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解憂雜影鋪

    我認為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美感是真的很強,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一、意境美

    首先電影剛開始的那場下雨的鏡頭就很不錯。有種先聲奪人的感覺,因為那一幕的鏡頭營造的意境就十分貼切,很細緻入微。怎麼說,就完全能從畫面中感受出來當時的氛圍。這是其中一點。

    後來,就有了葉問的那場打戲,鏡頭感可謂十足,總而言之,運鏡過渡的很自然,就像廣告詞一樣,縱享絲滑。讓人酣暢淋漓,激情澎湃。這些都算是這部電影中的美感吧。也是電影好看的原因。《一代宗師》慢鏡頭中的動作美。

    二、動作美

    要說葉問剛開始那場打鬥美感還不夠的話,後面葉問和宮二的那場較量絕對能體現電影的動作美。猶如歌詞“我左手一式太極拳,右手一劍刺身前,掃腿這招叫清雪,破輕功飛燕,我奇筋異脈力破天,一身正氣蕩人間除暴安良我心。

    不過一個是詠春,一個是八卦掌。兩者較量,高低難辯。葉問和宮二這場打鬥中在動作施展到極致時,卻也分別保留了自身美感。停留在木板上的那一幕,展現的卻是爐火純青,嫻熟溫雅似“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動作美學

    當然,電影中這類鏡頭很多,比如大弟子馬三打死自己師傅宮羽田,還有宮二報仇的那些片段,都可體驗電影中的動作美。

    三、臺詞美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不光有鏡頭上的美學,在人物的臺詞方面也有其獨到的韻味。

    1、葉裡藏花一度,夢裡踏雪幾回。

    2、一約既定,萬山難阻。

    3、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

    4、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

    5、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6、武以俠而傳,形具意則久,人因情而生

    7、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8、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9、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10、從此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11、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這樣。

    12、刀為什麼有鞘,不是為了殺,而是為了藏。

    13、郎心自有一雙腳,隔山隔水有來期。

    14、風流本就是個夢。有人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遠比說得好聽

    15、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都是時事使然。

    其中第四句我個人比較喜歡,真的,難以想象,人生當中若真的沒有無悔兩個字的話,那人在世上還有多少樂趣可言呢?

    四、故事美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主要是我覺得宮二這個人物吧,有點太可惜了,特別是那句“葉先生,說句真心話。我心裡有過你。我把這話告訴你也沒什麼,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現在讀來,只剩無限淒涼罷了。自己一個人孤獨終老,明明喜歡這葉問,但是結局還是不如天意啊!

  • 2 # 東鏡

    電影《一代宗師》看完後,覺得導演王家衛表達出很多有哲理的東西。

    首先,電影裡高手之間的較量除了打鬥本身,更是思想和武學境界的較量:功夫是纖毫之爭,誰先打破東西誰就輸,以及從手中的一塊餅看整個武林與世界,有不同才有進步。

    其次,無論是宮家的“一盞燈一口氣”還是葉問的“一根腰帶一口氣”都體現了學武的專注、堅守。章子怡飾演的宮二為父報仇,不惜奉道,終身不嫁、不收第子、不傳授武藝,終於拿回了宮家的東西。“戀戀不忘,必有迴響”,也體現出他們對武術、感情的執著。

    此外,無論是平民還是一代宗師,他們的命運終究逃不過他們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日本侵華,導致葉問家道變故,其子餓死,他也未能實現北上見宮二的心願,以及宮二父親的死,也是因為其徒弟投靠日本人所引起的。

    可見,一代宗師既是武林中的大家,也是時代洪流裡的難民。

  • 3 # 吹鬍子瞪眼

    看過好幾遍《一代宗師》,有一點個人的觀點,畫面美動作美人物美,這些很多前輩已經講過了就不多作贅述。我想說的是導演想表達的一些東西,或者說我覺得導演想表達的東西—信念,有些人群在我們普羅大眾眼裡就覺得他們堅韌不拔,無可撼動,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人有信念,無論是宗教的還是其他的信念,就感覺人有了信念就無堅不摧,再大的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他們都腳步。信念當然也有世俗價值中的好壞之分,它給人以強大的心理支撐。這個主題在非常多的影視作品的核心中都有展現,也是我們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世界。

  • 4 # 第五之一

    一代宗師》從來就不是葉問傳,這個故事講的其實是中華武術會第三代主要成員各自創派授藝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有三個:葉問、宮二、一線天。主要門派有三個:詠春、八卦與形意、八極。

    1、葉問逃亡途中遇到宮二,幸得宮二出手,被救一命,自此對宮二的救命之恩感激於心。一線天之後逃到香港,開設理髮店隱姓埋名。

    2、與此同時,宮二因為父親被師兄馬三殺害一事勃然大怒,毅然退去婚約,要肅清門戶,但同時遭到宗家各位長輩的反對。為了報仇,她不惜立誓:終生不婚、不傳藝他人,要在報仇之後將一身六十四手絕學帶入墳墓。

    3、傳承中國武術精神是《一代宗師》的始終堅守的創作理念,王家衛將這種理念直接切入到電影的故事情節以及片場的美術設計之中,包括對於不同明星的形象定位,也是依據不同武術門派的特點。

  • 5 # 大齡男文藝青年

    一代宗師》從來就不是葉問傳,這個故事講的其實是中華武術會第三代主要成員各自創派授藝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有三個:葉問、宮二、一線天。主要門派有三個:詠春、八卦與形意、八極。

    1、葉問逃亡途中遇到宮二,幸得宮二出手,被救一命,自此對宮二的救命之恩感激於心。一線天之後逃到香港,開設理髮店隱姓埋名。

    2、與此同時,宮二因為父親被師兄馬三殺害一事勃然大怒,毅然退去婚約,要肅清門戶,但同時遭到宗家各位長輩的反對。為了報仇,她不惜立誓:終生不婚、不傳藝他人,要在報仇之後將一身六十四手絕學帶入墳墓。

    3、傳承中國武術精神是《一代宗師》的始終堅守的創作理念,王家衛將這種理念直接切入到電影的故事情節以及片場的美術設計之中,包括對於不同明星的形象定位,也是依據不同武術門派的特點。

  • 6 # 電影小刊

    鄒的文學+徐的武學+王的美學,文戲武做,武戲文唱。功夫如同看戲寫字,重意不重形。它不是轉瞬即逝的武林,不是曇花一現的打鬥,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你來我往的精神世界燈火長鳴。原版刀銳,3D在鞘裡藏了藏,出鞘砍掉旁支末節,由群像變為一個人的武林,葉問是縱向,宮二是橫向。武林有人進退,唯規矩不變

  • 7 # 人生百曉

    關於《一代宗師》我不想去做太多的分析。我只將4小時版本里的故事梗概說出來,看不懂電影版的零散劇情的,就來參考這個梗概看一眼。至於影評現在網上到處都是,也無需我附庸風雅。

    《一代宗師》這個故事講的其實是中華武術會第三代主要成員各自創派授藝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有三個:葉問、宮二、一線天。主要門派有三個:詠春、八卦與形意、八極。故事的一開始,主線從葉問被賦以重任成為新一代武術會重要人物作為影片開端,但同時展開的次線是,八極拳繼承人一線天,為求揚名立萬,以自己的武功報效國家,在國民黨裡擔任軍職。當時政府懦弱,民間有志之士對日本侵華的策略是要暗殺對方的重要軍官。一線天加入殺手組織揹負殺手職責將日本軍官殺害後,遭到日軍的追捕,從而被迫逃亡。逃亡途中遇到宮二,幸得宮二出手,被救一命,自此對宮二的救命之恩感激於心。一線天之後逃到香港,開設理髮店隱姓埋名。

    與此同時,宮二因為父親被師兄馬三殺害一事勃然大怒,毅然退去婚約,要肅清門戶,但同時遭到宗家各位長輩的反對。為了報仇,她不惜立誓:終生不婚、不傳藝他人,要在報仇之後將一身六十四手絕學帶入墳墓。葉問思念宮二,打算前往北方去見宮二。無奈發生戰爭,他將做好的大衣變賣,留下一顆釦子,留作紀念。葉問遇見一線天,二人暗中較量了幾手,一線天也因此得知了宮二的事情,但他仍不知宮二就是當初的救命恩人,只是說道:“有些人的忙幫得了,有些幫不了。幫得了的是身外事,幫不了的,是身後事。只是你說的這位朋友,她把身後事看得太重太重,以至於成了她這輩子,最重要的事。”葉問愕然,離去。

    葉問見了宮二的族人,因為門派不同也不便插手宮二的事情。但其實他想見宮二的目的並非完全為了幫忙,而是他自覺在上次與宮二交手時,就將對方的音容笑貌留在心裡,心裡始終放不下。他來,不是為了拿得起,而是放得下。葉問之妻察覺到葉問異樣,帶著孩子傷心離去,葉問孤身前往香港。宮二執意自己復仇,在父親大葬時遇見馬三的手下,命老僕老薑開路,與馬三勢同水火。馬三已經投靠了日本人,此時仍在追查殺害日本軍官的兇手,也就是一線天。

    一線天此時不滿於組織的做法,決心脫離,被組織追殺,他腹背受敵,同時被日軍和組織追蹤,無奈之下離開大陸。宮二來到香港,開設醫館,與葉問的拳館相離不遠,有時也會為葉問的徒弟療傷。葉問在大年夜見了宮二,希望宮二不要埋沒絕學,藉口想要再見六十四手,被宮二拒絕,臨走前老薑暗示葉問宮二有難,想讓葉問出手相助,但葉問知道這是宮二如今最大的執念,不置可否。

    宮二最終找上馬三,在火車站斷了馬三的筋骨,將父親傳給他的絕學“要回”。而宮羽田(寶森)的師兄,丁連山找上了葉問。丁連山曾經有機會大有作為,但在張作霖時期,他為了替打算參加革命的師弟宮羽田誅殺一個日本人,從而被全國通緝,成了一個只能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鬼”。從這一點來說,他與一線天的經歷是相似的。他從宮羽田口中得知有個“年輕人很了不起”,便打算來見一見葉問。在知道宮二復仇以致八卦掌即將失傳之後,他見識到了葉問的功底和心胸,讚賞之餘,感嘆武術宗派仍有人可以沿傳,欣慰離去。

    一線天在香港仍想要把八極拳開枝散葉,於是以理髮廳位根據地成立門派,再見宮二時,得知宮二復仇一事,勸說宮二“習武之人,最大的坎是自己的心防”,勸說宮二即便此生犧牲了太多重要的事,卻也要將最不能捨棄的心鎖解開。一線天曾試圖開啟宮二心房,卻知宮二心中早已有人。眼見宮二疾患漸深,便讓她做好決意。與此同時,組織的人追到香港,丁連山暗中出手相助,從此不知所蹤。宮二於是去見了葉問最後一面。

    後來的故事,電影裡都說明白了。王家衛昔日拍《東邪西毒》,拍的是武林最輝煌時期,宗師們的寂寥與無奈。如今拍《一代宗師》,拍的是中國最後的武林,有些人埋骨,有些人苟活,這就是武林的終末。

  • 8 # 簫香子

    有一天,看到一條講電影《一代宗師》的內容,心裡一下子湧出來很多感觸。

    王家衛說,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是: 我心裡有過你。

    王家衛,在華語影壇,是比較獨特的一個人。他的電影,會把生活裡很重的東西,磨的很透,再呈現出來給人看。別人只看到他拿出來的迷離而朦朧的經典臺詞,以及很多唯美的鏡頭畫面,以為他是一個很輕的導演。

    而實際上,他是一個把很重的東西變輕的人,所以他的每一部片子,拍攝週期都很漫長,因為他一直在磨鏡片一樣的在磨生活。一直要把沉重粗糙的部分,都磨成透明,變成電影。

    他是一個詩人,電影只是他的表達方式。他跟李商隱很像,李商隱在諸多的詩人裡面,也是獨樹一幟。人們大都認為李商隱朦朧,看不清,摸不透,而實際上,他才是一群人裡面,最晶瑩剔透的那個。

    李商隱在《錦瑟》寫道: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呢。只是兒女情長嗎,只是悼亡故人嗎,只是傷懷社稷嗎。都不盡然。

    他真正想說的是,人生的全部際遇大都相似,不論是兒女情長,朋友知己,還是仕途功名,社稷廟堂,它們大都如此:當你凝望過去的時候,過去也在凝望著你,只能望著,不能回去。

    人生經歷過的百件萬件事,遇到的千百人與物,能跟著自己一起往前走的,只能是一時一地一人一物。而其餘的所有,都會樹在原地凝望著你的後背,只待有一天,你也回頭凝望它。

    電影裡面,葉問說, “如果我不能當一個歸人的話,我寧願做一個過客。”宮二說, “我的戲,不管別人喝不喝彩,也只能這樣下去了。”“我在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是我沒有時間了。我心裡有過你,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一代宗師》 ,只是在講功夫嗎,表面上看是,但是王家衛的野心是透過功夫這個敘事題材,來寫詩。寫一首像《錦瑟》這樣的詩,寫人在時間裡漂流,寫人在生活裡的不得已,寫人生裡的種種回不去。寫人在漂流途中的各種場景。

    李商隱大多數的詩,寫的其實都是這樣幾個意象:歸,期,飛。

    歸,說的是被拋在身後的時間,沉沒的生活,化為往事。

    期,說的是,站在此時此刻,前思後想茫然四顧。

    飛,說的是,回不去也走不出,只能奮飛。

    人可以拔地而起的奮飛嗎,不可以。那又如何要飛呢,在原地站著,把一切都磨透了,見得了天地,便形同奮飛。

    三種意象,對應的就是人的三種靈犀之心:歸人,期人和飛人。

    宮寶森所說的功夫的幾個境界,那便是李商隱意象和隱喻裡的飛。葉問一直念念不忘的見高山,有期也有飛,期的是期求和知己相遇,飛的是,人只有站的足夠高,才能起飛。

    宮二呢,她說自己不圖一世,只圖一時。而在和葉問過手之後,她遇到了期人,她心裡,也彷彿裝上了翅膀,不再是一個心裡只有勝負的武者。

    生活把葉問這個期人變成了宮二的歸人,到後來,一說起來就會淚眼婆娑的,為什麼宮二說“我心裡有過你”這個鏡頭最能打動人呢,因為期人是愛的欣喜,歸人則是愛的沉澱。

    沉澱的越多,心裡便會越滿溢,滿到快要裝不下了,一說話都會溢位來,這就是欲語淚先流。

    再看馬三,他心裡只有勝負,只有利益,根本裝不下功夫之外的事。他是一個似乎永遠不會漂流在時間裡的人,他心裡沒有歸處,沒有不得已的茫然,沒有可以奮飛的天地。更沒有念念不忘的東西,心裡也從未點亮過一盞燈。

    他看上去是在全力以赴的生活,可是在宮二葉問宮寶森等人看來,他是一個內心漆黑一片的人。

    馬三沒有磨過自己,也沒有磨過生活,他鋒利,他露骨,他狼奔豸突。因為他漂流在黑暗裡。

    宮寶森他們,是要在漆黑一團的生活裡面,留著燈照出光明。馬三則是要在他們照出的光亮裡,用自己的漆黑,斬碎這片光。

    其實每一個人,在生活這出自導自演的戲裡面,都既是自己的正面人物,同時又是自己的反面人物。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出演自己的反面人物。

    靠群體慣性而活著,靠生存本能而活著,靠強迫症而活著,靠對生存資料本身的狂熱佔有和崇拜而活著。

    葉問說,見過高山之後才發現,其實最難的,還是生活。在這一點上,馬三和葉問,並沒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有的人在和生活周旋的時候,心裡的燈火不滅。有的人在和生活周旋的時候,只是憑著粗糲直接的欲求和黑暗露骨的狂野。

    你是自己生活的詩人嗎? 生活那麼難,寫詩有什麼意義呢,有什麼用呢。對於李商隱來說,對於宮二來說,如果生活不是詩,那他就什麼都不是,不值得過。

    對於馬三來說,生活是什麼都可以,唯獨不要是詩這種莫名其妙的矯情無意義的東西。人生那麼短,贏都贏不過來,寫詩,太可笑了。

    對於李商隱,宮二這樣的人,以及對於宮寶森和葉問這樣的人,他們和生活的關係,是生活在沉沒,他們在飄起。

    對於馬三這樣的人來說,是他們在沉沒,生活在飄起。

    燈火是光,光就是輕的,是透的。現實是黑暗,是重的,是被矇蔽的,重的就會下沉。要磨掉這些層層的漆黑外殼,才能看到一縷光明從生活裡面綻放出來。把重的磨透了,變輕了,就是在用自己的生活寫詩。

    王家衛一直在試圖在闡明這樣的一個道理:生活除了可以用來過之外,還可以用它來寫詩。他不僅是這麼想的,也這樣去實踐了。

    被生活淹沒的人,便只能舉著頭捱著,生存狂一樣,竭盡全力,也只能把鼻孔露出水面,大口大口的貪婪的呼吸著,生怕下一浪打下來,就沒過了頭頂。

    而用生活寫詩的人,他們的心,則淹沒了生活。生活在他們的手裡,變成了他們投射自己一塊透明幕布,要映出來他們愛過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

    生活就像一個劇場,大家都是裡面的演員。每個人都會登臺,戲份也會交織在一起,這就是相遇。路和路相交,心和心想通。人們踩著路,走向彼此的心。

    在那裡住下來,住的久了,就是知己,住的短了,就是過客。

    住過一個心,又住過其他的很多心,心裡有過一個人,又接著住進來了新的人,來來去去的人又都走了,心裡變的空蕩蕩的。這一刻,就會變成一個歸人。歸向哪裡去呢,歸到那些自己住過的心,歸到那些自己心裡住過的人。

    從未住過任何一顆心,心裡也從未留宿過任何一個人。只住過輸贏和角鬥,那就馬三之心。這樣的心,其實也無法居住,因為它漆黑,冰涼,殘酷。

    歸人之心,便是詩情之所起。寫不出李商隱的詩句,也並非就不是詩人。世界上,有無數的詩人,他們意起即焚。不留字句,不留痕跡。他們活著,他們愛著,他們不發表情慾,因為他們沒有惆悵可以供人欣賞。把生活磨透的人,都不會惆悵。

    李商隱惆悵嗎,很多人評價說他是個惆悵的人。歸人柔軟,期人情重,飛人義真。他把三種意象,重疊在了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個迷。人們叫不出這個迷的名字,便只好潦草的把它叫做了惆悵。

    那些路,還在繼續向前延伸,不知道前面還有多長,也不知道還要走多久。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這便是飛人之心。路在,燈在,人在,就要繼續往前走。

    我愛過,也被愛過,這都已經過去了,不管過了多久,但求可以重逢。現在,我期待,也被人期待,只是等著一次相遇,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同行。關於未來,我憧憬,也被人寄託著憧憬,我見到了天地,我欲振翅而飛。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我知道,這個天地裡,還有和我一樣的人在振翅欲飛,不管他在什麼地方,我在什麼地方,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相不相見都一樣。

    這是一首李商隱之歌。王家衛可能聽見過這首歌,所以他也哼起來了這樣的調子。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念歸人,念期人,念飛人。有迴響,就是幸運,不管是在最好的時候碰到,還是在已經蒼老的時候重逢。

    而生活,是一首漂流之歌。每個人都在哼唱。欣喜著唱,憂鬱著唱,啜泣著唱,唱著讓它不要停。因為人生的路還沒走完,需要繼續把它走下去。

  • 9 # 愛胖九愛生活

    突下暴雨,無處可去,躲在宿舍看了部電影《一代宗師》,這是我第一次看王家衛的電影~至於人家說的特有的王家衛式的表達風格我更是不能體會,但是看完到現在電影中的情節和臺詞會時不時從腦海中冒出來,這難道是電影裡面說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麼~這部電影是我看過最不像武俠片又將武俠片所想表現的東西呈現的最透徹的一部影片,裡面有這麼一段臺詞:武術歸根結底就是一橫一豎,習武之人有三種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部電影打鬥不是最激烈的,但是一招一式清晰自然;特效不是最華麗的,全程色調就是黑白灰,但是卻給人營造出了一種習武之人特有的那種內心的孤獨感,就像流動的沙子,靜靜的訴說著什麼,能讓人聯想到很多東西,所以是部好的武俠電影,同樣是關於葉問,可以對比下甄子丹的《葉問》,對於武術的理解和內心的把握真的不在一個層次上,看前者我像看了一場音樂劇,想表達的格局和意境瞭然於胸,產生共鳴;後者像看了一場舞獅表演,很驚險刺激,但除了那些我再也想不到別的了。好吧第一次看王家衛的電影,有點激動,希望都能看到讓你念念不忘的電影……這是我的第一次哈哈

  • 10 # 火鳥飛起來002

    一代宗師整片的感覺就是沉重,悽美,還略帶辛酸無奈,不過豪氣,江湖氣,還有霸氣一點都不少。高手之間不在於拳腳功夫,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立分高低。高手之間沒有勝負之分,只有“高低”。中國功夫的底蘊內涵在這裡面表現也非常好,一般人看不懂,也捉摸不透。其實功夫雖有門派,但實無門派,不管你是形意,八卦,太極,還是少林,武當,在高手眼中都是一樣,在拳理上也是相通的,不同的在於動作招式。這也是一部非常有內涵的影片,很多人看完可能不理解,表示沒看懂。因為這裡面有些臺詞確實有深度,需要去品味,你還得懂這個道,否則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麼說。高山,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而且一山比一山高,看得遠的才稱得上宗師。一花,一葉,一如來!

  • 11 # 一眼就心動了呢

    很久沒有看華語電影,上一部有感觸的是《搜尋》,講述輿論、新聞暴力。這一次看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感動於章子怡的演技,爐火純青,一枝獨秀。

    最近在票吧和很多人爭論,什麼是四大花旦,其實其他人又怎麼和章子怡比?獎項,國際影響力,票房(全球一百億),幾乎每一部片子都在國際上映,誰能做到?但是後起之秀太少,現在竟然淪落到和黃曉明這個商人搭戲了…

    回到電影本身,章子怡在這部片裡演出了一種韌勁,“話說清楚了,不是你還的,是我自己要回來的”,“我們宮家不是沒有人!”只恨不是男兒身。就像臥虎藏龍,章子怡總是賦予角色更多,但又是演繹角色本身,她那張很正的臉,天生適合熒幕。

    另一種,是孝,至孝而至情,對馬三背叛的恨以及對父親,也是師傅的死,一種內心被激發出來的堅強。

    喜歡裡面的臺詞:“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讓人對她的執著只能嘆息,“就讓你我的恩怨,像一盤棋一樣保留在那吧”,一種無奈,以及對天地的承諾:不婚嫁,不留後,不傳藝。

    現在看來,古人對天地的敬重,對承諾的看重,總是讓人唏噓。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一代宗師,宗師之路。這部電影承載了太多人的心血,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10年籌備,三年傾注武學,這樣的演員太少,章子怡,張震,梁朝偉,這幾天聽到太多他們得獎的訊息,我想再多的獎項他們都值得,希望這不僅僅是宗師之路,也是中國人的路,傳承,探尋,韌勁與堅持。

    “這條路,我沒有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 12 # 皮皮剪輯集

    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裡各位演員神級的演技

    像梁朝偉這樣的大神,幾乎沒有任何瑕疵。而女一號章子怡,也貢獻了她自從影以來,多年苦苦打磨演技的最高峰。

    好的導演,在於講好一個故事,這樣,導演的獨立性,是保證一部電影成功的最大的關鍵之一。對劇情,對演員,對臺詞,對燈光效果,對聲音,對配樂的苛刻要求。才能出精品。而老王,無疑是這方面的高手。

    舉個例子,喬妹那張臉,真是美的毫無瑕疵,和梁朝偉配一臉。但是,一直玩小銀幕的喬妹,演技臺詞功底根本不夠,怎麼辦?簡單,臺詞功底不夠深厚了,那就不說話嘛!(手動狗頭,打死老王)。所以在拍電影那段時間,喬妹閒的沒事幹就天天打羽毛球。

    再比如,張震的角色是八極拳高手,張震說,我不會。老王說:不會那就去練唄!張震說:好!

    結果,電影拍了8年。電影還沒有殺青,張震這大神,八極拳已經練出了火候,參加全國比賽還得了一個大獎。

    就即使這樣,張震在電影裡的戲份,也被老王這個禽獸剪的不到20分鐘。

    再比如,全國武術冠軍,從影多年,一直拍一些不鹹不淡的18線配角。但是他身上的那種味道,就讓老王發現了。所以金像獎最佳配角出來了,張晉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中級會計師,哪個培訓機構比較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