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人們對他的說眾多呢?
2
回覆列表
  • 1 # 泰山道人2

    楊振寧和霍金是倆位當代健在的偉大科學家。楊振寧在全球科學家地位排名上列霍金之前。

    楊振寧是華人歷史上學術成就最高的科學家(這一點應該沒有什麼爭議,論學術成就,華人中能和他比肩的只有微分幾何學大師陳省身了),他的 弱作用宇稱不守恆(諾貝爾獎) 和Yang-Mills非交換規範場理論(弱電統一的基礎之一,楊振寧一生最傑出的成果,大一統理論的指路明燈,當代前沿物理學的基石之一,比肩廣義相對論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他在全球科學界的泰斗地位。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

    有人總愛拿霍金與楊振寧比較,誠然,霍金是“號稱”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將牛頓的理論修正並擴大到更廣泛的普遍的描述中,霍金吸取前人之長將天文學和宇宙深刻本質揭示給世人。楊霍二人不是即生瑜何生亮的關係,兩人中少任何一個現代物理都不會發展到現在這樣。

    對於楊振寧搏士,我們應給予崇高的敬意,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科學家,晚年定居祖國,這本身就說明了他的一腔愛國情懷。

  • 2 # 懷疑探索者

    我可以舉幾個楊振寧過往的事例,拼籌起來就可以看出楊振寧是什麼樣的科學家。

    1,楊振寧推薦的年輕人一般都可以到美國名牌大學讀書,校方通常會給這個面子。楊振寧有一個大陸的侄子,想請楊振寧給他寫推薦信,楊振寧說,雖然你是我的侄子,但你不適合,我不能給你開後門。

    2,楊振寧在20世紀80年代初回大陸,建立南開理論物理實驗室,當時南開大學很窮,楊振寧自己掏腰包從香港購買實驗器材,運費也是楊振寧出。

    3,楊振寧70年代末主動和美國大學聯絡,搞了一箇中美學者學術交流計劃,每年送一批聰明的年輕學者到美國去培訓一年再回國。由於當時國家貧困,拿不出經費,楊振寧發著高燒40度抱病在紐約唐人街演講,募捐了40萬美金,自己又捐獻了一部分,將南開學子送出去。這個事情,那些受益者完全不知道這個事情,直到90年代葛墨林院士才透露出來。

    4,楊振寧90年代到清華大學任教,當時中南海請他去赴宴,楊振寧當面就以下午還有會議活動就拒絕了。什麼活動?其實是給學生上課。

    5,楊振寧多次到南開大學開會,當時伙食標準是大陸學者5元,外賓40元。楊振寧拒絕這個40元,和大家一起吃5元的伙食。他認為人應該平等,不應該特權。

    6,楊振寧在紐約有一套大房子,他把他賣了,摺合120萬美金,捐獻給清華大學。楊振寧有沒有子女?有,三個。楊振寧沒有把這筆錢留給子女,而是捐獻給清華。

    7,美國大學給楊振寧開出幾十萬美金的年薪,邀請楊振寧加盟。楊振寧說:no。楊振寧拒絕了這筆鉅款,接受了清華大學的邀請,到清華做全職教授。陳吉寧校長親自去接他,對他說,清華打算給你年薪100萬人民幣。90年代的100萬人民幣不及美國大學的高薪,但也不少了,但是楊振寧依然拒絕了,他把清華給他的工資全部捐獻給清華,用於引進人才。陸陸續續,楊振寧至少向清華捐獻600萬美金以上。

    8,楊振寧90年代初到南京開會,遇上一個認識他的年輕人,就熱情的和他打招呼,發現楊振寧戴很舊的手錶,問他您夫人呢?楊振寧回答,她腰有傷不能來。又看楊振寧坐二等倉,而且一個人,就說,不是有單位招待你嗎?楊振寧說,這樣可以給招待單位多省一點錢。

    9,楊振寧到清華做全職教授,他提出本科教育很重要,表示願意給本科生上課。當時,很多教授不理解,因為大陸教授沒有幾個親自給本科生上課的,忙著開公司還來不及。楊振寧堅持做這個事情,給新生認真的上課,每次上課前都背課兩個小時。

    10,袁邦芬是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有一次,袁邦芬給楊振寧發工作郵件,發過了突然想起來,現在已經是凌晨了,楊振寧一個80多歲老人應該早就休息了。不久,楊振寧回覆了郵件。原來,楊振寧每天都辛勤工作到這個時候。楊振寧到清華很短的時間,就有了成績。當時物理系人心浮動,有些專業還要到北京師範大學請人上課。楊振寧到任後,一邊制定發展方案,一邊親自招兵買馬,很快就讓物理系脫胎換骨。在楊振寧的帶領下,凝聚態,冷原子,統計物理三個物理研究領域彎道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11,楊振寧在清華建立日後赫赫有名的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學校給日常運作經費,但如果要特邀一些科學家來擔任訪問教授,“中心”就要自己拿出錢來。因此,籌款成了“中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2005年5月,楊振寧奔赴香港為清華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籌款。他在談起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命名風波時說,如果李嘉誠先生捐給清華高等學術研究中心10億元,他一定會用李先生的名字為該中心命名。由於楊振寧的努力,不到一年,楊振寧就完成籌款1000萬美元。

    最後,用葛墨林院士對楊振寧的評價做結尾:楊振寧這個人經常被外人誤解,因為這個人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他奉行的是我行我素,從來不搞背後一套,有什麼想說的,他就會直接對你說出來,有什麼想做的,他會立即去做。他這種性格,往往讓有世俗眼光的人不能理解。

  • 3 # 科學認識論

    毫無疑問,楊振寧是華人到目前為止最偉大的科學家!

    可悲的是,許多華人並不在意楊振寧的科學共享,而是站在聖賢的高度上指責楊振寧那所謂的道德汙點!二戰時期,楊振寧拿到庚子賠款赴美留學,以後來的成就來看,楊振寧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個學生!

    楊振寧在美留學,導師是“氫彈之父”的泰勒,在普林斯頓工作學習時的校長又是“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楊振寧整天圍繞在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周圍,勢必造就其頂級的科學水平。

    楊振寧第一次獲得諾獎,是和李政道聯手發表了“宇稱不守恆”定律!

    但是李政道的諾獎級成就基本到此終結。後來研究成果還有待科學界商榷!

    而對於楊振寧來說,“宇稱不守恆”只是它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貢獻。他厲害的貢獻還在後面,那便是楊-米爾斯理論。這是粒子物理的基礎理論。正是因為該理論的奠基,才讓後來科學家在此基礎上獲得了更多的諾獎。

    可以說,楊振寧的基礎理論就是諾獎級成果的孵化器。

    到目前為止,楊振寧至少有11個諾獎級成果。

    包括,粒子物理,場論,高能物理等等!

    我想到目前為止,中國籍科學家都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楊振寧一個人卻共享了十幾個諾獎成果。所以說楊老也是目前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也不為過了!

  • 4 # 小謫仙

    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只被楊振寧和翁帆的新聞佔據腦海,就想當然給他下定義!

    楊老先生,其學術成就是世界頂尖也是世界公認的,可以說在推動科學進步的歷史長河中,他的成就宛如一顆閃亮的巨星,而我們只是一粒塵埃!

  • 5 # 陽光是透明的

    說楊振寧不好的人,我只能說,你們真是無知到了極點!另外,也請中國的媒體多說說楊老的貢獻,少談人家的生活,太無聊了,只會攻擊貢獻大的人,我都懷疑,你們是不是歐美的口舌。你們再這樣做,會涼了全世界華人科學家的心。楊老的貢獻,大家可以搜尋一下,估計看完了,我們都會內疚。我以前也誤解了他,現在想想,真是對不起!

  • 6 # 神聖卡瓦格博

    老楊,是跟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麥克斯韋爾等齊名的物理學家。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之一。

    楊振寧,有兩件事,華人有看法。一是娶了小他54歲的翁帆;二是國家困難時期不像錢學森、鄧稼先等人一個樣回國。其實,第一件事不是事。第二件事,是否回國,他確實猶豫,並加入美國國籍,他也後悔。但是,七十年代回國後見到毛主席周總理,他提出回國定居,是領袖讓他再繼續在美國,引導更多的科學技術回國才是正理,他執行了。說白了,他從七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就是中國在美國科技屆的臥底,所以,我們不懂你的人就不要瞎咧咧。

  • 7 # 姜銘cz

    蓋棺定論,他死了以後,看他的是哪些人,就知道他是啥人了,金庸走了之後可是舉國轟動,不知道他死了,會不會全球哀悼呢?

  • 8 # 王利明861

    他是中國科學的帶頭人,更是領頭羊。沒法評價他是個什麼人,但他一功勞和作出的貢獻會讓許多評擊他的人無地自容。

  • 9 # ahtlsdqf

    無非就是老夫少妻這些雞毛蒜皮的個人私事被媒體反覆炒作,很多人就好這個癖好,對他為中國的科學貢獻一無所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明星緋聞這麼有新聞市場,而科學家無人問津,有關部門該維護一下他的名聲了

  • 10 # 鍾銘聊科學

    楊振寧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的科學成就

    楊振寧的貢獻主要在理論物理方面,他的主要成就有楊米爾斯理論,楊巴斯特方程,宇稱不守恆等十多個科學發現。其中宇稱不守恆的科學成果在1957年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骨架理論,對於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戰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可以說,他在近代的物理學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很傑出的貢獻。

    而且楊振寧還在凝集態物理學,統計物理等領域都有很不錯的科學成就,所以也被譽為愛因斯坦,費米之後少有的全能物理學家。

    楊振寧在物理學史上的地位

    2000年,《自然》雜誌選出物理學歷史上前20的科學家,其中就包括楊振寧。由此可見,在他物理學家的地位之高,他也是公認的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11 # 走路過橋翻山

    有愛 情誼濃烈 烈火熾熱 熱心似火 死而後生 生的偉大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落葉還能歸根 天算還不如人算 肥料至少可以有 !

  • 12 # 改名必中

    楊振寧到底是怎樣的科學家?

    我認為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他的幾項成就,足以讓他能跟與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位列一起。

    楊振寧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使他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獲獎時楊振寧35歲,那次獲獎從發表論文到拿到諾貝爾獎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在諾貝爾獎史上是最快的,足以看得出這項成就的重要性,足以讓西方人重新認識華人。

    楊振寧最重要的學術成就還不是宇稱不守恆,他和米爾斯在1954年發表的楊-米爾斯方程才是他的最重要學術貢獻。這項成就剛發表時只是被當做一個數學框架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後來弱相互作用力及強相互作用力能夠在這個框架下得到分析,人們才認識到這項成就的偉大。這項成就足以和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提並論。

    1994年楊振寧獲鮑爾獎,授獎詞中稱讚這項工作排在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這足以證明他能與愛因斯坦,牛頓,麥克斯韋的科學巨人站在一起,這是史無前例的 除此之外,楊振寧還有楊-巴克斯特方程等十多項非常傑出的科學成就。楊振寧在科學上所取得的成就涉及到物理學的很多領域,所以有人稱讚楊振寧是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的物理全才。

    今天,我們不應該死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楊振寧的貢獻足以在世界物理學裡程碑上留下濃厚的一筆,更不應該拿他的私事說話,這是對別人最起碼得尊重

  • 13 # 大執行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只有20多人上榜,楊振寧先生在這個評選中,名列第18位,並且他還是這個榜單裡唯一一個在世的物理學家。與他一同登上這個榜單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科學巨匠,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定諤,波爾,海森堡等等……或許,這是一種有信服力的評價吧!

  • 14 # 美輯編譯

      楊振寧是中國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委內瑞拉科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

      可以這麼說,楊振寧是在目前活著的物理學家中,就是當代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完全有實力排在前三的,第一也是可以爭爭取取的。即使放在物理學歷史上,楊振寧屬於歷史級別的偉大,也是前十的有力競爭者,完全可以拿他跟牛頓、愛因斯坦比的。

      楊振寧到底有多厲害,簡單來講,他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Quora》評),與費曼、朗道奠定20世紀物理學的白銀時代,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理學最卓越的設計師(弗里曼·戴森語)。他是華人驕子中的驕子,他的偉大是歷史級別的偉大。

      可能有人說,你這話置霍金於何地。好吧,雖然科學不比排名,我們尊重《時間簡史》的作者,但從科學成就上講,霍金沒有資格與楊振寧相提並論,他們之間相差了 3個黑洞。如果華人在世界上有足夠的話語權的話,楊振寧就是當代牛頓和愛因斯坦。

      在之前國際上權威的科學雜誌《自然》曾經說楊振寧是影響物理界千年的物理學家,從這樣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高低,而且楊振寧在獲得美國科學最高獎項的時候,頒獎詞評價楊振寧可以和愛因斯坦相比較,我們要尊重科學,崇尚科學,

      楊振寧教授是現在世界上健在的偉大科學家,他是中國華人獲得諾貝爾獎章的第一人。這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楊振寧教授在早期的時候在美國求學,學成後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回國報效自己的國家,只等到晚年才回到中國,導致很多的人不解。

      楊振寧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在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是中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楊振寧的愛國,是愛到骨子裡的,而且是一貫的,永遠不變的。

  • 15 # 清感歷史殿

    楊振寧在頒發諾貝爾獎當眾說過這麼一句話:

    假如今天有人問我,你覺得你這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改變了華人自覺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以上照片為國際物理會議之後,各國的物理學家進行的集體合影,這些物理學家在各國都是跺一跺腳都能引起大地震的人物,而中國楊老就站在他們的正中間,俗稱C位

    楊振寧為什麼能站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楊振寧憑什麼站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楊振寧在大多數華人心中只有兩種概念。

    第一種:他娶了一個比自己小五十多歲的女人,他的年紀比自己的丈母孃都大。

    第二種:楊振寧那麼牛,在中國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沒有回來,而且還加入了美國籍,現在中國好起來了,他從國外回來了,就是想回國享福。

    本篇文章將為您深度解析楊老有多牛,一個能敢批評美國愛因斯坦,將俄羅斯的霍金從獲獎榜單上擠下去的科學巨人,同樣也為楊老正身,他從未忘記過中國,也從始至終都懷揣著一顆愛國之心,本文將為楊老正名,為大家介紹一個您所不知道的楊振寧。

    楊振寧與1922年出生,16歲的時候,他以全國第二的成績考入了西南聯大,並且成為了西南聯大年齡最小的學生。

    1945年,楊振寧得到了庚子賠款的獎學金,獲得了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的機會,而後又順利進入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從此開啟了科學界巨人不同凡響傳奇的開端

    楊老牛,牛到敢批評愛因斯坦,牛到霍金評不上的獎項卻有楊老的名字

    許多人都有疑惑,都說楊振寧牛的不得了,有喜歡閱讀的朋友更知道楊振寧被譽為是和愛因斯坦相媲美的科學家,但是我們怎麼不知道他的名字?人家愛因斯坦可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巨人。

    為什麼?因為楊老研究的玩意根本不是我們這些人能觸碰得到的,因為楊老研究的東西是我們所完全無法理解的了的,可以說他即便是將研究成果放在我們眼前,我們認識上面的每一個字母,每一個漢字,但是組合起來那就是一部天書,根本看不懂,就是楊老讓我們抄襲他的勞動成果去拿諾貝爾獎都抄不了,就是這麼牛。

    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我們普通人能聽得懂的,近些年癌症的發病率非常高,而治療癌症的方法無外乎只有三種,一種動手術,一種放療,一種化療。

    放射性療法是非常常見的治療癌症的方法,但是放射線的破壞力非常強大,不光是會殺死病毒,還會殺死我們人體內的健康成分,這就造成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效果,雖然是對於病痛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對於健康也是一大損害,最重要的是,病人往往會遭受極大的痛苦或者後遺症。

    而楊老的一項諾貝爾獎就是有關於研究放射線的,這一套理論可以對放射線進行一個人為控制,從而讓更多人明白了放射線的原理,大大的規避了放射線的副作用。

    這一項研究在平常的物理學家看來已經是難如登天了,但是在楊老的學識中,也只能算是一般般而已。

    它影響了整個物理學界的方方面面,是囊括了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物理的一個基本革命。”

    我們來了解一個詞叫做“宇稱守恆”。

    什麼是宇稱守恆?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在照鏡子的時候,你幹什麼,鏡子裡面的你也在幹什麼,你們是完全一樣的,這個簡單來說就是宇稱守恆的一種表現方式。

    這一物理名稱我們平日裡也就是照鏡子能沾點邊,但是這對於專門研究物理的物理學家而言卻是非常的重要。

    全世界諸多物理學家在進行研究時遇到了宇稱守恆的定律而無法完成研究,因為他們不願意打破持續已久的定律,因為他們已經對它形成了一種習慣性,在學識之中沒有反抗的想法。

    其次這一定律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物理學家的認可,想要推翻它簡直是難如登天,所以,即便是他們感覺到了不對勁,也沒有提出質疑,只會認為是自己自身出現了問題。

    1956年,一篇名為《對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橫空出世,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作者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

    是不是沒感覺到這個理論有多牛叉?

    這篇論文1956年出現的,1957就獲得了諾貝爾獎,可以說,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這篇論文讓經過多年考核、審查、研究了全世界物理學家的諾貝爾獎的工作人員立即推翻了自己選好的物理學家而選定了他們兩個人。

    而這個獲獎速度也重新整理了諾貝爾獎的記錄,而這,還不是楊老成就中最厲害的,諾貝爾獎都不是楊老最牛的成就,由此可見楊老的恐怖之處。

    楊老最牛的成就是“規範場論”。

    什麼是規範場論?這裡稍作解釋一下: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中有四種力,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規範場論就是找個合理的解釋,把這四種力解釋清楚,這就類似於古代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七國的戰績,只不過在物理學中將一統七國變成了一統四種力,誰完成了,那誰就是物理學界當然不讓的老大。

    引力是蘋果砸牛頓砸出來的,而電磁力是被麥克斯韋按趴下的,二人都是擁有絕對權威的物理學家,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麥克斯韋的方程組和牛頓力學的框架竟然是矛盾的。

    他倆誰錯了?誰也不敢說。

    這時候愛因斯坦站出來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把電磁力解決了,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又把引力解決了,最關鍵的一步來了,就是把這倆合起來,那這位科學家就當仁不讓了。

    但是聰明如愛因斯坦搞了一輩子,都沒能完成最後的整理,反而是越整越多,除了電磁力和引力,又整出來兩,一個強力,一個弱力。

    這就相當於一個程式設計師發現了一個漏洞,為了修復這個漏洞他又製造除了其他漏洞,這回好了,原本兩個力,現在有了四個力,誰來整?這個老大成了諸多物理學家遙不可及的夢,直到楊老的出現,才出現了轉機。

    伴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這四種力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但是瞭解歸瞭解,就像一個學生面對著一道難題,題目是什麼,他非常清楚,但是對於解法和答案卻是一籌莫展。

    楊老帶著自己的學生米爾斯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給了這群像沒頭蒼蠅的物理學家們啟蒙。

    而規範場論的出現也統一了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種力,只剩下一個力不能統一,而這已經是物理學界的一大奇蹟。

    那麼,規範輪到底有多牛呢?

    上面我們說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打破了所有物理學家不敢去做的宇稱守恆僅用一年便是得到了諾貝爾獎,而規範論不光是得到了諾貝爾獎,還跨越了物理的界限,使其他領域也拿到了諾貝爾獎,還不止一個。

    規範場論一出,就有七個諾貝爾獎是直接利用規範論得到的,而還有幾十個諾貝爾獎是和楊振寧提出的規範論相關的,最有趣的是,還有六個諾貝爾數學獎項也是透過研究規範論得到的。

    所以,在國際上許多人不把楊老當做是一個單純的物理學家,還是一名偉大的數學家。

    楊老有多牛?他的這幾項研究成果幾乎是成為了引導其他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明燈,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是透過研究楊老的理論而獲得的,是在楊老的學識基礎上打的基礎。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這樣評價

    “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二是量子力學,三是規範場。”

    美國聲譽卓著的鮑尓獎在給楊振寧頒獎時評價說:“這個理論模型,已經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成就比肩,並必然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

    談談對楊老的誤解

    一: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鄧稼先和錢學森都能回國,楊振寧憑什麼不能回?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建立初期經歷了許多挫折和磨難,許多西方國家對我們並不友好,封鎖學識,封鎖各方面的材料,企圖仰仗著外力造成我們再一次的閉關鎖國,迫使我們進步的腳步停滯不前。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中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之時,許多身處國外有著非凡成就的愛國者紛紛回國為國家出力,其中以鄧稼先和錢學森為代表,人家都能回來,為什麼楊振寧不能回來?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楊老回來幹什麼?

    正如我們所說的,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通俗易懂點就是要啥沒啥,在加上國外對我們的各種封鎖,幾乎我們是有錢都買不到東西。

    楊老是一名物理學家,他要研究的專案除了錢之外,還有許多極其先進的裝置以及材料,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啊,楊老回來只能是乾坐著了,即便是為國效力也出不了太大的力,而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那裡楊老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源,從而進行更多的學術研究,所以,待在美國做研究比回國的作用要大許多。

    為此,錢學森曾經說過:讓楊振寧待在國外比回來的作用更大,而且,讓楊振寧留在國外同樣也是國家的要求。

    二:為什麼加入美國國籍

    楊振寧在去往美國的時候,中國還是中華民國,而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的巨人經常出國與人交流學術是必不可少的,中華民國實在是有些落後,所以會受到許多的阻礙,為此,他加入了美國國籍。

    而且,楊振寧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過中國國籍,他一直是以雙重國籍的身份在美做研究。

    1996年楊老做演講的時候就特意對所有人說過一句話,在1957年獲獎的時候他拿的是中國護照。

    結尾:

    對於楊老,我們華人對他的認知僅僅是在他娶了一個比自己小的女人而已,但是當問起楊老在學術上的成就時,能回答上來的人一定沒幾個,大多數對於楊老的認知非常短淺,甚至是頗為貶義。

    就像國際巨星成龍大哥一樣,在國內被說得體無完膚,但是在國外卻是受到了諸多人的尊重,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對楊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他是一名華人,身體內流淌著華人的血液,他從未放棄過熱愛自己的祖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後遇見真愛,要不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