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新雨道

    醫療行業和生物行業將會融合形成一個大的行業,在這兩個行業的融合之後就會形成智慧醫療。經過疫情之後,人類將會對病毒疫苗的研製形成一個合力。但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2 # 藥本正經

    我認為2020醫療行業發展離不開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智慧科技能夠賦能醫療打破地域、空域、時域與資源的限制,極大提升醫療服務的效能、效率和效益,智慧醫療是醫療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近期疫情肆虐,阿里雲大資料篩查肺炎患者功不可沒;流動人群疫情防控,與患者接觸人群速查同樣離不開大資料計算;新藥研發,透過大資料建模篩查,尋找有效成分;5g應用場景不斷拓寬,遠端診斷,遠端醫療(包括遠端手術)成為現實。這些都是科技助理醫療發展現有案例!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和醫療資源的日益緊張,各國政府和民眾都越來越重視智慧醫療產業。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正處於穩步發展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市場銷售額約為2514億美元,2016至2018年全球智慧醫療服務支出年複合增長率約為60%,2019年全球智慧醫療服務產業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美元。

    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佔世界的2%,醫療服務供給不足。此外,傳統醫療行業醫療系統碎片化、醫療資訊孤島、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因此,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服務將是解決目前醫療行業痛點問題的有效方法。近幾年,我國智慧醫療快速發展,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智慧醫療市場規模706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9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行業規模將達880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1000億元。

    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慧遠端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需要融合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處理等多種技術。未來,智慧醫療將出現三大趨勢:開發人工智慧醫生緩解醫護人員不足;助力藥物挖掘效率,加速新藥研發;利用智慧醫療治療癌症,開展生物防治以及預防保健工作!

  • 3 # 夕顏老師1210

    透過這次疫情,讓民眾都看到了逆行的白衣天使巨大的犧牲與奉獻精神,也激發了人們對醫護人員的感激與尊重,無形當中極大的提高了醫護人員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當然,醫生這個職業本就是比較受人尊敬的群體,社會地位較高,雖然有的時候出現醫患糾紛,那也是個別現象,大多數醫生都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大多數人民群眾也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理解醫生已經盡力,能夠善待醫生的辛苦付出。

    在我寫一些是否報考醫學院校方面的文章時,也會有大夫朋友說做醫生的辛苦與不被人理解的苦惱,會勸你不要學醫,不要做醫生,其實我理解那只是嘴上說說,真正履行醫生職責的時候,醫生們都是毫無怨言,義無反顧的。所以我想在今後,醫療行業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學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同時這個行業也會結合網路、高科技、人工智慧以及大資料等方面更加高效、科學,也許不久將來,機器人醫生會更加智慧,代替人去執行傳染病治療和看護工作,疫苗會迅速投入臨床使用,沒有醫護人員被感染,人民群眾很快抵抗住病毒侵襲,沒有死亡,沒有災難,讓2020年的武漢疫情永遠成為歷史!!

  • 4 # 君子有道乎

    本人學醫出身,雖離開醫院多年,但一直有關注醫療行業的發展。看這個行業的發展,得透過全球視野來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西醫結合是不是偽命題?這個問題比較有爭議,但卻又並行於醫學的發展,必須站在更高的維度,以更高級別文明的宇宙視角,才能給出邏輯自洽的科學解釋。第二個問題:基因突變是不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基因工程,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學,是生物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性應用,說的科幻一點:是解開上帝密碼的鑰匙。這兩個問題想明白了,答案就清晰了。至於今年的發展會如何,不知你要問的是醫療技術,還是國內A股的醫藥板塊?

  • 5 # 常航學士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醫療行業變革、調整與升級的關鍵一年。這一年,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分級診療、社會辦醫、國家藥品集採等政策持續推進;以仿製藥為主的中國醫藥工業發展主線逐漸向創新藥轉化;網際網路醫療也在技術的推進下持續向好。但同時,年底發生的醫患糾紛悲劇和2020年初突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讓行業改革中的醫療行業更加引起社會關注。2019年已經過去,2020年醫療行業又將迎來哪些新變化?我們一起從十個方面探討一下吧!

    一、“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現狀: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4月,我國網際網路醫療使用者規模為4500萬,行業滲透率6.6%;2019年10月,全國已建成網際網路醫院269家。

    趨勢:在政策促進下,未來3一5年內,我國將打造一批以高水平醫院為依託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協作平臺,這將給相關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此外,人工智慧技術、醫用機器人大型醫療裝置、應急救援醫療裝置、3D生物列印技術和可穿戴裝置等方面的進步也將助力“網際網路+醫療”深入發展。預計到2020年4月,網際網路醫療使用者規模有望上升至5900萬,滲透率達到7.9%。

    二、醫療器械集中化

    現狀:隨著全球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近年來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4278億美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00億美元。同時,近年來我國對醫療器械行業監管愈加嚴格,打擊壟斷、行政干預、商業賄賂政策持續發力,不規範企業陸續被淘汰,行業市場環境逐步改善。

    趨勢:隨著“兩票制”“營改增”“94號文“行業整風”等政策的推行, 以及新版GSP對企業採購、驗收、儲存、配送等環節做出更高要求的規定,醫療器械行業整合在未來的2到3年中將加劇,集中度快速提升。而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 的試點和推行, 更是從“責任”的角度明確產品持有人的責任,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預計到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規模將達4774億美元。

    三、終端市場慢增長

    現狀:據統計,從2011年到2019年,我國藥品

    終端市場增速連年放緩。2019年上半年,藥品

    終端市場銷售額為9087億元,同比增長5.8%,

    較去年同期的6.9%增速進一步下滑。2019年一

    季度,全國藥店數量為46.86萬家,較2018年減

    少20465家,近2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趨勢:2020年,醫藥零售行業仍將面臨多方因

    素影響,藥佔比、零加成、“4+7”帶量採購深

    化、醫藥渠道的“網際網路+”模式轉變等都將深

    刻影響到醫藥零售。其中,處方外流使得藥店

    迎來結構性機會,但並不代表利益均沾;醫保

    超範圍刷卡、處方藥銷售、執業藥師配備三項

    要求使不少藥店難以存續;個人醫療賬戶改革

    將給醫藥零售行業帶來較大沖擊;醫療資訊化

    政策變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醫藥零售行業

    競爭格局。

    四、創新藥與仿製藥向好

    現狀:2019年新醫保目錄的出臺,帶動新一輪醫保藥品准入談判的啟動,創新藥迎來發展利好。同時,自2015年“722”臨床自查核查以來,國內不少藥企在2019年首次獲得臨床批文,首仿藥上市後相同通用名產品廠家隨後獲批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一年可以批2家甚至更多,仿製藥在2019年也迎來豐收年。

    趨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表示,2020年,藥品招採模式改革對市場影響將進一步放大,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如果仿製藥企業過度依賴單一品種,極易受到新進入者的低價衝擊。而創新藥(尤其是首創)憑藉上市後獨佔期競爭少、降價壓力小等優勢,新一年會有更多企業加碼。同時,帶量採購也會促進醫藥行業加大對仿製藥的開發力度和創新藥領域的投入,加速產業升級。

    五、集中採購常態化

    現狀:2019年1月和9月,“4+7”和“4+7擴

    面”接連推出,並落實招標。12月底,相關檔案

    進一步明確下輪招標的藥品品種增至33個,並對

    招標規則進行了最佳化。不只是藥品,7月,國務

    院釋出通知,明確提出按照帶量採購、量價掛

    鉤、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

    集中採購。目前廣東、湖南、江蘇、安徽等省份

    已經開始對高值醫用耗材進行集中採購。

    趨勢:根據醫改趨勢,未來藥品和醫用器械的集

    中採購將會常態化。2020年藥品集採談判的次數

    大機率不會比2019年少(至少2-3輪),而且品

    種將會增多,同時集採的招標規則將會進一步優

    化。但某些藥物還沒有建立一次性評價,因此不

    會在未來一年增加至所有品種。而高值醫用耗材

    有其特殊性,2020年集採應該主要集中在試點省

    份,全國性的醫療器械採購將會在高值耗材領域

    展開。

    六、民營醫院加速發展

    現狀:2019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十部委聯合發

    布《關於印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意

    見的通知》,檔案22條支援民營醫院發展的扶持

    政策中就包含“進一步放寬規劃限制。政府對社

    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佈局不作規劃限制。取消

    床位規模要求”。8月,全國人大會議第三次審

    議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

    多次提到“鼓勵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開展醫療業

    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合作”,特別提出

    “非營利性民營醫院應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的稅

    收、財政補助、用地等優惠政策”。

    趨勢:長期以來,土地和床位限制一直都是阻礙

    民營醫院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如今國家限制放

    開,給足了民營醫院擴大規模,甚至是集團化、

    連鎖化發展的機會,這必將推動2020年更多投資

    人創辦更多高質、高效的大型民營醫院。同時,

    隨著人們就醫觀念的改變,以及家庭醫生、分級

    診療行動的開展,小型診所,尤其連鎖的品牌診

    所和專科醫院等“小而美”的醫療機構也更有機

    會贏得百姓的認可,在2020年獲得更好發展。

    七、醫務人員保障

    現狀:2019年年底,引發社會震驚的“北京民航

    總醫院傷醫事件”讓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及工作

    權益得到關切,醫患關係這一歷來緊張的話題重

    心逐漸轉移到如何保護醫務人員正當權益上。同

    樣是在2019年,薪酬制度改革試點醫院超過

    2800家,“年薪制”、“超額績效不封頂”等模

    式出現。6月,深圳市頒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

    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提出要制定公

    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性檔案,落實“兩個

    允許”,加強醫務人員待遇保障。

    趨勢:2020年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城市將

    增多,各省將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

    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

    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

    勵”。同時,如何防範醫務人員工作風險,切實

    緩和醫患關係,最佳化醫務人員從業環境,將是

    2020年醫療行業的重大課題。

    八、人才下沉

    現狀:據國家衛健委統計資料,截至2019年10

    月底,我國已有21.5萬名醫生參與多點執業,

    其中,到基層醫療機構執業的約佔60%,社會

    辦醫療機構的約佔40%。換句話說,截至目

    前,我國已有至少8萬多點執業醫師走向了民營

    醫院。

    趨勢:2019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印發公立醫院章程範本的通知》出臺,重

    點強調“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薪酬待遇,堅

    持同崗同酬同待遇”,聯絡到2018年6月釋出

    的《關於開展制定醫院章程試點工作的指導意

    見》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國所有醫院都要

    完成章程制定工作”,這意味著2020年將有更

    多醫護人員不再糾結“編制”,而是有意願、

    更積極地選擇多點執業,或是直接邁向市場,

    湧入民營醫院。

    九、DRG付費改革深入

    現狀:2019年6月,北京、天津、邯鄲等30個城

    市成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即DRG) 付費國家試

    點城市;9月,醫保局釋出定點醫療機構程式碼、

    醫保醫師程式碼等11項編碼規則和方法,並在10月

    選擇試點,且頒佈通知規範試點城市統一使用醫

    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醫療服務專案、藥品、

    醫用耗材、醫保結算清單等15項資訊業務編碼標

    準, 要求各省制定細分的DRG分組。

    趨勢:2020年,全國將統一醫療保障資訊系統,

    進一步推動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等15項資訊業務

    編碼標準在全國落地。但鑑於目前DRG分組仍未

    完善,各省情況各異,2020年實現全國統一的

    DRG分組標準還很難, 各省制定適用本省的DRG

    分組或許更為現實。

    十、個人(家庭)賬戶

    全面取消

    現狀:2019年4月,國家醫保局聯合財政部下

    發《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

    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實行個人(家庭)賬戶

    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

    渡。而城鎮職工個人醫保賬戶目前體現出資金

    “沉睡”及缺乏共濟性的問題,現階段已有多

    數地區開展門診統籌、探索大病保險制度的試

    點工作。

    趨勢:根據通知指示,城鄉居民個人(家庭)

    賬戶向門診統籌的全面過渡將在2020年得到較

    快落實。門診統籌有利於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基

    金共濟能力、增強基金共濟效應,能更好地保

    障城鄉居民醫保待遇,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多實

    實在在的權益。按照通知精神,各地推進門診

    統籌後,可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

    支付範圍,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醫療費用均

    可報銷,比例在50%左右。

  • 6 # candy糖糖在路上

    預計在醫療健康領域,如生物製藥、診斷試劑、衛生防護、醫療保健等發發展空間會進一步開啟。而且透過此次疫情,公眾對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對防護服、口罩、消毒水以及其他各種醫療器材和藥品需求的暴增,即便疫情結束後,IVD診斷類企業、中藥類企業、低值耗材企業以及醫療零售平臺有實質利好,行業也會維持較長期的利好。

  • 7 # 房產總裁剛哥

    2020年醫療行業肯定會爆發式的發展,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隨著這場瘟疫大幅度的提升。在新的一年,醫療行業和保健行業會極速發展

  • 8 # 13愚公

    我認為中醫保健和中藥製劑,中藥飲片行業將有不可阻擋發展前景。這次疫情有力證明中醫藥在現有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中醫藥以其廉價,有效,安全的優勢讓普通百姓再度認可。隨著疫情在國外的蔓延中醫藥的療效相比西藥的療效顯而易見,如今,日韓歐美中藥已經告急!國內早有商人嗅到了商機。

  • 9 # 主抓大牛

    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醫療行業必定會成井噴式發展。尤其是對傳統中醫來講,防未病,治已病的優勢非常明顯,西醫的保健,中醫的預防都將在未來迎來大發展。

  • 10 # 努力的樣子很帥

    2020年醫藥行業將呈現四大趨勢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高技術密集型特點,有很強的技術壁壘。

    而且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自2019年從兩票制推行開始,我國醫藥經濟就開始出現上下游增幅背離的現象,工業銷售額增速提升,商業銷售額下滑。有資料顯示2019年1-9月份,我國醫藥製造業八個子行業營業收入18184.2億元,同比增長8.4%,同比去年全年有所下滑。2019年上半年中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為8823億元,同比增長4.6%,三大終端增速持續下滑。而基於近幾年醫藥行業發展態勢及資料,有業內人士預測醫藥經濟執行到了2020年將會呈現出以下四大趨勢:

    01

    終端市場進入“慢增長”

    我國藥品終端大致被分為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第一終端為公立醫院終端,由城市公立醫院和縣級公立醫院兩個市場組成;第二終端為零售藥店終端,由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兩個市場組成;第三終端為公立基層醫療終端,由城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兩個市場組成。不含民營醫院、村衛生室以及私人診所。

    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為9087億元,同比增長為5.8%,2018年上半年為8590億元,同比增長6.9%,從2011年到2019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銷售增速連年放緩。此外,零售藥店數量近20年來還出現了第一次負增長。未來,藥店加入集採已經成為零售藥店改革不可阻擋的趨勢,“4+7”集採導致同藥不同價的現象有望得到解決。

    02

    藥企專注創新藥與高階仿製藥研發

    藥品招採模式改革對2020年市場影響巨大,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如果仿製藥企業過度依賴單一品種,極易受到新進入者的低價衝擊而大幅影響營收。尤其是在帶量採購下,首仿、難仿、改良型新藥以及能夠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的藥企會更加被市場看好。

    創新藥(尤其是首創)憑藉上市後獨佔期競爭少、降價壓力小等優勢,會給企業貢獻豐厚的利潤,因此有實力的企業在豐富仿製藥品類的同時,加大創新藥研發力度也是非常必要的。未來,高銷售費用向高研發投入的發展模式將會逐漸改變。換言之,帶量採購會促進醫藥行業加大高階仿製藥的開發和創新藥領域的投入,加速產業升級。

    03

    企業營銷模式將發生深度改革

    從目前各製藥工業企業的公開資料看,原材料成本、研發成本、生產成本等佔藥品整體成本相對較低,佔據高比例的是運營成本、商務成本、資金成本等。預計隨著“4+7”試點擴大、後續品種的增加,製藥工業的營銷費用將會面臨巨大的下跌。加之“兩票制”壓縮流通渠道層級,減少中間環節層層加價;反商業賄賂、稅務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迫使產業從不規範、低水平的商業化向規範的、高水平成熟的商業化進化。

    未來,新的工商合作模式很有可能將隨著兩票制許可人制度的變革而出現。此外,流通渠道多元化和扁平化,醫藥流通和零售也將受業外勢力的衝擊而改變營銷模式。

    04

    “網際網路+”成風口熱點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政策密集出臺,旨在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隨著各項政策落地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正在不斷深化。

    在政策促進下,未來3—5年內,我國將在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地區建設一批高水平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平的科研創新與轉化平臺,培育一批品牌優勢明顯、跨區域提供高水平服務的醫療集團,打造一批以高水平醫院為依託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協作平臺。這定將給相關企業,帶來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 11 # 迷你寶貝蛋

    不樂觀。現在國家要求自負盈虧,又限制藥價和檢查利潤,導致有些醫院收入太低,另外,醫保費用的不足導致醫患關係緊張,打醫傷醫事件頻繁發生,各種疫情防控又要醫務人員衝到一線,醫療行業成了高危職業,現在的孩子報考醫學院的越來越少,這些都會對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產生負面作用。

  • 12 # 兒科小常識

    醫療行業不像那麼美好,就臨床醫生來說,數不清的夜班,糾纏不清的醫療矛盾,巨大的工作壓力。這幾點讓很多人逐漸退縮。

    有時候真的想不通,其實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工作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錢難掙,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你拿多少工資,取決於你的付出,工作繁雜不說,病人每天都是負面情緒的輸出,天天覺得你為什麼發熱還沒好,為什麼住了2天院花了這麼多錢,每天十萬個為什麼?

    不知道2020的醫療前景會怎麼樣,但是可能會向網際網路方面發發展,現在有很多的網上問診軟體。就個人淺薄,每個病人都個體化太明顯了,有時候的面對著面看,所以醫療行業不好說。

    希望2020年醫療前景越來越好。相信一切都會春暖花開。

  • 13 # 文軒178550919

    2020年醫療行業,紅雨隨心翻作浪,山青著意化為橋。人心所向、眾志成城,血肉擰成一起的醫患關係,偉大的中國白衣天使形象,2020年醫療行業高歌猛進。

  • 14 # 明月輝1981

    不咋樣,國家還是不把醫護人員當回事,從疫情補助的發放就能看出來,用你的時候說接觸待排查病人或確診病人算一線一天300補助,其它抗疫工作人員一天200補助。用完了就是直接接觸確診或疑似病例算一線,一線中再分300一天和200一天,沒有接觸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工作人員不算一線,沒有補助,這是神馬邏輯?沒接觸確診病人我們當時的工作也是高危工作啊,當時誰知道哪個是確診哪個不是,沒有我們的工作能篩查出確診病例嗎?現在以結果倒推,那一開始就說啊,為什麼前後兩個標準?從這件事就能看出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態度就是用你的時候重視你,不用你的時候漠視你。

  • 15 # 爽快6666

    醫療行業永遠也不會差,但是基於很多條件,自身條件,平臺條件,環境條件……就今年疫情來說,經濟是肯定倒退,對於醫療行業來說,也要受很大的影響,首當其中高風險行業,對於患者收治……也有限制,其次經濟跟不上,患者在個人醫療上的投入勢必降低,不管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仍然有業績考核指標,醫院仍然離不開業績的支撐,所以自己能力不咋地,身處平臺不好的醫務人員,未必今年好過。唯獨只有深練內功才是自我發展的出路,也是未來發展的出路。

  • 16 # 使用者6701472442975

    很快有很多人轉行,這次新冠疫情以後有很多人不想幹了,風險大,收入低,除了面對疫情風險,還得防患者的刀,這次疫情授漢的有名有利外,其它人發熱冂診,定點醫院的醫生護士什麼收入沒有,一樣冒風險,責任心重,收入低,比一般行業付出的多。心理壓力巨大。

  • 17 # 深漂光頭醫生

    2020年到現在為止是醫療行業最艱難的時刻。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新冠肺炎的流行,讓很多民營醫療都面臨著生死的邊緣,現在很多醫院都沒有病人。診所更不用說。現在有病了都不敢上醫院,能拖了就先拖一拖。 但是說要展望一下將來的話,醫療行業還是有很很多機遇。因為這個今年這個疾病的流行,國家也非常的重視。將來會在這個流行病學這方面也會投入更多。將來這個基層的醫療醫療人員。這個工資也會逐步的上漲。 .這一次白衣天使做出的勇於犧牲,勇於獻身的精神。鼓舞了很多年輕人。他們都立志學醫。都想做一個白衣天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歲女生有什麼推薦的眼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