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悟智慧人生
-
2 # 宗功
“見義不為,無勇也。”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沒有勇氣。沒有智、仁、勇就無法從政,換句話說,也不應該從政。
歷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譬如抽香菸,明明知道這個嗜好的一切害處,是不應該抽,這是“看得破”,但口袋裡總是放一包香菸——“忍不過”。對於許多事,理論上認為都對,做起來就認為體力不行了,這就是“想得到,做不來。”對個人的前途這樣,對天下事也是這樣。
-
3 # 讀曾國藩
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句話是孔子關於勇敢美德的言論。出自《論語·為政》。意是說,眼見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這是怯懦,缺乏勇氣。
-
4 # 芳馨小雅
孔子提出了“義”和“勇”兩個概念,這是儒家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論語集解》註解釋“義,所宜為”,意思是符合於仁、禮要求而應當去做的就是義。世間萬事都可分出“義”與“不義”,進而可以決定“可為”與“不為”。“勇”則是勇敢,在困難或危險面前表現出的一種大無畏的態度。孔子認為“勇”是實行“仁”的條件之一,符合“仁、義、禮、智”的才能稱得上“勇”,反之就是“亂”。
祭祀鬼神就是一種“義”,是對自己祖先靈魂的敬畏和孝道的傳承,祭祀必須虔誠,而不是以討好鬼神、討好他人為目的,不然就失去了祭祀鬼神本來的意義,而變味成為一種“非義”的行為。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見義不為”,則是“無勇也”。“見義勇為”的成語則由此產生。
為政者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就要能夠準確判斷“義”與“不義”,符合“義”的就要勇於為之。一如當今時代,面對一度蔓延的腐敗“不義”現象,就要“勇為”,果敢出手,“老虎蒼蠅一起打”,才是合乎道義。當然,為政者自身還應當堅守廉潔底線,特別堅決防止自己身邊出現“非其鬼而祭之”的現象,就才能夠具備“見義勇為”的強大底氣。
-
5 # 張繼勞
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註釋: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為:做;勇:勇氣;也:表判斷語氣,譯為"是……"
讀解: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論語集解》注:義,所宜為。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
意思: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
6 # 詩書傳千古
見義不為,無勇也。在這裡的義解釋為:人應該做的事情。孔子提出了義和勇的概念。這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同時孔子也敬告當政者,要有見義勇為的道德勇氣。謝謝邀請!祝友友安好!
-
7 # 生活與文化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意思】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註釋】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為:做;勇:勇氣;也:表判斷語氣,譯為“是……”
“見義不為,無勇也。”可解為見到正義的事情不敢仗義作為便是沒有勇氣,僅此而已。如果反思,還可成為見義去為,有勇也。無論正解還是反思,見到正義是否去為,所關鍵的便是一個勇字而已。如見義不為,便是無勇。如見義有為,便是有勇。再者,有勇,見義可為。無勇,見義不為,別無其他。
思孔子“見義不為,無勇也。”之言,能體味到孔子給人們在見義是否為的選擇上開出了兩條道路,為與不為均可,只是有無勇罷了。有勇就為,無勇不為。孔子所言“見義不為,無勇也”之勇是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的。人與人的勇是有巨大不同的,就同一人而言,他的勇也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此時此地你可能有勇,彼時彼地你可能就無勇,勇會經常受到諸多客觀條件的制約而改變,所以說在見義為與不為選擇時所表現出的勇是因人、因時、因地而變化的。
孔子所言“見義不為,無勇也”之勇是有代價的。有許多的見義有為確實因為有勇,但卻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然有許多的代價是應付的,如果付出的是不應付的代價呢?這時所謂的勇還有意義嗎?
孔子言“見義不為,無勇也,”但孔子絕沒說見義一定勇為。見義一定得勇為嗎?不為不可嗎?所謂的為究竟有多少種?選擇另外幾種為可以嗎?不一定見義就勇為,換一個時間、換一個地點去為可以嗎?這樣算不算是勇?這樣算不算是為呢?
而“見義勇為”是目前國家擁讚的近乎英雄般的高尚行為。卒然觀之,二者近乎,差之毫釐。慎然思之,大相徑庭,失之千里!
與“見義勇為”相比,孔子言“見義不為,無勇也”是從不為講起而沒有講一定有為,所以見義的人可為可不為,最多就是有無勇氣罷了。“見義勇為”則不同,它強調的是一個方向而無它途,見到義就一定要勇為,它不贊成不為,如果不為,它的後果綜合起來遠遠嚴重於孔子所言的無勇。
“見義勇為”,見義就要勇為嗎?以劫匪劫持飛機為例,80年代初時國家開始鼓勵司、乘人員可在飛行途中與劫匪在飛機上展開鬥爭,後來引發爭議,發現一架飛機和司乘人員的總價值非常驚人,不僅如此,如果飛機墜毀於人口稠密的大都市,損失將更加慘重。同時國外許多航空公司都有規定,禁止司乘人員在飛行途中與劫匪展開不必要的爭鬥,以保其安全。至此,國家才不提倡飛行途中與劫匪展開危險鬥爭。現在警方反覆在媒體上宣傳,當遭遇歹徒時首先要保護好自身的安全,不要與其正面衝突,防止歹徒罪行升級至人傷亡等。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的中、小學校明確指出,不提倡中、小學生“見義勇為”。
從以上三種情況看,“見義勇為”不是在任何人群、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適用的,它是因人、因時、因地而變化的。在以上三種情況及類似情況下,還是堅持孔子所言“見義不為”的好。
此時的“見義不為”,不等於彼時的不“見義勇為”。以遇劫匪為例,遇劫匪時雖然按警方要求不可與其正面衝突,以防事態惡化,但如果我們這時記下了劫匪的體貌特徵、使用車輛型號、牌照等,事後向警方提供以利案件偵破,這樣的所為可稱其為“見義勇為”?
最近媒體報道深圳警方夜間駕車追捕同樣開車逃竄的歹徒,當歹徒竄入人群密集區時,警方果斷的放棄了追捕。他們的理由是:“今天暫時放走了歹徒,以後還有許多機會繼續追捕,直至將其抓獲(之後歹徒確被警方抓獲),但不會因此而傷及無辜的群眾,如果因此而傷及了無辜的群眾,我們便失去了追捕歹徒的意義,”說的和做的都不錯。我們清楚地知道警方追捕逃犯不屬“見義勇為”行列,但有一點是與“見義勇為”相同的,就是“見義勇為”時首先要想到的是“見義勇為”的成本。
我們知道現在社會上有許許多多“見義勇為”的英雄事蹟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但仔細觀察,發現他們都存有共同的兩方面遺憾,一為缺乏專業知識與能力,二為經常為此而致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實踐證明,有許多的“見義勇為”行為背後須得有專業知識與能力為支撐,否則很難達到“見義勇為”的最佳效果,不是將被救人救起後自己犧牲,就是不但沒將被救人救起卻反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當然筆者絕不是反對“見義勇為”,恰恰相反,是筆者思想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來免除這些“見義勇為”的遺憾,更加地“以人為本”!事實證明,社會上有許多的“ 見義勇為”的所作所為並非全都是勇為者的責任與義務。相反,有許多“見義勇為”的責任與義務在於政府 ,政府應更多地承擔起建設“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降低“見義勇為”的機率,換言之,最終由於政府的努力少出現一些需要普通市民承擔的“見義勇為”為最好。
綜上所述,“見義勇為”與孔子“見義不為,無勇也”的思想有根本的不同。“見義勇為”為一個精神指向——勇為。孔子的“見義不為,無勇也”的思想有兩個精神指向——可不為——可為,與“見義勇為”相比它更加“以人為本”。政府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努力減少普通市民“見義勇為”的成本與機率,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
8 # 吾本龍夫
對於孔子的”見義不為,無勇也。”個人是這麼理解的,字面上——看清了事情的真相不敢有所行動,是不夠勇敢、缺乏勇氣。實際意思是讓人們在正義面前要敢於同邪惡作鬥爭,如果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那便是懦夫行為,會被人瞧不起。這大概也是成語”見義勇為”的由來。
在當今這個需要大力弘揚正能量的社會里,見義勇為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國家才會大力提倡並且重獎鼓勵。為了他人也為了自己不被無辜傷害,難道我們不應該做一個見義勇為的人嗎?
-
9 # 時代傻瓜李博士
語出《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意為見到正義的事不去做,是不勇敢的表現。(A man who knows what is the morally righteous thing but not to practice it,is a cowad with no courage.)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下列一些問題很值得人們去思考:
什麼叫“正義”?其標準和適用範圍如何?其所代表的利益群體是強者或是弱者,是群體中的大多數或是群體中的少數?不同人或不同人群人心目中的“正義”有什麼差異?一個人在知道了他自認為是“正義”的事情後,在什麼情況下敢為?在什麼情況下不敢為?正義與邪惡(正義的真偽)、公平公正與偏見(公平公正與否)等之間的關係如何?……
-
10 # 寂語堂齋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
2. 24 子日: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們怎樣理解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句話呢?其實孔子對勇的看法並不是絕對的,但對義的看法確是絕對的。我們看《論語.季氏篇》,原文:
17. 23 子路日:君子崇尚勇乎?子日: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並不十分崇尚於勇,是把義排在第一位把勇排在第二位,有勇而無義,君子就是亂,小人就是盜。這樣勇就有好和壞兩面性,勇頭上有義即勇為了義就好,勇不為了義則壞。我們再看《論語.憲問篇》,原文:
14. 4 子日:……。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勇又和仁者聯絡在一起了,仁者是理想化了的人,就連孔子也不敢稱自己是個仁者,有仁愛之心的人還不能稱為仁者,因為仁者是純仁人,無一絲一毫惡念、惡言、惡行。只有到了仁者的人才有勇,那麼實際意義仁者必有勇就不存在了。勇者不必有仁,是說勇者可以沒有仁愛之心,但必須有義,否則不是亂就是盜。這樣我們就把勇的含義弄清楚了,勇者沒有仁愛之心,但勇者必須是為了義才去勇。
那麼反過來說有了仁愛之心就不能勇了,因為勇者是沒有仁愛之心的。仁可是孔子大力推崇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愛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當所有人都有了仁愛之心、愛人之心、孝心,那麼勇也就消失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凡屬於推崇儒家思想的朝代都崇文抑武的根源所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遼因釋廢,金以儒亡,大金國因為信俸儒學而亡國了。這也充分說明了,對待優秀傳統文化不能盲目的推崇,而應該批判吸收的必要。
孔子說的見義不為,無勇也。這是孔子的矛盾心裡,有仁愛之心怎麼能有勇呢?可是見義了又不敢勇,那勇哪去了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孔子把人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常的有仁愛之心的人,另一類就是沒有仁愛之心,但有義的勇者。見義不為,無勇也,就是有仁愛之心的這一類人,不是勇者這一類人。所以稱為無勇也。
那孔子為什麼把這句話,說在了非其鬼而祭之,諂也的後邊。不是自己家的鬼而去祭祀,這是諂媚啊!見義不為,無勇也,就象非其鬼而祭之一樣,去諂媚人家啊!說的入木三分。
現在的社會不也一樣嗎?有多少見義勇為者,大多不都是見義不為,無勇也嗎?不僅不為,反過來還羨慕人家,諂媚呀!
-
11 # 眾妙大學
大公無私義,因私害公為不義。為人要大公無私,不能因私害公。為義而犧牲個人私利為勇者,為私而犧牲天下利益者為為無勇,懦夫。
-
12 # 猛哥厲史
這是孔子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心口不一的普通一例。
從字面意義上不難理解,“見義不為,無勇也”是指如果見了需要正義相助的事情而不敢仗義作為便是沒有勇氣(的懦夫)。說的是如此大義凜然,如此偉大正確。實際上呢?
在孔子求爺爺告奶奶、託關係走後門,跑官要官的十四年流竄過程中,孔子及其賢徒們經歷的磨難可謂不少。但是孔子獨獨鍾情於衛國或者更準確說與衛國有緣。在顛沛流離的歲月,每每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就會回到衛國。
衛國國君對孔子禮遇有加,但沒給孔子官做。為了求官,孔子去走其夫人南子的後門。這就是著名的“子見南子”。
但也不知孔子顏值不夠還是能力不行咋地,空有個大高個子,南子並不滿意,沒吹枕邊風讓衛君給他官做,只是包二奶養備胎似的給他錢花。後來衛國爆發內亂,孔子立即就帶著徒弟們離開了衛國。
這麼多條賢人,白吃人家幾年飯,人家一有麻煩事,立馬拍屁股跑了。食人之祿,不該忠人之事嗎?就是幾十條狗,你養幾年,也會感激你啊。你一被人打,狗也不會全跑了啊,大多會撲上去咬欺負你的人!
孔子及其七十二賢的“義”連條狗都不如?有什麼臉提“見義不為,無勇也”!
-
13 # 每日讀書A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第一“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鬼”,古代人死了都稱鬼。這裡的鬼,狹義上指自己的先祖,廣義上指自己分內的祭祀,張居正說,比如天子要祭天地,諸侯要祭山川,大夫要祭五祀,庶人要祭祖先,都是當然之分。祭祀,是為了崇德報恩,不是為了求福避禍。崇德報恩而祭,是禮,是本分;求福避禍而祭,就是諂媚。比如你拜佛,那你必是信佛,按佛的話去做,按佛的價值觀去行,那佛便是你的鬼、你的神,你當祭當拜。你若對佛的思想並不瞭解,也不感興趣,拜的那尊佛,什麼來歷,什麼故事,什麼象徵,都不知道,只覺得拜他一拜,他或許會保佑你。那就是諂媚。你都沒在他的價值觀道路上,他怎麼夠得著保佑你呢?第二今天我們若要祭孔,也要問問孔子是不是我們的鬼、是不是我們的神。若他並不是你的鬼神,你去祭他,那也是一種諂媚。孔子聽到那些驢唇不對馬嘴的祭文,他老人家恐怕也很不自在。祭祀是最大的莊嚴和誠意。今天民間的葬禮,弄來一些歪嘴道士,設計種種禮儀,都是討吉利,為子孫祈福,要逝去的親人保佑子孫。似乎那人死了,成了鬼神,他就有了魔力。葬禮上種種節目,哪裡是崇德報恩、緬懷親人,倒像是演小品,種種奇怪的動作,牽強地象徵祖宗保佑,求福避禍。反而把自己當祭的分內事,也弄成了諂媚。第三“見義不為,無勇也。”“義”,就是你該做的事。該做的事,遇到了,見到了,卻因循退縮,不去做,那是沒有勇氣。看見老人跌倒在路上,上去扶他起來,是當然之義。該做的,卻不去做,為什麼呢,怕他訛我,那就是沒有勇氣。孔子舉了這兩件事情,是說社會上種種不道與不義,都是人心的病。要麼是諂媚,要麼是懦弱。諂媚,就會去做不該做的事。懦弱,則該做的又不做。一句話總結,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要做。
回覆列表
子曾經說過:不是你當祭的鬼而祭他,這是你存心諂媚.遇見你該當做的事不做,這是你沒勇氣.
注:非其鬼,不應當祭祀的鬼.諂,求媚.見義不為,知而不為.祭祀不應當祭祀的鬼,是求媚;見義不為,是無勇也.
解析:合乎道德應該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溫良恭儉讓 和為貴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從心所欲(隨心所欲)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義勇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 朝聞夕死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見賢思齊 父母在,不遠遊 朽木不可雕 聽其言,觀其行 無欲則剛 不恥下問 三思而後行 愚不可及 輕裘肥馬 文質彬彬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舉一反三 臨事而懼 三月不知肉味 生而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空空如也 循循善誘 欲罷不能 逝者如斯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過猶不及 克己復禮 非禮勿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四海之內皆兄弟 成人之美 察言觀色 以文會友 名正言順 一言興邦 欲速則不達 臨危授命(見危受命) 以德報怨 怨天尤人 仁人志士 殺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下不忍則亂大謀 當仁不讓 有教無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崩離析 血氣方剛 殺雞焉用牛刀 色厲內荏 道聽途說 患得患失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學而優則仕 天下歸心 《論語》成語 八佾:哀而不傷 告朔餼羊 既往不咎 盡善盡美 瞭如指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公冶長:不恥下問 不念舊惡 三思而行 聽其言而觀其行 聞一知十 朽木糞土 里仁:惡衣惡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季氏:分崩離析 既來之,則安之 血氣方剛 述而:發憤忘食 富貴浮雲 誨人不倦 舉一反三 求仁得仁 三人行必有我師 述而不作 學而不厭 擇善而從 泰伯:犯而不校 任重道遠 微子:降志辱身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為政:從心所欲 見義勇為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溫故而知新 一言以蔽之 衛靈公:當仁不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行小惠 殺身成仁 小不忍則亂大謀 言不及義 有教無類 直道而行 志士仁人 先進:不得其死 過猶不及 理屈詞窮 鳴鼓而攻之 三復斯言 升堂入室 言必有中 一仍舊貫 一日之長 憲問:大言不慚 夫子自道 見危授命 危言危行 以德報怨 以直報怨 怨天尤人 鄉黨:侃侃而談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適可而止 學而:不亦樂乎 犯上作亂 精益求精 溫良恭儉讓 言而有信 陽貨:飽食終日 道聽途說 患得患失 涅而不緇 色厲內茬 殺雞焉用牛刀 時不我與 無所不至 無所用心 顏淵:察言觀色 成人之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駟不及舌 以文會友 雍也:從井救人 簞食瓢飲 敬而遠之 能近取譬 輕裘肥馬 文質彬彬 先難後獲 堯曰:不教而誅 惠而不費 興滅繼絕 子路:斗筲之器 近悅遠來 名正言順 手足無措 無所措手足 言必信,行必果 欲速則不達 子罕:川流不息 待價而沽 後生可畏 空空如也 苗而不秀 善賈而沽 歲寒知松柏 華而不實 循循善誘 欲罷不能 子張:生榮死哀 有始有終(卒) 《論語》是主要記載孔子言行的一部典籍,它對我國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等等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從它這裡,還產生出眾多的成語、習用語和短語。
下面,就對此作點輯錄,以供參考。 一,直接來自孔子話語的成語 溫故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既往不咎。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
見賢思齊。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不恥下問。子曰:“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 文質彬彬。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功虧一簣。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只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 過猶不及,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先進》)。 鳴鼓而攻。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先進》)。 怨天尤人。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 一以貫之。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里仁》)。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衛靈公》)。 言不及義。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靈公》)。 以人廢言。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當仁不讓。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 子曰:“有教無類。”(《衛靈公》)。 色厲內荏。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陽貨》)。 患得患失。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陽貨》)。 舉一反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二,來自孔子話語的短語習用語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忍也?”(《八佾》)。 朽木不可雕也。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鏤也;於予與何誅?”(《公冶》)。
聽其言而觀其行。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憲問》)。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 欲速則不達。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名不正則言不順。(《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 既來之,則安之。(《季氏》)。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陽貨》)。 三,來自他人 如履薄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泰伯》)。 任重而道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事,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四海之內皆兄弟。司馬牛擾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微子》)。 求全責備。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