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羅對手機的執著和技術,加上董小姐雄厚的實力和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能否做出一個新的手機品牌? 老羅的錘子手機和董小姐的格力手機,當初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並且兩家公司也都積攢很多專利技術,如果兩人精誠合作,我相信幹掉小米應該不成問題。同時實現了兩人做手機的夢想。
6
回覆列表
  • 1 # 秉岑言身寸

    羅永浩和董明珠可以擦出火花!先不談技術和資金這兩塊的事情,就一條“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引”的基本原則,就能擦出一大片的火花!另外,中國的一句老話:男女搭配,幹活兒不累[大笑][呲牙]

  • 2 # 竹球大叔

    我個人認為擦出火花的可能性不大。雖然手機和空調同屬消費類電子產品,但畢竟在兩個不同的產品細分領域。那就首先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兩位。

    羅永浩於2001年開始在俞敏洪的“新東方學校”從事的教育培訓工作,一直到2006年6月辭職。在2006年7月,羅永浩自己就建立了“牛博網”,“牛博網”在2009年1月被關閉。但在2008年6月的時候羅永浩就另外又創辦了“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有限公司”,2008年7月羅永浩的英語培訓學校“至聖嘉德培訓學校”開始營業。羅永浩在教育培訓行業一直做到2012年5月創辦“錘子科技”,至今一直在通訊產品領域發展。

    董明珠早在1990年就進入了“格力電器”,至今30年一直在這個領域工作和發展。

    羅永浩注重的是“情懷事業”,而董明珠注重的是實幹闖未來。她最看中的應該還是自己的格力主打產品,最看不起的就是“舶來品”,董明珠和雷軍對壘也足以說明了這一點。從某些方面看,董明珠和羅永浩在這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差異化。

    羅永浩除了教育培訓之外,就一直在從事手機產品。如果叫他去做別的產品估計一時半會也難以介入,而且自己再沒有其它強有力的主導產品和行業經驗。而董明珠不同,董明珠從事手機領域估計也是出於一時之義。何況,格力如完全介入到手機領域,也缺乏忠實的使用者群體;因為,忠實的使用者是需要長期積累的,就像格力空調的忠實使用者,是幾十年積累來的,董明珠應該清楚這一點。

    所以,介於以上所述分析,他們兩個應該是很難擦出火花的,當然也無法完全否定。

    以上僅個人觀點。

  • 3 # 手持菜刀

    都不接觸,何來火花。董明珠自傲,不可能合作的,寧願自己來,看她的智慧裝備。

    一步一步來,有個好處,盤子穩,但發展慢,很多彎路要走。

  • 4 # 沈坤策劃

    這是一個有趣的猜想,也是一個有趣的合作。在這裡,我不想複述羅永浩在手機行業的追求歷程和董明珠對手機的期望,就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是沈坤,財經領域創作者,也是一個資深的品牌營銷策劃人。所以我的觀點相對來說是比較客觀的,也是基於手機市場實際的!

    中國企業其實對待手機行業的特性,尤其是手機消費者的心理瞭解是遠遠不夠的。從第一代手機企業如TCL、長虹、海爾、聯想等,這些企業想當然地把各自在家電和電腦領域的品牌名稱,直接粗魯的延伸到了手機品牌,他們以為,消費者就是這麼好糊弄的!

    手機消費者與家電消費和電腦消費的心態和需求完全不同。對於家電產品,大部分消費者單純追求價效比,電腦也一樣!但手機不一樣,品牌的力量和使用體驗感是絕對排在前位的,面對三星、蘋果等洋品牌,我們竟然用聯想、TCL、長虹和海爾這樣的老土品牌來做手機,又豈能有贏面?消費者又如何有面子,在眾人面前使用這些手機?

    好,迴歸正題,董明珠雖然對手機一直耿耿於懷,但如果她的手機一直用格力品牌,我老實說,永遠不肯能成功!雖然手機的技術已經成熟,產品的質量應該不是個難題,但是,格力品牌的印記一直固化在空調上,現在轉移到手機上,消費者的感覺並不太好!

    羅永浩也一樣,品牌名稱叫錘子,一點科技感都沒有,同時也不去關注消費者,一味的玩自己的情懷,能不失敗嗎?格力的空調很牛逼,但手機銷售很失敗!羅永浩的錘子也失敗了,兩個失敗的人在一起我是不看好的!我不相信負負得正在手機行業能夠體現,除非他們對品牌進行創新!

    怎麼創新?全世界的手機行業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品牌名稱不是為消費者起的,都是創始人自以為是的創意,喬布斯的蘋果源自聖經故事。雷軍的小米來自佛經,格力、海爾、聯想、vo、op,這些名字是什麼東西?羅董結合想成功,就必須從這裡開始創新,創造全球第一個真正為消費者原創的手機品牌,並注入其獨特的性格,以品牌的感召力+手機技術、體驗、外觀與性格的吻合,就能成為全球第一個性格手機品牌,譬如就鎖定16——30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年人,把它做深做透,做到其它品牌根本無法進入,品牌也成為青年人的代名詞。如果羅董兩人這麼做,那還有可能在中國手機市場有一席之地!如果繼續用格力或者錘子做品牌部,那就對不起了,沒門!

  • 5 # 春公子

    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董明珠和羅永浩都可以說是網紅,他們在網路平臺上擁有超高的人氣。而且他們也都做手機,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就像樓主所說的,為什麼格力不和錘子聯手呢?我覺得這不現實!

    為什麼說格力不會聯手錘子?

    按正常的邏輯來說,格力有錢,錘子有技術?雙方合作似乎很美好?但其實我們深究下去就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

    先說格力,格力做手機其實更多的是玩票性質,因為格力那時候就已經失去了做智慧手機的最佳時間。再看看錘子手機,錘子手機名義上是有很多創新,但更多的是華而不實,不然錘子手機怎麼堅持幾年就喊不行了?

    董明珠和羅永浩在作事的風格上也很有相似之處,一個是敢說,再一個就是三分鐘熱度。格力這邊是從手機到新能源汽車再到晶片,再到最近的高階醫療?羅永浩這邊也差不多,手機不行,那就造煙,造煙造不出來,那我去幹電商直播總行吧?

    所以,不要以為格力和錘子聯手就會有戲,也不要把小米手機看的那麼弱!格力手機和錘子手機的失敗,早就是註定了的。

  • 6 # 會技術的葛大爺

    我們先不說羅永浩和董明珠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做手機就那麼容易嗎?

    就如羅永浩曾經說過的,其實現在國內做手機的,基本上都是解決方案整合商,供應商就是那些,大家都一樣,黑科技也都不是自己研發的,所以也做不出什麼太多的花出來。

    既然大家都一樣,那麼自然需要走出一點不尋常的道路,不然就如格力曾經做手機一樣,最終並不能得到市場的接受。

    我們看看現在的國產手機市場,佔了中國市場半壁江山的自然是華為,而華為就顯然和羅永浩所說的有些出入。華為的基帶晶片和CPU都是來自於自家的海思,加上現在華為的鴻蒙系統與生態,華為已經慢慢的走向和蘋果類似的道路了。

    正因為華為手機的這麼多與眾不同,加上其民族品牌的標籤,華為成為了中國手機品牌中的一面旗幟。

    而小米是靠著小米的系統作為賣點,透過網際網路的營銷手段,加上loT戰略和極致的價效比,讓小米一直走到了今天。OV手機走的路就比較傳統了,主要是線下擴張,加上設計上的亮點。在這個看臉的時代,OV確實還是滿足了不少人的消費心理。說真的,我買手機並不太看臉,但是當時Find X上市的時候,我還是有一種想要購買的衝動的。

    錘子手機呢?

    說實話,錘子手機的臉還不錯,系統也不錯,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更多的問題還是在品控和供應鏈上。原材料供應、產能問題、良品率還有售後都是錘子的問題。乍一看,好像錘子手機的問題,都是格力品牌的優點。那羅永浩和董明珠的結合,能夠做出一款被市場認可的手機嗎?

    我認為不可能。有時候,強強聯合不一定就是好的,也許兩個難兄難弟更能夠有所建樹。羅永浩和董明珠是不同風格的人,而且兩個人都是強勢的人。羅永浩在把錘子手機賣掉以後,還會吐槽錘子手機的設計,就能夠看出羅永浩對做自己做出的手機有多強的控制慾了。而董明珠就更不說了,什麼人的賬都不買,就算是投資人就懟回去。

    這樣的兩個人,可能會相互的認同對方的理念,合作一款手機嗎?不會的。假如兩個人摩擦摩擦,最後出來的火花不一定是什麼好東西。

    現在,董小姐也明白,做手機不是拼拼湊湊,格力手機也沒有再出現什麼動靜了,羅永浩賣掉錘子手機,也應該不會再去做什麼手機了,現在把目光放在了電商直播上。所以,這兩個人也不可能在手機上出現什麼交集了。

  • 7 # 道之下

    羅永浩是個騙子,朝三暮四,口是心非,朝令夕改,滿口髒話,做人無誠信,毫無道德底線。是個噴子網紅。董明珠不一樣,有擔當,只是不太明白技術,戰略方向有點多,心有餘而力不足。

  • 8 # 小豫精簡說

    我覺得沒啥火了,手機被國產大品牌做到了極致,格力手機定位特別高階,但配置一般,很難有市場。老羅說話確實有趣,人也不錯,一直想做些產品出來,但這麼多年的經歷,還是把脫口秀搞好,也不比搞手機差,何況手機沒好起來……

  • 9 # 牛肉湯不放芫荽

    羅永浩宣佈進軍直播電商領域並且迅速引起了輿論轟動,這說明羅永浩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尤其在數碼科技領域。羅永浩一直都是以敢做敢說而聞名科技圈,由於其說了真話揭露行業的內幕而被行業所不容,但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的人氣。董明珠的手機夢想現在來說也許只是夢想,背後其真正的投入我們誰也看不見,在我看來董明珠進軍手機行業的初衷並不單純,有可能僅僅是為了蹭熱度,或者還有別的什麼不為人知的目的就無從知曉了,因為以格力的實力和董明珠的能力,如果是百分之百的投入,現在的格力手機應該遠遠不止現在這個樣子。這背後,可能是格力集團內部對做手機的方向有分歧,所以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這裡,如果羅永浩得不到格力的全力以赴的支援,估計這一切也都是黃粱一夢罷了,火花,不存在的!

  • 10 # 愚喻

    羅老師是老師,講口才講情懷;董大姐是企業家,講能力講創新。可以相互彌補,但兩人合作手機很難成果,不為別的,就為他們都是火爆的脾氣[捂臉]基本上都是管理人才,董大姐罵人了,羅老師去做工作這種配合才最好

  • 11 # 極客架構

    一點希望沒有

    情懷不能當職業,早晚會垮掉。

    小米移動網際網路的產物

    有很多人都感覺小米沒有真正的技術,其實聽到這種評價時挺高興。說明我們對技術要求非常高了,但小米最次也是這個地球上最快成為500強的公司。總有其立身之本。

    小米幹掉了山寨機,曾幾何時華為還在與運營商合作時,小米透過線上推出飢餓營銷。

    後來才有了華為等廠商的崛起。

    市場已經分配,攪局者入圍,死的很快

    目前國內的手機除了華為擁有晶片以外,大部分公司都屬於組裝。無論是螢幕到各種配件從質量上沒有任何差別。

    一個新品牌殺入市場,消費者如何去買單,這將是一個很難的話題。只有一小部分人願意嚐鮮,大部分人都是觀望甚至連吃瓜的心情都沒有。最終到頭來,還是一個小眾品牌。

    目前國內各種手機品牌的差別

    手機最佳化

    在目前國內手機廠商中,小米Miui的最佳化程度屬於佼佼者。這方面及時老羅與格力合作,也不可能有多大成效。

    外觀設計

    小米的設計是比較落後,但手機的設計不僅僅是需要依賴設計師,還需要與供應商有密切關係。當年錘子就是因為出貨量少,很多設計都無法真正的落地。

    品控

    小米的品控方面確實不咋地,今年又出現攝像頭撞車的情況。

    智慧手機已全面佈局

    隨著5G的發展未來智慧家居,將成為主流。而小米則是未雨綢繆,早早入局。智慧家居方面,小米做的做完善。

    目前華為透過自己強大的資源,已經開始入局。但小米已經屬於這個圈子遙遙領先者。

    小米沒有華為的強大資源與技術,但小米確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總在引領時代。

    當初飢餓營銷,現在的智慧家居。

    總結

    小米屬於最快的500強企業,想幹掉小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手機雖是快消費品,但畢竟也是需要消費幾千塊,這對於絕大多數的人群,都屬於一筆需要深思熟慮後才能支出的費用。

    主流的手機品牌已經圈地分片,在入圍的攪局者也就是小眾品牌,給人多一種選擇而已。

  • 12 # 崔大官人

    不看好羅董會合作,羅的名聲已在外,整天東一棒槌西一榔頭的,搞什麼什麼失敗,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搞技術可能還行,搞經營管理和董差的不是一個檔次。董前幾年搞過手機,沒賺到錢就撤了,這就是常說的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再次讓董下水手機行業,可能性就非常小了。畢竟在上面吃過虧,心裡難免會有陰影。

  • 13 # 華山劍客

    凡事皆有可能。

    羅永浩有技術優勢,董小姐資本雄厚,只要雙方均有意向,強強聯手在業界已不算什麼佳話。

    作為消費者我們樂觀其成!

  • 14 # 狂風鴻雁尋找前世之旅

    這種火花很難擦出。

    性格不同都很強勢的人組合,經後的矛盾會越來越多。

    董明珠是實幹家,從無錫闖到珠海,體會到人生的各種苦難,磨鍊出一套自己的認知想法,一旦自己的方案成熟,別人的想法她很難採納,什麼人的帳都不買,就算是投資人都懟回去,性格決定命運。

    羅永浩是做教育的,新東方的教育理念與董明珠實體理念是二條道路,可以說格格不入,風格不同的組合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分歧會越來越多,結果最後就是分手。

    擦不出火花,如擦出火花,那也是矛盾的火花。

    以上觀點供參考,謝指正。

  • 15 # 蔡四二

    可以,羅永浩的手機在產品美學方面高於國產手機水平,同時他對於手機市場也有較深的瞭解,但在資本及產業方面需要董明珠的幫助,並且董的格力空調已做到業界極致,並且在物聯網方面也有自己的長遠規劃。

  • 16 # 華語滔天

    目前手機市場上的錘子與格力手機佔有率太低。

    從公開資訊看,兩家專利技術含量都非常高,各佔有優勢,強強聯合都在情理之中。至於能否做大做強?值得商榷。

    1/老羅對手機的執著和技術,並不能代表什麼,目前市場上技術更新和進步都非常快,對手機的執著大有人在。

    2/格力董小姐有雄厚的實力和品控力量,但格力做空調專業,用在做手機上不一定能成功。要知道市場上有實力和品控能力的資本太多。格力做手機本身已經處於失敗境地。

    3/目前手機市場上,蘋果,華為,三星,小米/vovo、OPPO手機血腥廝殺,硝煙四起。

    4/錘子與格力聯手,兩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方式,營銷策略也不一樣,要整合在一起有難度,容易產生很多的分歧。反而在半路夭折合作的前景。

    5/真正要做好一款手機,不在於和誰聯手,關鍵在於營銷策略,品牌經營,技術積累,品控力度等。

    綜上,錘子與格力很難擦出火花。

  • 17 # 鄉村水果哥小王

    完全沒有可能擦出火花,羅永浩已經退出錘子手機。羅永浩現在不做手機業務,在向其他領域發展。董明珠在手機業務方面也不太成功,現在主要業務發展空調、新能源汽車方面。

  • 18 # Sandy科技

    首先,我認為羅永浩和董明珠很難擦出火花來,因為3月19日,羅永浩宣佈要做電商直播,6小時內就收到上千封合作郵件。最後,老羅選擇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做了淘寶直播,簽約費就達到了8000萬,所以我認為董明珠這邊出不了這麼高的錢,另外從長遠來看,羅永浩不會專注在手機產品。特別羅永浩特別強調他不會賣口紅,也就是他不會像李佳琪這樣的網紅一樣。

    其實我很佩服羅永浩老師的,在2019年對於他來說,太坎坷了!羅永浩迴應“老賴”,中心思想是當“老賴”是責任感的體現,否則完全可以破產了之,說得不無道理。但是,按照我國破產法的規定,在“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的情況下,錘子科技和老羅當然可以申請破產,債權人同樣也可以申請。換句話說,會不會走到破產那一步,老羅自己說了還真不全算。

    羅永浩還說到馬克吐溫和史玉柱還債,說“馬克·吐溫和史玉柱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馬克吐溫在年近六旬的時候負債將近10萬美元,於是帶著妻子、女兒一起全球巡迴演講,歷時三年多,透過演講的收入還清了債務,成為新聞界津津樂道的新聞。史玉柱的故事更加傳奇,1997年,商界風雲人物史玉柱因為投資建設深圳巨人大廈失敗而負債2.5億,從此“巨人”倒下,但史玉柱發誓還債,最終東山再起。老羅要效仿這兩位,還債到底,決心還是挺大的。

  • 19 # 勤勞的小哥20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她表示既然疫情已經真切的發生,我們要用正面的思維去看待一件事,天天在猶豫當中,再哭也是沒有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所以格力是比較有實力去投一件事的。

    羅永浩在經歷短暫的沉默期之後,宣佈自己已經決定做電商直播了。老羅總是後知後覺,這次也不例外,他有口才好、懂產品的優勢,也需邁過三座大山:心態、團隊和運氣。"只要你堅持在牌桌上,就還有機會拿一手好牌。"

    所以兩家能不能合作看各自的戰略佈局方向。

  • 20 # 毛毛蟲2010

    兩個人的個性,兩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

    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理想,想把手機做好

    但是凡事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一句俗話,彎刀對著瓢切菜,這話聽著有一點像貶義詞,但是就是那麼個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為什麼要黑張藝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