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雅說

    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這個春節,一場肺炎讓大家都失去了過年的快樂,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著新聞,留意著有關這個疾病的一切,而蝙蝠更是被認為是這次肺炎的源頭。蝙蝠,被古代西方人認為是惡魔的象徵,引人敬畏,那麼,為什麼蝙蝠在人看來是惡魔的存在呢?

    自身奇特

    蝙蝠是一個很奇特的動物,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世界上共有九百多個種類的蝙蝠。蝙蝠飛行時,體溫升得很高。而且蝙蝠還要冬眠,冬眠時,體溫降得很低。蝙蝠的體型大小差異極大。最大的吸血狐蝠翼展達1.5米,而基蒂氏豬鼻蝙蝠的翼展僅有15釐米。可以看出,蝙蝠的適應性之強以及不同種類之間的差異性很大,引起了古代西方人的震驚。

    惡魔象徵

    當然了,讓古代西方人真正認為蝙蝠是惡魔象徵的主要是以下這一點。在今天的西方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人認為的惡魔一般是吸人血,長著獠牙,背後有著一副巨大的翅膀的形象。那麼我們仔細一想,這東西是不是有點像蝙蝠呢?首先有個別種類的蝙蝠是吸血的,並且它們在夜晚出沒,象徵著黑暗與吸血鬼,而且與其他動物不同,它是倒掛休息,十分特殊。這樣的一種夜行動物,並且具有吸血特徵,自然在古代就引人害怕了,而蝙蝠的惡名在西方也就越傳越遠。

    渲染

    在蝙蝠產生了以上的一些影響力後,由於西方對惡魔的藝術想象和創作中認為吸血鬼可以變化為蝙蝠或者召喚蝙蝠,而化為蝙蝠後飛翔,這一形象在傳播中得到了西方人的認同,所以蝙蝠便隨著吸血鬼形象的普及而成為了吸血鬼的標誌性技能,使得兩者密不可分。

  • 2 # 一半秋色

    不少人見過蝙蝠,這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長相醜陋,狀如老鼠。

    聽老人說,老鼠偷吃鹽之後,就長出了翅膀,變成了蝙蝠,當然事實並非如此,老鼠是老鼠,蝙蝠是蝙蝠,它倆只是長得像而已。

    在中國古代,蝙蝠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因為“蝠”字諧音“福”,華人喜歡用諧音來寓意人生,而且蝙蝠喜歡倒立,正好寓意“福到”,在古代不少建築、服侍喝器物上,經常有蝙蝠的造型。

    不僅如此,在中國古代,蝙蝠還是一種神獸,這從“蝙蝠”拼寫可窺測一二,古代稱呼普通動物多用單字,如雞、鴨、魚、豬,而稱呼神獸多用雙字,如麒麟、睥睨、貔貅、饕餮等等。

    蝙蝠為何被古人敬奉為神獸呢?

    因為神秘!

    夜晚,大多數動物都進入睡眠,但唯有蝙蝠出來活動,古人藉助於月光,看到蝙蝠在黑夜裡無聲穿梭,如鬼魅一般,覺得神秘又可怕。

    蒲松齡寫過一首《驅蚊歌》:“安得蝙蝠滿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之時,被蚊蟲叮咬的滿腿是包,不勝其煩,這才發此感慨的吧!

    與中國文化不同,蝙蝠在西方文化裡面,卻是邪惡的象徵,亦如龍在中國是祥瑞之物,但在西方卻是邪惡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吸血蝙蝠的傳說。

    蝙蝠有上百種,但吸血蝙蝠只有區區三種,而且大多生活在美洲大陸,不過,吸血蝙蝠並不吸血,而是用牙刺破獵物的面板,然後用舌頭舔血。

    這畫面光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了!

    吸血蝙蝠體型不大,體長不超過9釐米,體重35克左右,壽命卻很長,能活12年之久,一生能吸食100升的鮮血,而一個成年人,身體的血液有5升。

    不過,吸血蝙蝠很少襲擊人類,而是吸食牲畜的鮮血,它們死死地附在牲畜身體上,然後用鋒利的牙齒切開面板,盡情地吮吸,吮吸,直到吸飽了為止。

    更可怕的是,吸血蝙蝠身上帶著大量的病毒,這些病毒透過吸血傳染給了牲畜,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後來,西方人根據吸血蝙蝠的特點,虛構出了吸血鬼這一可怕異類。

    吸血鬼,臉色慘白,長著獠牙,快如鬼魅,晝伏夜出,以吸食人血為生,壽命超長,這與吸血蝙蝠的特點如出一轍。

    而且,蝙蝠喜歡群居在暗無天日的洞穴、橋洞、廢棄的礦洞,無人居住的房屋裡,而這些隱秘到位地方,恰恰是兇殺現場或者拋屍地。

    基於吸血蝙蝠和兇殺現場兩點,蝙蝠這種無辜的動物,在西方文化中演化成了惡魔的代名詞。

  • 3 # 丁往事不堪回首

    我們叫鹽蝠老鼠,我們老家只有兩種,一種就是經常在屋簷下生活常見的蝙蝠,看見它很會在傍晚出來抓蟲子,經常歇息在山洞或人挖的防空洞中。另外一種是很巨型的像鼯鼠一樣的東西,腳和腳之間是連起來的會飛,從一棵高樹往另一棵低矮樹上飛過去。一般是黃色的,經常發出哼哼聲,有點像老人,晚上遇到會嚇死人我們叫它飛離蝙蝠

  • 4 # 唐朝的長老

    原因有三個:眾多蝙蝠中有一種叫做吸血蝙蝠,而惡魔也是吸血的;蝙蝠面相猙獰,看到蝙蝠很容易讓人想到惡魔;蝙蝠生存環境很陰暗,而傳說中的惡魔也是生存在黑暗當中。正是由於蝙蝠的這三個特徵和惡魔很相似,所以古代西方人把蝙蝠當成了惡魔的象徵,影視劇中每當有惡魔的時候往往會有蝙蝠伴隨著出現。

    吸血蝙蝠

    蝙蝠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就是吸血蝙蝠。吸血蝙蝠雖然吸血,不過大多都是吸食牲畜的血液,很少有蝙蝠攻擊人類的事件。但是人類最好也不要招惹吸血蝙蝠,連兔子急了都會咬人,何況是吸血蝙蝠呢?而且吸血蝙蝠和其他食肉動物一樣都是容易攜帶病菌的,所以千萬要遠離它們!

    中國的鬼怪往往是吸血殭屍和鬼魂,而西方的鬼怪就是吸血鬼了,由於吸血蝙蝠吸血的特點和吸血鬼一樣,慢慢的蝙蝠就成了吸血鬼的象徵,因此在好多影視劇中有吸血蝙蝠的地方就有吸血鬼的出現,而吸血鬼就是所謂的惡魔!

    蝙蝠長相很像惡魔

    蝙蝠長著一雙黑黑的翅膀,而且長相一隻兇惡的老鼠,看起來真的是挺恐怖的,而恐怖往往就是惡魔的代言詞,所以說吸血蝙蝠其實是長了一張惡魔的面孔,而且具備吸血鬼吸血的特點,西方人把吸血蝙蝠說成是惡魔也並不冤枉它了,誰讓他們是如此的相似呢?

    而且蝙蝠休息的時候是吸在樹枝或則山洞正上方石壁上的,更重要的是蝙蝠休息的時候還在不停的轉圈,再加上蝙蝠往往是一大群一大群的聚在一起,看上去黑壓壓的實在是太恐怖了,小編也容易把他們看成是惡魔,不過蝙蝠一般出現在野外,和人類生活環境並不衝突,所以不去野外一般很難會見到蝙蝠了!

    蝙蝠生活在黑暗當中

    無論是中國的鬼怪還是西方的吸血鬼都是在黑暗中出現的,每當天明的時候不用驅魔人驅趕,他們自己都會躲藏起來,因為Sunny是他們的剋星。而吸血蝙蝠的生活環境和吸血鬼是特別相似的,它們都是生活在黑暗當中,而且僅僅在夜間活動,白天的時候他們都是乖乖的休息。正是吸血蝙蝠和吸血鬼的生長環境以及活動習慣太相似了,所以這讓容易讓人把吸血蝙蝠當成是惡魔!

  • 5 # 六甲番人

    在東西方人的眼中,蝙蝠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雖然馮夢龍《笑府》有一短文《蝙蝠》根據蝙蝠的身體特徵將其比喻卑鄙無恥的人,諷刺他們沒有立場,經常根據需要而改換身份,但大多數情況下,蝙蝠還是以吉祥的身份存在,比如年畫《五福臨門》就有幾隻蝙蝠,取“蝠”、“福”諧音來象徵幸福,不過在西方人眼中,蝙蝠顯然是醜陋的,尤其是吸血蝙蝠,就被普遍借指為吸血鬼。

    從形態特徵而言,蝙蝠看似鳥類,有翼會飛,但實際上蝙蝠卻屬於哺乳動物,並有專門的分類,叫翼手目動物,蝙蝠的翼也不同於鳥類的翅膀,是由前肢演化而來,翼膜原是爪子之間相連的面板。

    大蝙蝠一般會採集果實或花蜜為食,但小蝙蝠則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其中吸血蝙蝠只吸食動物和人類的血液,不能吃別的東西,而其壽命也較長,平均壽命超過12年,也就是說,吸血蝙蝠一生大約要吸食100升以上的血液,此外,吸血蝙蝠還有不同於其他蝙蝠的奔跑能力,它們能在地上悄悄跑到獵物身旁,然後抓附在其背上吸食其血。

    蝙蝠是各類傳染病包括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SARS)、亨尼帕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和傳染媒介,吸血蝙蝠更是傳播狂犬病,西方所謂“狼人”,其實就是狂犬病患者,他們被吸血蝙蝠咬了之後得病出現了各種異於常人的病症,在古代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加上吸血蝙蝠只吸血為生、長壽、醜陋、生活在黑暗處、喜歡偷襲等特點,於是就有了吸血鬼的各種傳說。

    19世紀開始,吸血鬼迷信風潮得到空前的發展,不單引起了宗教方面的關注,還有關於吸血鬼的小說和學術研究,比如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說《德古拉(Dracula)》,就使得德古拉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此外拜倫、大仲馬、狄更斯等著名作家也寫過相關的作品,到了20世紀,電影又進一步將吸血鬼形象向全世界傳播,包括東亞的日本和中國的香港、臺灣等地,都深受影響,並結合東方文化衍生出“吸血殭屍”。

  • 6 # 澹奕

    有很多明明相同的動物,但在東西方文化之中卻有截然不同的形象,比如蝙蝠。在古代東方蝙蝠是長壽、福氣的象徵,然而在古代的西方蝙蝠卻是一種代表邪惡、恐怖與災難的動物。在西方,蝙蝠通常都是與魔鬼、吸血鬼與巫婆之類的邪惡群體一起出現,所有人對蝙蝠都是聞風喪膽避之不及,唯恐接觸到蝙蝠,就沾染到了災難與厄運。

    西方文化中將蝙蝠視作邪惡的象徵,有一種最普遍的說法就是蝙蝠與吸血鬼的關係,因為蝙蝠吸血而且晝伏夜出,加上其形象恐怖讓人害怕,所以讓人很容易將其與吸血鬼聯絡在一起。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世界上有1000多種蝙蝠,但其中只有極少數是以吸血為生,這些吸血蝙蝠主要分佈在美洲大陸而非歐亞地區,而且蝙蝠生性膽小几乎不會攻擊人類,最多也就是偷襲牲畜而已。包括歐洲的種類在內,歐亞大陸的蝙蝠要麼是以花粉水果為食,要麼以昆蟲為食,並沒有那麼兇悍,以吸血為生的蝙蝠種類

    也由於蝙蝠通常情況下對人無害,而且大量捕食蚊蟲,所以古代的東方人都認為蝙蝠有辟邪禳災的作用,可以驅除害蟲,是一種有益的動物。“懸崖多蝙蝠,往往壽千年”,蝙蝠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長壽的象徵,而且“蝠”與“福”諧音,所以東方文化之中將蝙蝠視作祥瑞。在西方的蝙蝠反面形象傳入之前,蝙蝠在東方都是正派,古代神話傳說中是沒有人將蝙蝠塑造成妖怪的,甚至玄武七宿中還有蝙蝠的位置

    不過西方可沒有這種諧音梗,西方文化裡蝙蝠與“福氣”光從字面上沒有任何關鍵,中世紀與之前的歐洲將蝙蝠視為邪惡,主要還是因為蝙蝠本身的形象太嚇人了,而且還因為蝙蝠特別的習性與基督教的影響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說其是鳥類又不是,說其是老鼠也不是,在歐洲的教廷看來這種“兩面派”的生物實在是非常卑劣,就是左右搖擺不定的象徵,這個鍋甩得也是沒誰了。眾所周知,在中世紀的歐洲,教廷教會的影響力是極其強悍的,反面的帽子一旦被教會給扣上了,那就基本拿不掉了。歐洲的教會說蝙蝠是一種圓滑卑鄙的兩面派生物,那麼在歐洲文化之中,它就是這樣的一種生物

    另外,蝙蝠晝伏夜出,即便它是一種吃蚊子吃害蟲的有益生物,那也是蠻嚇人的。歐洲的蝙蝠種類數量並不多,而且分佈很有限,所以大多數人對蝙蝠的認知都是靠猜靠傳聞,結果也就可想而知。蝙蝠的確長相醜陋面目可憎,即便在將其視作祥瑞的東方,也沒人覺得蝙蝠長得好看的。在西方,人們對於生活在黑暗之中而且長得很嚇人的蝙蝠,也就打心眼兒裡覺得害怕,教會還有《伊索寓言》之類的宣傳之中,蝙蝠的形象也不斷被抹黑

    其實歐洲真正吸血鬼文化流行起來,大致是在17到18世紀的中東歐地區,而那時候新航路開闢已久,美洲大陸那種吸血蝙蝠被歐洲人所認知,逐漸也就與吸血鬼的形象所結合,這下蝙蝠在西方文化之中的邪惡形象就基本徹底坐實了。所以,在西方的傳統文化中,蝙蝠與撒旦、黑暗、吸血鬼都是一樣的邪惡因素,跟黑貓一樣是圍繞在巫婆身邊的幫兇,就算有蝙蝠俠出現,也改變不了蝙蝠在西方文化裡的反方處境

  • 7 # 鴻觀大歷史

    這跟西方基督教信仰有莫大的關係。

    蝙蝠因長相醜陋,夜間出沒,常年棲息在黑暗的洞穴中,兩隻腳粘在洞壁倒掛下來,行為方式十分詭異,在進食的時候,牙齒上粘有鮮血,而血液是生命的象徵,所以西方人展開聯想,認為蝙蝠就是聖經中的吸血鬼,受到上帝的詛咒,關於吸血鬼的傳說有三:

    一, 亞當與夏娃生了兩個兒子,亞伯與該隱,亞伯的意思是得,該隱的意思是失,亞伯是放羊的,該隱是種地的,兩個人同時向上帝獻祭,上帝選中了亞伯,該隱懷恨在心,殺了亞伯,亞伯透過大地向上帝哭訴,上帝於是懲罰該隱永遠變成吸血鬼。

    二,在猶太宗教文學中,莉莉斯是上帝創造的第一個女人,他與亞當是夫妻,但是亞當是個大男子主義者,而莉莉斯是個女權主義者,於是兩小口爭吵不斷,一氣之下,莉莉斯打傷了亞當,離開伊甸園,並在紅海遇到了死亡天使薩邁爾,與之生下了兒子,上帝怒了,將死亡天使閹割,莉莉斯徹底黑化,與各路惡魔產下後代,而這些後代之中就有類似蝙蝠的吸血鬼。

    三,猶大出賣耶穌之後,十分悔恨,在經過紅海的時候,遇見了惡魔,惡魔誘惑他墮落的時候,天使出現了,勸猶大棄惡從善,正當天使與猶大交談的時候,惡魔在羊皮紙上寫下要永生不死,然後把天使殺死,吸取天使的血液,猶大更加悔恨,趁惡魔吸取血液之際,在羊皮紙上補充了一條:“你雖然得永生,但是要不停吸食血液,並且害怕Sunny。”有一段時間,歐洲教皇確認吸血鬼真實存在。

    於是像蝙蝠一樣的吸血鬼形象在西方文學中開始流行,成為邪惡的象徵。

  • 8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因為這場疫病的緣故,大家突然對蝙蝠這種很冷門的生物感興趣起來。甚至有人說疫病的源頭,就在蝙蝠那裡。

    事實上人類,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對於生長在偏僻無人煙處的生物,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若是這種生物與普通的生物長相上還有較大差異,那就更會加強這種恐懼感。

    蝙蝠,正是這種讓人害怕的生物。

    也因為這個緣故,古代的歐洲人,將蝙蝠和巫婆聯絡起來。

    (巫婆、蝙蝠、黑貓:中世紀邪惡三件套組合)

    巫婆在那個時代,是基督教鼓吹攻擊的物件,譬如《聖經》裡就說:“巫師和巫婆都該死,人們必須用石頭砸死他們,然後將罪惡的血潑在他們身上。“

    不能說這種攻擊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早期確實存在女巫這種人群,他們基本上都是原始宗教的產物,基督教要傳播自己的教,當然要把這些女巫定性為邪惡,而這,其實就是從多神崇拜到一神教的演變,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說是一種進步。

    而在基督教傳入日耳曼人為代表的新人群之際,這種女巫,往往又是藥師、醫生與那種能說會寫(尤其是嘴皮子特別厲害)的女人,於是慢慢的,這些特徵便全部融入女巫形象之中。

    譬如說女巫往往會變魔術、唸咒語,這便是當年嘴皮子厲害的多神教女祭司的特徵。又譬如說女巫往往會在大鍋煮著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食材,熬製成濃稠的湯藥,這個就是女巫的原型——女藥師或醫生。

    而且,早期的女巫,往往在大眾面前以很漂亮妖冶的女人形象出現,而原型則是很醜陋且往往長著一對鷹鉤鼻的老太婆,這其實就是教會的警告:不要相信那些妖冶的女人,她們的真相其實是女巫。

    (電影中漂亮的女巫形象)

    為了造成女巫的醜陋邪惡形象,教會便將一些大眾視為邪惡恐怖陰險狡滑的生物與之相對應,蝙蝠便是其中之一。

    那麼蝙蝠為什麼會被人認為邪惡恐怖陰險狡滑呢?首先是因為它的外形讓人害怕,象老鼠,卻有類似鳥類的雙翼。其次是它所生存的環境,蝙蝠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也可在房簷下、舊式教堂的尖閣和鐘樓裡,而這些地方,常給人一種不懷好意的聯想。兩者結合起來,西方人很容易將其與惡魔掛鉤。

    事實上對蝙蝠的這種印象,是東西方共有的,譬如馮夢龍《笑府.蝙蝠騎牆》就說,“鳳凰壽,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因為蝙蝠說自己不是鳥類而是一種四足動物。稍後麒麟過生日,百獸都來朝賀,蝙蝠又不到。因為它有翅膀能飛,是鳥不是獸。這個笑話的背後,其時就是對映的大眾對蝙蝠這種生物的陌生感和不認可。

    但東方人又有另一種認識,那就是越恐怖罕見的生物,越有珍稀價值。於是最初是求做神仙的那幫人,譬如晉朝葛洪的《抱朴子》說:“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乾末服之,令人壽萬歲”。後來便是中醫,動起了拿蝙蝠做藥的腦筋。《吳氏本草》也說蝙蝠“立夏後陰乾,治目冥,令人夜視有光”。甚至還有中醫拿蝙蝠的糞便做夜明砂,用來治療目疾。到了現代,尚有人吃蝙蝠,這種心態的背後,其實就是這種奇貨可居的認識所致。

    而這種蝙蝠有奇用的結論,又進一步推動了蝙蝠為”福“的說法。譬如在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運用“蝠”、“福”字的諧音,並將蝙蝠的飛臨,結合成“進福”的寓意——但事實上,這僅僅是一種字形諧音而已。

    從根本上講,害怕蝙蝠,是人類的正常心理狀態。

  • 9 # 子屠龍

    最近華人對蝙蝠的印象不好,皆因防疫形勢嚴峻,很有可能新型冠狀病毒來自蝙蝠。不過,蝙蝠在中國文化裡是一種吉祥物,“蝠”與“福”諧音,自古以來就沒缺少蝙蝠形象的藝術品。

    至於西方國家,對蝙蝠的看法一直很偏面,認為它是一種可怕的動物。我能想象到最好的形象是動漫人物“蝙蝠俠”,剩下形象就是吸血鬼、暗黑生物之流……

    西方人討厭蝙蝠有文化源頭,蝙蝠最早的出場就被古希臘人定義為“惡”。眾所周知,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伊索寓言》是那個文明的代表著作,它裡面的蝙蝠就是負面角色。

    伊索在一篇寓言裡說到:鳥獸發生爭鬥大戰,蝙蝠被鳥類捉住說自己是有翅膀的鳥,被獸類捉住說自己是有四肢的野獸。結果,蝙蝠立場左右搖擺,就被鳥獸雙邊所嫌棄,變為孤家寡人。

    蝙蝠不受待見,在古希臘頂多是文學裡的丑角,到中世紀歐洲就成為惡魔。古代西方人看這種夜行動物,一點都不Sunny燦爛,出沒在黑夜的半空、居住在陰涼的巢穴……

    隨著後世疾病的流行,尤其是“黑死病”這種大疫,歐洲人面無血色地死去,彷彿被什麼東西吸光鮮血。吸血鬼的傳說開始風靡不衰,蝙蝠被視為吸血鬼的化身,而蝙蝠群體中的“吸血蝙蝠”,更是擴大這種惡意的認知。

    這裡插播一個歷史小知識:歐洲的蝙蝠都是吃蟲子的,吸血的蝙蝠來自美洲的中部、南部。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歐洲人才接觸到吸血蝙蝠……

    原本棲息在大洞穴、破城堡、廢教堂,時不時飛翔在墓地上空的蝙蝠,就讓歐洲人感到全身起雞皮疙瘩。這時候,他們發現居然蝙蝠還會吸血,就更加感到毛骨悚然。思路如此,歐洲人很快把蝙蝠跟女巫、惡魔、吸血鬼綁在一塊……

    所以,古代歐洲人把蝙蝠視為惡魔是有原因的,主要有3點:1、歐洲文明的源頭(古希臘)就醜化蝙蝠;2、蝙蝠是夜行動物天然就容易“被黑化”;3、蝙蝠與吸血鬼掛鉤的恐怖傳說。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蝙蝠是一種長有翅膀,善於飛翔的哺乳動物,它的形狀像鼠,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飛鼠或仙鼠。蝙蝠的最大特點是晝伏夜出,捕食蚊子等昆蟲。唐代詩人元稹曾這樣描寫蝙蝠:“簾斷螢火入,窗明蝙蝠飛。”

    蝙蝠在中國是一種瑞獸,因為它的名字裡有一個“蝠”字,和“福”字諧音,符合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心理預期和暗示,總是希望幸福降臨在自己身上。

    (刺繡圖案中的蝙蝠)

    因此在中國,蝙蝠自古就和好運、幸福聯絡在一起,成為一種實現美好願望的吉祥象徵。

    正因為蝙蝠具有這種美好的象徵意義,人們才將它並不美好的形象或誇張、或簡約、或變形,製作成各種動態優美、寓意豐富的圖案,雕刻在各種精美器物上,表達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古人們常在絲綢錦緞及傢俱上以蝙蝠圖形為花紋,婚嫁、壽誕、添丁等喜慶日子裡,人們的服飾、女性的頭飾、使用的器具中,也都會帶有蝙蝠的圖案。比如“五福臨門”,就是將五隻蝙蝠圖案結合在一起,寓意“長壽、富裕、健康、好善、名譽”。比如,畫面上從盒中飛出五隻蝙蝠,就表示“福和合”,寓意主人“幸福、進祿、增壽、添喜、生財”。再比如,一童子捉蝙蝠放到瓶中,寓意“平安五福”。還有,人們將蝙蝠圖案掛在神位旁邊,寓意“福氣臨宅”。在大門兩邊掛上蝙蝠,則表示雙福臨門。

    除了單獨將蝙蝠製作成圖案或飾物外,古時民間還將蝙蝠和鹿組合在一起,寓意“福祿綿長”。

    由此可見,蝙蝠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早已被賦予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吉祥長壽的寓意。

    但是在西方,蝙蝠卻被認為是不祥的、邪惡的兇獸,代表著黑暗、死亡,總是與罪惡和黑惡勢力聯絡在一起,成為了邪惡的象徵。

    (代表邪惡的蝙蝠)

    那麼,西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西方人說“蝙蝠”這個詞,並沒有“福”這樣的諧音。沒有這樣的諧音,因此蝙蝠其它方面的形象,就被誇張出來了。哪些方面給誇張出來了呢?

    其一,蝙蝠的外形醜陋。

    蝙蝠的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其相貌看上去顯得異常的猙獰。大大的三角形耳朵前面,是一片頂端呈“V”形的鼻部。吻部很短,形如圓錐。四肢和尾部之間長有皮質的膜,雖然能飛,但它卻是哺乳動物。

    這種“似鳥似獸”奇怪的形象,很符合我們中國“大一統”的文化傳統,就如同傳說中的龍、麒麟等,往往被古人認為是神奇的生物。

    而在西方人眼裡,“似鳥似獸”是非常醜陋的,成為了不倫不類的代名詞,不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

    其二,蝙蝠晝伏夜出的特性。

    蝙蝠一般成群結隊地生活在黑暗潮溼的山洞裡。即便在大白天,它們的棲息地也是黑暗無光的。不但洞壁潮溼,而且洞底還會堆積一層厚厚的蝙蝠糞便,散發出一陣陣的惡臭。

    到了晚上,當人們熄燈休息時,蝙蝠才會傾巢而出,捕食夜空中的小昆蟲。它們的這種出沒在黑暗中的特性,被西方人認為是黑暗勢力、是不祥的寓意。

    (信仰基督教的信徒)

    其三,聲名狼藉的吸血蝙蝠。

    西方人之所以討厭蝙蝠,還和吸血蝙蝠有關。因此在西方人的影視情節裡面,蝙蝠往往是和吸血殭屍等邪惡形象同時出現的。或者常伴在黑暗人物身邊,如女巫、德古拉這樣的吸血魔王等。

    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崇尚光明和溫暖。蝙蝠這種動物,不但生活在潮溼陰暗寒冷的角落裡,還喜歡在黑暗的籠罩下捕食。這和西方人的信仰,是背道而馳的。

    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對鮮血的感情異常複雜。他們一方面認為血是富有靈魂和生命的,對它充滿敬畏。同時,他們又認為血是不潔的,就如同女人的經血一樣,代表著罪惡。

    因此,一旦蝙蝠以吸血的形象示人,靠在黑暗的環境中吸食其它動物的鮮血為生,那麼它註定是不受西方人喜歡的,並由此演繹出吸血鬼的銀幕形象。

    所以,吸血蝙蝠在西方人眼裡,就變成了邪惡的化身,給人以陰森恐怖之感。同樣的,即便不吸血的其它蝙蝠,自然也跟著形象受損了。

    (參考資料:《中西文化比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歲女孩早戀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