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iffney

    兩個都用過,最後留下的是WH-1000XM3,這是目前消費級最強降噪耳機,不管是降噪、音質還是做工都好於QC35II。

  • 2 # 懸崖的盧

    先說一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 WH-1000XM3。這個答案跟我是不是索粉,自己是不是買了 5 臺 WALKMAN 沒有關係,更多的是基於技術和聽感偏好上的選擇。

    外觀無大改,但誰更舒服?

    對這兩個系列很熟悉的使用者都知道,索尼和 BOSE 在這一代產品上都沒有大改造型,改變的基本上都是在細節位置

    BOSE QC35 II 和上一代比起來,外觀保持了相同的風格,機身的鍵位會有一點變化。新一代加入了降噪調節鍵,方便使用者在「降噪模式·高」、「降噪模式·低」、「關閉降噪」三個模式下面切換

    用於配對裝置的 NFC 模組依舊放在降噪麥克風的下側,這樣放置的話,使用者如果想在帶上耳機後配對裝置的話,會比直接放在側面要更難用一點。

    雖然沒有修改 NFC 的位置,但 BOSE 還是對機身進行最佳化。

    後期推出的 QC35 II 重量只有 240g,比起 308g 的 QC35 要輕了 68g。這樣也可以說明,BOSE 在重量的分配和控制上的確有很大進步,機器佩戴之後的輕盈感要在之前自由一點。

    這次也換上了更加鬆軟的耳棉,在保持原本隔音效果不變的狀態下,QC35 II 佩戴的壓力也會之前少了,確實還要再舒適一些。

    相比之下,索尼 WH-1000XM3 在重量的變化上沒有 BOSE 那麼大。

    原本重量為 275g 的 WH-1000XM2,更新到 WH-1000XM3 後也只是減磅到 255g。雖然原本就比 BOSE QC35 要輕,但這一代在重量上的改變也不是太明顯。

    WH-1000XM3 優化了佩戴的受力分配,佩戴時的壓力舒緩比上一代要做得好一點,舒適度也有提升。

    不過,WH-1000XM3 這次用上了收窄了的橫樑,這個橫樑對於我這種頭部尺寸比較大的佩戴者,還是不那麼友好。雖然頂樑上的皮質帶能夠延緩壓力的影響,但這個橫樑對我來說還是有點不舒服。

    佩戴感這個問題確實要比聽感要直觀和主觀得多,每個人頭部的尺寸、形狀、佩戴習慣有細微不同的話,都會影響耳機的佩戴體驗。而頭稍稍有點大的我還習慣把耳機帶得壓耳一點的話,這裡還是會覺得 QC35 II 會舒服一點。WH-1000XM3 不是不好,而是還未達到我需要的效果而已。

    至於隔音效果和操控體驗,這兩點大家其實都做得差不多。

    不管是上一代還是最新這一代的對比,WH-1000XM3 和 QC35 II 在處理耳棉的物理隔音效果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帶上之後就已經更改隔掉一部分規律的低音量噪音了,這個表現其實已經夠用了。

    至於互動方式的話,感覺大家還都是「半斤八兩」

    BOSE QC35 II 的按鍵雖然有比較明確的凹凸處理,方便使用者盲操作,但放在機身下側的位置上,未用過 BOSE 的新人則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適應。

    索尼用上觸控手勢也很直觀,但有些時候還是會出現誤觸,如果單靠耳機的來操控的話有些時候還是比較糾結。

    看似碾壓的傳輸效能對比,其實也有選擇的餘地

    之前做 Soundbar 體驗的時候,我就覺得 BOSE 是一位不怎麼善於透過技術點宣傳來表達自己的選手。

    不管是 Soundbar 還是今天談到的降噪耳機,BOSE 都很少在官方宣傳文案中談到自己在傳輸、音訊處理技術,即便是自家最自豪的降噪,QC35 II 的宣傳頁面中也只有幾句體驗上的描述,沒有具體的技術描述和資料展示。

    就這一點來說,索尼和 BOSE 真的就是兩個不同的極端。

    不管是 WH-1000XM2 還是 WH-1000XM3,索尼都按照標準的旗艦思維去做。最全面的技術堆疊,應該是索尼最常見的一套擊敗對手的連技。

    和上一代一樣,WH-1000XM3 支援 LDAC 和 aptX HD 這些高質量傳輸編碼。比起只有 SBC、AAC 的 QC35 II,WH-1000XM3 的無線傳輸質量更高,即便在無線狀態下也能夠傳輸無損。而且最高只支援 AAC 的 QC35 II,最多隻能怪實現 320kbps 規格的無線傳輸

    要是你是 Android 8.0 裝置的使用者,或者也像我一樣是 WALKMAN 使用者,那 WH-1000XM3 就是必然之選了。

    但如果你用的 iOS 裝置的話,那 BOSE 確實還有一點競爭力。畢竟不管是索尼還是 BOSE,iOS 也只是支援 AAC 編碼而已,傳輸上的區別並不大

    不過,索尼這次把之前用過的音訊處理技術,如 S-Master HX 數字放大器、DSEE HX 數字音訊處理技術都整合到最新的 QN1 晶片中。即便是面對非無損音訊,WH-1000XM3 都能夠透過老技術進行補償,從而提升聲音表現。

    就這裡看,索尼在聲音處理、無線傳輸的方向上要比 BOSE 強很多,WH-1000XM3 在這兩方面確實有著碾壓 QC35 II 的能力。

    畢竟,兩家公司的側重點不同。

    BOSE 也曾在之前接受愛範兒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們會把聲音的重心放在聲音表現和聲音的適應力上,傳輸技術、聲音處理技術這些也都不是他們側重的地方。有今天這樣的比賽結果,也是正常的事情。即便 QC35 III 或者 QC45 在今年更新了,兩者在這方面上的差距都不會有變化。

    而作為一個在傳輸技術上執著的 WALKMAN 使用者,在傳輸和音訊技術這關,我毫不猶豫地投了索尼一票。但如果你用的是 iOS 裝置,自己也不糾結這些的話,那還有選擇的餘地。

    聽感,還是技術佔優者勝

    談聽感表現前,還是先提一提索尼更新 QN1 晶片這件事。

    用上了 QN1 降噪晶片之後,索尼官方宣稱引數上它的降噪效果會比 WH-1000XM2 要強上 4 倍左右,另外也提升了 LDAC 的傳輸規格,可直接採用了 32 位音訊訊號處理技術,除此之外,QN1 內整合的數模轉換器和模擬功率放大器使耳機實現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帶來出色的音質表現。

    綜合這兩點更新,WH-1000XM3 在加入 QN1 之後主要提升在兩個方面——降噪效果和聲音效果。

    對比 WH-1000XM2,WH-1000XM3 開啟降噪後確實要乾淨很多。不管是底噪的控制,還是降噪力度都要比 WH-1000XM2 要好。對於索尼來說,確實是一大進步。

    不過面對 BOSE 的話,QC35 II 在降噪力度上還是能讓人滿意的。帶上 QC35 II 之後,耳機還是能夠給你一種安靜的感覺。不過對比升級後的 WH-1000XM3,QC35 II 的降噪力度還是要低一點。

    還有就是,QC35 II 降噪模式下的壓迫感還是有點大,長時間帶著的話,疲勞度的重新整理還是要比索尼快。

    但還好的是,QC35 II 有可調節降噪的設計,比起以前確實要好很多。

    聲音方面,QN1 的加入提升了 WH-1000XM3 的音訊處理能力。同時,索尼也在 WH-1000XM3 上用了更新後的 40mm 動圈單元,新單元的效果能夠在進一步提升耳機的解析力,聲音的細節、厚度和飽滿程度處理也有會有進步,對整體表現提升也有幫助。

    面對還沒更新的 QC35 II,索尼在聽感上的優勢又再大一點了:

    ▲ (歌手:A-Lin | 專輯:《罪惡感》| 格式:24bit 96kHz Hi-Res FLAC | 裝置:NW-ZX300A )

    ▲ (歌手:許廷鏗| 專輯:《Alfred Hui》| 流媒體服務:Spotify | 裝置:iPhone 8 Plus)

    WH-1000XM3 上耳的第一感覺就是乾淨。整個環境都很乾淨,解析力和分離度都比以前要再好了不少,背景和人聲能有更穩妥的距離,樂器與樂器之間也能保持距離,混合起來不會有雜亂無章的感覺。

    這份乾淨尤其是在人聲的部分,就像所選曲目《平衡感》中,A-Lin 在第二段主歌中的停頓部分,你會感受到 WH-1000XM3 在處理方面的細膩,這個部分不會有聲音的混雜感,很純很乾淨。那一下停頓確實能夠聽出 WH-1000XM3 的進步,這裡不是說 WH-1000XM2 不好,而是 WH-1000XM3 已經明顯更勝一籌了。

    相比之下,只有 AAC 傳輸的 QC35 II 在聲音的細膩程度上,確實做得 WH-1000XM3 那麼好。雖然 BOSE 還是很盡力去處理細節,但 QC35 II 在細節上還是有些毛刺感,傳輸上的差距還是會呈現在聽感上。

    不過 QC35 II 的表現要比之前均衡不少了,人聲雖然不突出但也比較穩定了。只是還是有點乾澀,尤其是面對女聲展示的時候,QC35 II 還是駕馭不了,給人一種細節粗糙的感覺。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我的聽感其實已經被索尼「馴化」了,覺得索尼好聽也是正常的事。

    當然我也不迴避這一點,但聲音細節、傳輸模式帶來的差距,QC35 II 和 WH-1000XM3 比起來確實有明顯的差異。就單純從聲音質量來說,有技術加成的索尼,確實略勝幾籌。

    BOSE 和索尼,誰得你心?

    經過佩戴、傳輸技術和音訊技術以及以及主觀聽感對比,相信大家其實都有了結論。

    BOSE 在佩戴感受上有不錯的表現,但在傳輸、音訊技術上和索尼有較大的差距。雖說這是產品文化上產生的差異,但對於無線耳機來說,在傳輸上落後確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聽感沒有別人好其實也很正常的事情。

    加上,QC35 II 其實和 WH-1000XM3 相差了一代。降噪技術沒有提升的情況下被索尼超越了,這樣其實也很正常。

    所以讓我推薦,我當然首選索尼 WH-1000XM3,另外就是希望 BOSE 能夠快點推出新一代降噪旗艦吧,因為競爭對手要勢均力敵,對比起來才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的12個營銷手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