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亭書院顧勇

    古人幾千年留下的書法藝術作品,都是繁體字。當然古代也沒有繁簡之說!我們如果要學習書法,只能學習古人的筆法。這是歷史的傳承延續下來的書寫法則,後人要想學到他們的精髓,就必須遵循構成漢字的法則。我同時也相信,學有所成後,也是可以寫成簡化字的。田英章的書法3500字一書,就是顧及中小學生的書寫習慣而出版的。

  • 2 # 度道書法

    第一,書法取法的物件都是古代碑帖,古代是沒有簡體字的,所以寫的都是繁體字。

    第二,中國簡體字使用正式執行應該是在1977年(需查詢)。

  • 3 # 老席教寫字

    因為現存的字帖大多數是古代人寫的,簡化字應用至今才三四十年時間,有的簡化字也是從草書中來的,二王的草書中好多簡化字寫的是很漂亮的!

  • 4 # 書苑探珍

    關於書法作品用繁體字,要追溯到漢字的形體發展史。簡體漢字是建國以後的事。不可否認簡體漢字提高了書寫速度,但改變了原有含義,《說文解字》中對漢字的組成都有比較完整的註解。書法作品跟隨文字發展而發展,篆、隸、章草、行草、行書、楷書是一條完整的發展軌跡,書法作品秉承了傳統的發展軌跡,如果我們用簡體漢字去搞書法創作,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特別是草書影響更加明顯。一個繁體字的寫起來很漂亮,用簡體字就達不到這種效果。所以從事書法藝術創作基本上是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不可否認,簡體漢字同樣影響著書法作品,應當理解成“雙軌制”,只要你的作品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無論是繁體還是簡體都不是決定因素。

  • 5 # 知未是也

    這也是我一直想要說的問題。其實許多簡體字是從繁草演變而來的,古人為何要寫草書,我想古人有可能因為用其他字型書寫繁體字太慢的緣故,不然寫草書幹什麼?今人把寫簡體字不叫書法,說古人書法作品中就是隻寫繁體字,真是可笑荒唐至極!想我中華漢字從繁到簡,不斷變化發展,難道不應該嗎?師古不泥古,書法學習發展更應如此,不然書法永遠會停留在秦篆漢隸唐楷等古人的書體上,哪會有現在的書法繁榮和發展?簡體字是有難以體現書法魅力的地方,有的簡體字寫出來確實沒有繁體字更能表達書法的韻味和漂亮,特別是簡體字寫草書,難以寫出行雲流水和筆下龍蛇的氣勢,但不等於所有簡體字就上不了書法大雅之堂,用簡體字表達品味和高度,恐怕是廣大書法人和愛好者所要追求的目標,不然書法的發展和市場不能不令人為之擔憂!

  • 6 # 墨客觀察

    書法講究出處,講求“正統”。練習書法都是臨摹古人字帖,所以自然要寫繁體字。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成了標準。並且還有“多筆藏拙”一說,即是說筆畫多的字容易掩蓋寫的不好的地方。但實際上“簡化字”一樣可以寫出好作品!其一,很多“簡化字”古己有之如“為”字,還有一些字草寫時也是“簡化字”,如“頁”字、“樓”字等。其二,在“文革”那個特殊年代,很多大師如任政、沈尹默、林散之等等都曾用簡化字寫過書法!所以,簡化字是可以寫書法的!但需要勇氣!而且新時代也需要書法與時俱進,用簡化字來增強書法的可識性,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的目光!

  • 7 # 清風06151

    不能那麼說,現在的很多書法作品都是繁體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書法界(更準確的說是官方書法)他們的水平有限或惰性太重的原因。因為書法是傳統的藝術,是從古人的書寫習慣中去學習的,所以人們往往在最初都是從學習古代繁體字開始的,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了人們對繁體字的審美習慣,認為繁體字是書法的標籤,大多數人就不敢突破這個框框,也有些人就把這個作為書法的標準,認為只有繁體字才是書法,其實,如果經過認真研究反覆實踐,簡體字一樣能有很好書法審美享受。草書就是個很好的例證,很多簡體字其實就是脫胎於草書。這些年我一直堅持用簡體臨習經典書法作品,想做一些這方面的體驗。還很不成熟,敬請各位大家拍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多久沒出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