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電腦基本上都有獨立顯示卡了,為什麼英特爾不取消掉處理器上的整合GPU節省成本呢?
34
回覆列表
  • 1 # 蘇打快遞

    英特爾整合的核顯可以處理桌面,瀏覽器,qq等等輕微介面的影象,大幅度降低功耗,延長獨立顯示卡壽命,比如讓gtx1080ti來顯示qq和桌面,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嘛,等到玩遊戲或是大型圖形設計軟體時才用獨立顯示卡,功耗效能兩不誤

    其次英特爾肯定想發展gpu,將來也許能在gpu方面分一杯羹呢

  • 2 # Chen40225857

    從經濟角度上說增加核顯可以提高部分處理器的價格,間接增加利潤。

    從實用性角度上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強大的獨立顯示卡。比如企業用來辦公的電腦,滿足基本的辦公需求就可以了,如果給每臺電腦配上獨立顯示卡,花銷必定高於不配獨立顯示卡的。而且目前核顯的效能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網遊的需求。題外話,以前整合顯示卡是放在北橋裡的,而現在北橋已經不存在了。

    最後,核顯確實在部分領域高於核顯效能。並不是所有獨立顯示卡都強於核顯,低端獨顯效能還是很差的。而同樣低端的獨顯,雙精度浮點效能還是偏弱, 遊戲用的單精度浮點運算可能稍強,預算不夠的人選擇核顯也是很好的選擇。

    最後的最後,有時獨立顯示卡廠商在更新換代的時候可以先用核顯,等獨立顯示卡價格穩定再購入,效能和價錢都佔優。

  • 3 # NULL52

    事實上,很多筆記本沒有獨立顯示卡,而且內建gpu可以省掉亮燈卡,而且對於企業辦公來說,顯示卡效能要求不高,內建gpu就夠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有個亮燈用的整合也方便裝機找問題,另外,intel整合gpu的轉碼解碼效能不錯,很適合htpc。當然我說的這些可能都不是牙膏廠內建gpu的原因,沒準人家只是想噁心一下對手,或者找個理由加價呢。

  • 4 # kknniigg

    市場決定的。目前pc主要市場分為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除個別性能本會採用獨立顯示卡外,大部分現在賣的好的超級本都採用集顯。而即使效能本,也可以在正常輕應用下呼叫集顯節約能耗。而筆記本永遠繞不開能耗。這種情況下佔了pc大半江山的筆記本市場,集顯都有需求。其次桌上型電腦市場,除了製圖類專業應用和家用遊戲電腦,其他的辦公電腦也沒有獨顯需求,這部分至少佔了一半左右的市場,綜上所述,大約80%的pc都需要集顯Intel怎麼放棄

  • 5 # 宜啟科技

    還是有必要存在的,比如說大部分辦公人員根本用不到獨顯,而且企業可以節省大部分電費以及安裝費用,再一個也可以透過集顯去限制電腦的效能,可以防止有人上班時間翫忽職守。

  • 6 # 講文明的李同學

    說這個話的都是不過腦子的,你的電腦是獨顯,你朋友的也是獨顯,你就認為大部分電腦是獨顯?你知道一個單位辦公電腦有多少臺麼?處理個office 三件套用獨顯麼?還是政務的程式要用獨顯?我們單位數百臺電腦,執行的內部辦公程式,配置基本都是G1840+4G記憶體+500或1T硬碟,流暢

  • 7 # 回頭擁抱

    大部分都沒有獨顯吧,少數才會裝獨顯。我反正用5年前的筆記本核顯玩擼啊擼都玩了五年了,還是I5-3317U低壓U,你告訴我要獨顯何用?全公司電腦我只發現一臺有獨顯的。還是入門顯示卡……

  • 8 # menther

    很多單位的一般辦公電腦,都用不上獨顯,整合顯示卡就夠用了,如果沒有集顯,另外安裝一個獨立顯示卡,要增加成本,集顯很多遊戲玩不了,獨顯可以,單位用集顯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上班玩遊戲,還可以一定程度節約電費。

  • 9 # Spendofphase丶

    取消核顯,蘋果還怎麼賺錢,和蘋果配置相當的其他超極本生產商怎麼賺錢?你們應該可以發現以蘋果為首的超極本價格都不便宜,但是配置卻是渣渣級別的。遊戲玩家根本沒法用,但是人家就要買這麼貴,顯示卡全是核顯可見利潤可觀啊!

  • 10 # 賈衣服又瘦了3

    處理器是賣家市場,整合的功能多利潤也就高。誰不想要也得要,沒什麼選擇。農場的CPU用在辦公電腦上的還是少數。另外處理器廠商的趨勢也是儘可能整合,慢慢的縮小與獨立顯示卡的差距。也還是有相當多的客戶用整合顯示卡就夠了的。辦公用什麼的,對顯示卡要求並不高。用高階顯示卡才能完成工作的使用者,顯然不是英特爾重點考慮的物件,畢竟人家只是賣CPU的。

  • 11 # 奔向老年

    孤陋寡聞。你的工作是電腦城的裝機工嗎?你怎麼知道電腦都用獨立顯示卡?我身邊不用獨立顯示卡只用內建顯示卡的人多得是!不玩遊戲不做3D,不裝顯示卡省功率省空間減小散熱。好處很多,真有需要顯示卡的時候再買不也一樣!

  • 12 # lzspro

    1.世界上最大的顯示卡廠商,不是nvidia,也不是AMD,而是intel。

    2.intel的顯示卡能耗比高,主流核顯秒低端獨顯,iris銳炬核顯可達到中端獨顯效能,核顯比同性能獨顯節能很多。

    3.intel核顯在行業軟體硬體加速方面,得到各個軟體大廠的很好的支援,幾乎秒殺終端消費級獨顯,某些遊戲對英特爾核顯進行最佳化後,跑出的效果甚至優於(硬參比核顯強一倍)的獨顯。

    4.從趨勢來說,核顯將佔領日常消費市場和部分遊戲市場,獨顯將退出日常消費市場,專攻圖形加速和通用計算,amd憑藉兩大遊戲主機平臺使用其GPU專注遊戲,開始發力通用計算,nvidia多年前就把發展重心傾向通用計算和超算。

    結論,核顯當道,中低端獨顯幾乎沒有存在的意義。

  • 13 # 小嘴嘴

    獨顯都誰用?挖礦,打遊戲,做設計,都是小眾。市場大的是辦公用和普通家用,都不需要獨顯。不光是顯示卡,cpu現在也是能力過剩,所以現在pc市場一直不景氣。可不像原來了286,486,奔騰,兩年不升級就廢了。

  • 14 # 掃我發紅包

    洋人忽遊。就跟手機取消可更換電池一樣。說是為使用者安全,為使用者節約。須不知邊充邊玩操作手機最不安全,全封閉一次性一體化電池對手機壽命致命的。以前手機雙電雙充,很少用旅行充電器。都用座充。U裡整合顯,啥都裝。壞了顯示卡,死了U。壞了U,集顯也 嗚呼唉哉。有獨顯,十U裡垃圾集顯。顯壞,人在機在不亡。個人以為集顯為基本功能,但不能搶獨顯的飯吃,兩者並存。但也不能倒置,集顯要控制成本,只負責基本功能,保證無獨顯情況,本機能開機正常執行。獨顯負責中,高需求。洋人把500塊U里加個300集顯,成本800元,溢價1000元。但會賣1500甚至更高。筆記本直接U報價1800元,再給你加裝一個100元左右的獨顯。表面上聰明人就不會要獨顯。正好上了洋人奸商的當。英特爾和AMD兩家是最混賬的企業。可惜中國的CPU無法普及,民用。

  • 15 # 追求瞌睡

    英特爾的核顯有個黑科技!懂不。某寶你搜“外接顯示卡”就懂了。pci-x4,ngff,m.2,雷電3。這些介面都可以外接臺式顯示卡。前提是你有英特爾核顯!那種物理遮蔽核顯的機器用不起來。

  • 16 # 魅影79

    其實原因很簡單,絕大部分辦公用PC包括膝上型電腦根本不用考慮遊戲需求,整合顯示卡的低成本更加有利。雖然遊戲發燒PC絕大部分都是獨立顯示卡,但市場佔比實在太低了,不知道有沒有百分之五。

    所以對於INTEL這種廠商來說,為最主流的企業級市場提供產品才是最符合其經濟利益的做法。這也是為什麼AMD要推APU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AMD在膝上型電腦無市場,但APU在監控,大屏等市場應用十分廣泛。

  • 17 # 依然60

    我家一共4臺電腦,三個臺式一個筆記本,如果加上上班的公司辦公用的電腦檯式一個,筆記本一個,總共我及我家用的達到6臺之多,其中只有一臺是獨立顯示卡,其他的全是集顯。所以說集顯電腦的佔有率實際上是很高的。我家除了那臺可能玩遊戲的機子外,其他的大部分是辦公上網什麼的而已。

  • 18 # 楊柳依稀

    其實不裝獨顯的是節約開支,一般的使用者集顯基本夠用了。但對於一些要求高的使用者,比如玩大型遊戲使用者,搞影片編輯、渲染的使用者,還是需要獨顯的。集顯的視訊記憶體是與記憶體共享的,所以記憶體小(2G)的話,會有一定的影響,而獨顯有自己的視訊記憶體,不佔用記憶體,執行起來肯定比集顯好。

  • 19 # 三毛騎豬

    不知道樓主幾歲,是剛畢業呢,還是自己配了個獨顯的機器在得意洋洋?

    說實在,這年頭打遊戲的不少,但是大眾群體還是不打遊戲的多。大部分人用電腦只是上網,qq這些,很少打遊戲。就算打遊戲,說實在普通網遊也夠了。

    還是希望樓主出門看看市面,不要說出這種電腦上都是獨立顯示卡的論調,愚蠢不說,更是暴露了你不學無術,只打遊戲,不問世界的心裡觀念,最終結果就是廢人一個

  • 20 # 靜品菊香

    其實英特爾核顯從HD3000時已被市場所認可,當時效能已較從前核顯和主機板集顯上升了一個擋次,應對日常辦公和一般低畫質網遊已不成問題。且溫控低、效能高加上低端主扳和小功率電源的配置,價效比也高。加之英特爾品牌的美譽度和品牌忠誠度使用者的追風,又滿足了不玩大型遊戲使用者的需求,一下子核顯就火了起來。從此英特爾也繼續發展核顯,除了個別高階和伺服器cpu,基夲上英特爾全系都帶核顯.發展到今天的銳炬型號,效能已十分強悍,可以比美和超越市面上的低端獨顯。但英特爾也很不厚道,只在I5以上配置銳炬核顯GPU晶片,l3以下還是HD系GPU晶片。這就正好弄反勁兒了。I3以下需要高效能核顯它配低端的,而I5以上使用者雖配高效能銳炬晶片,但這個使用者群基夲上都配獨顯。一句話,純粹坑人多掏錢而功能閒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成為蔡依林那樣的女生還是楊穎那樣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