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詞文江湖

    我覺得他在明朝絕對算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結合他的人生更能凸顯這一點:

    明孝宗朱祐樘(chēng)(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憲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紀太后。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史稱“弘治中興”,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歲。死後葬於泰陵諡號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宗去世後傳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卻非常不幸。他的母親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帶到皇宮。紀氏端莊、聰慧,被選送內書堂學習,然後被派充內藏看護皇家典籍。憲宗朱見深一次到內藏室,問紀氏情況,紀氏不卑不亢回答的讓憲宗很滿意,憲宗便臨幸紀氏,紀氏就此懷孕。當時宮中最受寵的是年長憲宗17歲的萬貴妃,她恃寵而驕,為所欲為。將所有妃嬪視為眼中釘,生怕別人爭寵。萬貴妃得知宮女被臨幸並有了身孕便命人帶著墮胎的藥給紀氏吃,結果派去的人很好心的只讓她吃了一點點,沒有墮胎,不過孝宗先天體質較差很可能跟這些有關。雖然萬氏恃寵而驕霸佔後宮,但很多好心的宮女和太監們照料著可憐的紀氏,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嬰兒。最終紀氏在冷宮中平安生下皇子朱祐樘,而且一直偷偷地養到5歲。

    太監張敏一次為憲宗梳頭,憲宗看到自己的白髮不禁嘆道:“老將至矣,無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朱見深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說出了真情。朱見深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去接兒子。紀氏摟抱著親生骨肉,泣不成聲,囑咐朱祐樘道:“我兒一走,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見穿著黃袍子,長著鬍鬚的人,那就是你父親。”然後給兒子換上小紅袍,長久目送著他坐上小轎子,去認自己的生父。朱祐樘這時已長到六歲,由於長期幽禁,一直沒有剪過胎髮,長長的頭髮披散到地面上。當朱見深第一次見到自已瘦弱的兒子時,不由得淚流滿面,連忙抱起他,讓他坐在自己膝上,親切地撫摸,久久地凝視,連聲說道:“這是朕的兒子,長得真像朕。” 第二年,朱祐樘被冊立為太子,接著紀氏暴亡,太監張敏也吞金自盡。

    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係。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朱祐樘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官內,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有一次,萬貴妃請朱祐樘去吃飯,周太后叮囑道:“你去之後,千萬不要吃東西。”因此他赴宴時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稱自己已經飽了。當宮人捧上湯羹時,年幼的朱祐樘想:完了,這句沒教過啊!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怕有毒!”萬貴妃既驚又怒,一舉昏倒,昏迷前嚷道:“這孩子才幾歲就如此,將來還不要吃了我!”

    此後,萬貴妃一改對朱見深後宮生活的控制,讓他去臨幸後宮的妃子,妃嬪們有孕也能順利出生,許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漸漸多起來。於是萬氏就天天在朱見深耳邊說太子如何不好,讓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見深對萬貴妃一向言聽計從,便有了更換太子之意,並馬上著手準備,雖然眾大臣極力反對,據理力爭,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朱見深換太子的決心。這一次是老天幫了朱祐樘,正當宮中為改易太子的事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泰山地區發生地震,當時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徵,奇異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經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將引起動亂”。篤信佛教的朱見深這次服軟了,心中很是恐懼,於是下令不準再議廢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這才得以穩定下來。

    也許是這種多難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增長了他的才幹,鍛鍊了他的意志,與其他同齡人相比,他顯得早熟。據說,喪母時的朱祐樘雖然僅有六歲,但卻“哀慕如成人”。史學家們認為,明孝宗朱祐樘“恭仁儉樸,虛心納諫”,而絕少“千金之子,性習驕佚,萬乘之尊,求適意快志,惡聞己過”的惡習,這種個性的形成大概也與他幼年的生活經歷有一定的關係。

    文華殿聖賢之君朱祐樘被立為太子後,朱見深非常注重對他的培養教育。九歲時,他開始“出閣講學”,接受比較嚴格的教育。講讀在文華後殿進行,對他進行教育的老師都是當時的學養深厚之士,如彭華、劉健、程敏政等人。從九歲出閣講學到十八歲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規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宮中也曾接受過很多人的教育,據說當時的宮中太監覃吉對他的影響很大。九歲時,覃吉曾每天給他口授朱熹的《四書章句》。對此,《明史》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在宮中和外廷的雙重教育下,年輕的朱祐樘既擁有淵博的學識,又具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尤其是喜歡詩歌、繪畫、彈琴等,並且在這些方面的造詣頗深。《明史》中曾收錄過他的詩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錢謙益在自己編寫的《列朝詩集》中也曾收錄了他的一首《靜中吟》:“習靜調元養此身,此身無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憲宗帝駕崩,太子朱祐樘即位,為明孝宗,又稱弘治皇帝,是明朝一位開明皇帝。即位後的孝宗追諡生母淑妃為孝穆皇太后,並將其墳塋遷至茂陵與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不久,有太監在桂林查詢到太后的留跡。原來當年李唐妹被官兵擄押進京時,曾路經城西牯牛山下古茶庵(今東安路)歇宿,在山下的清泉水池梳洗。朱祐樘聞奏,便下旨將古茶庵改名聖母寺,此泉池命名為聖母池,並責成官府精工修建,並派使臣到桂嶺修建了太后的先人塋,又在桂林市建宗廟紀念自己的瑤族母親。

    聖母池口上沿井欄為八面石雕,圖飾吉祥瑞獸,曾有俗名“八卦井”,又因事出皇太后,池的建築似池似井,建築出奇,留下了種種神秘。該池呈井狀,口徑達2. 30米,深7.3米,上下六層,全為條石疊砌,自上而下,分為八面。池腹稍敞,現在井底的水是汙水,根本無法飲用,井壁與常井之壁大異。

    在位期間,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頓吏治:凡是憲宗親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於是吏部尚書萬安、禮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繼曉等,或殺、或貶,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同時,更定律制,複議鹽法,革廢一應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稱頌,人稱弘治中興。

    孝宗在內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孝宗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他重用李東陽,謝遷,劉建等名臣,其三人內閣知名度僅次於朱棣時期的三楊內閣。但孝宗疏於武備,在軍事上無所建樹,對於北部邊患沒有采取什麼強有力的措施。 明孝宗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偉大的皇帝!因為他不但是明朝的中興明君,採取種種措施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賦稅,把本已經衰敗的明朝再度復興起來,而且還是中國歷史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因為母親的悲慘遭遇讓他深感皇帝擁有三宮六院的危害,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不封貴妃、美人,過著平常百姓幾乎一樣的夫妻生活,作為一個擁有無上權力的皇帝,這真的是非同一般。

    由於先天體弱,孝宗於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1505年6月8日)卒於乾清宮,年36歲。尊諡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孝宗死後,“深山窮谷,聞之無不哀痛”,“哭聲震野”。

  • 2 # 無聊00003

    什麼是好皇帝?好皇帝與好人的評判標準指定不一樣。一個好皇帝,對外縱橫捭闔,能屈能伸,保護國家利益。對內從諫如流,任用賢能,富民強國。就像李世民,開創大唐榮耀,是個好皇帝。但是殺兄逼父霸嫂,不是好人。

  • 3 # 秦鷹銳士

    並不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比較平庸,明朝中後期開始,但凡有些勵精圖志皇帝,都被文官評為暴君,昏君,而對文官聽之任之的,則便是致仁致善的聖君,當然了,像天啟皇帝等幾個除外

  • 4 # 歷史世外客棧

    政治方面矜矜業業,勤懇,史書記載了很多按下不表,在愛情上,他是中國唯一一個一夫一妻的皇帝,恩愛一生,是個好丈夫

  • 5 # 天揚314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他也是僥倖活下來)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被俘)的孫子,他母親是廣西一個吐司的女兒紀氏,是個偉大的母親。他幼年坎坷不幸,屢遭其父萬妃的迫害。其母為保護他受盡折磨最終也被殺害,救全他的太監張敏也吞金自殺。身為皇子吃的可是稀迷糊,沒有件像樣的衣服,還時刻有生命危險,選沒有一般尋常百姓家的娃幸福,所以說皇家的鬥爭太殘酷了。這些都拜他父親所賜,他父親也可憐,所不同的是他不像別人對萬妃進行報復,反而恭敬厚待,這點在歷史上所有皇帝中是很罕見的,很高尚,我想這就是他能稱為孝宗的原因之一了吧。

    其父就給他的是一個群魔亂舞的政治環境,當然軍事環境還是不錯的。如果繼續按照他老頭的那種搞法,再加上童年悲慘經歷報復他人的話估計明朝到他這也基本上關門大吉了。但是他沒有,他以德報怨,清除奸佞,勤儉樸素,勤於政事(好像開設午朝),寵溺兒子朱厚照,這與他的經歷有關吧;重用劉大夏(咱湖廣人)、李東陽等人,編成會典。這些作為使得明朝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史學家稱“弘治中興”,評價不可謂不高。晚期雖然也聽信宦官李廣,但也能及時醒悟,這個可能是他想透過修仙增強體質吧,畢竟小時候營養太差了,他最終壽命36年,在位18年,太短了,如果多活時間長點那畫面是多麼美好。

    我給小總結下,明孝宗思想品格高尚,治國有方,是個合格的好皇帝。在明朝十六帝中德排第一,文治可排第二。

    哎,好人不長命…

  • 6 # 打雜小組第一副組長

    歷史上大一統王朝 想看他的好壞 聽聽諡號就知道了 除開國皇帝外 守成之君能拿到仁孝 二字的都是好皇帝 古人早就承認了 蓋棺定論 不用現代人在這兒發表意見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明孝宗在我心目中,在我所知道的歷史史實指導之下,它是明代中後期為數不多的靠譜皇帝之一。

    自從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死了之後。往後的皇帝就越來越不靠譜了。明孝宗登基之後,一心想要中興大明。可惜在他繼位18年之後,年僅30多歲的他就因為疲勞過度而死去了。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三千佳麗。但他只有一個皇后,一個小妾。也因此導致了他,只是非常不昌盛。他有一個女兒和一個皇子。無奈這個房子是一個天生的弱智。但是皇子皇帝又不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硬是把他的弱智兒子扶上了皇位。所以他用了18年打下來的基業,被他兒子15年敗壞完了。

    弘治皇帝在整個中國曆代皇帝中並數不上。但是在明朝。還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由於自己的私心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然而自己的兒子並不是那種可以擔當大任的君主。

    所以他這一生的功勞全被他兒子給敗壞了。

    但是就他本人來說還是不錯的。

  • 8 # 新趣味手工

    與一般“皇二代”不同,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宮女在內廷書室看護藏書。一次明孝宗之父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知道後,命一宮女為紀氏墮胎。該宮女心生惻隱,不忍下毒手,紀氏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朱佑樘一直在冷宮長到六歲成為太子,可算是深知民間疾苦,他還是歷史上唯一隻有一個皇后,沒有立任何妃嬪的皇帝。

      明孝宗被稱為好皇帝,還和他本人素質很高有關係。他在太子時期,得到博學多才的程敏政、劉健等人的指點,熟讀經史,養成“仁孝恭儉”的品格,即位後仍手不釋卷,經常閱讀《孝經》、《尚書》,無怪乎人們稱讚他是明朝最為遵循儒家倫理規範的皇帝。

    明孝宗即位以後,馬上撥亂反正,罷黜佞幸之臣。最先觸及的是內閣大學士萬安,此人可說是一無是處,不會理政,只會高呼“萬歲”,被人譏諷為“萬歲閣老”。他升官的法門,就是巴結萬貴妃及其兄弟,投皇帝所好。孝宗即位以後,查獲了一個資料夾,上面署名都為“臣安(萬安)進”,每一件都是向憲宗推薦“房中術”的秘方。萬安的名聲本來就臭,言官聽說此事後,接二連三上疏彈劾,明孝宗順從輿論,把萬安罷官。

      接著被罷官的是另一個內閣大學士劉吉。劉吉下臺前向言官們封官許願,希望他們手下留情。這一招果然厲害,言官們都緘默了。但言官以外還有敢於直言的人,翰林院候補官員張昇首先出來彈劾,說劉吉把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和鉗制言路的賈似道合而為一,是雙料奸臣。明孝宗開始厭惡他,派太監下令將他罷官。

  • 9 # 肥牛大叔

    是個好人,不是一個好皇帝。

    對待大臣寬仁,對待皇親國戚有求必應。

    卻因為私情破壞國家,對明朝的破壞是隱性的,往往被人忽視。如果不是明憲宗給孝宗打下穩定的政局,如果不是處在明朝中期,他的昏庸舉措會帶來像明末的亂局。

    說說明孝宗的昏庸舉措有以下幾點:

    1.加速土地兼併。

    大手筆賞賜土地給皇親國戚,大約七千多頃。

    2.治理黃河豆腐渣工程,每次都是從新修建的地方決堤,而且新修建的堤壩只能保一兩年。

    3.京營佔役,讓士兵當建築工人,不操練,嚴重影響京營戰鬥力。

    4.鹽政敗壞,濫發鹽引。

    5.開中法,廢除商屯,影響軍餉,嘉靖時期才恢復商屯。

    6.廢除貪汙死刑,擴大金錢贖罪範圍。為了扳倒貪官劉瑾和嚴世蕃,只能誣陷他們造反。

    7.揮霍無度。孝宗個人生活節儉不假,但是他從事佛道活動,大肆修建廟宇,導致國庫空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謙恭有禮,善良溫順的普通人真的能在這個社會立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