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有小公舉
-
2 # 宋少衛
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考試前等多種原因,而最多的表現就是抑鬱的情緒。因此作為家長也經常會認為孩子得了抑鬱症。
在我的諮詢中曾經有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休學在家將近兩個月了,孩子的性格本身有些內向,家長在這期間的心理狀態也十分的糟糕。一開始孩子會看書,也會做一些手工畫。但兩個月後好像對很多事都失去了興致,情緒也十分低落。孩子的媽媽開始認為孩子得了抑鬱症。甚至查閱了很多資料去證實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其實在諮詢的過程中孩子的媽媽也出現了期盼得到孩子就是抑鬱症的肯定。這樣的期盼在生活中依然傳達給孩子,會讓孩子也產生自己得了抑鬱症的自我暗示。
這樣的想法很危險,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是抑鬱情緒,這與抑鬱症的差別是很
1.正常人的抑鬱情緒,多在生活事件刺激之後出現,用生活事件性質可以解釋其情緒抑鬱的發生。抑鬱情緒一般持續時間不長,是一過性的,隨著生活事件之時間的推移,抑鬱情緒也就淡化或消失。
2.抑鬱情緒程度不重,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時時刻刻如此,一般無身體不舒服的感覺。
3.能自己意識到情緒不好,想方設法求助親人或朋友幫助,克服這種不良情緒。
4.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對未來有打算和目標。
5.對挫折或損失能想方設法彌補。
6.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7.改變不利環境,抑鬱心情會及時改善。
8.一般不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
抑鬱症的抑鬱情緒是:
1.一般沒有客觀不良生活事件刺激,親人或身邊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病人自己也覺得找不出原因,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緒低落。
2.如果有不愉快生活事件發生,但這些生活事件與抑鬱情緒發生之間沒有明顯因果關係,用不愉快生活事件很難解釋其情緒低落,或其情緒低落的程度與不愉快生活事件不相稱。或不愉快生活事件已消除,抑鬱情緒卻沒有好轉
3.情緒低落幾乎天天如此,且有晨重晚輕的特點,不經系統、正規治療難以消除。
4.一般安慰勸解疏導,難以改善其抑鬱情緒。
5.抑鬱情緒隨著時間推移,並不消失,相反,日益加重。
6.影響其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
7.抑鬱情緒的同時,存在明顯的軀體不舒服的感覺,且有思考緩慢,話少,活動少,不願交往,興趣下降等。
-
3 # 繪心橋心理健康聯盟
抑鬱症的康復從心安理得的不去上學開始
被診斷為抑鬱症一定失去正常、安靜、有效的學習能力。
不想上學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如果能夠正常、安靜、有效的學習一定不具備被診斷為抑鬱症的條件。
抑鬱症類似下肢骨折,無法正常的執行行走功能;抑鬱症無法正常的使用腦細胞、正常思維出自己需要的結果。
抑鬱症是思維紊亂、心理透支、心力不足、痛不欲生,還去上學會有學習的效果嗎?就像一個人下肢骨折,還強行行走,行走的後果是什麼?行走的感覺是什麼?
抑鬱症不僅無法在教室安靜的學到知識的,而且坐如針氈,給心理增加負擔、給心理做負工。
下肢骨折毫無疑問應該理直氣壯的臥床休息,抑鬱症也應該振振有詞的對自己、對身邊所有的人說;“我要修養”。
患抑鬱症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心理重型感冒而已。
患抑鬱症不上學不是故意逃避,是暫時無法自如、無力面對上學時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能量。患抑鬱症的時候不上學是自我保護。抑鬱者的缺點就是沒有學會自我保護,不知道什麼是自我保護,更不知道怎麼自我保護。如果是學生的話,就從心安理得的不去上學開始,不要躲躲藏藏的、唯唯諾諾的開始自己的心理重型感冒康復的旅程。
自信心是從點點滴滴開始積累,抑鬱症的康復,唯有點點滴滴找回自我鑄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
4 # 女媧補天造人
就別上了,就這麼簡單!打個比喻,吃魚過敏,為什麼還要繼續吃?是吃要緊,還是過敏要命重要?就是金山在面前,如果拿起來就死,那金山也不是好東西。
當然,乾點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幹什麼都吃飯,特別是有很多行業,其實不需要學歷的!
上學是個獨木橋,不一定要擠過去,直接下河淌過去也成,還有獨木橋上掉下去,和淌水過河一個樣。
-
5 # 陳姐107626006
邊看病,邊上聽書網聽曾仕強講道德經、講易經,向老祖宗學習向自然學習如何生活,大自然中除了人會自殺,沒有哪個生靈會自殺的。
-
6 # 安米心理小課堂
抑鬱症是一種持續的抑鬱悲觀、缺乏興趣、失眠等,但很多人一開始可能以為只是心情不好,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初步確診為抑鬱症後,及時治療。
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發育的特殊階段,心智不成熟,所以遇到一些事情時,反應可能更敏感更激烈;面對的壓力較大,他們不僅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還要面對老師、父母或其他人的壓力,容易造成情緒敏感、焦慮,引起抑鬱症,甚至躁鬱症。
因此,你需要擺正心態,認真思考現階段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冷靜思考今後人生。
-
7 # 超享車生活
如果已經確診為抑鬱症,那就正確面對,聽從醫囑,實在不想上學,先休學一陣子吧,人生路還有很長,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加油,相信你能順利度過艱難期。
-
8 # 123微笑-P
堅持,人很多時候要學會堅持!我也是家庭出現變故後,十四、五歲得了抑鬱症。我一直堅持上學,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是把高中讀畢業了!我雖然不是成功例子,但是至少我發現的讀書對我有很的好處,我對事物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還有工作的選擇也比初中,小學的更寬一些!
-
9 # kim金老師
黃帝內經:不良情緒會沉積在身體內,導致疾病的發生,心理學家說,一個人一週至少需要一次情緒上的釋放清理,就像居住的房間一樣需要深層清潔,經常打掃,清理灰塵才好。
-
10 # 我說精神
首先你要做的是帶其到專業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進行確定診斷,看是否真實抑鬱症,不要相信什麼量表的評分,這個東西有很多患者的主觀成分在裡面,不準確,要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找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進行面診,確定孩子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是否需要這方面的治療。
如果確診抑鬱症究竟應不應該上學對於一名抑鬱症患者,我覺得上學不是最重要的,即使這個孩子初三面臨中考,或者高三面臨高考,都不能不顧及患者的病情需要而一味的堅持上學完成學業。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患者的抑鬱症狀是否足以勝任日常的學習生活。
對於一名確診為抑鬱症的學生而言,如果只是輕度抑鬱程度,抑鬱症狀存在但都不是很嚴重,日常學習可以感受到一定困難,但可以堅持完成學習工作,那麼是可以堅持上學的,而且這個階段上學對於患者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如果患者存在厭學情緒可以進行相應的心理治療,緩解患者的厭學情緒,樹立與抑鬱症鬥爭的決心。
但如果患者的抑鬱症達到中度甚至重度抑鬱的程度,那麼抑鬱症狀是存在於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的,而且對於日常學習會造成很明顯的困難,患者堅持學習時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果達到重度抑鬱堅持學習就變得更加困難,除非患者付出極大的努力,否則是完全無法堅持完成學業的。
如果這個階段,患者感到確實難於堅持上學,而家長又逼迫孩子上學是有可能對於患者的病情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的。
所以我覺得一名患抑鬱症的學生究竟應不應該上學,首先要求助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如果達到中度以上抑鬱,最好先停止學業去專心治療抑鬱症,因為抑鬱症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致殘性精神疾病,首次治療的機會又最有價值,最重要。
說一說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工作中經常遇到家長來諮詢,孩子不想上學,也不出屋,整天待在家中,玩手機,玩遊戲,晚上也不睡覺,上網到很晚,問我是不是抑鬱症,究竟應不應該堅持讓孩子上學。
怎麼說呢,從直觀上看更像個青春期的情緒障礙,不像抑鬱症,因為抑鬱症往往興趣喪失,應該是不感興趣的,但這樣的孩子能玩手機,玩網路遊戲,而且玩的時候絲毫沒有精力減退的感覺,甚至還會有意志增強的表現,很難說這樣的表現是抑鬱症患者的表現。
但也不能就直接肯定的否定抑鬱症的可能性,所以還是要面診,當面判斷患者的病情,有時候抑鬱症的患者也會有興趣狹窄,指對某一件事感興趣的情況。這些都需要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當面面對患者做出專業的診斷判斷的。
-
11 # 手機使用者6266460694
得了抑鬱症不想上學怎麼辦?一個辦法家人幫助配合醫生共同治癒。
得了抑鬱症不想上學是抑鬱症的主要表現之一,得了抑鬱症後不想見人,不想說話,怎麼可能想上學呢?這時候首先是找專業醫生積極治療,不要擔心別人怎麼看?只有儘快治療才能恢復。其次,家人也要幫助孩子查詢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不論孩子怎樣,多關心、多勸導、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儘快走出來。第三,可以適當的和老師溝通,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讓老師和同學歧視孩子,那樣會加重孩子得病痛。第四,如果孩子真的很嚴重,不要勉強孩子上學,建議適當的休學,待孩子痊癒後再上學,有助於孩子儘快恢復。
-
12 # 心理專家劉愛民
學生身為青少年,罹患抑鬱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所以學生得了抑鬱症要及時聯絡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在病情得到控制或者治癒的情況下,可以上學。
抑鬱症的症狀特徵包括了做事情缺乏興致、疲憊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難以做決定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患者上學的積極性和在學校的表現,在校表現欠佳會導致他們進一步的厭學。另外,一些學生本身就是因為學業壓力大、跟老師同學關係不良而導致的抑鬱,不想上學也會有逃避的心理存在。這個時候家長除了要督促孩子堅持專業心理治療外,還要幫助孩子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確立合適的目標。關於學習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來制定目標,可以稍高一些,但要讓孩子感覺到他墊墊腳可以夠得著。這樣才能夠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動力,願意投身學習。
正確看待事情問題。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從積極的面向去分析看待,學習發現事物有利的一面。學習以長遠的眼光看問題,不為眼前的小事糾結計較。這樣做可以減少焦慮、鬱悶、傷感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和淤積。
學會宣洩。遇到困難挫折心裡不痛快要向家人朋友傾訴,一起商量解決應對問題的辦法。還可以去K歌、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運動等等,都能夠起到較好地緩解不良情緒的作用。
豐富生活開闊眼界。多接觸正向的人、優美的風景名勝,多閱讀積極有益的書籍刊物,豐富而良好的體驗感受會影響人的認知,看待問題事情更加積極、正向、全面。
規律生活。抑鬱症患者會有睡眠紊亂情況,出現嗜睡或者早醒。所以需要保持每天7到8小時睡眠,不多也不少;三餐規律。正常的生活帶來正常的心態,這一點看似平凡卻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
-
13 # 精神科小張醫生
首先你要確定孩子是否確實得了抑鬱症,不要盲目的透過網上的一些簡單的定義就給孩子下診斷,抑鬱症的診斷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生進行判定的,孩子如果只是單純的不想上去可能只是存在情緒上的問題,家長要做好溝通,瞭解孩子不想去的原因,適當的給予引導。
如果是害怕孩子出現了抑鬱症的問題那就帶孩子到專科醫院進行就診,到了抑鬱症的程度的話僅僅透過簡單的溝通是沒有辦法進行治療的,需要透過專業的藥物輔以專業的心理治療來進行恢復的。
-
14 # 慧童樂堡
學生按時上學固然很重要,但是前提是他具備基本條件,希望可以確實為愛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
首先明確孩子得抑鬱症是自己根據網上資料進行的自我診斷還是醫生已經明確確診。
如果是自己感覺評估建議先找到當地醫院或者專業心理機構進行諮詢診斷。一方面抑鬱症需要和抑鬱情緒進行區分,另一方方面自己感覺是說明情緒多少低落為主找專業老師輔導是對孩子負責。專業人會給他做全面評估並進行適當輔助
沒有經過干預的抑鬱症本來就脆弱再強迫他做一些事情容易出危險。
如果是確診過的抑鬱更應該謹慎處理,因為抑鬱者可能會有極端行為出現,而且到了那個時候你孩子自己是無法控制他自己的。我想這點專業人應該也和家長囑咐過。
孩子突然不想上學了,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傾聽孩子的原因,和他進行平等交流,千萬不能聽完之後好了我知道了然後對他進行評價之後再次勸說去上學。如果在和孩子進行溝通後他自己表示願意上學,也要和老師進行聯絡以便老師對他特別關注。根據經驗在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後就能順利上學的例子不多,更多是需要家長理解孩子,把真實情況如實和老師反映進行請假休息,並徵求孩子意見是否需要專業老師進行陪伴調節。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我工作中接觸很多家庭發現不少人對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分不清楚,會影響親子關係特別是孩子的正常成長。
抑鬱情緒是一種正常負面情緒,現在社會節奏很快不僅大人能感受到孩子一樣有體驗。特別是孩子情感調控能力不是那麼完善在遇到挫折或者傷害後情緒低落很正常。他們特別難過可能會學大人說我抑鬱了,甚至也會說想要做一些極端事情。父母冷靜處理,先給以安撫,如果聊天中發現孩子只是因為突發事情短暫傷心,而且不斷找理由和你進行辯論。那麼基本能肯定孩子就是抑鬱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發病原因多種,遺傳,環境氛圍,性格等等都是影響因素對於孩子學業壓力是重要影響因素,另一個原因就是遺傳。表現出來就是格外喜歡關注消極面,極其容易陷入抑鬱情緒因為他們會擴大事情難度。抑鬱症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對於孩子超過兩個星期就要留意排查。
怎麼樣預防抑鬱症1父母不要只關注學習,同時要關心孩子的情感生活經常和他了解負面事件及時給予關愛幫助孩子學會多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比如畫畫聽音樂運動這類抒發出來不良情緒。同時增加應對挫折能力.
2父母學會尊重孩子,和他平等交流,這樣他能願意和你說心裡話。孩子的抑鬱症很多不是突發事件刺激而成,而是日常小事積累集中爆發。友好談話對於孩子本身是一種情感過濾,其中負面情緒能緩解,積極情緒可以昇華增加孩子人格。
-
15 # 直覺思維
建議您和老師取得聯絡,瞭解一下學校的情況,是不是發生了一些事情,讓他非常抗拒上學。再者讓老師帶幾個學生來家裡活躍一下氣氛熱熱身,激起他的上學興趣。
不要老是呆在家裡,經常帶他去家裡附近的小區遊樂場所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再慢慢的過渡到學校裡去。
-
16 # 心理學知識星球
孩子有抑鬱症不想上學是作為孩子的正常心理,因為害怕去學校,害怕同學的不認同與孤立,恐懼感使他不願去面對。我們成人在面對恐懼時也是會嘗試逃避的,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
現在有抑鬱症的學生很多,大多是學業上的壓力和父母的言語過激造成的,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可以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面發展。多給孩子點關愛與認同是對抑鬱症孩子的最大的幫助。
事例:這裡講個事例:米歇爾的兒子喬治也是不想上學,無論家人怎樣哄都沒用,但是爸爸布朗下班回到家看到這種情況卻採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因為布朗知道,對孩子罵是絕對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所以布朗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天生就喜歡玩。於是布朗買了一個拼圖叫上米歇爾一起在桌邊玩,兒子喬治被吸引過來說:“我也要睡了玩。”
這時,布朗就說“不行,你必須先去越小越貴拼圖才能參加。”然後喬治與孩子溝通了一個小時,先他描述了去學校有很多好玩的與各種活動。第二天沒想法孩子起的很早,催著父母送他去學校。
消除孩子去學校的恐懼感以上的故事就是爸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如此順利的讓孩子去學校。布朗透過自己的方式消除了孩子內心的恐懼,使上學對他產生了積極的意義,那就是上學之後就能與父母玩拼圖。
其實,只要父母多去理解孩子,換位思考孩子的感受,那麼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給他一個上學的理由,這個理由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其次,多帶孩子出去接觸陌生人,讓孩子走出自己的抑鬱心境,多陪孩子旅遊、看書之類的,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一面,使孩子能快樂開心起來。
總結:孩子不想上學的根源就是恐懼感,所以多引導孩子的思想,給他建立一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儘量使孩子可以走出自己的消極情緒中,多去感受積極快樂的情緒。孩子只要能積極的看待事物,那麼上學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非常熱愛心理學的男孩,希望大家與我一樣,每天學習一點心理學小知識,發現和認識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
17 # 心理健康醫生李軍
一根弦,拉到合適的角度,可助箭穿楊;一旦拉得過緊,繃斷,只是時間問題。孩子也是一樣,在過高期望的催逼下,情緒不斷積累,崩潰,也就一瞬間的事。
沒有人對抑鬱症有絕對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與心理疾病。
如果你的孩子說他抑鬱了,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責、懷疑,而是瞭解生病的原因,尋求積極正確的治療。
安靜陪伴。父母的不以為然會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當孩子因學業壓力大、人際關係不佳時,不給予期待,不逼他們做事,保持平常心,讓孩子感受到陪伴就好。
表達關愛,而不是責備。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缺少活力因子,情緒很難自己控制,這種時候不要加重他們的精神負擔積極治療。當孩子主動要求看醫生時,應該感到慶幸和欣慰,因為這是康復的前兆。
抑鬱症,應該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終結。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療愈。對於患抑鬱症的孩子,除了常規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外,家庭治療有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
18 # 柳岸紅人館
如果您的孩子是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抑鬱症,那建議您在徵得醫生以及孩子的同意後再決定上不上學;如果您僅僅是憑藉孩子不想上學就自我診斷為【抑鬱症】的話,那我有點擔心您的孩子了。
按照第二種情況,個人猜測您對於孩子不願意上學這件事可能是這麼做的:
軟硬兼施,逼著孩子去上學對孩子的要求和之前(指的是抑鬱症之前)一樣言語非常...犀利,孩子邊聽邊哭總是給孩子強調上學的重要性(比如休學後復學年紀大丟人,面子問題等)這麼說不是為了貶低您。因為我相信您這個時候一定非常無助:孩子突然不願意上學,且得了/可能患有抑鬱症。對於任何一個愛孩子的家長來說,這件事的打擊真的是相當大的。您能來這裡提問,也是說明您現在非常迷茫,想要幫助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做。
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猜測,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我是真正的經歷過這些情況。
當時我剛上大學。為了能夠取得好成績(因為暑假讀了很多大學壓力大的相關書籍和文章),我每天睡 3 個小時左右。其他時間除了一些必須的活動,比如吃飯睡覺等,我基本上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一個月的時間裡,我整個人變得特別衰弱,脾氣也非常暴躁,再加上會幻聽等。最後被送到了醫院,最終結果是我患有抑鬱症。因禍得福,在醫院裡的幾天,是我自從上大學後睡得最好的時候了。
在我得知結果後,我和母親商量了一下,想回家接受遠端教育。大概是因為手足無措,開始的時候她同意了我的想法。和她的丈夫商量後,她又反對了,因為覺得休學不好 blahblah。最終我同意了,並繼續在學校裡待著。那個學期的期末,我的成績非常好。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不休學比較好?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您,那個學期只是曇花一現。之後,我的狀態持續下滑,幾次因為自殺傾向被送到醫院。後來實在是怕去醫院(因為很貴),我就被迫學習自己忍著。可我得到了什麼?在我最為痛苦壓抑的階段,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我的母親更是「錦上添花」的來了句:你就是矯情!
並不斷地對我之前做過的那些【蠢事】多次提及,以顯示出我的『無能』。我沒選擇自殺是因為我麻木了,不然依照我之前的做法,早就被送到醫院了。
說了這麼多,我是想告訴您。我理解您,因為我母親在最開始知道我有抑鬱症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和慌張的。然而,因為抑鬱症的反覆發作,她最終變得習以為常,反而覺得我過於計較和矯情了。我可以理解她作為抑鬱症家屬的痛苦,因為有一段時間我是真的每天半夜哭,她那段時間要上早班,可還是會起床安慰我。她的內心其實比我還崩潰,但是她必須學會忍著(這句的意思是指她的心理,不是我的想法),因為她愛我。
然而,我也的確怨恨她。怨恨她為何對我時而好時而壞?為何總是無限貶低我?為何總是逼著我做一些我真的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交朋友)?為何總是高標準要求我(比如成為交際達人,學習成績要高等)?她一方面說不和其他人比,可是另一方面總是拿一些其他人的例子要求我。她知道我痛苦嗎?肯定知道。但是中國教育裡那種類似「嚴是愛,松是害」讓她不自覺的對我實行「打壓式教育」。於是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後果。
如果您真心地為孩子打算(且孩子真的確診為了抑鬱症的話),您可以考慮讓孩子休學,並帶著孩子積極配合心理醫生的方法。雙方如果配合得好的話,孩子會恢復得快,就可能會盡快復學;如果孩子是因為學校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原因產生抑鬱情緒,您可以考慮為孩子換一個環境(轉學等)。無論是什麼樣的,最重要的一點在於:
您愛自己的孩子,並願意和TA 一起努力。
-
19 # 7寶Wei
首先,您的孩子得抑鬱症的事實是經過醫院等權威機構評估診斷的嗎?如果是,應及時按照醫囑進行相關藥物服用,並配合心理諮詢。抑鬱症並不是不可治癒的,但如果不加以重視,產生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作為父母,應在配合孩子治療的情況下,給與孩子良好的關懷,支援孩子共同度過難關。如果孩子病情已經較為嚴重,還應進行24小時陪護。
當然,如果孩子得抑鬱症並沒有經過專業評估和診斷,那麼切不可給孩子貼上標籤,發現孩子不想上學、情緒低落時,可以多陪陪孩子聊天,聽他傾訴一下自己的心裡想法,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儘早發現和評估症狀。
-
20 #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我看到有人說,你不過不就是不想上學了嗎,拿什麼抑鬱症來當做藉口?這讓我想到了一些人,在身邊的朋友親人們得了抑鬱症的時候,很無所謂地說:
什麼抑鬱症精神病,都是裝出來的,你不就是想著引起別人的注意力嘛!想的太多了,整天矯情才會這麼多的事兒!
這可能就是一些人對於抑鬱症的誤解和錯誤的看法,缺乏理解和關心,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得不到周圍親人或者朋友的正確看待,也沒有辦法去好好的傾訴自己心中的苦悶,有的人甚至會做出一些消極的舉動,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
如果真的是抑鬱症,那麼不要猶豫,也不要覺得丟人,儘快地去正規醫院看醫生,如果你的情況已經不適合上學了,那麼不上學也罷,畢竟學習這個事情,可以晚一點繼續,但是如果任由自己的病情發展,後果可能更嚴重。
告訴你的媽媽爸爸,或者身邊值得信任的朋友,如果你有什麼難言之隱,那麼最起碼你需要告訴你的醫生。等到治療好了以後,再重新好好投入到學習裡面,擁有新的人生。
回覆列表
那就暫停一下,不要勉強自己。可以試試每天堅持一個小時的慢跑,和自己對話溝通,或者想辦法去幫助別人,拉拉筋,拍打自己的手窩,相信一切都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