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科學奶爸
-
2 # 隨筆書單筆筆君
《黃帝內經》
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泉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
《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
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
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
《靈樞經》並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
《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內經》冠以黃帝名,並非真為黃帝之作。淮南子曾指出: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
《內經》既非黃帝之作早已為確論,但其成書究竟何時?又出於何人之手?對此,
歷代以來意見紛紜,終未能取得共識。例如,司馬光指出: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
則恐未可。他認為“此周漢之間,醫者依託以取重耳”。綜觀歷代學者,在《內經》之
成書時代上,約有以下幾種觀點,如有成書於戰國者,有成書於戰國末至秦漢之際者,
有成書於西漢者,或謂更為晚出者等等,現仍為學者爭論最為激烈之問題之一。在這個
爭論之中,有一點則為大家所公認,即明代醫學家呂復之所論:“乃觀其旨意,殆非一
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漢書·藝文志》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還有扁鵲內、外經等。何以分
內經、外經,猶《易》之有內、外卦,《春秋》之有內、外傳,《莊子》之有內、外篇,
《韓非子》之有內、外儲說。故知醫學之分黃帝內經、外經等,只有次第名而並非有何
深意。今《黃帝外經》早佚,唯《黃帝內經》尚存。
《黃帝內經》成書後,在其傳抄流佈過程中,既有內容的散落,也有摻入和補撰,
在歷代註釋整理中,也增加了該書內容。因此,出現了何為原文?何為訛傳?何為雜入
等難以分辨的混亂局面,為研究者的辨析鑑別造成了困難,也時有爭論。《黃帝內經》
流傳甚廣,現就今之《素問》、《靈樞》分述之。
《素問》:公元6世紀,全元起首次全面註釋,當時第七卷早佚,故只有8卷。公元
762年,王冰次注,稱為《黃帝內經素問》24卷,81篇,其中除72—73篇有目缺文外,
經王氏補入“舊藏”7篇。11世紀,北宋校正醫書局對王氏注本再加校勘註釋,改名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成為宋之後歷代刊刻研究之藍本和依據,刊刻者有數10種
之多。
《靈樞》:在《漢書·藝文志》名為《九卷》,公元6世紀前後,其名有《針經》、
《九墟》、《九靈》、《靈樞》等不同書名之傳本。南北朝、隋唐間,《針經》注本多
種曾有流傳,並見於隋唐及日、朝之醫事法令將其列為醫學教材,但未能流傳後世。如
前所述,宋史類刻刊《靈樞》(1135年)後,即成為《九卷》之唯一刻本流傳於世,雖
有12卷本與24卷本之不同,但篇目內容次第等並無差異。
《素問》、《靈樞》歷代之註釋、節要、語譯以及國外之註釋、譯本,共計有200
餘種之多,其中少數影響大者,每種刊刻印行有達40多次者。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
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
二者之共同點均繫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藥
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
依據,儘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
論之準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
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
藥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
《黃帝內經》的科學成就:前已提及,《內經》之成書,既非成於一時,也非成於
一人。由此可知,乃是先秦諸多醫學家對其前代醫學發展的一次系統的總結,是對十分
豐富的醫療經驗的高度概括,並從而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達到了歷史的高水
平,有著許許多多的科學成就和十分正確的預見。或者正因為如此,《內經》至今仍有
其很強的生命力。
現僅就其科學成就之重要者分述如下:
公然宣佈與巫術決裂。中國醫學在商周時期仍處於鬼神觀念佔居統治地位,不但病
因要尋求鬼神作用的因素,治療也多巫術之法。到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認識逐漸發生了
動搖,圍繞著疾病診療是否鬼神因素在理論和實踐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民間醫生扁鵲
及《內經》作者們在這場影響深遠的鬥爭中,鮮明地反對鬼神說。《史記·扁鵲侖公傳》
明確記述了扁鵲行醫的六不治,其中之一即“信巫不信醫不治”。《內經》的作者在
《素問·五臟別論》中強調:“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
巧。”用意深刻地闡明瞭他們在這關係醫學發展道路和方向上的立場和觀點,他們的觀
點為歷代醫學家所遵循,從而保證了中國醫學基本上一直沿著唯物的疾病觀不斷髮展。
人體解剖、生理研究的成就。認識人類疾病必須首先認識人類自身。《內經》的作
者們很可能直接參與了對人體的解剖研究,並實地進行了人體體表與內臟的解剖。《靈
樞·經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其藏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例如消化道
解剖,《靈樞》已詳述了唇口幾何,唇到齒距離幾何,舌形重量,齒至咽距離,會厭形
質,口腔容量,食管長度,胃容量及體大小,賁門、幽門形質,小腸長度、如何曲屈、
容量,大腸之升、橫、降、容量、重量,肛門形質等等,其所記述之大小、長度、容量、
形態與相互關係等,同現代人體解剖基本一致。又如關於消化系統之功能,血液環流周
身之功能,泌尿生殖系統之功能,雖然認識多有失之於籠統,然而也有許多科學的論斷。
譬如血與脈的關係,不但對血管區分為經脈(大血管)、絡脈(大血管之分支血管)和
孫脈(細小血管),並且明確指出血脈是執行人體經過飲食消化而產生營養精氣等物質
的,特別強調這種執行在人體“如環無端”,週而復始,永無休止。實際上他們對人體
的血液迴圈系統提出了科學的預見。
高明的醫療技術。《內經》是一部理論專著,但個別部分也涉及醫療技術。例如該
書不但記述了水浴療法、灌腸技術,而且比較正確地論述了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
的外科手術截趾術等。《內經》已設計使用了筒針(中空的針)進行穿刺放腹水的醫療
技術,這是一次改善腹水治療和減輕患者痛苦比較成功的嘗試。筒針穿刺放腹水雖然未
能創造出根治腹水的方法,但作為一種醫療技術在後世繼續得到發展和應用。
至今雖然在器械條件和技術上已有了極大的進步,然而其原理卻是完全一致的。可
貴的是《內經》還記述了筒針的製作技術要求,指出:“故為之治針,必筒其身而鋒其
末”。在進針的技術要領方面也已達到與現代基本相似的步驟和方法。
提倡疾病預防強調早期治療。中國醫學自古就十分重視促進人體健康以預防疾病的
思想,追其原則始於《內經》。例如:反覆強調的“虛邪賊風(指致病因素),避之有
時”。又如強調,一位高明的醫學家,應當治未病之病,而不是治療已病的病。如果等
到病已發而後才給予藥物治療,就猶如渴而穿井,戰亂已成才去製造兵器的道理一樣,
不是太晚了嗎?
又說:一位高明的醫學家,治療疾病必須“救其萌芽”。並批評了醫學家中對一些
久病輕易作出“不可治”的結論,指出:
“疾雖久,猶可畢也(是可以治癒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本也。”其思想都是
很先進的。
《內經》雖有不少待研究、商議的內容,但其科學的內容、積極探求的思想等,是
其2000多年來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源泉。
《內經》不單在中國醫學的發展上創造了2000多年醫學家們不斷研究、不斷運用以
解決醫療理論和技術的有效記錄,而且為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醫學家所研究和運用,
以為指導,也有千餘年的歷史。同時,《內經》也早已為歐美漢學家、私人收藏家、國
家圖書館所廣泛收藏和流傳,而且有被部分節譯或全譯為英、法、德等文字出版者。在
當代科學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內經》也更加為人類所重視。
-
3 # 德善緣
《黃帝內經》是什麼時候的書?黃帝內經中寫了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黃帝內經》,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說了,《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個部分,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醫學典籍。我國傳統的醫學四大經典之作就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以及《神農本草經》。那麼《黃帝內經》中寫著一些什麼內容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名稱由來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被收錄於“醫經”中。
所謂“醫經”,就是闡發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之著作。之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則、一般必須學習的重要書籍稱之為“經”,如儒家“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淺顯的“三字經”等。之所以稱“內經”,並非像吳昆《素問注》、王九達《內經合類》所稱“五內陰陽之謂內”,也不是張介賓《類經》所說“內者,生命之道”,而僅僅是與“外”相對為言。這和“韓詩內傳”、“韓詩外傳”,“春秋內傳”、“春秋外傳”,《莊子》的《內篇》、《外篇》,《韓非子》的《內儲》、《外儲》之意相同,只是《黃帝外經》及扁鵲、白氏諸經均已散佚不傳。
成書時代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曆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
-
4 # 旺哥說保險
黃帝內經不是東漢的。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也是集我國傳統醫學大成之作,被奉為中醫理論的奠基鼻祖。《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八十一篇和《靈樞》八十一篇,各九卷。《素問》偏重於闡釋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病機,診法,治則等;《靈樞》則側重於闡釋人體解刨,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
相傳,上古時代軒轅黃帝經常與他的臣子岐伯等人探討醫學問題,對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治療方法等設問作答,予以闡明。他們的談話記錄被人記錄下來,整理成冊,便有了《黃帝內經》。然而,黃帝著《黃帝內經》僅僅是一個傳說,並非史實。《黃帝內經》系後人假借“黃帝”之名所作,但其真實作者是誰,已經史無可考。至於其成書的年代,則基本可以確定在戰國時期,少數篇目產生的時間更晚一些。
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戰國時期,先秦時期,西漢時期),但都沒有提及到東漢,成書最晚時期也僅追溯至西漢時期。
一,戰國時期:
持這種觀點的人有宋代的邵雍 、程顥、司馬光 、朱熹 ,明代的桑悅、方以智 、方孝儒 、清代魏荔彤 等。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將《黃帝內經·素問》與同樣是戰國時代的《周禮》相比較,有許多相同之處,足以充分證明兩書是同一時代、同一思想體系的作品;其次,《史記·扁鵲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與《黃帝內經·素問》的內容相類似,但卻樸素、原始得多,而《史記·倉公列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卻比《黃帝內經·素問》有所進步,由此推斷:《黃帝內經》應當是扁鵲時代以後、倉公時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最後,以《黃帝內經》的文體為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先秦之文,多作韻語,而《素問》中韻語的文字特別多。
二,先秦時期: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晉代的皇甫謐,宋代的林億、高保衡 等。他們認為像黃帝內經這樣科學鉅著,非通曉智慧的聖賢大智不能為之,所以必定是黃帝所作。
三,西漢時期: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從經濟文化的角度出發,認為《黃帝內經》出現在強盛的西漢時期更有可能。
明代郎瑛從夏禹時儀狄造酒的傳說和“羅”出現於漢代等證據推斷《素問》產生於西漢時期。現代中醫學專家劉長林、吳文鼎等人也持這種意見。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黃帝內經》全書約計20萬字,這在2000多年前可以說是一部鉅著。編著這樣的醫籍需要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在戰事連年、七雄割據的戰國時代是不可能辦到的。只有在西漢時期,隨著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才為醫學家編著醫籍提供了現實的條件;其二,西漢初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記之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黃帝內經》在書名和思想內容上與“黃老學派”的密切聯絡,也為只有在西漢“黃老學派”鼎盛時期才能成書提供了佐證。
由以上觀點可以看出,古人認為《黃帝內經》成書為戰國時期較為可信。但也不能認為《素問》、《靈樞》所有篇章盡出戰國。元末明初醫學家呂復對此發表過中肯的見解,認為內經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至於《黃帝內經》為何冠以“黃帝”之名,大抵如《淮南子》中所說,有溯源崇本之意,籍以說明我國醫藥文化發祥甚早。但並無證據說明其出自東漢時期。
-
5 # 中國式養生
黃帝內經到底成書於什麼時候,並沒有完全統一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黃帝內經》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黃帝的生卒年月是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如果這樣,黃帝內經已經有4600年左右。不過,持有這樣說法的人並不多見。
還有一些人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像司馬光、朱熹這些大家都持有此種觀點,而清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也認同這一說法:《黃帝素問》,原本殘闕,王冰採《陰陽大論》以補之。其書雲出於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故貫通三才,包括萬變。
司馬光則認為: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終日坐明堂,但與歧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漢之間醫者依託以取重耳。
另外,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西漢的也大有人在,其觀點也不無道理。最可靠的理由是,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西漢初年名醫淳于意在接受老師公乘陽慶傳授給他的十種醫書中,竟沒有《黃帝內經》。因此,《黃帝內經》成書於西漢之前不符合邏輯。
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所載“《黃帝內經》十八卷”,也證明了該書更可能成書於漢代時期。
2005年的《中醫大辭典》這樣解釋:醫經名著。簡稱《內經》。以黃帝、岐伯等問答的形式寫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著,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原書18卷,即《素問》和《針經》(唐以後的傳本改稱《靈樞》)各9卷。
1993年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說:《黃帝內經》之書名,最早見於劉向《七略》和班固《漢書·藝文志》。這是一部託名黃帝的著作,撰者已難以稽考。明代醫學家呂復認為此書‘觀其意旨,殆非一時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這個見解為後世醫家所廣泛認可。著述年代則有幾種說法,但多數學者認為,此書的基本內容成於戰國後期;迄於漢代,陸續有所補訂。”
2000年的《中國醫學通史》說:《黃帝內經》的著作時代,至今尚無定論。從其內容看,非一人一時之作,但一般認為其主要內容是反映戰國時期醫學理論水平的。基本定稿時期應不晚於戰國時期。當然,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
可以看到,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到現在仍然很難有統一的說法,但是這並不妨礙這部著作是中國醫學的奠基之作。
回覆列表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曆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 。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黃帝內經》成書時代,古人主要有三種觀點:先秦時期
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晉代的皇甫謐 ,宋代的林億、高保衡 等。他們認為像黃帝內經這樣科學鉅著,非通曉智慧的聖賢大智不能為之,所以必定是黃帝所作。
戰國時期
持這種觀點的人有宋代的邵雍 、程顥 、司馬光 、朱熹 ,明代的桑悅、方以智 、方孝儒 、清代魏荔彤 等。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將《黃帝內經·素問》與同樣是戰國時代的《周禮》相比較,有許多相同之處,足以充分證明兩書是同一時代、同一思想體系的作品;其次,《史記·扁鵲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與《黃帝內經·素問》的內容相類似,但卻樸素、原始得多,而《史記·倉公列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卻比《黃帝內經·素問》有所進步,由此推斷:《黃帝內經》應當是扁鵲時代以後、倉公時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最後,以《黃帝內經》的文體為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先秦之文,多作韻語,而《素問》中韻語的文字特別多。
清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進一步肯定了這一說法 ,因為《四庫全書》在中國古代學術界有相當高的地位,這種說法也就被許多人所接受。
西漢時期
明代郎瑛從夏禹時儀狄造酒的傳說和"羅"出現於漢代等證據推斷《素問》產生於西漢時期。
現代中醫學專家劉長林 、吳文鼎 等人也持這種意見。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黃帝內經》全書約計20萬字,這在2000多年前可以說是一部鉅著。編著這樣的醫籍需要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在戰事連年、七雄割據的戰國時代是不可能辦到的。只有在西漢時期,隨著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才為醫學家編著醫籍提供了現實的條件;其二,西漢初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記之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黃帝內經》在書名和思想內容上與"黃老學派"的密切聯絡,也為只有在西漢"黃老學派"鼎盛時期才能成書提供了佐證;其三,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西漢初年名醫淳于意在接受老師公乘陽慶傳授給他的十種醫書中,竟沒有《黃帝內經》,這也足以說明《黃帝內經》不可能成書於西漢之前。
以上觀點可以看出,古人認為《黃帝內經》成書為戰國時期較為可信。但也不能認為《素問》、《靈樞》所有篇章盡出戰國。元末明初醫學家呂復對此發表過中肯的見解,認為內經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姚際恆《古今偽書考》、周木《素問糾略序》、程敏政《新安文獻集·運氣說》、黃省曾《五嶽山人集·內經注辨序》等人也贊同呂復。
比較科學的觀點是,《黃帝內經》並不是由一個作者完成於一個短時間內,是多個作者跨越了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集結而成:
一、先秦文體多韻語,而《黃帝內經》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韻語,這些章節可能是先秦時期的作品。
二、與1973年長沙馬王堆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1972年甘肅武威漢墓出土的壓藥簡牘、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盤"和"太乙九宮佔盤"相比較,可知《靈柩》中有些篇章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有些成書於西漢更早。
三、《黃帝內經》中引用的一些文獻,如《上下經》、《睽度》等是戰國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問·寶命全形論》中用的"黔首"一詞,是戰國及秦代對國民的稱呼,而《素問·靈蘭秘典論》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則是曹魏時期出現的官名。
五、《靈樞》中個別篇章晚出,如《陰陽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陽也"句,故可斷定成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0 )頒佈太初曆之後。
六、《素問》中一些篇章用干支紀年,而採用干支紀年是東漢之事。《素問》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據其先師張公秘本補入《天元紀大論》、《五執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實際上是另一部醫書《陰陽大論》。以其用甲子紀年,便可斷定必在東漢漢章帝元和二年(085 )頒佈四分曆之後;以其曾被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所引用,因此一定在張仲景之先。
七、《素問》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論》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論》,在王冰次注《素問》時已是有目無文,宋劉溫舒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時卻將該二篇作為《素問遺篇》陳列於後。可以認為這兩篇系唐宋間的偽作。
綜合論之,《黃帝內經》成書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其個別篇章成於兩漢。至於王冰之所補與劉溫舒之所附不應視為《黃帝內經》文,但依慣例認為屬於內經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