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友一間茶坊水仙
-
2 # 四川張五
春季到來後,一般氣溫緩慢上升,小麥開始返青和拔節,但有的年份往往早春氣溫偏高,小麥生長髮育提前,此時如果突然出現大幅度的降溫天氣,甚至出現霜凍,正在發育的小麥會因溫度劇降而遭受冷害,形成所謂的倒春寒。其危害輕者造成小麥上層葉片漸漸枯黃,重者影響到小花的發育,造成結實率降低,穗粒數減少,甚至植株不能正常抽穗,苗期乾枯死亡。
預防倒春寒對小麥的影響,應該注意做到:
一、關注天氣預報
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對可能到來的倒春寒天氣,制定詳細的應對預案。
二、加強麥田管理
1.對畝莖數超過90萬的旺苗,如屬於弱冬性品種的麥田,最怕出現“倒春寒”。可及時鎮壓和鋤劃,抑制地上部生長過快,避免過早拔節;在寒流來臨之前,最好噴施專用防凍的葉面肥,及時進行澆水,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個別田塊可在上風口點柴火燻煙防寒流。
2.對生長健壯的一、二類麥苗,要嚴格控制小麥個體旺長、群體擴大。
3.對畝莖數50萬以下,單株分櫱不足1.5個的三類苗即弱苗,抓住氣溫回升的時機,早澆水施肥,促早返青、早長新根、早生新分櫱,以保證足夠的穗數。
三、受凍麥田加強補救
1.如果受凍前沒有澆水的及時補肥與澆水,一般施用速效氮肥,合尿素7—10公斤/畝。
2.對於已經澆過水但還是有凍害的及時葉面噴肥,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專用葉面肥,加上天豐素、壯豐安或碩豐481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可用一些新型的植物葉面細胞膜穩態劑如壯苗靈等,緩解受凍細胞和恢復其生長。
3.受凍麥田更易遭受病蟲危害,應及時預防和防治。
結束語:為減輕倒春寒的危害,可採取以下幾條措施:一是選擇抗寒性較好的品種。一般春季生長勢壯,發育穩健的品種抗倒春寒的能力也較強。二是適當晚播。晚播的小麥可適當推遲小麥的春季發育,增強抗倒春寒的能力。三是及時澆好返青水或起身水。生產實踐表明,對於澆水後的麥田,倒春寒的危害程度要遠遠低於未澆水麥田。
-
3 # 勤愚
冬小麥現在正在逐步返青,恢復生長,目前的倒春寒對冬小麥的生長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算很大,及時澆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進入4月,氣溫回升,小麥開始拔節,那時候如果還出現倒春寒,一定要採取人工補救措施,例如放煙霧等保護農田,避免小麥受到凍害的影響了。
-
4 # 赤峰老李
當前,小麥已進入撥節孕穗期,是小麥生產的關鍵時期,此時小麥抗寒能力大幅下降,會導致小麥結實粒數減少,產量大幅降低。據天氣網天氣預報顯示,本月下旬,會有一次大幅度降溫過程,降溫幅度達到15度以上。特別是3月27—29日,氣溫更低,甚至接近0度。
緊急通知:下週將有大降溫,局地狂降15℃!今年小麥會遇“倒春寒”嗎?
在此,特別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小麥會發生倒春寒凍害!!!嚴重影響後期產量!!!抓緊安排做好防範準備!!!
小麥“倒春寒”的預防和補救:
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澆水,可以提高小麥植株下部的氣溫,防禦或減輕“倒春寒”凍害。
二、若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採取減災措施。小麥是具有分櫱特性的作物,遭受“倒春寒”凍害的麥苗不會整株死亡,只要及早採取減災措施,加強管理,促進中、小櫱成穗,仍可獲得較好收成。
三、減災措施:
一是抓緊追肥澆水。對遭受凍害的麥田抓緊追施速效化肥,一般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左右;二是葉面噴施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復硝酚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中、小櫱迅速生長和潛伏櫱早發快長,減輕畝穗數和穗粒數的下降幅度。
-
5 # 長江三農
一、北方小麥預防“倒春寒”天氣影響
據北方網友評論,北方小麥尚未抽穗,可以利用晴好天氣對旺長小麥進行控旺,防止小麥徒長,後期倒伏。在小麥孕穗前葉面噴霧多效唑,最好植株15cm左右最佳,用多效唑有效成分76——90g/hm2,兌水750kg/hm2進行葉面噴霧一次。也可以與烯效唑、縮節胺混合製劑噴霧。在冷空氣到來之前,葉面噴霧中微量元素肥料,硫酸銅、硫酸鉀、硫酸鋅、硼酸各10克兌水30公斤—50公斤葉面噴霧,如果小麥孕穗了,要多噴肥液,防止噴不到小麥莖稈部位。冷空氣之後,再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氨基酸及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建議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4%蕓薹素內脂20克,混合兌水30公斤葉面噴霧。促進小麥抗逆性、免疫力提高,促進小麥冷空氣之後儘快恢復生長,減輕“倒春寒”天氣對小麥的影響。
二、南方小麥要防止大風倒伏的發生南方小麥受“倒春寒”天氣影響不在於氣溫驟降,而是大風倒伏,因此,南方小麥在冷空氣來臨之際要注意倒伏發生。南方小麥已經齊穗進入揚花期,發生倒伏的都是控旺工作沒做好的田塊,莖稈細長,植株濃密,分櫱旺盛的原因,如果倒伏要及時扶正,將倒伏小麥捆紮一下,我們當地農民稱之為“扎把”,從莖頸部位用秸稈、草捆紮一下,小麥就會站立起來。南方小麥如果只是傾斜,沒有趴在地上,自己會長正的。南方小麥仍然要做好清溝瀝水,通風除溼,增強光照,促進小麥揚花授粉。同時冷空氣之後,也要葉面噴霧中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小麥抗逆性、免疫力。長江流域小麥赤黴病已經進入防治關鍵期,要“見花打藥”,每隔7——10天噴霧防治一次,到灌漿後沒有發病為止。
三、小麥赤黴病的防治近期是長江流域、黃淮海地區小麥赤黴病防治期,小麥赤黴病是潮溼環境下,空氣傳播流行的病毒病,感染在揚花期,發病在灌漿期,危害後果出現在成熟期的病害,潛伏期長,危害後果嚴重,輕測減產10%,重測減產30%以上。每年4月份是防治小麥赤黴病最佳時機,在揚花期要見花打藥,防止小麥感染。這幾年我們當地農民用三唑類殺菌劑防治赤黴病,但今年,我建議採取混合製劑噴霧防治。(1)多菌靈+三唑酮各25克,兌水30公斤噴霧麥穗;(2)戊唑醇+三唑酮各25克,兌水30公斤噴霧麥穗;(3)乙唑醇+戊唑醇各25克,兌水30公斤噴霧麥穗。
以上藥劑僅供參考,請在當地農技植保部門指導下進行防治。
-
6 # 稼興農業
一、什麼是倒春寒天氣?
所謂的倒春寒是指在每年2月末到3月初的時候,氣溫回升較快,而在4月份的春季後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倒春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比前階段氣溫要低很多,第二是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持續在5天的時間。
二、倒春對小麥的影響:
當前我們這裡的小麥正處於孕穗分化期,這時是小麥幼穗對低溫較為敏感的時期,要是長時間低於幼穗發育所需的溫度,即使是遭遇0度以上的較低溫度,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低溫凍害,低於0度就會發生凍害。一般來說,小麥倒春寒發生的越晚,對小麥幼穗發育的影響和傷害也就越大。
小麥在倒春寒天氣來臨前2-3天,可噴施防凍液進行預防。或者是在倒春寒天氣過後,及時葉面噴施生長調節劑如碧護、蕓薹素內酯加上優質的腐植酸葉面肥料,來緩解小麥凍害,恢復生長,增加光合作用,誘導小麥自身免疫力提高,增強作物自身生理代謝,最大程度的減少凍害對小麥的影響。
-
7 # 建行漸遠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七,這不,昨天的時候,碰到鄰居二哥揹著噴霧器從麥田中打藥歸來,一問,原來是前幾天低溫天氣,二哥給麥苗打了點防止凍害的藥物,以增強小麥自身免疫能力,促進麥苗在冷空氣過後的正常生長。
剛進入農曆三月份,這本來已經回暖的天氣在三月三這天忽然變冷,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雨雪天氣。聽朋友說,他們裡還下起了冰雹,個頭還不算小呢。
像我們北方農村,農曆三月正是氣溫上升之後,麥田中的小麥進入返青期。有條件的農民都搶抓這有利時機,給麥苗追肥、澆水,以促進小麥的有效分櫱。過幾天,小麥就該抽穗了。
然而,前天晚上的時候,由於受冷空氣影響,我們這邊夜間溫度又降至零度以下,部分農田土壤溼度較大的有上凍情況。這不,二哥才在麥苗遭受突然降溫之後,立馬採取了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氨基酸及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葉面肥的方式,來增強小麥自身免疫力,以恢復遭受低溫後麥苗的快速正常生產,將倒春寒帶來的危害降至最低,這也是小麥低溫後採取的補救的有效手段。
根據天氣預報顯示,近幾天可能還會有大風降溫天氣,為預防小麥倒伏及凍害,可以在晴天的時候,用硫酸銅、硫酸鉀、硫酸鋅、硼酸各10克兌30到50公斤水,進行麥田葉面噴霧,增強麥苗的抗倒伏性,有效預防惡劣天氣對小麥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
眼下已經是陽曆3月底,進入4月份後,北方農村的小麥就將進入抽穗期,所以小麥防凍措施要抓好。只有在倒春寒前做好噴藥,低溫過後及時噴施葉面肥等方式,才能將倒春寒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
8 # 一品小十六
今年小麥是否會受倒春寒的影響,這要看各地具體的氣候情況,如果進入二三月份就再沒有降過溫,而且接下來的時間氣溫比較穩定,那一般就不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如果最近下過雪,那可就不好說了,倒春寒基本上就在所難免。
前幾天各地氣溫都有一定回落,我們山東這裡從一開始的20多度,降到了零上10多度,下了一場雨,但是還好,氣溫不是很低。不過安徽等地竟然下雪了,這個情況下肯定就要受到倒春寒的影響了。出現倒春寒一般是指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像安徽這樣,二三月份的時候,氣溫緩緩回升,到了一定的溫暖程度之後,突然間降溫下雪,這對於正處於分櫱期的小麥來說,傷害特別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沒有降雨降雪,但是溫度一直持續在十度左右,這對於小麥生長期影響也是比較大的。不到10度的地溫不利於小麥分櫱期的成長,如果溫度一直比較低,那麼小麥的生長就會遲滯,對於其產量和質量來說都有影響。所以說倒春寒對小麥和其他作物來說都是很不利的。
不過最近這些年這種情況倒是經常出現,每年到二三月份的時候,氣溫回升的比較快,到4月份本應該已經很溫暖了,卻突然氣溫驟降,造成倒春寒。由此農民們也總結出了應對的方案,勤看天氣預報,早作打算,在出現倒春寒的前兩三天,就要提前打一些防凍藥劑。還有的果農們為了防止果樹遭受凍害,提前透過煙燻的方式降低溫差,減輕受凍害的程度。
如果提前沒有料到有倒春寒,在小麥受凍害後,如果不是特別嚴重,趕緊澆施尿素,及時追肥澆水,可以防止小麥受害嚴重,總之提前預防和凍後修復要結合,一般情況下就沒什麼問題了。前幾天下雪的幾個地方,這波小麥就要遭殃了,不過如果提前做好了預防,施救及時的話,產量也不會有受到太大影響。
今年的糧食會不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對大家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畢竟今年比較特殊,疫情影響,再加上幾個國家宣佈限制糧食出口,大家更擔心自己萬一存的糧食不夠,所以更渴望大豐收。
-
9 # 家有兩件貂皮大衣
當前,小麥已進入撥節孕穗期,是小麥生產的關鍵時期,此時小麥抗寒能力大幅下降,會導致小麥結實粒數減少,產量大幅降低。據天氣網天氣預報顯示,本月下旬,會有一次大幅度降溫過程,降溫幅度達到15度以上。特別是3月27—29日,氣溫更低,甚至接近0度。
緊急通知:下週將有大降溫,局地狂降15℃!今年小麥會遇“倒春寒”嗎?
在此,特別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小麥會發生倒春寒凍害!!!嚴重影響後期產量!!!抓緊安排做好防範準備!!!
小麥“倒春寒”的預防和補救:
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
-
10 # 畜禽養殖學堂
“倒春寒”是指一般在二三月份,天氣本來逐漸回暖,春暖花開,貌似要入夏的季節,但是突然之間就降溫。比如說這兩天就就屬於典型的倒春寒,在三月二十五六號的時候,還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暖陽狀態,氣溫甚至達到了二十四五度,都開始開空調了。而這兩天溫度急劇下降,大家又披上了寒冬的棉襖,當然也開了空調,不過是制熱。
那麼對於種地的朋友來講,本在小麥返青的時候突然降溫發生倒春寒對小麥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倒春寒對小麥的危害很大,特別是種小麥的在北方居多。我有個在河南的朋友更是說他們那裡又下雪了,而且是雨夾雪,可想而知,對農作物的危害更大了。
倒春寒對小麥的危害表現症狀:倒春寒會使小麥出現冰凍症狀,在這個時候的小麥本該在返青的綠油油狀態,但是經過霜凍之後可能會變成白色乾枯現象,而且出穗可能不整齊,勢必會造成小麥苗兒死亡、造成減產。
如果是耐寒品種比較差的小麥,更易受寒的影響,再比如說在播種前土地肥沃能力比較差,乾旱缺水,小麥本來品質就比較差,發生倒春寒,基本上就是覆滅性減產。
那麼倒春寒已經發生,作為農民我們應該怎樣減輕危害呢?我們都知道這幾天是小麥返青的時候,我們要加大對於乾旱、長勢不好的小麥進行澆水,並且施加磷肥和鉀肥。如果實在是長勢不好也可以追加水肥,用噴霧噴打在葉表面。另外災害性天氣多了肯定會增加種植成本,只能希望今年行情好一點,對於減產帶來的損失做出補償。
-
11 # 麒麟日記
2今年小麥是否會受倒春寒的影響,這要看各地具體的氣候情況,如果進入二三月份就再沒有降過溫,而且接下來的時間氣溫比較穩定,那一般就不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如果最近下過雪,那可就不好說了,倒春寒基本上就在所難免。
前幾天各地氣溫都有一定回落,我們山東這裡從一開始的20多度,降到了零上10多度,下了一場雨,但是還好,氣溫不是很低。不過安徽等地竟然下雪了,這個情況下肯定就要受到倒春寒的影響了。出現倒春寒一般是指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像安徽這樣,二三月份的時候,氣溫緩緩回升,到了一定的溫暖程度之後,突然間降溫下雪,這對於正處於分櫱期的小麥來說,傷害特別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沒有降雨降雪,但是溫度一直持續在十度左右,這對於小麥生長期影響也是比較大的。不到10度的地溫不利於小麥分櫱期的成長,如果溫度一直比較低,那麼小麥的生長就會遲滯,對於其產量和質量來說都有影響。所以說倒春寒對小麥和其他作物來說都是很不利的。
不過最近這些年這種情況倒是經常出現,每年到二三月份的時候,氣溫回升的比較快,到4月份本應該已經很溫暖了,卻突然氣溫驟降,造成倒春寒。由此農民們也總結出了應對的方案,勤看天氣預報,早作打算,在出現倒春寒的前兩三天,就要提前打一些防凍藥劑。還有的果農們為了防止果樹遭受凍害,提前透過煙燻的方式降低溫差,減輕受凍害的程度。
如果提前沒有料到有倒春寒,在小麥受凍害後,如果不是特別嚴重,趕緊澆施尿素,及時追肥澆水,可以防止小麥受害嚴重,總之提前預防和凍後修復要結合,一般情況下就沒什麼問題了。前幾天下雪的幾個地方,這波小麥就要遭殃了,不過如果提前做好了預防,施救及時的話,產量也不會有受到太大影響。
今年的糧食會不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對大家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畢竟今年比較特殊,疫情影響,再加上幾個國家宣佈限制糧食出口,大家更擔心自己萬一存的糧食不夠,所以更渴望大豐收。
-
12 # 農大知事
近日,在我老家山東,大部分地區受到冷空氣影響,氣溫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一場小雨過後,菏澤地區的氣溫從最高26攝氏度,下降到最低3攝氏度左右,部分地區還有霜凍出現,山東半島氣溫甚至降到了零下。
直到今天,氣溫雖有回升,但最低溫度還在6攝氏度上下,體感依然還是比較冷,從天氣預報來看,山東各地的氣溫依然持續低位徘徊。這樣的天氣狀況,如果參照“倒春寒”天氣的標準,已經算是“倒春寒”天氣了,這樣突變的天氣對於冬小麥以及其它正在生長的農作物而言,多多少少都是會有影響的。
目前,在我老家這邊的農田裡,絕大部分種植的都是冬小麥,前幾天氣溫快速回升,再加上農民對小麥追肥、澆水等,小麥生長的很快,感覺每天都在變樣,已經初步進入到了抽苔孕育期間,在此階段小麥一旦受到了凍傷害,輕則會影響抽穗,重則就抽不了穗,對小麥的產量影響很大。
2018年的春季,在小麥已抽穗期間,就發生過一場“倒春寒”氣象,以至於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當年我家的小麥每畝地產量只在500斤左右,就已經算是高產量了,有的農戶畝產不足200斤,可見“倒春寒”天氣對小麥產量的影響有多大了吧。
不過,近日這場冷空氣相比2018年來得比較早了一些,再則,出現霜凍的地方並不多,對小麥生長雖然也有一些影響,但總體影響範圍是有限的。在現在這個季節,天氣變化有些無常,還會不會再次出現“倒春寒”天氣,也是說不準的,所以,也只有每天多關注著天氣預報,好在“倒春寒”到來前做好相應的防範。
這些年來,在春季發生“倒春寒”天氣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冬小麥種植中加強對“倒春寒”天氣變化的影響,減少春季小麥凍傷害的發生,也是需要做好提前預防工作的。
預防倒春寒天氣的綜合管理措施1、首先就是在種植上選用抗寒性好的小麥品種。目前的小麥品種比較多,但各有其優劣點,要對種植的小麥種類做具體瞭解,抗寒性好的小麥雖然並不能完全杜絕凍害,但相比而言還是會降低“倒春寒”天氣損害的,2018年就是很好的例證,抗寒性好的小麥與其它品種相比收成就大不一樣。
2、錯開常發生“倒春寒”天氣時的小麥脆弱期。一般情況下,除了極端天氣情況外,每年春季倒春寒發生的都比較早,根據這種自然規律,冬小麥播種時可以適當延後,推遲春季小麥的生長髮育,以此增強小麥的抗寒能力。
3、鎮壓抑制小麥生長,對於播種早或者是小麥初春有旺長現象的,可以採取人工鎮壓的方法,或者是春節後及早噴灑抑制劑,防止小麥生長過快,也是預防倒春寒天氣發生的另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
4、關注天氣變化,在倒春寒天氣到來之前,及時先澆上一遍水,土壤在水分增強的作用下,有助於土壤的導熱能力,從而能夠達到適當提升地表溫度的作用,也不失為應對倒春寒天氣的預防措施。
“倒春寒”天氣確實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也只有提前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把凍傷害的風險降低,減少農業種植的經濟損失,也不失為是“亡羊補牢”的一種做法吧。
-
13 # 宋樹旺
今年的小麥還會不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
今年的小麥受倒春寒的影響是會有的,只是各地的氣溫有所差異,冬小麥的管理措施也會因人而異。所以冬小麥受倒春寒的影響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差別。
倒春寒是指早春氣溫回升快,但在氣溫回升過程中,突然出現持續低溫天氣的一種現象。特別是暖冬天氣,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會更大。
倒春寒一般是受一股冷空氣影響所致。在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氣溫回升。氣溫一般都超過了15°C 以上。如果一股寒冷天氣來臨,而導致氣溫驟降10°C 以下,夜間最低氣溫甚至低至0°C ,並持續三到四天,這就是“倒春寒”天氣,其對農作物的危害,不可小覷。其實,小麥在返青拔節期突遇氣溫下降,只要天氣溫度低於4°C 以下,就會對冬小麥的正常生長造成一定的危害。危害輕的,可使小麥葉片發黃,生長緩慢。危害重的,會影響到小花兒的正常發育,減少結實率和穗粒數,甚至不能正常抽穗乾枯而死。所以冬小麥的春季管理是冬小麥穩產高產的關鍵期。
今年是暖冬天氣,春季的氣溫回升也比較快,小麥長勢也很喜人,但3月26號的一場大風和陰雨天氣,使氣溫從24°C 驟降至3°C ,並持續了四天的時間。據氣象臺預報,3月31號仍會有大風降溫天氣,4月1號氣溫仍會下降,所以及時加強冬小麥的肥水管理,對預防倒春寒有一定積極的作用。那麼,如果冬小麥突遇倒春寒天氣,又應該如何管理呢?
第一,小麥長勢弱的地塊,要及時鋤劃鬆土,斷根保墒,促使小麥二次分櫱。配合返青拔節期澆水施肥,並多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之。一般畝施10~15公斤。增強營養,提高小麥的抗病能力。
第二,對於小麥已經澆水施肥的比較旺盛的地塊,及時噴施葉面肥,以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內酯及控旺劑復配,或者噴施倍久或靚彩組合套餐加控旺劑,防止小麥過快生長,保證麥穗的分化質量和數量。促使受凍細胞快速恢復正常生長。
受倒春寒危害的小麥,並且還容易發生病蟲害,這遍葉面肥也正好起到積極有效的預防作用,可以對小麥的穩產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
14 # 膠東鄉村
這幾天,小麥還沒到拔節期,就已經遭受倒春寒的影響。不過,四月中下旬的倒春寒更可怕,如今看,出現的機率非常大,我們應該及時地做好預防工作。
為什麼說以後倒春寒出現的機率依然大呢?
因為暖冬環境下,倒春寒不可避免,如今都成了自然的現象。天氣異常導致該冷不冷,造成的結果就是該暖又不暖。這兩天的寒潮算是提前給個下馬威,有的地方都下雪了,我們煙臺的氣溫昨晚也到了2℃,而此時,恰好趕上杏花滿樹。
由於小麥尚未拔節,所以這幾天的降溫尚沒有造成很嚴重的凍害。據天氣預報來看,未來的天氣情況並不樂觀,對於倒春寒的提前預防,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對於小麥來說,管理時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預防措施,比如對旺長的小麥以控為主,透過深耕,抑制小麥生長和過早拔節,透過噴布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內酯,增強抗凍性。對於弱苗,進行淺除,補充氮肥和營養,透過及早澆水來促旺。無論旺長還是弱勢,倒春寒來臨時,對麥田都要採取灌水的方式,調節地溫,延緩小麥的拔節時間。
同時,對遭受凍害的小麥喲積極開展補救,透過補肥與澆水,促進小麥早分櫱、小櫱趕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和增加每畝穗數,來減輕凍害的損失。透過中耕保墒,提地溫,增分櫱,獲得好收成。透過噴施葉面肥,噴施氨基酸葉面肥,促進小麥的恢復生長。
總之,倒春寒的危害非常嚴重,我們一定事先積極預防,來時沉重應對,過後科學補救,儘量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確保收穫季節的小麥大豐收。
-
15 # 中原農資寶典
會的
在低溫來臨之前可以採取灌水、煙燻等辦法,預防和減輕低溫冷害的發生;發生低溫冷害應及時追肥澆水,保證小麥正常灌漿,提高粒重。
具體操作為:
一、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充足,對預防和補救低溫冷害具有重要意義,乾旱會加重小麥的凍害。
二、適量補肥。在低溫冷害來臨前或過後,小麥受冷害後應立即補施速效氮肥,促進小分蘗成穗,提高分蘗成穗率,彌補主莖損失,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高鉀/高磷複合肥10-15公斤左右,根據實情酌情增加追肥量。
三、做好病蟲害防治。受低溫冷害後的小麥,抗病能力下降,極易發生病蟲為害,應及時噴施殺菌殺蟲劑,防止病蟲為害。
回覆列表
立春以後溫度會逐漸開始上升,小麥也開始進入生長階段,最近倒春寒的到來另很多種植戶頭痛。倒春寒的出現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巨大的影響,小麥畝穗數會降低,空穗數開始增多等情況,嚴重的甚至能會導致小麥減產
1培育壯苗
2施肥
3澆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