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山夜雨涮鍋

    歐洲國家殖民的大致順序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和義大利。

    引領大航海時代潮流的是歐洲西南角的葡萄牙。葡萄牙本土面積只有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不過百萬。這麼點土地人口,種田賺不了錢,打仗打不過人家,那就做生意吧!加上葡萄牙人在“收復失地”運動中最先建國,又三面臨海,航運發達。他們從15世紀,開始繞著非洲大陸的海岸線,一步一步地拱。1415年,他們佔領了北非的穆斯林據點休達(今為西班牙屬地)。此後,葡萄牙在亨利王子(1394-1460)率領下,探索非洲西北部,陸續發現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維德角群島等。他們沿著非洲西海岸一路往南,在1488年,迪亞士(1450-1500)發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人繞過非洲,轉而往北東進,穿過印度洋。1498年,達.伽馬(1469-1542)到達印度,開闢了印度航路。就這樣,葡萄牙人終於得以從海路繞過奧斯曼帝國的封鎖,到達傳說中黃金遍地的東方。順帶著,非洲大陸沿海地區,也都成了葡萄牙的勢力範圍。葡萄牙海軍所到之處,修要塞、建補給點、搶佔港口,這麼著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來。

    西班牙比葡萄牙晚了一步。因為之前今天的西班牙一直分為卡斯蒂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直到15世紀晚期,隨著卡斯蒂亞的公主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的王子費迪南喜結良緣,兩國合二為一,成立了西班牙王國。1492年,西班牙攻滅奈斯爾王朝,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伊斯蘭勢力至此全滅。這時候,非洲這條航路已經給葡萄牙人搶佔了。西班牙王后於是接受了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忽悠,派他往西邊航行,企圖繞過地球到亞洲。1492年哥倫布出海,向西到達了“亞洲”,其實是發現了美洲。此後,葡萄牙人佩德羅.卡爾布拉在1500年發現了巴西。

    北美方面,1497年,英王亨利七世贊助熱那亞航海家卡博特,到達加拿大的紐芬蘭島。1534年,法王派航海家卡迪艾爾出海,在今天加拿大東北角的新不倫瑞克登陸,到了魁北克。

    隨後歐洲人展開了殘酷的征服和奴役。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來說,這些一心發財的白種人如同惡魔。在加勒比海的島嶼上,印第安人很快被虐殺殆盡。在墨西哥,西班牙人科爾特斯率領一千人馬滅亡了阿茲特克帝國。在南美洲西部,皮薩羅帶幾百人馬滅亡了印加帝國。

    不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霸權,到17世紀開始逐漸走向衰敗。海上馬車伕荷蘭首先出來挑戰,一度奪取了部分霸權。但荷蘭本身土地狹窄,人口較少,於是又被英法兩個大國所趕超。到18世紀,英法都成為超級殖民大國。其中從佔領的殖民地領土面積來說,法國超過英國。但在18世紀中葉的七年戰爭中,英國打敗法國殖民軍,奪得了美洲的加拿大和亞洲的印度。於是,大英帝國終於成為獨一無二的日不落帝國。

    至於德國和義大利,本身建國較晚,在19世紀後期才實現統一。他們也就只來得及在非洲搶奪了少數殖民地。奧匈帝國長期關注歐洲本土霸權,對海外殖民地涉足較少。

    至於說殖民地本身的順序,大致是

    (1)非洲沿海

    (2)美洲和東南亞、印度沿海

    (3)亞洲內地

    (4)非洲內地

  • 2 # 坐古談今

    新航路開闢又叫地理大發現、探索時代、大航海時代,是從15世紀到17世紀的三百年,歐洲殖民者為了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伙伴、發展新興的資本主義而進行的一種運動。然而,從18世紀到21世紀,正是這種“大航海時代”惡果顯現的四百年。

    它在世界物質主義者眼中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他們認為,它促進了全世界的交流和融合、催動了全世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

    然而,它同時也開始了從15世紀到21世紀,長達七百年的殖民侵略、種族民族歧視、種族滅絕和屠殺、奴隸貿易等情形。可以說,從15世紀到19世紀人類的人性和文明,從人退化為動物,只知道掠奪。歐洲九國對全世界進行了殖民入侵和屠殺,用全世界的財富使這九個國家獲得了物質增長,全世界在反抗九國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獨立。

    整個非洲有數億黑人和白人被殺害、整個美洲有數千萬印第安人和數千萬黑人被殺害、亞洲和大洋洲又有上億土著人被殺害。也即歐洲“地理大發現”是以數億冤魂被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義大利、奧匈、俄羅斯剝奪而形成的。

    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一百多年來,人性與畜性還在掙扎中。

    (1)殖民順訊首先是葡萄牙:開始殖民入侵西非、南非(南部非洲)和印度、巴西、東亞。他們開始殖民西非地區。典型代表非洲的休達、西海岸的加那利群島、博哈多爾角、塞內加爾等。1469年以後先後殖民侵略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剛果地區。1487年以後進入非洲南部地區,進入好望角和印度洋航向。1498年,達伽馬通往了印度。之後,葡萄牙開始殖民入侵東亞、東南亞國家,與我國明朝發生戰爭,不敵後租了澳門為據點之一。同時,前往日本。在亞洲,因為葡萄牙的總體國力不如西班牙,所以,總體上葡萄牙的血腥不如西班牙,總體所佔地區也不如西班牙。即使在印度也最終被英國佔領。

    後來,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風生水起,葡萄牙見西班牙殖民屠殺、掠奪如此闊綽,便趕忙來到拉丁美洲,結果殖民了巴西。

    葡萄牙在整個殖民體系中,它首先起頭,之後被西班牙、英國等領先,基本上到16世紀上半期就已經疲軟了。

    (2)後來居上的是西班牙:殖民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因為葡萄牙人正醉心殖民入侵非洲並想入侵中國和印度對於哥倫布的主張並沒有傾聽。最終,哥倫布於1492年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援下前往印度,結果發現了拉丁美洲。哥倫布在拉丁美洲進行了殘酷地殖民屠殺,他作為總督的歲月是出離了人類的歲月。

    之後,西班牙人開始進行了種族滅絕,對印第安人的文明進行了征服,有數千萬印第安人被殺害。

    麥哲倫作為效命西班牙的葡萄牙人被譽為“大航海時代”第三位傑出的人物,但他在環球殖民中卻是一位最無情冷血的殖民者。最終在1521年,被英勇的菲律賓土著殺死。他的一生參加了對非洲、印度、中東、南美、東南亞的殘酷殖民入侵、種族屠殺。

    西班牙繼葡萄牙之後崛起,佔領的殖民地在17世紀前最多,擁有廣大的拉丁美洲地區從墨西哥到秘魯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它的殖民地。然而,自從五次敗給英國之後,從1600年以後,它就失去了第一殖民帝國的實力。

    (3)英國和法國殖民非洲、北美、亞洲、大洋洲,全世界都被他們殖民了。雖然,英國和法國比葡萄牙、西班牙慢了比較長的時間,但英國、法國等國利用“國家海盜”的形式佔了很多便宜。到了17世紀,英國和法國替代西班牙成為殖民主要分子,英國人在北美洲對印第安人進行了種族滅絕,18世紀後期美國繼續對北美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大概一千多萬印第安人被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殺害。

    英國最終打敗了西班牙,在北美洲的大部分加拿大地區和今天的四分之一美國地區佔據了殖民地。今天的美國主要是英國、法國、西班牙三國的殖民地。在非洲,英國和法國也佔據了第一和第二的殖民地。在亞洲,英國擊敗了葡萄牙逐漸佔領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法國佔領了中南半島。最為獨特的是,英國人打敗了西班牙和荷蘭,最終佔據了澳大利亞。

  • 3 # 櫻落人殤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絡,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群島。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臥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佔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18世紀歐洲與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大三角貿易”的航線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致義大利地區和德意志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以及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並在加勒比海佔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並盛產蔗糖的島嶼。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四次戰爭,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

    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8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籤訂《巴黎條約》為標誌,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之後,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也加入到對非洲的爭奪中來。美國自1783年獨立後,也加入了殖民列強的序列當中。1803年美國從拿破崙手中收購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佛羅里達,1845~1853年透過美墨戰爭收購了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1867年從俄國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併夏威夷群島。在亞洲,俄羅斯帝國從19世紀60年代起加速了對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的殖民和征服,先後佔領了大茹茲、中茹茲、小茹茲、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並向中國的新疆、外蒙古和滿洲地區滲透。到1876年,俄國已經佔領了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發生明治維新後,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透過1894年的甲午戰爭,1905年的日俄戰爭以及一戰的勝利,日本逐漸在中國獲得了殖民利益。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逐步佔領了東北三省,並且大規模侵略中國,1938年又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戰略構想。1941年12月日本向英美等國宣戰,隨後又接連佔據了東南亞的大片領土。1939年世界殖民地二戰結束以後,亞非拉等國家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大範圍的獨立運動。在聯合國的支援和殖民地人民的鬥爭下,殖民主義漸漸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除了這個問題有兩種理解方式:歐洲國家究竟是由誰率先開始對外殖民的?歐洲國家究竟先在哪些地區建立殖民統治?

    率先開啟歐洲國家對外殖民的歷史大幕的是葡萄牙,而葡萄牙最先對外擴張的方向是非洲:順著葡萄牙本土往西南方向是亞速爾、馬德拉、維德角三大群島以及摩洛哥的休達港、坦幾亞等葡屬殖民地,加那利群島也曾一度是葡萄牙殖民地。由此往南西非海岸的博哈多爾角、塞內加爾也屬於葡萄牙,由此再往南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剛果地區、安哥拉等地。1487年以後葡萄牙越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開始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這一地區葡萄牙的殖民地包括:馬達加斯加、馬林迪、蒙巴薩、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港、阿巴斯港、巴林、今天的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印度果阿、錫蘭、馬爾地夫、緬甸部分地區、馬六甲地區、摩鹿加群島、東帝汶、澳門、長崎出島。16世紀30年代起葡萄牙在南美的巴西建立殖民統治。作為歐洲殖民主義先驅的葡萄牙後來日漸被自己的鄰國西班牙超越。

    後來居上的西班牙擴張的主要方向是在美洲:除了巴西成為了葡萄牙殖民地之外,幾乎整個拉美地區都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而且當時的拉美實際上是包括今天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德克薩斯、新墨西哥等地(這些地區是在美國和墨西哥分別獨立後由美國從墨西哥奪取)。位於美國東南方的佛羅里達也曾是西班牙殖民地。在亞太地區西班牙殖民了菲律賓、關島等地並曾一度入侵臺灣北部。在非洲西班牙佔據著直接毗鄰直布羅陀海峽的一小片摩洛哥領土以及西撒哈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加那利群島等地。和葡萄牙不同的是西班牙不僅致力於在歐洲以外擴張殖民地,也積極參與歐洲大國之間的爭霸行動:在歐洲西班牙控制著義大利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以及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在內的尼德蘭地區,1580年西班牙國王合併葡萄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雖稱雄一時,但其國內生產力一直受到封建主義的壓制,率先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荷蘭後來居上超越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荷蘭的殖民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南非、錫蘭、印尼、馬六甲、臺灣、長崎出島、澳大利亞、紐西蘭、紐約、荷屬安地列斯、阿魯巴、蘇利南等地。除此之外,荷蘭也曾一度合併今天的比利時和盧森堡。

    荷蘭作為海上馬車伕曾經煊赫一時,遺憾的是其本土面積實在太小,天然缺乏戰略縱深,也缺乏足夠的勞動力和市場,加之荷蘭過於追逐金融利潤,忽視國家實體經濟和國防建設,最終其國際地位在金融泡沫破滅之後被大英帝國所取代。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及全球:最初英國是集中精力在西班牙、葡萄牙勢力鞭長莫及的北美地區進行擴張——先後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塊殖民地,又在七年戰爭(1754年~1763年)奪取法屬加拿大。此後北美十三殖民地從大英帝國獨立組建美利堅合眾國,英國的擴張方向由北美轉向亞太:在亞洲英國將香港、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沙巴、汶萊、緬甸、印度、錫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都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19世紀晚期英國加入了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狂潮併成功佔領:埃及、蘇丹、肯亞、烏干達、索馬利亞北部、桑給巴爾、馬拉維、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奈及利亞、甘比亞等地。一戰後英國又以國際委任託管的名義接管了原屬德國的坦噶尼喀、奈米比亞以及原屬奧斯曼土耳其的伊拉克、科威特、巴勒斯坦等地。在歐洲當時的英國還控制著今天的愛爾蘭、直布羅陀、馬耳他等地。

    與英國隔海相望的法國長期以來作為和英國爭奪殖民地的競爭對手而存在:法國早期的殖民地和英國一樣集中在北美,包括今天的加拿大和美國西部的密西西比地區,法國也曾一度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但在和英國的長期爭奪中這些殖民地大多失去。後期法國擴張的主要方向轉向非洲併成功佔據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馬裡、塞內加爾、尼日、查德、中非、法屬剛果、吉布提、馬達加斯加等地。在亞洲法國佔據了越南、寮國、柬埔寨並租借中國廣州灣。一戰後以國際委任託管的名義接管了原屬德國的多哥、喀麥隆以及原屬奧斯曼土耳其的敘利亞、黎巴嫩等地。除了這些歐洲以外的殖民地之外,在拿破崙時代法國曾經一度征服過除英、俄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

    在英法爭霸時期德國還不是以一個統一的國家形態存在,而是分裂成大大小小數百個各自為政的邦國,但隨著普魯士在19世紀後半期連續擊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統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得以建立。統一後的德國也加入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潮流:事實上在德意志同意之前德意志地區的部分邦國就已經開拓了屬於自己的殖民地——1526年奧格斯堡的銀行世家安東·韋爾瑟和巴託洛梅烏斯·韋爾瑟就嘗試在今委內瑞拉的地方建立殖民地。1528年至1556年德意志人在委內瑞拉領土有一些特權。1685年10月5日勃蘭登堡得到今茅利塔尼亞海岸上的阿爾金島並在1701年成為普魯士的殖民地,但在1721年3月7日為法國所奪。德國統一後在非洲取得坦噶尼喀、盧安達、蒲隆地、奈米比亞、多哥、喀麥隆等地,在太平洋上佔據德屬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布干維爾島、諾魯、馬紹爾群島、德屬薩摩亞、加羅林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馬里亞納群島,除此之外德國還將中國山東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相比之下沙皇俄國的殖民擴張最有特色:別的列強大多透過海路向歐洲以外的全世界擴張,而俄國先集中精力統一了自身所在的東歐平原,又沿著陸路征服了與自己接壤的西伯利亞,再然後向自己的鄰國奧斯曼土耳其、波斯和中國下手,倒頗有遠交近攻的意思,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俄國的殖民地全都和俄國本土接壤,經過長時間的融合同化後被逐漸併入俄國版圖。時至今日西歐各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但俄羅斯即使在經歷蘇聯解體後大量加盟共和國獨立這一變故依然是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在俄羅斯帝國全盛時期除了今天的俄羅斯之外,還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波蘭大部、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阿拉斯加等地;另外在中國東北、內外蒙古、新疆、阿富汗、波斯北部等地俄國都曾一度建立過殖民統治。

    奧匈帝國是除了俄羅斯帝國之外又一個另類:嚴格意義上奧匈帝國是沒有殖民地的,除了奧地利本土之外,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南部斯拉夫人聚居區都是透過聯姻和締結盟約被納入帝國版圖,事實上奧匈帝國從來沒在任何一塊土地上建立過殖民統治。如果非要把匈牙利等地算作奧匈的殖民地,那麼其殖民地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特蘭西瓦尼亞、伏伊伏丁那以及義大利統一前的威尼斯、倫巴第等地。

    義大利被稱為貧窮的帝國主義,長期扮演帝國主義國家中的搞笑角色,不過義大利還是在非洲佔據了利比亞和索馬利亞東部地區。卻在妄圖征服衣索比亞的戰爭中反被衣索比亞暴揍,後來在二戰前夕墨索里尼政府憑藉毒氣戰終於征服了衣索比亞,但沒幾年就被埃軍反攻,再後來隨著二戰義大利戰敗,所有殖民地都丟掉了。

    其實除了近代史上這幾個帝國主義大佬之外,北歐小國也曾建立過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比利時只有兩個顯著的殖民地:位於赤道非洲,分別為比屬剛果(1908年-1960年)和盧安達-烏隆地(1916年-1962年)。在1901年間比利時也曾在鎮壓義和團運動後於中國天津建立租界。

    丹麥在與挪威的結盟中得到了挪威領土、格陵蘭、法羅群島、蘇格蘭的奧克尼群島、設得蘭群島和冰島等地。然而17世紀歐洲各國的海上強權逐漸崛起,這使得弱勢的丹麥開始失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殖民統治。因此它轉向把目光投放在經營非洲、加勒比海地區和印度的貿易站和殖民地。丹麥在17世紀至19世紀中一直維持著在印度和錫蘭一帶分散的殖民地和貿易站,但大部分在後來也出賣或割讓予英國。而其在特蘭奎巴的統治最為長久,超過了200年,但最後也被迫賣予英國。1755年丹麥獲得了印度賽倫坡,隨後更得到兩個城鎮。它們皆位於加爾各答的北部。而1829年丹麥更在此地建立了第一所大學,直至今天仍然存在,但這些城鎮卻在1845年售予英國。除此之外,丹麥也佔據了印度洋上的尼科巴群島。丹麥分別在1671年和1718年得到了今美屬維爾京群島的聖托馬斯島和聖約翰島,並在1733年向法國購買了聖克洛伊島,這些島嶼的經濟收入都來自蔗糖出產。而其後這些島嶼組合為丹屬西印度群島,並在1917年以25,000,000美元賣予美國,後者以之為海軍基地的用途。1917年後這些島嶼正式易名為美屬維爾京群島。丹麥亦維持其在西非黃金海岸的一部分貿易站,大部分貿易站主要位於今迦納一帶,當中只有一個到今天仍然運作中。其中一個較大的貿易站則在1661年被瑞典購置。最後丹麥在1850年把悉數貿易站售予英國。如今丹麥仍擁有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兩處海外領地。

    17世紀中葉瑞典帝國(1611-1718年)的版圖到達巔峰。瑞典打算透過在美洲的農業生產(菸草)及皮草貿易以排除英、法、荷三國,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這個特權只屬於瑞典、丹麥及德意志的股東,新瑞典漸漸建立。一次他們登岸後建立起新瑞典的第一個根據地——克莉絲蒂娜堡壘(今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這個堡壘是根據當時瑞典女克里絲蒂娜而命名的。以後很多移居者不斷的來到新瑞典,當中大部分為芬蘭人,因為在1809年前芬蘭有三分之一的東部疆土受到瑞典的控制。其後瑞典開始對荷屬西印度公司的新尼德蘭進行入侵。其第一任總督彼得·米努易特在一次返回斯德哥爾摩的航程中於加勒比海的聖克利斯託法島遇上風暴,最後罹難。自此,新瑞典的勢力開始影響新尼德蘭。1643年瑞典在今新澤西州塞勒姆北部建立起新艾爾夫斯堡堡壘根據地。1654年新瑞典率軍入侵新尼德蘭的卡斯米爾堡壘,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史蒂文森立時揮軍直指特拉華河,最後令新瑞典軍投降。新瑞典的勢力開始出現退潮。在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中瑞典成為了法國的敵人。因此原法國屬地瓜德羅普戰後被割讓予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值得注意的是這片土地成為了國王個人的土地,而非瑞典的國土。但翌年後《巴黎和約》卻把這片土地還予法國。瑞典迫於無奈下,只好向英國的殖民地發動進攻,以求換取與其他瑞典殖民地連成一線的希望。而同時因著該地戰略上的重要性,瑞典也只好賭一把,不然就會被外國排除。後來英瑞兩國達成協議,給予瑞典2,400萬法郎作賠償,這就是著名的“瓜德羅普基金”。後來瑞典更索求300,000帝國塔勒(當時瑞典的流通貨幣),而這筆賠款最後到1983年才交付完成。1650年4月22日瑞典暫時地控制了黃金海岸。但最終在1663年4月20日因卡爾斯堡堡壘及首府基士揚堡堡壘被丹麥奪去而喪失了這殖民地。在1652年瑞典奪取了原本由荷蘭及葡萄牙控制的海岸角(位於今迦納)。而海岸角更集中在1653年建成的卡羅洛斯堡堡壘,並由瑞典國王查理十世所命名。直至今天這個堡壘的名字已經被改成海岸角堡壘。

    挪威曾在冰島和格陵蘭島建立殖民地,後因挪威和丹麥結盟而轉讓給丹麥。時至今日挪威仍擁有南極布韋島、揚馬延島和斯瓦爾巴群島等海外領地。需要注意的是:國際上一般認為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所以挪威對布韋島的主權只有少數國家支援。另外中國政府於1925年簽署了由海牙國際法院主持的“斯瓦爾巴條約”,因此至今中國公民仍有權自由出入該群島,並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裡進行正常的科學和生產等活動。

    在1650年代的一段時間裡位於現在的拉脫維亞的一個很小的庫爾蘭公國,同時擁有著21世紀初位於甘比亞和千里達及托巴哥的海外殖民地,也算是地跨歐、非、美三大洲了。

    最後說一個不大被認為是歐洲國家的歐洲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說它不是歐洲國家是因為這個國家出自突厥後裔、信奉伊斯蘭教,和歐洲主流文明不同;說它是歐洲國家是因為它在歐洲擁有大片領土,甚至連其首都伊斯坦布林都在歐洲,這也是土耳其認為自己有資格加入歐盟的理由。新航路開闢後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已成定局,但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事實上在新航路開闢之初奧斯曼土耳其仍在進行擴張——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克里米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黑山、斯洛維尼亞、阿爾巴尼亞、匈牙利、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葉門、蘇丹等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個別地方重男輕女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