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統銀文化
-
2 # 文都楊稼
“僧人”是指落髮修行的和尚、尼姑;僧人信奉的是“佛教”,這佛教祖宗爺是“釋迦牟尼”(如來佛),可能是世人相信神靈的作用,名山因建有寺廟而出名,而出家的“僧人”又喜歡把寺廟建在名山處,這就形成了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邏輯。
象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少林寺都是因佛教的成因而帶動了地理位置的出名,所以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由此可以說“寺廟弘揚了佛教文化”,只要是佛教勝地都帶動了該地理位置出名,並非是“天下名山僧佔多”。
-
3 # 杏林堂
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我認為是離不開佛教的渲染,
首先中國在春秋時期就有中國的本土教派,那就是道教。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教派,現在卻沒有佛家的知名度高,我認為這是因為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就是道教講究清淨無為,不爭不搶。其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修養自身所以成為一個道士有很高的要求。當是佛家講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心中向佛就能成佛,將成佛渲染的很是簡單。
第二就是道教在封建時期不被統治者所重視,因為這樣不利於統治,反觀佛家從南北朝時期進入中國開始,就被統治者積極擁護,因為佛教的教義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再到後來的唐朝時期,因為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所以唐朝朝更是各種增加佛家寺廟,其中西遊記中的描述就是唐朝佛教的鼎盛時期。這就造成人們對於佛家有更深的印象。
第三就是道家在明朝時期被朝廷的打壓,道教從東漢時期的張道陵,再有後來金時期的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在明朝時期朝廷讓道家各派逐漸包容兼併,又對武當派的重視,使的後來的全真教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等,就剩下張道陵所創造的正一教和全真教。道家教派日益式微,再有道家追求個人對各自的修煉,你不信那是你的損失,有這樣清高的態度,這使得世人對於道家的認識更加稀少。
但是道教畢竟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教派,佛家的聲勢再大也沒有使道家在中國內完全沒有立足之地的境地。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之外,還有很多道教的名山,我在這裡稍微說一些。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分別是:
位於湖北 十堰的武當山;
位於江西 鷹潭的龍虎山;
位於安徽 黃山的齊雲山;
位於四川 都江堰的青城山。
除了四大道教名山之外,道教名山還包括:
羅浮山,位於中國廣東省中部;
華山,位於陝西省 華陰縣;
嶗山,位於山東省 青島市;
雲夢山(鬼谷山),位於江西省 鷹潭市;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
武當山:
神秘空靈——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方圓400公里,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武當山主神真武大帝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等勝景﹐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 。
龍虎山:
碧水丹崖——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青城山:
幽然仙境——青城山,全球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聖地。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青城山名勝古蹟很多 ,古建築各具特色,古今名人詩畫詞賦處處可見,有優美的風光和神奇的傳說。全山的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儲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訪勝和隱居修練之地,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齊雲山:
白嶽仙關——齊雲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名山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聖地,古稱白嶽、雲嶽。宋代寶慶二年(1226)建佑聖真武祠,成為道教中心。明代嘉靖皇帝敕建殿,御賜山額,以後道教繁盛,建有三清殿、玉虛殿、無量壽宮、文昌閣等著名道觀。
唐乾元年間( 758—760 ),道士龔棲霞雲遊至此,隱居山中天門巖。南宋寶慶年間( 1225—1227 ),道士餘道元入山修煉,並於齊雲巖建立佑聖真武祠,此後雲遊道士紛紛而來,道教建築規模日益;至明代達到鼎盛,據《齊雲山志》記載時有宮、觀、殿、院、館、樓、閣、亭、臺等大小道教建築 108 處,仿湖北武當山建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後因年久失修及兵火不斷,許多建築相繼被毀,現存宮觀殿宇及亭臺樓閣十餘處,均為重修,為道教名山之一,屬安徽道教主要活動場所及著名風景遊覽區。
這些都是中國本土道教的名山,不能說天下名山僧佔多,除了僧人中國的本土教派道教更應該被世人所熟知。
-
4 # 不變的色彩1
說明以前的出家人是避世的,建在山腳或者山上,這樣不是附近的人很難像現在來也方便回也方便,山林幽靜又適合修行。
-
5 # 賤叔叔JJUNCLE
其實這是一個誤導,不只是佛教,佛和道都依山而修行,佛教講須彌世界,也就是須彌山為界的宇宙結構,對山是有界定的,但漢傳佛教更講入世普渡,因此寺廟大多在半山腰以下,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漢傳佛教的名山古剎看看是不是?當然不乏有山頂而建的,比如峨眉山的金頂。反而道教講究出世,天地人氣的陰陽辯證,更接近山頂修行。便於接近天。道教講修仙,活著的時候上天就是仙,死了上天那是神。因此道具恰恰多在山頂。
-
6 # 天下君閱
說到“名山憎尼多”,可能與佛教(學)中所說“淨土”“清淨”有關。也可能與特殊地理位置有關。
中國佛教初始漢朝。南北朝時鼎盛。寺廟建於各地。包括山林間。
隨著朝代更換,冷兵器時期戰火就會殃及一些寺廟。相對而言,山林間寺廟破壞要小些,存留下寺廟名聲隨山嶽而響。反過來,山嶽也因山寺而名。
名山名寺存在最大好處;保留許多名貴樹木,有五百年的,有一千年的,有一千五百年的,甚至二千年的。樹木誇張的遮雲蔽月,低調的孤單獨生,但蒼桑歲月掛滿樹身。
戰亂時一把火能燒燬寺廟,但冷工具時期刀斧砍不盡山林樹木。這樣,即使末來某些象徵幾千年文明的古蹟因建設而消失,古剎名寺旁老樹的存在也給後世們另種證明。
不過,經濟利益對山寺過度開發,和現代化工具採伐,對古樹的末來堪憂!
每座名山寺廟都有自已鎮山菩薩,僧尼包裝菩薩淒涼身世來蠱惑信眾迷迷糊糊地相信,如同現在某些綜藝節目賣慘環節。
佛教(學)宗義是“緣”;善緣,孽緣,惡緣,宣傳前生,今生,來生。初義,教人行善得福。與儒家學派有重疊點。所以當代有些寺廟將儒家啟蒙學說揉進教義中,進行週而復始洗腦程式。
驅動一些人為福而來。
-
7 # 冀東老李
從古至今,佛寺廟宇都喜歡建在名山大川之中,在人類遺存的佛教名勝古蹟中佔相當大的比重。
那麼為什麼寺廟喜歡建在名山大川之中呢?這也跟歷史有一定的淵源,中國古代對佛教向來比較重視,每朝每代都重視佛教的發展,尤其還有好多皇帝都比較信任佛教,所以他一定會找一些山好水美的地方去建造寺廟,這樣一來可以修心養性,二來也可以讓自己在閒暇之時到那裡遊山玩水同時,還可以禮佛參拜,這應該也是一種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把寺廟建在鬧事區,人物閒雜,與佛教追求的六根清淨會格格不入,花花世界也不利於僧眾的修行,建在大山裡,樹木繁茂,溪水清泉,環境優雅,也符合出家人的修行根本,在那種環境裡,絕對是一個養生修心的好地方。
-
8 # 吃喝玩樂不忘詩和遠方
因為這是一個事實。因為需要靜修,而山是靜修之佳地;因為需要佈道,而名山,眾人爭去雲集,成為佈道佳地。所以僧多
-
9 # 樹德漢碩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俗人搶美色,僧人佔美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中國的寺廟,寺多佔山,廟多臨水。寺為佛居,廟為儒佔,道佛雜混,連儒糅為一體,這是中國宗教所表現的一種特徵。
在中國普遍有這種現象,名山裡都佛寺道觀,所以《增廣賢文》有言: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佛寺居山而建,山因寺而揚名,寺因山而迷人。想想看看,中國凡有點名氣的山,哪個沒有佛寺道觀?道佛已有緊密雜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包相容而共生共一長。許多人分不清是佛是道,甚至連儒也混到一塊,雜糅在一起,各不純潔了。佛道一度被打擊排擠,所以多被趕出人濃鬧市,不得不尋清靜險峻之山來求生存。佛教義是勸人從善立仁,普度眾生,也要遠離是非之地,爭名奪利的鬧市花花世界,求得清靜,以利於修心養性悟道。所以尋求名山而佔。建於平野,平淡無奇,難於驚眾;建於山林,水清林茂,山峻石秀,環境清幽,空氣新鮮,遠離俗塵,是修心煉性悟道最好之地。中國古人對山有種特殊情感,特別崇拜的心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足以說明。山多被傳為神仙所居,神仙活動之地,人都仰慕神仙,想修成佛成仙,所佛道兩教也利用了大眾心理這個特點,將佛寺道觀修建於名山上,利用名山壯佛道。
道冠古今,德牟天地,這是儒教,突出特徵是孔子,孔屆。轉迷成悟,普度眾生,這是佛教,教主是釋迦牟尼,佛從印度傳來,後與儒道合糅,特別與道教混合共生,難分你我,佔麼而建,共包共容,卻是各自念自己的經。土生土長,別有洞天,這是道教,老子《道德經》是其祖師,太上老君到張道陵,婦孺皆知。儒道佛文化對中國人思想影響是深遠的。遊名山不僅僅風景好,更因有佛寺道觀在,有佛道文化之傳承而引人。
-
10 # 文化點心
“天下名山僧佔多”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素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的這四大名山自不必說,其他在風景秀麗山中的寺廟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要原因是,佛教文化所宣揚的立場,促使他們更喜歡選擇深山修行。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認為人生來就是痛苦的,而痛苦的根源在於有各種慾望,要消除慾望,就要忍受苦難,才能涅槃(清涼寂靜無煩惱)重生,達到天堂的極樂世界。要達到種修行的目的,沒有比擺脫或者遠離世俗的紛擾再好的了,於是到人跡罕到的大山裡,便成了最佳選擇,這裡環境幽靜,空氣新鮮,生活清苦,不染俗塵,更有利於與天相接,與那個至高的信仰進行心靈的對話交流,是修行的最佳場所。
當然,僧人走進大山,也經歷了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也多聚集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北魏時期的《洛陽伽藍記》載,當時僅首都洛陽城裡就有近一千四百個寺廟,那是很壯觀的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江南春》一詩中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描述,足見唐朝時在市井之中寺廟是多麼地繁榮。
在唐代,到了禪宗六祖惠能,發現了寺廟建在世俗之地的弊端,才開始有目的、大規模地向山裡進軍,開闢新的根據地,於是才有了現在洋洋大觀的名山寺廟文化。
其次原因是,山因僧而得名,佛因山而繁盛。說“僧佔名山”倒不如說“山因僧得名”,更為妥當。在沒有僧人到達這些山巔之前,這些山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山,中國的古人,在那樣的年代,除了極極少數文人墨客,有多少人喜歡旅遊看風景?也不會出現評選什麼幾大名山的事情來。這些山之所以出了名,不是它的風景秀麗,巍峨多姿,而完全是因為佛教的原因,它的教義為部分人所信奉,這些信奉者自然到這裡來朝拜,佛教越發展繁榮,來的人就越多,香火就越盛,香火越盛,來的人就越多,如此迴圈,久而久之,佛教活動最為興盛的那山,就漸漸成了名山。
由此看來,山成為名山,不是因為它本來就有名,而是因為有了某種文化才有了名。如果理解了這些原因,就能明白僧與山的這層相輔相成的淵源,至於名山是僧“佔”還是因僧而“名”,那倒不必去過度的計較了!
-
11 # 清川流夢
為什麼說“天下名山僧佔多”呢?
先從歷史的根源來看:佛教是外來物種。中國的國教是儒釋道三家,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信條,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是人的理想追求,但被現實碾碎。佛教在這樣的背景下乘虛而入,慢慢地植根於人們的心中。
其次是歷代的統治者的推崇。唐代、宋代、明代讓佛教發展達到了峰顛,有的是因為在朝代更替中有功,有的是當時皇帝的個人崇拜。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山水的知名度。僧侶尼姑他們也要生活,不穡不稼不會餓死嗎?而名山名水又是人們趨之若鶩的地方,寺廟庵堂成了人們暫時的棲身之所,投桃報李自然會出手佈施:食物布帛生活用品解生活之需;錢財銀兩擴建造房。施捨越多,僧侶尼姑也越多,名氣大的容納不下,就去小有名氣的地方安營紮寨,如此累積,這種“天下名山僧佔多”的格局就形成了。
-
12 # 關山聽風
“天下名山僧佔多”的完整句子是“世上好言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都與佛教有關,是佛教歷史上一種無奈的選擇,並非佛教傳入中國就是如此,有一個搏弈的過程。
白馬寺被你為中國第一古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朝廷斥資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白馬寺建在東漢都城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即今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處。當時這裡不是什麼名山,倒是繁華的都城郊外,一片平坦而肥沃土地。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在封建王朝時代,農業是國之根本,土地是人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佛教傳入中國之初,與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在修造道觀的理念有別,道觀的修造一般都在山中,或者偏僻之處,講究生活簡樸和修煉,很少佔用耕地。東漢末至三國,佛教逐漸由士大夫階層向民間傳播,由少數人上層人士逐步發展到民間多數人,弘化地區也由洛陽、長安往南方開展。而當時佛教的寺院一般都修建在人口密集之地,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寺院還佔有大面積的田產。隋唐是佛教興盛繁榮時期,據歷料記載,隋文帝時,全國僧尼達50多萬人,修建寺院3000多所,立塔110座。唐朝皇帝除武宗外,對佛教多采保護政策,到了中期佛教達了鼎盛時期。
自佛教傳入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佛教在傳播過程中,與土生土長的儒家、道教以及諸多宗教進行過無數次搏弈,同時還與封建統治階層產生了一系列矛盾。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曾面臨四次巨大的災難,也就是四次“滅佛運動”,佛教歷史上稱之為“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指南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朝武宗李炎,一宗是指五代周世宗柴榮。
中國佛教經過四次法難,尤其是唐末、五代時期兩次的法難,加上當時的長期戰亂,致使佛教幾乎到了衰萎凋落的地步。尤其是後周世宗毀佛既無宗教衝突的原因,也沒有威脅到封建統者的政權因素,只是因當時天下戰亂頻頻,致使國貧民窮。統治者要維持國家機器運轉需要錢,財政空空向哪裡要錢?向百姓攤派,百姓窮得叮噹響,實在榨不出油來,於是把目標對準了寺院。後周世宗毀佛的理由是:僧尼功令漸弛,以致寺僧浮濫,使國家賦稅減少、服兵役的兵員不足;國家困難,寺院還要將大量銅用於鑄造佛像,市場上流通的銅錢出現短缺。透過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後周世宗下令廢毀各地寺院,當時竟達到了33316所,一些保貿的寺院得向朝廷上繳錢,否則殺無赦。那時大量的佛像及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銅錢,就連鍋碗瓢盆也用來鑄錢上繳。
中國佛教經過四次法難以後,到了宋元時代,佛教進行了自我革新,改變傳統彌陀信仰之中以結社唸佛、禪院農林的寺院經濟生活,逐漸傾向生活修行與宗派調和的發展方向。由於佛教傳放中國後,早已深入民心,改革後禪宗、淨土宗等宗派在民間流傳甚廣,因而得到了民間大力支援。這樣,佛教的寺院修建開始依照道教的道觀修建,向風景秀麗的大山發展。因此,各地寺院佔據的名山大多數為宋元明清時期。
自此以後,有的寺院因名山而出名,而大多數的名山則因寺院而出名。正如劉禹錫在其《陋室銘》中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此,今天有諸多名山在歷史上曾因名剎而出名的不在少數。
-
13 # 盡人事知天命
我們講為什麼說天下名山僧佔盡?那我就來舉例說明吧!
一、文殊道場五臺山
二、地藏道場九華山
三、法華聖地天台山
四、禪宗祖庭嵩嶽山
五、諸宗競演終南山
六、佛國淨土匡廬山
七、亦禪亦教衡嶽山
八、觀音道場普陀山
九、普賢道場峨眉山
十、迦葉道場雞足山
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更有岡仁波齊山等諸多佛教神山,現在明白這句話了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們換個角度來分析:
我們都知道,人們都喜歡遊山,尤其是名山。
什麼樣的山才算名山呢?有人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山經》記載的347座山,便是名山。清人郭穆在《名山遊記?凡例》中說,“名山三百,支三千,好遊之”,人們喜歡遊的山便是名山。劉禹錫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今天看來,劉禹錫說的有些道理,不過這個“仙”,應包括宗教上的神、佛,引人入勝的自然風光,還應包括歷史上的名人逸事或神話傳說,以及近代和現代的革命紀念地等,這是廣義上的“仙”。
中國歷史上宗教和山結下了不解之緣。寺廟踞山而建,山因寺而揚名,寺因山而迷人。許多名山都有寺廟,故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
中國歷史上的宗教,比較盛行的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要建寺廟。寺廟如建於鬧市,車馬喧鬧,花花世界與其教義格格不入。如建於曠野,地平無奇。一般說來,山地林木繁茂,溪泉水清,空氣新鮮,環境清幽,又遠離塵世,可謂佛門弟子修身養性的理想之境。
另外,山以高大雄偉為其特徵,古人對山又有一種崇拜心理,認為山是神仙的住所。神靈之所以能夠“上下於天”,是因為有山這個“上天之梯”。如四川最高峰貢嘎山,其藏語的意思是“至高無上”,佛是至高無上的,也只有佛有資格住在山上。所以,宗教利用人們對山的崇拜和神秘感,佔山修寺。
佛教把素有“清涼世界”之稱的五臺山闢為文殊菩薩的道場。釋迦牟尼的另一弟子普賢菩薩搶佔了峨眉山。佛教中的地藏王選中了九華山。唐宋時期日本高僧惠萼欲請觀音菩薩東渡日本安家,途中遇風浪,便落腳於海島――普陀山,遂建“不肯去觀音院”,家喻戶曉的觀音佔據了普陀山。五臺、峨眉、九華和普陀後經歷代擴建寺廟,逐漸成了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南北朝是佛教大發展時期,許多風景秀麗的名山均建有佛寺。唐代詩人杜牧在《江南春絕句》詩中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朝(宋、齊、梁、陳四朝)皇帝和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梁武帝還數次象徵性地去當和尚。據史籍記載:當時佛寺有“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如始建於南齊的南京棲霞山上的棲霞寺,後經唐高祖李淵擴建,殿字樓閣四十餘所。棲霞寺與山東靈巖寺、湖北當陽玉泉寺、天台山國清寺並稱天下叢林“四絕”。又如無錫惠山上的惠山寺,鎮江北固山的甘露寺、金山上的金山寺,杭州西湖北高峰下的靈隱寺,天目山上的禪源寺,安徽天柱山上的佛光寺,廬山下的海會寺、東林寺等,名山與名寺相互映襯,別有情趣。
北方名山中的寺廟也比比皆是,如北京香山碧雲寺,天津薊縣盤山萬松寺、天成寺,河北蒼巖山福慶寺,遼寧千山龍泉寺。此外,從晉末開始佛教還在一些名山大鑿石窟,如始鑿於前秦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武周山雲崗石窟和洛陽龍門山的龍門石窟及四川的大足石刻等。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多數名山都留了佛教的遺蹟,形成了“天下名山僧佔多”的局面。
道教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創於東漢。道教盛行時,先後把山西垣曲縣與河南濟源縣之間的王屋山、浙江黃岩縣的委羽山、仙居與臨海二縣間的括蒼山、天台縣的赤城山、四川灌縣的青城山、廣東增城與博羅二縣間的羅浮山、陝西華陰縣的華山、江蘇句容縣的茅山、吳縣的西洞庭山和向無確定地點的西城山(疑為青海東部與甘肅西南邊境之西傾山)共十座名山闢為十大洞天,說是仙人居住的洞府,並在江西的龍虎山、湖北的武當山、安徽的齊雲山、廣西的白雲山和山東的嶗山等處修建了許多道觀。
中國古有“三神山”和“五嶽”之說。三神山出自齊人徐市,他為討好秦始皇而上書言東海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神山上有長生不老之藥。現在看來,三神山可能是古人對海上海市蜃樓的一種幻覺,徐市說的三神山是不存在的。至於五嶽則指以中原為中心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名山。封建帝王為了顯示武功,巡狩疆土,常常登山封禪,封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衡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建造規模宏大的岳廟。
宗教佔據了天下名山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修建寺廟,並住有僧尼或道士。如九華山在唐代寺廟多達三百餘座,僧四五千人,世稱“佛國仙城”。明代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盛況空前的道教最大道場。
“山為地之勝,寺為山之勝”。名山有寺觀,則有了靈性。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題詩詠唱,善男信女進山求神拜佛,達貴官人乘興遊山樹碑立碣,寺廟建築、雕塑、壁畫、題刻及珍藏文物,往往又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藝術風格和文化特徵。有人說,“遊山不遊寺廟,其收穫只有一半。”因為遊山不只是觀景,還要求知,求知除了探索山中的自然現象之外還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遊寺觀不僅會了解到許多宗教知識,而且還可以從寺觀的建築風格,精湛的雕塑技藝以及繪畫、書法中瞭解中國的古文化。
天下名山因歷史上名人軼事或神話傳說而揚名的也不少。如“莽莽崑崙,黃帝居之”,舜帝南巡崩於九嶷山,追趕舜帝的二妃娥皇和女英,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聞舜帝已死,攀竹慟哭,熱淚滴於竹上,而成淚痕斑斑的湘妃竹,崑崙、九嶷、君山遂成名山。浙江紹興有一會稽山,史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葬此,山為會稽山”。浙江莫干山是中國風景優美的避暑勝地。傳說得名於春秋時期干將、莫邪夫婦曾在此鑄劍。安徽滁縣琅琊山,主要因宋代歐陽修謫居滁縣時常到此山,並寫了“醉翁亭記”而揚名。鄱陽湖入長江處有一石鐘山,因山腳江邊石漏眾多,微風拂浪,水石相擊,聲如洪鐘,故名石鐘山。北宋蘇東坡曾乘舟夜探石鐘山,寫了著名的《石鐘山記》,從此石鐘山名聲大震。新疆天山博格達峰山腰有一天池,傳說西王母居之,並宴請過周遊天下的周穆王。陝西著名的驪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山,也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洗溫泉澡之處,還是近代史上“西安事變”之地。又如河北昌黎碣石山,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曹操等均登碣石以觀滄海。連雲港雲臺山中的花果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這些名山都是因名人軼事或神話傳說而著名。
至於因山是革命紀念地而揚名的,如井崗山、大別山、沂蒙山、延安寶塔山、河北易縣狼牙山等,已載入中國革命的史冊。僧佔山或仙居山,是中國名山旅遊地一大特色。這個特色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