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王孫阿狸

    呂布殺害義父董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董卓的脾氣不好,讓呂布心中產生了怨恨;二是呂布與董卓侍妾私通,怕被發現而被董卓殺死。

    呂布殺死丁原後,投奔了董卓,董卓任命他為騎都尉,收其為義子。《三國志》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不多久又被提升為中郎將,封都亭侯,作為董卓的貼身保鏢。但是董卓也是不好伺候的主,脾氣急暴烈,眼裡容不得一點沙子,曾經有一件小事,呂布辦的不合他意,他隨手拔出手戟就投向呂布。呂布避開了手戟,並就這件事向董卓請罪,董卓的怒氣也就消了,但呂布心中對董卓產生了怨恨。《三國志呂布傳》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

    董卓常派呂布守衛他的內宮,呂布也是好色之徒,一來二去和董卓的侍妾私通,給董卓戴了綠帽子。《三國志》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他時刻擔心此事曝光,因此性命不保。於是,他拜訪了司徒王允,向王允訴說了他對董卓的不滿。王允是呂布以前的老相識,曾愛惜呂布的勇武對其刮目相看。王允此時正與僕射孫瑞密謀除掉董卓,趁機便讓呂布作內應,呂布同意了,並親手殺死了董卓。《三國志呂布傳》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為王允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董卓,這是小說家之言,在正史《後漢書》、《三國志》均未有有關貂蟬的記載。

  • 2 # 飛反

    東漢末年,董卓亂政。司徒王允聯合呂布利用董卓鬆懈之機,一舉殺掉董卓。

    呂布和董卓“誓為父子”,在董卓的一手栽培下已經成為中郎將、都亭侯,仕途可謂一帆風順。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會聽從王允的擺佈而放棄大好的前程嗎?

    難道真的是因為董卓“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及“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這麼兩件事情就和董卓反目成仇進而把董卓殺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應當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呂布投靠了董卓以後,和董卓的關係如何?

    2.自己個人和以前丁原手下的一班幷州官兵的發展情況怎樣?

    3.為什麼呂布最後把董卓殺了?現在就讓我們來進行逐一分析。

    一.呂布和董卓的關係

    首先是呂布和董卓的關係問題。在這一點上,正史、野史上倒是非常一致:關係密切。

    《三國志•呂布傳》說:“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後漢書•呂布傳》說:“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由此觀之,好象確實不錯。

    不過,在史料記載中還有一段記載容易被忽略。《三國志•呂布傳》、《後漢書•呂布傳》和《資治通鑑》等正史都同時都記載: 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一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另外,在《太平御覽》卷五五注引《典略》更加提到“董卓雖親愛呂布,然時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後止。”

    這個記載很容易讓人理解為:董卓有誤在前、呂布懷恨在後,純屬個人恩怨。

    但恰恰是這個資料的事實證明:呂布和董卓的關係存在著一個重大的轉變,不象平時理解的那麼密切,董卓此舉有一定的目的,不應該單純地理解為董卓“性剛而褊”。

    呂布在後來投靠袁紹寄人籬下的時候還會發生“將士鈔掠”的情況,說明呂布對部下的管制不嚴,極有可能此時已經發生過類似事件,引起了董卓的不滿,加之其他的矛盾,導致董卓“拔手戟擲布”,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此推測之一。

    呂布在董卓手下做過什麼,史料不詳。但有兩條很明顯:

    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

    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自不安。這說明呂布已經從“飛將”變成了董卓的保鏢。而此時的呂布顯然手下還有眾多幷州兵馬,馳騁疆場才是呂布的特長,董卓的行為是什麼意圖呢?

    這是董卓加強對呂布控制的一種手段。實際上變相的削弱了呂布和自己部下的聯絡,以便直接加強對幷州兵士的控制。

    把呂布限制在自己的身邊,就等於把整個幷州軍隊牢牢的抓在手裡。此推測二。

    從以上的兩個推測分析,呂布和董卓的關係其實屬於相互利用,在這種前提的影響下,兩人的關係隨時會因為一些外來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也就註定這種關係是非常的不穩固的。

    二.呂布及手下的個人發展

    呂布個人和以前丁原手下的一班幷州官兵的發展情況的瞭解,更加清楚地進行判斷。從史料分析,呂布和其手下的幷州官兵在董卓的陣營中是非常受排擠的,而且矛盾比較激烈。

    呂布對董卓的暗中不滿,以及內心的“益不自安”,對並、涼兩支軍事力量之間的矛盾來說,更起了直接激化的作用。

    董卓手下同呂布的矛盾和敵視情緒,雖然不能直接歸咎於董卓的指使,但其手下的態度會直接影響了呂布及其一干幷州兵士對董卓的態度,雙方的矛盾也會不斷加劇。

    另外從《三國志•董卓傳》中“初,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典兵別屯陝,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略陳留、潁川諸縣”的記載分析,董卓對呂布是不怎麼放心的,所以把呂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身邊,根本不讓呂布有在外獨立屯兵的機會。

    三.呂布和董卓的較量

    那麼,既然矛盾和敵視都存在,董卓為什麼還要繼續使用呂布呢?

    造成董卓判斷失誤的主要原因不是董卓對呂布這個武夫不瞭解,在他看來,呂布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賜予的,呂布乃一介武夫,政治頭腦又差,就算對自己有什麼不滿,都不會鬧到刀兵相間的地步。

    但是沒有想到自己信任的司徒王允一直對自己心懷不滿(見拙作“《煮酒侃三國》之掩卷而泣嘆王允)。司徒王允的出現,使得這個原本就已經是一觸即發的矛盾愈演愈烈,終於釀成了最後呂布聯合王允殺掉了董卓的結果,這才是董卓最大的失策。

    從後來董卓死時《後漢書•董卓傳》中可以看出:這一次殺董卓也的確是造福於民,有功於社稷,值得大書一筆,呂布立了大功,雖然他沒有那麼高的政治覺悟,也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 3 # 夜色天王

    呂布殺董卓,其實是為了自保,而不是為了美女及金銀財寶。

    三國志·呂布傳:卓自知兇恣,每懷猜畏,行止常以布自衛。

    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

    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

    布由是陰怨於卓。

    由此可見董卓性多疑,呂布雖然是董卓親衛,也難以倖免。

    而呂布又是幷州人,麾下掌握著幷州狼騎這支強悍的部隊,董卓的西涼諸將對其多有猜忌。

    太原王允出身名門望族,又依附董卓,成為董卓的心腹。

    董卓拔王允為司徒、封溫侯。

    溫縣,司馬懿的老家,這可是縣侯,還是河內這種京畿重地的縣侯,足見董卓對王允的看重。

    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

    同時老鄉,自然相互親近,以抵擋西涼諸將的詆譭。

    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

    可以說呂布是撞進王允跟士孫瑞的圈套裡,開始呂布並不願殺董卓。

    布曰:「奈如父子何!」

    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

    呂布託名為父子,其實心裡是猶豫的。

    王允打斷了他的猶豫,呂布不傻,明白如果自己不參與,肯定會被王允告發。

    董卓向來倚重王允,哪怕呂布跟王允相互告發,董卓也只會殺呂布,而不會殺王允。

    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沒兵造反那是笑話。

    看伍瓊、周毖等人就知道。

    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呂布跟董卓鬧了嫌隙,被董卓疏遠,被罰守中閣。

    這就像私人保鏢變成普通保鏢,權利利益什麼的不說,起碼信任度降低了不止一籌。

    呂布鬱悶之下才跟董卓的婢女私通。

    可見二人是同病相憐,都在董卓的淫威下瑟瑟發抖,才相互抱團取暖。

    我覺得他倆的故事就像是如今電視裡常演的特工愛情故事。

    後人經過潤色,就成了呂布與貂蟬,也就有了美人計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

    事前情不自禁,事後卻越發不安。

    呂布才在董卓的猜忌下,王允的威脅中,不得已加入除董聯盟。

    你看看除董聯盟的實力,就知道呂布並不是太重要。

    初,王允與尚書黃琬、鄭植商議,以執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護羌校尉楊瓚為左將軍,以討伐袁術為名反抗董卓。

    黃琬,江夏黃氏,江夏自黃香、黃瓊二代三公,又有廬江周忠。

    楊瓚,弘農楊氏。

    侍中馬宇、種暠都是士族,除董時皇甫嵩也出了大力,滅了董卓在郿塢的大軍。

    扶風馬、弘農楊、江夏黃、蜀郡趙、廬江周,這可是都是世代三公之家。

    勢力盤根錯節,縱然沒有呂布,這幾家的奴僕聯合起來也能幹掉董卓,當然是毫無防備的董卓。

    有了呂布,只是讓他們方便許多。

    當時除董聯盟已經將手伸到軍隊當中,比如禁軍將領吳匡,吳匡率部投靠董卓,又沒有依附李傕,肯定是在李傕攻破長安時跟龐羲護著劉璋等逃至成都。

    再看呂布除董前雖說被董卓懷疑,可是依然手握雄兵,備受信任。

    除董後,允以布為(奮威)〔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

    而實際上王允待其以劍客,獨霸朝政,群臣不再擁戴他。

    僅僅六旬,不到兩個月,呂布就帶著數百騎逃亡關東。

    也有人說呂布是見利忘義。

    畢竟他是有殺過丁原的前科,還有三國演義裡赤兔馬相誘,才殺了丁原。

    本人覺得這是不成立的。

    丁原被殺的時候,董卓已經掌控朝堂,而且多用名士、將校,很是籠絡一群人。

    再看丁原呢?

    竟然用呂布為主薄,讓飛將去做主薄,丁原腦洞也是大開的一筆。

    主薄雖然為心腹,可頭上有別駕、治中、長史、功曹、督郵幾座大山,就能得知並不受重用,何況還是武將?

    呂布坐這個位置用牛刀殺雞,都是輕的。

    當時張遼,高順可都在丁原麾下,為何會隨呂布造反,這足以說明問題。

  • 4 # 品學天下

    呂布為什麼要殺董卓

    中國有句話叫:“英雄難過美人關”,連孔老夫子也發出這樣的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儘管這樣,只道呂布因為貂蟬而殺董卓,這種見解實在是太過於片面,不過精準!當時正處亂世,一個弱女子哪能有這麼大的能耐,能在亂世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這個問答有很多人回答,但是回答得不夠詳細或精準,今天,我就以施耐庵的《三國演義》裡的具體情況來詳細回答這個問題。

    我打算從歷史背景,人物關係入手來回答這個問題。

    1.當時的歷史背景

    《三國演義》裡的第一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那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周末年,七國分爭,後來併入於秦。秦被滅了之後,楚、漢分爭,最後併入於漢。漢朝自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之後就一直處於宦官與外戚干政的混亂局面,這時,又適逢天災,海水泛溢,五原山岸,盡皆崩裂,雌雞化雄,種種不祥,最後,暴發了黃巾起義,這些起義軍打起了這樣子的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發動暴亂,隨後,各地也相繼暴發動亂,漢朝皇室就這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亂世的序幕已經悄然揭開

    公元189年5月,年僅33歲的漢靈帝劉宏駕崩,留下兩個年幼的兒子,一個是12歲的劉辯,一個是9歲的劉協。

    漢靈帝不喜歡嫡長子劉辯,反而喜歡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劉協,當時,朝中大臣奏請靈帝策立皇太子時,靈帝認為:“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想立皇子劉協為太子,但因為劉辯的生母為何皇后,劉辯的舅舅何進為大將軍,在朝中位高權重,所以立太子之事一直久拖不決。

    漢靈帝彌留之際,將皇子劉協託付給他特別信任的宦官蹇碩,蹇碩認為要立劉協為帝必須殺了大將軍何進,於是,他請何進入宮,想在何進入宮時殺了他,無料,訊息被人走漏,何進稱病不入宮,蹇碩的計劃失敗,嫡長子劉辨繼承皇位,史稱少帝,皇子劉協被封為陳留王。

    少帝登基後,宦官蹇碩仍舊不死心,仍然想立劉協為皇帝,但又害怕自己鬥不過何進,蹇碩向其他的宦官求助,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但是其他的宦官為了自保,出賣了蹇碩,最後,大將軍何進誅殺了宦官蹇碩。

    何進誅殺蹇碩後,想進一步將弄權的其他宦官們全部誅殺,免得他們與自己爭權奪利,但是呢,又害怕自己不鬥過宦官們,於是,便召董卓與丁原入京,希望這兩個軍閥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當何進入宮與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商議事情時,宦官們聽到風聲,先下手為強,在宮中將何進殺死了。

    何進被殺後,他的屬下們紛紛進攻皇宮,要殺死宦官們為何進報仇,宦官們守不住皇宮,於是,官宦們將少帝與陳留王劫持出宮。

    2.董卓隆重登場

    到了這裡,我們的主角之一的董卓隆重登場了,奉何進之令入京“勤王”的董卓率軍來到顯陽苑,遠遠地就望見宮中起火,打聽說少帝被宦官們劫持出宮,董卓趕緊前去救駕。

    當董卓帶著大隊人馬來到少帝面前時,少帝被嚇到哭哭啼啼,回答董卓的詢問時,語無倫次,而劉協卻很鎮定,回答得井然有序,於是董卓覺得漢少帝無能,做不好皇帝。

    :還有另一個說法是,董卓趕來救駕,

    漢少帝當眾質問:“來者何人?”

    董卓:“西涼刺史董卓前來救駕。”

    漢少帝:“前者黃巾起義,你討伐失利,損兵折將,你可知罪?”

    董卓立馬俯頭,稱知罪。

    而陳留王劉協是這樣說的:“你便是董卓?”

    董卓:“是微臣。”

    陳留王劉協:“今朝廷遭創,你前來救駕,實為大功,今後需將功補過,好自為之。救駕還宮。”

    在落魄時刻,漢少帝一聽是董卓,第一想法是董卓討伐黃巾起義失利之事,當眾就呵斥了董卓,完全不理自己當時的處境,而陳留王卻深知當時自己的處境,才剛剛脫離宦官的魔掌,董卓自稱來救駕,那不應該呵斥他,於是,他立馬接了漢少帝的話,前來救駕,實為大功,安撫人心,恩威並施,讓董卓等人趕緊救駕還宮。無論是哪種說法,陳留王劉協確實比漢少帝劉辨睿智,穩重,識大體。

    董卓奉何進的勤王號令進京除宦官,而何進自己卻先死於宦官之手,宦官們由於劫持少帝,被追來的閔貢一一逼死,董卓最後撿了個大便宜。由於董卓入京時帶了大批人馬,有兵權,朝中無人敢與之抗衡。董卓這時想要立威,爭奪最高權力,於是,他想到廢掉漢少帝,改立陳留王為帝這個方法來立威。

    但是,董卓的這個想法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並且,董卓入京做了不少壞事,放任自己計程車兵燒殺搶掠,無惡不做,朝中士族大夫們對董卓厭惡至極,但因董卓有兵權,敢怒不敢言。

    另一個軍閥丁原與董卓在廢帝問題上意見不合,丁原自己手中也有兵權,於是,他公開反對董卓,兩人兵戎相見,數番交戰,董卓都敵不過丁原,主要是丁原手下有位猛將呂布。

    3.呂布登場

    呂布是個怎麼樣的人呢?首先,我們先來說呂布的武功,呂布騎術精湛,膂力過人,箭術精準,號稱飛將,呂布有多厲害呢?關羽,張飛與劉備三人一起進攻,都拿不下呂布,還被呂布步步逼退。

    呂布這樣子的猛人非常受丁原的賞識,呂布在其帳下做騎都尉,丁原還認呂布為義子。

    董卓數次失敗,皆因呂布,於是,有人獻計,要打贏丁原,要麼除呂布,要麼收買呂布,如此猛人,是除不了的了,那就只有收買了。董卓也同意了這個計謀。

    為了收買呂布,董卓不惜獻上了自己的心愛坐騎—西涼寶馬,還讓人帶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董卓的這一招,點點選中呂布要害,呂布愛騎射,最想要就是千里馬!呂布從小在窮鄉僻壤長大,窮怕了,當董卓送上寶馬,送上五光十色的珍寶時,呂布心動了,並且來人還告訴呂布,這些只是見面禮,事成之後,董大人還有厚禮相贈,聽了這話後,呂布徹底下定決心了!是夜,呂布取下丁原的首級,連夜投奔董卓。

    見到呂布取得丁原的首級,董卓大喜,拜呂布為中郎將,封都亭侯,還認呂布為義子。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呂布是什麼樣子的人了吧?呂布就是見利忘義之人,董卓自以為自己有能耐收服呂布,卻不知道早已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筆。

    3.司徒王允設下連環計

    呂布投奔董卓後,董卓如有神助,單靠呂布就吞掉了丁原的勢力,擴大與增強了自己的勢力,朝中早已無人是董卓的對手,董卓按著自己的想法,廢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理由是:“皇帝衝闇,非萬乘之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說成我們現代話就是:漢少帝昏庸懦弱無能,不適合當天子。

    廢了漢少帝后,董卓權傾朝野,為人陰險,濫施殺戮,自封為太師,他的下個目標就是謀朝篡位,改朝換代,自己當皇帝,朝中很多士大夫仍舊忠於漢室,時時刻刻都想剷除董卓。

    這時,身為董卓義子的呂布與董卓形影相隨,時時刻刻保護著董卓的人身安全,朝中士大夫們想做掉董卓實在是有些難度。

    這時,一個叫司徒王允的人想了一個連環計。

    4.董卓呂布中了連環計

    司徒王允想除掉董卓,但董卓勢力過於強大,正面攻擊,無法鬥得過他,而且呂布還寸步不離地保護著他。

    經過司徒王允的暗中觀察,這“父子”二人,雖然都很厲害,很強大,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耽於女色,於是一條妙計就在司徒王允的腦海裡生成。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司徒王允的府中養了好多的歌女,其中有一個特別出色,不用說,大家應該知道是誰,那就是貂蟬。貂蟬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當司徒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司徒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第二日,司徒王允就想辦法讓呂布來自己的府上,呂布還真的來了,司徒王允留呂布在府中吃飯,席間,就讓貂蟬出來敬酒。

    呂布目不轉睛地看著貂蟬,司徒王允一看,就知道魚兒已經上鉤了,於是指著貂蟬對呂布說:“我想將我的女兒送給將軍為妾,不知將軍同不同意。”

    司徒王允說:“等我選個好日子,我就派人將她送到將軍府中。”呂布欣喜若狂。

    司徒王允答應了呂布將貂蟬送給他,但是轉眼之間,他卻特意請董卓到他府上吃飯,董卓這時想拉攏朝中計程車大夫,於是爽快地答應了。董卓來到司徒王允府中就宴,宴會期間,王允又命貂蟬獻舞。董卓見貂蟬美麗動人,看得目不轉睛,捨不得離去,魚兒又上鉤了。於是,司徒王允同董卓說:“我想將她獻給太師,不知太師能不能接受?”

    董卓假意推託一番後,就高興地笑納了,直誇王允會做事,並帶走了貂蟬。呂布知道貂蟬讓董卓帶走後,馬上跑來質問司徒王允:“你答應把貂蟬送給我,現在又把她送給董太師,你是什麼意思?你是要戲弄我嗎?”司徒王允急忙彎腰作揖賠不是,這樣子跟他道明原委:

    “將軍有所不知啊!昨天太師在朝堂中對我說他有一事,要到我家小坐,我特地準備小宴等候。太師在喝酒的時候說,他聽說我已經把女兒貂蟬許配給將軍你了,擔心我是說著玩的,就先來看看。我不敢違背太師的意思,於是,就叫貂蟬出來拜公公。太師說今天就是良辰吉日,他先將貂蟬帶回去許配給將軍。將軍想一想,太師親臨,我怎敢推阻啊?”

    呂布是有勇無謀之人,一聽是這個原委,居然相信了,於是,第二天,他就一直在等董卓給他辦喜事,但卻一直沒有等到通知他的訊息,一打聽,董卓已經霸佔了貂蟬。呂布氣得要命,但是由於董卓是他的義父,他強忍了這口氣。

    貂蟬是個厲害的人物,她深明大義,她知道她的任務是離間董卓與呂布。私底下,一遇呂布就常常跟他訴相思之苦,還說董卓不道義,竟然搶佔了她,呂布一聽,更是悲憤難忍。

    有一天,董卓的事入朝議政。呂布就乘著這個機會提戟出了皇宮,到相府找貂蟬。兩人在鳳儀亭下卿卿我我,互許相思之情,不料卻被董卓突然回來發現,董卓再一次向呂布扔畫戟(一種兵器)!注意重點,這裡有個“再”字!董卓自從自封為太師後,極度膨脹,只要看不慣哪個人,那個人就得遭殃。有一次,呂布因為一件小事惹他不開心,他隨手拿起手戟,就直向呂布射去,還好呂布身手敏捷,躲了過去!

    董卓手下的謀士一早就看得出這是美人計,於上力勸董卓以天下大事為重任,把貂蟬送給呂布。

    董卓忍痛割愛時,貂蟬為了完成離間他們的任務,在董卓面前,願誓死相隨太師,董卓被感化了,便不再提把貂蟬送給呂布的事,但是謀士卻還一直在勸說,董卓回答道:“將你的愛姬送給他人,你願意嗎?”謀士被嗆得半死,也不再提這件事情了。謀士斷定董卓一定會死於美人計。

    司徒王允知道自己的計謀即將達成了,於是點醒呂布說:“將軍姓呂,他姓董,你們根本就不是父子啊!再說了,他曾用手戟射殺你,可曾念及你們的父子之情?”

    司徒王允還在呂布面前說董卓入京後的種種惡事,還稱呂布應該要做為國為家的大將軍,怎麼可以一直受董卓欺騙,一直幫他做幹壞事呢,如果再一直為董卓所用,將軍將遣臭萬年啊!

    呂布突然之間恍然大悟,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司徒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立即和呂布密謀誅殺董卓一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謊稱漢獻帝願意禪位給他。董卓異常高興地去接愛封禪,不料卻見司徒王允領兵在大殿等候,他急喚呂布保護自己。不料,呂布不是來保護他的,而是來殺他的,呂布一戟朝董卓刺過去,直穿咽喉。

    5.寫在最後

    這就是呂布殺董卓的整個事情經過,既有業因,必有業果。呂布之所以殺董卓,不是因為貂蟬,貂蟬只是不過是司徒王允手下的一顆棋子,棋子要怎麼走,走哪條路,都是下棋者的意願。而司徒王允為什麼能用貂蟬這顆棋子下一盤這麼漂亮的一盤棋,皆因他巧妙地捉住了呂布與董卓的弱點。

    呂布是個猛將,有勇無謀,說簡單點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又貪財貪色,見利忘義,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聽信饞言,做魯莽的決定,不想後果,頻頻被人利用!《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是:“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董卓是個殘暴之人,一進京就火燒洛陽,行傷天害理之事,圖謀篡位,鋒芒畢露,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什麼人都敢用,得勢之後,又太過於膨脹,對身邊的親信武將也逐漸不客氣,若是有人言語稍有差池,就被當場處死,以至人人自危。

    司徒王允透過對他們的精準觀察,利用他們兩個人的弱點,再用貂蟬這枚棋子,成功地利用呂布的手殺死了董卓。

    司徒王允才是背後厲害的下棋人。

  • 5 # 葉之秋

    董卓之死,是大勢所趨,眾人合計。前有王允連環計挑撥董卓呂布關係,後有呂布往董卓咽喉刺上致命一戟,而將事事小心,時時防備的董卓,引誘出重兵把守的郿塢,並親手割下董卓頭顱的人,則是李肅。

      做一個說客,最重要的素質,就是了解人心,瞭解對方心中最隱秘的需求,然後借力打力,達成自己的目的。李肅當初勸說呂布,就是抓住呂布看重名利,愛惜寶馬,於是以功名動其心,以名馬堅其志,呂布當晚就主動殺死丁原。

      董卓和呂布不同。此時的董卓擊退了關東聯軍,威勢更勝往昔,朝中大臣沒有一個人可以和董卓抗衡。董卓仿效姜子牙,逼迫獻帝稱其為“尚父”,進出朝廷用天子的儀仗,大肆加封自己的親疏心腹擔任各種要職,董卓一門,不分老幼,全部都被封為侯,而京城禁軍,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司空張溫有勾結袁術的嫌疑,董卓立刻將張溫誅殺,百官心驚肉跳,卻又無可奈何。然後在長安城二百五十里的地方,修建郿塢,城郭堅固,一如長安。郿塢裡有二十年的存糧,有少年美女八百名供自己享樂,金銀財寶更是數不勝數。

      世人所追求的名利、權勢、富貴、美女等等,董卓都已經擁有,貌似董卓已經什麼也不缺了。可是要殺死董卓,就必須將董卓從重兵把守的郿塢中引誘出來,牽引到王允、呂布的勢力範圍中。

      李肅瞭解董卓,董卓權傾天下不假,可心中一直渴望再前進一步,由權臣而帝王,是董卓長期的願望。利用董卓的稱帝之心,就可以引誘董卓,但要董卓完全信任自己,跟隨自己離開郿塢,走進埋伏圈,依舊是一件很費腦子的事。

      李肅來到郿塢,告訴看門人,天子有詔書。董卓心中哪裡有什麼天子,依然高坐,等待李肅進入。董卓問:“天子有什麼詔書?”李肅說:“天子生病剛剛好轉,想要在未央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議禪位給太師,所以才特意下了這道詔命。”董卓雖然不懼漢獻帝,可是對獻帝也始終懷著戒備之心,一聽是想禪位給自己,很高興,心中的防備就鬆弛下來。此時董卓已經死了一成。

      不過漢獻帝好糊弄,朝廷還有其他重臣,於是董卓問:“王允有什麼意見嗎?”李肅說:“王司徒已經命人準備建造受禪臺了,只等著主公到來呢。”董卓一聽大喜。王允此人,德高望重,在朝臣中擁有很高的人氣,只要王允也表示支援,董卓受禪的事情就八九不離十了。而王允很少公開反對董卓,不久前還親自獻上自己府中的歌姬貂蟬,獲得了董卓一定程度的信任,董卓估計在想,王允不也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富貴嗎,等我當了皇帝,給他加官晉爵。此時董卓已經死了二成。

      董卓命令心腹將領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把守郿塢。董卓前呼後擁,車馬眾多,前往長安接受禪讓。此時的董卓隨時可以回頭。當走到三十里的時候,一隻車輪忽然折斷,董卓只得下馬,又走不到十里,馬忽然咆哮,掙斷轡頭。董卓心中驚疑,李肅說:“是太師即將接受漢帝禪讓,將要乘坐玉輦金鞍的預兆啊。”董卓很高興。這一天就走了四十里,行程緩慢。第二天再次上路,忽然又狂風大作,大霧彌天,董卓又問李肅為什麼。李肅說:“這是主公即將登上龍位,當然有紅光紫霧,來壯大主公的聲威。”董卓大喜。於是一口氣走了兩百一十里,來到長安城外。此時的董卓已經死了三四成。

      百官出城迎接,唯獨李儒抱病在家。不久之前,李儒勸說董卓將貂蟬賜予呂布,惹怒董卓,翁婿關係鬧僵了。少了李儒這個指路明燈,董卓的死亡機率又大了一成。

      董卓進入相府,呂布來賀。董卓高興的說:“我登上九五之位,必定讓你總督天下兵馬。”董卓還是有幾分擔心呂布,於是先許個大大的願,讓呂布為自己賣命。他怎麼知道此時呂布為了女人,為了自己的未來,已經和董卓勢不兩立。當晚,呂布就在帳外休息。有呂布守衛,董卓的心寬了很多。此時的董卓已經死了六成。

      晚上,有十來個小孩在外面唱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這歌一聽就知道是說董卓必死。董卓當然不是白痴,於是問:“童謠主何兇吉?”這謊也太難圓了,連李肅也覺得尷尬,於是只好敷衍,說:“不過也是說劉氏應當滅亡,董氏必將興起的意思。”此時的董卓已經幾乎迷醉,幾乎喪失了辨析能力,聽的李肅如此解釋,也就欣然接受。董卓此時已經死了七成。

      早上出門,準備上朝了,又看到有一個道士,手上拿著長長的竹竿,上面綁著三米多的布條,兩端寫了一個“口”字。這很明顯是說“呂布”啦,董卓看不明白,問李肅何意。李肅說:“這個人有毛病,不用計較。”李肅讓兵士把這個道士趕走。此時董卓已經死了八成。

      當來到朝堂,群臣都在兩旁迎接,李肅手拿寶劍,跟隨董卓車駕前行,董卓還以為李肅為自己護駕呢。當來到北掖門,李肅讓所有軍士全部都留下,只帶了二十來個人進入。董卓對李肅已經是絕對信任,完全沒有多想。此時的董卓已經死了九成。

      來到大殿,董卓看到王允等人拿著劍在等自己,大驚失色,問李肅:“他們拿著劍,是什麼意思?”李肅此時已經懶得解釋。董卓已經死定了,還浪費那個口舌幹嘛呢?王允揮劍讓一百多武士衝上去。董卓穿了鎧甲,戟都刺不進去。董卓胳膊受傷了,掉下了馬車。董卓高呼:“吾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後厲聲說:“有詔討賊!”董卓此時已經死了十成。

      董卓之死,首功自然是李肅。可是李肅的下場也不怎麼樣。

      李傕、郭汜在董卓被殺之後,急忙逃回陝西,向朝廷上表請求赦免,但朝廷不許,於是興兵攻打長安。呂布和李肅受命迎戰。李肅和牛輔第一仗大勝。可在晚上牛輔竟然來偷襲,李肅戰敗。呂布大怒,說李肅挫了自己軍隊的銳氣,不由分說把李肅殺人,人頭掛在軍門前示眾。

      勝敗不過是兵家常事,可是現在的呂布每晚面對貂蟬,都會想起當初李肅是如何勸說自己。不是因為李肅,自己怎麼會被張飛罵做“三姓家奴”,貂蟬怎麼會被老不死糟蹋?這樣的人竟然和自己並肩作戰,以後說不準還會靠那一張利嘴,到處忽悠。今天不殺李肅,搞不好哪天自己就被繞進去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李肅再怎麼能說,到遇上一個塞上耳朵,只論拳頭,一心置自己於死地的呂布,也只有伸長脖子等待砍頭的份了。

  • 6 # 靖遠0204

    根據《三國志》記載,董卓曾因為小事“拔手戟擲布”,後來就“陰怨卓”,之後呂布與董卓的侍妾私通,心裡害怕。最後被王允忽悠的把董卓給殺了。

    有人從結果倒推說呂布也是心存漢室之人,讓我說這純粹是穿鑿附會,胡說八道。呂布是三國演義中為數不多的嚴格按正史形象刻畫的人物,一方面是個天下無雙的勇將,另一方面是個有奶便是孃的主兒,投董卓是為了榮華富貴,殺董卓不僅是為了榮華富貴,更是為了自保,至於有多少成分是為了貂蟬就不得而知了。從他殺董卓之後的經歷來看,投奔袁術,袁術不願接納,投奔袁紹,袁紹圖謀殺害,投奔劉備卻搶奪劉備的地盤,可以說,天下諸侯都已經看透了呂布的為人,呂布就是個毫無信義的小人,殺董卓的原因就是董卓威脅到他的性命,同時王允許給了他更多的好處。

  • 7 # 君莫笑醉臥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於呂布的評價都不是很友好。《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呂布下的評語是“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三國演義只中更是被張飛冠於三姓家奴的稱號,但是又有人中呂布之稱。由此可見他這個人用勇猛無敵少有謀略,若果就這樣還是很好的一員大將,畢竟虎賁雙雄(典韋許褚)也是這種型別的。但是輕狡反覆,唯利是視。這就是對他人品的評價了。王允等漢室舊臣正式抓住他的這個反覆無常唯利是圖特點引他上套的。一匹馬殺丁原一美女殺董卓,這就是唯利是視的很照。殺董卓從他個人來說是為了貂蟬和自己的性命,往公的說,他這奉天子詔殺逆賊大義滅親

  • 8 # 文化小易

    呂布殺董卓主要有三個原因:

    1、奪愛之恨,不得不殺;

    2、王允教唆,而起殺心;

    3、並非明主,取而代之。

  • 9 # 歷史O故事

    司徒王允把養女貂蟬先許給呂布,讓呂布擇日迎娶,後以過生日為由請董卓到其家赴宴,董卓想文官大臣請他赴宴,明顯是想拉攏關係,對他掌控朝局很有益處,就一口答應了。赴宴當日帶500甲士護衛,王允故意安排貂蟬獻舞、陪酒,董卓是酒肉好色之徒,必然依計就範。酒席間就非禮了貂蟬,臨行要一起帶走,王允自然答應,送其到董卓府邸。後告知呂布說董卓強要走了貂蟬,致使董、呂二人之間生出奪妻之恨。之後呂布多次私會貂蟬,被董卓抓了現場,兩人正式從心理上決裂。呂布知董卓起了殺心之後和個王允設計殺了董卓。

  • 10 # 會游泳的小老頭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站隊。既然選擇了王允,還能左右盤旋?對此,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董卓禍國殃民,草菅人命,人人得而誅之。呂布反叛,一方面洗白自己,另一方面重新樹立自己高大威猛的形象。

    2、呂布為人朝秦暮楚,誰給好處就跟誰,典型小狗性格。董卓和呂布搶貂蟬,這是他反叛的直接原因。

    3、司徒王允從中挑撥離間,煽風點火,這是呂布殺董卓的誘因,平頭百姓想要揚名立萬,還得依靠正統。

  • 11 # 上將噯福斯

    呂布和董卓,一個是反覆無常、見利忘義的小人,一個是狼心狗肺、殘暴狂妄的奸賊。

    他兩人原本就是狼狽為奸,狗咬狗又有什麼奇怪。

    呂布原本是丁原的下屬,董卓想要吞併丁原的軍隊,暗暗結交呂布,許給他高官厚祿,呂布就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還當了董卓的乾兒子。

    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但是這倆貨也不是鐵板一塊。很快就鬧出了矛盾。

    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三國志,呂布(張邈)臧洪傳)

    董卓這貨脾氣暴躁的很,曾經因為一件小小的不痛快,就拿手戟擲向呂布。這是要乾死呂布啊。呂布身手敏捷,躲了過去。呂布口頭上向董卓謝罪,但是心裡面痛恨董卓。

    呂布又與董卓的侍女私通,這個侍女是不是貂蟬不得而知,也許是很多個侍女。呂布就這樣給董卓戴了綠帽子,害怕事情暴露,心裡面很惶恐。

    惶恐怎麼辦?只好殺了董卓了。

    呂布就是這樣一個人,極端自私,更何況是董卓威脅到了他的小命,當然要先下手為強了。

    正在這個時候,司徒王允密謀誅殺董卓。於是王允與呂布一拍即合,很快整死了董卓。

  • 12 # 立志成蟲

    只說《三國演義》哈,呂布殺董卓原因有三:一是自身安全,鳳儀亭呂布戲貂蟬被董卓抓了現場,董卓大怒,順手拿起呂布靠在一邊的方天畫戟擲向呂布,呂布跑得快沒紮上,紮上了是要出人命的,呂布可能要橫屍當場了。二是董卓廢立天子又荒淫殘暴,踐踏禮法違背君臣之道,殺戮大臣官員和百姓,已經是天下公敵的“漢賊”了,殺了“漢賊”必定天下聞名名垂青史,同時權力地位也會繼續高升,呂布完全可以吞併董卓的勢力,朝廷不依靠呂布還能依靠誰?名利雙收啊。三是呂布殺了董卓,貂蟬就是呂布的了。能得到名利和美人,呂布本來就是唯利是圖的人,能拒絕這些誘惑嗎?

  • 13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三國志》有兩段記載:“布與董卓小妾私通”,“因小事擲手戟與布”,這兩件事就足夠讓呂布殺死董卓。加上司徒王允從中挑撥,呂布本人又是個朝秦暮楚的貨色。最重要的是董卓和呂布屬於不同軍事集團,控制政權以後雙方利益訴求一定有衝突。

    東漢末期,在黃巾起義爆發之前最讓東漢政權頭疼是邊境的少數民族叛亂,以幷州的羌亂為最,其次是涼州的韓遂叛亂。為了對付叛亂幷州、涼州地區建立東漢帝國最強大的三支野戰部隊幷州軍與涼州軍號稱並涼鐵騎,還有就是由投靠漢朝的羌人組成的羌兵。

    董卓年輕時就和幷州羌族的首領交好,羌人分好多部落,除了造反的還有很多是投靠漢朝的。董卓被任命為負責治安的官員後,在幷州地區和羌人大小百餘戰,被提拔為幷州刺史,黃巾起義爆發,董卓被派往鎮壓。不久又被調往涼州鎮壓韓遂、邊章的叛亂,六路人馬只有董卓打了勝戰,董卓成為主帥黃埔嵩的副手,此時董卓兵馬以涼州兵為主,還有部分羌胡兵。董卓手下牛輔、李催、郭汜大多是涼州人,形成了涼州軍團。

    而呂布是丁原的義子,(《三國志》裡只是丁原手下的主簿)手裡的軍隊都是原來跟丁原的。丁原少貧寒,勇敢有武力,每戰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幷州刺史張懿戰敗被殺後出任幷州刺史。丁原是當時天下最大的軍閥,董卓第二,大將軍何進是讓這兩支東漢末年最有戰鬥力的野戰軍進京。後來十八路諸侯伐董卓,卻被打得大敗,除了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董卓手下都是正規軍野戰部隊,十八路諸侯都是各自在地方新招的兵,所謂的“義從”,也是很有關係的。董卓收買呂布殺死丁原,兼併丁原手下幷州軍,肯定由呂布負責管理。一山不容二虎,全國最能打得兩支部隊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幷州軍中的張遼、張揚等肯定對涼州軍不是很服氣。涼州軍雖然戰鬥力很強,但軍紀很差,董卓進京後為了賞賜手下將士,把秦二世收天下兵刃所鑄的銅人都融化了鑄錢,可見董卓進京後經濟非常緊張,兩軍在一起幷州軍是受到壓制的,難免有怨言。

    孫堅乘董卓兵力集中在虎牢關抵抗十八路諸侯,在太谷陽人收攏散兵進攻洛陽,董卓以胡軫為大都護,呂布為騎督帶領幷州軍前去迎敵,胡軫性子急,揚言當斬青綬,以整軍紀。胡軫是涼州軍中的頭面人物,和呂布關係很差,出兵後呂布要受他調遣,要斬青綬怕也是針對呂布的,此人還非常敵視幷州軍。不久前還大勝十八路諸侯,戰勝過孫堅的幷州兵此時在孫堅收攏的幾千散兵遊勇面前卻不戰自潰,可見兩軍的矛盾之深。呂布回去後又因為和董卓小妾私通的事,《後漢書》記載是“益不自安”,這個時候老謀深算的王允來拉攏怎麼不能成事!

  • 14 # 初心如舊

    呂布為何一定要殺掉董卓?

    不是呂布一定要殺掉董卓,而是當時主政的王允、皇甫嵩、士孫瑞等人事先商定好的方針。如果不殺董卓,那李肅帶人去眉塢請董卓時,騙董卓說,最近天子身體逐漸恢復,心情好,想禪讓帝位於董卓,董卓才不顧母親勸阻、不琢磨多種不詳預兆,排除一切阻撓,回到京城。試想,不殺董卓難道對董卓說,禪讓皇位是逗你玩,這事咋能當真,或者真的把皇帝讓給董卓嗎?

    再從當時現場情況看,即使呂布不殺董卓,王允大喝“武士何在”?數百持戟武士,一齊湧出,由於董卓穿戴重甲,一夥武士亂刺,僅刺傷董卓手臂,董卓滾下坐車,大聲呼救:“吾兒奉先何在”?呂布這時不下手殺死董卓,難道上前殺退這些武士,救董卓免於一死?

    殺董卓並不是執行死刑那麼簡單,在當時,這意味著重大立功,這功勞只有呂布執行,才最合適。說不定事先方案中早就確定,由呂布執行董卓死刑。當然,由於呂布殺死董卓,已經弒殺第二位義父,這對呂布名聲、影響很不好,可事情到這一步,已經無法挽回,只能怪呂布在大事上糊塗,欠缺通盤考慮。

    再看呂布當時背靠的王允,王允這人雖然一心想挽救奄奄一息的朝廷,但為人心胸氣度狹隘,目光短淺。比如,殺掉董卓後,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逃回西涼,派人上表,請求朝廷赦免。按說王允這時候,應該像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不動聲色,先把這幾人穩定下來,再逐步採取措施。

    然而,王允不顧別人勸阻,堅持不赦免李傕等四人,造成李傕郭汜大反西涼,自此危害長安,危及皇帝,致使國家長期處於分裂動盪之中,王允自己也最終被殺身亡,給國家、給自己,都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640)

  • 15 # 大愛無恨劉成軍

    董卓進京以後,透過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樹立了權威,掌握了朝政。董卓執政以後,倒行逆施毒殺何太后和少帝劉辯;他殘暴不仁殺害政敵太尉張溫等;他虐待俘虜,把眾多俘虜的鼻子割下來飲酒作樂;他任人唯親,排除異己;他虎踞鯨吞國家財產,收藏了能供軍士吃20年的糧食,藏在郿鄔城;他夜宿皇宮、淫亂後宮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他殘民以逞,劫掠百姓財物,縱容士兵燒殺姦淫無惡不作;他私自主持鑄造貨幣,嚴重破壞國家金融制度,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使的老百姓民不聊生等等。

    董卓罪行累累、罄竹難書。於是各地反對董卓的鬥爭風起雲湧、如火如荼。董卓當時已經到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境地。因此,董卓必須誅殺,至於怎麼殺?由誰來執行?則是擺在眾位正義之士面前的一道難題。

    要殺董卓就必須要越過一條橫在大家面前的鴻溝,那就是董卓的義子呂布。

    呂布此人天下無敵,當初,就是因為呂布保護義父丁原,董卓也拿丁原沒有任何辦法。後來董卓派呂布的老鄉李肅送給呂布赤兔馬和大量珠寶,並用高官厚祿收買了呂布。呂布殺了丁原歸順董卓以後,董卓立即廢了少帝劉辯。普天之下,無人再敢反對。

    現在,呂布成了董卓的義子兼親信,因此只要有呂布在身邊,要殺董卓就是痴心妄想。

    司徒王允忠於漢室,眼見董卓禍亂朝綱,心中焦慮萬分,而又無可奈何。這一天,他以祝壽的名義請來了幾十名忠於漢室的文武大臣,共同商量對付董卓。結果探討了半天,大家依然無計可施,就一起失聲痛哭。

    不速之客曹操一到王允府中,面對哭哭啼啼的眾大臣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你們成天哭泣,難道能哭死董卓乎?”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是啊,光知道哭是不行的;一味地等也是不行的。要誅殺董卓,最關鍵的是付出行動。要知道“只瞄準,不射擊,不是好獵手;只吶喊,不衝鋒,不是好士兵”啊!

    於是,大家一致決定由曹操來打響誅殺董卓的第一槍。於是,曹操懷裡揣著王允給他的七星寶刀,雄赳赳,氣昂昂地直奔董卓的相府,準備一舉殺死董卓,為民除害,為國爭光。

    曹操是董卓的座上客,所以也用不著搜身,就長驅直入到了董卓的臥室,和董卓親切交談。談了幾個小時,呂布才起身離開了,董卓也累了,就躺下來睡覺。

    曹操從懷裡掏出寶刀,悄悄接近董卓,舉起刀,正準備下手,董卓卻翻了一個身醒來了。曹操只好說是無意中得到一口寶刀,特來獻給領導。董卓接過寶刀,也很是欣賞,愛不釋手。曹操趁機告辭離開了。

    曹操刺董不成反失一把刀。他開始了逃亡生涯。在中牟縣遇到了陳宮,陳宮棄官不做追隨曹操。結果曹操又誤殺好友呂伯奢全家,併發明瞭“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人負我!”的極端的利己主義的價值觀。而且曹操一生都在努力踐行他的利己主義。陳宮也因此跟他分道揚鑣。

    曹操跑回老家陳留,立即招兵買馬,經武整軍,準備討伐董卓。緊接著,曹操矯詔召集了18路諸侯結成聯盟,討伐董卓。

    後來,就發生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等經典好戲。由於盟軍內部互相傾軋,諸侯各懷鬼胎,轟轟烈烈的18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以盟軍的分崩離析、曹操的大敗虧輸結束了。

    18路諸侯軍事行動的失敗,使王允更加憂心忡忡。他深夜不眠,在自己的後花園唉聲嘆氣引起了養女貂蟬的關切。當貂蟬得知王允的處境後,立即自告奮勇到相府臥底,以策反呂布,誅殺董卓。

    老奸巨猾的王允深深地懂得:呂布要權有權,要利有利,要名有名,可以說除了絕世美女,呂布幾乎是應有盡有什麼都不缺。

    董卓和呂布都是天生的好色無厭之徒,只有用美女來離間他們父子,才有機會把呂布拉到自己的陣營。

    於是,王允在一個好日子裡,邀請呂布到自己府中飲酒,並藉機安排貂蟬和呂布見面。毫無意外的是呂布對貂蟬一見傾心。王允也對呂布諂詞如潮,並答應把貂蟬嫁給呂布。呂布從此對貂蟬夢繞魂牽,心想:“貂蟬她太美了,自己英雄一世,什麼都有了,可是就差一個絕世美人陪伴身邊。如果能娶到貂蟬,那可就擁有了完美的人生了。”於是,呂布暗暗下決心非貂蟬不娶,同時對王允感激不盡,並表示願意為王允赴湯蹈火。

    呂布為此十分難過,就找機會質問王允,為什麼要一女兩嫁?王允就撒謊說是董卓要把貂蟬帶回去跟呂布成親,自己怎敢不應。可是呂布知道,貂蟬一旦被董卓得手,自己就沒有任何希望了,因此垂頭喪氣並開始對董卓心懷不滿。

    貂蟬進了董卓的相府以後,對董卓大獻狐媚,董卓生病,她衣不解帶侍候董卓。同時,貂蟬又對呂布暗送秋波,讓呂布神魂顛倒。在貂蟬的斡旋下,董卓和呂布互相猜疑,結束了兩個人的蜜月期。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為了促使董卓和呂布反目成仇,貂蟬又在相府的後花園“鳳儀亭”約會呂布,並故意使董卓發現。

    董卓發現了呂布和貂蟬的私情,怒火中燒,竟用呂布的方天畫戟扔刺呂布。至此,董卓和呂布徹底反目成仇。呂布和貂蟬也徹徹底底地陷入了“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兩人從此都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王允見誅殺董卓的機會成熟了,就召集相關大臣商討誅董方案。為了確保成功併產生轟動效應,王允決定執行方案要別出心裁,由呂布親自下手。呂布的確感到有些為難,因為董卓是他的乾爹,他在此之前已經殺了一個乾爹了,他也不願意留下“三姓家奴”的千古罵名。

    王允就充分發揮他擅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一句話就打消了呂布的顧慮。王允說:“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耶?”呂布顧慮頓消,決定執行王允的計劃。

    王允見呂布決心已下。就進一步鼓勵安慰呂布說:“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呂布當場表態絕不反悔,並刺臂出血為誓。

    就這樣,在王允的策劃和敦促下,呂布終於誅殺了董卓,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好事。呂布也因此成了史不絕書的“飛將軍”。呂布最終抱得美人歸,如願以償而娶回了貂蟬。

    應該說,呂布誅殺董卓雖然有可能是出於私心,但是他誅殺董卓畢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為了恢復董卓破壞的生產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董卓死後,滿朝文武拍手稱快;天下百姓歡聲雷動;群眾自發組織對董卓點了天燈,由此可見董卓的死有餘辜和不得人心。

    對於司徒王允巧設連環計和呂布誅殺董卓一事《三國演義》中有詩嘆曰:

    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

    三戰虎牢徒費力,凱哥卻奏鳳儀亭。

  • 16 # 歷史笑春風

    呂布作為三國時期最強的武將,留下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聲。但是此人也因為人反覆,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在他的一生中,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殺死了兩個義父丁原、董卓。這使得他在白門樓上向曹操請降時,劉備藉此事向曹操進讒言,讓曹操下定了殺死呂布的決心。那麼,呂布為何要殺死丁原和董卓呢?

    一、 三姓家奴的由來。

    在虎牢關前,呂布在討董聯軍面前耀武揚威。他連敗聯軍數員大將,並且追殺公孫瓚。就在公孫瓚危在旦夕的時候,張飛一句“三姓家奴休走”的怒罵,讓呂布放棄了公孫瓚,轉而殺向張飛。公孫瓚是十八路諸侯之一,而張飛在當時還沒有什麼名氣。呂布的選擇,可以看出他對這個“三姓家奴”外號是如何的忌諱。

    在外人看來,呂布這個“三姓家奴”的外號是當之無愧的。這是因為呂布不但本姓呂,他還先後有過兩個義父丁原和董卓。丁原是幷州刺史,他喜愛呂布的武勇,將其收為義子。在董卓企圖廢少帝立陳留王時,丁原公開表示反對。董卓想要以武力壓服丁原,卻被跟隨丁原的呂布嚇退。

    在董卓和丁原交鋒的時候,由於呂布的驍勇善戰,使得董卓打了敗仗。董卓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接受呂布同鄉李肅的建議,用赤兔寶馬和金珠引誘呂布,讓呂布來投奔董卓。董卓接受了李肅的建議,果然呂布得到寶馬金珠後大喜,二話不說就投降了董卓。在投奔董卓前,呂布一不做二不休,把丁原也殺了,拿著他的首級當了見面禮。

    在呂布投奔董卓後,他再次拜董卓為義父,成為董卓的鷹犬爪牙。他唯董卓之命是從,大肆捕殺董卓的政敵。由於呂布為虎作倀,很多人對董卓雖然恨之入骨,可也無可奈何。曹操企圖行刺董卓,也因為被呂布撞破,只能假借獻刀為由,逃之夭夭。

    可以說,呂布在董卓的手下,對董卓忠心耿耿。董卓也因為有了呂布的助力,才更加肆無忌憚。在虎牢關前,呂布在天下諸侯面前顯示了自己的武勇,也惹惱了張飛,罵他是三姓家奴。呂布對此也無可奈何,他殺害義父丁原,投靠新的義父董卓,雖然得到了榮華富貴,可實際上不過是董卓的爪牙,說他是家奴也不是過甚之詞。所以呂布才會惱羞成怒,去單挑張飛,企圖以武力來壓制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二、 呂布殺董卓的經過。

    呂布殺丁原是因為貪圖財物,一匹赤兔寶馬和黃金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就讓他殺死義父丁原,投靠了董卓。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呂布在此時還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他的目標十分現實,只要有奶就是娘。投奔董卓能夠為自己帶來實際的好處,呂布當然不會放棄這種機會。

    在投奔董卓後,呂布又拜董卓為義父。可是好景不長,呂布再次故技重施,他把第二個義父又給殺了。在歷史上,對呂布殺死董卓的原因歸結為女色。歷史上記載是因為呂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怕事情敗露遭到董卓的責罰,才和王允等人合謀,誅殺了董卓。而在《三國演義》中,對這段歷史進行了精彩的描寫。在書中,那個不知名的婢女被描寫為著名的美女貂蟬,而呂布和她的戀情則被寫成了王允施展的美人計。

    呂布殺董卓的過程,則是王允實施的連環計。王允先將呂布引到家中,讓貂蟬與呂布見面。在見面後,王允見呂布對貂蟬的美色痴迷,就將貂蟬許配給呂布。隨後王允又將董卓引到府中,把貂蟬獻給董卓。就這樣,王允便以貂蟬為誘餌,在董卓和呂布之間埋下了矛盾。

    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卓和呂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再加上王允從中挑撥,呂布終於下定了殺董卓的決心。於是他們合謀,假借漢獻帝要禪位於董卓的名義,把董卓騙到長安。在眾人圍攻董卓之時,呂布親自動手,誅殺了董卓。

    三、 呂布殺董卓的表面原因。

    無論在歷史記載和《三國演義》中,呂布誅殺董卓的原因都是因為女色。不過這中間有著一些疑點。董卓對呂布不薄,如果呂布真心喜歡董卓的婢女,董卓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送給他。因為董卓並非是一個吝嗇之人,他連赤兔馬這樣的武將眼中的至寶都送給了呂布,還會捨不得一個婢女嗎?當年關羽因為得到赤兔馬,還向曹操一拜再拜呢。

    在歷史記載中,董卓也不是吝嗇之人,相反他還是一個十分大方的人。在他沒有發跡的時候,在家中務農。這一天有一批少數民族的朋友來看望他,董卓家中很窮,但是他毫不猶豫的就把耕田的牛殺掉,款待了這些朋友。這些朋友為此深受感動,回去後就給董卓送了一批牛馬來。這樣,董卓豪爽大方的名聲也傳播了邊陲。

    我們從董卓的性格來看,如果董卓真的知道呂布與自己的婢女有了私情,十有八九會把婢女送給呂布。這樣不但會免除呂布的擔心,還會讓呂布更加忠實於自己,為己賣命。因此,呂布因為兒女私情害怕董卓責罰的理由是讓人有疑問的。

    這件事再加上王允等人的參與,就更讓人不可思議了。呂布是董卓最信任的人,他能夠隨意進出董卓的內室。王允與董卓的關係,根本就不能和呂布與董卓的關係相比。那麼呂布與董卓婢女的私情,連董卓都不知道,怎麼可能會讓王允知道。更何況呂布與董卓關係密切,王允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貿然去鼓動呂布謀害董卓。

    因此,王允抓住呂布的短處,去威脅呂布就範,謀害董卓這件事,從道理上來說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唯一能夠站住腳的解釋就是,謀害董卓的主謀是王允和呂布,而且還是呂布主動找到王允,提出自己出馬謀害董卓的。這樣一來,呂布謀害董卓的原因就不是因為女色,而是另有原因了。

    四、 呂布殺害董卓的真正原因。

    如果呂布殺害董卓的原因不是因為金錢女色,那麼就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這一點,我們從殺害董卓的主謀王允身上就能看出來。王允與董卓沒有私仇,而且董卓對王允也十分信任,對他給予重用。不過正是這個讓董卓信任的王允,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最終置董卓於死地。

    如果我們從歷史上,董卓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雖然暴虐無道,但對於漢室的態度,要遠比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好得多。董卓只想把持漢室朝廷作威作福,而沒有取而代之的心理。再加上漢獻帝是董卓所立,他更沒有毀滅這個朝廷的心意。王允要除掉董卓,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權力鬥爭,他所謂的還政與漢獻帝,對於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天子,是何等的虛妄。

    王允和董卓之爭是為了權力,那麼呂布參與到這個陰謀中,又為了什麼呢?這是因為呂布到了董卓手下,他的思想再次發生了變化,這跟董卓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董卓給了呂布物質上的優厚待遇,也同時給了呂布精神上的追求。呂布的蛻變,可以說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董卓何許人也?他最初只不過是漢朝邊陲的老百姓,在當兵後逐漸當上將領,最終依靠武力,把持了漢朝朝廷。董卓的經歷,給了呂布以啟發,讓他有了奮鬥的目標。呂布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自己的名聲注重起來。他以天下英雄自詡,也想幹出一番事業。正是這種心理,才使得他加入王允的密謀集團,為匡扶漢室服務。

    董卓對呂布雖好,可是他對呂布的看法跟家奴差不了多少。他只是利用呂布的武力,根本不考慮呂布的未來。而呂布加入王允的集團,殺了董卓之後,既有匡扶漢室的好名聲為自己正名,又能夠得到漢室的嘉獎,有一條正大光明的仕途。這才是呂布殺死董卓的真正原因。

    不過讓呂布想不到的是,他雖然有武勇,有軍事能力,可是在那些政客眼裡,他只不過是一個劍客一流的人物。王允在除掉董卓後,對呂布的真知灼見毫不理會,最後造成了長安失守,身首異處的結果。而呂布也只能遠走他鄉,流浪關東。

    在關東,呂布在袁紹、袁術那裡無法安身,只能自己獨立,奪取兗州、徐州等地安身。在漢獻帝回到洛陽的時候,還請求呂布幫助。但是呂布自顧不暇,只能向漢獻帝上表致歉。即便是這樣,漢獻帝還是嘉獎了呂布的忠心。從呂布的這些舉動,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漢獻帝的忠心,要遠比關東所有的諸侯都要強。只可惜呂布沒有遠大的政治目標,也沒有相應的政治頭腦,最終他還是被曹操和劉備的聯軍擊敗,喪身於白門樓上。

    結語:

    呂布殺死董卓的舉動,被大家解釋為因為和董卓的婢女有了私情,怕被董卓發現,再加上遭到王允的威脅,才加入王允的密謀集團,殺害了董卓。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理由是很難站住腳的。這是因為董卓並非吝嗇之人,他很難會因為這點小事去責罰呂布。再加上呂布和董卓關係密切,王允想要拿住呂布的短處,去主動威脅拉攏呂布,比登天還難。

    因此,呂布殺死董卓的舉動,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主動去接近王允,參加了密謀。而呂布的動機和他背叛丁原的動機相似,為了利益。殺丁原是為了利,殺董卓是為了名。呂布企圖以除掉董卓的舉動,為自己樹立匡扶漢室英雄的形象,也為自己開拓一個好的前程。

    可惜的是,呂布缺乏政治頭腦,也沒有遠大的政治目標。他在王允、袁紹、曹操、劉備等人的眼中,就如同一個誤打誤撞的孩童一般。雖然呂布的軍事能力出眾,可他最終還是被曹操和劉備聯合消滅。如果從某個方面來看,呂布才是那個時代最忠心於漢獻帝的臣子,這才是真正歷史的諷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女子捆綁4歲親生兒拍照發前夫索生活費,致孩子一度便溺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