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非夢妙文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莫名其妙。每個人都願意向別人炫耀自己風光的事,而極力隱藏丟人或出醜的事,這是人的本性使然。楊志不傻不痴甚至非常心高氣傲,他幹嘛要在面對晁蓋、吳用時去提自己丟失生辰綱的事呢?這不是自討沒趣,自己當眾出醜嗎?也許楊志這輩子最不願提及的事就是丟失生辰綱這事,這是他人生履歷中的一大恥辱,一大敗筆,他恨不得在自己的記憶中抹去這段經歷。事實上楊志這輩子最不願意見的人就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弟兄這七個人了,正是這七個人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然而,造化弄人,命運偏偏安排楊志跟這幾個人成了一個山寨的頭領,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這對楊志來說要多尷尬有多尷尬。雖然稱兄道弟,但楊志肯定不會跟這七個人成為真正的知己好友,因為在楊志心裡已經留下永遠抹不去的陰影了。事實上楊志在梁山是很孤獨的,大概除了魯智深、武松、林沖這幾個老朋友外很難有幾個人能跟楊志有共同語言。楊志是從心裡看不上梁山,瞧不起梁山這幫人的。也許還是他名門之後的虛榮心在作怪吧!關於楊志上梁山與晁蓋等人見面的情形,《水滸傳》原著是這樣說的: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岡動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

    楊志一直在提當年王倫邀請自己上山但被自己拒絕的事,因為這是楊志覺得很風光的事,但對丟失生辰綱卻隻字不提。反而是晁蓋提起了這事,眾人都大笑起來,同樣是大笑但含義各不相同。晁蓋等人是得意大笑,楊志則是尬笑,借大笑掩飾內心的苦澀!

  • 2 # 中山柴

    首先我要批評一下提問者,既然我們這些人都在挖空心思地探研《水滸》,就該把《水滸》讀得細一些,《水滸》雖不如《紅樓夢》那樣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研究,很多細節也是應該注意的,提問者說,楊志上梁山後,“見到晁蓋不曾提起生辰綱之事”,這個提問是不正確的,在“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歸梁山泊”一回,楊志隨眾好漢上梁山後,晁蓋就提到了當年生辰綱事,引得“眾皆大笑”。這當然是好漢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小說的寫作,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小說要打動人,最重要的是要合情合理,使我們有身臨其境的代入感,就如劫生辰綱一事,正是因為作者細緻入微的描述,才打動了讀者,使讀者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站在晁蓋一方,讀者會憂心計謀會不會被楊志識破,而站在楊志的角度,又會為楊志失盜後的命運擔心。

    人是有感情、有記性的動物,不是隻有七秒記憶的魚,因此,楊志上山後,遇到晁蓋一夥,雙方不可能在這件事上無動於衷,畢竟這一是件驚天大案子,二是雙方都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你說雙方都忘了這事,或雙方彼此不知,這豈不連起碼的生活邏輯都不顧了嘛,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啊。

    如果提問者真的沒注意到晁楊相會的細節,他提這個問題似乎就只剩了這樣一個目的,就是想在晁蓋楊志的微妙關係上讓大家作作文章,探討其中是否會存在一些貓膩、或狗血的劇情。我不能說這個研究方向不對,但至少在這件事上,是沒有任何研究意義的。

  • 3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天暗星屎窩挪尿窩,青面獸二上梁山泊

    楊志是天暗星,說他是個倒黴蛋一點都不為過,青面獸楊志乃是楊家將之後,一心想當官,每每不忘自己是令公之後,中過武舉,年輕時當了制使,卻因沉了一塊石頭獲罪潛逃,幾年後弄了點錢又去京城活動,錢花光了事沒辦成,就這事高太尉還真是堅持了幹部選人用人原則,老楊鬱悶貧困憤怒中手刃了牛二獲罪,遇梁中書恩賜,比武破格升任提轄,卻又失了生辰綱,窮途只得去吃霸王餐,官夢也只好跟著老宋招安去做了,可又偏病死於征戰途中,真是倒黴蛋一枚!

    然而,天暗星真是倒黴而來嗎?也不盡然。試想,楊志若沒有丟了石頭,在官場中或許會升官發財,但也是處於亂世濁界,亦是暗了;楊志若是京城求官得成,處於高俅門下,奸臣當國,與狼共舞,亦是暗了;楊志若是在梁中書門下一路順風順水,在貪官門下做了一官半職,類如奴才,亦是暗了;無奈上了二龍山,合了魯智深、武松,做了賊人強盜,亦是暗了;三山聚義打青州,隨眾人上了梁山泊,做了宋江大賊寇之下的從寇,亦是暗了。看來這位將門之後,得來“青面獸”之不雅稱謂,武藝高強,卻常屈居人下,報國無門,卻孤獨而去,恐怕到哪裡都是“暗”啊。

    其實,這個暗又何嘗不是楊志自己掙得的啊,這位楊志英雄除了官迷心竅外,在為人處事、心智行動上也多有不盡人意之處,其一,見識低下不及王倫,楊志一上梁山泊時,老大王倫就說“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亦且高俅那廝現掌軍權,他如何肯容你?”楊志不說自己的事,推辭說有個親眷的事需要去一下,哪裡是什麼英雄見識?其二,心胸狹小,“被高俅趕出殿府之後,楊志悶悶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為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玷汙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又吃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賣官不成,怨恨賣家,哪裡是什麼英雄心腸?其三,一附奴才相,“只說楊志自在梁中書府中早晚殷勤聽候使喚,梁中書見他勤謹”,“楊志新來,未有相識,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為了自己晉升,哪裡有英雄氣相?其四,欺凌下人,在押解生辰綱的路上,“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為虎作倀,哪裡有什麼英雄俠心義膽?其五,失了生辰綱,正要自尋絕路,“卻待望黃泥岡下躍身一跳,猛可醒悟,曳住了腳,尋思道:“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比及今日尋個死處,不如日後等他拿得著時,卻再理會。”逃避而去,哪裡有什麼英雄擔負?其六,宋江下山幫助三山攻打青州城,”楊志也起身再拜道:“楊志舊日經過樑山泊,多蒙山寨重義相留;為是灑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義士壯觀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一幅乖巧嘴臉,哪裡有什麼英雄氣度?其七,與張清戰時,竟嚇得“膽喪心寒,伏鞍歸陣”。哪裡有什麼英雄膽量?其八,三山聚義上了梁山,楊志說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說來是英雄一笑抿恩仇,楊志哪裡有什麼愛恨情仇啊。

    五百年後,不敢問施老先生,柴進名人之後、關勝名人之後、呼延灼名人之後,唯楊門之後楊志名運如此安排,何哉?正是:水滸英雄人青面,沙場無意寶刀男,世間少了一無賴,徒生百年萬人嘆。命運何曾臨凡子,一步一回上梁山,青天無須把酒問,楊志原來是天暗。

     

     

  • 4 # 泊圖泊途

    楊志在《水滸傳》裡面算是個存在感並不太高的角色,他一路走來,最後上了梁山,既是別人推動的,也是他一手造成的。有趣的是,楊志上山後只說了王倫曾邀請他上梁山這件事,但緊接著,卻是晁蓋提出“生辰綱”這檔子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呢,是楊志心粗?而且本來楊志在二龍山排在武松前面,到了梁山後,卻落在了武松之後,又是怎麼搞的?

    二龍山再次到風口浪尖還是由於呼延灼,呼延灼此行讓這片土地大為震動。在他人眼中,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 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由於三人武力都差不太多,而且楊志是先同魯智深佔的山頭,所以楊志理所應當就排在了前面。

    (《水滸傳》劇中楊志)

    楊志在當差的過程中,幹了兩件“大事”,一個就是丟了“花石綱”,一個是丟了“生辰綱”,這種讓皇帝享受,讓朝廷大官享福的兩件事都讓他辦砸了,高俅不信任他也算是有理有據的事。這些事也當然會傳到兩人高層耳朵裡,他實在不是特別讓人放心的人,而且他性格並不大氣可以說有點市井小民的特色,所以到了武松後面也並不是讓人很驚訝。

    在青州事件後,三山人馬順理成章的成了梁山的人。在慶祝宴上,魯智深先問林沖嫂子的事,林沖回答完畢後,楊志說起王倫的事,再之後就是晁蓋說“生辰綱”的事,可以說,晁蓋還是有些愧疚的,畢竟他直接造成了楊志的落草,他提出這件事,正是一種想化解矛盾的想法(新版《水滸傳》則是演繹成吳用自己捅自己一刀來洩楊志之憤,美化吳用)。但晁蓋大可不必佔百分之百的責任,楊志的處世風格經常容易得罪人,上下不同心,辦事就磕磕絆絆。

    (《水滸傳》魯智深、楊志和武松)

    丟了生辰綱之後,本來想花錢買回“官位”,但是失敗了,被牛二那麼挑釁,才動手,所以楊志不是個主動挑事端的人。在桃花山求救時,楊志也說過:“俺們各守山寨,保護山頭,本不去救應的是。灑家一者 怕壞了江湖上豪傑,二者恐那廝得了桃花山,便小覷了灑家這裡。”看得出他的確是優先考慮自己一畝三分地,不很大氣,和魯智深、武松區別很大。這個性格特點很關鍵,在上山之後的行為也就說得通。

    (《水滸傳》楊志和牛二爭端)

    楊志上梁山並不是看在了晁蓋的面子,或者說梁山晁蓋這面大旗,他其實是看好宋江。魯智深要集合三山人馬打呼延灼,是楊志提出找梁山,提出宋江值得信任,卻沒提到晁蓋。所以此時他對晁蓋並無好感。上山後可能會由於“哥們義氣”成為真正的夥伴也說不定(這句話純粹是一種猜測的可能)。

    好漢相聚被解釋成了“天意”,再加上晁蓋的態度,矛盾也就暫時放下了。楊志屈居人下時,很能想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上面對抗不是他的風格。高俅被活捉後,楊志反而對高俅非常憤怒,看來不是頂頭上司,他也就無所畏懼。

  • 5 # 任馳贏天下

    虎落平陽被犬欺,楊志在勇敢也是窮途末路,因丟失生辰綱而毀了前程,被逼無奈上了梁山。

    梁山大寨主晁蓋正是智取生辰綱的罪魁禍首,楊志雖然對其心有怨恨,可是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畢竟自己是投靠人家來了。所以就算楊志有怨氣那也得忍,所以提不提生辰綱的事都是一樣,不提還好,提了沒準要起分歧。

    楊志志向遠大卻機不逢時,兩次押運都以失敗告終。一次丟失花石綱,一次丟了生辰綱。兩次升官發財的機會都錯過了,最後一次不僅飯碗沒了,而且還得逃命。所以楊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委曲求全認命了。

    獨木不成林,你楊志上了梁山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況且楊志那時候已經是無家可歸之人,能與梁山諸位兄弟聚在一起也算是他的福分啦!還提及什麼失陷生辰綱的事,生辰綱的事算起來是你楊志失職,而對於晁蓋等人來說,這筆意外收穫足以讓梁山瀟灑幾年的。另外晁蓋等人幹得是劫富濟貧的勾當,說實話,這些人與楊志完全是兩類人。

    但是,楊志卻最終還是選擇了歸順梁山。梁山大寨是個招賢納士的地方,所以晁蓋是絕不會和楊志計較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就是緣分。楊志怎麼說也是楊家將的後代,所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往事不堪回首已成雲煙,何必再提,何況那時候各為其主,職責所需,和如今,同住一個山寨,共謀一個事業。有什麼過不去的,晁蓋等人的宗旨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就是梁山好漢的真實寫照。

    楊志隨宋江招安之後,在討伐方臘的途中病死在了路上。

    縱觀水滸傳楊志的一生,有句話形容他是最恰當不過的,那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6 # 學海一扁舟

    楊志,武侯楊令公之孫,外號青面獸,梁山排名第十七位,武藝超群,曾與林沖大戰三十回合而不處下風。因被晁蓋等人劫去生辰綱而四處流浪,最終在二龍山落草,攻打三山時併入梁山。在征討方臘的途中病逝。

    楊志上梁山以後之所以沒有提起生辰綱之事,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1.二龍山上因為生辰綱的事兒吳用已經用自殺來謝罪,楊志心中很惱悔。

    在攻打三山時,為了聯絡二龍山的英雄,宋江曾派林沖和吳用上山勸說。不出所料,楊志對吳用沒有說一句好話。不僅因為吳用一夥劫取了生辰綱,而且吳用還是主謀人,是出主意的人。因為這次生辰綱被劫,楊志差點兒丟掉了性命,幸虧得到公孫勝的勸說才留下性命。自然對吳用恨之入骨。所謂“唇亡齒寒”,吳用為了大局不得已自殺以贖罪,之後楊志憤然下山,不料卻被下了毒,幸得吳用搭救才保住性命,這使得楊志非常懊悔。

    2.當時的情形使得二龍山不得已併入梁山。

    二龍山雖然人馬強壯,到畢竟地盤有限,發展空間小,而且朝廷不斷派兵攻打,這也讓他們不能安心發展。在青州的地面上,朝廷之所以不貿然首先攻打二龍山,就是因為二龍山的實力較強,而桃花山,白虎山並無大將,朝廷攻打以後就敗下陣來。以後朝廷就會專攻二龍山,而二龍山並無天險,畢竟不是長久之地。

    3.晁蓋這個時候已經作為梁山泊的領導人,楊志來歸,自然不能提起這件事兒。況且梁山泊講究大義,楊志自然不能壞兄弟大義。

    最後一點就是,二龍山歸入梁山是一件好事兒,實力增強了,也不用再怕朝廷剿滅之類的。而且,各位好漢聚在一起又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樣的生活豈不美哉。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一點就是任何一個機構或者團體,都是會有一些小的內部團體的。比如梁山上有:晁蓋系,宋江系,二龍山系等等,內部也是暗流湧動。俗話說“人在屋簷下,哪有不低頭”,此時的晁蓋已然是梁山泊的領袖,楊志自然不能與他提及此事。所以說,楊志之所以不提生辰綱之事,除了二龍山所處的境況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吳用的捨身說服,才使得他接受這個事實。上梁山以後,自然比不得二龍山自己的地盤,晁蓋又作為梁山的首領,自然不能提及此事。

  • 7 # 睡前讀書

    楊志因為弄丟了生辰綱,所以和魯智深一起打下了二龍山做了山寨之主。後來三山聚義楊志歸順了梁山。那麼為什麼楊志沒有再提生辰綱的事了呢?下面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一.俗話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吳用等人劫走了生辰綱,楊志當然痛恨他們,可自己已經沒法回頭只能做“強盜”了,而晁蓋是老大,他怎麼能得罪老大呢?楊志當然不會這麼蠢了。

    二.楊志即使向晁蓋等人提生辰綱也沒用,什麼也改變不了,只能得罪一幫子人。生辰綱已經讓晁蓋拿來為梁山事業做貢獻了,楊志拿不回來了。晁蓋在梁山是很有威望的,就算晁蓋大度不說什麼,那梁山上的其他人難免不說楊志的不是。(梁山上的人有幾個不痛恨官府的,楊志提生辰綱就表示他想念著官府。)事情既然發生了,就沒有必要說些不切實際又得罪人的話。反證楊志也不可能再回過去了,他提生辰綱的事還不如老老實實為梁山做貢獻來的實在。

    楊志要是上了梁山還提生辰綱那不光得罪老大,還得得罪其他人,所以他沒必要再提生辰綱的事了。

  • 8 # 彎竹先生

    楊志,作為楊令公的嫡孫,本來的出身可謂高貴,但奈何人家根本不買他的賬,所以未能繼承家風或受祖上之蔭,成為一個像樣的武將,可算是門廳沒落。

    一開始,他僅僅是一個殿帥府制使,負責押送花石綱,只可惜,花石綱不慎落入黃河中,致使他畏罪而逃;後來因為賣刀的種種緣由,又怒殺了牛二,為此受到梁中書的器重,提拔為提轄,轉而又負責押送生辰綱。可惜他時乖運蹇,倒黴的是,偏偏生辰綱又被晁蓋等人劫去。

    為此,楊志氣得差點上吊自殺,後來實在沒了辦法,只得落草二龍山為寇········

    此後,當呼延灼攻打梁山之時,因破了連環馬,所以暫居青州地界。當時,在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二人,二龍山的魯智深和楊志、武松等,以及白虎山的孔亮,曾密謀聯合梁山泊,一起攻打青州,最後三個山頭的將領和嘍囉們也都歸入梁山,成就大勢。

    當時梁山的大當家是晁蓋,楊志面對當初劫取生辰綱的晁蓋、吳用等人,會說什麼呢?

    水滸第五十八回有提到此事——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

    這就有點反常了,當初生辰綱被劫,致使楊志有家難回,報國無門,還差點自殺。為什麼上了梁山,見著晁蓋和吳用等仇人,不怒反笑呢?為什麼他又說自己當初被王倫拉攏上梁山的事情呢?

    首先,楊志此刻是在梁山,人在此地自然言此地之言。“人在屋簷下”,本來就矮了人家一頭,難不成還造反報仇不成?不可能的,楊志根本無路可走,這個時候,算是晁蓋收留了他,救了他。

    人家收留了你,救了你,你還能惦記著之前的仇怨嗎?肯定不能。所以說,楊志到了梁山,只會感恩,不會記仇。

    其實,在黃泥岡上,晁蓋等人要是把楊志及老都管等人殺了埋了,也一樣是死罪。說不定,也會和上次劫取生辰綱的人一樣,不留下任何證據,誰也查不到。可晁蓋沒有這麼做,所以他劫取生辰綱,留下楊志的性命,算得上俠義之舉。就好像武松醉打蔣門神、魯智深打死鎮關西一樣。而楊志為貪官賣命,則不值得一說。

    其次,押送生辰綱並非光彩事

    生辰綱是什麼?那是梁中書搜刮老百姓而來的錢。幫助這樣的奸臣,押送老百姓的血汗錢,給當朝太師蔡京,也就是最大的奸臣,這算什麼?這是江湖好漢所為嗎?這等事,只會令人不齒。在官場也就罷了,現在是在江湖上,楊志更不會提了。

    新水滸中,宋江和吳用帶人到二龍山,結果楊志劫持了宋江,搞得吳用自殺表忠心,多少顯得有些尷尬,至少不符合原著中的楊志形象。

    對於水滸這部名著,個人認為就應該這樣細讀。仔細揣摩書中的人物,琢磨他們的心裡,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而不是想當然,或者用今天的眼光和價值觀去評判其人其事。

    不過話說回來,楊志確實挺可憐的,他努力想融入梁山泊,但或許出身讓他不甘心吧,所以他沒有朋友。他在徵方臘時病倒,都沒個靠譜的兄弟留下來照顧他,最後一個人在丹徒病逝。

  • 9 # 曲江家學

    楊志上梁山的時機,實際上是宋江率領大軍會同三山聚義打青州的時候,這時候楊志已經和魯智深、武松在二龍山當了很久的頭領了,期間經歷了那麼多事,如果要掰扯這些舊事,掰扯不完,施耐庵老爺子這部水滸也寫不下去了。

    而且,當時明顯地是宋江掌握大權,而吳用已經站在了宋江一旁,一同架空了晁蓋。尤其是三山聚義後,宋江又拉了一大幫自己的人馬上山了,這時候晁蓋已經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和局勢了——實際上不到兩回之後,就發生了晁蓋忍不過這種被架空的局面,強行下山打曾頭市而被史文恭射中的情節。

    面對這樣一位山寨頭領,無論出於同情,還是出於明理等原因,你還會有心思再去跟他掰扯這些前塵往事嗎?

    還有一個隱藏的關鍵點,而此時的宋江,一定已經向這些曾經的朝廷舊員丟擲過“招安”的路線,讓他們看到了將來安身立命的路。而這個路線有一個重要的描述前提,那就是朝廷奸臣當道,我們才採用這種方式來向皇帝表達意見,然後得到招安。那麼對於打劫生辰綱,梁山對這個事件的定調一定是這是他們反對奸臣當道的方式。

    楊志是十分渴望當官的,所以哪怕知道生辰綱是民脂民膏不義之財,梁中書蔡京不是好鳥,他都很樂意接下運生辰綱這一份差使。那麼反過來,此時這件事的定調關係到自己能不能透過招安路線當官,楊志自然不可能在這種定調上唱反調的。

    一點個人愚見,權作拋磚引玉~

  • 10 # 湘水微波

    楊志上梁山後,見過晁蓋等人,是否提過生辰綱的事,書中沒寫,我估計沒再提,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當時各為其主,如今已坐到一條船上了,還說那些有何意義。即便是在一起喝酒聊起,也就是一陣玩笑罷了。

    其實楊志於梁山很有淵源,甚至超過晁蓋等人。當初林沖在梁山落草,被頭領王倫逼要獻投名狀,剛好楊志路過,林沖想把他作為上山的見面禮(投名狀),結果兩人廝殺三十餘合未分勝負,當時的梁山寨大頭領王倫就力邀楊志上山入夥,被其婉拒,這件事並無多久記憶猶新。楊志現在即便走投無路再上梁山,或許王倫仍會接納,但自從丟失了生辰綱,亡命江湖,今時的楊志已非往日,灰頭土臉的,麵皮上怎麼也拉不下,故未作打算。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讓那劫走生辰綱的七個強人後來成了梁山新一代頭領。

    當楊志打聽到有個二龍山寶珠寺可以安生立命,便有心想奪取,卻在樹林中巧遇也在謀求上二龍山的魯智深。兩人原不認識,一番打鬥後才知是早已相互仰慕之人,只是素未謀面。沒想到天遂人願,遇到了同道中人,兩人聯手用計奪得二龍山,成了山寨的兩個頭領。

    晁蓋等七人成了梁山新頭領後,楊志對此情況瞭如指掌,但並沒想去投靠,估計也是過不了劫取生辰綱那個坎,一個制使軍官,落得個落草為寇,終是不平。

    後來日子久了也就坦然了。尤其是二龍山和桃花山遇到強敵,在打青州時二龍山與桃花山勢力顯然不夠,與梁山合作還是楊志向魯智深提出來的。

    如果要能對抗官府,把事業做大做強,那隻能強強聯手,至於生辰綱那件事早就風吹過去了。

  • 11 # 一笑君王

    提那些真沒用!宋押司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從而佔領了道德制高點:我們是正義的!到這裡來是歷史的選擇,你來了就是改邪歸正,是明智之舉!我們想辦法讓你來是挽救你的靈魂,你要感激涕零的!再後來,透過天降吉兆尋的天書,這些人是上應天命的星宿下界歷劫的!將來要神歸靈位的!透過洗腦,梁山好漢都緊緊圍繞在以宋江為首的天罡地煞系列團伙中,賣命廝殺!楊志自然也是天罡地煞之數,不管如何上山終於找到了歸宿。

  • 12 # 江水如鏡月彎彎

    提了,對自己有好處嗎?楊志才不會那麼傻,上梁山楊志也是逼不得已,既已至此,不得不先安頓下來,暫且認命,以後再慢慢從長計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分享一下記憶深刻的兒時順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