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憂雜影鋪
-
2 # 圈內風向標
金智英這部電影很真實,完全體現了韓國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待和限制。
大韓民國的女性人人都是金智英。
金智英的家庭條件其實要比她丈夫鄭太賢要來的好的。她們家是首爾市的,父親又是公務員。而丈夫老家是釜山的。
但在金智英的婆婆眼裡,你是媳婦是嫁進我家的,你就是低我家一等的。難得回老家一次,婆婆各種使喚金智英。
金智英和姐姐從小很努力,姐姐學習很出色。但在金智英父親眼裡,兒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鋼筆只有兒子的,沒有女兒的。
金智英在職場裡,她的工作能力是被上司認可的,但得到提拔的卻是男性職員。因為在她上司眼裡,女性職員就是會因為生育問題拖累團隊的。
在整個大韓民國,女性都是被差別對待和限制的
金智英為什麼會發病,如果她像她母親一樣,像她婆婆一樣甘心接受,甘心認命,金智英不會發病。
金智英就是因為不甘心,所以會對抗婆婆,所以會對那支鋼筆耿耿於懷。
因為她不甘心,所以一直想要出去工作,想要重新找回自己,想要證明自己,而種種困難讓她始終逃不出那個牢籠。
金智英發病了,發病也是宣洩。
可金智英的病在很多人看來是無病呻吟。就像這部影片上映後韓國男性打出2.8分。還有網民模仿《82年生的金智英》的形式,寫出了《90年生的金志勳》。書中講述了一個1990年出生的韓國男性的悲慘史。
金智英又是幸運的,金智英的丈夫是體諒她的,金智英的母親更是懂得作為女人的苦楚,他們都支援金智英出去工作找回自己。
實際的大韓民國,大多數人就是金智英爸爸、金智英婆婆,就是路上那個說“拿著老公的錢在家待著多好”,還有那個在咖啡店裡說“媽蟲真令人討厭”等等這些人。
-
3 # 呼呼哈
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應了,家庭主婦帶孩子那種壓抑感和對事業的渴望感。雖然不能讓更多的男性朋友醒悟,最起碼讓女人知道了自我的生理意義。看看身邊的花花世界,女人經歷了什麼?經過了什麼?女性首先是一個人,是否忽略了是一個女人之外的意義?
看了金智英,慶幸自己是一個男人,明白瞭如何去對待自己的另一半,如何讓她度過那個壓抑的階段。這部電影體現了韓國男女不平等的一面,這個方面不好改變,幾千年的存在,能一下子改變嗎?帶著壓抑的心情看完,讓腦子不由得浮現出那個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兒的那種無力感,替她著急,心疼她,畢竟是一種韓國的普遍社會現象。
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活,要照顧很多年才能長大的孩子,說話酸溜溜的婆婆,重男輕女的父親,對家庭主婦尖酸的路人們,無處不在的惡意揣測,都讓她心累。
金智英所經歷的,也是我們每一位平凡女性所經歷的,她將這些經歷寫成書,最後拍成電影,把這件事展現在觀眾眼前,提醒大家這種現象正在發生,女性所處的環境多麼惡劣。
這部影片的有趣之處在於人們對它的評價:「女性看了有強烈共鳴,男性看了沒有代入感」,影片中的金智英,正是現實中的我們,她所呈現的故事,會不會有一天也輪到我們身邊的親人?我感悟人生的無奈,社會的進步會改變這些嗎?
-
4 # 阿鳴說電影
作為韓國高分電影,本片真實反應了韓國社會男女不平等待遇,講述居家女人帶孩子非常的壓抑痛苦,對成就事業特別的渴望。如此主題電影也就是韓國敢拍,放在國內更本就不能上映,想看人性高分電影請搜尋豆瓣高分韓國電影,肯定讓你不虛此行,看個過癮。
-
5 # 檸檬姐看電影
很久沒有在看一個電影時哭過了。
《82年生的金智英》這個片子在情感方面渲染的程度讓我想起今年的《何以為家》,當時我坐在放映廳裡,百來個人在黑暗中一起痛哭流涕,堪稱奇觀。
看到最後,演員是誰已經不重要,甚至故事的結局是什麼也已經不再重要,觀眾在那個時間點受到共情,宣洩自己的情感。我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電影,也是一段生活。
《82年生的金智英》(後文稱《金智英》)也是如此。因為太過於真實,以至於我必須要時不時按暫停去消化片中的內容,緩解自己的難過。看這個電影我甚至都有一種感覺,似乎我就是編劇,每一個人物,每一句臺詞,都是以我過往的經驗書寫出來的。
在《何以為家》中,我們是賦予憐憫的旁觀者,我們哭的是角色的命運。而《金智英》是都市女性群體的生活寫照,我們為自己而流淚。
02
《82年生的金智英》的同名小說在韓國影響很大,電影上映之前,和原著有關的女性言論被網友拿出來輪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有意要挑起某些紛爭。
《82年生的金智英》的同名小說
可以很坦誠的講,這部電影填補了韓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題材真空。一直以來,韓國電影利用型別電影的形式講貧富差距,講歷史問題,講政治政策,但就是重男輕女等這類問題總是避重就輕。
可以說這部電影所帶動的社會話題性,力量之大可以讓人忽略掉許多劇作和拍攝上的不足。
電影《金智英》整體看是非常瑣碎的,前後只有一條金智英治療產後抑鬱的主線勉強串聯,在這條主線的牽引下,慢慢的勾勒出金智英的生活現狀。
金智英,82年生,家庭普普通通,事業也普普通通,與丈夫鄭大賢結婚以後過著平靜的生活,婚後二人育有一女,金智英辭職在家做家庭主婦。長時間脫離職場使她患上產後抑鬱,時不時會被不同的人“附身”。
電影近似白描,把金智英的生活全景式的展現。
從電影改編的角度來看,改編的方式並不算高明。首先原著是按照金智英童年,上學,職場,家庭主婦幾個人生階段順序寫成的,篇幅比較平均。電影《金智英》結構進行了調整,直接從金智英和丈夫的婚後生活開始講起,再以金智英學生時代和職場時代的部分片段進行閃回,以閃回的方式回憶金智英的過去。
但是閃回手段使得整部影片更為零碎,影響觀感。尤是在金智英變為丈夫金大賢的前女友開始說話這場戲,僅僅用金大賢的內心獨白就把原書的大量章節一筆帶過,如果沒有看過原著,這個部分確實摸不著頭腦。
另外一個需要吐槽的點就是電影的結尾過於粉飾。在最後金智英走入“春天”,成了作家,同時開始進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寫作。但願這是編劇對於女性未來的美好願景,而非迫於壓力將結尾進行避重就輕的處理。
不過瑕不掩瑜,《金智英》是具有力量的電影。比起電影本身,更重要的是電影所附帶的社會意義。在這一點上,《金智英》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03
但我想說的是,在這部電影裡,金智英所有境遇,哪怕有一個橋段是你或身邊人沒有經歷過的嗎?
影片中金智英每逢過節必出現在婆家,料理全家人的餐食,但她也有父母,也想在節日時回到父母身邊;
金智英和鄭大賢有了孩子,所有人都認為她辭職迴歸家庭是理所應當,沒有人關注她有多麼在意自己的職場。
孩子長大了一些,金智英想回歸職場,但她沒法做以前的工作,因為時間上不能勝任,她還要兼顧家庭,因此一個上過大學有過工作經驗的女孩子竟然動了去麵包店做兼職的心思;
弟弟以為姐姐金智英喜歡吃紅豆麵包,因為父親每次都會給她買紅豆麵包,最後他才知道,是因為他喜歡,父親才會買;
她所敬重的公司女前輩,到了年紀沒法再升職,而同期的男性早就成了她的上司,工作能力如此強的人開會時依舊會被男同事諷刺不照顧家庭;
更不用說從學生時代開始就隨處可見的性騷擾和性別歧視。
如果說像是《我不是藥神》或者《熔爐》這類電影,具有某些推動變革的力量,《金智英》更讓人感受到的是無奈,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更像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生活慣性。最悲哀的是,男女不平等的問題你知我知天下人都知,但沒有一條法律或政策能夠約束到這一點,也沒有人知道該從什麼樣的地方進行改變。
04
片中孔侑飾演的丈夫金大賢溫柔體貼,導致很多觀眾都覺得,廣大女性跟電影裡金智英的差別在於人家有孔侑。
但這不對啊。
用影片中的一句話就是:“不是鄭大賢幫你分擔家務,而是他本來就應該做家務。”
丈夫下班回家後給女兒洗澡;在發現妻子有精神隱患時及時去諮詢醫師;“不經意”把咖啡潑在對女性出言不遜的男同事身上;在妻子想回歸職場時提出自己休育兒假(然而到最後並沒有休假)。
鄭大賢只是做到了應該做的事情,就被許多人稱讚是完美的丈夫。而金智英為了整個家庭的犧牲更大,甚至影響了整個人生,為什麼這樣的改變大家都會覺得理所應當了呢?
只因為大家都不得不接受男女不平等的潛規則,甚至在生活中,我們許多無意識的行為會加劇這種不平等。
金智英被附身時說過的那些若有似無的真心話,像一把把刀扎入觀眾心裡。不知她弟弟重新買的那隻刻著她名字的鋼筆,能否讓她好受一些。
電影是夢,夢是用來戳破的。有些人說這部電影誇張,絕不是的,相反這僅僅是對現實生活一小部分的整合,現實永遠比電影誇張。
原著中的最後一章大體是這樣描述的:
金智英的心理諮詢師其實是個男性,當他意識到金智英真正的病因時,心裡是十分同情的。心理諮詢師反思了自己的過往,暗自發誓一定要對自己的母親妻兒好一些。
而轉眼,諮詢師的一個女同事因為“習慣性流產”的問題不得不離職休假,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手接替,導致他們的診所流失了一批患者,這讓他下定決心,下次招聘只要未婚單身女性。
這樣的結尾相比電影的,你會喜歡嗎?
-
6 # 影劇一刻鐘
看完這個電影給我的感受是:
我們這麼努力的堅持著,
不是為了去改變這個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改變我們。
活出自我,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需要堅持的努力,踏實的前行,
如果一個人不爭不搶不奮鬥,
又怎麼守護得住最珍貴的東西?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三兩天可成,
需要累積,需要沉澱,更需要提升,
任何時候,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你想要的生活也就隨之而實現。
-
7 # 蛋散一枚
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不平等現象,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有很多,最可怕的是現在社會風氣默認了這樣不對等的現象,公婆還是會把媳婦當外人,覺得女性育兒包攬所有家務是應當的,男性只要做一點家務反而會被誇;如果沒有父母幫忙育兒,沒有那麼多財力請保姆,那往往是女性犧牲工作機會在家育兒,本應該是自願選擇的事,最後成了被迫。有很多女性到現在依舊思想是找個好人家嫁了,不愁吃不愁喝就好,自然降低了自己的地位,很多男性也依舊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生了女兒,又想省兒子,,再生個女兒,就會表現出失望,大家還是缺少了很多深入探討兩性關係的交流,什麼時候男性,女性一起重視才會離平等更近一步。封建社會永遠欠全職媽媽一句對不起,希望所有的女性全職媽媽能像女主一樣堅強的走出來。
-
8 # 煙雨讀書
《82年出生的金智英》於2019年 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這部電影不僅為廣大的女性的發聲,也展現出了這個社會存在的性別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現象,金智英是千千萬萬女性的縮影,我們多少人又不經意間活成了像金智英這樣的人。
這部電影講述了1982年出生的三十多歲的平凡女性金智英 ,突然有一天發覺自己重複著自己的媽媽和姐姐那樣的生活,將自己困頓在日常瑣碎中,所做的不過是大家都以為理所應當的事情。
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評價總是低於男性。普遍認為女性就應該理所應當為家庭付出多一些。金智英也是一樣,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父母對弟弟極度偏心和寵愛,什麼都要讓著弟弟。她的媽媽就是一個無私奉獻者,為這個家庭勞心勞力,無微不至的照顧著父親和孩子。而父親卻理所應當的享受著這種舒適的生活。
金智英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孩要傳統、保守,檢點,長大成家後要做一個賢妻良母,伺候丈夫和公婆。當金智英成家後,不知不覺的重複著父母的生活時,她突然感覺到這不就是父母的生活嗎,而自己作為新時代女性,本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而今卻失去了自我,把自己奉獻給了家庭。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是逃不開這種生活方式,縱使自己有很多夢想和期盼,在這種社會氛圍中也和許多女性一樣,默默忍受著不公平的對待。
-
9 # 影視人小易哥
這部電影,是韓國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探討女性地位的女權電影,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很多中國的生活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中國文化歷史悠久,韓國自古以來在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多少都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和整個東方文化都是相似的,這是我們相同的地方,在這不電影,有幾點是深深的感受到有共鳴的。
第一點:在孩子出生後,大多數都是女性犧牲掉自己的工作,在家裡做全職太太,照顧孩子,都是老公在外面工作掙錢,這也就給了女性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挑戰,一個人帶孩子確實會很累,沒有人去分擔,裡面有場戲就是金智英一個人去帶著孩子外出,在地鐵裡面不方便,孩子哭鬧,她要想辦法哄孩子,孩子要照顧別的乘客的情緒,到公共衛生間裡面,孩子突然拉屎了,他要給孩子換尿墊,自己忙的也沒來得及上廁所。
第二點:金智英會放棄掉了興趣和愛好甚至於是夢想,這是電影裡面最讓人不能夠承受的一場戲,金智英在面對這些,使得她在心理上無法釋懷,精神身上出現了母親和姥姥的人格,她會在無意識當中以自己的媽媽和姥姥和跟老公、婆婆去溝通,這也是一種精神壓力外化的表現。
第三點:在韓國也會過春節,有時候金智英在婆婆面前會扮演一個好的兒媳婦形象,但是婆婆並不能明白她的不容易,有時候在春節的時候還要注意和婆姐這邊的相處,在這些細節裡面,我覺得都做的比較好。
所以說:如果說,金智英成長時期的傷痛,早已隨著時代變遷而消退,那麼她步入職場後的遭遇,則是書中共鳴最強烈的部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部電影,表現出來的女性角度。
-
10 # 女俠看電影
這部電影真的太日常,太平常。講的一個平凡的36歲女性的日常,全程看的讓人很憋悶,很壓抑,很無力,女性在這個社會上揹負的壓力太大,家庭事業,重男輕女,性別歧視,太難太難,電影的結尾女主角去看了醫生,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但這個問題會一直伴隨著她。
片中金智英的媽媽戳中了我的淚點,她以前為了供哥哥上學,在美好的年華里放棄了當老師的夢想去打工。結婚後還要為兒女操勞半生,女兒金智英得抑鬱症了,媽媽還想方設法去幫她,這段戲看哭了多少人。
即便是嫁給孔侑,生活也不會給你任何特殊優待。最難的是,這些無解的難題仍然只能獨自承受,誰能真正幫得上忙呢?“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是難熬時的一劑鎮痛劑,也是不斷妥協並逐漸喪失自我的麻醉劑。
看書時候沒什麼共鳴,看電影的時候卻一直在哭,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願每個女孩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
11 # 遊將軍
看完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後,個人感覺同情那些婚後身為家庭婦女的女性們。
《82年生的金智英》於2019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1982年生的金智英婚後與她的家庭及身邊發生的故事
金智英是一個普通家庭中的女人,婚後成為一個妻子,過著平凡的生活。妻子,同事,母親,女兒的身份讓這位普通的女性不知不覺中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假期到婆婆家做客,對比到婆婆家婆婆對自己的女兒以及自身的處境感到婆婆的冷落讓其覺得不滿,平時溫順的金智英也爆發了一點自己的小脾氣,丈夫深知妻子的不易,但也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的儘自己的一份力為妻子著想。
看似平靜又娓娓道來的手法,電影透過描述金智英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變化,來向觀眾表達出韓國女性的社會地位,讓人們產生共鳴,電影整體敘事平穩,氣氛溫馨,沒有強烈的主觀刺激感。
這種女性地位不僅韓國有,在中國也是常見的情況,普通家庭的女性在結婚生子之後大部分都成為了相夫教子的角色,生活中的種種瑣事,獨自帶孩子還要照顧丈夫的起居生活,其實也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如果再得不到家庭的支援,可想而知這麼一種身份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是多麼的難受,希望觀眾們透過這樣一部電影,能夠體會到家庭婦女的不易,多給予關懷,把自己母親父親與妻子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讓自己相夫教子的妻子能夠感覺她所做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雖然平常做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也是值得我們給予尊重和關愛,不要讓自己的妻子受委屈。
-
12 # 航航影像
其實我是在刷影片的時候看到這部電影的一小部分剪下,有個片段吸引了我,當我看到那個片段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必須去看它。我認為這部韓國電影不僅僅是拍出來給韓國人看,我甚至認為對中國人也極其之適合。
1⃣它首先講述了在一個大家庭裡作為女兒,因為在那個年代幾乎都有兄弟姐妹,自然父母的愛不可能分給每一個人都一樣多。特別是在父母有偏袒的心理下,分給每個人的愛就更少。可能因為很多原因,家裡的長子要放棄很多東西去補貼家裡也為自己的兄弟姐妹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往往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女孩總是做出犧牲的那一個。
2⃣結婚了,為人妻;生子了,為人母;碰到那種不理解自己的婆婆,心更累。要是自己的丈夫不理解,產後抑鬱分分鐘鍾就出來了。結婚後,生了孩子不能繼續有著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像一個空殼,重複做那些個瑣碎的事情,感覺人生沒有意義了。在外還被各種不同的眼光看待。
我其實想說的是,一個女生真的很不容易。從一個小女孩成長到一個女人,女生能承受的東西又有多少?面對現在這個社會,以為已經擺脫原來的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其實仔細想想看多數情況女生還是吃虧的。
這部劇一定是我在19年看過的最感動的電影,我覺得這部劇算是很好的詮釋了現在女性的生活。不論怎麼樣,總之對自己好點,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不要懼怕別人的眼光,不要被別的東西牽絆住自己的腳步。我又覺得感動,又覺得有點心酸,又有點搞笑。因為我覺得這很有可能是我將來的樣子,所以我希望我身邊所有的人都能聽從自己的心,無論將來發生什麼,遇到什麼事都能夠去克服。
-
13 # 影視禾木兄
女生必看,男生也必須看:鄭裕美、孔劉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
今天再慢慢看了,其實這部電影無意於男權女權,而是反映一個普通女性最廣泛存在的經歷。女人要跨越兩個家庭,相當兩次生命。在生孩子前後的兩個階段,可能會判若兩人,精神恍惚。
34歲那年,金智英患上了產後憂鬱症。她開始用很多不同女性角色的身份說話,有時是自己的母親,有時是過世的朋友、社團學姐。
這個設定很好,雖然女主的丈夫看似算顧家體貼,還幫點家務。但女主自從因生了孩子辭職回家後,就心裡空蕩蕩的,臉上的表情以及形態感覺像沒了靈魂,或是影片中說的“被附身”。
電影開場,就是密密麻麻的有關家務的鋪排。金智英在自己家收拾垃圾、吸地板、分門別類地整理孩子的玩具,摘菜、做飯、洗碗,削蘋果,…。難得有短暫的空暇,但很快就又被孩子的哭鬧聲打破,繼續投入週而復始的繁瑣的家務和育兒工作中。
這就是金智英和她的生活,當鏡頭對著她在家忙碌的背影時,顯得異常煢煢孑立,劇情越是像普通生活那樣演繹,越是真實的壓抑,全程被擊中。
女主透過“被附身”,只不過是假借他人之口,說出了自己的壓抑與不滿,似乎只有這種人格分裂式的方式,才賦予她言說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因為她是妻子、是母親、是兒媳,所以她要盡善盡美,一絲不苟,不能犯錯。
而這種對於女性的苛責,也是作者趙南柱創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初衷。
作者為什麼這樣取名?說是因為1982年出生的韓國女性當中,最常見的名字就是“金智英”。
我想,深層的意思,應該是象徵這樣一些在人群中最廣泛存在的女性,她們平庸、普通到無人看見,甚至像是無法獨立存在的附屬品,是弟弟的姐姐,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媽媽,是婆家的兒媳,也是公司男性領導的下屬職員。她的名字被抹去,她的聲音被淹沒,她的形象被模糊。
電影中女主金智英的處境,就是千千萬萬女性處境的縮影,這有毎個人自身角色調節的原因,更多是社會對女性的固化定位及偏見,以及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抹不去的影響。
當她們長大後,特別是結婚生孩子了,在犧牲自己照顧家庭的過程中,極容易出現精神問題。看電影時有種特別窒息的感覺。
可惜的是,這影片上映後,男性打分1.76分、女性打9.46分,局面兩極分化。
試問,為什麼男性觀眾不能從中看到自己媽媽、姑姑、姐姐,…妻子的影子?
只有真正換位思考,深入理解,才能真正讓更多“金智英”走出困境,幫助她們度過人生角色轉變期、價值失落期,重新調整到按照內心的想法生活。
#給女孩#
-
14 # 閱讀一生
《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一名南韓女性的成長故事,也道出了所有女性內心的痛楚。
在這個故事中,金智英從小就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在懵懵懂懂的成長中,不管在學校還是進入職場,像金智英這樣的女性始終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
金智英想在佈滿荊棘的道路上突出重圍,可是最後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中。面對迷宮中的重重圍牆,她走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其實,和金智英相似經歷的女性在南韓數不勝數。從女孩到母親的蛻變,並不華麗。
下面讓我們一起讀完金智英的故事,去體會女性的心殤。
1、女子如水的家庭1982年4月1號,金智英出生在首爾。母親將心愛的金智英抱在懷中,哭泣著向金智英的奶奶鞠躬道歉。奶奶說:“沒關係,下一個生男孩就行了”。
這樣的畫面似曾相識,金智英的姐姐金恩英出生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對話,而且奶奶經常對金智英的母親說:“一定要生兒子啊,至少要生四個兒子”。
奶奶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只有金智英的父親孝順她,剩下的三個兒子已經將母親遺忘了。“生四個兒子”成了奶奶人生中的金科玉律,不可撼動。
當金智英母親再次懷孕,醫生告訴她可以湊成三姐妹了。母親回家之後不敢告訴自己的丈夫和婆婆,一個人在廁所哭到了天明。
第二天早上,金智英的母親獨自一人前往醫院,將腹中的骨肉拿掉了。母親嚎啕大哭,自己親手殺死了孩子。醫生緊緊握著她的手錶示歉意,對她的不幸遭遇除了同情,愛莫能助。
過了幾年,金智英終於有了弟弟,母親生孩子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道:喜歡簡化公式的人這樣說:女人是一個子宮、一個卵巢;她是雌的,這個詞足以界定她。
金智英一家六口人蝸居在33平米的平房裡,兩個臥室,簡陋的廁所和臥室。
在六七歲的時候,金智英特別喜歡偷吃弟弟的奶粉,有時候媽媽會順便往金智英嘴裡灌一勺。但是,如果奶奶看到兩個姐姐偷吃弟弟的奶粉,會在她們背後狠狠打上一巴掌,奶粉從嘴裡和鼻孔裡噴出來。
在奶奶的眼裡,孫子的奶粉是金貴的,別人不可以隨便吃的。
吃飯的時候,弟弟總是吃最好的東西,而金智英和姐姐只能吃剩下的殘渣。不論什麼東西,弟弟總是獨享一份,而她和姐姐卻要共用一份。
有一次吃飯,媽媽過於偏心金智英的弟弟,結果金智英的姐姐氣的將筷子摔在桌子上。媽媽心中五味雜陳,她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也知道女兒心中的委屈。
金智英並不羨慕弟弟的待遇,因為從弟弟來到這個世界上,她和他就是區別對待的。雖然有時候金智英也會不高興,可是媽媽總是說:“當姐姐的,要讓著弟弟”。
當不合理被人為轉變為“合理化”,我們總是在適應所謂的“合理化”,卻很少去質疑和抗爭。
2、男女有別的教育上小學的時候,金智英在學校食堂吃午飯。老師按照學號來決定打飯的先後次序,班級裡男生學號都排在前面,女生則排在後面。
午飯的時間很緊張,每次到最後老師都會責罰一些女生。這些女生嘴裡填滿了飯,淚花在眼眶裡打轉。
後來,有個女生在課堂中對老師說這樣太不公平,應該調整打飯的順序。那一刻,教室的空氣凝固了,只有老師嘴角在微微的抽動。
不知為何,雖然不是金智英向老師提意見,可是她的腿在不停地發抖。
最終,老師同意了。
向擁有權力的人抗議不合理的事情,並去爭取自己的權利。這對金智英來說,是難得的一課。
可是,有個問題始終在金智英的腦海中盤旋:為什麼男生一直享有優先權?
這個世界只有兩個人:男人和女人。既然都是人,就應該有相同的尊嚴。
到了高中之後,金智英的學業很緊張。有一次補課到深夜,金智英剛上公交車,就發現有一名男子跟著上來了。在車上,男子一直站在金智英的後面。金智英害怕極了,就向旁邊的阿姨藉手機給父親發簡訊,讓父親趕緊到車站。
當金智英下車之後,那名男子也跟著下來了。金智英四處張望,卻沒有看到父親的身影,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這時,那位阿姨跑了過來,那名男子才悻悻的離開了。
父親趕來之後,不僅沒有安慰受驚的女兒,反而將她訓斥了一頓。在父親的觀念中,女孩子穿衣要保守,行為要檢點,遇到危險的人要懂得躲避,否則就是自己的問題。
金智英對那位阿姨非常感激,打電話向阿姨道謝。阿姨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世上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問題,絕對不是你的問題。但你要相信,這世上好男人更多!”
本來這件事對金智英造成了心理上的陰影,可是父親卻在無形中擴大了陰影的面積。如果不是阿姨的那番話,金智英很難走出來。
由於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金智英父親的鐵飯碗也保不住了,恰巧趕上金智英的姐姐考大學。本來姐姐想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大學,但是母親建議她去上師範。因為畢業之後好找工作,而且還有妹妹和弟弟需要供養。
後來姐姐走進了師範大學的校園,向現實妥協,將夢想扼殺在搖籃中。那一天,母親伏在桌子上痛哭流涕。當年母親就是為了供養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犧牲了自己的前途。
母親為女兒痛哭,更為自己痛哭。難道一個女性在家庭中必須犧牲自己去成全男性嗎?
臺灣作家龍應臺說:毫無選擇地,我是個女人。生下來便不是白紙,紙上浮印著千年刻就的男權價值體系。
3、職場是女性的迷宮大學期間,金智英參加了登山社,還交了男朋友。可是男朋友在大二就休學入伍了,異地戀讓彼此的感情出現裂痕,最終以分手而收場。
有些學長在背後議論金智英分手的事情,說她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沒什麼意思“。這句話正好被金智英無意中聽到,瞬間戳中她脆弱的感情線,悲傷無處躲藏。
大學畢業之際,金智英向幾十家企業投簡歷,但是杳無音信。她從同學口中得知,即使你再優秀,但只要是女性,那麼在找工作方面就會受到歧視。
後來金智英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她緊張地徹夜未眠。在面試中,面試官問如何應對客戶的性騷擾,金智英認為應該找藉口迅速離開這樣的場合。
那次面試沒有透過,金智英繼續參加其他的面試,可是迎接她的卻是面試官無端的諷刺與嘲笑,甚至性騷擾。
金智英面對鏡子發洩內心壓抑已久的怒火,也只能這樣了。
畢業典禮很快要到了,金智英沒有找到工作,根本沒有心情去參加。可是,這個決定惹惱了父親,父親訓斥道:“我看你就乖乖的嫁人吧”。
金智英沉默了。不過當天她就收到了面試透過的電話,喜極而泣。
一個女人的人生使命,並不是成為傳宗接代的工具。
初入職場,金智英為同事衝咖啡、訂外賣、擺放餐具,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領導很欣賞金智英的能力,對她說:“同樣是職場新人,為什麼這些事情都要由女職工來做呢?為什麼男職工不做呢?”
有時候,金智英需要跟隨領導去應酬客戶。當客戶是油膩的老男人時,金智英需要忍受粗俗的言語和動手動腳。即使金智英的領導在場,也無能為力。
不僅如此,金智英還了解到了自己比同等資歷的男職工薪酬要低不少。
當看清職場的現實後,金智英慢慢的有些心灰意冷。
曾經的意氣風發,在牢不可破的規則面前,心有不甘地低下了頭。
4、生孩子不只是女人的事結婚之後,金智英和丈夫鄭代賢的工作很忙碌,聚少離多。偶爾在一起吃吃飯,看看電影。
有一天,丈夫讓她填寫結婚登記書,其中有一項需要確認孩子的姓氏隨父還是隨母。丈夫說姓鄭吧,金智英也這樣認為,免得以後還要跟旁人解釋。
可是,金智英突然意識到這個社會貌似改變了很多,但是本質的東西卻一直未曾改變。
有時候,人去制定規則,回過頭來也要受到規則的束縛。
其實,最讓金智英不堪的便是回婆婆家。每次回去都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怎麼還沒有懷上孩子呢?”,而後便是親戚對金智英身體問題的各種猜測,這讓金智英無處躲避,只好沉默。
回家的路上,丈夫說乾脆就生一個孩子,堵上別人的嘴巴。金智英知道生孩子不是一件小事,但是丈夫卻認為她並沒有失去什麼。
丈夫的態度激怒了金智英,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妻子將會失去什麼。
懷孕之後,公司為了體恤員工,允許金智英晚三十分鐘上下班,也就是說上班晚三十分鐘,下班也晚了三十分鐘。
在地鐵中,金智英挺著大肚子站在車廂中。有一位年輕女子嘲諷道:“肚子都大成這樣了,還出去賺錢!”。她瞬間淚崩,趕緊從眾人的視線中逃走。
眼看快到預產期了,金智英和丈夫商量孩子出生之後的問題。最後的結果還是金智英辭職,畢竟丈夫的收入比她多。
丈夫說自己可以幫忙帶孩子,金智英反問道:“能不能不要說“幫”我?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不是你的孩子嗎?”
辭職那天,金智英對未來沒有任何的預知和計劃,只好努力去適應。
在醫院檢查的時候,大夫告訴金智英懷的是女孩。這讓金智英心中倍感壓力,母親告訴她再生個男孩就行,婆婆說沒關係。
怎麼會沒關係呢?金智英心知肚明。她聽身邊的女友說,只有生了男孩才能昂首挺胸。
在分娩過程中,金智英痛不欲生,只能靠止痛針來緩解生產的痛苦。
這種痛會烙在女人一生的記憶中,似乎新生總要伴隨著不可避免的痛楚。
5、全職太太的辛酸伴隨著女兒的出生,金智英開始了家庭主婦的生活。每天除了帶孩子,還要做家務,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金智英深深體會到“持家”二字的沉重。
可是,在熒幕上總是看到可愛的孩子和偉大的母親。回到現實中,金智英領悟到在“偉大”的背後是不堪重負的靈魂。
有一天,金智英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正好看到冰激凌店正在招工。金智英想讓自己有份工作,同時還能照顧女兒。
當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之後,丈夫不同意。丈夫認為妻子在做她不喜歡的事情,可是卻沒有體味到妻子的艱難處境。
當金智英帶著女兒來到公園的長椅上,不遠處的幾個男性在背後議論著金智英:”每天帶孩子無所事事,完全依靠丈夫而生活的女人“。
金智英又一次從眾人的視線中逃走了,連她都認為自己太丟臉了。
面對著生活的重重壓力,金智英再也無力支撐疲憊的心靈。有時候,她彷彿變了一個人,或者說經常在扮演著好幾個角色,而且這些角色都是她身邊的人。
金智英變了,徹底變了,她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金智英了。
丈夫帶著金智英去看心理醫生。剛開始心理醫生認為金智英是產後抑鬱症或者育兒抑鬱症,可是隨著治療的深入,醫生對金智英的人生經歷有了全面的瞭解,卻無法判斷金智英的精神問題歸於哪一種。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心理醫生從金智英的故事中看到了南韓的女性在人生的道路上揹負了太多無法訴說的辛酸。
雖然金智英在長期的治療中未能痊癒,但是症狀減輕了很多。
她還想成為一個正常人,成為一個正常的母親,傾盡一生的心血去愛自己的女兒,就如同母親愛她一樣。
母親不想讓金智英走自己的老路,同樣,金智英也不想讓女兒變成今天的自己。
小時候,臥室的牆上貼著一張世界地圖。母親告訴金智英:“就算以後不能去很多地方,也要知道這個世界很大”。
金智英看到了世界很大,卻沒有想到自己生存的空間如此狹小,連佈滿灰塵的靈魂都無處安放。
6、再見,金智英有人說,我們的一生要活出真正的自我。這是內心的吶喊,可是時代的洪流將我們裹挾其中,每個人都變成了一葉扁舟,與滔天的巨浪做著殊死抗爭。
當巨浪卷著龐大的身軀砸下來的那一刻,“自我”是否如同岸邊的礁石屹立不動呢?
其實,金智英就活在我們身邊,從未遠去。
一個人到底要歷經多少磨難,才能勇敢的活著呢?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有時候,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不管是否熱愛生活,生活還是要繼續。
金智英還要繼續活著,繼續在路上躊躇向前。如果我們有幸陪伴左右,請照看好金智英的靈魂。
願每個金智英都能走出困局,歸來仍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回覆列表
電影說實話並沒有原著好看,不過主題都沒變,都是講述女性的不平等。最大的感受還是男性要多幫助,多瞭解女性,他們並不是你所謂的生育工具。(韓國)
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有一家六口,奶奶、父親、母親、姐姐、弟弟和她。
除了金智英父親和弟弟,也就是家中男性,而金智英的奶奶、母親和姐姐都遭受過因為性別帶來的不公平對待。
金智英奶奶
在婚後不但替人種田、做生意、做家務,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成功養大了四個兒子。而金智英的爺爺卻從未盡過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責任。金智英的奶奶從未對爺爺有過任何怨言,在奶奶看來“丈夫只要不在外偷腥,不動手打妻子,就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對配偶要求低到了這個地步,從而可見當時的女性到底有多卑微。
金智英的母親
一出生,因為是女性,就不斷地在“讓步”。明明五個孩子中,她成績最好,但為了家裡的大哥和二哥的學業順利,她放棄了學業,放棄了當老師的夢想,一個人去外地工廠做女工。
女性的地位低到如此地步,她們每天吞下一顆又一顆提神丸,臉色發黃,沒日沒夜地工作所賺來的微薄薪水,大部分都用來給家中的哥哥或弟弟交學費。
婚後的金智英母親,也是在“讓步”著。金智英曾問她,婚後的你為什麼不繼續自己當老師的夢想?
金智英母親淡淡地答,“現在要賺錢供你們讀書啊,哎呀,都一樣啦,現在的媽媽們也都是這樣過日子的。”
金智英的姐姐金恩英
身為家裡長姐,偷吃了弟弟的奶粉,被奶奶發現,奶奶會毫不留情地朝她背部狠狠地拍下去。
明確奶奶心思“膽敢貪圖我金孫的奶粉?”的她,下定決心從此再也不吃奶粉了。
家裡的家務是金智英和金恩英幫著做,弟弟從不動手。這是為什麼呢?沒有人去問過。
長大後的金恩英到了選擇大學時,正逢家庭遭到經濟危機,她被迫放棄了電視製作人的夢想,聽從家人的意願去了一所師範學校。
主角金智英
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愛,有那麼一幕。她補完課回來,她曾遭到一名陌生男生的尾隨,相當危險,還好有陌生女子幫助才渡過一劫。回到家裡,金智英的父親沒有給予關心,反而斥責她,“為什麼偏要去那麼遠的補習班補習,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麼裙子那麼短……”
婚後帶孩子去買咖啡,孩子在咖啡廳大哭,被人指指點點,被稱為“媽蟲”,真是可悲又可伶。
這就是金智英家庭女性的待遇,願每個女人都能被溫柔以待。同時我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認真審視一下這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