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
2 # 詩蘭朵國際家居創始人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時出現的文字,記錄商朝人占卜活動的文字,到現在已經是三千年了,由於它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因此被命名為甲骨文。
-
3 # V思維視覺
摘要:甲骨文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驚世驚天龜甲片,神奇神秘卜辭骨.十萬枚,燦爛放光芒,四海馥。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的發現石破天驚,改寫了中國歷史,就像是一個近世神話。它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它是殷商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一、甲骨文”名稱的由來
甲骨文發現後,在最開始的研究中,有多種不同的叫法,如“龜,契文”還有以甲骨文的內容命名的,如羅振玉先生的作品《殷商貞卜文字考》,“貞”在商周兩代的意思,就是占卜。
20世紀20年代初,陸想德在《甲骨文之發現及其價值》一文中,首次使用“甲骨文”。這個命名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甲骨文”得以正式命名。
二、龜雖壽三千歲,永不朽在文字
甲骨文是以龜甲和獸骨組成的,字就刻在這些龜甲和動物骨頭上。因為碰到了王懿(yi)榮甲骨從不值錢的“藥材”一變而為珍貴的研究資料,避免了人為的繼續毀滅。一個多世紀以來,殷墟出土甲骨約達15萬片,為世界文明史留下了寶貴的篇水有源,木有本。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源頭活水和生長之根,它的發現、推廣、考釋,成就了一片甲骨驚世界”的中國傳奇。
甲骨文的發現撬動了殷墟上覆蓋了3000多年的泥士,引發了自1928年開始的歷時80多年的殷墟科學發掘,古老的殷商王朝埋藏在歷史深處的隱秘世界逐步顯現在世人面前。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因病得“福”發現“龍骨
古代甲骨上的刻劃痕跡被確認為是商代文字,可是它的發現過程,卻是十分偶然而又富於戲劇色彩的
1899年,清朝的南書房行走、國子監祭酒王懿(y)榮,患了傷寒,用了許多藥都不見。後來,大夫給他開了一劑藥方,藥方上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以前從未聽過,便吩咐家人拿包“龍骨”看看。
誰也沒想到,就是緣於這一點“好奇”舉動,開啟了我國古文字研究的又一嶄新領域。從藥店買回沒被搗碎的“龍骨”,王懿(yi)榮發現上面有很多刻痕。龍骨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在這種幾十萬年前的骨頭上怎會有刻劃的符號呢?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他翻開史料典籍,反覆揣摩,發現上面的一些奇異的線條與青銅器上面的金文有些相似。
王懿(y)榮對這批龍骨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後認為,它們並非什麼“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他最辨識出的是“雨、日、月、山、水”等幾個。
由此,王懿(y)榮決定對“龍骨”進行深入研究,並向外界高價收購帶字的甲骨。他先後共收購了1500餘片甲骨,經過考釋,他初步斷定刻在甲骨上的“線條”是殷商時期的文字。後來人們稱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人為“甲骨文之父
-
4 # 翰墨香
“一片甲骨驚天下”這句話是郭沫若說的,甲骨文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寫下了帶有傳奇性的篇章,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
5 # 朝陽子China
甲骨文是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中藥鋪裡面發現的,中醫把這種刻有遠古文字的獸骨稱作龍骨入藥。王懿榮敏銳的發現這些刻痕有可能是文字,於是問明出處以後,大量收購。
最後研究出來這的確是商朝時期的文字,這一發現結束了我國沒有發現青銅器銘刻文字之前再沒有文字的歷史,直接把我國有蚊子記載的歷史推前了上千年。它還印證了《史記》對商代帝王世系記載的真實性——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資料或證據能夠證明商代的帝王世系是真實的。
甲骨文的基礎上還誕生了一個新的書法流派,很多書法家開始寫甲骨文。
如今甲骨文發現的數量達數萬篇片,至今學者還在歸納整理,還有大半的文字沒有被解讀出來,如果甲骨文能夠被哪怕大部分破譯,它對於整個人類文明歷史的研究的價值都是極大的。所以說驚天下,一點都不過分,只是一個很客觀的描述。
-
6 # 孤竹逍遙遊
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上發現了早期文字——甲骨文。這成為研究殷商曆史的重要依據。透過對這些甲骨文的研究,使商朝從傳說到有實物證實存在,將中國有實物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上千多年,並印證了司馬遷的《史記》對商代歷史描寫的基本準確性,震驚了當時世界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所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
-
7 # 金道論國學
穿越三千年的歷史,甲骨文的發展仿若星辰,照亮了我們與殷商展開對話的一幕幕瞬間。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寶藏,展示了中華文明發展的精神脈絡;代代綿延,是中華民族精神血脈的賡續,滋養了寫在中華基因中的文化氣質底蘊。
“一片甲骨驚天下”。作為中國已知的最早成體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蘊含著漢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漢字方塊形態和發展框架。120年間,甲骨文的保護與傳承,浸透著一代代研究者解碼千年文明的心血。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怎樣更好地發展甲骨文字研究,這個重要命題擺在當代人面前。
-
8 # 十二十頁
“一片甲骨驚天下”說的是發現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與甲骨學,是重建中國上古史,透視三千年前殷商社會生活景緻,尋繹中國思想之淵藪、中國精神之緣起、中國信仰之源頭、中國傳統文化特質與品格之由來、中國藝術美學之發軔最真實的素材。
所以說,發現甲骨文,對了解三代歷史打開了一道方便之門,我們能更接近歷史了。
甲骨文的歷史國家圖書館現收藏有35651片甲骨,約佔甲骨存世總量的四分之一,經常會有一些展覽,可以去參觀。
甲骨文是我國商周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也有極少數用朱或墨寫成。1899年發現於殷墟,也就是河南省安陽市西郊小屯村的商王朝故都,所以又稱“殷墟文字”。
這種文字主要是公元前1300至前1028年,即盤庚遷殷至紂王末年之間,殷人占卜的記錄。
1、甲骨文上有字,字是怎麼來的?
《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
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2、誰發現的甲骨文?
王懿榮(1845-1900),近代金石學家、鑑藏家、書法家,甲骨文發現和收藏第一人,出身仕宦世家,其祖父官至山西巡撫(從二品,省部級)、父親官至四川成綿龍茂道(正四品,副省級)。
王懿榮青少年時泛涉書史,喜歡古書古物,不好治經(研究四書五經)。同治二年(1863)以議敘銓戶部候補主事(議敘是清朝一種任用保舉非科舉人員為官的方式),王懿榮因其岳父黃熙庭在知縣任內捐辦天津海防有功而入仕。
王懿榮曾參加過八次鄉試,於1880中進士,後累功升至國子監祭酒。
王懿榮於1899年發現並開始收藏殷墟甲骨,透過古董商收購甲骨約1500片,不過其在世時只以收藏、鑑賞甲骨為樂,並未對外公佈甲骨資料。
3、除了國內,其他地區有甲骨文嗎?
2015年,墨西哥州的考古發現了瑪雅遺址中,刻畫在石頭上的84各象形文字,這些文字距今已經有超過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對比起來,剛好是我國的殷商時期。
瑪雅遺址中出土的很多東西,都帶有明顯的中國殷商時期的印記,青銅器向華夏人,同樣對玉器十分的喜愛,一些用具上所刻畫的圖案,也與殷商遺址出土的用具圖案相似。
最早幾批殷墟甲骨都是經濰縣古董商轉賣到收藏家手中的,有範維卿、範壽軒、範春清、趙執齋、王緝等多人,出場最多的是範維卿。濰縣商人雖以掙錢為目的,但是客觀上起到了保護殷墟甲骨的作用。
甲骨文的的現狀及傳承甲骨文是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迄今為止,共發掘出土154600餘片,約有4600多個單字。
1、現狀
在這4600多個單字中,經考釋而公認的有1700個左右,仍有2900個左右的單字不識。
研究證實,甲骨文是目前中國歷史上公認現存最古老而自成體系的文字。
西方流行的觀點是“中國文字是埃及傳入的,這種說法的代表人物是法國學者德經,他將漢字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對比後認為,中國文字是受埃及文字的啟發而形成的。
2、目前中國文字地位
中國文字出現的歷史當屬世界領先。巴比倫的楔形文字產生於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產生於4100年前。
而隨著中國考古不斷的新發現,漢字的起源時間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沒有文字,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許多夏王朝紀年範圍內刻畫符號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線索,如二里頭文化刻畫符號、陶寺文化朱書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崗刻畫符號等,有的已具有類似文字的性質。
因此,我們認為夏代至少出現了文字的萌芽。不僅如此,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發現了17個距今7000多年的刻畫符號,也為研究中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結語】
甲骨文發現後,學者們透過對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證明了《史記·殷本紀》的可信,證實了司馬遷撰寫的商代歷史絕非向壁虛構,從而又極大地提高了《史記》中有關夏朝歷史記載的可信度。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正以《史記·夏本紀》的記載為線索,探尋夏代的歷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證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歷史,甲骨文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9 # 金剛7894
甲骨六驚。
第一驚:漢字起源添新證。明確證明甲骨文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文字。
第二驚:漢字源流愈分明。在此之前《說文解字》是早期漢字的權威解釋。甲骨文的發現糾正了說文的很多錯誤。加上與後期出土的鐘鼎文、簡牘帛書文字的研究,漢字的源流愈加清晰。
第三驚:探索遠古文明又邁進了一大步。
第四驚:奇妙的想象,神妙的結構,美如圖畫般的像形特徵。
第五驚:神秘的占卜,無形中記錄了政治、軍事、人文、自然、天文、氣候等難能可貴的遠古資訊。
第六驚:發現於世紀之交,中華民族正經歷歷史性的黑暗和低谷,否極泰來,當然也是復興的開始。
-
10 # 六言國學“一片甲骨驚天下”什麼意思。
甲骨文,是指刻寫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是漢字的鼻祖,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發現:清朝光緒年間,金石學家王懿榮因患痢疾到藥店買“龍骨”,意外發現了年代久遠的獸骨遺留,大量收購後研究推測其為殷商之物,翻開了甲骨學的第一頁。
意義:甲骨學研究涉及領域廣泛。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評價,甲骨文與金文、戰國秦漢簡帛文字以及今天的漢字一脈相承,對中國歷史發展、思想意識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民族文化影響深遠。
文化淵源現有的甲骨刻辭大致可分為兩類:占卜刻辭和記事刻辭。
殷商時代是一個鬼神崇拜的時代,上至國家大事,下到家庭生活,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來預測吉凶禍福,並將所問之事刻於甲骨,這就是占卜刻辭。
而記事刻辭則是人們以特有的記事文例形式,在龜甲獸骨上刻寫下文字,並貫以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信仰追求。
近代淵源:三千多年來安陽殷墟附近一直也都有甲骨出土,但是卻一直被人誤作為藥材來使,當時的人們叫它“龍骨”,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和膿瘡。直到1899年秋天,清代學者王懿榮在“龍骨”上發現了細小的刻畫,這才給甲骨文驗明瞭正身,讓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在20世紀初的學術界引起了一場“大地震”,震驚天下。
-
11 # 待FM之音
自王懿榮發現甲骨文,正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時間,中國快要被列強瓜分。而發現了甲骨文,難道不是中國的老祖宗在地下感知到了他的後代子孫要受到傷害,甲骨文的出現預示我們中國是一個延續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他的出現會使過國人驚醒,奮進。
-
12 #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關於甲骨文的發現,有一段傳奇故事不得不說!
1899年,居住在北京的王懿榮得了病,一位老中醫給他開的處方中有一味藥叫“龍骨”。家人到藥店抓藥回來,王懿榮驚奇地發現,那味所謂的“龍骨”上竟然隱隱約約地刻著一些符號。
這上面怎麼會有這些符號呢?對古代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榮覺得這不是一般的刻痕,他喜出望外,立即親自趕往藥店,問老闆“龍骨”的來歷,並將藥店裡的所有“龍骨”全部買下。
回家後,王懿榮對“龍骨”上的刻痕細細辨認,發現這些符號很像我國上古時代的象形文字。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確認了自己的發現。那些骨片並非什麼“龍”的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上面刻的符號正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一片甲骨驚世界”,王懿榮因此被譽為“甲骨文之父”。
王懿榮儲存的甲骨大多數都轉給了他的好友劉鶚(即《老殘遊記》作者)。後來劉鶚又蒐集到了不少甲骨,他收藏的甲骨總數達到了5000餘片。
1903年,劉鶚首次將這些甲骨文字刊印成書,這就是《鐵雲藏龜》。沒過多久,學者孫詒讓以《鐵雲藏龜》中的甲骨資料為基礎,著成《契文舉例》一書,這是首部有關甲骨文研究的專著。
-
13 # 國文書院院長韓全義
1899年的北京,國子監祭酒(官名)王懿榮老先生因病買來中藥準備熬製,在準備下藥鍋時,細心的老先生突然發現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不同尋常!中藥中的龍骨是烏龜殼片,王老先生髮現在龍骨上竟然有像文字一樣的刻畫線條。國子監的老大,不是一般人物,本身就是金石學家、文字學家。他挨個撿起龍骨細細端瞧,竟然真的是文字!正在王家做客的《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二人對視,驚愕的一時說不出話來。
王懿榮立刻派人“遍訪京城藥肆”,將藥店龍骨統統買回家,再加辨認!就這樣,一直失去了蹤跡的商代文字重見天日!
沒有文字,就沒有歷史。儘管司馬遷《史記》詳細記載了殷商曆史,但是由於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流傳下來,所以中國的商代在世界上並不被承認。在1899年之前,人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周代的“金文”,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篆”字型。至於周代之前,使用什麼樣的文字,無一例實物可證。
王懿榮老先生收藏了京城買到的所有龍骨,並從藥店打聽出,這個龍骨是從河南安陽小屯村一代販賣來的,於是他就派人去當地找尋。遺憾的是,第二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王懿榮先生死難,劉鶚就接收了他所藏甲骨片,並出版了第一部關於甲骨文的書籍—《鐵雲藏龜》。
1926年,民國政府派考古隊到小屯村挖掘,於是更大量的甲骨出土,殷商國都的“城市”亦展現了它的全貌。
隨著甲骨文的出土、辨認,甲骨文的記載逐漸系統起來,它竟與司馬遷《史記》所記載的即是完全一致!世界為之震動,於是中國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四五百年!這就是一片甲骨驚天下!
遺憾的是,我們今天尚未發現夏朝的文字,因此夏朝的即是還停留在《史記》等古籍的記載中,我們期待有一天也像“一片甲骨驚天下”的神奇出現!(韓全義/國文書院院長)
-
14 # 詩家天子
“一片甲骨驚天下”。作為中國已知的最早成體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蘊含著漢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漢字方塊形態和發展框架。1甲骨文的保護與傳承,浸透著一代代研究者解碼千年文明的心血。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這個重要命題擺在當代人面前。
-
15 # 退而薄田
一片甲骨驚天下,顧名思義就是一片甲骨上的文字可以驚駭天下的人。
甲骨文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驚世驚天龜甲片,神奇神秘卜辭骨.;十萬枚,燦爛放光芒,四海馥。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的發現石破天驚,改寫了中國歷史,就像是一個近世神話。它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它是殷商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
16 # 西遊夢紅樓
“一片甲骨驚天下”,出自郭沫若的詩句“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一片甲骨驚世界,蕞爾一邑震寰宇。”“一片甲骨驚世界”,是因為甲骨文經過考古研究,發現是記錄商朝人占卜活動的文字,從而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前推了一千年,進入殷商時期。
甲骨文同時也符合了世界文明必須有文字的標準,因而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世界性遺產。
甲骨文的發現具有故事性甲骨又稱龍骨,在沒有被發現是承載文字之前是用來作藥的,其功效是止血生肌,因此在普通人家也常有出現,作為外傷的特效藥。當然大部分是沒有文字,只是單純的獸骨。
清朝時在河南安陽市小屯村,當地農民挖出了龍骨,並將其輾成粉敷在無錢醫治的膿瘡上,神奇地發現甲骨粉末吸乾了膿水,瘡口後來結疤脫落,一身膿瘡不治而愈,因而把有止血功效的龍骨賣給了藥鋪,作為治療外傷的龍骨也開始進入普通民眾家。
清末光緒二十五年秋,時任清朝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由於患了瘧疾,命人從達仁堂買了一服中藥,無意中發現了入藥的龍骨上有一些特殊的符號。
王懿榮是清朝晚期優秀的學者,有名的金石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考古學家,出於考古的敏銳覺察力覺得龍骨不一般,因而對龍骨產生了興趣並仔細觀察起來。
這些特殊符號不象是刻痕,或者是歲月侵蝕出的自然形狀,反而像古代文字,但又非大篆、小篆,考古意識讓王懿榮一下子興奮了,這可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於是從藥鋪把有刻痕的龍骨全買回了家,並開始從各地陸續收購龍骨,總計1500多片。
有了原料,王懿榮開始鑽研和比對這些刻痕,一些簡單的文字,如雨、日、山、水首先被確認;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文字的熟知度提高,商朝君王的名字開始頻頻出現,由此王懿榮作了論斷:這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代文字!
於此甲骨文現世,其上文字記載開啟了今人與殷商的隔空對話,王懿榮也被尊稱為“甲骨文之父”,而郭沫若更是寫下了“一片甲骨驚世界”,來肯定甲骨文對中國文字的貢獻以及對世界的影響。
甲骨文的文化淵源流長甲骨文是記載殷商時期開始的比較成熟、系統的文字,為中華民族文字起源提供了翔實證據,從而使消逝了三千年的歲月變得鮮活起來,成湯伐桀、武丁拜相、商紂淫亂等傳說不再是飄渺的,而是一段段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如果商朝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文字,那麼文字起源便不該止步商朝,而該前溯,追尋到更為波瀾壯闊的前朝。事實上,文字史在考古學下早已有所發現,因為存在爭議而不能得到肯定。
賈湖遺址刻符,是1962年河南舞陽發現賈湖遺址挖掘出來的類文字,距今約8000餘年,比甲骨文還早4500餘年。
這些刻符存在較大爭議,是文字還是符號?
文字代表著文化的傳承史,是民族依存的根,將為民族發展史提供無可爭議的證據。根據考古學者的對比研究得出一些論斷。
1、賈湖遺址部分刻符刻在龜甲上,與甲骨文同出一脈。
2、賈湖刻符書寫風格與甲骨文一致,先橫後豎,由上而下。
3、賈湖刻符結構符合漢字形狀的特徵。
由於賈湖遺址出土的刻符太少,為考古學研究提供的證據相對薄弱,因此存在爭議,而後來安徽的雙墩遺址出土了630個刻符,有力地在印證賈湖遺址刻符的文字性機率。
雙墩遺址距今7000餘年,出土的630個刻符極為罕見,具有連貫性和統一性,具備了原始文字的特性,是漢文字的起源之一,這也得到了國內學者的普遍肯定。
1953年,在西安半坡遺址中出土的陶缽上,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該遺址距今有6000—6700多年。
1973年,在南通青墩遺址中出土的許多麋鹿角化石上,發現了眾多刻符,經過各學界的研究後認定為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還早2000多年,是易學起源的初始符號。
這些刻符,由於認知不夠,時間太過久遠,存在較大爭議,但5000年左右類似的發現,如骨刻文、山西陶寺朱文、夏代水書等,已經同成熟的甲骨文極為相似,因此普遍學者認為這是文字,是甲骨文的雛形,是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研究需要新生代的承繼由於甲骨文是比較系統成熟的文字,以翔實的實字證據讓西方學者認同,對於商以前的歷史,西方學者卻認為無文字實證,聳聳肩,認為是荒謬之談。
知恥而後勇!
甲骨文研究,本就是一門枯燥的學問,需要研究人具有堅實的文史知識作為基礎,同時要承受付出和報酬不能對等的現實,孜改以求,傾力付出,保持求實的科學態度,大膽創新,從而在保護傳承,推動文化的進步上做出貢獻。
商朝得以發現,是因為甲骨文的研究得認定,否則歷史將永遠斷層;甲骨文研究同樣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否則出土的文字也就成了擺飾,中華文明的“化石”也終將再次沉寂。
甲骨文研究的專業化隊伍需要新鮮血液不停注入,並且要求新生代耐得住寂寞,守得起無名,付得出汗水,才能發掘出中華文明的文化寶藏,讓精神脈胳通貫古今,續寫民族傳承的驕傲。
“一片甲骨驚天下”,那是文字體系的發現,也是文明得以延續的證據,只有專心做學問的人,默默地為之奮鬥鑽研,最終才能找回先祖們的故事,尋回文化的底蘊,托起民族文明的脊樑。甲骨文,某種意義上說是民族之魂,也是尋根的文化史信!
回覆列表
中國語言特色。
驚世界。當時中國備受欺凌,民族自信心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
甲骨文的出現讓遙遠的商代繁榮展現在我們面前。
甲骨文是目前為止中華文化最早的發源地。
但是要說影響力多大,也不能無限放大,還是需要全民科技和實力的提升。
隨著甲骨文的解讀和出土文物的增加。商代血腥的祭祀儀式,讓人不寒而慄。未成年的孩子奠基用,砍掉手腳更是普遍現象,出土的人大多肢體殘缺。要說驚世界,這點倒是挺讓人震驚的。
一些人選擇性展示和表達。只說好的。掩蓋不好的
看到中國一些古董被炒的很熱,把聰明才智都用在造假和鑑定上了。很是痛心。
一些人不是研究探索,而是複製貼上,顯得自己很厲害。甲骨文成了他們炫耀和愚弄別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