讓人尷尬的方向去了。我就知道,看到李易峰這三個大字就不該對片子要求太高,熱鬧兩下,血肉模糊重口味兩下,別太當真得了。推理懸疑類影片,是特別適合走商業化道路的題材,市場上常見的代表作,以英日兩國的作品為標杆,當然美國也有不錯的同題材影片,即便是去年國內口碑爆棚的網劇《白夜追兇》也是可以參考的正規化。有這麼多豐富成熟的資源可以研究參考的前提下,還能把一部懸疑片拍成奇幻片似的,也挺不容易。2018-04-13 19:03 ——衡·Isabella

  • 11 # 迷影生活

    主打推理和原著IP的《心理罪》並不是一部合格的懸疑電影,但這與主演李易峰無關,我反倒認為,雖然演技依然稚嫩,但在廖凡、萬茜等實力派演員的幫襯下,李易峰較好的完成了角色塑造的任務,甚至要好於預期。

    改編大IP,尤其是功成名就的系列小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同為難兄難弟,鄧超帶著阮經天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明顯要好於廖凡帶著李易峰的《心理罪》,但也就是好一點,離及格還遠。

    為何《心理罪》“兩兄弟”都折了,這是個有些玄學的話題。再看近兩年的《嫌疑人X的獻身》、《記憶大師》和《幕後玩家》,還真不如同為2017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單說評分最高的《記憶大師》,全靠匠人陳正道的嚴謹工整,以及黃渤和段奕宏的精彩演技撐著。

    懸疑電影是個有門檻的“技術活”光靠堆投入、堆明星是不行的,靠的還是細膩紮實的劇本、優秀的劇情把控和節奏完美的剪輯。

    《心理罪》並非一無是處,某些地方十分前衛、大膽。引入平行宇宙、反派的超級“變身”藥劑、心理描述的視覺具象化等方面,讓觀眾眼前一亮,隨後,問題就出來了:為何我看的是一部炫酷的科幻片,而不是寫實的推理破案電影?

    《心理罪》最大的問題,就是主創根本沒有想清楚什麼是推理破案就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顛覆式改編。結果看起來還是那個原著《心理罪》的人物和關係,但故事核心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首先,在表現方式上,推理探案是寫實風格的作品,到不了美劇《犯罪現場調查》、《犯罪心理》和好萊塢經典《七宗罪》的高度,《重案六組》總該能達得到。在《心理罪》中,為了突出人物和反轉劇情的需要,主創刻意的玩弄表現手法、控制故事節奏,這其實是一種自殺式行為。

    其次,在劇情推進上,要有立得住的動機和清晰明確的犯案過程。犯罪動機能夠解釋劇情為什麼這麼安排,犯罪過程是犯罪實施的關鍵要件,體現出疑犯的性格特點和準備工作,破案者只有從動機和手法兩方面進行推理,才能讓整個案件浮出水面,整個劇情才能說得通。

    但在《心理罪》中,李易峰飾演的關鍵人物方木,基本上完全是以“心理畫像”的方式斷案,雖然看起來漂亮、順暢,聽起來入情入理,但仔細分析,卻缺乏事實的支撐。

    問題的關鍵就是,《心理罪》捨得花費大量篇幅來塑造角色,構建人物關係,甚至在不多的片長裡,加入大量追逐、打鬥的戲份,但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破案過程中的前期鋪墊、線索收集,最終造成了方木的推理結果,猶如一下子“蹦”出來似的,而且還超級準確。

    請記住,“心理畫像”是一種輔助偵查手段,抓人要憑真憑實據。沒有大量的鋪墊和細節支撐的結論,猶如沒有立柱製成的空中樓閣,觀眾都覺得不可信、經不起推敲,整個故事自然就立不住。

    此外,《心理罪》在人物塑造上犯了“個性有餘、層次不足”的老毛病。

    李易峰飾演的天才偵探方木本來是一個注意細節、重視推理、心理敏感的人,特別是經歷過生死考驗之後,心理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回頭去看李易峰,雖然情緒表現出來了,卻拿捏的不準,這固然有演技經驗不足的原因,但全片瞎忙乎的導演也難辭其咎。

    反觀廖凡飾演的是身經百戰的老刑警,在片中除了給方木捅婁子、關鍵時刻亮拳頭之外,就幾乎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除了對去世父親的回憶那場戲,整個角色都陷入功能性的泥潭裡。

    不能單純的說《心理罪》是一部爛片,但主創過於沉迷於以往的熟悉手法,缺乏對推理探案題材的研究,是本片失敗的本因。

  • 12 # 吾腔調

    看名字以為是靠心理特徵、邏輯推斷來偵破罪案的影片,看完之後不禁輕嘆一聲自己還是太年輕,看事情太簡單。方木的設定正如很多人說的一樣,天才過頭了,拿出一件案子給他,隨便就能演繹出來犯罪過程,一絲都不差,直教人忍不住內心的小激動:主角光環好刺眼,方木好棒棒哦!開頭飛行的小攝像機,虛晃了一下讓人以為會有高科技武裝的精彩破案,也以為幾十年前的滿世界找刺激的007大佬要在中國故事裡復活了。誰曾想,高科技不過是開篇拿出來逗你一下,後邊完全沒高科技什麼事兒,全靠方木睜眼“讀”案情,人物命運線特別直白,這對一部懸疑片來說不知是該悲還是該喜。原本以為海報上有廖凡和萬茜在,怎麼也不至於讓人跳戲,事實證明,二人在片裡的大配角身份,只要跟李易峰不演對手,就都很像正兒八經在破案,法醫的抽絲剝繭,警察隊長的赤身肉搏,非常專業帶勁兒。一碰上跟親手犯過一遍罪案似的方木,影片的情節就朝著讓人尷尬的方向去了。我就知道,看到李易峰這三個大字就不該對片子要求太高,熱鬧兩下,血肉模糊重口味兩下,別太當真得了。推理懸疑類影片,是特別適合走商業化道路的題材,市場上常見的代表作,以英日兩國的作品為標杆,當然美國也有不錯的同題材影片,即便是去年國內口碑爆棚的網劇《白夜追兇》也是可以參考的正規化。有這麼多豐富成熟的資源可以研究參考的前提下,還能把一部懸疑片拍成奇幻片似的,也挺不容易。2018-04-13 19:03 ——衡·Isabella

  • 13 # 迷影生活

    主打推理和原著IP的《心理罪》並不是一部合格的懸疑電影,但這與主演李易峰無關,我反倒認為,雖然演技依然稚嫩,但在廖凡、萬茜等實力派演員的幫襯下,李易峰較好的完成了角色塑造的任務,甚至要好於預期。

    改編大IP,尤其是功成名就的系列小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同為難兄難弟,鄧超帶著阮經天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明顯要好於廖凡帶著李易峰的《心理罪》,但也就是好一點,離及格還遠。

    為何《心理罪》“兩兄弟”都折了,這是個有些玄學的話題。再看近兩年的《嫌疑人X的獻身》、《記憶大師》和《幕後玩家》,還真不如同為2017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單說評分最高的《記憶大師》,全靠匠人陳正道的嚴謹工整,以及黃渤和段奕宏的精彩演技撐著。

    懸疑電影是個有門檻的“技術活”光靠堆投入、堆明星是不行的,靠的還是細膩紮實的劇本、優秀的劇情把控和節奏完美的剪輯。

    《心理罪》並非一無是處,某些地方十分前衛、大膽。引入平行宇宙、反派的超級“變身”藥劑、心理描述的視覺具象化等方面,讓觀眾眼前一亮,隨後,問題就出來了:為何我看的是一部炫酷的科幻片,而不是寫實的推理破案電影?

    《心理罪》最大的問題,就是主創根本沒有想清楚什麼是推理破案就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顛覆式改編。結果看起來還是那個原著《心理罪》的人物和關係,但故事核心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首先,在表現方式上,推理探案是寫實風格的作品,到不了美劇《犯罪現場調查》、《犯罪心理》和好萊塢經典《七宗罪》的高度,《重案六組》總該能達得到。在《心理罪》中,為了突出人物和反轉劇情的需要,主創刻意的玩弄表現手法、控制故事節奏,這其實是一種自殺式行為。

    其次,在劇情推進上,要有立得住的動機和清晰明確的犯案過程。犯罪動機能夠解釋劇情為什麼這麼安排,犯罪過程是犯罪實施的關鍵要件,體現出疑犯的性格特點和準備工作,破案者只有從動機和手法兩方面進行推理,才能讓整個案件浮出水面,整個劇情才能說得通。

    但在《心理罪》中,李易峰飾演的關鍵人物方木,基本上完全是以“心理畫像”的方式斷案,雖然看起來漂亮、順暢,聽起來入情入理,但仔細分析,卻缺乏事實的支撐。

    問題的關鍵就是,《心理罪》捨得花費大量篇幅來塑造角色,構建人物關係,甚至在不多的片長裡,加入大量追逐、打鬥的戲份,但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破案過程中的前期鋪墊、線索收集,最終造成了方木的推理結果,猶如一下子“蹦”出來似的,而且還超級準確。

    請記住,“心理畫像”是一種輔助偵查手段,抓人要憑真憑實據。沒有大量的鋪墊和細節支撐的結論,猶如沒有立柱製成的空中樓閣,觀眾都覺得不可信、經不起推敲,整個故事自然就立不住。

    此外,《心理罪》在人物塑造上犯了“個性有餘、層次不足”的老毛病。

    李易峰飾演的天才偵探方木本來是一個注意細節、重視推理、心理敏感的人,特別是經歷過生死考驗之後,心理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回頭去看李易峰,雖然情緒表現出來了,卻拿捏的不準,這固然有演技經驗不足的原因,但全片瞎忙乎的導演也難辭其咎。

    反觀廖凡飾演的是身經百戰的老刑警,在片中除了給方木捅婁子、關鍵時刻亮拳頭之外,就幾乎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除了對去世父親的回憶那場戲,整個角色都陷入功能性的泥潭裡。

    不能單純的說《心理罪》是一部爛片,但主創過於沉迷於以往的熟悉手法,缺乏對推理探案題材的研究,是本片失敗的本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女生喜歡讓我當她們的閨密?(我是個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