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itman1

    孔子為易寫傳,稱《十翼》。自此《易經》大成。

    上古,伏羲畫卦。

    中古,文王演卦。

    近古,孔子立傳。

  • 2 # 閒雲一片之每文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傳統文化主體—儒家和道家共尊的典籍。

    通常認為《易經》(廣義)出自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三聖”之手。伏羲氏與先民,觀天察地,一畫開天,分為陰陽,將大自然的八種現象畫成八卦,以指導人們生活生產;周文王在八卦基礎上推演出六十四,寫下卦爻辭,(對此歷史上有爭議);孔子作《易傳》,讓難懂的“天書”,變得容易理解。成語“韋編三絕”,是說孔子研讀《易經》的故事。我們民族魂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還有熟悉的“文化”、“文明”、“與時偕行”現在說的是“與時俱進”等詞語概念,都出自《易傳》。

    《易傳》也叫“十翼”,“翼”就是羽翼,意為輔助,說明了《易傳》七種十篇,是對《易經》的輔佐和解釋。這十篇分別是:《彖傳》、《象傳》、《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上、下)、《雜卦傳》。在六十四卦爻辭後面,常常可以看到“象曰”、“彖曰”等,是說《象傳》如何解釋的。其中《繫辭傳》山、下篇,是對《易經》的通論,代表了“易傳”的哲理思想。孔子作《易傳》,對易學發展至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經文、傳文構成的廣義《易經》尊稱《周易》

  • 3 # 一來一往一二三

    聖人孔子對《易經》的主要貢獻是《易傳》部分,亦稱《十翼》,是解釋《周易》的著作。

    大家知道,中國的《易經》歷史記載有三部,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現在一般說的《易經》是指《周易》。《周易》分“經”和“傳”兩個部分,孔子的主要貢獻是“傳”的部分,史你《十翼》,分別是:

    《彖》上下篇。簡單的說,是對六十四卦分別給出的決斷性的結論。

    《象》上下篇。簡單的說,是對六十四卦卦象的分別解釋。

    《繫辭》上下篇。簡單的說,是系統的解釋了卦及六十四卦。

    《文言》。簡單的說,是把乾卦和坤卦單獨拿出來進行了解釋。

    《說卦》。簡單的說,是解說了卦及六十四卦。

    《序卦》。簡單的說,是對六十四卦進行了先後排序及其理由。

    《雜卦》。簡單的說,是綜合敘述了卦及六十四卦。

    一般稱《十翼》是註釋《周易》的著作,我在本文中稱《十翼》是解釋《周易》的著作,這是因為:

    伏羲氏所畫的先天八卦及六十四卦方圓圖,是符號圖案,其本人沒有留下注釋和說明。周文王據先天八卦而演示出了後天卦(文王八卦),其中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內在聯絡和演示過程、依據等都沒有記載,而先天八卦的平面排列方位和後天八卦的平面排列方位完全不同。因此,聖人孔子所著之《十翼》,只能說“解釋"《周易》,而不該說“註釋《周易》。因為,伏羲氏所畫的符號圖案,只有其自己明白內涵,聖人也好,凡人也罷,後人的解釋僅僅是猜想而已。而伏羲氏當初所畫之卦,有可能是表述自然之理,聖人孔子以人文之理為依據作了《十翼》。故而,稱解釋為宜。

    《易經》三聖說法有二,其一為伏羲氏、周文王、孔夫子,其二為周文王、周公、孔夫子。我認為,伏羲氏是《易經》的創始人,應為《易經》先聖,周文王、周公、孔夫子應為《易經》三聖。

    初淺認識,請方家指正。

  • 4 # 聖德堡888

    《易外之理》易經在被孔聖人譯解後變成了儒家學說。提升了易經的內涵,對易經做了突破性貢獻。發楊光大了易經,對人們的生活指導產生了重要意義。孔子注重學而致用,在傳承易學中沒有循規蹈矩的一味的固守易經原理,把易經推向了社會人文領域,使原有的易經真正的內含令人無從認知。使易經變成了迷中之迷。後人研易時無法也無人敢逾越孔易學說的大門。使當今科學無法介入易經。為繼續發楊光大易經,認知易經真正的原理,為科學理論服務,設制了屏障。把易經推進一個無法走出的死衚衕。從這點而言,孔聖人即對易經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對易經後世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先聖孔子對易經的貢獻無人可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翡翠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