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如果時光會說話

    有幾個人能看破紅塵,又有誰能夠真正看破紅塵,人終究是感情動物,所謂看破只不過是傷心欲絕,當平復之後還是會留戀世間。

  • 2 # 緣創視界

    你好:

    什麼是看破紅塵?

    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生活態度。不受世俗的羈絆,坦然的面對世間萬物,心境平和淡然地處理俗世中的一切。我們常認為看破紅塵的意思就是什麼都不想要了,不再眷戀世間,失去了感情,六根清淨,所以一個人一旦看破紅塵就會循道出家,而所有出家的人就是看破紅塵的人。 其實,什麼才是真正的看破紅塵呢?

    紅塵是由兩個字組成:紅與塵。紅色是傳統中國的最愛,新年佳節或是一般喜慶都少不了以紅色掛彩。紅色代表世間的種種誘惑,象徵著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慾望;經過源遠文化意識薰陶,紅色已涵蓋了世間的特色,紅色即是世間。 說到“塵”,我們即想起塵埃汙濁。 西方容許穿著鞋子進入宗教場所,如猶太基督教堂。反觀在東方的傳統風俗裡,每個人在進入屋子廟宇都必須先把鞋脫掉,不把鞋底的塵埃帶進;以佛教的教義則是不把自己的煩惱帶入別人的家庭或是神聖的廟宇。 誠然,看破紅塵的真正意義就是知道、明瞭、體悟世間的實相。

    佛教認為我們是不可能在世間滿足自己的追求與慾望。裟婆世界的本質是不圓滿,是苦的;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有情與無情終逃不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命運。當我們深入瞭解無常現象,我們亦然體悟“無我”乃是一切萬物的實相。這有別於西方傳統的知識與信仰認知,如猶太基督教認為我們的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佛教認為看破紅塵是洞悉與體悟世間的實相,而要追求永恆的悅樂則應該要看破紅塵;看破紅塵不是冷漠無情,六親不認,而是在知性上體悟世間的本質:苦、無常、無我;在情感上不因執著而生起煩惱。佛法四個字:一是緣:世界萬物皆有緣,緣是機遇,緣是達觀。二是空:四大皆空,空是境界,看破紅塵,放眼世界。空是智慧,包容寬怒,虛懷若谷,海納百川。三是悟:悟為慧根,啟發心智,世事洞明皆學問。四是善:心懷悲憫,心存感恩,積善行,幫助別人。

    真正的看破紅塵,是對塵世失去往昔盲目的迷戀。當你不再盲目迷戀塵世上的一切時,你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厭倦感,覺得塵世上的一切都沒有太大的意思,就想逃離這個虛幻不實的世界。這時,你會產生巨大的出離心。

    許多人歷經世間滄桑,飽嘗人生苦樂,往往會感嘆道:“看破紅塵了,一切不過如此。”

    但是,從本質上講這種人真的看破紅塵了嗎?其實,這種所謂的“看破紅塵”不過是一種人生的感嘆,一種對社會人生的表面認識而已。

    一個人不知道萬物的起源,就不能算是對社會有本質的認識;一個人不能夠覺悟人生的真相,不能夠了知人的生死本末,就不能算是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對社會和人生的本質認識不清,又談什麼看破紅塵?

    淡定,不是看破紅塵,不思進取,它是經過歲月磨礪後的沉穩含蓄;淡定,不是不屑一切,不顧一切,它是歷經世事變遷後的從容淡薄。淡定的人生,歷盡滄桑,卻依然呈現隨遇而安的美麗淡然。

    佛說,忘憂河映射出的,便是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於是,我常常看著那些男男女女,笑著,哭著,開心著,憂傷著。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總是笑的時候少,哭的時候多,開心的時候少,憂傷的時候多。我問佛,佛愛憐的說,人生在世就是一種修煉,只有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大徹大悟。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明心見性的大覺悟者,才能夠真正稱得上是看破紅塵呢。大師這麼多年還是沒能看破紅塵呀。

    不要說看破紅塵心已寒,紅塵本就是清濁合流浪滔天;不要說懷才不遇心不甘,才華本就是為人作嫁鋪路磚;不要說無權無勢心難圓,權勢本就是瓊樓玉宇不勝寒;不要說情感憂傷心不安,情感本就是冬夏兩極難周全;不要說人生坎坷心底殘,人生本就是酸甜苦辣哭笑連。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夠幫到你理解何為看破紅塵,人生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擁有。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與人的友善,少一些心靈的冷漠麻木;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樂,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憊;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奮進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紅塵。

  • 3 # 鋼蛋兒說

    一開始看到這個題目時真的很蒙,這個題目實在是太大 太深刻了,我無從下手。由於我的母親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一位在家人卻嚴於律己堪稱出家人的居士,所以我第一時間向她求教。

    母親平日裡是一個能夠隨時侃談她所喜愛的佛教任意話題的人,然而關於“什麼是看破紅塵”這件事情,母親的回答卻有些“捉襟見肘”了,她只簡單的回覆了我幾句話:看破紅塵就是對凡事沒有執念,但並不是任何事都不做,而是該做什麼依舊做什麼,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只不過是在對待某些事情的時候不爭不搶,順其自然,做變通的事,做合適的事,遇事用智慧的來化解,同時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凡事有一定的規矩,方能自我成就,最後普度眾生。

    隨後,我又詢問了我的好友,問她如何理解“看破紅塵”這句話。她回答:能夠看破紅塵的人是在針對某些功名利祿上看得薄淡的多的人,不會刻意去哄搶徒有的名聲錢權,而是有一種安靜淡然面對一切事物的境界。

    以上雖然不代表全部人的觀點,但是由此可見,許多人對出塵世的理解都可以歸咎於道家的一句話:“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注重在紅塵中修度自身。現在的雞湯文流行說——凡事只有你親身經歷了才有發言權。我覺得我是贊同的。試想一個人在聽聞著另一個人講著一件沉痛的經歷,但如果前者沒有經歷過後者的痛苦,無論再怎麼感同身受,都無法體會述者的心情。他又怎麼能言說自己懂得呢?

    同樣的,什麼是真正的看破紅塵。我認為只有經歷過“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磨礪,看遍了世事滄桑變幻,才將將有資格說一聲,懂得罷。

    早些年間有一部極火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集就是:一個男人執著於悟道,為此他體驗世間疾苦,放棄人世情感,狠心拒絕自己心愛的女人,無奈女人苦苦哀求並逼問其“什麼是道?”男人一時恍然,乍瘋,回答不出道為何物,他明明已經體驗過了世間所有的錢權名利是非,也都將它們捨棄放下了,為什麼他還有沒有悟出道?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此刻都明白了,他苦苦追求於悟道、放下,其實執著於放下也是一種執念,有了執念就沒有放下,就悟不出道。只有不去追究自己是否已經悟了道,自己是否成了佛,是否普度了多少眾生,這才是真正的放下,方得大成,修得正果。

    在經歷了一番苦苦掙扎之後,最後這個男人決定坦然接受自己心愛的女人,接受悟道不得的事實,而直到那一刻,他才真正的悟道放下了了。這便是經歷了塵世“千磨萬擊”的懂得,大隱隱於市的真正意義——入世之則。那麼是否說沒有經歷過塵世繁華,沒有留戀過溫柔女兒鄉的人就不能夠體驗眾生疾苦,知曉世間悲情了呢?也並不完全是的。

    佛教中講究慧根,這世間也偏偏有如金蟬子轉世般的人,天生與佛結緣,為佛而生。譬如自小出家的沙彌一生為僧之人,或耳濡目染於佛經義理的未沾染俗世便已得正果之人。此類人擁有超凡的或者說不同於常人的悟性和慧根,並善於觀察生活體諒民生,任何時候都對生活的人事物充滿感恩憐憫和博愛之情,他們是天生的佛者,正道者。

    手冢治虫有一部經典動畫電影《佛陀》,它講述了佛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艱苦歷程,從一個養尊處優的王子身份決定入塵世,期間經歷了疾病、災害、自身苦修和戰爭等等磨礪,終於在菩提樹下悟得正果,最後出塵世。

    如此說來,出紅塵和入紅塵其實並無甚明顯界限,我認為無論是深處於桃花源裡還是繁華亂世,只要堅守自己的仁愛之心,博憐眾生疾苦,或自律修身嚴於律己或活得如濟公般灑脫恣意,無愧於心,無疚於世事,正得這種境界,誰又何故會在意我和誰“看破了紅塵”呢?至此,我們再問問自己,什麼 是看破紅塵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二氧化碳稱為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