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葡運算元

    話說奔波了大半輩子的劉備,終於在公元221年上臺做了皇帝。但是在他做了皇帝不久,他就發動了戰爭。他說是為了關羽報仇。他不顧別人的反對,一意孤行一定要去發動戰爭。在戰爭開始之前,孫權看到這種陣仗,在權衡之下,他選擇派人過來請求議和。可是劉備一點都沒有留有餘地。他拒絕了求和,一定要發動戰爭。

    在戰爭的開始,他的確是非常有優勢,而且很順利,打得敵軍節節敗退。但是他開始驕傲了。而且當敵國派了陸遜等人來了之後,就開始使用計謀,誘敵深入。最後把劉備接近百萬的軍隊全部燒得死的死,傷的傷。最後劉備倉皇而逃。從此之後,實力再也大不如前。在這一次戰爭之中,馬良、張南等傑出的人才都死去了。而且他的兵馬也沒了一大半。但是這還不算最慘的。當時曾經幫助法正一起把夏侯淵殺了的黃權,直接投奔了曹操去了。

    許多人以為,劉備不聽從別人的勸諫,一定要去發動這次戰爭。這幾乎把整個蜀國的實力給花光了,簡直就是得不償失。假如劉備當時不去發動戰爭,而是接受了孫權的求和。並且透過慢慢的談判,最後拿到了荊州。那麼也許就可以再重新利用荊州和益州,最後把整個天下都收入囊中。可是如果他不發動戰爭真的有可能贏得天下嗎?我認為,事實不可能這麼簡單。原因有三:

    1、孫權不會還荊州的

    當時在赤壁之戰的時候,雖然說是兩家聯盟一起對抗。但是劉備的實力根本就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他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而且他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治理和平定荊州的四個郡縣身上了。他還打起了南郡的主意。他看到周瑜打下了地盤之後,就心癢癢,想要去借。說這樣百姓才能安寧。後來,在魯肅說要建立聯合戰線,要和劉備打好關係之後,孫權才不得不把這個地盤借出去。但是後來,劉備得到了西川,他還是不肯還原來屬於吳國的地盤。當時兩個國家差點因為這件事情打起來。後來東吳奪回了三個郡,雙方才開始同意議和。但是劉備被奪走的城池也沒能拿回來。

    後來孫權想奪回荊州,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看到對手的實力一步步在強大。他是一方的豪強,自然也不可能不謀求發展。所以即使他求和,也不可能把荊州還回去。劉備想拿,只能戰場上見。

    2、魏國對蜀國的提防

    其實如果劉備不去發動這次戰爭,那麼他一定得去攻打曹操。但是諸葛亮當時,第一次攻打魏國非常順利地進行。這主要是因為當時諸葛亮從來沒有管過軍事上的事情,所以魏國對他沒有什麼提防之心。但是劉備不一樣。曹操當時說,他們兩個是天下的英雄。他是曹操認定的對手。所以只要他還活著,曹魏就不會放鬆警惕。所以他想要攻打魏國,可以說是難度更大。

    3、夷陵之戰的兵馬不影響北伐戰爭

    雖然當時劉備在這次大戰中,損失了非常多的兵力和許多臣子。但是在蜀國的真正有名的武將,以及有謀略的人才,其實都沒有參與到這次戰爭之中。而且他損失的那些人馬,在經過諸葛亮五年的修養之後,已經慢慢地恢復了。而且當時和吳國的關係也慢慢地好起來。但是蜀國仍然沒有能力去統一三國。所以即使沒有這次戰爭,也完成不了大業。

  • 2 # 狐羊樹

    如果不發生夷陵之戰:對蜀漢將會有較好的局面,原因是:

    第一夷陵之戰後,對蜀國損失和傷害很大。

    A優質戰將損失,黃權,傅肜,馮習,張南等,還有戰略盟友沙摩柯。

    B兵員損失,史書記載9萬左右,相當蜀國三分之一的兵力。

    c,錢糧馬匹無數。

    第二,如不發動夷陵之戰,張飛不會死,劉備也未必早逝,戰將優而多,經i濟會紮實很多,這對蜀漢後對伐魏有強力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第三,諸葛亮的壓力會減小,也不會早逝,這樣歷史會改寫!

  • 3 # 逝去的青春75493449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的話,蜀漢可以儲存實力,和東吳搞好關係,兩面夾擊魏國,或許可成一統大業,歷史沒有假設,荊州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此用武之地,北上可以伐魏,長江之險與東吳共有,順江而下可以直取東吳,從蜀國後期諸葛亮北伐就可以看出,蜀道崎嶇,用糧不便,諸葛亮幾次因為糧盡而歸,吳以說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蜀漢偏於一偶,只能以蜀道之險拒守

  • 4 # 皇上約約

    說到夷陵之戰,我覺得是改變劉備命運的一戰,同時也是改變三國格局的一戰,我們從劉備的角度來看看。

    一、劉備的處境

    劉備是在以什麼樣的處境和背景去發動這場戰爭的呢?首先劉備當時坐擁蜀地,雖然在三國當中是領土最小的,但是有富饒之地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在大一統王朝漢朝的統治下,大部分戰爭都沒有波及成都平原,社會相對穩定,所以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和人口基礎。這是資源方面。其二,劉備手下雖然關羽和張飛幾乎同時被殺,但還有外將黃忠,趙雲,黃權等戰神,內政有諸葛亮,人才也可謂是濟濟。只不過還是發動了戰爭討伐孫吳,命鎮北大將軍黃權守衛魏蜀邊境,鎮守長江北岸。自己親自帶領八萬大軍沿長江東征伐吳,號稱十萬大軍。

    二、戰爭的起因和結果

    夷陵之戰的起因是關羽在荊州被吳將呂蒙斬首送給曹操,以使吳和魏交好,曹操對關羽以諸侯禮葬之。張飛被部將吳達叛變所殺,斬首級送於吳國,投奔孫吳。加上荊州等地都被東吳佔領,劉備怒火中燒,一來為關羽報仇討伐吳國。二來為張飛報仇捉拿叛徒吳達。三來重新躲回荊州,因為荊州也是主要的兵源地。所以夷陵之戰原因有三。

    結果:劉備浩浩蕩蕩十萬大軍東征,士氣高漲,為報仇雪恨,兵鋒直指吳國,誓要打到吳國都城今江蘇徐州。吳國孫權一下子差點嚇尿,還好孫權手下也有軍事天才陸遜,在陸遜冷靜的帶領指揮下,結合天時、地利、人和,反攻取勝。剛開始陸遜命吳軍避蜀漢大軍鋒芒,一直退守,蜀軍無可奈何。待蜀軍士氣潰散,天氣炎熱蜀兵不適應,加上跨越三百里地伐吳,糧草不濟等天時地利人和共同滿足的條件下,反攻蜀軍,蜀軍全線崩潰,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只有劉備帶領幾個人逃回蜀國。自此以後蜀國成了三國最弱的國家,元氣大傷,劉備怒火攻心,後來鬱鬱而終。

    所以如果劉備沒有被仇恨矇蔽雙眼,冷靜思考形勢和未來趨勢而沒有舉全國之力發動戰爭的話,三國還會出現更長久的拉鋸局面,推遲全國統一的步伐,拉長社會進步的腳步。所以在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夷陵之戰直接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 5 # 旭奕

    劉備集團入川后,當地勢力始終不能接受蜀國統治,雙方一直存在隔閡,加之當時蜀地還未開發,從人口到錢糧都比較匱乏,兵源也得不到有效補充,這也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和劉禪時期諸葛亮數次北伐的原因。

    關羽是劉備集團僅有的可以單獨帶兵的帥才,劉備只要分兵,必交給關羽單獨領兵。關羽死後,劉備劉備感到蜀國從將領到軍隊都後繼無人,所以才想在兵力充足,全軍都為關羽遇害士氣正盛,自己身體狀況還能帶兵出征的條件下,儘早為蜀國開闢前進基地,所以才打著為關羽復仇的旗號,傾國而出。

    即便不打夷陵之戰,把家當留給諸葛亮,蜀國還是沒有機會,當時中國的經濟,人口中心集中在中原和北方,曹魏佔有絕對優勢。偏安一隅的吳和蜀,在硬實力上相差太遠。就好比二戰時期的美日太平洋戰爭一樣,戰術上日本再成功,也彌補不了國力的差距,最終只能被翻盤。

    三國時期曹操滅袁紹,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後,從戰略上看結局已定了。

  • 6 # 熱血青春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相互鬥爭了幾十年,最後卻被司馬家奪得權勢。雖然最終是勢力強大的魏國贏得了這場持續幾十年的鬥爭,但其中卻有很多的如果,只要有一步錯誤,這個贏家便不是魏國。

    在三家爭鬥到中後期時,魏國已不再是最強的那個。蜀國在諸葛亮的計謀下成功奪得了川蜀,建立了蜀漢政權。在川蜀一帶快速發展富國強兵,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但關羽在大意失荊州後被魏吳聯手殺掉,張飛為了給兄長報仇也被首下背叛殺掉,這些都是劉備一心要報仇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

    劉備一心要報仇,誓伐東吳。吳國是不願意面對仇恨滿滿的蜀國,想要同劉備求和,劉備不同意。吳國沒有辦法,只能最後任用陸遜為主將,最終在一處樹林裡火燒了劉備的七百里連營。劉備這次失敗不但人逝世了,也損失了蜀國大量的兵將,雖說這些兵將再後來諸葛亮北伐之前休養生息回來了。但劉備這個主公沒有了,劉禪這個昏君上線,諸葛亮在最後北伐成功就差最後僅僅那一步,如果不是劉禪聽信小人之言讓諸葛亮回來,如果劉備還在世的話。北伐成功是穩穩的,只剩下一個吳國也不是當時蜀國的對手。

    所以劉備的那場夷陵之戰對蜀漢真的產生很大影響,劉備當時不死蜀國還真的能一統天下呢。

  • 7 # 南方樛木

    結局不會有變,還是吳蜀被滅。漢末形成的三國鼎立,雖是鼎立,但國力相差懸殊,魏最強,吳次之,蜀最弱(特別是丟失荊襄九郡之後)

    首先,先看三國的領導人,曹不,劉備,孫權,論政治才能,劉備>孫權>曹丕,曹丕比不上劉,孫,但並非昏庸無能之輩,加上曹操留下的底子,在爭霸中不會處於劣勢,而劉備已經六十歲了,雖有雄心壯志,心有餘而力不足。孫權此時正處巔峰狀態,此時吳國國力也最強,當然是奪了蜀漢的荊襄才有這樣的局面,但此時的吳國力還是遠不及魏,而且還要防備蜀的報復,應該還是會處於鼎立局面,但是一旦劉備不在,劉禪繼位,三足中的一足就變矮了,一旦一足不在了,受益的肯定是最強大的一方,當然前提是魏不出現非常昏庸的繼承人。

    其次,看一下各國的人口,三國志中記載,公元263年,蜀人口約一百零八萬,魏四百四十三萬,公元280年,吳約二百六十五萬,人是戰爭的第一要素,蜀最先滅亡不足為怪。

    然後,看一下三國的結濟,當時的經濟中心還是在黃河流城,吳和蜀雖然也有了長足發展,但遠不及魏。

    第四,看一下三國版圖,看下面的圖片

  • 8 # 輕擷棠梨

    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東漢末年三國曆史上的三大戰役,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以劉備失敗,退回白帝城告終。夷陵之戰的失敗加速了蜀國滅亡的程序。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拒降,關羽與其子關平二人皆被吳軍所殺。要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蜀國走向滅亡的開端,那麼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就是加速蜀國滅亡的催化劑。

    關羽之死,桃園結義之情景還歷歷在目,劉備心中憤懣難平,或許是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劉備竟然不顧諸葛亮和眾位大臣的反對,毅然出兵伐吳。而孫權多次派人求和,都被劉備拒絕了。最後,只能派陸遜迎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成功阻擋了蜀漢軍隊的攻勢,最後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蜀軍,劉備無奈三路退回白帝城。

    其實,劉備派兵伐吳,並不僅僅是為二弟關羽報仇,劉備作為蜀國國君,這些年經歷了種種大事小情,怎會輕易被仇恨左右。為關羽報仇只是幌子,實則是東吳佔領荊州,破壞了隆中對戰略的展開。在隆中對戰略中荊州處於蜀漢統一天下的重要一環,益州是蜀漢的糧倉,而荊州就是蜀漢的核心要地。真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孫權因為劉備“借荊州不還”之事,懷恨在心。雖然最後劉備把荊州之地用其他三個郡(江夏、長沙、桂陽)歸還給孫權,雙方不存在“借荊州”之說了,但矛盾的種子已經種下。

    因為荊州地處交通要道,而且距離曹魏都城很近,佔領荊州能夠對曹魏構成直接的威脅,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而關羽丟失荊州,著實讓劉備肉痛了一把,這可是蜀漢的後路啊,怎能說丟就丟,所以劉備馬上想要找回場子,可是,伐吳之戰未有結果,趕來與他匯合的張飛,卻被部下殺死。如果說關羽一死是斷了劉備的左臂,那麼張飛之死相當於把劉備的兩隻手臂都折斷了,諸葛亮又不在身邊,劉備匆忙打響的夷陵之戰失敗的結局已然註定。

    荊州失守,關羽張飛相繼死去,鳳雛西川之戰意外身亡,蜀國大將在一段時間內折損嚴重,已經出現戰力不濟的情況,就算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蜀國腹地丟失,大將折損的局面也會導致劉備統一大業的失利。

    一步錯,步步錯。所以就算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在老將折損,要地丟失的情況下,蜀國滅亡的局面也已經註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許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以及蜀漢的最後結局都是上天註定的吧。

  • 9 # 巫山賺賺

    鄙人淺見之識來看,三國就算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最先被滅的也非蜀國莫屬原因有三

    其一,巴蜀之地本是劉璋的天下,而後劉備奪取,部下分為三大派系,巴蜀豪強,荊州入蜀,忠實粉絲,這三路那是明爭暗鬥,內部矛盾到死都沒有解決

    其二,用不善攻伐之人對外擴張,諸葛亮是內政高手,行軍打仗卻是半桶水,但就是劉備託孤讓諸葛亮崛起,一手遮天,劉禪沒有了話語權

    其三,蜀國本來就是隻有幾十萬人,平均六七個老百姓就要養一個軍士,曹丕北方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孫權東吳人口也遠多於蜀,長期攻伐,打的就是家底,蜀家底太薄,難以為繼

  • 10 # 徐徐風來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關羽。說到關羽是性格決定他的一生,敗走麥城的關羽劉備聽到此訊息徹夜未眠,一心為關羽報仇。為此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調動全部部對伐吳,諸葛亮此時明白劉備的用心,想阻止也沒這能力了。劉備的仁義,兄弟的情義也讓世人的傾佩。

    這場大規模的戰役給後人留下諸多的評論和眾說紛紜。認為此戰役可以緩緩,待到統一之日必有報仇的那一天的。按當時蜀國統治天賦之國四川成都又有軍師諸葛亮輔佐又有幾百萬軍隊國力是富強而且兵強馬壯的,不發動夷陵之戰劉備是有可能統一三國統一天下的。就是劉備這步棋走錯了蜀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唉可惜了。說實在話不發動此戰役真的會改寫歷史,也沒有最後司馬天下。

  • 11 # 帥氣的小君菌

    劉備如果不發動夷陵之戰的話,雖然結局可能還是三國歸晉,但是區域性上還是會好很多。

    第一就是劉備不會因為戰敗而過早的去世。因為夷陵之戰時正是曹丕篡漢自立的時候,劉備可以憑藉自己早已樹立起來的匡扶漢室的這杆旗幟和個人魅力,招攬更多心向漢室的謀士武將,這樣蜀漢的自身實力將會進一步提高。

    第二就是蜀漢政權不會過早的進入荊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內鬥中,這兩股勢力都會被劉備的個人魅力給壓住。

    第三就是戰將和文官的損失,五虎將中的張飛不會死,文官黃權等人也不會被迫投降魏國,這樣蜀漢就不會出現後期諸葛亮北伐時的無將可用也不會有後面的黃皓禍亂朝綱而無人敢彈劾反對他。

    第四就是軍隊人數和戰鬥力不會下降,前期跟著劉備東征西討的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不會陣亡。

    第五就是後期諸葛亮的壓力會小很多,劉備健在,諸葛亮就不會事畢親為,一心用在北伐,也不會因為勞累過度而去世。

    但是為什麼會說最終還是會三國歸晉呢,因為劉備攻佔益州建立蜀漢政權的時候,年齡已經達到了六十多歲了,而三國時期的人均壽命為三十歲,劉備活到了六十多歲已經是很長壽的了,就算他不發動夷陵之戰也活不了幾年了,頂多就是幫諸葛亮穩固政權,在最後的一點時間裡多為蜀漢招攬人才,不至於到了姜維時期出現內無治國安邦之文臣,外無能征善戰之猛將。

  • 12 # 有故事的劇

    要知道,三國曆史,打得最激烈就數魏蜀。如果沒有夷陵這一戰。對劉備來說,其實做漢中王他已經夠了,因為年紀和現狀不允許統一,皇帝他想做也來不及。平穩過渡政權便是最好不過。那麼,估計就不會存在諸葛攬政六出祁山北伐,虧空國力。魏國也便不會重用司馬懿了。所以。也就沒晉朝什麼事了。歷史也會邊了樣,那麼以魏蜀的政權和信仰和敵對程度來判斷,最終一統的可能是休養生息已久的東吳了。畢竟那會曹丕剛登基政權不穩,劉備年老體衰老,孫權此刻正壯年。三國傑出君主中,也是孫權最為長壽。熬死大半君主。

  • 13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夷陵大戰:劉備的失敗是不是歷史的必然?都已無關緊要。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那麼結局會是怎樣?不知道題主所提問的這個結局是劉備個人的生死結局?還是蜀國的存亡結局?還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最終的歷史走向?筆者在這裡就簡略的都回答一下以供題主參考。

    “夷陵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次,如果說官渡之戰曹操勝利奠定了後來三國時期三足鼎立的最初局面;那麼赤壁之戰孫劉集團的勝利,則奠定了三國時代三足鼎立的基本局面;而夷陵之戰這奠定了三國時期三足鼎立的最終局面。夷陵之戰後,蜀國的鋒芒再也威脅不到吳國,而吳國也沒有乘勝追擊的能力,最強大的魏國則忙著休養生息,短時間內也不會對南方的吳國和蜀國發動規模巨大的戰役,在諸葛亮掌握蜀國軍政大權之前,三國之間維持著一種“亞均衡”的狀態。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結局會如何呢?

    首先從劉備的個人生死結局來說,他應該可以再多活個一兩年,雖然劉備與關羽張飛的情意未必就像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的確很深,所以在他的二弟三弟都死了之後,他的心情一直很抑鬱,再加上兵敗的刺激,憂病交加也就的含恨而終了。如若沒有夷陵大戰,以劉備皇帝之尊完全可以頤養個一兩年!

    再說,蜀國的結局,如若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他也就不會在白帝城託孤,他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也就掌握不了蜀國的軍政大權。只要諸葛亮掌握不了蜀國的軍政大權,蜀國未必會走上“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這樣以攻為守的道路,如若能夠養精蓄銳,固守本土。以蜀道之難,蜀國未必就是三國之中第一個滅亡的。(當然,無論是從地利還是人和兩大方面來講,不可能是蜀國。)

    從三國的最終走向來看,劉備發動不發動,夷陵之戰對三國的最終走向,都沒有什麼大的妨礙。因為三國歸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但是由分裂走向歸一的時間,就要比原先拉長許多了。因為蜀國養精蓄銳,固守本土,吳國與民休息,吳國發展生產這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等各國完成了自己休養生息的目標之後,無論或攻或守都比原先的要艱難!

  • 14 # panda玩石頭

    首先我們要對這位使君有個正確的認知。劉備在三國志中地位很高,在戰略部署用人等諸多方面都有過人之處。大家首先不能被演義誤導。那麼這個夷陵之戰為何非要去打。其實只要拿出地圖一看便知。荊州的丟失使得蜀漢政權失去了向東和向北。特別是天下兵員和糧食財富集中的中原地區的最優出口。被東吳卡住了東向進發的可能。如果不及時打通這條路。那麼要有作為只能向北挑戰當時實力最大的曹魏。因為向東的難度是遠遠大於向北。當時藉助兄弟被殺等正向輿論和全國軍民的氣勢氛圍,劉備才會發動此戰。但是在戰敗之後只看白帝城託孤就知道,劉備想蜀漢統一天下的想法已經破滅。後來諸葛亮的北伐就是佐證,劉備是當時最大的輿論操盤手和戰略家之一。

  • 15 # 歷史鑑春秋

    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結局是蜀軍大敗,吳國獲勝,此役在三國曆史中影響深遠;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會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如果沒有夷陵之戰,蜀國的國力會被劉禪執政期間強盛,因為夷陵之戰幾乎損失了蜀國大部精銳軍力和錢糧物資,也損失了好多人才 ,蜀主劉備也憂鬱致病,過早而亡。

    其次是假如沒有夷陵之戰,吳國也許會魏國提前滅亡,因為在夷陵之戰前夕,魏吳兩國已經在荊州地區開始較勁,雖然表面看似魏吳兩國交好共同對付蜀國,其實是各懷鬼胎,吳國奪取荊州後,魏國絕不會善罷甘休的,有可能提前對吳國動手。

    第三是如果沒有夷陵之戰,諸葛亮的北伐也許會有深厚的物資支援基礎,討伐魏國的北伐之戰次數可能要多於後期,魏國的實力有可能被削弱,魏蜀之戰鹿死誰手可能也很難說。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夷陵之戰,也許歷史可能改寫,所以夷陵之戰對蜀國的影響是傷筋動骨的,也是它過早敗亡的歷史原因之一。

  • 16 # 阿艮的沙灘

    路過,作答如下:

    自關羽大意失荊州,就註定了隆中對策的破產,蜀漢政權的苟延殘喘與覆滅。而夷陵之戰,只不過是大廈將傾的第一根稻草而已。

    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裡說:“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但縱觀春秋至民國,哪裡有西南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的影子!

    向來得中原者得天下,當然也有太多的例外。

    強秦雄漢劍出漢中,逐鹿中原,秦時明月漢時關,何其雄壯!

    明太祖自南向北,強元灰飛煙滅,終有鄭和七下大西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滾滾鐵騎源起蒙古高原;大清多爾袞,破山海關而一發不可擋,戡定我華夏疆域;我太祖,運籌帷幄於河北西柏坡,拳打東三省,腳踢黃河長江,終成一統。

    花重錦官城的成都平原,自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來,物產豐饒,安逸閒散,少鬥志,多嬉戲,正所謂少不入川之意。作為外來戶的蜀漢政權,先撇下荊州外來集團與益州土著集團的紛爭不表,文有諸葛法正,武有五虎上將,再借蜀道難難以上青天的地利,在荊州未失之前,嚴格執行隆中對國策,或能與魏吳掰掰手腕,圖謀中原,但荊州一失,根基大動,只能退守巴蜀一隅。

    關雲長水淹七軍,卻大意失了荊州,更丟了自己的性命。但真的只是大意麼?劉備獨留關羽劉封佔據荊州,戰略上是有重大失策的。在蜀魏吳三國犬牙交錯的荊州前沿,劉封難堪大用,關雲長獨臂難支,孤掌難鳴,又與大後方益州千里相隔,丟失荊州是大機率事件。唯有諸葛孔明、關雲長與趙子龍文武配合,才能長治久安,才能與吳魏長期相持。但蜀漢的人才儲備,羸弱的國力,滿足不了這樣的豪華陣容,與才多將廣的吳魏相爭,總落下風,這才是丟失荊州的根本原因。

    夷陵之戰,表面是劉備為兄弟關羽的復仇之戰,分明是蜀漢集團知道荊州關鍵,實乃重奪荊州之戰。但是,劉備和他的先祖劉邦一樣,沒有軍事大才,觀其一生,貌似沒有獨立打過一場勝仗。劉備先失左膀關羽,再失右臂張飛,最後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逃。劉備連失左膀右臂,又失荊州、夷陵,唯有在奄奄一息之時,白帝託孤,裹脅顧命大臣諸葛孔明以輔劉禪,也才有了名垂千古的《出師表》。

    至此,蜀漢大勢已去,即便能如諸葛孔明,也只能七出祁山,夢斷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時偏安一隅的蜀漢,人稀物薄,內外交困,怎能再與中原曹魏相爭。此後,扶不起來的阿斗,上演樂不思蜀的笑話,繼而,東吳歸命侯孫皓重演戲晉武的喜劇,天下歸晉。正合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勢。

    現在想來,或許,如果沒有孫權、劉備火燒赤壁而三分天下,當時雄主曹操早已統一中國。以曹操之雄才大略,何至於有後來司馬昭之心,又何至於有昏庸兩晉,五胡亂華,東晉南渡,又何至於有異族洗械淮河,飲馬長江,華夏倉皇北顧!

    如此想來,張少帥東北易幟,是為大功。

    就讓四川新都人楊慎的《臨江仙》作結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 17 # 靜夜思160519196

    劉備和孫權大戰可以說是兩敗俱傷,蜀吳的許多優秀將領都在這次戰鬥中戰死。有人說吳國得了荊州,這個要說一下,吳國對關羽的戰爭只是拿回他的南郡,這本來就是他們打下來的,只是被劉備“借”去了。曹操之所以聯手孫權打關羽,是因為關羽要對襄樊動手,一旦襄樊淪陷,曹操的許都就要直面關羽的兵鋒。而孫權沒有進取襄樊的意思,只是想佔據劉備的荊南,和自己打下的荊州其他地盤連成一片,東吳的擴張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戰略縱深,並不是奪取天下。劉備發動對東吳的戰爭是勢在必行,因為失去了荊南,就要面臨失去漢水這個水陸交通線,北伐的時候就只能走山道運輸補給,這就增加了成本和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坦克主炮沒有110毫米口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