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曹操是一個被亂世逼出來的梟雄。他自己都沒能想到,後來自己可以成為天下三分之一的霸主。最初他的理想就是為了匡扶漢室,雖然後來越權了,但是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他當然有資格成為帝王。

    那麼現代人可以從曹操身上學到點什麼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方法。這或許是曹操能夠問鼎天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曹操不是老好人,但是他待人真誠。

    我們會發現,三國之中,但凡待人真誠的人,結局都不錯。比如說劉備,對待關羽和張飛十分真誠,結果導致人家為了他拼命。比如說孫權禮賢下士,招攬了若干有才能的人前往東吳。

    所以曹操身上也是有這樣非常突出的優點的。郭嘉和荀彧當初都是袁紹的幕僚,後來為什麼投靠了曹操?還不是因為曹操這邊禮賢下士,而且擁有奪取天下的志向嗎?

    在擊敗呂布以後,曹操對呂布手下的大將張遼非常有禮貌,使得張遼甘心為曹操奮鬥了一輩子,在臨死的前一刻,都在位曹魏的江山做貢獻。

    在擊敗劉備以後,曹操對劉備手下大將關羽也是相當喜愛,所以對待關羽的規格,幾乎是曹魏軍中最高級別的了。雖然沒有換取關羽投誠,至少讓關羽在曹操這邊幫了大忙。

    甚至在南下荊州以後,因為禮賢下士的緣故,使得荊州不戰而降,無數荊州名士全部投靠曹操,成為了曹操的部下。

    曹操比較勇敢,遇到事情不會發牢騷而是想辦法。

    可以說三國裡最勇敢的,就是劉備了。但是曹操跟劉備的勇敢,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極端。劉備是勇敢到可以把自己的腦袋每天都架在刀口上打天下,而曹操的勇敢則是敢於犧牲手裡的資源。

    曹操從來不吝惜手裡的權勢,只要有機會奪取更多的地盤,那麼曹操就願意去嘗試一下。比如說在奪取荊州這方面,曹操出動了二十萬大軍,這些人都是北方人馬,不熟悉水戰,可是曹操願意去嘗試一下,萬一取勝了,那荊州肥沃的土地可就成了他口袋裡的魚肉了。

    再比如說征討西涼的時候,曹操依舊能夠發揮自己的激情,帶著大軍不遠萬里橫掃馬超軍團,他從來不會因為自己手裡的資源會有所損失,從而不敢往前走。

    反觀南方的劉表,他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人家讓他出去征討,他所擔心的不是能不能佔領對方的地盤,而是擔心自己的地盤會不會有所損失。

    再說孫權,一輩子戰戰兢兢,雖然也有過幾次小規模的北伐活動,可是縱觀他的一生,那就是畏懼不前,否則天下早就是他的了。

    由此可見,曹操身上的那股勇敢勁兒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尤其是在充分了解一項產品以後,千萬不要吝惜手裡的資源,該出手時就出手,可能所獲得的收入,是意想不到的。

    曹操教子有方,幾個兒子都是人才。

    曹操的兒子實在是太有名氣了,有創立曹魏王朝的曹丕,有魏晉文學領袖曹植,還有勇猛善戰的曹彰,以及聰慧過人的曹衝。就包括早早便為曹操嫖女人而犧牲的曹昂,其實也是一個人才。

    反觀劉備的兒子劉阿斗,差距一目瞭然,其實劉禪還算好的,劉備生下倆兒子劉永和劉理壓根就沒什麼名氣,可見他在教育方面,一點也不重視。

    曹操出征的時候,常常都要帶著自己的這幾個兒子。比如說征討張繡的時候,曹操就帶著曹昂,結果曹昂運氣不好,戰死了。

    曹丕和曹植相繼都被曹操帶出去過,所以他們也算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尤其是曹彰,成為了曹操非常倚仗的大將。

    我們會發現,曹操教育兒子,是屬於因材施教,並沒有一味地要求所有兒子都成為一個模樣。曹彰就是喜歡武功,總不能逼著他去讀書吧?曹植就是喜歡讀書,也不能讓他上戰場殺敵吧?

    由此可見,曹操是比較鼓勵自己的兒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下去的。

    這也是後人應該學習的地方,對待教育,不要過於苛刻。不能因為理科出來好找工作,就讓自己孩子全部都是學理科,萬一他喜歡文科呢?

  • 2 # 仁者厚德載物

    曹操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又是中國歷史上奸詐兇殘殺人如麻的著名奸雄。

    現代人既無法學習曹操的政治軍事文學等方面的才能,也不能效仿曹操的殺人如麻濫殺無辜,但是曹操一些處世之道還是值得借鑑的。

    比如曹操無處不在的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意識,曹操小名阿瞞,他對任何人都有防範意識,都留一手,對任何人都不會盲目相信,比如官渡決戰曹操的老同學許攸從袁紹那裡投奔曹操,曹操喜出望外,但仍然儘量向許攸隱瞞自己的糧草等實力,這也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人世間到處都是陷阱,騙子無處不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留一手,不能盲目相信別人。

    其次是曹操的底線意識。曹操有很多底線,比如曹操心狠手辣,他可以殺害漢獻帝的皇后皇妃皇子等,可以殺害董承趙彥等忠臣,可以殺害孔融華佗等傑出人物,可以多次屠城濫殺無辜,但曹操的底線就是不殺漢獻帝,這個底線讓曹操沒有徹底成為弒君的亂臣賊子,使曹操的名譽與福報都得到了保證。因此現代人可以學習曹操做事留有餘地的底線意識。

    第三是曹操決不放棄儘量減少損失的意識。曹操在任何情況下都非常頑強,即使遭遇慘痛的失敗,即使對手無比強大,曹操決不自暴自棄,總是與對手對抗到底。比如曹操被呂布奪去老巢兗州,呂布帶領一萬多人進攻曹操大營,曹操只有幾百人面臨絕境卻臨危不亂,用空城計嚇退呂布,贏得轉機,從此以後對呂布佔據上風,一直到消滅呂布。比如赤壁之戰曹操被孫權劉備打得慘敗,但曹操卻最大程度避免了地盤與人才的損失,很快恢復元氣,仍然佔據實力優勢。可以說曹操的抗擊打能力是最強的,看看王莽的昆陽大戰,袁紹的官渡大戰,苻堅的淝水大戰,都是元氣大傷走向徹底覆滅,劉備的夷陵大戰也元氣大傷,不久病死白帝城。只有曹操赤壁大戰的慘敗但謀士名將等人才毫髮無損,因此能很快東山再起。

    第四是曹操絕不委屈自己的意識。曹操在殺害呂伯奢一家之後說過“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就是說曹操非常智慧,他知道人生短暫,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曹操在任何情況下都及時行樂,決不委屈自己。曹操一生美女如雲,消滅呂布曹操獲得了絕色美女杜秀娘,讓她為自己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呂布其他妻妾比如貂蟬等也落到曹操手裡,曹操寧可委屈關羽也不委屈自己,雖然他曾經答應把杜秀娘嫁給關羽。

  • 3 # 紅紅火火講歷史

    東漢未年軍閥割據這樣一個亂世,曹操英雄造時勢,順勢而為,無天時爭天半步子,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擊敗四世三公門閥袁紹,而鼎定兩河,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中,曹操臨危機而不慌亂,鎮定自如,臨大事有靜氣!現代人從中可以學習他,遇大事與危機而鎮靜的心性!始終有強大的信心。在工作困境而不氣餒。不到死神降臨,曹操仍然可以把酒笑談。

    曹操在現代,肯定是個大有前途的老闆,但絕對不是好人。好人在亂世是生存不了的。他的狠辣心性,也是他成功的條件之一。官渡之戰,糧官上報無糧食,這樣一個生死一瞬,如果訊息走露,營嘯,軍心崩潰,士氣挫折,都可能令曹軍潰散。此時曹操又表現了身為老闆的狠辣。為全域性利益,殺糧官一人,救幾萬人。非常的果斷!現代人可以從中學習到,逢危機在工作中,要果斷採取行動,舍小為大,大局為重前提下,個人小我必然犧牲。

    曹操作為老闆,非常注重人才。他很會識人,用人,又防人。疑而不用,用而不疑。顯示了用人的格局。官渡之戰,許攸來投,倒履相迎。關羽來投,百般拉攏示好,關羽過五關他也寬容的要禮送出境。禮賢納才,有氣度又有風度。所以,三國大半人才在他手下,曹魏才鼎盛中原。現代人作為老闆,就要學習他這種胸懷和格局,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是為得人和,天下事有可為!

    曹操成功最可貴品質是永遠自信樂觀。赤壁之戰,華容道上,曹阿瞞讓我們明白什麼叫樂觀,什麼叫自信。八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生死只握人手,曹操卻不灰心喪氣,還能哈哈哈大笑,這個是永不服輸的一個人。可以屢敗屢戰。我們現代人在工作上,在事業中,就要學習曹操這種革命樂觀自信精神。工作事業有失敗,有挫折,不會失去信心,仍然相信我人在,必然東山再起,可重出江湖的霸氣!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他能夠在亂世中取得成功,絕不只是因為偶然。曹操是一個有很多優點的人,他對待妻子有情有義,對待手下用人不疑,對待兒子教導有方,這三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地方。

    曹操對待妻子有情有義:因為《三國演義》的刻意渲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曹操都是一個十足的好色之徒。實際上曹操的妻妾只有15位,在古代君王中屬於一般水平。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雖然非常喜歡納妾,但是曹操對於原配妻子丁夫人始終有情有義,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

    丁夫人嫁給曹操的時候,曹操還沒有成為一方諸侯,夫妻兩人的關係一直比較和諧。後來曹操的劉夫人生下了曹昂,劉夫人去世之後,曹昂被丁夫人撫養長大。張繡第一次投降曹操的時候,曹操看到張繡的嬸子年輕貌美,霸佔了張繡的嬸子,張繡率領軍隊偷襲曹操,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

    官渡之戰前期,張繡投奔曹操,曹操給了張繡高官厚祿,並且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丁夫人一氣之下回了孃家,曹操多次登門道歉,都沒能挽回丁夫人。後來曹丕的生母卞夫人經常接濟丁夫人,丁夫人卻始終不為所動,一直在老家孤獨終老,至死都沒有再回到曹操身邊。

    太祖病困,自慮不起,嘆曰:“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修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到了公元220年,曹操在病危的時候對旁邊的人說:“我一生沒有愧對過任何人,假如人死後有靈,曹昂問我他的母親在哪裡,我又該如何回答呢?”

    曹操對待手下的將領用人不疑:曹操手下的將領大多都是降將,曹操對待他們一直非常的信賴,張遼駐守在合肥多年,曹操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即使是投靠曹操的劉備,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關羽投奔曹操之後,曹操一直給關羽加官進爵,並沒有因為關羽想要回到劉備的身邊而放棄關羽。在關羽離開曹操的時候,曹操的手下想要追殺關羽,曹操說:“各為其主罷了!不要追殺他。”沒有允許手下追殺關羽。

    曹操的幾個兒子都非常的優秀,曹丕和曹植都是三國時期的大詩人,曹彰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反觀袁紹的幾個兒子,除了擅長爭權奪利外,沒有任何可取之處。曹丕、曹植、曹彰能夠這樣優秀,除了他們自身的學習外,肯定也少不了曹操的教導。

  • 5 # 公明淏

    有一次,去打張繡,《曹瞞傳》曰:常出軍,行經麥中,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騎士皆下馬,付麥以相持,於是太祖馬騰入麥中,敕主簿議罪;主簿對以春秋之義,罰不加於尊。太祖曰:“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為軍帥,不可自殺,請自刑。”因援劍割發以置地。

    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觀念來看,曹操當被“斬首”方顯法律制度的威嚴。法不阿貴,繩不撓曲,豈能用“割發代首”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該變通搞“以罰代法”、“下不為例”之類不痛不癢的走形式。話是這樣說……

    然而,細究之後,其實曹操當年“割發代首”卻情有可原。且不說舊時“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割發”本是一件很嚴重的懲罰;而他下令“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的初衷就是保護莊稼,把一個主觀上保護莊稼的人殺了,豈不成千古奇冤?再說馬驚踐踏莊稼完全是 “意外事件”,對於這樣的錯誤,人們應當有包容心態去對待。“有心為善,雖善不嘗,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刀將曹操“斬首”,就沒有後來的“三國演義”故事留給後人品味了…

  • 6 # 野草的沉思

    曹操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創立者,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身上有些東西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

    一,以天下為己任,奮鬥不息。

    漢朝末年,宦官十常待把持朝政,禍國殃民,曹操支援大將軍何進與宦官鬥爭。何進無能,招董卓進京,自己被殺。董卓進京後,倒行逆施,天下大亂。曹操憂國憂民,不受董卓拉攏,逃離董卓,變賣家產,招兵買馬,號召諸侯,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此後,他親冒矢石,東征西討,奮鬥不息,掃滅各個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地區,使北方廣大地區的人民擺脫了戰亂之苦。在這整個過程中,曹操的意識是明確的,就是為國除奷,為民紓難。這個思想在他的詩作中有清晰的表達。

    二,愛憎分明,絕不含糊。

    曹操愛忠臣,愛人才,憎惡奷邪反覆之人,十分鮮明。對敵人絕不心慈手軟。

    呂布是驍將,但為人反覆無常,曹操斷然殺之。

    張遼是呂布部將,為人忠勇,雖大罵曹操,曹操卻怡然收之。

    陳宮助呂布,屢與曹操做對,決不向曹操投降。曹操雖不得已殺之,卻憐其才,遵守承諾,善待其家人。

    曹操早年做漢朝洛陽北部尉,制五色棒,專治那些仗勢違法的地方豪強。

    董卓曾以官位拉攏曹操以為己用,曹操卻不願為虎作倀,反而奮起討伐他。

    等等。

    三,意志堅定,百折不撓。

    曹操打過很多勝仗,也吃過很多敗仗,多次遭遇生命危險,但他從未屈撓過,總是蹶而復起,再接再礪,奮戰不息,終成大功。這也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四,足智多謀,又從諫如流。

    袁紹的勢力,曾遠遠大過曹操。但他昏庸無能,又嫉賢妒能,不反拒絕採納明智之策,而且殺害如田豐、沮授等明智之士,終至徹底失敗。

    曹操明達睿智,多謀善斷,超乎常人,卻又非常虛心,尊重謀臣,及時採納臣下的正確意見,故往往能以少勝多,以弱克強,終成大業。如北征烏桓,聽郭嘉之策,官渡之戰,納荀彧之言,等等,不勝列舉。

    曹操是大政治家,又遭逢亂世,做錯的事也是很多的。人無完人。他的很多優點,還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

  • 7 # 歪史

    大家應該都知道有一個上世紀出出現的學派,那就是厚黑學派。這個學派主張的提出者,李宗吾先生認為,一個人要是想要在世上做出什麼成就,必須具備非黑既厚的條件。或者兼具。

    他就是以三國時代,三個核心人物的故事作為藍本,其中,曹操屬於黑派!劉備屬於厚派。孫權兩方面都遜色,但是兼具。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曹操北征烏桓時候,東臨碣石以觀大海,寫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句子。這一點就是他的過人的優點,曹操一生征戰無數,多次死裡逃生,但是從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一次次更加的樂觀、堅強。

    譬如,被呂布奚奪兗州時候差點被燒死、張繡宛城之戰差點被殺死,賠上了兒子、侄子、典韋、赤壁之戰大敗而回、被馬超追的狼狽逃跑。這一次次的失敗之後最後都迅速恢復。最後擒呂布、降張繡、敗馬超、兩次差點要了孫權的小命。

    這就是他的樂天派精神,打不死的小強一樣。

    任人唯才、不問出身

    曹操出身在漢末三國時代,那個時代是經歷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的幾百年逐漸形成了很多豪門大族的貴族政治,作為宦官之後的他常常被士族恥笑,但是他一如既往的任人唯才,提拔很多出身寒門的人才,也沒有忽略世家豪族的人才。

    他部下很多名將都是寒門,譬如典韋、于禁、許褚等等,士族中,孔融、楊修、司馬懿等等都被他包攬。甚至地方投來的人才也一概重用,張郃、張遼、龐德等等。

    他之所以最後成為曹魏的奠基人於他任人唯才分不開。不計過往,不念舊惡,譬如殺他兒子的張繡,一樣禮待。

    膽略過人、明智務實

    大家都知道,漢末導致天下大亂,最終漢王朝灰飛煙滅的董卓之亂吧。當董卓為禍洛陽時候,群臣束手,敢怒不敢言。只有曹操,藉著親近董卓的機會,試圖刺殺,最後失算,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迅速的逃離。

    他並沒有放棄討伐董卓的理想,而是假託聖旨,號召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在曹操的號召之下,迅速集合了十多路軍閥,組成了聲勢浩大的討董聯盟。曹操更加是親力親為。

    就在討董聯盟因為利益名存實亡時候,曹操不忘理想,繼續孤軍深入,最後寡不敵眾,傷亡慘重。等回來發現聯盟已經土崩瓦解。

    看著董卓一時半會沒辦法剷除,諸侯又都各顧各,曹操隨機轉為務實發展個人力量。

  • 8 # 東南幕府

    在任何事情中,要佔據主動。

    和任何人相處,要把握主動權。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給任何人負我的機會。

    請記住,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自己強大了,才有可能去愛身邊的人,愛更多的人。

  • 9 # 歷史阿Q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魏書武帝紀》篇末評說曹操:"……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以上這段文字還算比較精當地描述了曹操一生的行事為人,曹操其實是個極其複雜的人物,他是一個亂世豪雄,能夠運籌帷演謀,鞭撻宇內,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業。他又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或世襲或禪讓兩種抉擇夾縫中的亂世奸人。

    1、遇事審慎,臨危不亂,且多有決絕之舉。

    《魏書》載,初平元春正月,袁紹等官員連兵討伐董卓。曹操在丹陽招幕兵丁四千餘參戰。走到龍亢發生兵變,叛卒火燒曹操帳篷。倉促之間,操沉毅冷靜,敏銳決斷,手持利刀奮殺數十人,鎮定了局勢。故事雖小,以至於《三國演義》不取,但要說明曹操的孔武勇敢已經足夠。官渡之戰是曹袁之爭的關鍵之戰,而操力排眾議親率精兵奔襲烏巢。劫寨戰鬥激烈之時,袁紹援兵來到,形勢突變,勝敗只在一念之間。曹操的部下開始慌亂,急言操分兵抵擋。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厲言喝道:"賊在背後,乃白!"意思是敵人到了背後再說。由於主帥意志堅定,身先士卒。不前則亡的信念立即昭示部眾,全軍死心拼戰,以一當十,終將烏巢攻破,殺死主將酒鬼淳于瓊,為最後消滅袁紹奠定了基礎。倘曹操一見敵人援兵掩至,悚然無主而分兵以對,那戰鬥結局當然十二分明白。而自稱英雄之言不過是不自量力的可笑癔語罷了。

    2、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

    電視劇上的曹操多有大笑的場景,征戰拼殺無論勝敗如何,曹操始終不為表象所動。勝不驕,敗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徵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樂觀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帥風範,笑指江山,暢言地利,高度集中地體現了曹操的鴻鵠之志。至於濮陽之戰呂布以戟擊操盔而厲問之:"曹操何在?"曹操以袖掩面而答:"前面騎黃馬者是也。"再後來被馬超緊追中棄袍割髯的舉止均是一般人臨危而不能的。死在眼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亂想出辦法脫險而去,這其中也不僅僅只是樂觀宏達,而是很有些幽默,很些詼諧的道行了。

    “大重之舉果絕,險危之行無懼,風雲詭譎,笑談其間,唯大英雄者可稱之。曹公曹孟德者,誠如是。”

    3、性格的複雜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和融合。

    曹操算得上一個標新立異的改革派,但他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獨斷專制殘酷無情。他雖"挾天子以令諸侯"感震天下,卻又始終小心奕奕保護著苟延殘喘的舊勢力的代表劉漢王朝,至死不渝,拋棄了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革命,墮入了半途而廢的結局。

    曹操廣屯田,修水利,倡節儉,輕徭薄賦,抑制豪強,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無休止的爭權奪利,無意義的軍閥傾軋又慘殺了大批降卒和勞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滯了社會的進步。伸出去力圖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腦袋上,田野裡只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飢號寒的哭聲而已。

    曹操渴仰賢才,廣納善良,不止一次地下過招賢令、求言令,確實給當時人妖莫辨的汙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抱負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但他對網羅來的人才首先一條要求是他們必須無條件地為曹氏集團服務,俯首帖耳地聽命於他一個人,任由他私慾野心的驅使。否則,稍有不苟,必遭懲罰。這種手段和心胸又極大地摧殘了天才們才華的發揚光大。孔融、楊修、荀彧、華佗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慘死於他的手中,就徹底撕毀了他偽善的麵皮。(反對當權者的結局必然如此,這不是偽善,而是政治。至於孔融楊修之流是否奇才,不見得。作為政治家,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和李煜同類了。)

    曹操多才多藝,不僅在軍事上是個統帥,在文學、音樂等等藝術方面也多有創見。他別具一格的詩歌創作成為文壇上一代新風的標誌。然而,他又沒能達到頂峰,囿於開創而無大建樹,著述不多難成系統,成就和影響遠遠不如他的兩個兒子。他寫詩注重內涵的張揚而忽視形式地變革,新酒裝進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無根飄蓬。

    曹操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先頭兵,他應該有一個輝煌的結果。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應該是充實的圓滿的。但他矛盾的本性決定了他在關鍵問題上決斷的底氣不足。《魏氏春秋》中記夏侯敦曾極力勸操應天順民立魏去漢。曹操卻答說:"若天命在吾,吾當為周文王矣。"在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他用小小的自我滿足打了個迴旋,狠狠地拉了歷史老人的後腿。

    當時的天下大勢,的確需要曹操來作一個果決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後來的歷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卻沒有這一點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於舊基礎上的花朵,徒有燦爛之色,根子卻是腐朽的。

    所以,曹操的鞭撻宇內只不過是清掃歷史殿堂的必然行為,他本人充其量不過是個盡責的傭人,一個新舊時期轉換過程中接力長跑持第二棒的中間先手而已。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 10 # 商文君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歷來被定位為一代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一種戰略。況且天子無能,國家治理不好,導致民怨沸騰,進而群雄並起,也是事實。歷史需要也必然會產生力挽狂瀾的人物。

    說曹操奸,是相對於歷史上不少的忠臣來說的。可是,那些試圖恢復懦弱的君主的權勢的忠臣,卻都得到悲慘的遭遇,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的小浪花。

    為什麼?是不是因為,他們在逆勢而為,他們在忠於一股腐朽的勢力,忠於一股只顧個人或小集團享樂不顧民生的勢力?我們提倡忠,從大到小應該是:忠於人類,忠於民族,忠於國家,忠於進步;如果皇帝是英明的,應該忠於他,如果是腐朽的,應該站到反對他的陣營。曹操,剝奪了天子的實權,順應了當時的形勢,代表了相對先進的勢力。

    曹操為什麼能稱雄,不可否認他頗有謀略,更可貴的是,他善於用能人,敬佩重用忠義之士,如果他只是一個董卓之類的狂妄邪徒,他不會取得後面更大的成功。他愛惜人才,哪怕是他敵對陣營的人才,他都表現出極大的包容,他對關雲長,趙雲的喜愛,就是典型的例子;對郭嘉,典韋早逝的痛惜,甚至超出了對自己兒子的愛。

    他佩服的人,一是忠義,二是智勇。對於那種賣主求榮的小人,即使是出賣原來的主子投降到他的陣營,他也會毫不留情予以處決。呂布有勇,但立場飄忽,曹操處決了他。陳宮是堅決反對他的,忠於原主,曹操為其忠義所感,處決時還親自送行,並有不忍之唏噓。可見他英明的一面,並善惡分明。

    當然,曹操身上也有一些不值得提倡的東西,殘忍,多疑,不擇手段等等。客觀來看,他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大家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紫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