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視天下i

    這個問題看似深奧,其實也很簡單,就從我認識的這位老石農說起吧。他從90年代就開始撿石頭,走過風風雨雨。如今已不再撿石頭了,因為靠撿石頭擁有了一家資產上億的奇石館。談到他的成功之道,他誠懇相告:要想靠撿石頭暴富、發家,必須學會丟石頭!

    大家都知道,時下玩石成了一種比較時尚的雅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於是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或聽到,某某又撿到了一塊無價之寶的奇石,誰誰又靠一塊石頭蓋起了別墅等刺激性、誘惑性的新聞。玩石的興起激活了奇石市場,奇石市場的興隆帶出了一支撿石大軍。

    這支撿石大軍的數量究竟有多少,暫無資料支撐。反正戈壁灘的奇石越來越難撿了,牧民說都被撿空了,由此可見撿石的瘋狂。

    撿石者分兩種,一種是自玩,娛樂性多一些。另一種是換錢,夢想一夜暴富。但真正靠撿石一夜暴富的寥寥無幾,為何呢?應對了老石農的那句話:要想靠撿石頭暴富,必須學會丟石頭!

    老石農結合自身的經驗如此解釋:最初的撿石者,因興奮度的驅使,加上對奇石市場缺乏瞭解,只要踏進河灘,看到不一樣的石頭,認為就是寶了,裝進袋子往家背,不到半年,保證家裡裡裡外外擺放的都是石頭。

    老石農接著說:看著家裡擺放了不少石頭,但稱得上奇石的寥寥無幾,能進入奇石市場交易的更是鳳毛麟角。儘管如此,每天摸摸這塊,摸摸那塊,就是捨不得丟,認為都來之不易,都是寶。從此進入了一個不會丟石頭的誤區。

    如何走出這個誤區,學會丟石頭呢?老石農誠懇相告:在撿石頭之前,一定要多讀讀有關奇石知識方面的書籍,多跑跑奇石市場,多走訪石友,看他們收藏的奇石,聽他們對奇石的賞析,耳聞目睹中,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知道什麼是奇石,奇石的種類,什麼樣的奇石最有市場等。

    老石農繼續講解:奇石不僅應具有天然性、稀有性、觀賞性、耐久性,而且要質堅、色豔、形奇、紋美、韻濃。

    經過上述這個必修課後,在看看自己撿來的寶貝石頭,會發現都是些“濫竽充數”的破石頭,於是便開始乘天黑偷偷往垃圾桶裡丟石頭。學會丟石頭後,再出去撿石頭,可謂一石難求,有時幾天也難撿到一塊石頭。

    自從學會丟石頭後,鑑賞力就提高了,家裡留下的、外出撿回來的都是精品,精品石不在多,就在於一個“精”,有了精品石,你的名氣也就大了,上門欣賞的,上門求交易的蜂擁而至,你不想一夜暴富都不行。按照老石農的觀點,要想撿到好石頭,必須學會丟石頭,我認同這個觀點,不知大家認同否?

  • 2 # 微笑ever

    剛開始玩石頭的時候,什麼石頭都往家裡面抱。越來越發現家裡地方太小。有一次幫朋友淘汰石頭,足足拉了兩三輪車出去扔

  • 3 # 風平浪靜143070189

    君子愛玉,雅士愛石,室無石不雅,庭無竹不清,有石必欲有一應景應意之名,學問可大呢,至於能得一名石奇石皆是可遇不可求,石有七種品相:正、豐、靈、潤、清、俊、奇。外加祥瑞、寓意,共九種要求,其中形態、圖紋、寓意、氣勢、起名,這五項皆要周全,方為一塊好石,可想而知,好的石頭難尋吧,再說好石跟好人。富貴權尊之人,命裡不配的還不一定壓得住呢。

  • 4 # x孫明

    說得對,隨著撿石的經歷提高,知識增長,見多識廣,對奇石的要求提高,最後到撿不到奇石,自然就丟去差石,追求精美奇石了。

  • 5 # qzuser228817949

    只要天然的,圖案逼真的石頭就是奇石,那種人工製作的就不要玷汙了“奇石”這名號了。

    看看這方奇石,絕對純天然。

  • 6 # 石語軒主人

    學會了丟石頭,說明了對石頭的認識,理解,知識,經驗的提高,也體現了賞石境界,層次的變化。不會丟石頭,也就得不到提高,上不了層次,達不到高的境界,手中也必然難有好的石頭。

  • 7 # 新玉緣

    雙面字形奇石的前面有一個紅主色的(壽)字。壽比南山。

    奇石後面下腳有個紅主色的(福)字。福如東海。

    奇石前後兩字筆劃相連。福壽連年。

    奇石上半部分是金山。金山上爬著獸中之王、五官清晰可見、身體、腿、尾巴齊全。

    奇石中間還有一祥物五官清晰可見。

  • 8 # 圓寧

    邊學邊撿、邊撿邊學、學用結合。邊撿邊扔、好的留下、不值得收藏的就扔。我撿過不少石頭、也扔過不少石頭、因為不懂將很有價值的化石都扔了、現在只剩一片外星來石捨不得扔去、一直收藏至今、網友大神幫忙看一下、有木有收藏價值?如果木有、扔了重撿。

  • 9 # 行大道

    真正撿石頭的入門就是丟第一塊石頭,我不知道我這算不算奇石,這麼多年我也沒撿到什麼

    拿出手的就這一塊,,外表看某些部分和啃過的大骨頭一模一樣,像沁血的骨頭,特別透,重量32斤,又像樹根

  • 10 # 大海17880099

    紫金石紫氣東來,可以與花梨木花紋比美的玉石,重一百五十公斤左右,是靈璧石中的極品,其欣賞特徵,以造型和紫金星狀圖紋的佈局,色差效果等特徵為主要元素。欣賞一塊好的紫金石尤如遨遊太空般的意境。五彩繽紛的星際空間給人展現一個遐想無限的夢幻世界。當你身心融入其中,如同溶入大自然,貼近大自然,你便敬重大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塊紫金石是原皮色,不打磨,不打蠟,不上油,氣型方正,玉化程度高,硬度高,達到六度,這塊玉石紅中帶黃,滿身黃金甲,這樣的好玉石,多少年也難挖到一塊。

  • 11 # 小黃說石頭

    收藏是一個相當漫長的學習過程,不光是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是審美品味的提高。

    我認為一切提高都是建立在龐大數量基礎上的。假設我們一共就見過十幾塊石頭,那麼眼界和認識也僅僅是在這十幾塊石頭的有限範圍之內,這些石頭呈現出的形態、顏色、工藝,品種就是我們的全部認識。當我們看過幾十塊上百塊以後,我們的資料庫又向外拓寬了,那可能之前覺得珍貴稀奇的東西也就見怪不怪了,我認為這個就是“扔”的過程。當我們見過更多東西,成千上萬塊,那麼上一個資料庫建立的體系又升級了,我們對石頭的認知又更加豐富、完備了,那麼上一個資料庫中我們提煉出的“珍寶”在新的視野下,又不算什麼珍寶了,我想這就是不斷“扔石頭”所代表的含義吧。

    大自然鬼斧神工,人類存在的時間相對於大自然存在的時間太微不足道了。所以我們已知的,永遠是侷限的,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見識去俯瞰大自然的奇妙,懷抱開放、包容、學習的心態,更有助於我們在收藏領域的成長。

    附贈一張美圖供大家欣賞~

    壽山五彩芙蓉石巧雕作品

  • 12 # 大美農村綠水

    把撿回家的石頭再扔掉,石友們還有誰沒幹過呢?(木化石,我的收藏)

    我們單位有兩位志同道合者:徐老師,朱老師。

    開始我們是遊山玩水,後來我們在玩的時候又找到了樂趣:尋石頭!(我的收藏瑪瑙石)

    建議在做一件事時帶著多個目的,就會快樂多些

    最早是隻找顏色漂亮的石頭,標準就是五顏六色的石頭。

    接下來就形狀奇特的:圓球狀的,特別光滑的……

    結果撿回家的石頭堆積如山。

    後來就學精明瞭,要撿精品查資料,逛化石街,上網學……(我收藏的石頭:紅運石)

    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水晶石,什麼是瑪瑙,什麼是玉石,奇石大至的分類……

    假期裡我們三個人驅車去遊玩,撿石頭精品是目的了,再不會往家裡運以前撿的那些了。(我的木化石)

    而且幾乎把家裡的那些以前撿的,都扔掉了。

  • 13 # 王府花園1

    留和扔是兩個對立而又拉絲的關係,它是人對東西價值觀的審視,簡單點說就是你認為有用就留沒用就扔,不要糾結,果斷並不是可憐而是你心胸寬大還是狹隘的表現,這種貴賤不賣的必留!

  • 14 # 奇石故事

    謝謝悟空的邀請回答此類話題,要想收藏好的石頭,要學會扔石頭,不扔石頭是不是就收藏不了好的石頭了呢?我想這裡面應該存在很多疑問吧,有人一塊石頭都沒扔,收藏的天然石頭個個都是內容豐富多彩的,有人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直在扔石頭,最終得到的所謂的好石頭也不一定有他扔的第一個好,

    我不知道收藏好的天然石頭是不是因為扔石頭扔出來的,但我明白一點就是,十年之前我看到的石頭和十年之後我再看到的同一個石頭,有著不同的看法,包括想法也發生了變化,

    無論是遇到簡單的天然石頭,還是遇到複雜的天然石頭,我們第一次所理解的故事,不一定就是這個石頭的真實故事,

    同樣一個天然石頭,不說十年之後再去看它,就是半年之後再拿出來看,都會對這個石頭有著不同的看法,扔石頭不一定是能解決收藏好石頭的好的方法,

    當然,也許是輕易得來輕易放棄也是一種習慣,

    也許我們與石頭之間的那種相遇與離開早已成為了習慣,

    也許,,,,,,

    我是那種不喜歡與石頭告別的一類人,總覺得今生難得遇見,又怎麼能輕易離開呢,畢竟這樣的緣份不是簡單的,起碼對我這樣一個尋石人是這樣的感受,

    它們在大自然裡面走著走著走了八億年的時間了,好不容易又遇到我和你,難道這樣的緣份不值得我們遇到的人珍藏嗎?

    八億年前它們就開始出發,一刻沒有停留,今生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我們不說了,單說這個遇到的,又怎麼能忍心扔下它呢?

    我們能扔下第一個,就一定能選擇扔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如果收藏好的石頭真的是扔出來的,我想這樣的收藏方式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式,也不是長久的方式,

    有些石頭的故事內容是需要我們用些心去發現,去挽留的,不是每一個石頭都是與我們今生有緣的,

    扔石頭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換一種方式看石頭也許我們會看到不一樣的天然奇石,會了解到不一樣的大自然故事,

    今天不認識的石頭故事不代表明天不認識,明天不認識的石頭故事不代表未來不認識,

    既然遇到了就是一場緣份,相信這樣的緣份,相信這樣的安排,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最好的安排,

    給大自然的石頭多一些認識你的時間,也給自己多一些成長的時間,一切都是剛剛好,像石頭一樣,不急不忙,不浮不躁的續這場緣份,

    愛護大自然,愛護天然奇石,就是愛護自己與身邊的人,願你今生能續寫你的美好石緣,願我們都不辜負這舊日石光。

    自己的一些尋石感悟,願喜歡。

  • 15 # 蘭竹944

    我設不得扔,因為每一塊當時都讓我心動,揹著石頭爬山也是一種樂趣。我們農村有地方放,如果把不甚滿意的多了後,用奇石建一堵奇石牆也可能很好看。

  • 16 # 奇石伯樂

    反對,扔?奇石文化博大精深,意境無邊,不要簡單的幾個字就隨便扔掉撿來的奇石,撿石挖石都是眼緣,既然當初入了自己的眼就留著慢慢欣賞欣賞,也許會瞧出端倪,我的幾塊石頭就是證明,話不多說前三快為證

  • 17 # 一石閒人

    扔你也要會扔,玩石頭時間長了,東西一多就有了比較,差些意思的就扔了,我在阿拉善一個賣石頭的地方就揀了好幾塊石頭,商家扔出來的,說佔地方,又賣不了幾個錢,可今天看來-好東西呀!

  • 18 # 滄桑媲美歲月

    令缺勿濫!留下精品。往往愛石頭的人,捨不得丟石頭!

  • 19 # 明石齋

    說實話現在撿石頭,玩石頭的許多人很跟風,什麼樣的石頭都撿,對奇石的概念不太清楚,不是有石頭的地方就可以撿到奇石,應該多學習,多研究,提高自身水平,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奇石。說起扔石頭,我撿的蘭州黃河石几乎賣十分之一,扔十分之四,現庫存十分之五。(其中扔十分之四中的大部分是因搬遷原因)扔掉後還傷心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 20 # 亮哥44412694

    和讀書一樣由厚多到薄精,就是聚高大上的過程,是更上一層樓的蛻變。必須扔,但過程是每一撿石者到玩石家必經過過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杜鋒和馬布裡一對一,誰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