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嗅事江湖
-
2 # 舟說
首先應該糾正一下,應該是西周王陵很少被發現,因為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主要分為春秋和戰國,而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各個諸侯王的墓地在全國各地還是被發現的很多的。
西周的王陵在以前還是很少被發現的,但最近一二十年,隨著遙感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西周的陵墓陸續被發現和挖掘,地點主要也是在西周活動的陝西一帶。但究竟是不是王陵還是值得商榷的。
這是什麼導致西周王陵很少被發現的原因呢?
1.西周特有的喪葬模式據史料記載,西周的墓葬方式主要採取“不封不樹”的模式,意思就是說屍體下葬後,墳不壘土,周圍也不栽樹,基本上不留下痕跡,是不是很元朝皇室的墓葬方式很相似,這應該就是我國最早防止盜墓的雛形吧,這也給後來的考古人員研究西周的歷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西周離現在過於久遠西周離現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年代過於久遠,且那個時候生產水平很低下,很多都是木質的,即使是瓷器和青銅也很容易在自然界中被腐蝕掉,所以說在經過漫長的幾千年後,很多東西都蕩然不存了。這也給考古人員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一定會慢慢地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我們也會更加了解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但,我們最好不去打攪他們,留給逝者一篇安寧吧。
-
3 # 偉人的故事
近多年來很多人都在關注周天子的墓葬到底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周的王墓一個都沒有找到,2004年開始挖掘岐山周公廟遺址時,大家都期望那裡是周天子的墓地.18年陝西《華商報》採訪了有關考古學家之後,非常明確指出,周天子墓一個沒有找到.而商代王陵遺址除了河南殷墟外,也沒有任何蹤影.
周王陵至今沒有被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歷史年代久遠,西周的史料記載基本空白
周朝距今也有3000-2000餘年,據說早在西周的一次朝代更迭時,失敗的帝王將史料全部帶走或焚燬,導致後世對周曆史文化及墓葬資訊一無所知,考古學家是根據發掘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竹簡等出土物上零星的文字及史料,對這一段歷史進行補充,但獲得的有價值資訊極少.
2.和當時不封不樹的墓葬形式有關
周實行“陵隨都移”一般說陵墓與都城不遠,但當時陵墓不建封土,不樹立明顯標誌(大量林木),給後世造成極大困擾.
3.和歷朝歷代的瘋狂盜墓行為有關.
既有民盜,又有官搶,戰亂年代尤為猖獗,青銅這種用來製造武器,錢幣的金屬從某種意義上說,代表了國家的武力與財富,每逢亂世,諸侯靠盜掘前朝墓葬來鑄兵器.看看摸金校尉.
4.缺乏確切文字文物佐證,導致很多帝王特徵明顯的王陵,不能清晰認定.
清末民初,很多煩殘存的商周大墓被瘋狂盜掘,眾多文物被侵略者盜掘一空,無法獲得準確的文字資料.
-
4 # 蒙B歷史課堂
年代久遠加上歷史文獻記載少
今天我們最瞭解的商代和周墓葬。 例如,在二里頭遺址,在宮殿附近找到了道路系統和夯實的土木建築基礎,在安陽的殷墟中,發現了甲骨。 鄭州出土的小雙橋遺址是商代初期文化最豐富的遺址。 但是,僅發現了少數商周墓,遠少於其他朝代的墓,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不管商代如何,周代只有大約3000-2000年前。 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盜墓事件,例如東漢時期舉世聞名的曹操盜墓職業化,西晉時期的古墓團伙等著人們,據估計 商周國王的墓無法逃脫。此外,商周國王的墓葬免於這種災難,可以儲存多少。 並非所有的陵墓都有長沙馬王堆以外的現代技術。 墓葬在時間的影響下消失了。
截至2019年,除河南省的殷墟外,幾乎沒有發現或確認過周朝王朝的陵墓。 十多年前,我們的考古學家在陝西省岐山發現了一個大型遺址。 但事實證明這是周宮基地。 到2008年左右,在神川縣附近發現了``天子六駕"馬車,並再次興奮起來,希望成為周天子的墳墓,但沒有更多的考古證據。 考古學家最後得出結論,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周代墓葬。
一點是悠久, 商朝與周朝之間的距離是幾千年前。 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有記錄國家大事的歷史學家傳統,但是在如此多的戰爭和戰爭之後,王朝發生了變化。 最初記錄有關皇家陵墓資訊的歷史記錄早已丟失,因此後代不知道這些王子和周親王被埋葬在何處。
最後是瘋狂和嚴重的盜竊。 數不勝數的文物被偷運到國外並歸還給外國人。
-
5 # 國寶會說話
這個我要告訴你,不是說周朝的王陵很少,而是很多,特別是在洛陽地區,以至於現在在洛陽,還有周三王陵。而令人痛心的是在洛陽地區有8座周王大墓被盜了,要記住這個人,他就是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事實上,金村能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跟他在墓葬被盜初期積極蒐集金村大墓原始資訊密切相關。他是一箇中國的大罪人,是他把洛陽金村的8座大墓給盜了從1928年至1932年長達4年之久,先後掘盜大墓8座,出土數千件極為珍貴的古代文物。這些文物都被裝進了大大小小的籮筐,再用馬車運到洛陽,然後轉手倒出海外。”維基百科也採用了“懷履光盜挖洛陽金村大墓”的說法。
我們來看一下被運到國外的這些珍品,這個在國內是極少見的,這批寶藏極可能來自東周王室。但就是這樣頂級的古墓群,竟然在朗朗乾坤之下被瘋狂盜掘數年——這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距今2000多年的瑰寶啊!
為什麼說在國內現在很少,因為本來周朝這些不樹不封,你就不好找,更何況又被盜了那麼多,所以你很難發現,這些都是在國外才能看到的,全都是中國周朝的王陵中的精品,咱就不說這些精品了,單單一份目錄就能賣幾萬塊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這些東西現在幾乎都在境外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以前一直對國寶散落在海外咬牙切齒 現在想像著這麼多我們國家的巔峰藝術品在各大博物館展出,國外的學生,學者,藝術家在櫥窗前駐足欣賞時,會感嘆我們的中華文明曾經到過如何的高度的情景…… 那些古玉,錯金銀的銅器,美輪美奐,不可方物,製作工藝和審美是怎樣的高度啊。 這種民族的名片證明了我們曾經有過的文明,有這樣的底蘊我們沒有什麼可妄自菲薄的。
落後就要捱揍,我們中國如果強大了,這種屈辱史便不會再有,需要每一箇中國人共同努力,加油中國!
-
6 # 司馬公說歷史
主要原因是考古沒探測到具體位置,保護為主,沒有展開全方位的探測,所以找不到周朝的王陵因為我國面積很大,王陵一般在地下10-100米深度,所以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儀器、人員去探測,很花時間、人力、物力。所以我們考古部門、文物保護部門以保護為主,一般不主動發掘。以後會發現的,在洛陽、西安都有。
-
7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周天子共12位,他們的王陵目前是一座也沒有發現(確認),東周的周天子王陵目前共發現了8座,這8座都在洛陽金村。
一般來說,王陵基本上都會在都城內或附近,西周長期定都於豐、鎬兩京。但考古學家在西周的都城遺址內並未發現西周周天子的陵墓。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們相繼調查了陝西長安豐鎬遺址、岐山、鬥雞臺等遺址,都未發現王陵。並且奇怪的是在歷史文獻上所說的西周的都城遺址內都還沒有發現城牆、城壕等遺蹟。
西周的主要遺址雖然沒有發現周天子墓,倒是發現了不少的貴族墓。也發現了不少帶有銘文的青銅器,比如【何尊】、【利簋】、【大盂鼎】等等。透過對銘文的解讀,再結合碳十四的測定,考古學家確定了西周的年代框架。但是,將來如果發現了西周周天子墓,或許會改寫也說不定。
東周平王東遷,共歷25位周王,已經發現了其中的8座,這8座墓都呈甲字形,與商代的王墓是一樣的。但在近代這8座周天子墓裡的文物幾乎被搶盜一空。目前分散在世界各地,法國巴黎的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加拿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美國的佛利亞藝術博物館等都有收藏。
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久了,除了因為被盜後發現的周天子墓,為什麼其它的王墓這麼難被發現,是考古學家發現了沒有公佈嗎?我覺得應該不是。周天子的墓確實難找,原因主要有兩點:
1)關於西周周天子墓葬的地點,最可靠的線索是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文、武、周公葬於【畢】。”其它的周天子墓應該也在“畢”,但是“畢”在哪太難考證了。年代過於久遠。
2)商周時期的墓葬實行“墓而不墳,不樹不封”的葬俗。也就是挖個坑埋了但沒有封土堆。不做任何標記。當時也沒有定期去祭奠先祖的習慣,所以當國破了,改朝換代後,子孫哪裡還能記得祖先埋在哪呢?
-
8 # 良人執戟2
自中國開始展開野外考古工作至今一百多年來,發現周王陵的願望,至今沒有實現。
因為周王陵的發現,可以解決殷商以前的許多秘密,從而轟動世界。解放以後,新中國的野外考古事業,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也僅僅發現了一些周朝的一般墓葬。
這是什麼原因 -
9 # 跪射俑
周王陵不封不樹,探尋困難多異議
商代王陵已確定在河南安陽殷墟西北崗,西周王陵在哪裡?據《周易》、《漢書》記載,周朝王陵不封不樹,即:地面上沒有明顯痕跡,也沒有栽種樹木,這給考古工作者帶來了諸多困難。清乾隆年間,時任陝西巡撫的畢沅經過考證,曾對周原境內(今陝西寶雞扶風縣與歧山縣交界處的北部)相傳的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成王姬誦、康王姬釗和附近的穆王姬滿、宣王姬靜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魯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樹碑立記,但經後人考證多有異議。
解放後,考古部門經過多次勘探試掘,在周原境內發現大批西周墓葬,但大多是中小型長方形豎穴墓。作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廟所在地,周原應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沒有重大發現。
2004年2月,有關部門對周原遺址進行普查時,在周公廟風景區發現一處兩週時期最高等級的大型墓葬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周公廟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調查、鑽探,共發現9座4條墓道大墓,4座3條墓道大墓,還發現車馬坑13處。許多專家判定9座4條墓道大墓和4座3條墓道大墓應是周代王陵。因為只有周王,才能享受到這麼多條墓道。甚至認為這裡要麼是西周13個王,要麼是周公旦及其子孫。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帶4條墓道的墓葬規模普遍偏小,不大可能是王陵。儘管意見不統一,但這畢竟為尋找西周王陵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B
生前聚族而居,死後合族而葬
現已發掘的西周墓葬制度基本上承襲商代。除大墓以外,絕大多數的墓僅有長方形的墓室,沒有墓道,其規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族葬制是西周諸侯國墓葬的一個重要特徵。因西周實行的宗法制使得宗族關係強化,人們不僅生前聚族而居,就連死後也要合族而葬,這就形成了族葬墓地制度,即“公墓”和“邦墓”。
所謂公墓,是天子及其同姓的墓地,即“王之墓域”;所謂“邦墓”,是國中庶民的墓地。河南浚縣辛村衛國墓地屬於“公墓”,它以8座大型墓為主體,中、小型墓及車馬坑散佈其間,而且墓域沒有打破現象。這大型墓是衛國侯及其夫人的墓葬,周圍的中、小型墓則是衛國國君的宗族成員墓葬。這處墓地墓葬規模有大有小、墓位排列有尊卑貴賤之分的墓地就是諸侯國公室的“公墓”。
陝西長安灃西張家坡墓地,目前已公佈發掘了756座西周墓葬。這些墓葬之間幾乎沒有相互打破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時期的,由此可見這些數量眾多的小型墓葬也是經過事先規劃安排的。以4座大墓為中心分佈的墓葬是井叔家族墓,是幾個不同世代的井叔墓,而規模最大的那座可能就是第一代井叔的墓葬。井叔其人見於西周的青銅器銘文,其中的一位井叔,根據傳世的曶鼎等青銅器銘文,可以推斷是周懿王時期的重臣。根據目前的發掘情況,可以推斷張家坡墓地埋葬的是西周一代居住在豐鎬的井叔家族及等而下之的若干個家族的國人墓葬,也就是“邦墓”。
C
棺槨等級嚴格,天子九鼎八簋
據文獻記載,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即所謂“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有專家結合考古發現,認為“天子棺槨七重”應為“三槨四棺”,“諸侯五重”應為“二槨三棺”,“大夫三重’應為“一槨二棺”,“士再重”應為“一槨一棺”。考古發掘證明文獻記載大體上是可信的。
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簋與鼎搭配使用,與此相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發掘的虢國太子墓是兩週之際的墓葬,隨葬的就是七鼎。虢國國君季墓隨葬的是七鼎六簋,與其身份相符。
西周的禮制有一個發展過程。西周早期這種制度並不完善,如近期發掘的湖北隨州葉家山111號大墓出土青銅器共計19鼎12簋。這座大墓應是一座西周時期的曾侯墓,如按周禮規定,該墓只能隨葬七鼎六簋。但這位曾侯死時列鼎制度尚未最終形成,還屬草創時期。直到西周中期,禮儀制度才得以確立。春秋至戰國早期,這種禮儀制度尚能得以維持。
-
10 # 金字經
簡單總結
1西周墓葬特點所決定的,不起封土,不植樹木。這就導致更容易和當地原貌很快的融為一體。回覆原來的樣貌。
2社會環境導致,西周末年,平王東遷,開啟了中國歷史上被稱為最亂的春秋戰國500年。各諸侯之間的戰爭,周王室勢微,導致沒有精力去維護宗室陵寢。在這個過程中更導致好多以假亂真的墓葬出現,比如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鎮的,文、武二王之陵,後經考古證實實則為春秋時期,後人所立,並非真正的文,武二王之陵。或許這也是導致周王陵很難被發現的原因之一。
3西周發源,西周發源於寶雞市岐山地域,當地環境多山,而古人物落葉歸根,作為推測可能更多的墓葬會在寶雞境內,參考秦朝陵墓分佈特點。而寶雞多山相對現代主義建設相對集中在城市,山區很少有大規模建設,這樣對墓葬的偵探也有一定推遲作用。
4後世的破壞,相對漢唐陵墓,周王陵在春秋戰國可能破壞的更徹底,導致已經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
11 # 再拆家吃火鍋
感覺很少甚至沒有發現周朝王陵,為什麼?
首先,問題就錯了!
難道你沒不知道洛陽?沒聽說過“天子駕六”?不知道周王城遺址?
天子駕六的發現和意義
20世紀50年代,洛陽一期城市總體規劃有意避開了東周王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城遺址,為洛陽市的遺址保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0年,東周王城遺址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開啟了洛陽市對文物遺址保護的新嘗試,不僅對“天子駕六”車馬坑進行原址保護,還對同時發現的其他陪葬坑就地回填。
2006年,唐宮西路小學綜合樓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21座中型古墓葬和2座車馬坑,採用原址建館的方式進行保護。
東周王城遺址的發現,是中國城市考古的重大收穫,為研究周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整個歷史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例行的考古發掘中,意外地發現了周王陵遺址,共發現 397 座墓葬和18 座大型車馬坑,更令人驚喜的是首次發掘出六馬駕一車的“天子駕六” 考古遺存。
代“天子駕六馬”與“天子駕四馬”的爭論。 在“天子駕六”車馬坑周邊4 萬平方米的範圍內,考古工作者共發現或鑽探到東周時期的陪葬車馬坑或馬坑30 多“天子之乘”的“捨身”而出,使考古工作者確認這裡就是周王陵遺址,考古工作者一 直苦苦尋找的周天子的墓地竟處、墓葬700 多座,而確認這些墓葬是周王室家族墓葬的關鍵,就是“天子駕六”的發現。
“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以實物的形式,揭開了古代天子駕六、駕四的千古疑案, 印證了古文獻“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士駕二”記載的正確性;對研究東周時期的乘輿制度、喪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區的 確認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 成為 21 世紀東周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被譽為“東周瑰寶,舉世無雙”。
天子駕六車馬坑終於被完整地儲存了下來,洛陽市也及時調整設計方案,東周文化居然藏在洛陽的鬧市之中! “天子駕六”車馬坑陣容顯赫、規模宏大,考古專家認為該車馬坑不僅為全國僅見的兩座東周時期的大型車馬坑之一,更重要的是,它的發現解決了自漢代以來夏商周三廣場建起了以原址保護展示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為輔的“王城、王陵、 王器”專題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追尋,考古專家們判斷,東周王陵共有王城陵區、金村陵區和周山陵區三個陵區。
-
12 # 歷史痴
題主所指的應該是很少發現西周王陵,周朝習慣上分為兩個階段,西周和東周。
東周12位天子的王陵,被發現的已經有8座,據傳其中墓葬都被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盜走。但西周王陵的發掘迄今為止沒有明確的記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個人猜想,應該有兩點原因。
一、喪葬文化的發展
在西周時,天子的墓葬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制。當時的觀念對身後事看得並不是很重,沒有厚葬的習俗。
人死了,用棺槨收斂後就簡單的下葬,不修地宮,不建墳墓,甚至不樹碑,且沒有定期掃墓修整先祖墳塋的習俗。
所以時間久了之後,天子埋骨處也成了普通的一抔黃土,後世自然找不到他們的王陵,因為根本就不存在。
二、周禮的貫徹落實
與“禮崩樂壞”的東周時期相比,西周時周天子的威儀仍在,各地諸侯也都恪守周禮,一切井然有序。
由於周禮的貫徹落實,“非禮勿視”“非禮勿言”成為大家日常的行為準則。周天子的墓葬,對於諸侯和所有臣民都是禁制,沒有人打聽、散佈相關的資訊,所以王陵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以至於西漢時期司馬遷編著《史記》的時候,也找不到詳細的相關記載,只能一一句簡單的“文、武、周公葬於【畢】”來交待。
回覆列表
這可能和西周時期的文化有關係吧,西周不再像商朝那樣崇拜鬼。以至於大型墓葬倒是不少,王陵還沒有確切發現。 在2004年的時候,對周原遺址進行普查時,發現了9座4條墓道大墓,4座3條墓道大墓,還發現車馬坑13處。
有不少專家判定9座4條墓道大墓和4座3條墓道大墓應是周代王陵。因為只有周王,才能享受到這麼多條墓道。甚至認為這裡要麼是西周13個王,要麼是周公旦及其子孫。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帶4條墓道的墓葬規模普遍偏小,不大可能是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