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自在學佛
-
2 # 詞林詩海清風閣
兩同心·巍巍劍外.宋朝 杜安世
巍巍劍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靜,雁陣高飛。入碧雲際。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巇嶮行遲。瞻京都迢遞。聽巴峽,數聲猿啼。惟獨個,未有歸計。謾空悵望,每每無言,獨對斜暉。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情緒低落,心境悲悽。獨在異鄉為異客,與蒼涼秋色映景生情,外射影投!
-
3 # 圖小糊
我這個不是一首詩,是一句,出自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睹物思人,舊時門前植樹,也許是爺爺為迎接新人,也許是夫妻親手所種,許多年以後故人以去,空流亭亭如蓋的大樹。
讀到項脊軒志裡邊這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的時候心裡感懷萬千。
-
4 # 芊芊說劇
你聽過最悲傷的一首詩是什麼
我國古代,有許多十分悲傷的詩句。作者或是感慨自身際遇,或是悲嘆國家命運,有些讀起來婉轉哀怨,有些讀起來蕩氣迴腸,但全都感人肺腑,過目難忘。現在我們一起來感受下,下面這首悲傷詩句的魅力。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葬花呤》曹雪芹
-
5 # 使用者落葉知秋
蘇軾的一首詞,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所作,道盡了十年裡對亡妻的思念,相濡以沫的夫妻深情,蘊蓄了無限人世傷心。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故,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6 # 也鐘意你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竹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這最後一句,且認他鄉作故鄉,深深點無奈悲涼之感,何其傷感。
-
7 # 南行同學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明月姑娘在夜晚獻上身體,然而詩人抬頭看了一眼,卻毫無波瀾,思念著故鄉。
能夠孤單到將自己囚禁在封閉的世界裡,不為外界誘惑所左右,可見詩人內心的無比悲涼!
-
8 # 戈滴瑪
華夏五千年曆史,膾炙人口的古詩燦若繁星,數不勝數。
若論悲涼,首推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無出其右者也。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9 # 筆架城私語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皆為不如人!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10 # 一抹幽蘭846
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深情仍在,生死兩隔,此刻的李清照,舉目四望,兼蕭索淒寒,好不瘮人。浮生若夢,盛宴不再,眼前光景,身之所境,無不都在大寫著一個“愁”字!
-
11 # 一帆風順55893
蘇軾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的妻子王弗死後十年他還對妻子深深的懷念,這份真情很打動我,在那個三妻四妾的年代,蘇軾的痴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12 # 馬基淞根雕
春日寄懷
李商隱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丘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髮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裡,未知何路到龍津。
-
13 # 毛毛看樹樹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
14 # 淨水流詩
武皇去金閣,英威長寂寞。
雄劍頓無光,雜佩亦銷爍。
秋至明月圓,風傷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燭映蘭幕。
撫影愴無從,惟懷憂不薄。
瑤色行應罷,紅芳幾為樂?
徒登歌舞臺,終成螻蟻郭!
-
15 # 小月曲如梅
李清照的《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還有李煜的:雕樓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父親離開我快五年了。媽媽離開我已經5個月了。期間我回去了兩次,門後面媽媽掛著的衣服。床頭上她的枕頭還有被子還有洗的乾乾淨淨的換洗衣服。。。餐桌上還有倒的半杯水。冰箱裡她炒的紅棗,冰箱中整整齊齊的魚肉蝦。。。
窗臺上的花兒還盛開著(弟弟經常去澆水,我離著一百公里)。。
開啟衣櫥裡面是媽媽掛的整齊的衣服,衣服上彷彿還有媽媽的味道。家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媽媽的身影,但是卻沒有媽媽了。。。再也沒用那個為我操心嘮叨我的親孃了[流淚][流淚]
媽媽就這樣突然的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我們也沒有伺候她一天。。。不忍心回去,我在自己家裡經常就假裝媽媽還在,媽媽還在她自己家等我。。。等我回去。。打著這個熟悉的電話,卻再也沒有那個親切的聲音了。。。[流淚][流淚]
-
16 # 孫行者老孫
紅塵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時光一去不復返,人只有經歷過才會後悔,可後悔是最無奈的事情。就像當下的疫情,終南山說了,如果12月發現的時候就採取隔離措施,那結果絕對不是現在這樣的[酷拽]
-
17 # 王半仙阿
很多的,舉例一首李白的 秋風詞 吧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不相識。
-
18 # 大胖子爸爸
我聽過的最悲涼的古詩是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是李清照在南逃的路上,路過烏江時寫下來的。
夏日絕句的歷史背景夏日絕句的創作背景發生在“靖康二年”,也就是1127年,當時宋徽宗與金國簽訂盟約之後便將金宋邊境及國內軍隊調往寧夏,攻打西夏王國,此舉導致國內兵力空虛,金兵撕毀盟約趁虛而入,攻打中原,導致沿路宋軍望風而逃,最終打下開封,擄走徽欽二帝。
當時李清照的丈夫出任健康知府(今南京),在一天的夜裡,城中發生叛亂,當時李清照的丈夫非但沒有平叛,反而還攜家眷臨陣脫逃,當他們路過烏江的時候,對丈夫感到不齒的李清照有感而發,寫出了夏日絕句這樣有大丈夫氣勢的詩詞。這首詩既有感懷項羽悲壯的意思,也有暗諷大宋王朝無人和自己丈夫無能的意思。
為什麼項羽不肯過烏江作為一代梟雄項羽,他為推翻秦朝統治,恢復周制,有著卓越的貢獻,他在戰鬥中,勇敢無畏的作戰精神,英雄豪放的氣概,也讓不論是當時的英雄還是後代,都深深折服。他的精神深深影響著後人,值得後人學習,但是這也正是他性格的短板。因為他不能敗,也敗不起。
由於性格所累,他在前期的時候一直是傲視天下的,楚軍的作風,也一樣如此,他在推翻秦朝之後,冊封諸侯,讓天下尊稱他為西楚霸王,讓他享受到了霸主國君的禮遇,他是貴族出身,桀驁不馴的個性一直伴隨著他。直至最後劉邦東出。
在劉邦東出的初期他依然沒有把劉邦放在眼裡,3萬楚軍打得50萬聯軍落荒而逃,俘虜家眷,打的劉邦拋妻棄子。但是最後,他禮遇劉邦的家眷,垓下之戰並沒有對他的家眷下手,因為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們的通病,他們認為,我的敵人就是他,動他的家人,是為天下不齒的。
劉邦曾言,項羽樣樣英雄,但唯獨他最致命的,就是他的婦人之仁。在項羽兵敗之後,在逃至烏江邊上的時候,身邊計程車兵要跟他換衣服,代他去死,讓他過江,但是項羽並沒有這麼做,當時他說“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因為他知道,他回去了,他故鄉的人依然會支援他,跟隨他,但是他是失敗者,他打了敗仗,這是其一,其二就是,他不想讓他的鄉親們再受戰亂之苦了,因此,他選擇了自殺。
做人就該做領頭的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我們不論做人還是做鬼,永遠要當裡面最傑出的,因為只有最傑出的人,才會被人重視,因為只有最傑出人的,才不會讓人看不起。這也是李清照在嘆息他的丈夫,也在嘆息自己,如果自己是他的丈夫的話,在大宋朝依仗自己的時候,自己一定會挺身而出,為國為民做出一番貢獻。
-
19 # 聽訟者
一直以為,死別不是最淒涼的事情。逝者還擁有懷念和追憶。譬如,我們一直懷念張國榮,覺得他要是還在,多好。然而如果他還活著,像《胭脂扣》結尾落魄潦倒的十二少那般活著。世態炎涼便不再是一句成語。
淒涼永遠都是生還者的事。
《金縷曲》共兩首,原詞如下。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薄命,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其二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行成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今天又想起《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早些時候寫日誌時引過這兩句詩,看到這兩句時幾乎要哭。 -
20 # 小鄧觀世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回覆列表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