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寂
-
2 # 成龍高志強
我認為老子思想更應該推崇:,孔子恩想歷來都建統治階級視為法寶,及至推祟,但是隨著民智的開啟,老子思想無為而治,天人合一,社會和諧
-
3 # 古今事件整合
孔子寄託讓儒家思想成為統治者的治國思想,從而結束春秋爭霸戰亂紛爭的時代,以求利國利民,隨各國遊說,可惜終不被採納。沒想到的是,儒家思想等到孔子死後500多年的漢朝時才紅。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開啟了儒家作為統治思想的開端!
老子提倡無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無為而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用來當做一種修行養生的思想尚且可行,實踐到統治層面不太符合那個時代的利益訴求。
思想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哪種適合統治階層,符合那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就是好的思想!!!
-
4 # 聖匠社
孔子思想是以入世觀積極創造來達到自己的修齊治平,而老子思想是以出世觀入世之態,以立於天地萬物之上無為而為!以達到道的境界,所以說兩種思想相輔相成,沒有好差之別!
-
5 # 金色年華軍哥
孔子以儒家禮學治國,老子主張無為,天人合一,孔子用禮儀規範人的行為,老子用道德經鏡化人的心靈,兩者沒有好壞之分
-
6 # 小王的後花園
這其實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一天,孔子去見老子,老子剛洗完頭,正披著發待幹。老子凝神佇立,形直身僵,像個木偶人。
孔子見老子在靜思練功,就知趣地退到門外等候。
過了一會兒,待老子練完功,孔子進去,說:“我剛才看見先生形體直立不動,猶如枯木,又好像超然物外而遺世獨立的樣子。”
老子說:“我心迴歸到生命的最初狀態,遊於萬物的初原了。”
孔子說:“怎麼講?”
老子說:“心困而不能明理,閉嘴而不能說話,給你說個大略吧。至陰寒冷,至陽炎熱;寒冷出於天,炎熱出於地。陰陽相交,萬物化生,這是萬物產生髮展的規律,但你看不到。生死興衰,時隱時現,日遷月移,道無時不在此中起著作用,但你卻不見它的形跡。生有所始,死有所歸,生死迴圈,無有窮盡。這就是萬物生死之根本。”
孔子說:“請問遊心於此的情境是怎樣的?”
老子說:“這種境界,是至美至樂的境界,能夠達到的,可稱為聖人了。”
這就是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了。
我們可以用三個簡單的概念來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
第一,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第二,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和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家則希望與道和一.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所以儒家崇尚入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則注重自然規律,順應天意。
很多文人歷來就在儒道之間徘徊。在不同的時期,其作用也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並無優劣之分,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
7 # 美人虎666
我認為孔子的儒學禮教和老子的道教理念是存在於中國三千年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遺產,是華人融入血脈中的文化養分,缺一不可。有了儒學經典的教化才使得中華文明能夠形成三千多年的有序傳承,使民族的行為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規範,這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雖然對於統治者而言,以儒學立國利於統治,而對於漢民族來說增強了包容性和繼承性,使中華民族成為了可以傳承三千年經久不衰的大民族。而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華民族血脈相傳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源泉,所以說孔子的思想雖然是歷朝歷代統治階級的教化工具,但是,孔子思想中的哲學思想也離不開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兩者並不矛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相互融合。在漢民族發展的道路上兩者發揮著各自不可或缺的思想指導和行為規範的作用。要我說這兩個理論體系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
8 # 順其自然逍遙遊
隨緣點開,隨緣作答~
你的這個提法,本身就不太正確。
孔子思想沒有維護統治階級,孔子也是為了人民。這一點你要看到。春秋無義戰,階級已經產生,生靈塗炭。孔子周遊遊說列國、讓他弟子為官為仕,是要止息戰爭,讓人民安居樂業。從孔子後輩孟子的話可以作證:苛政猛於虎。
老子的境界是以德治國,無為而治,合乎道。但當時已經行不通,諸侯爭霸,所以老子西出函谷關,智者不辯,逍遙一遊。
孔子其實也是德的境界,可是他放不下天下蒼生,所以入世來教學,希望在殘酷的階級統治下,百姓可以少許安定,聖哲如是。
並不是老子一走了之不對。因為對悟道的人來說,他們在世間所做所說皆對,因為清淨心。他們的對錯不是世間可以評判的,因為道的境界是絕對,對世間來說不可思議。
我不用參考任何經典,也不用參照任何人的說法,因為是體悟,因為道道相同。
人生的意義在開悟、明心見性,如果做到了,那以上的話完全認同。而已~
-
9 # 農小弟
孔子思想是什麼?孔子推崇周公,周禮,追求理想的國家制度,理想的社會形態。在二三千年前周朝,周公,明君,明王,社會制度,文化經濟發展等比孔子當時代惡化互相戰爭稱霸分裂心不合,民眾生活很苦。孔子周遊列國十幾載,有幾次差點丟了命,辛苦磨難一生,為了誰?為天下蒼生百姓,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實現。著書《春秋》,亂臣賊子懼,修編《易經》《六經》,開創私學,創立儒家學派,有教無類,民眾平等,啟民智,利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殺豬的,賣雞的,種地農民,工商手工業者,皆可有機會學習,在當時及後世影響深遠,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成為當時社會大才,不止士大夫階層,各階層,影響巨大,才有戰國亞聖孟子,及諸子百家,墨子的老師孔子也,荀子的弟子韓非子,李斯秦國相國,法家創始子,荀子儒家集大成者也,統治者,認識到,儒生,儒家影響力巨大。歷代儒家聖人輩出,傳承發揚光大。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儒家積極有為入世現,孔子多次問道問禮於老子,孔子學無常師,但老子是影響孔子最大老師之一,老子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博學,自創道家,著書《道德經》上下兩編,道經,德經,主張無為出世,重天道,博大精深,何為道?何為天道?博大精深,不敢輕言知道,周文王推演八卦,著周易,源自《易經》,伏羲創立八卦陰陽圖天道之初悟,先有伏羲八卦圖,再有《易經》先祖智慧整體綜合論,在有周公推演八卦,著《周易》,文化源頭來源,根在八卦,在《易經》老子,道經之來源,孔子著春秋,修著易經及六經之根本,農小帝認為伏羲八卦,周公周易,老子道經,為一條線,中心點,儒家,法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組成一幅太極八卦圖。一個整體,相互,相成,一個太極八卦圖,記住整體性。那一個好?各有所長,結合相互轉化。一個整體才更好。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好。天地人物整體性合諧發展,才會更好。農小帝,請大家關注。
-
10 # 元熹先生
先認真審題,首先我認為「孔子思想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觀點表示不完全認同,孔子最開始的時候是特別注重說「禮」,禮樂制度在那時來說確實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而設立,孔子出身沒落貴族,心裡或多或少都有點想再次迴歸到尊貴的統治階級身份,到現實並不能如願,維護統治階級的思想僅僅只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部分。正確來說應該是儒家思想這個大的思想體系中的某一部分思想工具被用作統治階級維護利益的手段,儒家思想是以孔子思想為核心而展開發展的。
一、關於儒家思想孔子與老子是同一時代的人,他們都說中國歷史和文化上最偉大的聖賢。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終於在政治中確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這是後世利用儒家思想中的權術工具來鉗制民眾的思想,讓人們在特定的道德標準條件中做一個優秀的人,並賣身於帝王家,為帝王創造歷史。而孔子思想更多是體現於教化育人,因材施教和待人接物,特別是對於人的道德開化和教育上,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去引導一個人走上正途,不斷完善自己,成為一個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君子。孔子出身沒落貴族,對當時社會狀況、人文教育和歷史背景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因此思想還是是比較接地氣的,思想核心都是宣揚仁愛,以仁、恕、忠、孝為核心價值,並以此作為君子的品德修養標準。因此,儒家思想的終極目標還是教化世人,皆成君子。儒家主張「以德治國,以禮育民」,這就要求統治者「仁者愛人」,應該施仁政,善待百姓。董仲舒提取的是儒家思想中的權術之道,使得儒家思想的權術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文化正統,沒有全面貫徹儒家思想的所有核心價值,因此在兩千多年的以儒家權術思想的封建王朝統治下,中國的科學技術嚴重落後。
二、關於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主體基因,道家思想則成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核心思想教義。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其實在世界範圍都是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崇,到道家思想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可是比儒家思想更深遠廣泛。老子本是周朝王室的守藏室史,相當於文化部部長,他總結了上古大賢的思想從而形成道家思想的理論體系,相對於儒家思想根植於民間,道家思想則出身於高貴的官宦門第。老子遺留下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經》被後世譽為群經之首,道盡宇宙世間萬物的發展規律,它被西方傳教士帶入西方世界後,至今為止發行量甚至已超過《聖經》。道家思想宣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最樸素的自然辯證思想,也被西方稱為古典主義的代表。道家思想主張「自然為本,天性為尊」,強調人的天性與自然結合,注重修身養性,避世修道,從而出世為神人。道家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在國家社會系統中建立好執行框架,其餘的讓老百姓在框架中自由生存發展,因此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效果。道家不斷探索世間萬物的本質規律,這就是道家的術,是很樸素的自然科學觀,更是了不起的科學方法論,因此也影響中國後世不少科學發明創造。文化方面也影響法家、兵家、陰陽家、墨家等各思想流派的發展。
由於歷史發展原因,儒家思想成為了統治階級的主要思想武器,雖然因此佔據政治和文化統治地位,為中華文化發展做出巨大工作,豐富了中華傳統道德和文化體系,但也因此導致文化發展出現失衡的情況。道家思想因此淪為非正統政治思想,發展成宗教和養生之道,中國文化因此失去的重要的自然科學觀,因此導致近代科學思想和技術的沒落。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沒有誰更勝一籌之說,兩者都是中華文化極其重要,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個人鄙見,感謝閱讀,不足之處,敬請指導!
-
11 # 左中右
不能說孔子思想就是維護統治階級。
孔子思想是為人類指出基本方向、闡明基本是非的偉大思想。
不客氣說,你們的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
-
12 # 哆啦A夢的奇怪口袋
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都離不開老子和孔子的精神核心。就像珍珠的形成過程。你可能不同意他們,但不能跳過他們。現代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產生的行為方式已經內化的孔子和老子。
先說孔子,很多人對孔子的印象不好。這種印象的源泉其實不是孔子本身,而是後代各時代人們賦予孔子的形象。引導人們對待孔子,而不是自己的判斷。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混亂中,對待孔子的方式也可以看到這種巨大的變化。
孔子一直是工具化的聖人,這並不是他本人的原意。拋開後代強迫的光暈和褻瀆。把孔子簡單一點,你就會發現他是個很可愛的小老人。他平易近人的態度、娛樂方式以及精通六藝的程度,都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老師的形象。
孔子的理論和學說不能簡單地看作是政治的學說。政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孔子用禮儀和商人,主禮像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一樣,謊稱古代。意識的使用在於使用。孔子的學說是行動派,比起表面的理解,知識和實踐是一體化的實踐。孔子的學說是人的學說,是人和人的學說。大家都知道,鞠躬,導致人際關係的和諧,推向國家的創論。這種方式是使人們以後能想到的某種極限理想化。任何理論都會使邏輯發展成極端的推理。
為什麼後代把孔子稱為聖人,把老子安置在先人的位置上。除了宗教原因外,還是他們理論的高度總結。孔子希望大家都成為紳士,大家都知道禮儀和禮節,敬禮。是為了人類的發展而推進。孔子樹立人倫不一定認為他是唯一的正確標準。但是意識崩潰,天堂不再是人們追求認可的東西。需要更真實的東西來代替。這是孔子的慈悲和孔子的道理,是後人認為的人。
老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或道教之神。這與他宣佈的道路密不可分。也用於利用老子的道德景觀統治國家和修煉。老子很偉大,這種偉大隻要注重文化和思想就低估了老子。道德京說的道路是廣義的道路,包括所有降低本錢的道路。這是宏觀的表現,也是最好的概括。
老子說是大路,是人能摸到的大路。孔子的慈悲,人與人,人與人畢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老子把人放在天地之間,放在路上。
我真的從人類的概念中跳出來做到了。所以我必須從宗教的角度評價老子。出生於世界並加入世貿組織是很多人對老子和孔子的總結。老子說的世界怎麼只有世界?談論出入只是概念的縮小。老子說的都在路上,哪裡出來進去?老子告訴人們那是什麼,如何得到。但是那麼多人實際上很少實踐。孔子教禮教人,也許不是引路的路。連人都不在乎的人怎麼會在乎大街呢?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和老子分別成為中學教師和大學教師。但是不能說中學教師的水平低於大學教師。教授的內容不同,不能說他的程度不夠。只是選擇的方向不同。基礎教育的意義也很重要。
孔子和老子就像定海神的針。他們設定的基準是為後人設定的標準。華人談人,談人倫,談人際關係,怎麼能超越孔子。如果談論天上的道路、大路,怎麼能繞過老人呢。這就是你的根,沒有根,還說什麼中國孩子,還說什麼華夏民族啊?
許多人評價的標準都是抽象=種植,平實=淺。你不能理解的就是好的。這種想法真神奇。
反對孔子貶低孔子的人,首先認為你真的很瞭解孔子嗎?你知道孔子的生活和理論嗎?你從你的行動中理解“孔子”嗎?
宣佈老子是第一仁,真理解老子說什麼嗎?你真的被老子的話征服了嗎?還是被神秘玄妙的語言迷住,覺得很深?
請停下來好好想想,而不是被某種感情所驅使而作出判斷。
-
13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漢朝開始,大抵便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能有這般成就,除了董仲舒等一些大儒的努力以外,也歸功於儒家思想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特色。
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後世的流傳中,更多是與道教融合。有了道家老莊等先賢思想作為理論支援,在歷史長河中,道教一度蓋過佛教、儒教的風頭,成為統治者身邊的“紅人”。
那麼帶有鮮明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孔子思想,與提倡人“自然而為”的老子思想,哪一個更好?以古代封建社會形式來分析,儒家思想更適合社會穩定;但是,如果就現在的社會實際來看,二者哪一個都不能作為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但是二者思想中也蘊含著可以給予現代社會發展極大啟發的成分,都是不可多得的思想寶藏。
1、儒家思想特色:重德、維護統治階級利益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言論,反對將孔子思想判定為是維護統治階級的思想,雖然能夠理解大家這種觀點裡面的感情,但是,個人覺得還是實事求是看待儒家思想會比較好。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其進步性,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身處在那個年代,我們站在現在去看他的思想,多少能看出來其思想中帶有的來自那個年代的歷史侷限性。身處那個年代,周王朝曾經的盛世是孔子的參照物件,而孔子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局面,自然是參照過去的經驗,對比和平年代和戰亂年代的異同,繼而踏出了“維護禮制”的步伐。
周王朝是一個重“德”的王朝,按照周公制定的“禮”,如果君主無“德”,便會被天“厭棄”,繼而從天下共主的位置“墜落”。所以,崇尚周王朝類似成康之治這樣盛世的孔子,自然也是重“德”的。
從孔子的思想裡面,我們能夠很明顯感覺到孔子重視一個人的“德行”,並且十分注重維護尊卑秩序。其實,保證“德”,是維護尊卑秩序的一個前提條件,是相輔相成的。孔子提出自己一套思想的目的,大概是期待能夠恢復類似成康之治這般的盛世,讓天下重歸寧和,這是孔子的目的,但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可能就是孔子的“無心之舉”了。畢竟,在那個一直存在上下尊卑的社會制度下,要孔子跳躍出尊卑秩序,思考所謂“人人平等”,這一來太理想化,二來,也基本無前人經驗參照,至少自人類文明出現到孔子那個年代,孔子還無法從前人經驗中發現此點的可行性。
所以,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特色,首先,儒家重德;其次,儒家思想有明顯的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意味。
2、道家思想特色:排斥人類社會中過渡的物慾,講究自然而為說到道家思想特色,這裡來說說為何個人覺得以“天人合一”作為道家思想特色,感覺不大合適的原因。
講求“天人合一”,有一種“天人二分”的感覺,即把“人”和“天”分開了,但是按照老子思想,人也是“自然之天”的產物,某種程度來說,人類文明都是“自然之道”的產物。所以個人還是覺得,“天人合一”這種說法雖然不與道家思想背離,但是,不能將他完全看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特色。
縱觀老子思想,再結合一下莊子思想,他們更多排斥的是人的“物慾”,人的這個“物慾”無疑是過度的,超過了“道”在“人”身上合理發揮作用的“範圍”。人的“物慾”太多了,那麼能夠讓人在最適合狀態下發展的“道”便不能按照原計劃進行,而是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也就是說,我個人始終覺得,人在過度之慾下走向自我毀滅,這也是一種“道”。人的面前,可能有兩條路,有的人是有理有節,走最適合自己生長髮展的路,這便是優勝劣汰下的勝者,屬於“自然之道”選擇的得以持續繁衍的優秀種子選手;還有的人,則貪戀享受,走了“縱慾”的道路,最後自我毀滅,成了優勝劣汰下的“淘汰者”,無法延續太久。
所以,個人始終覺得,道家思想中,可能更多沒有強調天人二分,而是在告誡世人,避免在人類社會中因為過渡的物慾成為被“自然之道”淘汰的存在,要有理有節,注意自然而為。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誰更好,誰更適合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透過上面的闡述,我們基本理解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大致特色,下面我們來看看誰更適合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
就封建社會特點來看,要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確實儒家思想更加合適一些。首先,儒家思想重德,在這一方面,可以好好吸收道家思想裡面抑制物慾的觀點;其次,儒家思想維護上下秩序的穩定,這無疑是古代君主選擇以儒家思想作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原因了。
如果迴歸到現代社會,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罷,都有歷史侷限性,不能作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但是卻可以給現代人許多啟發。
儒家思想中一些個修身養性的觀點,對於生活在比較看重利益之年代裡的人來說,是精神上的寶藏,可以幫助人很好地處理義利關係,不至於走偏;而道家思想中親近自然的特色,更是工業文明以後,將人從冰冷機械中拯救出來的良藥,十分寶貴。
4、總結所以,我們可以做出這麼一個簡單的總結,儒家更適合封建社會制度,這一點也被歷史印證;而就現代社會而言,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是現代文明發展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但都不適合作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
-
14 # 朱八戒CC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而其中的主體核心和精髓,就是來源於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兩者思想的光芒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不存在誰勝一籌,哪個更好。
孔子作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孔子的思想並不完全是維護統治階級,更多的是提倡廣施仁政,以民為本,以德教化於民,以禮規範於民。讓老百姓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入世而安居樂業。
儒家的思想是人與社會,指導人們如何修養品德以及為人處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的家國情懷,也是一種普世的情懷。儒家思想把老百姓的家放在第一位,以實現最好的治國安幫。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
天人合一同樣是儒家的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的剛健和無窮的活力,地的承載萬物和包容一切,君子必須順應天道自然,自強自立,德才兼備。儒家主張象先賢那樣遵循天道,踐行“內聖外王”,以達到“天下為公”之境界。這就是儒家賦予天人合一的意義。
《道德經》,道盡天體宇宙世間萬物的發展規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最樸素的自然辯證思想。其政治主張“無為而治”,讓老百姓自由生存發展,不受控制和干擾,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老子的宇宙觀就是天、地、人等宇宙萬物是個整體。“人法地,地法天,人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要求人們崇尚自然,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尊重規律,尊重無為的哲學思想。樹立“天人合一”的自然與人類社會和地球命運的責任感。
道家思想的重點人與自然,強調為人處世的自然而然,順其自然。在如何做人以及道德修養的方面,有其獨到的指導意義。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主體文化,是因為他接近社會現實,貼近百姓生活,有利於國泰民安。道家思想敬畏自然,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按自然規律有序發展,維護生態平衡。兩家思想各有鮮明的個性,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當歷史的車輪進入當今非速發展的快車道,兩家的思想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已經不能作為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但仍然具有引用和借鑑的意義。
回覆列表
我認為,思想文化自成一體,都有其道理,難說好壞
如果非要分出高低,那需要先把人的階層立場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