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知了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每天給孩子們講課,佈置作業,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孩子不理解,講了還是不懂,讓人惱火。二、孩子習慣不好,寫作業不專心,磨磨蹭蹭、說了也不聽,或者一批評就不寫了,讓人抓狂。三、家長本身情緒控制不好,看見孩子的成績就來火。

    第一、孩子不理解,講了不懂,是誰的責任呢?可能是老師的,老師講課講的不透徹,或者孩子不適應老師講課的方法,那責任在老師不在孩子,孩子需要和老師慢慢的互相磨合,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打兩下子就可以解決的。其次是孩子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太好,學習新知識比較費勁,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孩子有點笨,那孩子笨是誰的原因的,一是家長遺傳的,二是家長沒有針對性的給孩子進行一些腦力鍛鍊,因為這個打孩子,未免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第二,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很多學生成績差,這個是主要原因,那從開始上學,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誰的責任呢?老師和家長的,孩子的聽課習慣需要老師培養,寫作業的習慣需要家長培養。孩子就讀小學以後,年齡小對怎麼學不瞭解,加上自制力差,靠他們自身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為什麼現在很多學校都倡導“家校合作”,也就是老師和家長配合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老師我們暫且不說,家長平時不關注孩子成績,也不跟老師溝通,考差了就一頓揍,這個做法一是不好使,二是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如果揍幾回就能改掉不好的學習習慣,那老師整個一年級都在抓學習習慣,那不是捨近求遠嗎?

    最後、家長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這個原因就更牽強了,你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憑什麼要揍孩子?而且上邊我們分析了,孩子成績差不單單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按責任來劃分的話,家長和老師要負更大的責任。

    歸根結底,打孩子一是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二是沒有任何的好處。很多孩子剛開始打還好使,打多了就不管用的,家長用揍來解決問題,明顯是選擇了一條自己最省事,而對孩子又最無效的方法。對於自己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還是要正確面對,孩子笨不怕,可以慢慢飛,習慣不好不怕,可以慢慢糾正,家長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平等正常的和孩子交流溝通,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 哆啦哆啦貓

    輔導作業真的是一個很矛盾的事兒,我也是動過手的媽媽,一般寒暑假開學的兩週都是雞飛狗跳,兩週之後孩子習慣了就不用太管了。所以還是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一勞永逸。

  • 3 # 非優秀教師

    輔導孩子作業,導致家長髮瘋的原因可能有這樣幾個:一是孩子磨磨蹭蹭,幾題簡單的題,做了好半天還沒有完成;二是家長認為很簡單的問題,給他怎麼講都不懂。

    對於第一個問題,家長要和孩子約法三章,共同商定作業時間和懲罰措施。同時,孩子作業時,家長要把一切影響學習的電子產品、玩具等遮蔽在外。也就是說,孩子的學習場所,除了必須的學習用品以外,不能留任何其他東西。對於時間,可以先短時,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幾題作業,再另一時間段,完成另幾道題。每一時間段,孩子完成後家長檢查,檢查不合格的重做。短時適應後,再逐步加長時間,直到能獨立自主作業為止。

    對第二個問題,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好,只是因為不懂,家長就不應該發脾氣。家長應該耐心細緻,弄清楚不懂的原因。本題不懂,可能牽涉到前期的知識,也可能是某種概念還沒有形成,也有可能是超前了。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不能解決,可以求助老師。

    對孩子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孩子犯錯,要有適當的懲處,這個懲處不是打罵。懲處,可以是做家務、可以是減少零用錢、可以是減少玩耍的時間、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地點獨處一段時間。

    另外,家長要以身示範,要麼不陪孩子,如果陪同在孩子身邊,家長就不能玩手機之類的東西。

  • 4 # 風兒清

    孩子做作業時不會做,還是不想做,或是拖拖拉拉?不管是什麼問題,家長都要控制住情緒,壓制住打人的衝動。

    家長要是忍不住打了孩子,肯定會後悔。首先,打孩子不好;其次,打了孩子,家長疼在心上;再說,想想這個場景:憤怒的家長,哭泣的孩子,這個作業更難完成了。

    一、孩子不愛做作業,父母盡既不能失控,卻不能放棄

    我先舉個例子:

    小強的媽媽每天都會因為輔導小強做作業而生一肚子氣。一放學,小強哪裡也不能去玩,就被媽媽留在家裡做作業。就算肚子餓了,也要讓小強先做完作業再吃飯。

    時間一長,小強就討厭做作業,媽媽只要不在家監控,小強就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只要媽媽一知道,小強就會挨媽媽打。

    在媽媽強硬的管治下,小強更害怕做作業,每次一想到做作業,心裡就有些害怕。而且媽媽也是如此,被打的是小強,媽媽心裡卻很難過,很煩躁。

    學習知識需要訓練、需要鞏固、需要記憶,這就需要老師給孩子留作業,孩子就必須做作業。但很多孩子都是不喜歡做作業的,是把作業看成了一種負擔,覺得爸媽和老師強迫自己才做的。

    在沒有能夠理解學習意義的階段,孩子就不可能產生做作業的動力。需要老師有技巧的引導,需要父母用更多的耐心來陪伴。

    二、父母陪伴孩子做作業,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有智慧的陪伴

    1.少責罵

    家長髮現孩子做作業時的壞毛病,不要總是批評,總是責備。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旁邊有人不停地責罵,誰都不會開心。做作業時,心情越不好,就越容易逆反。責備不如誇獎,家長不妨試試。

    2.教會孩子計劃時間

    家長不要去控制孩子做作業的時間,而是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安排時間。實在想玩的時候就玩一會再做;肚子餓了,該吃飯就吃飯;做作業不要邊玩邊寫,要講究效率;孩子情緒非常牴觸的時候可以,換一個活動的方式,再來做作業會比較好些。

    3.關鍵是能自己做作業

    家長培養孩子做作業的終極目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獨立做作業的能力。父母偶爾放放手,不要老是盯著孩子做作業。讓孩子自由地做作業,不管是做完還是沒有做完,不管是做得好還是不好,家長不要去幹涉,交給老師處罰。當然,家長要事先和老師溝通好,要信任老師。

    不讓孩子為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嚐到一點苦頭,又怎麼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家長要和老師有效溝通,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自己的事,必須自己獨立完成。

    當然,這種方法,不適合剛入學的孩子。剛入學的孩子,學習是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指導。但隨著年級的增加,家長就要逐步過渡到少陪同,甚至不陪同。家長只需要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

    老師叫家長在學生的作業本上簽字,該簽字就簽字吧,家長不必有抱怨。家長簽字也是為了給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讓孩子對學生學習更有熱情。

    總結語: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要有耐心,要講方法,不要動則打罵孩子,粗暴教育這樣會適得其反。只有方法得當,和老師有效溝通,保護好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認真作業,好好學習。

  • 5 # 使用者49113549722

    陪讀一路走來,我還活著,而且還活得淡然了,特感謝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在陪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在不斷的調整和成長,從陪讀第一天開始,我就想,孩子可以不成才但一定要成人,那怎麼樣可以讓孩子成人?成為有用的人?將來可以自力更生,立足社會,我是第一次做媽媽,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所以我常去書店,幾乎所有的育兒書,各年齡段的我都看,叢中找到和自己孩子性格差不多的書閱讀,多像年齡大的媽媽,孩子教育比較優秀的家長請教,總之,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愛心,耐心,恆心。

  • 6 # 沐沐教育芝道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一個朋友。

    她說她在女兒讀小學的時候,她真真正正成為了河東獅吼了。

    每每孩子做作業,她總會上火,

    總會衝著孩子大聲吆喝——

    “怎麼還不做作業?”

    “怎麼又寫錯了?”

    “怎麼又玩啦?” ……

    可有一天,孩子突然不願意上學了,她慌了。

    經過一番的努力,才得以讓孩子回到學校,可孩子內心還是受到一定的傷害。

    以上這只是一個個案,並不代表廣範性,但也從中我們可以見到“火爆”家長在對待孩子做作業的某些“後果”。

    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啦!

    作為家長, 首先,要認識到在孩子做作業時,如果使用打罵孩子來迫使孩子去做作業,或在做作業過程中出現了做錯或做得不好時使用這種“簡單粗糙”形的方式,會有什麼後果。 第一種情況: 可能孩子會變得很粗暴。 因為他是跟家長說的。 從此以後,當他遇到問題時,就直接從“打罵”的方式開始。 這樣發展下去,嚴重的可能會做違法犯法的事。或者也可能以後會有家暴的傾向。 第二種情況: 孩子變得儒弱。 這樣的孩子事事不敢向前,有時遇事還可能會退縮。 這樣的孩子也許會變得沒有主見了,人云亦云。 這樣的孩子恐怕就成不了大事,因為怕一做事就會被打。 第三種情況: 孩子變得“狡猾”了。 因為怕被“打罵”,孩子可能會在家長前說謊。 比如說:今天作業做好了,交給老師了…… 長期以後,就會說謊就越“厲害了。”到最後可能家長都分不清孩子哪句是真的。 第四種情況: 孩子可能覺得很孤獨。 他覺得父母打罵他,在心裡就覺得父母不愛他了,這就可能造成心理陰影。有可能影響孩子今後的人生髮展。

    既然知道有這樣的後果,作為家長認識到了,就要學會在孩子做作業時,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怎麼做?

    要是發覺自己有“上火”的感覺時,

    第一步:離開“現場”,

    可以去喝口水,

    可以上洗手間,

    可以去深吸一口氣,

    可以……

    第二步:問問自己。

    問問自己為什麼打孩子? 打了孩子後,孩子會怎麼想? 打了後,有什麼後果? 當你想完這些之後, 你可能就會平靜下來了。

    第三步:平靜後回到“現場”。

    與孩子一起探索問題出在哪裡,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我是沐沐,關注@沐沐芝道。 與您一起探索孩子教育之道, 陪孩子走過成長之路!

  • 7 # 樓上高老師

    首先,家長輔導作業為什麼會發飆,會忍不住暴跳如雷,其實無非七個字-----和我想的不一樣。

    關於這一點小網友逐夢美術生已經把為什麼跟我們說清楚了:你講了一遍,以為孩子會了,結果不會,又講一遍,還不會(講了兩遍了,應該會了呀,你看,和想得不一樣。)氣的吼一頓或打一頓,接著又講了幾遍,這回孩子會了,你慣性的認為是發脾氣的效果,打會了,實則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或者你的講解方法的問題。

    其實不光輔導作業,生活中很多的生氣都是因為這七個字:和我想的不一樣。

    人在很多時候就在腦海裡給別人設定程式,別人沒按你的程式走,你就會生氣。

    比如:這事兒他應該這麼辦呀,怎麼能那麼辦呢,哪有這麼辦事的!這話怎麼能那麼說呢,應該這麼說呀!沒按我的程式來就很生氣。其實哪有那麼多“應該”。改變別人不易,人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第二,家長要善於反思。

    回到題目上來,輔導孩子做功課確實是一個艱鉅的任務,都有暴跳如雷的時候,還好我們懂得反思。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輔導功課方面,多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就不會那麼較真,會更寬容。

    之前我寫過幾篇關於養成良好作業習慣的文章,感興趣可以去翻一翻,看能否給您一些啟示。

    最後我想對家長說,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改變自己的方法,改變自己的態度,掌握自己的情緒。當我們改變了,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改變!這是一定的!

  • 8 # 瀚海雨霖

    可能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用教,自學一學就會,這樣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放平心態,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普通孩子來對待。同時也要考慮要以孩子的心態和接受能力來客觀看待。

    我們家長如果先在心態上接受自己的孩子很普通並且把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和孩子放在一個心態和水平上,你會變得平和,也就不那麼焦躁了。

    然後在具體輔導孩子時,我們家長還是要有一定的策略,不能總想著一下讓孩子都達到你想讓孩子達到的學習水平。

    我們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一、把要讓孩子學的知識點分解一下,可以每天學一點,還要積極鼓勵,給孩子自信

    我們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很容易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為什麼別的同學都學會了,自己孩子卻要學的這麼費勁?

    我們家長首先要客服自己這樣的心態。還是前面說的,要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甚至接受自己的孩子學習、領悟能力確實比別的孩子要低。只有內心真的接受了這一點,你才能不容易暴躁。

    然後,我們把孩子學的知識分解,別的孩子已經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那我今天只要讓孩子熟練10以內、20以內的加減法就是進步,而且還要鼓勵他取得的進步,慢慢來,讓孩子今天和昨天做對比,而不要和別人做對比。

    輔導孩子時,儘量選擇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同時自己也要情緒好。

    不要每天讓孩子受著氣,還要強迫他去完成學習任務。人都是有情緒的,在一個壓抑的環境下,還要孩子學的好學的快,大人都難以做到何況孩子。

    而且這樣的情況容易惡性迴圈,越不開心越學不會,然後父母越急躁,就越容易把氣轉移到孩子身上。

    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停下來,作業完不成沒關係,跟老師單獨說一下情況,明天接著完成,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父母在輔導孩子時,還是要學習一些方法。我們不要求父母都要變成教育家,但懂得一些基礎的兒童學習心理和輔導方法還是有必要的。

    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很容易以自己的知識水平去指導孩子,而沒有掌握孩子的思考水平,這很容易讓家長覺的孩子笨,殊不知,你在孩子這麼大時可能還不如孩子。

    另外,在輔導孩子時,不要總是搞的很枯燥,不妨在學習中給孩子一些趣味性的東西,在遊戲中理解知識。當然,這些方法可能好說不好做,但家長要有這個心,有這個意識,寓教於樂就是這個道理。

    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學會示弱,不妨假裝和孩子一樣被難住,並和孩子一起學著解決

    當孩子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時,家長要學會示弱,不要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出一些: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這題都教過你啊?等等這些打擊孩子的話。

    我們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思考一起“為難”。即使怎麼引導孩子,還是搞不懂,我們也可以說,這題確實有點難,先放一放,明天再試試。

    這樣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也給孩子徹底放鬆下來,孩子也認為確實難,要不爸爸媽媽都不會呢?這時可以鼓勵孩子,讓他挑戰一下這個難題,明天一起繼續,讓孩子有時間獨立思考。

  • 9 # 淅爸育兒記

    實在忍不住了,就打吧,注意別太過分就好。

    為什麼這樣建議?不是說打孩子不好嗎?

    打孩子確實不好,但問題是,有多少個家長可以真正做到不打不罵?那是情緒,需要被釋放。

    重點不在於打不打,而是你打他的理由和目的。

    “我打他是為了他好!”這是藉口,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換位過來,年老後我們的行為不符合孩子的標準,他動手打我們也是為我們好?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罷了。

    “我打他,是因為我對他的這個問題實在沒辦法了,是在發洩我的挫敗感,但我相信我接下來會找到更好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是事實,須得明白,打他只是你發洩自己控制不了的情緒而已,是你自己的問題,跟愛不愛孩子無關。

    至於題主說,自己還能怎麼辦?這就視乎題主輔導作業的時候,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

    態度不認真?

    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什麼叫認真?認真本就是一個含糊的詞,告訴孩子,給他準確而明確的行為準則,例如:緊盯作業本,眼看手動腦思考。

    總之,讓他明白怎麼樣才是認真。

    學不會(愚不可及)?

    你得分清楚,孩子是快速學習型,還是學習緩慢型?咱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我們覺得拼音簡單,那是我們多年使用的結果,對於他來說,那就是新知識,需要時間去消化、理解,最後達到運用自如。

  • 10 # 暖玉青陽

    作為小學生的家長,同時又是心理諮詢師的我,對此深有體會,也有點心得,在此分享一下。

    想發火並沒有錯

    願意提這個問題的家長,當然明白不要衝孩子發火、不要打罵孩子,所以,道理沒必要講太多,因為大家肯定都是“道理知道了很多,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型別。

    是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火氣來了的時候,一味靠忍肯定是不好的。

    憤怒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情緒力量,壓抑憤怒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意志力。這些情緒壓力如果不能及時被釋放出去,不斷積存在身體裡,越積越多,壓制這些憤怒所需要的意志力消耗也就越來越大。

    就像一個高壓鍋,如果蒸汽閥壞了,不能把過量的蒸汽釋放出去,高壓鍋裡的壓力就會越來越高,當超過極限的時候,就會“嘭”……

    忍無可忍的時候,那就好好發洩出去吧,不過可以換一個發洩的物件。

    不能打孩子,可以打抱枕、打毛絨玩具、打沙袋……

    不要忍了,換另一個房間去暢酣淋漓地打個痛快吧。

    打完之後,會發現心裡舒服多了。 這個時候,再來思考孩子的作業,也許會找到新的思路。

    不要拿自己的業餘去PK人家的專業

    根據調查統計的結果,最容易因輔導孩子作業發火的是小學生的家長,而小學生的家長又尤其以一二三年級的家長最容易發火。

    類似的段子也很多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因為小學生的作業太簡單,家長還會做,能輔導,到更高年級的時候,家長根本就看不懂孩子的作業了,所以也就不逼逼了。

    這段子挺毒舌,但也有幾分道理。 一二三年級的小學生作業,除了文盲幾乎沒有誰不會做的。 但會做不代表會教,否則人家小學老師為啥要去讀師範大學呢?

    很多東西,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能講出來並且能講明白又是另一回事。

    講明白,不僅取決於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還取決於對方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當聽者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越低,對講者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要求就越高。 所以,教小孩子其實是一個技術要求相當高的活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好。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的解題思路是建立在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小學階段的知識儲備基礎上的,有些地方用到的知識其實已經超過了孩子的知識儲備,我們的解題思路孩子根本就理解不了。

    用孩子根本無法理解的思路反覆跟孩子講很多遍,實際上也都相當於在“說外語”,孩子根本不明白我們在說什麼。所以,很可能不是孩子“笨”,而是我們自己“笨”。

    老老實實認慫,承認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向專業人士求助吧。

    要麼,積極學習各種名師的網課,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自己能夠勝任孩子的“小學老師”;

    要麼,虛心向孩子的老師求教,學習如何跟孩子講題;

    要麼,直接把孩子託付給輔導機構的老師,請人家幫忙給孩子輔導功課。

    放棄完美主義,學會接納

    雖然學校的課程是教育專家根據兒童智力發育的規律來設計的,難度應該是能夠讓大部分兒童都能掌握的。 但畢竟個體的發育快慢還是有些差異的,不排除個別孩子真的就是“開竅”得更晚一些,對學校課程適應起來確實更吃力。

    這樣的孩子也未必就“不是讀書的料”,他們只是更有可能後來居上,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更為常見。

    比如,男孩子的心智發育水平就是會比同年齡的女孩子要晚一些,女孩子們已經理解得很清楚的知識,可能男孩子還懵懵懂懂一頭霧水中,這種情況到小學三四年級之後會逐漸改善。

    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班上的班幹部、尖子生,基本都是女生,男孩子們則比較淘氣,成績也普遍也低一些。 所以,男孩子的家長在輔導功課的時候可能也會更費力一些。

    瞭解孩子的這些客觀情況,降低標準,保持耐心,給孩子多一些接納和空間,靜待花開吧。

    不妨做一個佛系父母,收穫一段更輕鬆的親子關係。幾年之後回頭看,會發現一二三年級的那些功課沒做好其實也沒多大問題。

  • 11 # 家有一年級新生

    我相信每位經常輔導孩子的家長,總會有忍不住揍她一頓的衝動,️我也時常有

    原因一,寫作業磨蹭,每次問她什麼時候做作業,都是先要喝水,然後上廁所,然後削個鉛筆,文具袋裡有6根鉛筆,有時還要挨個削完,再把鉛筆屑都倒了,終於能坐到桌前了,寫個字再找一會兒橡皮,有時是真真忍不住啊!

    改善方法,

    1.孩子有時注意力不集中,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時還是要有個安靜獨立的空間的。

    2.讓孩子自己說說,寫作業應該準備哪些東西,學習前要把筆,橡皮都放到跟前

    3.和孩子約定好,她覺得這個內容需要做多久,比如5分鐘,10分鐘,然後定鬧鈴,培養孩子對於時間的意識,她也有一定緊張感不容易走神!

    原因二,我們一年級,有劍橋少兒英語。發現天天閱讀打卡的單詞,已經學了10天,15天的,每天讀下來又有個五六十遍了,還有一開始就不會的,現在還不會。做為家長你說你急不急?

    改善方法1.家長要分析孩子到底是接受慢,還是不認真,孩子就是接受慢的話,建議家長去讀讀牽著蝸牛去散步這篇文章,讓你會有收穫,調整自己心態

    2 如果是孩子學習不認真造成的,可以單獨拎出來這個詞,教她讀幾遍,再讓她複述幾遍,最後放到句子裡再讀給你聽。結束後要提醒孩子不會的記得多複習才可以鞏固,這個單詞明天也要記得哦,要提問她的,孩子就會上心了。

    陪讀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問題,還是要針對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菜打硼肥好還是打硼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