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注意歷史的細節

    第一,滿族與金代女真人確實有極大差距:今天的滿族是頭型金錢鼠尾,服飾是廣字領內襯外套馬褂。這樣的打扮在至今為止流傳下來的金代女真人記錄中難尋其蹤,根據記載金代女真人整體形象是“辮髮左衽”,雖然也剃髮,但整體頭髮留的遠比後來滿族要長的多。

    最詭異的,就是女真文的失傳。金代女真人發明了借鑑漢字的女真文,可清代滿族用的確實回鶻式蒙古文改良過來的滿文。

    實際上女真文的失傳也是史學界的一大謎團。

  • 2 # 人文哲思坊

    滿族人不是通古斯族人,滿族不是起源於通古斯,其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起源於靺鞨族中的黑水靺鞨。通古斯是個地域概念,而非民族名,但是滿語屬於通古斯語系。

    大體在漢魏兩晉時期稱挹婁(yilou 洞穴、穴居之意),南北朝時代稱“勿吉”,原意為“深山老林”,隋唐時期稱“靺鞨”。都繼承自兩千多年前的“肅慎”族一系。此民族一直居住在東北。傳說,在堯舜禹時代已經與中原有了聯絡,禹定九州時,周邊各族“各職來貢”的其中就有肅慎族,“楛hu矢石砮”是該民族進貢中原民族的“特產”,這個在考古中可以證實。

    遼朝時期稱“女真”,為了避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名諱,也稱作“女直”。“鄰居”契丹族逐漸強大起來後,女真被迫契丹稱臣,經常為契丹貴族進貢“海東青”。女真族的完顏部落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脫離契丹族的統治,該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後,於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

    隨著蒙古人滅亡金朝,女真族四分五裂,在明朝初期“女真”又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

    公元1615年,建州女真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統一各部,國號稱為“大金”,史稱“後金”。公元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州族”。1644年,明朝滅亡,滿族入關進入中原,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由於清朝的建立者為滿人,所以又稱“滿清”。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讓你比較滿意,就請關注“拙誠學塾”。

  • 3 # 魏東雙

    滿族源於通古斯較為靠譜。

    因為女真與北方漢族融合百年,已高度社會化,有自己的文字、文明。

    努爾哈赤時代的滿人還處在部族時代,也沒有自己的文字。

    滿族源自女真不符合文明發展的規律。

  • 4 # 常行居士

    這個不是謠言,滿族人的祖先確實是通古斯人。不過後來的滿族人已經大量混入漢族人的血統,真正的滿族人幾乎沒有了。

    通古斯人是被誤認為是東胡的西伯利亞黃種人

    當俄羅斯人(斯拉夫人)看見西伯利亞地區生活著一群黃種人,就認為這就是突厥人(匈奴人)所說的東胡人,於是就把他們稱之為Tungus(通古斯),雖然音譯是“通古斯”,但實際發音是“東古斯”,俄語中的t發音近似漢語拼音的d(德),而不是t(特),所以俄語Tungus發音近似“東古斯”,而“東胡”在古代漢語中的發音也是“東古”(古代“胡”發gu音)。

    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

    清朝末年的滿族人:

    這些西伯利亞的黃種人只是被俄羅斯人(斯拉夫人)稱之為“東胡人(通古斯人)”,實際上他們不是真正的東胡人,真正的東胡人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也就是女真人的祖先靺鞨人或鮮卑(室韋)人。

    女真人:

    這種西伯利亞通古斯人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一部分來過中原,漢代兵馬俑中的“胡人俑”裡就有他們的形象: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祖先在明朝之前就從西伯利亞來到了中原,DNA研究證明愛新覺羅家族的基因更接近蒙古人和契丹人,這就說明他們的祖先在蒙古滅金之前就已經在東北地區生活了,當時的東北地區同時存在著蒙古政權、耶律留哥的契丹政權和蒲鮮萬奴的女真政權,所以愛新覺羅家族的基因混入了大量的蒙古血統和契丹血統(而女真血統基本沒有)。

    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兒:

    明朝初期,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歸附明朝,被明朝封為建州衛都指揮使,並把他們當成女真人的一個分枝,稱為“建州女真”。

    到了努爾哈赤的時候,就開始聯合蒙古,起兵推翻明朝,建立了清朝。

    所以說,滿族人的祖先確實是通古斯人。只是後來混入了漢人、蒙古人、契丹人、女真人的血統。

  • 5 # 鳶飛九天2018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開始流傳了滿族是通古斯人的說法。但實際上,現在根本就沒有通古斯人和通古斯族的說法,通古斯只是作為一個語系出現。而這也正是滿族和通古斯的關係,因為,滿族語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南部分支,而滿-通古斯語族則屬於是屬於阿爾泰語系。

    通古斯人(鄂溫克人)

    當然,最早通古斯的確是指的是民族,但卻與後金國建立者女真人關係並不大。通古斯人是俄羅斯人對遊牧於西伯利亞地區鄂溫克人的稱呼。當然,鄂溫克人與女真人也是有關係的,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中國東北最早見於歷史記載的居民之一——肅慎人。

    滿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肅慎人。在傳說之中,肅慎人甚至能追溯到舜禹時代。據說,大禹定九州時,來朝貢的周邊各族就包括居住於東北地區的肅慎人。當時,“肅慎”被稱為“息慎”。《國語》中更是記載了肅慎人向周武王貢獻“楛矢石砮”的經過。可見早在周朝之時,肅慎人就已臣服中原王朝。

    肅慎人

    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肅慎人開始被稱為挹婁,此時的挹婁依然處於部落時代,被活躍於松花江中游一帶的夫餘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史書對挹婁的後裔,開始用“勿吉”和“靺鞨”來稱呼。但實際上,這兩個名字實際上是同一個詞語。

    在北魏太和年間,推翻了夫餘奴隸主的統治之後,靺鞨,或者說勿吉開始發展壯大,在松花江、黑龍江等流域形成了七部,分別為慄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唐朝期間,靺鞨族的首領大祚榮被唐玄宗封為了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的官銜。從此,靺鞨開始以渤海為號。

    渤海國遺址

    從建國開始,渤海國存在了200多年,它也始終臣服於唐朝,成為唐朝在東北地區忠心耿耿的藩屬國。最鼎盛時,渤海國疆域從如今的遼寧開原市至丹東市以北,一直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向東則抵達大海和朝鮮半島,幾乎佔據了大半個東北。最鼎盛時,渤海國境內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經濟、文化都十分發達,被稱為“海東盛國”。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唐朝末年,同樣活躍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契丹族開始崛起,並最終滅亡了享國200餘年的渤海國,曾經強盛一時的靺鞨族開始四散各地,許多人也因此逐漸被漢族或其他民族同化。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仍保持著靺鞨的生活方式。

    曾經的靺鞨七大部之一黑水靺鞨,在唐朝時就曾被唐朝皇帝封為勃利州刺史。渤海國滅亡之後,黑水靺鞨開始向南遷移。遼國的建立者契丹人,則將這一支靺鞨人稱之為為“女真”,為了避諱,有時候也稱其為“女直”。

    滿族

    遼國將女真分為了兩部分,分別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指的是女真人中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一部分。他們居住於松花江以南較為溫暖、同時經濟較為發達,開發較為完善的地區。而生女真則分佈於松花江以北黑龍江流域。生女真的發展十分落後,他們甚至仍處於奴隸時代。

    然而在冷兵器時代,處於野蠻原始時代的民族,反而武力更為強大。北宋初年,生女真中的完顏靠著強大的武力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尤其在獲得鐵器,掌握鍊鐵技術之後,完顏部的實力開始迅速擴張,並逐步統一生女真。公元1115年,以完顏部為核心,在首領阿骨打的率領下,女真人起兵反抗遼國,並最終覆滅了遼國,建立起來女真人的第一個政權——金。

    金國

    女真人在與北宋聯合滅遼之後,隨即又推翻北宋,佔領了最繁華的中原地區。隨後,大量女真人開始遷入中原定居。隨著大量進入中原的女真人,不可避免的,這些女真人被漢族同化,女真人的民族特點基本消失。在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後,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經與漢族無異。

    金朝滅亡之後,仍居住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依然保留著女真人傳統的漁獵生活方式,也因此,這部分人仍然保持著女真的民族特點。在《元史》中,就多次記載了元朝徵調女真人出征的記錄。除此之外,當時的女真人在元朝的統治之下,被要求捕捉海東青,以供元朝統治者玩樂。

    明朝女真各部

    到明朝時期,散佈於整個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開始被分為了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東海女真。最終,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逐步崛起,並最終統一女真各部,確立了八旗制度和後金政權。隨後,將國號改為“清”的女真政權,更是入關佔領天下,建立起來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清朝。

  • 6 # 北洋海軍炮手

    不請自來。

    好了,言歸正傳。民族主義蛋白質經常造謠說滿族是打通古斯來的外來民族,那就我先掛一下所謂滿族打通古斯來的這一謠言的出處。從這應該能看出,這條謠言就是清末那些所謂的革命者編的,先不說狗屁不通,單單是這其中種族主義的惡臭味就令人作嘔。很明顯,辛亥遺毒還沒清理乾淨。

    畢竟這幫“革命者”就是追求種族革命,追求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他們要的是漢國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所以要感謝隆裕太后和袁世凱,使清政府和民國政府之間平穩的交接了政權,才避免了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那樣分崩離析的結局。

    那為什麼鄂溫克族是通古斯人呢?實際上這是俄國雅庫特人對鄂溫克族(俄國稱其為埃文基人)的稱呼,因為鄂溫克族人也吃豬肉,也因為雅庫特語屬於突厥語系。而俄國人征服西伯利亞之後,就從雅庫特人那裡沿用了通古斯這一稱呼;另一邊,清朝稱呼鄂溫克族為索倫。不過現在不管是中國還是俄國都按照其本民族意願廢除通古斯人這一稱呼,分別改為鄂溫克族以及埃文基人。《中國大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

    怎麼樣?驚不驚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不過話說回來,按照這個含義,只要是吃豬肉的民族都是通古斯人,而且數量還不小。

    最後,滿族和通古斯有什麼關係呢?那就只能從語言學這個角度來說了。根據語言學,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因為語言學家發現滿語和鄂溫克語可以想通,那時候鄂溫克族還被叫做通古斯人。而且這個語族下面涵蓋了多個民族,滿族是這個語族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通古斯與通古斯的起源》

    冷不丁一看有十多個民族呢,現在也有學者認為,滿語應該單獨作為一個語族存在,而不應該被納入通古斯語族當中。不過也許是因為這層關係,通古斯語族被改成了滿通古斯語族。

    同時文章也指出,由於通古斯一詞在語言學上的應用,導致其被民族學引用。但是西方人不像當年的“革命者”以及今天的民族主義蛋白質那樣不長腦子,西方人的概念中,通古斯民族指的是通古斯語族所包含的民族統稱,並不單指那個民族。畢竟鄂溫克族已經不再被稱為通古斯人了,所以這個通古斯就泛指了通古斯語族。所以,通古斯一詞在語言學上和民族學上的重合並不代表其含義相同。

    不過現在也有人把通古斯這個概念引進到人類學當中,並整了一個通古斯人種出來,不過仔細一看,這個通古斯人種怎麼和蒙古人種有關係呢。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學本來就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學說,這個通古斯人種的說法好像還沒有達成共識。還是《通古斯和通古斯的起源》

    另外,在地理學上也沒有通古斯這個概念。說穿了,除了語言學意義的通古斯,民族學沒這個概念,人類學上不僅沒達成共識,而且通古斯人種還被納入到蒙古人種當中,這打臉打的真是啪啪響。

    那麼滿族是從哪來的呢?不想多說,滿族源自於女真,而女真源自於肅慎,簡單來說也就是肅慎——靺鞨/渤海——女真——滿洲這條歷史脈絡。如果從創世神話來說,滿族的創世神話是仙女佛古倫吞食朱果而生布庫裡雍順,這是不是和殷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一個套路。殷商出自於東夷,看來滿族的先世極有可能出自於東夷族群,畢竟古代東夷的範圍很廣,整個環渤海都有東夷族群分佈,因此部分東西族群被納入到肅慎當中也極有可能。哦,對了,沒記錯殷商則是扎辮子的。所以我現在越來越相信滿族出自於東夷了。

    好了,那麼滿族是中國土生民族嗎?答案是當然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範圍,歷史上不管是哪個政權、民族,只要位於或者重心位於這個歷史範圍內都屬於該國曆史。要不然希臘為什麼一直逼著馬其頓改國名,因為歷史上馬其頓屬於希臘的歷史範圍,是希臘歷史的一部分,不屬於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所以希臘一直逼著馬其頓改國名,要麼改成北馬其頓,要麼改成上馬其頓,要麼就滾粗。

    我國的歷史範圍是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就是這片美麗的海棠葉。這是邊疆史學者譚其驤先生提出來的,併為歷史學界所接受的。而滿族及其先世肅慎、靺鞨等族群都在這個歷史範圍內,尤其是滿族興起的時候已經到了遼河流域了,所以滿族如何不是中國土生民族!

    最後我把地圖炮放這:誰說滿族是打通古斯來的,我看你丫才是通古斯來的,你全家都特麼打通古斯來的!

    全文完

  • 7 # 史海閒聊

    滿語屬於通古斯語系,但滿族不是通古斯語系,滿族不是通古斯語系,滿族是女真語系,歷史上建立高句麗的扶余人是近親,滿族人應該說是扶余人北上更為合適。

    大多數滿族是從人類學上分,屬於東北亞沿海的蒙古族,也就是滿洲的朝鮮。臉型以窄長臉型和瓜面型為主。這是清代旗手的畫像,是舊照片,還是現代滿族的畫像。人們可以證明這一點。

    通古斯是俄羅斯雅庫特人對鄂溫克人的一種稱呼。俄國人使用這個名字,所以那些與鄂溫克人同源的人可以被稱為通古斯。但是,由於我國的正式名稱是鄂溫克族,不使用通古斯族或通古斯人,所以現在使用這個詞顯然是對我們的官方不利的,只有少數人仍然使用這個詞。想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嗎?

    而黃河型別則稱為蒙古東亞型。

    其次,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雖然滿族被分為通古斯語,但事實上,唯一能與滿族交流的語言只有錫伯族和赫哲族。鄂倫春語,鄂溫克語和滿族語沒有聯絡。儘管雙方相似,但仍存在很大差異。

    因此,認為滿族人既不是通古斯人,也不是通古斯人。歷史上最接近滿族的民族是在高句麗建立扶余人。滿族人或女真人更適合稱扶余人為北方人。

    因此,南通古不是通古斯人,而是扶余人北上。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朝鮮半島有大量的滿語朝鮮種。因為朝鮮族中有大量的扶余民族,但是朝鮮族中的滿族人比例卻沒有滿族人高。這是因為在韓國人中有大量的朝鮮土著人。

    華北和華東地區,滿洲朝鮮型別低頻分佈,和唐朝滅掉高句麗以後,遷移了一部分高句麗人口到中原地區有關係。

  • 8 # 媯離

    滿族這個民族是明朝後期才形成的,是雜胡。奴爾哈赤那一部百分百是從通古斯遷徙過來的。先到朝鮮,後被朝鮮人趕跑,明朝收留安置他們在黑龍江一帶。朝鮮和明朝的歷史都有記載。

  • 9 # HuiNanHistory

    什麼是通古斯人?什麼又是通古斯語?

    如果想要了解滿族與通古斯的關係,就必須知道上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通古斯(Tungus)這個詞來自於西伯利亞。

    十七世紀初,俄國向西伯利亞地區殖民時,意外地發現雅庫特人(Yakut)將當地生活的鄂溫克人(Ewenki)稱作“通古斯”。

    所以,通古斯這個詞的流行,最初是以俄語的形式傳播開的。在俄語中,通古斯寫作Тунгус,在雅庫特語中的讀音即Toŋus。隨後,通古斯族的說法進入到歐洲人的視野,成為一個民族分類的術語。

    十八世紀的漢學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在編寫《中華帝國及其所屬韃靼地區的地理、歷史、編年紀、政治及博物》時,就提到通古斯是:

    住在貝加爾湖周邊的土人,俄國人稱之為Toungouse,韃靼人稱之人Orotchen。

    由杜赫德的書可見,通古斯並不是自稱,而是一個他稱。

    自稱其實是鄂倫春。民族學家史祿國(Sergei Shirokogorov)的《北方通古斯的社會組織》指出——

    通古斯人自己採用的名稱,最常聽到的是oročon、oročen、orončo、orončun、oroči、oroki。

    事實上,這都是不同地區人對鄂倫春的發音。因此,通古斯人的範圍即——

    鄂溫克-鄂倫春的共同集團。

    大約在二十世紀前期,通古斯不再作為民族分類的概念使用,反而成為一個語言學概念。

    通古斯也就成為阿爾泰(Altaic)語系下的滿-通古斯語族(Manchu-Tungus)的一分支。

  • 10 # 手機使用者25741578128

    那有什麼通古斯民族?只有通古期語系,這是俄國史學家按照近代歐洲人的語言學而進行的籠統劃分,是對西伯利亞及東北亞地區的民族的一種泛稱,"通古期"是“東胡“一詞俄語的發音,因為對東北亞民族最早的歷史記載就是先秦時期史書上記載的"東胡“。

  • 11 # 看鑑

    通古斯人是不是滿族的祖先?

    所謂的通古斯人,這其實是個族群名詞,它有狹義、廣義兩種含義。

    狹義來講,通古斯人指代的是生活在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外東北,以及中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河一帶的族群,最早其實是雅庫特人對鄂溫克人的稱呼。狹義的通古斯人≈鄂溫克人。

    廣義來講,凡是發音習慣與通古斯人語族相近的,都泛指為“通古斯人”。

    這含義,其實就是講“通古斯語”的族群。這個定義範圍就比較寬廣了,它包含的民族有:滿族、錫伯族、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奧羅奇人、那乃人、烏德蓋人、烏爾奇人、鄂羅克人、埃文人……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目前生活或者曾經生活在中國東北至西伯利亞一帶,他們所形成的就是通古斯族群。

    看到沒,所謂通古斯人,無論狹義的鄂溫克人還是廣義的通古斯族群,其實都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人種定義。

    再打個比方,世界上使用英語的人種很多,都能叫做“英國人”嗎?

    但是後來,滿族人不斷南遷,最後甚至入主中原,一統江湖將近300年。

    而也正是入主中原的那些年,滿族的文化、文明已經完全融入了中華文化的主體,成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這與其發源的通古斯文明,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滿族≠通古斯人,他們之間,頂多能扯上一句“五百年前是鄰居”。

    完顏女真:最早的出走者

    既然滿族人不是通古斯人,那麼我們印象中,努爾哈赤的“後金”和完顏女真的“金”是沿襲的關係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先說說完顏女真。

    完顏女真的歷史淵源其實很長,他們的蹤跡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肅慎(鷹的意思)人;漢朝之後,肅慎人又被稱為挹婁(讀:yì lóu,鹿的意思);到了公元5世紀的晉代,他們又改名了,叫:勿吉(意為叢林)和靺鞨(讀:mò hé,林中人的意思)。

    至於他們為啥這樣頻繁改名,那是因為,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其實都是部落名稱,哪個部落強大,整個族群就當他們是老大!

    直到隋唐時期,靺鞨人大祚榮實力膨脹,建國號為震國,後來更被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從此一個繁榮二百餘年的渤海國,誕生了。震國和渤海國,正是女真人建國的開始。

    而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肅慎訛傳成了“女真”,並從此被“註冊商標”,永久使用。

    再後來,渤海國又被突然興起的契丹給滅了,女真人重又回到了一盤散沙的部落時代。

    這些部落中被契丹人直接統轄的,叫做熟女真,而沒有編入遼國戶籍的,就叫生女真。(注:後來的金太祖完顏阿古打,就是生女真。)

    部落狀態的女真人,根本不算是個統一的民族,而是大大小小30多個部落,大家今天你揍我,明天我打你,與其說是同一民族的“兄弟”,不如說是互相搶地盤的“惡鄰”。

    這種互相掐架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快200年,直到後來,經過完顏盈歌、完顏烏古乃、完顏阿骨打等人的努力,才終於又形成了統一的女真部落——完顏部,並最終掀翻了龐大的遼帝國(當然,這也是趕上了好時候)。

    完顏女真估計自己也想不到,所以急於和那些窮親戚撇清關係,滅掉北宋後不斷南遷,醉心於北宋那些複雜的禮儀文化,這和有些暴發戶有錢後一樣。

    尤其是到了海陵王完顏亮這一代,他不但直接把集團總部搬到了幽州(北京),而且連祖陵都搬了過來——你們這幫“孝子賢孫們”,以後哭喪也得在北京哭!而這,基本上和白山黑水就徹底說“拜拜”了。

    從此以後,完顏女真和東北的女真故地,從文化到血緣,都已經沒啥關係了。只不過,在女真故地,完顏部落“光榮創業”的故事,卻從此“永”流傳。

    其他女真也夢想有朝一日,能進入中原,過過皇帝的癮。

    胡裡改人和建州女真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光榮創業、融資上市”的完顏女真離開出走之後,女真故地迎來了新的主人——胡裡改人,他們正是完顏女真出走後的最大“贏家”。

    所謂胡裡改人,原本其實是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一帶的邊緣部落,他們跟驟然興起的女真人相比就是野蠻人,因為完顏女真根本沒正眼瞧過他們。

    據《金史烏春傳》記載,金女真把胡裡改人比做狗彘(豬)。所以,歷史上的完顏女真人,根本就沒有把胡裡改人當成女真“同胞”。

    但是,完顏女真出走以後,這片女真故地,那可就是胡裡改人的天下了。

    說是他們的天下,他們受欺負並不少,除了成吉思汗的子孫經常蹂躪他們,後來新興的朝鮮李氏王朝也時不時揍他們一下。

    努爾哈赤的祖宗猛哥帖木兒,甚至還接受過朝鮮國王李芳遠的官職,成了明朝小弟的小弟,好在明朝這位大哥夠意思,朱棣不僅把猛哥帖木兒和他的部眾解救了出來,允許他們回到中國東北故地居住,還封他為建州左衛都督。

    從此,“建州女真”便成了他所在部落的名字,若干年以後,努爾哈赤就誕生在這裡。

    建州女真和滿族

    努爾哈赤的故事,咱就不多說了,知道點清史的,都能劃拉劃拉他的“偉大創業史”。總之,他這輩子幾乎都在砍人和被砍之間艱難創業。

    但是到了公元1616年,57歲的努爾哈赤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毅然決定發行IPO——他在赫拉阿圖(今遼寧新賓縣)建國了,國號是“金”,當然咱們都叫它——後金。

    其實,努爾哈赤自己也知道——咱是胡裡改人的後裔,跟完顏女真壓根就沒幾毛錢關係。

    但要對全是文盲的女真部落(連文字都沒有,必須是文盲)解釋“建國”,那太難了。就這幫泥腿子想建國,他們肯定得問——“建國”是個啥?

    為此,努爾哈赤乾脆直接扯了一面大旗——“金”,意思很明顯,“祖宗”幹過的事,咱再重複一遍就行了!

    不過,努爾哈赤可能自己也沒想過,他打造的這塊“金字招牌”,不但行情持續看漲,而且最後重組上市、一統江湖。所以他們的民族仍然是建州女真。

    但努爾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極是有野心的。

    他認為,女真的本義就是打魚狩獵,描述了民族的性格,現在他既然要入主中原,做全中國的皇帝,如果繼續沿用女真族的名稱,那就等於打魚狩獵的民族將統治中國,會讓人感覺很掉價,所以皇太極感覺一定要改族名。

    再說女真各個部落之間盤根錯節,皇權經常受到威脅,為了重新洗牌,皇太極認為可以趁著改族名的機會,重新梳理下八旗制度,這樣能夠黨同伐異。

    還有一點就很迷信了。明朝屬於火命,女真改為滿洲後,就有兩個“水”,水能滅火,所以他把國號由後金改為清,民族改為“滿洲”,也就是“滿族”的由來了。

    可見,今天的滿族,與歷史上的建州女真、胡裡改人是一脈相承的傳承關係,也屬於廣義的通古斯語族,但不是通古斯人,與完顏女真,更是沒半毛錢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