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貞

    賢賢即不斷進取的意思,賢更賢即賢賢即進取。易色是改變生活態度的意思,端正自己之身心狀態及處世態度,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學自強不息之精神。

    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孔子達成幾許?亦末圓滿,結果成為家天下專制統治之助力!也是孔老夫子之末料。

  • 2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語出《論語 學而》篇。

    第一個賢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之為賢,引申為尊敬;第二個賢是形容詞當名詞用,意為賢者。賢賢就是尊敬有賢德的人。易色有兩種解釋:易當改變講,色當臉色講,意思是遇到賢德的人就肅然起敬;易當輕視、看輕講,色當女色講,意思是看輕女色。

    一般多取第一種說法,我覺得第二種說法更符合原意。這是講做人,是針對重色輕友、重色輕德的人所說的話,批評一種人、一種常見的現象。《論語》兩次出現“吾未見好色如好德者也”的話,一次是孔子針對衛靈公說的,另一次說話的語境不清楚,應當也是有所指,子夏說賢賢易色,顯然有著孔子的影響。

    讀古書要能做到“我注六經”,學習探究經書的奧義,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思想;又要能做到“六經注我”,把經書讀活,經書為我所用,讀書貴能自出見解,不死讀書,這是讀書的真正價值,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古今讀書人中,我最佩服的一個是蘇東坡,一個是毛澤東,他們把書都讀活了,都能為己所用。

  • 3 # 如冰之水

    前一“賢”為動詞,尊敬之義;後一“賢”指賢人有才德者。“易”有兩層解讀,一指“改易”,即以尊賢心改好色心;一指“平易”,謂尊賢心平於好色心。與下文“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聯結起來看,似乎專指“夫婦”這一倫而言,指為夫者能敬妻賢德而略其色貌。

  • 4 # 大橘子侃古詩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兩個“賢”不一樣,第一個“賢”是動詞,第二個“賢”是名詞。

    第二個“賢”指賢人,即內在品德好的他人。第一個“賢”是指遇到賢德之人後,自己也要表現得很賢德。

    “賢賢易色”,“色”指表情、語言、神態、動作狀態。“易”是改變。遇到品德好的、真正善良的人,從表情、動作、神態、語言上都要表現賢德之色,不要不要在乎人的衣著、長相、地位、貧窮,要關注人的內在品德。遇到賢德的人,要立刻改變自己看別人的那種以貌取人的心態,也不要隨便給一個人在人格上下定義。

    所以整個這段話,一共四個事情,一是遇到賢人的態度,二是對待父母的態度,三是對待君王的態度,四是對待朋友的態度。

  • 5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兩個“賢”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其原文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並不是孔子所說,而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說,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在戰國開始的初期,他講學河西,對於當時的儒家思想影響很大。據說李悝和吳起都是他的學生。

    “賢賢易色”,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第二個“賢”字是賢者的意思。賢賢就是尊重賢者的意思。

    “易色”,有多種解釋,第一種將色解釋為女色,“賢賢易色”就是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或者看重賢德之人而輕視女色。 第二種,認為色是指態度,看法,賢賢易色是指遇到學問和道德修養較高的賢者,就會肅然起敬,認真的對待他。第三種,是楊伯峻先生的看法,他將賢賢易色解釋為對妻子,要看中品德,不要看中姿色。

    “竭其力”,盡力、努力去做。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關於竭其力,提出了不要過分,舉了一個對聯的例子,“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很有意思!

    “致其身”, 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為君主做事,要竭盡自己身心的力量。

    後面幾句的解釋,整理一下就是,侍奉爹孃,能盡心竭力;服侍君上,能盡職盡責;同朋友交往,能誠實守信。這樣的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是有學問的人。

    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絡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及其弟子們所倡導的教書育人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 6 # 方甲子

    結合後文一起理解:

    賢賢(事父母,事君,與朋友交):向賢德之人學習

    易色(竭其力,致其能,言而有信):端正自己的態度

  • 7 # 光陽道統文化

    這些文字初期的作品,表達非常不準確,粗糙簡陋,沒有多少價值,理解也是胡猜亂猜,浪費國人的時間精力。

    沒什麼意義。

  • 8 # 東方白542

    子夏曰,賢賢易色。第一個賢是動詞,有向、透過(也有介詞的功能)、學習等意思;第二個賢是名詞,有品德、品行、德行等意思;易,動詞,有改變、轉變、端正等意思;色,表示態度、認識、看法等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

    子夏說,透過向有品德的人學習之後,端正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

    或:子夏說,自從學習了品行好的人之後,就改變了自己為人處世的認識。

  • 9 # 朵朵佬爺

    我看了幾位網友的解析,深受啟發,但也覺得不準確。賢賢易色。賢賢,崇尚賢德。易色,去掉巧言令色。為什麼這樣解呢?古人多用反義詞,形成對比效果。賢與色相對。如果賢是賢德的話,那色就是不賢德的。孔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仁當然是賢德,巧言令色則是不仁的。有人把“色”字理解為好色,望文生義,孔子從沒講過什麼好色之類的話。相反,孔子曰:食色性也。可見,孔子口中的“色”是一種負面人格,是應該被痛斥的。

  • 10 # 林叢木

    《論語》學而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意思很簡單,就是說,看一個人要看到重點和本質,不是看表面,賢賢的意思有點類似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說看一個人是否賢明要看透這個賢明的本質和用心。而不是僅僅看外在行為表現。接下來說來陳述這句話的意思:對待領導交代的事能全身心去做,盡心做到最好就可以了,結果我們無法把握!對待父母要用心盡力去孝敬就好了,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去盡孝,而不是一概而論,如果一概而論的話,寒門無孝子了。所以說只要真心發自內心的孝敬父母就好了,不一定對所有人一概而論統一標準!與朋友交往,最重要的是信任和以心相交,外在形式是服務於本心的,如果沒有真心所有的形式和所有的高情商所有的逢迎討好全是假的虛偽的,這就是偽君子!

    但是如果所有事情都發自真心去對待,真心的孝順父母,真心的為國為民為領導辦事,真心的交朋友,那麼所有的外在形式都不重要了,所有的教條的法則都不重要了,所有的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都不重要了。

    但是世俗的人看不到聖人是如何用心的,只是透過聖人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來分析理解聖人,那千古沒有聖人,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大德上面原則問題方面不出格,但是小事言行舉止都是隨意而發,何必循章摘句,何必斷章取義,表面理解,何必一舉一動都成了完人?這是迂腐的考究的書呆子,僵化的死板的老學究,不是聖人。聖人是鮮活的,活潑潑的,是可愛的,是隨緣的,是最平凡平常的,像水一樣隨物賦形,沒有章法,沒有教條,有原則有底線,但是絕不會教條的照本宣科,而是,不有中有,不無中無,雖有理論體系,但是不會被任何體系理論給束縛,所有的學問知識和認知,如同渡河的船,需要藉助這些理論思想知識渡河,但是渡過河以後,還要帶著這些執著思想理論繼續前進嗎?這時候就該拋棄了這些真理。對於真理我們都不可以執著,何況是世界本身就不是真理的歪門邪說了。意思是對於自己不要絕對肯定,自己要可以接受所有別人的理論見解,而且對於自己的理論見解要肯定,但不絕對肯定,隨物賦形,把握這顆聖人之心,以萬物之理論為我而用,以天下人之心為我心,以天下人的智慧為我的智慧,以萬物自然的力量為我所用,這便是聖人之心的運用,絕不是束縛於某種學說理論思想,執著自己的偏見之中!此言得之也!

  • 11 # 陳廣逵

    1.7.[原文]

    子夏①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②。”

    [原文通釋]

    子夏說:“尊重好人和顏悅色,事奉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能力,事奉國君肯獻出自己的生命,與朋友交往,說到做到——即使說他沒有學習過,我認為他一定學習過了。”

    [註釋]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四歲,生於公元前507年。 

    ②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尊重好人和顏悅色,事奉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能力,事奉國君肯獻出自己的生命,與朋友交往說到做到——即使說他沒有學習過,我認為他一定學習過了。前一個“賢”,作動詞,敬重,尊崇,以……為賢;後一個賢為名詞,有道德有學問的高尚的人。易,使……平和。色,臉色。能,能夠,肯。其,自己的。致,獻出。其身,自身,即自己的生命。言,動詞,說話。而,相當於“就”。雖,即使。必,一定。謂,認為。說,之,代詞,他。

    [解讀與點評]

    子夏也是《論語》中多次出現的人物,《論語》記載了他的不少名言,在這裡介紹一下子夏。

    子夏(公元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後世亦稱“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晉國溫人(今河南溫縣),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子夏小孔子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弟子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學著稱,被孔子許為“文學”科的高才生。子夏為學時,因常有獨到見解而得到孔子的讚許,如其問《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一句,孔子答以“繪事後素”,他立即得出“禮後乎”的認識,孔子贊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第8章)但孔子認為子夏在遵循仁和禮的方面有所“不及”(見《先進》第16章),曾告誡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13章)子夏才氣過人,《論語》中保留了他的一些著名的格言。孔子去世後,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如田子方、段幹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史記·儒林列傳》),子夏嘗返衛見讀史志者雲:“晉師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讀史志者問諸晉史果曰“己亥”。於是衛以子夏為聖。孔子卒後,教於西河之上,魏文侯師事之,而諮國政焉。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韓非子稱“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為將之視為法家。漢代以來,學者大多認為,儒家的經學最初主要是從子夏一系傳授下來的,如東漢徐防說過:“《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自子夏。”(《後漢書·徐防傳》)南宋的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敘述得更為具體:“孔子弟子,惟子夏於諸經獨有書。雖傳記雜言未可盡信,然要為與他人不同矣。於《易》則有《傳》。於《詩》則有《序》。而《毛詩》之學,一雲‘子夏授高行子,四傳而至小毛公’;一雲‘子夏傳曾申,五傳而至大毛公’。於《禮》則有《儀禮·喪服》一篇,馬融、王肅諸儒多為之訓說。於《春秋》所云‘不能贊一辭’,蓋亦嘗從事於斯矣;公羊高實受之於子夏;轂梁赤者,《風俗通》亦云為子夏門人。於《論語》,則鄭康成以為為仲弓(冉雍)、子夏所撰定也。”子夏晚年,因喪子而哭之失明,離群索居。唐玄宗時,被追封為“魏侯”,宋代時又加封為“河東公”。

    本章是子夏說的話。子夏認為,看一個人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有多高,而是要看有沒有“孝”“忠”“信”等倫理道德。做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說是深得了老師的真傳。這已經是近乎完人的要求了,這樣的人不可能不經過學習。這其實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子夏提出的“賢賢易色”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事父母”“事君”的一個基本前提。

    “易色”的標準,子夏是從孔子那裡得到的。當子夏問“孝”時,孔子曾回答過“色難”(《為政》第8章)。做人保持平和的臉色做起來並不容易,對上——對君、對父母要做到這一點,對下——對同事、對朋友,對陌生人,乃至對子女,對窮困潦倒的人也應該做到這一點。

    “能致其身”其實就是“有獻身精神”。為了一個國君獻身,這大概是我們所疑惑的。從《論語》和其他相關的材料顯示出來的思想看,孔子並不主張愚忠,“事君,能致其身”其實就是“全力報效國家”,國君如果不正,孔子是不贊成為他“致身”的。

    成語“賢賢易色”,出自本章,有些人對這個成語的解釋有問題,如“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另有成語“言而有信”也出自本章。

  • 12 # 俊190277973

    賢賢,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古文的意動用法。

    易色,看輕外貌,易是輕易的易。

  • 1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論語·學而》子夏曰:“賢賢易色”,這兩個賢字意思不一樣,前一個賢字作為動詞,是指尊崇、注重的意思。後一個賢字作為名詞,一說指賢者(有德才之人);一說指有德才的妻子。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有兩種解讀:①尊崇賢者而輕慢女色。②尊崇妻子德才而不注重其相貌美色。易,這裡指輕視,輕慢(《辭海》)。色,女色。如果聯絡儒家“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的關係和言行準則,那麼,按第二種解讀更貼近原文意思,且該章句後面是闡述侍奉父母、事奉君主、與交友之事。

    嚴正宣告:

  • 14 # 悘言

    【子夏初學顯擺聰明被孔子批評:學不固主

    、君子不威】

    ⭕️賢賢易色,好比是說向聖賢學習容易改變人的修養氣質,這誰不知道,誰不會啊。

    ⭕️就是這個味道,表面上說謙虛,內裡很傲驕。

    ⭕️〖子夏〗說:看我不僅如此,我還能從普通人身上學習。

    ⭕️確實有些聰明,但你在人前顯擺自己比別人聰明,那要批評!

    ⭕️先師孔子不但沒有表揚他,反而嚴厲批評:有點小聰明不要覺得別人都不如你!不然你很難有進步!

    ⭕️態度和用功方向方法都有問題,所以躺著也挨批。

    ⭕️直到後來〖子夏〗大有進步成為第二個先師孔子大加讚賞“始可言詩”的人才。

    #泛文化寫作營# 、#最暖團圓年#

    —— 垚順 2020.1.22 於重慶

  • 15 # 半窗春雨

    這句話是教育後人遇到比自己有才能與賢德的人自已要尊敬這個人。第一賢字是指動詞尊重的意思。第二賢字是指他,能人。

  • 16 # 小觀點

    賢賢易色——其實跟“色”沒關係

    子夏說:崇尚賢德以改變自己本來的臉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侍奉邦君能夠盡己所能,和朋友交往能夠說話算話。如果做到了這些,即使說這個人沒有進過官學,我也一定會稱讚他學到了很多。

    “色”在《論語》中的涵義只有一個,即臉色、容色。真搞不懂後世的道學先生們為何要將之解釋為“女色”,是孔師父太喜歡講女色呢,還是後世的道學先生們愛講女色?假如“賢賢易色”一定要解釋為“賢賢以改變好色之心”的話,那麼“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是不是要解釋成“用花言巧語騙美女,不是好人”?這個邏輯也太混賬了吧?孔師父恐怕沒有這麼膚淺!所以,本書把所有的“色”都解釋為臉色、容色。

    在本章中,子夏主張“賢賢易色”是好學的基礎,這一點做到了,才會把事父母、事君、交友等事情做好。而所謂的“賢賢易色”,就是要透過崇尚賢德提高自身德業來改變人本來的沒有受到人文精神約束的原始情感。

    因此,改變自己臉色的過程,也是提高自身品質的修德過程。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其內心活動往往能夠在臉色上表現出來。諸如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和顏悅色,憎一個人的時候則會聲色俱厲。但是情感這種東西,很難簡單的歸結為愛與憎,愛憎分明並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有時候我們雖然很惱火,卻不一定能發火。比如面對父母親人、面對尊長的時候,即便他們做事有不妥之處,做晚輩的、做下屬的也不能不管不顧的發洩一通。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增強自己的情感控制力。

    怎麼樣加強呢?孔子說要透過尚賢使自己從本質上賢德起來,用強大的內心來控制想發就發的情緒,使本能性的情緒自覺的同自己的身份符合起來,這樣他在侍奉父母尊長的時候才不會因為外界的某些因素而行為乖張,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才不會總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以致說話不算數,這樣各種關係也就處理得當了。

  • 17 # 芬芳杜若

    要理解這句話,就要知曉原文: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其中“賢賢”的第一個賢是動詞,指德行和學問修養較高,第二個賢是指賢者,是名詞。

    易色的色不是女色,而是指態度,看法。所以“賢賢易色”是指遇到學問和道德修養較高的賢者,就會肅然起敬,認真的待他。

    整句話的大意為:

    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服務君主要奉獻自身,與朋友交往要說話有誠信。這樣的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關於“賢賢易色”歷代讀者的解析不盡相同。

    南懷瑾《論語別裁》

    對賢賢易色的解釋如下:

    我們看原文“賢賢易色”,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

    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易,改變。在春秋的時候,易的改變暗含著持續的,不間斷的改變。色:態度,對人對事對社會的態度。賢賢易色換個說法就是:見賢思齊。

    “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麼解釋的呢?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

    “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楊伯峻先生對賢賢易色的解釋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理由是:與以下三句相比,此處不應當為泛指;奴隸社會中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和“王化之基”色指“容貌”,意思是我們只應注重別人的品德,不要在意他的相貌。也就是“人不可貌相”,要“見賢思齊”。

    或者可以解釋為:“賢者善於改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樣解釋不知可否?

  • 18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網搜線上版的《論語》各家註解,自會明白。下面換個角度,閒聊幾句,供參考。

    【1、“賢”的原始義、引申義和世俗義】

    在形意字裡,“賢”的繁體式是上面“臣+又”、下面“貝”,其中的“臣”指信順、服從於別人的眼態,“又”指勞作的手態,“貝”指財富,故“賢”的原始義指理財,代表人的財富觀。

    後世多引申上義,最終將“賢”字演變成另外的四個意思:(1)單義詞性可作名詞、動詞、形容詞和通假字用。(2)在儒家經典裡,“賢”指學聖並有成就者、修身、明理之慧等。(3)在道家經典裡,“賢”多指人傑。(3)在漢譯佛經裡,“賢”泛指正修並有成就的佛弟子。

    在日常口語/文字裡,“賢”有五個發揮義:(1)指智慧力。(2)指學識身份的敬稱。(3)指明理的程度。(4)指德行的地位。(5)指榜樣。

    【2、《論語》裡的“賢”字含義】

    當名詞用時,賢=君子,如里仁篇有“見賢思齊”。

    當形容詞用時,賢=德高,如雍也篇有“賢哉回也!”,先進篇有“師與商也孰賢?”,子路篇有“舉賢才”,憲問篇有“賜也賢乎哉?”等。

    當動詞用時,賢=仁愛,如標題句的前字。

    【3、《論語》裡單義疊字的教育性】

    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義形容詞疊字,如“八佾篇”有“天子穆穆”,“述而篇”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鄉黨篇”有“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等。一類是單義動名疊字,如標題句,以及“顏淵篇”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深究起來,這些疊字結構除有加強語義色彩的作用,還多含教人“反省自我”的用意。所以能斷定,標題句的“賢賢”也是自勵、自育之語,是對個人修身經驗的總結,不是要求和衡量別人的話。

    【4、儒家經典裡“聖、賢、君子、士、才”的區別】

    通常以道德性為標準,在不同語境下分別稱謂,即“聖”指道德圓滿者,“賢”指修德近聖者,“君子”指以聖賢為師者,“士”泛指修身的文人,“才”指德行卓越者。也因此,標題句裡“賢賢”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聖人,不是賢人和君子。

    【5、“賢”的儒家思想性】

    在《論語》裡,主要有五個:(1)圓滿性,即齊等天地者為“賢”。(2)公義性,即無我無私者為“賢”。(3)善德性,即善超俗世者為“賢”。(4)內省性,即克思復禮者為“賢”。(5)師範性,即為人師表者叫“賢”。

    總之,“賢”字是古人的價值觀,是儒家的處世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修身觀,且《論語》常用此字,也說明它是孔子的理想之一。

  • 19 # 王營評教育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他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為之學也。”意思是:“尊重賢德之人就如同愛好的自己的容顏。侍奉父母,能竭盡自己的全力;侍奉君主,能獻出自己的生命;與朋友交往,說話算數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文化知識,我也一定認定他學習過了。”第一上“賢”是學習、尊重之意,第二個“賢”是名詞,指賢德之人。

    這一章講得是做人和做學問之間的關係,儒家人認為,做人第一,做學問第二。儒家所倡導的“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學”,是指“學而時習之”的“學”,有“踐行、實踐”之意;狹義的“學”,是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學”,即“讀書、做學問”。儒家認為,道德也是需要學習的,但是這種學習不是靠讀書,而是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學習。

    在這一章裡,子夏透過一系列具體的道德行為說明了道德實踐的重要性。首先,要見賢思齊,學習賢人的高尚品德。在此基礎上,子夏提出了“盡孝、盡忠、交友”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子夏認為,只要達到這些目標,即使這樣的人沒有讀過書,也學會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準則。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事君”,可以理解為“為國家做事”。

    道德教育不能靠灌輸,這一點已成為當今教育者的普遍共識。但是,許多人卻在有意無意地違背這一原則。他們認為,只要讓學生記住“思想政治”課本上的道德準則,考試的時候學生能考出高分,道德教育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殊不知,這是本末倒置,學生雖然能將道德信條背得滾瓜爛熟,但在日常行為中,仍然會幹出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情。所謂“5+2=0”,就是當今道德教育的最大尷尬。

    道德信條要真正內化到學生身上,在學生心目中生根發芽,靠得是道德實踐。空喊“愛國主義”的口號毫無意義,關鍵是設計一系列“愛家庭、愛學校、愛社群、愛家鄉”之類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愛國”的具體含義。

  • 20 # 無名草2020

    第一個賢可作動辭或敬辭解,第二個賢指

    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易色:當你遇到了這樣的賢達之士時,你也

    許面不改色心不跳,鎮定自若;你或許產生

    一種敬仰敬慕之情,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之下,怎麼樣損失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