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三點亂彈
-
2 # 蔬菜研究所
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完成了所有的市場教育工作。現在小程式數量已經增長到驚人的390萬個,最近兩個月新增的60多萬小程式中,傳統行業是最多的,包括但不限於餐飲、商場、品牌、渠道等。這些都是過去需要花巨大成本和時間去教育的行業。因為疫情,倒逼了商家快速擁抱新技術去連線新使用者。
小程式的低門檻開發,快速觸達使用者,高效分享的特性,讓小程式在疫情期間,幫助政府控制態勢,幫助廣大老百姓瞭解疫情,有效識別謠言等方面展現出巨大作用和社會正能量。
目前看,小程式的使用者習慣的養成正在逐漸養成, 4.5億的DAU(日活躍使用者數量),使用者停留時長和使用者每天開啟小程式個數等指標都在增加,小程式相比APP革命性地縮短了使用者的認知路徑,降低了使用者的學習成本,使用者透過小程式獲取資訊和服務的習慣在被養成和強化,這為小程式生態的商業機會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
-
3 # ViiNEWS
小程式全面爆發的 8 個現狀為什麼說在 2020 年 2 月份小程式網際網路大爆發了?
主要下面 8 點:
1.1
DAU4.5 億根據阿拉丁小程式統計平臺和阿拉丁指數的估算,全網小程式 DAU 在 2020 年 2 月最高已衝到 4.5 億,我在兩個月前的全球小程式生態大會上預測說,到 2020 年年底才可以到 DAU4.5 億,沒想到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到了這個數。
1.2
53%的替換率阿拉丁研究院每月會發布小程式行業報告和榜單,2019 年每個月的小程式 TOP100 榜單中,替換率大概在20%,但這次 2020 年 2 月的 TOP100 榜單替換率達到了驚人的53%,很多優秀的新面孔開始嶄露頭角。包括班級小管家、我不是豬頭、問卷星等。
1.3
390 萬個同樣在兩月前的全球小程式生態大會上,我們預估 2019 年年底全網小程式數量超過 330 萬個,僅僅 2 個月過後,現在數量已經增長到驚人的 390 萬個。
1 . 4
傳統行業大遷移在最近兩個月新增的 60 多萬小程式中,傳統行業是最多的,包括但不限於餐飲、商場、品牌、渠道等。這些都是過去需要花巨大成本和時間去教育的行業。因為疫情,倒逼了商家快速擁抱新技術去連線新使用者。僅僅在2月份,我接到中國知名餐飲和線下品牌實體店要做小程式的諮詢數量就超過了過去一年的。最近發展迅速的線下小程式有VEROMODA、天虹、沃爾瑪、蘇寧小店、傑克瓊斯、安踏等。
1.5
網際網路企業大進軍網際網路教育、電子商務、線上辦公、工具類等網際網路企業大舉進軍小程式。過去我們很難在 TOP100 中見到教育類和線上辦公類,工具類也不多,但工具類在本次 2 月份榜單中佔比達 10%,教育類佔比達到了 7%。猿輔導、作業幫、作業登記簿等是其中優秀的代表。
1.6
1.7
小遊戲 DAU 1 億+
在過去一年時間中,因為各種原因,小遊戲的大盤流量幾乎腰斬。到了 2020 年 2 月份,小遊戲的大盤流量回歸迅猛,其 DAU 破 1 億。阿拉丁小遊戲統計平臺加了很多伺服器,仍一度抵擋不住客戶的流量暴增。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公司 2 月份成本巨大增加,也是開心並鬱悶著。
1.8
疫情民生和政務類小程式的社會正能量
本次 2 月份的小程式 TOP100 榜單中,疫情相關小程式為 6 個,政務類的小程式為 4 個,小程式的低門檻開發,快速觸達使用者,高效分享的特性,讓小程式在疫情期間,幫助政府控制態勢,幫助廣大老百姓瞭解疫情,有效識別謠言等方面展現出巨大作用和社會正能量。
我們也特別在今年 2 月份釋出了疫情政務類小程式 TOP20榜單,向他們致敬,裡面有國務院客戶端、粵省事、穗康、深 i 您等。
上面的 8 點同時也構成了阿拉丁研究院今天釋出 2020 年 2 月份全網小程式研究報告的核心資料點,我們也同步發了 2 月份全網小程式 TOP100 榜單、小程式全網大盤資料、品牌類小程式 TOP 榜單、教育類小程式 TOP 榜單等資料,由此展開更詳細的解讀和商業思考,大家可以去阿拉丁指數小程式上檢視相關資料的完整版。
02
我看到的小程式網際網路的 10 個機會
對於這麼偉大的一個小程式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我個人是怎麼看待其中的機會以及它對中國網際網路未來巨大的影響力,從下面 10 點來展開:
2.1
使用者習慣的養成
4.5 億的 DAU,在我們的研究報告中,還可以看到使用者停留時長和使用者每天開啟小程式個數等指標都在增加,小程式相比 APP 革命性地縮短了使用者的認知路徑,降低了使用者的學習成本,使用者透過小程式獲取資訊和服務的習慣在被養成和強化,這為小程式生態的商業機會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
2.2
槓桿力:阿里為何對商家有那麼強的影響力?核心在「流量槓桿力」,這點在後面展開。
流量重構:最近搜尋入口的不斷改版和最佳化,核心都是指向以小程式為落地頁的內容承載,一旦微信完全放開搜尋和小程式的結合,中國網際網路商業的底層流量結構將重寫,巨大的商業機會將重構。
打破資訊孤島:GOOGLE 前董事長施密特說到, APP2.0 是什麼?就是應用互聯互通。APP 裡面的資訊是孤島,是割裂的,但是在微信裡,小程式的技術標準是微信定的,微信有機會將未來幾千萬個小程式的資訊和服務統一檢索出來,新的結構化的資訊將產生新的巨大商業機會。
想象一下,你以後在微信裡搜尋東西,它會告訴你有多少朋友買過、用過、看過,離你有多遠等等,這樣的搜尋結果是不是很有意思。你再想象一下,以龍哥的價值觀,他肯定希望搜尋流量不應該只是給巨頭壟斷,而是「去中心化」,為使用者服務,為更廣大的商業體服務,是不是很期待。
2.3
小程式直播和影片號
使用者停留時長是一切網際網路商業的根本,也是網際網路巨頭博弈的核心點。同時,小程式直播電商、新網紅、第三方服務機構等機會都會誕生,我的創業者朋友很多已經在拼命加班部署在這個領域的專案了。
小程式直播也會催生小程式電商整個生態的發展,包括 CPS 返利體系,這是一個網際網路商業生態能否起來的重大觀察視角,雖然你未必喜歡,更不是其中的使用者。
2.4
新獨角獸的產生
我在一年多前,就開始說未來獨角獸的產生從 0 到 1,從 1 到 3,只需要小程式就可以了,這個在當時被很多人認為是胡說八道。
在 2019 年,單純從小程式上誕生和發展起來的,獨角獸有長沙的興盛優選,他們只用了一年交易 GMV 過百億,準獨角獸有小年糕、同程生活精選等。
當然,還有幾個類似體量,我不方便寫的。今年 2020 年一定會有更多這樣的企業誕生,每次想到這個,我都很激動、很期待,在今年年底 12 月我們舉辦的第四屆全球小程式生態大會上,會是哪些這樣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我們來請他們創始人去分享、去見證這個時代。同時,在資本投資的寒冬中,2月份找我交流的投資機構明顯增加了很多。
2.5
傳統線下 OMO(Online-Merge-Offline)真的到來
九年前我做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時,喊得最多的是 O2O,很多媒體後來說這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大泡沫,其實不然,這個賽道誕生了美團、滴滴等優秀的大企業。
但,從服務的場景和顆粒度看,他們也只是完成了線下一部分的商業結構化機會,巨大的機會因為小程式誕生,具備了基礎前置條件,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在快速到來,興盛優選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案例,食享會在疫情下的資料增長也是非常迅猛。
企業微信在最近兩個月的全面開放,更是為線下企業打通了另一個關鍵點——私域流量,企業微信和小程式的結合會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中傳統商業擁抱網際網路真正的里程碑事件。今年,線下的餐飲、超市、品牌直營店、咖啡奶茶等新商業都應該抓住這個良好的機會。
2.6
電子商務格局鉅變
從 2008 年起,十年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史波瀾壯闊,深深影響著網際網路和整個國家的經濟,但是,無論是外賣還是電子商務的中心化平臺,對商家而言,交易成本都很高。
對使用者而言,購物方式已經從過去貨架式、品類式、搜尋式的傳統中心化電商的單一購物決策路徑,改變成現在基於信任、場景、分享的去中心化電商中有情感有社交的購物決策路徑。
小程式中的分享,直播中的情感認同,讓電商購物決策路徑更短,更有溫度,我想我在去年年底做的九大預測中提到的「小程式電商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微商、直播電商之後最大的電商時代」是對的。
2.7
支付場景競爭前移
當我們現在去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線下消費掃碼出來是小程式的時候,其實小程式悄然將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戰爭前移了,支付戰爭變成了場景入口戰爭,再一次改變市場格局的是新的小程式思維,這對線下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新商業機會的誕生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當然,這兒不能寫的太細,你懂得。
2.8
新品牌新連線
我們去看網紅李佳琦的直播內容,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出現,為何品牌願意花那麼多錢去合作?
因為每場2000 萬左右的人觀看,其觀看人數不亞於一個衛視的一個節目收視率。
更關鍵的是,這樣的直播和消費者更近,還直接讓消費者購買和體驗了產品,這樣的現象會很快出現在小程式直播中。
當我們看線下電梯中四面廣告牌時,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半年線下的大多數品牌廣告宣傳落地都是小程式碼?所以小程式網際網路時代,改變的不僅是品牌企業連線使用者的新方式,其實也是品牌企業在新的時代搶奪新使用者新心智的必然之路。
以後,凡是品牌戶外廣告投放,不以小程式為落地頁的投放都是耍流氓。
我們會在最近三個月看到肯德基、麥當勞、VEROMODA、ONLY、波司登、耐克、寶馬等大品牌的進入,相信再過半年時間,我們會看到新的廣告投放結合小程式已經是現象級的存在。
2.9
軟硬結合和人工智慧
我記得大概在兩年的微信公開課上,龍哥提到未來的小程式可以在多端出現,比如出現在未來的智慧眼鏡上,其實從 2019 年開始,小程式和智慧裝置的結合就跑出越來越多的案例。代表企業有青桔單車、智慧保安影片門禁、還有一個豐巢智慧櫃。今年,小程式和硬體裝置、人工智慧的結合案例會更多。
2.10
ISV 服務商生態建立
一個大的網際網路時代,第三方生態服務商的角色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個生態是否能有巨大發展和具備開放性的重要標誌。
在小程式發展的兩年多時間中,小程式第三方服務商大量湧現,包括不限於小程式 SaaS 服務商、代運營商、小程式資料服務機構、廣告投放服務商、小程式培訓機構、小程式媒體等,相信今年會誕生出更多新的類別服務商,比如小程式直播服務商、小程式直播工會等。
在這次的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代表企業的壯大:微盟、有贊、微盛、奪冠互動、企邁雲商等等。微盟在最近的黑天鵝事件中,從他們爆出的龐大資料量看,我們也可見一家小程式 SaaS 公司現在發展的巨大體量和速度,而這只是剛開始。
一個新的時代中,犯錯是難免的,我們也理應給予微盟更多包容。
03
小程式從 2017 年 1 月 9 日上線,2018 年 1 月開始吸引創業者和資本進入,2019 年完成商業基礎建設期,當我在這個文章中此刻定義 2020 年的大爆發,我想表達的也只是開始,從微信的角度來看,小程式網際網路要走遠走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1
頂層設計和運營下沉
小程式網際網路的商業化,核心在小程式的「泛交易」生態,包括線上電子商務和線下零售業態,做一個交易平臺,不是單純產品驅動即可,需要做好交易生態的頂層設計。
舉個例子,使用者在其中一個小程式上購物,如果產生糾紛,使用者不單單認為這是賣方的責任,這個使用者也會認為微信平臺存在責任,至少存在幫客戶解決糾紛的義務,這個時候平臺就要做好頂層設計,在保護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尋求方案,這一個超高智慧的事,也需要不斷在時間和實踐中調整。
04
流量槓桿力
4.1
民間活力
4.2
服務推送和路徑依賴
雖然在上面我提到使用者習慣的建立,但從商業運營的角度,服務的再次觸達,留存的增加依然是小程式創業者普遍期待的,現有的服務通知從場景以及使用者的認知角度看,可能無法滿足小程式的下一步多樣化、多場景的需要。
05
寫在最後
但不管怎樣,小程式成為未來內容和服務生產的首選承載體已是事實。小程式不是一個產品,也不是流量入口,是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它是一個新的技術標準,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定義的新時代網際網路技術標準。
未來寫中國網際網路就是三個階段:
1998 年-2010 年的 PC 網際網路
2010-2018 年移動 APP 網際網路
2019 年之後小程式網際網路
小程式將是中國網際網路未來十年格局變化之重大變數。
-
4 # 壹剪媒
小程式不一定會成為未來內容的首選載體,但一定會成為服務生產的承載體。從17年1月到現在,小程式從無人問津到現在風生水起。其實上也是網際網路下半場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小程式的推出不只讓消耗者取得更好的門店體驗的服務,也處理了線上使用者對線下門店的一些服務需要,小程式無需安裝解除安裝,不佔記憶體;即開即用,用完即走,方便快捷,使用者體驗好,這就迎合了眾多使用者的選擇。例如近年來我國的微信使用者已超過了十億人,微信已經基本上對移動手機使用者進行很大範圍的覆蓋了,也就是說微信已經成為大家必備的裝置,大多數使用者喜歡透過微信方式獲取各種商業資訊,並透過微信小程式很方便快捷地定製自已需要的服務和商品,小程式的推出不只讓消耗者取得更好的門店體驗的服務,也處理了線上使用者對線下門店的一些服務需要,讓使用者得到極大的便利和選擇,所以作為消費者,也更樂於採用這樣方式以滿足自已的需求。而作為商家,小程式運營成本低,藉助小程式裂變營銷能夠有效降低獲客成本,給商家帶來極大、極快的獲利機會。綜合以上優點,個人認為,小程式不久一定會成為服務生產的首選承載體。
-
5 # hi鹿娃
首先就當下小程式的實用程度來說,它具備以下兩個最基礎的功能,方便,實用,然後相比較於普通手機app具有同等效果,隨著手機各式各樣app的層出不窮,它不僅佔據了手機較高的記憶體,隨著它的不斷推出也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而小程式在擁有同等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了這種尷尬,更方便使用,所以我認為小程式會成為未來趨勢。
-
6 # KIMSUN
1️⃣小程式依附於主流app,在這裡我覺得小程式不會成為未來內容的首選載體但是可以成為服務生產的首選載體。
2️⃣小程式適用於目前的任何領域。對個人還是企業而言,都擁有一個歷史性的革新。餐飲行業,使用者可以直接從小程式中進入餐廳列表選擇餐廳。然後下單,直接小程式中掃碼即可進行消費。企業也無需再進駐其他第三平臺支付,收入直接進自己的口袋。
3️⃣電商行業,電商企業可以在即速應用平臺上一鍵製作電商版小程式,無需掛靠電商平臺,直接擁有了自己的店鋪,再使用後臺直接對商品編輯配置即可馬上上架。做電商就是要快人一步!
4️⃣其他服務類行業,教育、醫療、家政、求職招聘、二手買賣、旅遊、票務、金融理財、汽車後市場,當然理論上還有12306!除了高頻的App也會入住小程式以外,但凡使用者一年用個一兩次之後就再也想不起來的這些行業都會進入小程式,是不應該用一個原生引用的方式讓使用者下載,而應該是透過小程式來解決。可以說,小程式直接讓服務企業展現在了終端使用者的面前併為企業都帶來了商機。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領域加入到小程式這個大市場中。
-
7 # 秦安小李
首先就當下小程式的實用程度來說,它具備以下兩個最基礎的功能,方便,實用,然後相比較於普通手機app具有同等效果,隨著手機各式各樣app的層出不窮,它不僅佔據了手機較高的記憶體,隨著它的不斷推出也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而小程式在擁有同等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了這種尷尬,更方便使用,所以我認為小程式會成為未來趨勢。
-
8 # 張小林817
如今在推崇工業5.0,智慧製造的大環境下,我想是會到這一步的。現在很多工廠的製造裝置也都連上了服務終端,方便管理者分析資料,且,國內的智慧製造監控系統供應商價格也還算公道,比較實用。手機上可以處理很多工作,例如裝置的故障分析,合格率,NEE,OEE等等資料。包括考勤系統。所以,我認為這是趨勢!
-
9 # 布衣三秦
在某一時間內這個情況是必然存在的,這是因為它自身有著獨特的便利性,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發展,也會衍生出更多的形式來實現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需求。
-
10 # 考研與勵志
不會吧,小程式的功能有些還不能和APP相比,如果小程式可以替代APP,APP的開發也是有發展目標的,APP的功能會越來越好,開發者投入也會越來越多,小程式的功能很難和APP一樣。
-
11 # 蘭若寺的科研猴
我覺得不太會,感覺小程式還是替代不了app的,小程式基於APP平臺上。他讓app變得編輯方便,但是不代表他會替代了APP,成為首選承載體。
-
12 # 徘徊者Running
小程式會越來越好發展和它的優勢分不開吧。
首先,它記憶體小,因為它不用專門的下載app,這樣子省空間吧。
最後,它能被大多人接受,很多商家呀都會用小程式,這樣子方便,因為不用下載,給使用者的範圍大大擴大了。
小程式會越來越
-
13 # 花花發光者
雨後春筍般的小平臺,網紅,小程式,社交電商,都在瓜分這塊蛋糕的流量,透過小程式,所有的行業都在私域化,圈層化,會成為未來內容和服務生產的首選承載體。現在的電商,已經有“去平臺化”趨勢了。因為大平臺的入門費每年都在十萬起步了,已經進入收割期,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流量越來越貴,對小賣家越來越不友好。精明的商家們都知道,個人品牌時代,無中間商,透過價效比吸引流量,透過流量來壓低成本,透過app來提升效率,才是王道。
回覆列表
個人持保留意見。為什麼呢?小程式始終都不是一級流量入口,大家用過就知道,小程式都是依附於平臺級的App而存在的,入口相對要隱蔽很多,這是各大平臺在競爭中將流量效益最大化的操作,是鞏固各自生態圈的產物,而且當下五八門的小程式中,使用者粘性大的屈指可數,不排除會有少量脫穎而出的,到那一步,就是以獨角獸或是大佬姿態出現了,絕不會依然扮演小程式的二三線角色。所以小程式成為獨擋一面的首選,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要麼繼續是小程式,要麼它已經發展成了大咖的模樣,帶著一群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