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緣King
-
2 # 會奔跑的金絲魚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賜姓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安史之亂起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今陝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地區(相當於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其勢力範圍以夏州為中心,包括夏、綏、宥、銀四州(即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廣大地區皆稱為拓跋氏的私人領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經過200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每年產量可達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黨項羌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天時地利人和均佔,勢力逐步膨脹起來。不過一直以來李氏一族野心並不大,無非是甘願當一方諸侯,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臺後,情況有所變化。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因此藉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時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什麼能耐,折騰不起來,但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一下子與地方首領成了親戚,勢力漸盛。
-
3 # 獨上西樓影孤單
公元1038年,党項族在中國西部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西夏立國190年,傳10代帝王,先後與宋、遼、金鼎足而立。
1、拓跋氏
党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項羌”的稱謂。 據載,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
漢朝時,羌族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此時的党項族過著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原始遊牧部落生活。他們以部落為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為部落名稱,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盛。
唐朝時,經過兩次內遷,党項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陝西北部一帶,仍以分散的部落為主。唐中央多在党項民族聚集地設立羈縻州進行管理,有功的党項部落酋長被任命為州刺史或其它官職。唐末黃巢起義時,唐王傳檄全國勤王。
2、李氏
党項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賜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後被封為夏國公,賜姓李。至此,党項拓跋氏集團有了領地,轄境包括夏、銀(今陝西榆林東南)、綏(今綏德)、宥(今靖邊東)、靜(今米脂東)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
宋朝時,李繼遷開始獨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國王后,下發禿髮令,並努力吸收漢文化,創制党項文字,推動了党項族文明的發展。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
這是党項族建立民族政權之始,也是党項發展歷史的頂峰。西夏時期的党項族文化、經濟獲得了空前發展,在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漸發展,後被成吉思汗所滅,党項族也逐漸消失。
-
4 # 鄉村A部落
賜姓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安史之亂起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今陝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地區(相當於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其勢力範圍以夏州為中心,包括夏、綏、宥、銀四州(即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廣大地區皆稱為拓跋氏的私人領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經過200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每年產量可達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黨項羌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天時地利人和均佔,勢力逐步膨脹起來。不過一直以來李氏一族野心並不大,無非是甘願當一方諸侯,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臺後,情況有所變化。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因此藉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時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什麼能耐,折騰不起來,但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一下子與地方首領成了親戚,勢力漸盛。
-
5 # 碼字的蝸牛
是分階段的,並非是都稱“李”。還有拓跋氏、李氏、趙氏、嵬名氏
一、早期的党項部早在隋朝時期,隋書就已經記載了党項部落,稱其為“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而《舊唐書》則記載相對完善些:“党項羌……漢西羌之別種也。魏、晉之後,西羌微弱,或臣中國,或竄山野。“
隋朝隋文帝時期,已經有党項部請求內附了,在開皇十六年時,党項人聯合攻打會州(今甘肅靖遠縣東北),兵敗後向隋朝請降。
後來唐建國,在唐高宗時期,細封氏部向唐朝請求內附,唐政府在其地設軌州(今四川松潘縣西),授細封步賴(細封氏部)為刺史。
此時的党項,已經形成八部形態了,分別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其中以拓拔氏最大。另外還有其他分支如:黑党項、雪山党項。
當其他幾部看到細封氏部獲得唐朝的庇護之後,也紛紛向唐朝請求內附。隨後唐朝將其領土設為羈縻州,分別設為崌、奉、巖、遠四州,各部首領擔任州刺史。
為什麼党項人紛紛向中原王朝請降、內附?
主要是生存空間已經被兩個強盛的帝國擠壓了。當時的吐蕃已經崛起,並且向外擴張。開始時,党項人還與吐谷渾聯合抵抗吐蕃。貞觀九年時,唐朝又遣使開河曲地為16州。隨後党項部拓跋部酋長拓跋赤辭與唐軍作戰,戰敗後,率領部落向唐朝請求內附。
隨著吐谷渾被吐蕃征服,害怕吐蕃報復的党項諸部,散居在今甘肅南部和青海境內的党項諸部紛紛南遷,選擇投降(內附好聽些)更為人道的中原王朝。唐朝將這些內附的党項人(喪失土地的)又安置在了慶州(今甘肅慶陽縣)。
此時的党項部分兩種:
最主要的一種是羈縻州形態,即全面臣服於唐朝,唐王朝派遣輔助官員到其境內協助各州刺史(原部落首領)工作;
另外一種形態則是全面內附於唐朝,成為內附羈縻州之一,這部較少,主要是喪失土地的部落為主。唐王朝依舊認可其保留習俗,但需接受地方官府的管理。
(人嘛,都是為了好的生活,所以經常有部落的人們選擇耕田而不是遊牧生活,所以後來的契丹、党項首領經常以“歸還部民”為由發動叛亂)。
就如唐廣德二年(764年),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鐵勒族)自恃平定安史之亂有大功,對中央政府給予的封賞不滿,挑動了党項諸部和吐谷渾諸部反唐。
郭子儀向唐皇建議,將居住在靜邊等六府的党項遷到銀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北)以北、夏州(今陝西橫山縣西)以東一帶居住;另將居住在寧朔州(今陝西榆林縣境)的吐谷渾遷移到夏州以西。
從此拓跋乞梅居慶州,號東山部;拓跋朝光居夏州,號平夏部(這部就是西夏國的先皇了)。此時還是保留原部落姓氏。
二、唐朝賜國姓於有功的党項部按史書的說法,此時的拓跋部有人已經得到唐王朝的賜“李”姓了,就如契丹酋長窟哥、奚族酋長可度者、靺鞨酋長突地稽一樣,都被賜“李”姓。理由是後來黃巢之亂後,《資治通鑑》說再次恩賜國姓於拓跋思恭(李思恭)。
個人的推測可能是李思恭的祖上確實受過恩賜國姓,他是繼承了李姓,後來平黃巢之亂有功後,再次恩賜。這次恩賜的含義應該是可以納入宗正寺管理。等同於皇親。
唐僖宗不僅僅封個姓氏,還封了李思恭為“夏國公”,兼太子太傅,拜夏州節度使。他的軍隊定名為“定難軍”,節制夏、綏(今綏德)、銀(今榆林境)、宥(今靖邊境)、靜(今米脂境)五州地區。
三、五代十國時期的夏州李氏(拓跋氏)五代十國時,不管是誰當政,夏州李氏都是“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所以歷經了兩百多年的低調行事、埋頭苦幹,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不僅僅有肥美的牧場,還有上好青鹽,同時還接納了大量逃避戰亂的漢人。
所以兩百年後的平夏李氏,可謂是要兵有兵(與吐蕃、西域、草原遊牧混戰),要錢有錢(青鹽可以當銀子用的),要糧有糧(有牧場、也有農田)。
四、宋遼夏三分天下格局——宋賜平夏李氏為趙姓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先是削奪藩鎮兵權,等內部穩定之後,開始著手削外藩兵權。於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匡胤將平夏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唯有夏州節度使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看出了蹊蹺,知道要是入了開封,就從此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
隨後李繼遷找了個藉口,帶著數十個親信跑路了,開始時宋廷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只是十來個小夥子,最多也就是個小小的馬匪,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可李繼遷可不僅僅武藝高強,還是個精神小鮮肉。很快李繼遷透過聯姻的方式,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靠著眾多豪強岳父的協助之下,快速崛起。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與宋廷徹底鬧翻,並向契丹遼國“請降”,遼國冊封李繼遷為夏國國王。
雍熙北伐是雍熙三年開始的,李繼遷成為遼國牽制宋廷的絕佳盟友。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繼遷突然襲擊了宋廷送達邊軍的五十萬石軍糧,包圍靈武城。宋廷大怒,遣大軍分五路進攻夏,皆敗北。
此戰雖然大勝宋廷,但受到了宋廷的經濟制裁,李繼遷雖奪取土地(五州),但得不償失,尤其是党項諸部已經出現怨聲載道“茶無好茶,無以資生”
“沿邊糧解不許過河西,河西青鹽不得過界販鬻,犯者不以多少處斬“——《宋史》“西人大困,沿邊熟戶,無以資生——《西夏書事》宋太宗崩後,宋真宗即位,為息事寧人,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給李繼遷,承認其外藩身份(事實上,等於承認其獨立狀態)。
同時李繼遷向宋廷稱臣,宋廷賜李繼遷國姓趙姓。
所以看北宋這個時候的文書或國書時,會出現夏州或平夏趙氏,其實就是說西夏王族。
五、西夏建國,改回嵬名姓氏歷經了李繼遷和李德光兩代的征討,西夏已經去除了吐蕃的威脅,控制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因此李元昊即位之後,就迅速去趙姓與李姓,改姓嵬名,取名曩霄,字嵬理。
隨後李元昊率領夏國軍隊,北戰契丹,擊敗遼興宗;向南懲罰吐蕃唃廝囉,進攻河湟地區;西攻回鶻,佔領河西走廊;東與大宋進行數次戰役,將一代名臣范仲淹與韓琦擊敗,逼迫宋朝廷承認其地位。
其在位期間,是西夏國的巔峰時期,其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
只是與宋廷的戰爭中,宋廷雖敗,卻以經濟制裁的手段,摧毀了西夏的國力,迫使稱帝的李元昊,只能再次選擇向宋廷、遼廷稱臣,施行對外是外藩,在內稱帝的局面。
六、西夏國姓,改回李氏嵬名曩宵(李元昊)被兒子寧令哥刺殺之後,少子嵬名諒祚繼位,向大宋求婚,但是宋仁宗以曾經賜党項貴族趙姓為理由拒絕了。
仁宗皇帝嘉祐八年(1063年),西夏使者奉表入朝,求復故姓李氏。這種做法使得宋仁宗極其不爽,畢竟之前已經恩賜了趙姓,又多次反叛。所以直接拒絕了。
後來反反覆覆扯到了宋英宗即位後,在西夏使臣的多次請求之下,宋廷認可了恢復西夏王族李氏。
所以在考古上就出現了一種微妙的現象,西夏及宋、遼之間的國書,皆稱呼西夏王族為李氏,而宋、遼民間也是這樣稱呼的,可西夏的碑文、或西夏文字上,卻是以嵬名氏,作為西夏王族的姓氏。
(這個時期,西夏國的軍事力量確實可以確保西夏不亡,但沒有能力攻取宋境,且宋廷的經濟制裁,以及李元昊的“剃髮易服”的政策也使得原本種墾的漢民多逃亡,導致國力衰弱,為了獲取開邊市,西夏國主只能透過這種方式,請求好友通商)
就如同《闕特勤碑》一樣,唐文上是兩族是多麼的友好,就如同父子一般;可是突厥文上的碑文是在哭訴“以前的老爺是奴僕”。
參考文獻《簡明西夏史》
-
6 # 孤本集
西夏國,從1038年開始,享國189年。是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在歷史上知名度較高。
要特別注意的是,西夏是漢人對其的稱呼,實際他們自稱邦泥定國,是西夏國號,並將該國號正式上書於宋。
党項族姓拓跋,可稱之為於國姓。大唐、大宋多次對党項賜姓,包括“李”“趙”等,所以“李”不是党項的國姓。
唐太宗期間,賜拓跋“李”姓,寓意唐和党項是一家人,有很強烈的睦鄰友好的意思。在北宋期間,西夏國勢力不斷擴大,最遠處到達河西走廊,宋為了進一步保持睦鄰友好,賜拓跋“趙”姓。
但在後期,北宋在邊疆實行打壓政策,對西夏、金、契丹等邊疆國進行經濟封鎖、武力制裁,所以引發党項族的強烈反抗,同時,當時的党項國頭領將姓改回李,不再姓趙。
-
7 # 明離子
西夏的國姓算不上李姓,因為開國皇帝李元昊是在摒棄了李姓之後才建國。
其實最早的西夏首領是姓拓跋的,“李”姓是唐朝給西夏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的賜姓,作為大唐國姓,拓跋思恭欣然接受賜姓,從此改叫李思恭,同時還被封為夏國公,西夏党項由此得名,至此姓李。
唐朝時期,党項族本來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但縷遭吐蕃襲擾,於是向大唐請求,歸附內地。
其中一支名叫拓跋部的到達平夏,便是西夏皇族祖先。唐熹宗時期,首領拓跋思恭被封為夏州節度使,參與了黃巢起義平叛,立功後被封為夏國公。
夏國公的爵位在唐朝滅亡後都沒斷絕延續,一直傳到了李元昊,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自立門戶,登基為帝。
此時已是北宋年間,為表示脫離中原王朝轄制,李元昊捨棄了唐朝賜予他家族的李氏,卻沒有恢復先祖的姓氏拓跋,而自稱嵬名氏。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或者叫嵬名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也就是歷史上的西夏。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西夏的國姓應該是嵬名。
-
8 # 學殤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安史之亂起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今陝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地區(相當於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在天龍八部中李秋水的兒子李元昊正是西夏國國王他的孫女叫李清露。就是虛竹的妻子。從此可以證明。李姓一直到現在歷史的淵源真是博大精深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挖掘更多的姓氏。加油
-
9 # 小島知風
沒錯,歷史上李姓確實是西夏的國姓,西夏國是由少數民族黨項族李元昊所建立,党項族的祖先其實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拓跋氏,所以西夏皇族本姓是拓跋氏。
西夏皇族的祖先是李思恭,本來叫拓跋思恭,後來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禍亂天下,拓跋思恭率党項族士兵參與幫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拓跋思恭因此被唐僖宗封為夏州節度使,並賜予李唐皇姓為李,因此拓跋思恭改名為李思恭。
作為節度使的李思恭由此成為割據夏州的軍閥,他把自己所轄軍區改為定難軍,自稱定難軍節度使,從此夏州地區成為獨立王國。
北宋統一中原之後,李思恭的後人李元昊不滿北宋統治,於是建國大夏,史稱西夏。雖然李元昊在建國後一度放棄李姓,改名為嵬名曩霄。
但是李元昊再被次子寧令哥弒殺之前重新改回李姓,並公告天下,而且後世西夏皇帝都以李為姓,因此李姓一直是西夏的國姓。
-
10 # 廣慷Talk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
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346年。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末因平定黃巢農民起義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李繼遷不願投降宋朝而出走創業,陸續佔領河西走廊地區。
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時期,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 金朝崛起後,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西夏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西夏疆域範圍在今寧夏、甘肅、青海東北部、內蒙古西部以及陝西北部地區,佔地兩萬餘里。對外關係上,表面對遼宋金稱臣,實則對內獨立稱帝。前期與遼和北宋經常發生戰事,保持三國鼎立的局面,後期與金並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脅。
從宋初李繼遷到李元昊建國,党項社會完成了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轉化時期。
元昊建國標誌著由奴隸制轉變為封建領主制,乾順以後,進入封建地主制,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從清末開始,對於西夏的考古研究不斷髮展,形成了十分熱門的西夏學。
西夏是中國党項族建立的國家,西夏本姓是“拓跋”,是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在唐朝時期因功被賜予國姓“李”,到了北宋時期,李元昊不服北宋的統治,自己建國稱帝,並且把姓氏改成“嵬名”,徹底與漢王室劃清界限,
-
11 # 辭月影江
不是,這是當時為了漢化,自己起名的,他們是羌族人,還有一個李元昊,還有個更霸氣的名字叫李日天,出了名的日天日地日空氣,他的姓氏也是改來改去!李、趙、拓拔。
-
12 # 熙文朝歌
唐朝時宥州刺史拓跋思忠後裔,唐賜李姓。所以他的後代都姓李了,比較有名的是李光睿,李繼遷,也就是李元昊的祖父。李元昊創立的西夏朝。
-
13 # 百事順心
是党項國姓,但卻不是本姓,党項皇族本姓拓跋。
唐初,党項本是羌族的一支,和吐谷渾聯合抵抗強大的吐蕃,後來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党項勢單力孤,無奈請求歸附唐朝。後來逐漸繁衍成了幾個稍大的部落,最大的部落首領姓拓跋。
唐開元年間,吐蕃再次掠殺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人。拓跋氏向唐玄宗求救,後遷至慶州,安史之亂後再至銀州北夏州東南居住。唐僖宗時,因党項首領拓跋思恭被封為夏州節度使,再因平黃巢收長安有功,被賜姓李,封夏國公。此後拓跋氏以李為姓。
到宋朝時曾被賜姓趙,只是李繼遷不久即叛宋(975年),建夏國(990年),是為夏太祖,後其孫李元昊在宋寶元元年(1038)稱帝,名大夏,史稱西夏。因此,史書或者民間基本都認為,(李)才是西夏的國姓。
回覆列表
賜姓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唐高宗時,吐谷渾被吐蕃所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請求內附,被大唐安置於松州(今四川松潘),後党項羌逐步繁衍成數個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佔據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唐開元年間,居於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的党項羌非常恐懼四處劫殺的吐蕃軍隊,向唐玄宗求救,被遷至慶州(今甘肅慶陽)。安史之亂起後,郭子儀怕這些異族鬧事,建議唐代宗將當時在慶州的拓跋朝光部遷至銀州(今陝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橫山)以東地區(相當於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這一地區即是南北朝時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部分黨項羌就成為平夏部,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其勢力範圍以夏州為中心,包括夏、綏、宥、銀四州(即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廣大地區皆稱為拓跋氏的私人領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經過200多年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以鄂爾多斯南部地斤澤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為代表的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同時鄂爾多斯此時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每年產量可達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黨項羌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天時地利人和均佔,勢力逐步膨脹起來。不過一直以來李氏一族野心並不大,無非是甘願當一方諸侯,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臺後,情況有所變化。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因此藉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時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什麼能耐,折騰不起來,但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一下子與地方首領成了親戚,勢力漸盛。
宋初趙匡胤削藩鎮的兵權,引起拓跋李氏的不滿。雖然他們一開始服從宋的命令,但兩者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李德明時,依附宋朝,轉而對回鶻、吐蕃部落展開大規模的攻掠,極大地加強了党項奴隸主貴族的力量,擴充套件了統治的領域。
党項割據政權經李繼遷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立國的基礎。北宋天聖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
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仿漢字創制西夏文,並彙編字書十二卷,定為“國書”。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