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說起明朝永樂時期的海軍,那絕對是世界第一。就在歐洲戰艦還在幾百噸徘徊時,鄭和的寶船已經超過了7000噸。換句話說,歐洲國家還在開導彈艇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玩巡洋艦了。但是明朝的海洋強國地位僅僅是曇花一現,在20多年以後,明朝便徹底退出了自己主宰的海洋。到了100年之後,當年造船的技術已經失傳,即使是明朝本身也無法造出那麼大的戰船了。這一點從明朝後期的歷史中就可以看出,明軍的戰艦也就在一千多噸的樣子。那麼當年不可一世的明朝究竟為什麼要退出海洋的爭奪?
8
回覆列表
  • 1 # 談史論新

    鄭和七下西洋絕不是賠本賺吆喝的活動;他不僅打通了東西方的貿易,繁榮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對於國內經濟的發展也是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鄭和這樣的一個壯舉被終止了。受到內部干擾鄭和下西洋被中斷,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但是,我們看到這件事情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鄭和下西洋是我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巔峰的狀態,也是最後的輝煌,此後陷入到相對來說沉寂的時代;一方面是明朝當時國家內部政治鬥爭造成的不利影響,另外一方面也是當時技術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說一下政治方面。明朝是一個皇帝與文官集團共治天下的政治結構,那麼文官集團有自己的利益,而這個利益跟老百姓不見得非常一致,叫做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天子與老百姓共治天下。文官集團的利益是與鄭和有一定衝突的,可以看到鄭和貿易被取消,鄭和的團隊被終止之後,當時中國的海貿並沒有完全萎縮,相反搞得非常熱鬧,以至於到明末還有鄭成功父子這樣大的海商集團,他們壟斷整個東南亞的貿易,也包括到日本的貿易,富可敵國。

    但是,最終中國的海貿還是在萎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時下西洋的人,一個是鄭和為代表的皇帝身邊的太監集團,一個是軍人集團,武將出徵的主要是軍官軍人;當時船隊裡沒有一個文官,為什麼沒有?就是因為文官集團是被排斥在這個事情之外,皇帝朱棣是為自己打仗賺錢的。但是,文官集團中很多人出自於東南沿海,他們自己是從事海貿的。朱棣搞壟斷,明洪武禁海,為什麼搞海禁?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皇家賺錢,你們文官集團就不要賺了,最多你跟著我的船隊走,分你一點。這等於是奪人錢財,這時候什麼君臣之忠就沒有了,於是文官集團瘋狂反對鄭和海上貿易。其實,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掩護你的自己的商隊出去這是最好的做法,但是當時文官集團的短視徹底毀滅了這一點,他們的做法就是把鄭和出海這件事情給徹底阻止了,說鄭和出海勞民傷財。永樂帝基於政治壓力不得不在晚年終止鄭和下西洋;實際上,鄭和下西洋這事是沒法阻止的,到了宣明宗朱瞻基時又派鄭和去了一次,王景弘去了一次。隨著明朝整個政治情況的變化,皇帝權威逐漸削弱,而文官集團的地位逐漸上升,到明末整個航海行動就停止了。後來,文官集團把整個檔案都燒掉了,那不就是信口雌黃,胡說怎麼說都可以嗎?

    另一個方面,當時中國的造船技術開始落後於西方。鄭和時代,我們是全世界造船技術最好的,而到了明朝末期中國的船仍用的是硬帆,而歐洲船用的是軟帆,在利用風力時用軟帆的船會更好一些,藉助風力可以逆行行駛,硬帆的船則不能逆風行駛。這些技術落後都影響了當時中國海上力量發展,以至於後來出現鄭成功這樣的海上集團時,也只能與西班牙、荷蘭在東南亞打一打,再遠就打不了了。

    鄭和下西洋中斷雖然有很多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朱棣的死亡,包括鄭和第七次死在古裡等,這些是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剛才說到,文官和當時的整個海洋或航海思想,其實這和華人那種就是不願意離家走遠門、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大陸思想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很大程度上也與帝王缺乏開拓進取精神有關。英國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就鼓勵海盜去進行所謂的“開疆拓土”、掠奪財富;後來他們才逐漸“搖身”轉變為英國皇家海軍。而我們從鄭和之後,這種向海外拓展的行為就沒有了,也沒有了這種進取拓展的精神;說深了就是鄭和之後的好幾百年沒有改革開放這種思想了。封建腐朽的政府老覺得我就是泱泱大國,一切以我為尊、以我為大。他們的這種固守陸地、墨守成規的思想,嚴重缺乏進取、不斷拓展的海洋意識,正是阻止了中國幾百年沒走向海洋極為關鍵的癥結所在。

  • 2 # 臥枕梅聞花

    鄭和下西洋從行為上來說是壯舉,但從性質上分析,卻沒有多少值得稱讚的。極力終止鄭和下西洋的劉大夏並非侫臣,而是出於為朝廷、國家考慮的結果。因為當時明朝的財政已經不堪重負。

    鄭和下西洋是明統治者為維護其權力統治的產物,與明初的社會經濟發展並無因果關係。明庭以賞賜大宗物品的形式換回各國貢品,這些貢品大都是奢侈品。這種朝貢貿易是宋元以來海外貿易大發展的一種逆轉,是違反商品經濟規律的。其目的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和封建制度,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實質上起著一種嚴重的阻礙作用。 鄭和進行的朝貢貿易是以官營手工業為基礎,屬於封建國家的壟斷商業,是封建主義的政治產物。其結果非但沒有推動國內外貿易、促進手工業的發展,反而阻撓了商品經濟的成長壯大,對封建自然經濟起到了維護作用。同時也助長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虛榮、驕傲心理、固步自封,不利於中國的政治、經濟革新。 鄭和純粹是為了擴大中國封建帝王的政治影響,這一性質和目的必然阻礙了人們的眼界。 當時中國處於閉關自守,對外妄自尊大的狀態,這也決定了從整體上說,此時西方輸入的科學文化對中國社會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以上四段均摘自《中國通史》對鄭和下西洋的負面評價,並非我個人論斷。當然,《通史》裡面對鄭和正面的評價也有。我只列出負面的是想說明鄭和的行為從性質上說,並沒有值得誇耀的。 至於說朝貢貿易賺錢,那更是鬼扯或者說就是臆想。劉大夏禁止下西洋的原因就是入不敷出。利瑪竇談到朝貢貿易時,這樣評價與其是萬國嚮明朝貢,不如說是明向他們朝貢。所賞賜的物品價值遠超甚至數倍於所貢上的。明廷沒錢賺,幾乎是肯定的。有的國家仗著自己離明朝近,三天兩頭地跑來朝貢,明廷實際上不勝其煩,於是下令限制朝貢次數。結果,據《明史 食貨志》載,“雖屢申約束,而來者日增 。” 簡直擋不住別國“頂禮膜拜”的步伐。 我們可以反觀一下之前的宋朝海外貿易繁華的景象。正史記載宋元時期,停靠於泉州的各國商船舳臚千里,數以萬計。而據蕃商誇張的描述,廣州市舶司的船可以從廣州排到馬六甲。實際上,鄭和所走的路線在唐宋時期就是繁盛無比的海上貿易航線。而海外貿易利潤之豐厚令人咋舌。比如,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香料之路貿易利潤高達70倍。而據記載北宋年間,廣州市舶司一年稅收達700多萬貫,摺合白銀700萬兩。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流進來,並且進的是國庫,而不是進了走私販子的私人腰包。 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卻被明廷嚴厲禁止。究其原因,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政策影響深遠。朱元璋能從一無所有到建立一個大帝國,本身能力很強。但由於其出身貧苦,對商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我提他出身貧苦,並非是諷刺,只不過想指出他眼光的侷限性,這是和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避免不了的。因此,他的眼光過多地集中在農業上。而對於商業,甚至可以用深惡痛絕來形容。比如,朱元璋頒佈賤商令,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者,全家不許穿細紗。還有如,外出行商,必要向政府交錢,申請路引。行商路引制與有眀一代幾乎相始終,成為限制商人活動的桎梏,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無論大小商人,必須佔籍才能合法販運經營。無路引,重則殺身,輕則黥竄化外。類似對商人限制還很多,對國內的商業貿易尚且如此,就不談什麼對外貿易了。 眾所周知,沒有商業促進,工業產品無法銷售出去,那麼,工業也就無法有大的發展,工業不能發展,就談不上資本主義發展。事實上,隨著當時生產力發展,已經出現大量可供銷售的剩餘產品,這也是明末江南商業發達的原因。逆發展潮流的政策終究會被歷史車輪碾壓。 明初,江南已經出現了大量僱工的紡織手工作坊。但由於明朝人為地設定障礙,阻止商業發展,直到明末,還只是處於資本主義萌芽階段。我可以大膽推斷,明朝如果執行開放利商的國家政策,資本主義在中國發展也快得多。也許有可能避開清軍的入關,避免中國陷入日後被西方列強侵略的恥辱。 最後補充一下隆慶開關的問題。隆慶開關只是部分解除海禁,(同時開放的還有同蒙古的交易)因此在某些史學家眼裡,隆慶開關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禁海。清初平定後,其實採取了明隆慶開關的做法,同樣是大量白銀湧入中國。但這挽救不了當時封建官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國。

  • 3 # 首響

    明朝的海洋貿易一直非常發達,在歐洲人進來之前,當時時間上本身就有著自己的貿易鏈,路上就是大家說的路上絲綢之路,海上也有海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運大力士—十大運輸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