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怎麼評價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各位史學家怎麼看?
12
回覆列表
  • 1 # 運動答人

    ​明思宗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極詔》也說「君非甚暗(崇禎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煬灶恆多(即便他被孤立,卻頗能為人民國家做出許多打擊貪官汙吏好事);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思宗的性格相當複雜,在除魏忠賢時,崇禎表現得極為機智,但在處理袁崇煥一事,卻又表現得相當愚蠢。如學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機智和愚蠢,膽略與剛愎,高招與昏招,兼而有之」,《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由於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思宗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於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明史》評價思宗說:「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歷史學家孟森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思宗雖有心為治,卻無治國良方,以致釀成亡國悲劇,未必無過。孟森也說思宗「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 、「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過重、馭下太嚴,史稱「崇禎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首輔),卻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思宗的性格相當複雜,在除魏忠賢時,崇禎表現的超乎機智,但在袁崇煥一事上卻又表現的相當愚蠢,袁崇煥跟崇禎說五年之內收復遼東,簡直就像個瘋子。崇禎也瘋,他真就相信了。直到三年後,袁崇煥終於為自己的大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學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機智和愚蠢,膽略與剛愎,高招與昏招,兼而有之”。史家對於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剿農民軍的負責人。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但是他不斷地加稅,民間稱呼他為“重徵”以代替“崇禎”,這也使得明末農民起義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明思宗期盼著明朝能在他手中迎來“中興”,無奈前幾朝的積重難返,當時天下饑饉,疫疾大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在眾大臣的吹捧下,崇禎高估了袁崇煥,誤信了袁崇煥“五年復遼”的大話,以傾國之力打造了一條寧錦防線,結果滿清從蒙古繞了過來,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乾隆大帝親自修訂的《明史??流賊傳》中說:“莊烈之繼統也,臣僚之黨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國家之法令已壞,邊疆之搶攘已甚。莊烈雖銳意更始,治核名實,而人才之賢否,議論之是非,政事之得失,軍機之成敗,未能灼見於中,不搖於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當夫群盜滿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撫兩端,茫無成算。內外大臣救過不給,人懷規利自全之心。言語戇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為閫帥者,事權中制,功過莫償。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制馭過嚴而至於不能制。加以天災流行,饑饉洊臻,政繁賦重,外訌內叛。譬一人之身,元氣羸然,疽毒併發,厥症固已甚危,而醫則良否錯進,劑則寒熱互投,病入膏肓,而無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於流賊,而其致亡之本,不在於流賊也。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清朝編纂的《明史》依舊承認他兢兢業業,勤勉勤儉。崇禎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悲劇色彩,他擁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幹練,並且精力充沛,幾乎擁有歷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徵:崇禎的是非功過充滿爭議,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之一,“無力迴天”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 2 # 舌尖的創想

    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生於立春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於煤山自溢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葬於十三陵思陵。

    朱由檢的早年過得並不幸福,五歲,其母被其父杖殺,公元1622年被哥哥冊封為信王。1627年繼承皇位,時年18歲,改年號崇禎。第二年,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大旱不斷。崇禎十四年,瘟疫爆發,天津爆發肺鼠疫,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內憂外患。崇禎十七年,大同失陷,北京危急,煤山自溢身亡,清軍入關後,將他移葬思陵,史稱崇禎皇帝。評價:

    崇禎皇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為,可是時局所迫,無法在短期內使政局根本好轉。朱由檢性剛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於求成。因此導致屢屢放錯。統治集團矛盾日益加劇。

    崇禎皇帝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悲劇色彩,他擁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幹練,精力充沛,幾乎擁有歷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徵,但是崇禎的是非功過充滿爭議,用無力迴天,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 3 # 臥枕梅聞花

    崇禎是網友討論較多的一個皇帝。我就不瞎BB什麼父母是誰,什麼時候出生,字號是什麼,什麼時候登基,什麼時候上吊之類的了。網上都可以查到。關鍵是分析其人生的過程。他一生算是有兩個亮點,正好排在人生前後的兩個位置。一個是初登位時,剷除閹黨魏忠賢還是比較果決。第二個是臨死前留下的遺旨,請求勿傷百姓。對百姓還是心懷仁慈的。至於“死社稷的氣節”就談不上了,其實到最後關頭,是想跑的,結果被自己臣子攔住,跑不了。不過,這也不能算是汙點,求生是人最本能的慾望。百姓中還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說法。

    除了這一頭一尾,關鍵是看他執政過程。在位十七年,國家沒有任何起色,文臣武將殺的殺,貶的貶,(這不是論文,我也就不詳細查其中的人數了,反正是不少的。)從不反思自己,卻還說“文臣皆可殺”。這就是他的執政水平。 有認為是明君的,可以想象一下,自己作為大臣在他身邊的感受。表現的話,一旦出錯,腦袋可能不保。所以才會經常出現崇禎問政時,無人搭話的情況。這算是有能力的領導?鬼才願意在這樣的“明君”手下幹事。從後來的表現,崇禎想逃,卻被自己臣子攔住這一情況來看,相當值得玩味。明顯是不想讓他走,卻有不願背上弒君的罪名。做領導做到這個程度,也是差的可以。以致臨死前跟隨他的只是一個家奴。 所以,崇禎充其量不過是還有人文情抄的普通人,但作為領導,特別是一國之君,還差得很遠。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崇禎這個皇帝總體說是悲劇皇帝。崇禎是有能力的,他由一名親王接哥哥班上位,憑一人之力搞定比他小一千歲的權力熏天,乾兒子遍天下的死太監魏忠賢(其實既不忠也不賢,但是他壞到頭頂生瘡腳底冒膿);崇禎是有識之能的,孫承宗、袁崇煥丶洪承疇、孫傳庭、吳三桂、毛人龍、等都是明末一等一的人才,都能被崇禎先後重用;對手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甚至滿清都曾經敗於大明帝國,這些戰績除了將士用命之外,離不幹崇禎掌舵;但是崇禎是倒黴蛋子,嘉靖萬曆等皇上六十年怠政丶大肆任用奸臣使崇禎接的是爛得不能爛的灘子;加之自然災害頻仍,餓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官員還在巧取豪奪,農民甚至下層軍人為活命紛紛揭竿而起;關外呢,後金迅速壯大,皇太極多爾袞先後攻城掠地,崇禎又顧及顏面不願與藥東西兩條戰線同時開打,陷於兩條線不作戰,這樣的兩後果是耗盡人力財力;崇禎又學元璋,對大臣們多疑猜忌,以上總總原因,導致的最後結果是國破自己吊死於煤山,變成了明朝亡國他買單,坦率地說明亡責任不在崇禎,嗚呼哀哉!

  • 5 # 山間白衣人

    我們對皇帝的評價通常有六種:分別是能君(光武帝)、明君(唐太宗)、暴君(楊廣)、仁君(朱允炆)、昏君(趙構)和庸君(秦二世),但是崇禎皇帝卻同時擁有這六副面孔。一起來看看吧

    能君業績:

    十七歲即位就成熟老練、不動聲色地除掉了以魏忠賢和熹宗母客氏為首的閹黨。嶄露鋒芒!

    明君風采

    除掉閹黨之後,親自選拔了一批大臣,還下詔甄別被魏忠賢殺害或削奪職權的官員,該平反的平反,該起用的起用,一時之間朝廷風氣耳目一新,京畿內外民心大快。

    此外還特別節儉。親自穿布衣,將許多金銀製品都拿到銀作局化掉充餉。由於國家財政困難,他多次減少皇帝開支,遣散宮中大批宮女。崇禎帝沒有特殊嗜好,吃穿住用一概不講究,聲色犬馬統統不沾身。

    崇禎帝的勤政超過了任何帝王,工作起來不分晝夜。建立完備的監察制度。這一道道詔令在帝國臣民心中喚起了希望。

    在用人方面頗具慧眼,他提拔任用的袁崇煥、洪承疇、吳三桂、鄭成功、史可法等都是兼具文采武略,獨當一面的傑出人物。

    昏君行徑

    以一己之力除掉魏忠賢一事,讓他對於自己的政治才能產生了過高的估計。他在此後十餘年的統治中,事事獨斷,事事親為,過度迷信自己的能力,這樣,他的自信,慢慢地變成了自負,變成了剛愎自用,並進而一意孤行,一旦敗之,就文過飾非,拉過大臣當替罪羊,僥倖成之,則愈發自負,越陷越深。

    陳新甲一案就充分體現了崇禎帝的虛偽、昏庸和冷酷無情。

    松錦失守之後,崇禎便想和清軍議和,以便專心對付起義軍。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與皇帝籌劃講和。一日,崇禎派親信又送一道親筆詔書給陳新甲,催他儘快設法議和。陳新甲不在家,那人便將密詔留在了書案上,陳家的書童誤以為是普通的《塘報》(各省駐京人員所抄錄的一般性上諭與奏章),就拿出去交給各部門傳抄。這樣一來,皇帝暗中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譁然,立刻上奏章反對。崇禎帝無法抵賴,惱怒之餘下旨:陳新甲著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李自成破開封,烹殺福王),兵部尚書應負全責。

    被崇禎帝冤殺的大臣絕不止陳新甲一人,而且往往是幹正事的被殺,不幹正事的下場還好一點。一代名將袁崇煥是明朝後期最有能力、最忠君愛國的大臣,而他的結局也是最悽慘的。就因為皇太極的離間計,就殺了袁崇煥,而且是凌遲。所以這是崇禎帝犯下的最嚴重、最不可饒恕的錯誤。

    暴君手段

    崇禎喜怒無常,使得將領尚書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崇禎帝暴君的一面在此也顯露無遺。據說崇禎朝任兵部尚書或掛兵部尚書銜的先後近二十人中,除盧象升殉國,洪承疇降清外,竟全部先後死於崇禎的旨意。其中雖有幾個該死之人,但往往是功勞越大,死得越慘,令忠臣心冷,叫敵人拍手稱快。

    崇禎帝最殘忍、最嗜血的行為就是以凌遲殺害了一代名將袁崇煥。凌遲,就是俗語中的千刀萬剮,是歷史上最最殘酷的刑罰。僅此一案就足以把崇禎帝釘在暴君的恥辱柱上

    1644年三月,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大勢已去的崇禎帝送走三個皇子後,下令皇后和所有的妃嬪統統自裁,自己提著劍發瘋似的四處亂砍。在砍死幾個妃嬪後,他來到了長平公主居住的壽寧宮,一邊聲嘶力竭地大喊:“你為何生在帝王之家!”,一邊揮劍砍下,長平公主頓時血流如注,倒在血泊之中。之後,崇禎帝又去昭仁殿殺死了昭仁公主。

    庸君形狀

    崇禎帝一心振興大明,奈何志大才疏。他精力充沛,沾沾自喜於自己明智的措施,但發脾氣的時候也不可理喻。他對自己的錯誤永遠有動聽的掩飾,絕不尋求更正,卻渴望他的部下歌頌他英明。

    深知宦官的弊害,所以當權後立即把閹黨清除。但他不久就發現只有宦官最忠貞,於是一切恢復原狀,而且變本加厲。

    雖然崇禎帝自認“非亡國之君”,但面對已成燎原之勢的農民起義軍和強悍好戰的關外鐵騎,卻束手無策,無力招架,只有仰天長嘆,痛哭流涕的份兒,完全是一副庸君的模樣,當年剿除魏閹集團時的沉穩老練,冷靜自信都跑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1644年初,李自成逼近北京,京師告急,而此時明朝國庫已經告罄,根本無力禦敵。崇禎帝只得下令勳爵百官捐助,可這些有錢的主兒到這時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窮,根本不理會亡國降至。折騰了一個月,崇禎帝僅弄到區區二十萬兩白銀,而大順軍進城後,從文武百官、太監貴族手中搜出的金銀多達兩千餘萬兩。

    對於一個連文武百官都管不了的皇帝來說,要想打敗造反者,戰勝入侵者註定是鏡花水月,註定是痴人說夢,註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仁君姿態

    實事求是地講,崇禎帝還是有一些愛民之心的。即位之初,他就頒佈詔令,與民休息,停止為皇家服務的土木營造、織造燒造、珠寶採辦等活動,取消受災地區的徭役賦稅,他還不斷地宣佈“減膳”、“撤樂”,削減後宮開支,減輕百姓負擔。可惜,在他統治的中後期,內憂外患搞得他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再也沒有心思關心子民的疾苦、百姓的死活了。

    就在崇禎帝自縊煤山之前,在內衣上留下了這樣的遺言:……我死後沒有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請去掉我的帽子衣服,把頭髮披到我臉上。任憑逆賊割裂我的屍體,不要殺傷人民一人。

    直到這時,崇禎帝才想起他的百姓子民,可惜為時已晚,百姓們看到他的遺言,頂多會在評價他時加一點同情分而已!

    從即位時和臨死前愛民之心的兩次凸顯,我們可以看到崇禎帝性格中非常突出的一面:易於衝動。容易衝動的人是不適合搞政治的,更不用說當位於政治巔峰的皇帝了,更不用說當千瘡百孔、大廈將傾的明朝皇帝了

  • 6 # 朝文社

    如果用六個字來形容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那可以這樣說:有理想,沒能力!

    首先說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理想,這位十七歲登基的少年天子,可以說無比堅定,甚至在登基初期,當身邊的大臣們把他比作唐太宗漢文帝時,都把他惹得龍顏不悅:這兩個人算什麼?我要做的,就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帝王!

    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是這樣一個自信的人,甚至這種自信,也表現在他日常的好多工作中,其中典型的一條,就是批閱奏摺。他批閱奏摺,已經不能用勤奮來形容,甚至可以說是火眼金睛,別說奏摺裡的內容看得清清楚楚,就連奏摺上寫了幾個錯別字,只要有就會被他挑出來,然後找藉口把寫奏摺的大臣罵得狗血淋頭。堪稱是明察秋毫的等級!

    他工作起來,更是無比勤奮。以明朝《起居注》裡的形容,在大明王朝最忙最苦的幾年裡,崇禎皇帝朱由檢每天幾乎只睡三四個小時,基本是天不亮就起來工作,深夜才小睡一會,而且每天累死累活,穿著補丁打補丁的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飯,簡直是憋足了一股勁,要帶領大明王朝勇攀高峰。

    但是無情的事實是,他越努力,大明王朝越是下墜加速度,他越是勤政愛民,民間反抗越如同烈火。難道真的是他背的鍋太沉重?真實的原因其實更殘酷:就是他能力太差。

    崇禎皇帝最大的短板,就是根本不具備一個帝王應有的素質。一個英明的帝王,不一定非要學富五車,也未必都是英明神武,但一定要有冷靜的戰略規劃意識和清醒的用人方略,恰恰這兩條,崇禎基本不具備!他執政十七年,在抗清和對抗農民軍的大事上多次搖擺,白白葬送好局。用人更嚴重眼歪,信任的陳演魏藻德之人,在他上吊後卻爭著做叛徒。這樣一個能力欠缺的帝王,就好比一個根本不會開車的司機,把本來就在險路的大明朝,提前開進了懸崖裡。

    我方團隊張嶔

  • 7 # 人生如夢zhw

    1.從道德角度他是千古皇帝楷模,君非亡國之君。

    (1)他勤政,節儉,不貪財,不好色。

    (2)他很好的踐行了祖訓,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3)多次下罪己詔,臨死前最後遺照還念著 不傷我百姓。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2.從帝王角度他無帝王之術,急於求成把大明三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1)他殺魏忠賢,削弱太監東廠西廠,錦衣衛作用,使文官治國失去控制。

    (2)他召回收礦稅的太監,停收礦稅。極大減少了國家財政收入。在明末小冰河紀旱災瘟疫流後金和匪患面前無錢可用。

    (3)而加重農業稅,加收遼響。極大的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4)面對天災人禍,國庫空虛無力賑災,導致百姓鋌而走險紛紛起義。

    (5)過分仁慈,對待起義軍土匪更多采用詔安不允許殺戮,使起義土匪叛亂投降往復,繳而不滅。為了緩解財政壓力,開源不成,採用裁員方式把很多中下小吏逼向起義軍。

    (6)識人不明,急於求成。面對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等很多名將不能給予全面持續支援。而對袁崇煥識人不明小材大用,斷送了孫承宗打下的良好局面。

    (7)面對文官集團的黨爭推諉,過於急躁,不懂權術,不搞平衡,致使東林黨一家獨大,缺少制約手段。

    1644年李自成進北京前,急調關寧鐵騎入京勤王的詔令在內閣封駁權阻撓下,兩個月未出北京。貽誤了戰機。

  • 8 # 清風明月逍遙客

    悲情皇帝朱由檢

    崇禎執政十七年,從來沒有離開過皇城。他的帝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萬里江山的重擔是突然壓在他單薄的身子骨上的。他端坐金鑾殿,勉為其難地對天下發號施令。古代太子自幼就開始接受帝王術的教育,為做好接班人作準備,而他十八歲才開始惡補。但是,時不待人。登上皇位,即四面受敵—後金(清);流寇;他心理上永遠的敵人—官僚集團;還有老天爺,“年年歲歲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災、蝗災”。內患外憂,坐困愁城。

    皇太極於崇禎元年第一次繞道喜峰口襲擊明境,史稱“入口之戰”。此後,又於崇禎七年、九年、十一年、十五年,四次入口犯明。從軍事角度看,完全是騷擾式的。皇太極聰明過人,他知道憑他幾百萬人口的小邦,要一舉滅掉有上億人口的大明,無異於“蛇吞象”。軍事行動的目的只是劫掠人口、牲畜和金銀物資,壯大自己,消耗大明國力。《明史》記載崇禎十一年,“轉掠二千里,攻下七十餘州縣,俘獲人口四十六萬餘,金銀百餘萬兩”。十五年,“俘獲人口三十六萬餘,牲畜五十五萬頭”。他一面劫掠,一面等待時機,等待那最終的一擊。

    崇禎的運氣也實在太壞,就在他即位之年(公元1627年),發生了全國性的大災荒,尤以陝西為重——嚴重的旱情導致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饑民剝食樹皮,吞嚥觀音土,最後發展為易子而食。陝北白水縣農民王二率領數百饑民,哄搶糧庫,混亂中殺死知縣張鬥耀。這本來是一起群體事件,採取適當的維穩措施,例如開倉放糧,即可平息。但是當局應對不力,加入搶大戶的饑民人數越來越多。1628年,高迎祥等人紛紛起兵,一點星火,燎原成勢。

    陝北有一句俗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在盛產美女的米脂,卻出了兩條“漢子”—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條漢子加入造反隊伍,攪得大明從此不得安生。農民軍首義之時,官軍的戰略是圍剿,農民軍則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從陝西到山西,從河南到河北,從川楚到皖蘇……一路轉戰,屍體鋪路。在官兵的圍剿之下,實在走投無路時,還使出詐降的手段,迷惑官軍。農民軍戰術靈活,各部時分時合,忽東忽西,尋找空隙發動襲擊,以疲敵之師,在戰鬥中不斷髮展壯大,最後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即向北京進軍。張獻忠也於當年八月攻佔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一時中國出現“四國志”的局面:明,清,大順,大西。

    如果說李自成還講點“政策”的話,張獻忠則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史稱“殺人如麻”。講點“政策”的李自成也好不到哪裡去,《石匱書後集》卷六十二記載,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圍攻開封,“久攻不下。自成督戰,左目中流矢鏃,不得出,遂眇一目。大怒,乃築長堤屬河,決水灌之。會大雨兼旬,河水氾濫,汴城百萬戶,悉沒巨浸。”這次決堤,殃及池魚,淹死百姓三十餘萬。暴力起義,從來就是百姓的災難。

    崇禎從登基的第一天起,就沒有度過一天安寧的日子。內有流寇,外有強敵,一道道奏章,猶如催命符,他左支右絀,窮於應付。在四面受敵的情勢下,憂心如焚,全然亂了方寸。他的獨門利器就是一個字:“罰”—對戰敗的將軍,輕則罷黜,重則處死。在位十七年,撤換十四位兵部尚書,處死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在先“安內”還是先“攘外”之間,容不得他去選擇。想安內,外敵入侵;想攘外,起義軍步步緊逼。戰爭不僅是殺人的怪獸,還是吞財的機器。戰事不斷,不得不加重賦稅,以致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坊間流傳“崇禎”者,乃“重徵”也。

    應付這樣的局面,崇禎的確是太忙了。《明史》稱他兢兢業業,克勤克儉:“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他自控能力極強,不耽於犬馬聲色,生活儉樸,二十多歲頭髮已然雜白,眼角顯露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當他無計應對、萬般無奈時,便下“罪己詔”,企圖以自我批評的方式,平息朝野怨氣,平均三年一次。比起他的前幾任皇帝,稱他為“明君”也不為過。但是,大明王朝初期就埋下的炸彈到了引爆的時刻,憑他一己之力,無法扭轉乾坤。這也是後來的史家同情他的原因。《明史·流賊傳》評價:“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制馭過嚴而至於不能制……病入膏肓,而無可救,不亡何待哉?”可謂切中肯綮。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圍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禎登上煤山觀望戰事,只見城外大軍壓境,烽火連天,自覺大勢已去,長嘆一聲,回宮釋出“罪己詔”:“朕嗣守鴻緒(帝業)十有七年……政不加修,禍亂日至。抑聖人在下位歟?至於天怒,積怨民心,赤子淪為盜賊,良田化為榛莽;陵寢震驚,親王屠戮。國家之禍,莫大於此。”號召臣民:“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醜類。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但他也知道,此刻自己的號召力等於零,便開始籌備後事,命太監將三個兒子送往外戚家避藏。留下週皇后,聲淚俱下地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周皇后哭著說:“妾跟從你十八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自縊而亡。朱由檢又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上吊身亡。此時朱由檢陷入絕望,心智全亂,幾近瘋狂,召來十五歲的長公主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刀,砍斷她的左臂。接著又一口氣殺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幾個嬪妃,並命令左右去催張皇后自盡。

    危局更加激發了他的求生本能,他不顧帝王的尊嚴,換上便服,混在太監之中企圖出城外逃。但守門兵卒說,要上峰的命令才能開門。太監急忙到城守成國公朱純臣家,朱家人回說“不在家”。無奈,崇禎又趕到安定門,但門閘太沉,幾個太監忙活半天也打不開。崇禎至死也未能逃出這座籠罩著愁雲慘霧的皇城。

    十九日,太監王相堯開啟宣威門投降,守衛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和朝陽門的朱純臣也相繼開門迎降,李自成的大軍蜂擁入城。崇禎急如熱鍋上的螞蟻,親自在前殿鳴鐘報警,可是鐘聲空響,無人迴應。他萬念俱灰,意識到死期已到,與太監王承恩登上了煤山,脫下皇袍,在上衣背面留下遺言:“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想當初,立志重振朝綱,卻無力迴天,自覺無顏見列祖列宗,尋一歪脖子樹自縊身亡。偌大一個皇朝,死時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在身邊,上吊為他殉葬。

    “四國志”最後的結果是:皇太極於1643年八月,死於積勞成疾,沒有親見大清王朝一統天下。李自成在山海關兵敗,於1645年五月逃亡至九宮山被鄉團所殺。張獻忠於1646年十一月在西充鳳凰山被清兵亂箭射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男人,好吃懶做,靠吃軟飯來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