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婪柯怡夢

    學校對部份學生進行課後輔導服務的現象歷來就有,即所謂的因才施教,這是在全面授課後,有針對性地對理解能力、思維模式、心理素質及基礎知識水平等具體情況不同的學生進行對應的補充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這種合情合理的關照,當年我們就親身體驗過,效果確實不錯!當時的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非常負責,也很關心自己的學生,他們的言傳身教總能讓學生在親情般的溫暖中獲得教益和感恩,因此那時我們都非常信服和尊敬自己的老師。

    當年的老師待遇並不高,公辦老師與全民所有制單位的普通職工差不多,而民辦老師更是要靠種田才能維繫一家人的生計。他們雖然偶爾也收點學生家長的小禮或者讓學生幫自家乾點力所能及的農活,但那些都是為學者理所應當的敬師之道,是從孔子時代就沿襲下來的禮節,因而是無可非議的,但凡明理者都能欣然接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老師授予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為我們的人生里程鋪展了道路,指明瞭方向,是我們的第二父母,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禮節都沒有,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下一代尊敬我們呢?對於盡職盡責的育才園丁,值得全社會的尊重和愛戴!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社會的人都開始向錢看,教師做為社會的一員,當然也不例外。教師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也要面對日益膨脹的高房價、高消費、高體面、高追求,在唯利是圖的經濟洪流中也難免銅鏽沾身。其實,人們的很多惡習都是被大環境逼出來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有不少優秀的高品德、高素質教師想拋開利益,獨善其身地專注於自己的本職,怎奈樹靜風動,沒錢就會被人嗤之以鼻:“瞧他那寒酸相就不象有本事的人,別把咱孩子教窮了!”。的確,在當下,又有多少父母願意讓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模樣的“孔乙己”來教自己的孩子呢?因此,老師為了保證自己的光輝形象不被詬病,只好想辦法多搞點錢來“武裝”自己了。大量的事實證明,不會搞錢的老師反而會被排斥、被嘲笑、被質疑,甚至最終丟掉飯碗,這就是無情的現實!

    如今,課後補課服務已成了各中小學校維持形象和生計的主流模式,本該在正課授完的課程,非得要保留點尾巴甚至主心骨做票,想得此票?對不起,拿錢來!這就使得現代中小學校的本質發生了改變,為才而生,為財而存。溯流索源,治病究根,學校的課後服務有其非理性,但究其產生的原因又有其合理性。要想改變甚至革除學校課後收費服務的敝端,就必須先從整治扭曲的審養觀和價值觀下手,只有讓全民洗心革面、讓全社會風清氣正之後才能見效,這談何容易啊!

  • 2 # 金元寶42715712

    吵什麼吵!想讓孩子3點半就放學麼?那麼早放學後幹什麼?去培優班麼?去看電子產品麼?無聊!有本事呼籲教育部學校都5點半放學。就沒有延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自學程式設計,該讀哪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