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小九專欄

    我是一個農村重男輕女家庭中出生的女兒。從小我有一對房似錦媽媽潘貴雨那樣的父母,同時我還有個比樊勝美哥哥N倍加強版的賭鬼哥哥。我是後來考大學、工作後來到城市裡。

    聽爸爸說,我媽流產了三次才生了哥哥。懷我的時候,那個年代託人拍B超看了是兒子才留下,直到生出來才發現我是個女兒!

    我的爸媽和哥哥才是一體的,他們才是一家人。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的女兒永遠是外人。

    作為重男輕女的原生態家庭中的女兒,兩年以前的那些年,我總是自己省吃儉用省下錢來給爸爸媽媽和哥哥買各種東西。可是不管我怎樣做,從來都沒換來過爸爸的一個笑臉、一句認可或肯定!我的爸媽嘴上總是說“兒子才是自己的根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從來沒有在爸媽身上得到過他們對哥哥的愛一半。於是我拼命工作,對爸媽的指定言聽計從,對哥哥有求必應!

    後來我才發現,我這不是孝順,我這是愛的乞討!

    哥哥多年反覆賭博,直到一年前哥哥再次賭博輸掉家裡最後的錢和全部財產。重男輕女的爸媽以自殺相逼讓我拿出所有積蓄~這些年我工作攢下的三十萬來替哥哥還了賭債。後來哥哥還是復賭,傾家蕩產,親戚朋友找借無門。

    這時,我的重男輕女的父母再次打著手足情深的情深的旗號綁架我。我的爸媽來到我家,要求我賣掉公婆給買的唯一住房~我的婚房,再次替哥哥還賭債。

    我沒同意,我爸爸當時說了這麼一句話,讓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窒息。

    “要早知道你現在都不肯賣房子救你哥,當時你生下來,我和你媽就一屁股坐死你!你這個白眼狼,讓你活到現在我們就對得起你!”

    “血濃於水”對我來說就是個綁架的詞語!我的原生態家庭是一個無底洞!這個洞裡住著所有以親情名義對我綁架的吸血鬼!

    不管我怎麼做,不管我曾多聽話,哪怕我三個月不捨得吃一次肉,榨乾了自己所有的血汗拿給哥哥,不管我以前多次拿錢給哥哥,給爸爸媽媽,僅僅因為這次我沒有同意賣掉公婆買的婚房,再次拿賣房錢給哥哥還賭債,我的爸爸就不認我了!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我不是個兒子!

    因為從小家庭中缺愛,以前我總是覺得爸媽的認可很重要,曾經著了魔一樣掏肝掏肺的想要得到爸媽的滿意。可我的爸媽從來都覺得我應該做更多更多。他們生了我的意義就在於貼扶哥哥。

    後來我才知道,我病了,我的心理病了。而可以治癒我的病的爸爸媽媽,眼裡心裡裝的只有我的哥哥,那麼,我只能靠自己治癒。

    我現在終於認清一個現實:我的爸媽並不愛我!他們執念的無限度的愛哥哥也只是因為哥哥是男性!

    認清這個事實後,我強迫自己從原生態家庭中剝離開。

    對重男輕女的父母我也只剩下作為子女該盡的義務,我再也不允許自己愚孝!同時我也沒有義務去向哥哥“盡孝”!

    後來我也意識到,不止是我受到這樣家庭的傷害,我的哥哥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沒有重男輕女的父母的無限度無止境溺愛,我的哥哥也絕不會走到今天這樣家破人亡的敗家境地!

    我現在透過學習查閱原生態家庭的心理書籍,並自我療傷,已經走出來很多了!

    真心心疼那些跟我一樣生長於重男輕女家庭中深深受傷的女兒們!

    同時我要從我做起,讓重男輕女這個陋習從我這裡徹底根除,再也不會延續下去。

    我現在有個女兒,我很愛我的女兒,我對自己發誓:我曾經經歷和受過的傷害,我絕不讓那些在我女兒身上發生!我要在女兒的人生裡留下滿滿的愛的印跡。

  • 2 # 心理的點點滴滴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爸爸比較強勢,不善表達,傳統、嚴肅,自己做個體,媽媽也是傳統的母親,也受她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性格內向,愛生悶氣。

    父母基本沒有因為吵架面紅耳赤過,都是以冷戰的形式。對我們孩子的教育,是類似挫折教育的方式,從來不會誇獎,不管對錯都是先否定。

    所以,對我來說,自己不夠好、不配得感已經內化成我深處的一部分。為此也影響到我的婚姻及生活。

    後來自己慢慢學習心理,學習意象對話,逐漸的深入,發現自己早年的一些情結。自己開始面對自己的好多面,並漸漸接納自己的一部分。

    現在覺得自己的情緒更能控制了,比以前更穩定些。所以想要脫離原生家庭的禁錮,先敢於面對自己,敢於看到真實的自己。

    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怎樣過以後的人生!

  • 3 # 南京天天向上陳老師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東野圭吾

    尤其抱怨一手爛牌,不如想辦法打好手中的每一張牌。

    難以接受的往往都是現實

    雖然這可能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這就是現實,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太大了。

    人這一生,通常情況下會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出生和成長的家,

    一個是長大成人後自己組建的家,

    第一個家就叫做原生家庭。

    一提起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錢沒錢。

    對於家庭來說,錢固然重要,可比錢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圍”。

    很多人以為原生家庭的物質條件很重要,其實大量的研究發現,

    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最重要的是早年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以及價值觀。

    所謂的三觀!

    而,這主要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影響。

    識別愛和表達愛的能力

    原生家庭對人生觀的影響,完全是兩個極端。

    一個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他/她更不缺愛,這樣的孩子長大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識別和表達愛。

    而在一個打罵,批評,指責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是嚴重缺乏愛的,更不知道愛為什麼物,也無法區分真愛和假愛。

    婚姻觀和愛情觀

    網上有網友說:

    “我爸媽吵了二十多年,每次吵架都摔東西,我家的餐具都是不鏽鋼的。那時我就想,以後一定不要生孩子,不要讓孩子過和我一樣的日子。”

    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會把一切親密關係拒之門外,哪怕遇到喜歡的人,一想到家庭和父母,也會默默告訴自己,“算了吧”;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愛情觀最大的影響就是,只有真正被愛過的人,才有勇氣愛別人,才能給別人愛。

    愛是一種能力!

    只有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會相信愛情。

    這樣的孩子,任何時候不會失去對愛情的期待,更不會將就;

    即便受到了感情的傷害,他們也更容易,更快走出來。

    反之,一個在在吵架和家暴中成

    人生最重要的是打好手中的牌

    特別喜歡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的解釋: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認識並正視原生家庭的問題

    沒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但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存在著當事人心理,判斷和結論都難免要帶著情緒。

    所以,客觀公正地審視自己的家庭並非易事。但解決問題,永遠都以認識問題為基礎。

    所謂成長,本來就是用自己的好,彌補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愛,去彌補那些缺失的愛。

    理解並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受限於貧瘠物質和落後思想的底層貧困父母,愛起來自然會有些蒼白無力。那些斤斤計較的市儈和算計,大概也不是無法饒恕的罪過。

    畢竟眾生皆苦,我們的父母,也不過是被生活逼迫著壓榨著的普通人,人性裡的弱點和短處,他們也無法避免。

    理解父母的苦衷,寬恕他們的過失,這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起來的標誌,也是與原生家庭和解的必經之路。

    練就掙脫原生家庭的決心與能力

    “其實也沒那麼難,強大自身、劃清界限而已。”

    沒有誰能始終為你負重前行。擺脫原生家庭陰影這件事,最終也只能靠自己。包括硬體上的物質和能力,軟體上的決心與定力。

    端正工作態度看清社會現實,把尋尋覓覓的精力全部用來自我提升,贏得掙脫原生家庭的最基本條件。

    脫離原生家庭的目的,是為了拿回人生主動權,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

    而所謂的掌控人生,就是自強、自立與自信。

    積極主動地創造再生家庭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高壓政策抑或夫妻感情失和,都為我們的人格發展埋下了潛在風險。那種被稱為“童年陰影”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真真實實地影響著一生。

    於是有人把所有的不如意不幸福都歸咎於童年創傷,認為一切糟糕的境遇與無力的現狀,都需要家庭和父母來買單。

    但是,心理學家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是為了尋求解決途徑,而不僅是挖掘問題根源尋找責任方。

    解決問題,遠比追究責任更重要。

    只有無力也無心改變現狀的人,才會把一切責任都推向過去。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學會自己找回來。

    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最根本姿態。

    不管發給你什麼牌,努力打好它,就等於做對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 4 # 味哎兒

    終生的,永解除不了的。從而才尊老愛幼的,凡有大腦的生物都如此。

    如飼養的老虎獅子熊等猛獸,若同小狗仔同時一起飼養,那麼猛獸成年後,仍怕狗的。

    這是幼小時,狗靈活,可欺負猛獸,當成年後,雖一掌可把狗拍傷,因幼時心理遺記,自鬥不過狗,才仍怕狗的。

    真實裡父母僅比自己年齡大25歲左右,有的僅大18.19歲,古時還有15.16歲的,但永感父母比自己利害達萬能式的。

    所以有的父母不識字或初高中畢業,自是大學甚至博士,仍感父母比自己強的。且父母也如此感,才對自己評這責那的。若在社會里,他們不敢責高學歷者的,包括比自年齡還小的人在內。

    最突出的是武師,徒弟已是武打冠軍,可蔑視一切習武者了,可80歲已經身不能動的師父,還批斥及指點自己的,且仍言聽計從服從的,永感自不如師的。

    這就是人性之一。

    而,這不歸感恩內現象,而歸生命的本源顯示,即:恐懼。

    恐懼,老百姓說成怕。

    怕,自受傷害,是生命本性之源。

    因此,獅.虎.鷹.大白鯊.鱷魚.鯨.大象,都擁恐懼的怕現象。無怕的必死絕,因不明躲避危害是啥了。因而巨石砸滾過來,火山噴發,大洪水,大山火等發生,不明逃生的。

    草木被割時也顫抖的,只不過以癢癢樹顯得突出些罷了。

    人生必須有怕,否則滅亡,只不過文字願寫成:守規矩,遵法而已。

  • 5 # 未初心之助

    很多時候,原生家庭就像一根隱形的藤蔓,看似無形,卻將我們和過去緊緊纏繞。原生家庭竟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不妨請和我一起來看看原生家庭如何潛移默化的“影響”你。

    首先調整你的情緒,深深地吸氣呼氣,慢慢靜下心來...當你準備好的時候,憑直覺從以下四張牌中選擇一張。

    根據自己所選的圖片來檢視測試結果與分析。

    選擇圖1:教皇

    你可能出生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你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長輩的心中,你是聽話的孩子;在大多數人的眼裡,你是一個正直、成熟、有修養的人。但你的心中也渴望自由,嚮往成為“真正的自己”,去追求生命的意義、實現自己的價值。有時候,你會羨慕那些生活上非常獨立和自我的人,你也想要“瘋”起來,過上不同以往的生活,但是原生家庭的教養與標準早已經深入你心,於是感到矛盾。

    因此,總體來說,你既享受家庭帶給你的“聰明懂事”,又想要突破這樣的束縛感,成為不一樣的自己。如何去平衡這二者,這是你要做的功課。

    選擇圖2:魔鬼

    在你的成長環境中,可能存在物質的匱乏、愛的匱乏,以及強烈的不安全感,這一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讓你對一些事情產生不合理的信念,但你並未覺察到這一點。成年後,也許你是一位充滿力量的人,比如組織中的領袖,公司裡的能人干將,但你的心裡總是有一種匱乏感。一方面,這種感覺是敦促你前進的動力,促使你發揮自己的長處來獲得一些東西,以此補足匱乏感;另一方面,因為不合理信念的影響,你可能常常陷入糾結中,無法放鬆下來。

    “要麼取得一番成就,要麼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可以用來描述選擇魔鬼牌的你。如今,你的功課是覺察到不合理的信念,放下對它們的執著,放下“聰明的頭腦”,用心體會當下,“不費腦、不費力”地跟隨心的指引來做出選擇。

    選擇圖3:愚人

    你可能出生在一個開明的家庭,父母給了你一顆追求自由與冒險的勇敢之心。成年後,你對父母的依賴很少,因為你很清楚,父母已經無法給你提供更多建議了,你正在經歷著他們不曾經歷過的事情。你做事情喜歡隨心而動,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是跟著感覺走。有時候你碰壁了,父母會給你一些建議或干涉,但你通常不太能聽進去,你覺得一個愛冒險的旅人應該留出時間來體驗生命的各個層面。在生活中,有時候你會追求安全感,但實際上你又受不了太安穩的生活,你渴望找到真理與現實的結合點。

    選擇圖4:女皇

    選擇女皇牌的你,是家中的寶貝,非常受到一位或多位長輩的喜愛與照顧,你得到了許多愛,也樂於表達和分享愛。當你步入社會之後,也期待著別人可以給你很多關愛與照顧。你是一個有著藝術細胞的人,擁有敏感的心,喜歡文學、電影、藝術等等一切美妙的事物。你需要注意,當物質條件優渥時,這樣的敏感會為你的成長帶來正向能量;當物質條件匱乏時,這份敏感就容易變形為懶散脆弱、無所事事和情緒化。

    細緻敏感的你擅長處理繁碎的事情,但不易跳出小我來觀察大局。在這一方面,女皇牌給你的啟示是:在用藝術滋養自己心靈的同時,也要學習調節情緒,包容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

    原生家庭如同基石,但至於上面的建築,我們可以根據基石的條件,儘量按照我們自己的喜好來搭建。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聯絡對人生有著很大影響,也可以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對我們的影響是伴隨我們終生的。從出生起到長大成人,每個人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好的原生家庭、好的家庭關係有利於家庭中的孩子形成良好的戀愛觀、婚姻觀,相反,不良的家庭關係會則使得孩子更容易在戀愛中形成各種不是很好的行為做派。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有哪些呢?

    影響我們的處事方式

    受家庭傷害後,往往會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完美,你的強大隻是表面;每當安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時候,內心總是空虛無助,不斷地尋求安全感,但是永遠沒有辦法真正尋找到;往往因別人的目光而活,沒有別人注視而失落,為了達到別人的期望而委屈自己,有人對自己稍微好點,都當作天大的恩德,暗含的潛臺詞是自己不值得被愛。

    考了99分的孩子,很可能得不到渴望已久的誇獎,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一句“為什麼不能再仔細點考100分?”。

    久而久之,父母對你的評價,最終會內化為你對自己的認知。成年後的你,內心還住著一個過於嚴格的“父母”,時刻對你做出評價,鞭策你不斷地追求“完美”,以抵禦內心對於“要變得更好”的不安焦慮。也正因如此,有時候你特別害怕失敗怕把手頭的事搞砸。其實你“害怕”的背後,不是針對生活中的具體某件事,而是“我不夠好”和“媽媽永遠無法滿足的要求”。

    苛責自己、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這些讓你得出“我總是不夠好”的結論,大概是中國式原生家庭對你產生的最深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找尋到的那個愛人,總會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感覺像是有小時候記憶裡的影子。我們小時候,接受到的不只是來自父母的關愛,還有他們的責備。而父母的爭吵,解決問題的方式等等,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每個人今後的人生。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待人接物方面多多少少是有些影響的,並且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影響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留心觀察一下,相信大家會有所發覺的。

    家庭經濟情況影響消費觀

    我媽是很節省的人,對我和我妹在錢上很苛刻。上學的時候總感覺錢不夠花。我上初一的時候,我爸出車禍,在家養了一年,我媽天天對我說,家裡沒有錢,我爸也不能掙錢,要我不要亂花錢。我為了省錢,一個學期不吃早飯,結果貧血暈倒了。所以現在,我對錢特別沒有安全感,害怕沒錢的那種感覺,絕對不會讓自己身無分文。不借別人的錢,也不借給別人錢。買房這次,確實是有點衝動有點貪心,弄的自己現在經濟上特別緊張。你卻屢次跟我提起,給我花了多少錢,給我買了什麼東西,裝修誰掏錢誰做主,叫我不能掙錢就多幹家務,什麼也從來不花你的錢。等等。讓我管帳,還要卡繫結你的手機號,要知道我支出每筆錢的去向?你無意也好,玩笑也罷。屢次提起錢的事我是小氣,摳。我在錢上沒安全感。我不想以後的日子在錢上掰扯,費口舌,看人臉色,受委屈。

    在以前的原生家庭中,有人從小家境優渥,但是生活環境複雜,要學會綜合利弊,並且要學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學會應變,甚至早早學會世故,也更會享樂。有人從小生活在普通人家,深刻得被父母節儉觀念影響。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更是在理解分析判斷上。富人難以理解窮人的苦,窮人難以理解富人的悲。只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而這兩個世界的懸殊程度來自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經濟條件會對人們的消費觀念產生相應的影響,讓人像父母一樣節儉,或是像父母一樣會享受。

    父母的婚姻狀況影響我們的婚姻

    一個女人,從小母親就去世,父親再婚,而後媽對自己很不好。為了減少對自己的傷害,她總是委屈自己去迎合後媽,每次回家都要觀察後媽的臉色然後才小心翼翼地說話。由於從小缺愛,所以她的內心始終沒有安全感。考上大學後,她覺得自己終於擺脫了,終於可以獨立了,大學四年她再也沒有回過一次家。大學畢業後,她找了一個男朋友。客觀說,這個男人並不是很優秀,她也不是非常滿意。但是,對”家”的渴望,讓她決定跟這個男人過一輩子。從小養成的”討好型人格”,在她在這段關係中極其卑微自己;長久確實安全感,讓她把“家”當做了自己的唯一的幸福來源。很不幸的是,她並沒有遇上好人,她的男人並不珍惜她的好,在兩個人有了孩子後的一年多,男人就出軌了。在面對男人出軌這件事情上,女人仍然延續著自己的慣有模式,逆來順受,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也不敢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抗爭。於是,男人越來越肆無忌憚,女人當然也就越來越痛苦不堪。

    事實上,婚姻幸福的人這輩子大概是不會關注原生家庭的;而那些深深懂得原生家庭對一份婚姻或感情造成深刻影響的人,恰恰都是婚姻不好的人。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從小在原生家庭中成長,我們的思維、行為、三觀等都受著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塑造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成年離開原生家庭以後,其實並沒有真正獨立,因為我們仍然用固有的模式來應對這個世界,直到遭遇了一些坎坷、挫折和磨難,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反思原生家庭給予我們的,到底是對是錯,然後終於懂得,原來遭遇這些痛苦創傷,都是原生家庭所欠的債。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親十分愛惜自己的妻子,願意為了哄老婆開心,不落下每個節日的禮物,出差回來也不忘給老婆帶紀念品,那麼對於孩子而言就學會了掛念。如果母親十分愛自己的丈夫,在老公面臨挫折的時候,主動分擔伴侶的壓力,而不是一昧的抱怨對方,給對方造成更多的心理打擊,那麼對於孩子而言就學會了分擔。如果爸爸媽媽相愛相知,共同為了這個家庭奮鬥,那麼對於孩子而言他就明白了幸福的意義,以及有了尋找自己另一半的無限動力。

    原生家庭影響戀愛中的關係

    浩浩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單獨一起生活,準確說他一出生就沒見過他的爸爸。媽媽沒有工作,家裡有一臺縫紉機,媽媽透過這臺縫紉機給一個工廠做一些衣服,來維持母子二人的生計。媽媽很少和浩浩講話,因為她要不停的做衣服,浩浩通常自己一個人趴在地上玩。每隔一段時間工廠會派一個男人來他們家收衣服,並付給媽媽錢,這個男人是浩浩見到的第一個熟悉的男人。這個男人為了少給錢,每次都與他媽媽爭吵,用各種惡毒難聽的話,他媽媽也用了同樣的方式回擊。浩浩看到的人類講話的方式,就是他媽媽和這個男人互動的方式,給他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浩浩長大了,他患上了強迫症,他媽媽帶他找到心理醫生,浩浩的強迫症狀是嘴巴不斷重複發出“咕咕咕”的聲音,然後就是手和腳做一些旋轉的動作,醫生不能理解這些毫無意義的聲音和動作在瞭解浩浩的成長經歷後,才意識到,這個咕咕咕的聲音和旋轉的動作很像他們家的縫紉機。浩浩的生活中很少出現男性,而出現頻率較高的男性形象卻很惡劣,因此,浩浩沒有選擇向男性認同。而媽媽忙於用縫紉機做衣服,很少和他講話,他觀察到媽媽與那個男人講話也是很惡劣,也沒有向女性認同。而那臺縫紉機,經常發出咕咕咕的聲音,有規律的旋轉,縫紉機作為一個能發出聲音的活動的物件,讓他覺得很新奇,經常在它旁邊玩,也覺得很安全,因此變成了他依附和認同的物件。浩浩長大後,透過發出與縫紉機相同的聲音和做出與縫紉機一樣的動作讓他感覺到安全。

    這個案例也告訴我們,如果由於客觀原因,孩子很少接觸爸爸或媽媽,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與他身邊慈愛的男性或女性進行接觸也會有一定的彌補作用。如果你發現你的原生家庭確實影響了你,也不必產生悲觀的想法。雖然古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但是心理學告訴我們,秉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相信可以改變,願意為之努力,個體心理諮詢或心理成長小組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幫助你修正你人格中父母帶給你的不良影響,從而改進你的人際關係。如果你從小常借發脾氣來得到你想要的,你在婚姻中重複同樣行為的可能性會很大。在成長過程中,與兄弟姐妹相處的情形如何,是否常用刻薄的話和行為進行交談,如何保護自己,用何種方式取得自己想要的,這些都會慢慢的形成一種行為模式,並且固定下來。這行為模式也會被運用在日後的生活中,行為模式的是良性的,還是惡性都會對戀愛程序造成影響。

    原生家庭的確對我們產生了很多影響,雖然我們不能避免這種影響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在感情中選擇成長,而不是將自己的所有過錯全部推給原生家庭,這樣我們才能有所成長,有所領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林油茶苗哪個品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