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6499766527
-
2 # JY小夥
這些創業失敗的案例,不是什麼高大上的黑科技公司,而是咱們身邊實實在在的小企業,從擺攤創業的,到圖文列印店,更接地氣的案例,更能幫助大家理解創業背後的邏輯。
舉個例:小孫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小主管,月薪過萬,有車有房,生活還算過的去。媳婦剛生了孩子,身體不好,索性就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媳婦沒了工作之後,家裡的收入來源就少了一半,孩子剛出生開銷也大,於是小兩口就決定拿出積蓄去創業。乾點啥成本小,賠了也不心疼呢?
媳婦想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開個咖啡館,既滿足文藝婦女的願望,成本也不大。於是,倆人找了個夜市附近的店鋪,覺得這個位置雖然不是啥黃金地段,但是挨著夜市人流大,周圍還有幾個寫字間,做白領的生意也不能差。至於裝修啊、裝置啊,照著別人家的去做就不能差,實在不懂就百度啊。知道自己不專業,於是在網上招聘了一個專業的咖啡師去幫著做咖啡,買裝置,一個月給人家3000塊錢,咖啡店開起來了。
可是,經營一段時間,雖然顧客有一些,但是呢都是晚上啊、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才有人,幹了幾個月,啥招都想過了,結果呢,還是每個月都賠錢,沒辦法,小孫兩口子只能關了咖啡館。
所以我覺得吧創業投資越大,失敗的風險越大。個人資本80%的投資,就等於80%的破產可能。因為創業不是賭博,投資的成本越高,承擔失敗的風險就越大,後果也更加難以承受。做事別太絕,創業之前要考慮所有失敗的可能,並且給自己留一個退路。
-
3 # 洪鈦
我之前專案是網際網路駕培,致力於透過技術手段實現駕培行業的精細化運營,為學員、教練、駕校各部門管理人員賦能,實現整體供給鏈的降本增效。
簡單來說就是幫駕校招生,同時研發了一套軟體,解決學員線上學習理論試題,預約教練,教學評價,影片學習等的軟體。
前前後後3年多,花了400萬,主要就是研發人員工資,運營費用還有伺服器費用。行業有家國企駕校想花1000萬購買,當時覺得價格太低沒談攏,認為這套軟體肯定不愁賣,把產品儘量打磨好一點,我們繼續開發,沒錢了,一邊股東再投入,找銀行貸款,一邊接著找投資人和下家。結果行業政策變了,所以有的投入就打水漂了!真的是非常慘,負債累累,痛不欲生。
不是說好的產品就能好賣,要邊銷售邊打磨,如果沒有雄厚資金支撐,等把產品打磨好,黃花菜都涼了。有時候甚至是坐井觀天,閉門造車,你的產品市場根本不認可!
-
4 # 創業生活錄
我來說說我個人的真實情況:創業10年,負債百萬
每個人創業失敗,從事的專案一點事不一樣的,因為社會各個行業不用,領域不通,就會造成千差萬別的創業失敗案例,負債也自然出現。
2010年開始創業至今32歲,創業的前幾年,年輕,憑著一腔熱血,做廣告公司,當時開銷地方也少,多數自己跑業務,自然賺到一些錢,除了給家裡買房裝修一部分錢,剩下的在14年買了10萬的代步車。
15年左右廣告公司幹著累了,就不做了,16年自己買了房付了30萬,然後合夥做了一個金融公司,後來金融業物需要金融牌照,17年底把公司賣了,手裡大概有50多萬吧。
失敗是從18年到現在,2年時間,這期間,陸陸續續找專案,18年初合夥成了公司做大學生消費服務(我佔股70%),第一年就花了60多萬,軟體開發,辦公室,人員工資,可是新專案一開始肯定沒有太多收益。
18年底,看中美容行業,覺得現金流不錯,消費升級人們對美的追求和享受,又和他人出資65萬(我出30萬)轉了一家美容院,前半年每月營業額還可以,有小賺,後面開始入不敷出,開始賠錢。
直到19年10月轉讓出去,總共虧損接近50萬(轉讓費虧損,人員工資,房屋租賃等費用)
個人虧損接近25萬。
手頭開始沒錢,使用信用卡及銀行現金分期,19年初,業務有所提升,合夥人提出撤資,股份轉讓,我又原價拿到了合夥人股份,因此又欠下30多萬外債。
截止現在,去年公司營業額200多萬,毛利30萬,一年開銷花去40多萬,再次虧損10幾萬,主要是技術工資大項支出,因此年前調整為兼職,大幅降低人工開支。
作為創業者,專案失敗不叫失敗,放棄,才是真的失敗!
-
5 # 良品君
作為一個創業15年的連續創業者,經過好多次生死考驗的80後小老闆,我覺得你說的欠下幾十萬是不是太保守了?呵呵
其它做工廠的,開辦公司的,只要有聘請人員,一年欠個幾十萬,也是非常簡單的事,基本上不用花太大功夫錢就不見了。
中國現在的創業者,99%的企業都活不過3年,9死1生絕對不誇張。有人開玩笑說,沒虧過幾百上千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創過業。當然,創業選擇的專案也決定了虧錢的額度和速度。
綜上所述,欠幾十萬這麼點錢的,基本上可以涵蓋所有的創業專案了。
-
6 # 拼搏的80雪狼
失敗肯定有原因,成功肯定有方法,特別是網際網路被騙或者網上創業失敗被騙都是因為貪字,別不承認,那些所謂躺賺的一些什麼幣沒有人買連垃圾都不如,還有你盯著裡面的利息,別人只要你的本金,當然肯定有人不服氣,那是因為這個盤子是你和別人操盤的,參與的沒有賺錢的,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還傷身邊人脈,這是事實,即便有這樣的大餅也不可能砸中你
-
7 # 農村人王哥
任何行業都有創業失敗的。創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像跨行業投資,還有家庭情況原因自己精力不足,還有同行的競爭,合夥人的退出,都是創業失敗的原因。個人建議,如果想創業的話,請看清自己的家庭狀況,以及自己精通的行業,最好是政府支援的專案或者是發展潛力大並且資金迴轉迅速的行業
-
8 # 黑土農業喜子
這個可不好說 專案沒選好 地點沒選好 後期資金鍊 整體運營 產品銷售 等等都是失敗的原因 都說投資需謹慎 這句話是對的 深有體會!
-
9 # 琴然lucky
我們作業務時,也遇到幾個負債幾十萬的客戶,可以列舉下:
第一,做批發的,廠家讓不斷進貨,代理商是賣不出去,不給錢。資金週轉不開,各種貸款,利息又賊高,因為他也沒有買房買車
第二,開飯店的東北大姐,具體情況不知道,反正自己的信用卡,兒子的,兒媳的,都用的很乾淨
第三類,做投資理財的,這幾個大姐真的,心態太好了,說是啥也不怕了,p2p,各種幣
最主要是大家都不算利息的,著急的,能下款就用。
-
10 # 創業百貨小蘇
創業失敗,欠下幾十萬基本是都是幹實體專案的,因為是重資產投入大,容易失敗的,一虧就好幾十萬都是正常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正常。
第一、餐飲業:投入了裝修,房租等之後,前期就去掉幾十萬了,如果在短時間內,生意不好,投入成本大,就容易倒閉了,而且餐飲業倒閉只需要3個月時間。
第二、製造業:生產有質量問題的產品,無銷路等問題,工廠每天的支出,資金斷裂等。只要一有問題就能一夜之間倒閉的。所以幹實體專案還是容易虧欠的。
重資產的專案都容易失敗,基本上只要一虧,資金斷裂,就很難扶起來了。所以如果是新人創業者,不建議做重資產的專案。
-
11 # 北京順義的小宅
幹什麼專案都有可能。實體店網店我都幹過,都是有賠有賺,現在也就是持平。
創業,腦子就得靈活,隨時調整。開始我開店做的盆花,店太小了10平米,開了一個多月就改的水族,還是店面太小弄不開。裡邊又加了漁具和文玩,經過兩年的養人,總算是有起色了,但是店面拆遷了。所以還是賠了兩萬。
路邊擺攤賣燒烤,掙錢,城管看得太緊幹不了了。擺攤賣過漁具,也掙錢,但是我們是北方,季節限制,只能幹半年。網店我賣核桃,玩的,文玩核桃。做的還行,每個月也到過持續1萬多。紅利期一過就拉到了。電商現在太燒錢,做不起來了。
15年開過海水觀賞魚店,合夥兒,我是技術合夥。兩個月收回投資開始盈利,結果投資的合夥人結賬不分我錢,一生氣不幹了,水族店沒有我自然就倒閉了。19年賣過珠寶,結果被套路,被從我這裡拿貨的下家兒組團坑了,真的掉包說假的,怎麼也弄不清楚了。首飾沒有了還差點兒惹官司。
創業這個事兒風險大,不知道哪裡就出現問題。年初打算開鮮花店或者串兒店,結果疫情來了,在沒有投資的時候,這個不算是賺到了嗎。創業這個事兒我會一直做下去,但是真的不在什麼專案,成功的全靠運氣,失敗的佔了大多數兒,不知道哪裡會有問題,就導致了失敗,不在於哪個專案,風險根本沒法兒控制。
-
12 # 喬治長老
我所經歷和認識的,有做的朝陽產業也有夕陽產業,朝陽產業主要是自己的經營問題。比如我一個朋友,也算是老鄉,我說說他的經歷吧,有點曲折,雖然很不幸他已經因肺癌,但我覺得分享給大家,作為給創業者的警示吧。
他叫老張,二十多年前,在上海一家臺資燈具廠做生產管理,當時上海市政府對外資企業還是有優惠的,比如為外資企業員工解決上海落戶問題,老張就是在那個時候把戶口從河南轉到上海的。
我和老張是在2012年認識的,因為都是在一個園區裡面,他性格耿直,有時腦子幾號不會轉彎,屬於非常本分的那種。認識的時候,老張已經自己出來單幹幾年了,做燈泡廠,主要出口巴基斯坦等不是很發達的國家。業務高峰時間手下也有100多個工人,但是沒兩年,生意開始下滑,最後只有十幾個人。其實燈泡相對於現在的節能燈,太陽能燈屬於夕陽產業,畢竟費電而且照明效果不是非常好,但老張屬於管理出身,不善研發,銷售主要是一些老客戶。最後幾年效益不是太好,加上政府環保和安全管理方面越來越嚴,燈泡生產中會用到氣體,有一定的危險性,至少政府是這麼認為的,最後環評不給辦。停業的時候,老張的公司已經欠下幾十萬的債務,公司賬號已經被法院查封了。
後來,老張去了西亞,中東等國家,像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等等,都有他的客戶和朋友。他本身性格也算開朗,也喜歡出去玩,順便做一些當地土特產生意,帶回國內賣,也會把國內一些好東西帶到那邊去。這其中大概有一兩年的時間,可能沒賺到什麼錢。
最後一次見到老張,是在2017年的春季,當時獨自開車去太倉辦事,覺得有點無聊,正好想到很久沒見老張,不知道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就約他一路,邊辦事邊聊天。
之前老張身高一般,大概一米七,稍微有點胖。但那次明細又瘦又黑,還時不時的咳湊,我問題是不是生病了,他說沒有,可能是有點感冒,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應該是肺癌的早期,只是可能沒當回事。中東那種地方,氣候乾旱,風塵比較大,一兩年曬黑了算是正常,但長期呆在上海這種地方,到那種地方,是會有不適應的,可能就是這兩年的經歷,早就了他的肺癌。
在此之後沒多久,大概一個多月吧,老張打電話說,生病了,但是最近兩年醫保沒交,沒法報銷,讓我用我的公司代繳一下,我就欣然答應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打電話給老張,問題身體康復的怎麼樣,當時他說不是太好,聲音很弱,我當時以為是電話訊號不好或許他可能精力不好,需要修養,就安慰他好好休息,等養好身體再聊,但沒想到這是我們最後一次通話,也是老張在這世界的最後幾天。
大概一週之後,我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接通之後,是一個女的,稱是老張的妻子。我問老張現在怎麼樣了?老張妻子說,老張已經於昨天不在了,由於前期感覺是普通的咳湊,也沒當回事,後來在醫院又拖了一段時間,醫院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檢查出肺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等最終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
前面兩張照片是老張在遊玩過程中拍的,最後一張是在上海的家中拍的,和我家是同一個小區。
直到今天,我還是經常懷念這位兄弟,老張不僅僅是因為肺癌而去世,更是在創業的路上倒下了。
他的第一次創業失敗,是因為夕陽產業,在燈具行業已經幹了半輩子,只是沒有及時的進行產業升級而欠下幾十萬的外債。
第二次創業,他選擇中國和西亞和中東的土特產貿易,但他輸給了西亞的惡劣氣候,最終離開了我們。
在此,希望老張在天堂能夠過得輕鬆一點,不要有這麼多的壓力,願逝者安息!
同時,我希望還未創業的年輕人,或者正在創業的同仁們,引以為戒,在創業中,首先看清行業前景,其次要量力而行,考慮好自己的承受力。
-
13 # 白夾黑
有一部分可能只是拍短影片的文案,但現實中還是有的,我一個哥,真的是做生意往裡邊投錢投的很厲害,有時候一天能掙幾萬,但現在投錢都已經投了好幾十萬,那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那種現實中也是有的。因為他感覺可以掙回來,本就是那麼多。
-
14 # 妖哥vlog
任何專案經營不善都可以讓創業者欠下鉅債。
我是妖哥,之前給許多中小企業做過諮詢工作,因經營不善而欠下鉅債的,一般有2個比較明顯的問題:
1,樂觀估計市場。
就是自己假想出一類市場,認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可以滿足這類市場需求,進入後才發現這一市場不存在或者非常小,市場拓展很難有效的進行
2,對行業成本瞭解不足。
也就是對行業沒有了解清楚,不知道這個行業的成本有哪些成本支出,造成自己預估錯誤,現金流逐步枯竭。
所以,我們創業一定要考慮好,我們服務的物件是誰,他們為什麼選擇我們,他們選擇我們要付出什麼成本,這一成本他們是否接受。其次就是了解我們所選行業的成本,這樣才可以降低自己的風險。
-
15 # 海旭學習成長課堂
很多人往往過多的關注那些風光無限的創業者,被他們的光芒所吸引,卻不知道創業這條路是九死一生的。透過研究創業失敗的案例,可以幫助大家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走的更遠。失敗的原因千千萬萬,常見的也就那幾種。
第一,對所投資以及創業的行業不精通,盲目投入。我一個客戶王姐由於不懂輕鋼房地行情,最終由於資金收不回來,沒有現金而失敗。表面看起來很賺錢的專案,其實裡面暗藏了許多雷區。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專業才能夠走的更遠。
第二,創業者不夠自律,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導致失敗。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在創辦企業的時候沉迷於賭博,最終敗送了經營多年的公司。創業是一種修行,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定會慘淡收場。
第三、很多創業者不遠改變,不願意擁抱新的變化、新的事物而導致失敗。例如柯達的慘敗收場以及洛基亞被微軟收購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第四、創業者過於激進,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而導致失敗。
無論是那種,創業都需要不斷地覆盤、反省。當你感覺自己很成功的時候,也許前面就是一個雷區。當你感覺就要失敗的時候,堅持下來也許就看到一片大好山河。如果你準備創業,建議可以從低風險創業的思維來起步。前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從小做起,穩中求快。一定會越來越好。
-
16 # 莫江柏
"一般養殖的多,因為養殖業技術不懂,或者不精通,行情不好,生病死亡,滯銷,成本核算不仔細。或者遇到特殊情況,比如疫情,流感等都可能導致失敗。
-
17 # 石文峰看新零售
首先,我認為創業失敗是個人財富的一種表現形式!就好像王健林有很多資產,但也包括很多銀行的債務,而債務也是資產的一種表現形式!
只有先這樣看待這個問題,創業才有價值,否則,失敗的專案就太多了,失敗的可能性也太大了,創業又有什麼意義呢?
其次,創業的原始動力一定是來源於經濟訴求,也就是要賺錢。但真正做起來,你會發現實際上創業的過程不是不停的做賺錢的事情,而是在不停的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勇氣,責任與擔當都是打工者無法體驗和承受的,而這些就是個人成長的財富基石。
最後說說你欠下的幾十萬負債,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過在我看來,由於創業導致的負債不可恥,不必刻意給自己太大壓力,甚至給自己打上失敗的標籤,沒有這個必要。
反過來說,能借到幾十萬創業,說明別人認可你的能力,支援你的想法,才會把錢借給你。如果是自己的錢投資失敗,說明你有能力賺到自己需要創業的資本,就不怕再來一次,重頭開始。如果是家人投資,說明家裡人支援你,信任你,他們更不會因為你的努力沒有達成目標而嫌棄你,即便有些抱怨,也是嘴上說說而已,內心裡他們肯定還是支援你的!
所以,創業失敗不怕,重新開始才是關鍵!繼續加油,終能成功!
-
18 # 百萬衝千萬
一般都是門檻比較多,而且成本比較大的。比如最近的砂糖橘,養殖等,蘋果行業。一般都是前幾年火,但是最近不火的行業。
所以千萬不要一窩蜂進入到某個行業中去
-
19 # 老樊聊生活
創業失敗的而且能負責幾十萬或者負責幾百萬的,一般來說,這些人裡面絕大多數是進去自己不瞭解的行業,只是看表面別人做賺錢,自己就跟風,一頭扎進去又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想退出來又退不出來,經過少則三個月到半年,房租,水電,人工開銷,把自己就這樣給拖垮了,最後只能關門大吉,錢就這樣白白打了水票了,本人建議想創業必須搞清楚我會幹什麼,精通什麼,實事求是做自己精通的行業才對,不要盲目跟風就好了,做自己熟悉的行業一定錯不了。
-
20 # 海碎了的聲音
什麼專案都可能會失敗吧,我覺得人很關鍵呀!就拿我來說吧我14年和他的朋友合夥開公司,結果被坑了,而且坑的很慘,欠下了100多萬。不過沒關係,我堅信只要不放棄,我一定能成功!創業失敗的你也不要氣餒,加油!
回覆列表
我從五個層面並用一些案例,來說明什麼因素導致了失敗。
第一是創業者的精神和道德層面;
第二是企業發展戰略層面;
第三是公司治理結構層面;
第四是產品技術層面;
第五是商業策略與經營模式層面。
1
創業者的精神和道德層面
1.缺乏理想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有理想。反之,我們投資失敗的企業,失敗的首要原因就是缺乏理想和情操,把錢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
我們原來投資的一家企業做艾滋病藥研究,預期可以是個明星企業。如果這個企業還存在的話,肯定在創業板第一批上市公司陣容裡。但是它倒閉了,老闆也鋃鐺入獄了。為什麼呢?在做企業過程中,他利用這個平臺,想自己掙更多的錢。如果一個創業者把錢看得最重要,早晚要失敗,因為他可能為了錢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所以,做小生意勤快就夠,做中生意要拼智慧,如果要做大生意,必須靠德,也就是說要有理想。
2.只適應順風順水,缺乏堅持的決心和毅力
我們投了一個企業,做生物新藥。在過去十年裡,它沒有一分錢收入。但是它堅持下來了。在美國的同類藥,去年賣了78億美元,而我們做的這個藥,價格可以便宜一半。這個成功是個大成功,但如果沒有永不言棄的精神,這個公司早幹不下去了。
我們投資的另一家企業,在路由器行業興盛時做路由器,做得不是太成功,就轉向網路安全。幹了一段,又不行。現在轉向了系統整合—一個在中國可能做不大的行業。如果這位創業者堅持做路由器,我想這家公司至少不是現在這種境地。
3.過於依賴以往的經驗,因循守舊拒絕改變
產品要升級,模式要創新,管理上也要創新。任何一方面,如果依賴以往的經驗,都可能導致失敗。我們投資過一個資源類行業企業,條件非常好。但是它死守傳統,不去開發創新的產品,也沒有開拓創新的模式。金融危機前,傳統的產品每年能貢獻5千萬~6千萬元利潤,金融危機以後只有500萬了,處於半死不活狀態。
我們投資東莞的一家光電企業,以前做鋼結構,後轉向高科技,現在是LED照明的亞洲老大,它的路燈已經超過3000公里。你創新了,做了一個新產品,不用擔心過去的產品,這是環境變化帶給企業的變化。
4.長袖善舞,缺乏務實精神
有些創業者不是紮紮實實地幹,而是投機取巧。比如說靠忽悠,靠忽悠能成一時,無法成一世。講門子、盼速成,希望一件事情很快能成功。天上掉餡餅也許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企業缺乏務實精神,今天不失敗,9.資本運作戰略出問題
很多企業家缺乏資本運作的判斷能力,偏聽偏信財務顧問。但如果企業制定了資本運作的規劃,企業家一定要自己首先搞明白,完全明白是不大容易的。要持續積累,這是非常重要的。
大體瞭解後,還要做到兼聽則明。只聽一家財務顧問給出的意見也許會違背企業利益最大化。因為財務顧問是有特長的。比如說我的特長是做美國上市,我如果給你推薦別的地方,我的飯碗就沒有了。
10.財務槓桿的戰略不當
不利用財務槓桿,沒有合理的負債,那你就不是一個很好的企業家。但如果負債過高,流動性風險就增高,正常情況下高負債還能撐得住,一遇到經濟環境變化,特別是金融危機,就撐不住了。
企業相互亂擔保害人害己,而且喪失了被營救的條件。我們投資過一家細分行業老大的企業,一味搞擴張,錢不夠就借款。借款得找人擔保,就跟另外一家企業搞互保,結果擴張本身失敗了。原本還有挽救的機會,但跟他互保的物件也失敗了,沒有辦法救。所以,相互亂擔保是害人害己的辦法,千萬不要為降低財務成本而搞互保。
3
公司治理結構層面
11.實施家族式管理,缺乏輔助決策體系的監督
很多創業企業是家族企業,不少還是夫妻店。我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企業想成功,必須關掉夫妻店。家族企業想成功,必須適度地進行決策Sunny化。家族企業會產生什麼問題呢?第一是員工缺乏責任感。第二是碰到困難的時候,員工很難跟你同舟共濟。第三是無法做到集思廣益。
12.核心創業人員持股比例過低
核心創業人員的持股比例如果低於30%,成功率就低(國有企業除外,國有企業給員工10%或15%的股份就很好了,因為基礎不一樣)。我們投過這樣的企業,行業很好,企業水平也很高,但從這個公司出來的人,已經締造了一批偉大的公司,而這個企業卻走向沒落。原因就是骨幹沒有股份。還有一些靠風投支援下來的公司,大股東是風險投資機構,創業團隊持股比例很小,這種企業的成功率也低。創業者骨幹股份少,做事的心態和辦法都不一樣。
另外,老闆不變,團隊常變不可取。遇到困難,應該讓團隊去持股而不是換一個團隊、改個產品,這種做法成功率不高。
13.激勵與約束不匹配
激勵不到位,等於不激勵。該花100元的只花了60元,等於白花。我一貫的主張是,單給團隊高薪水、高待遇是不行的,應該給他股份。約束也非常重要。約束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讓人「有賊心無賊膽」。賊心管不了,但賊膽可以靠制度來管。
14.創業團隊的智力結構過於單一17.技術門檻和市場門檻低
門檻包括兩個:技術門檻和市場門檻。門檻高低,不能用簡單和複雜來區分。有的企業做的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門檻很高。因為市場地位也是門檻—新浪、攜程都挺簡單,但市場地位高,有規模,這樣的企業門檻很高。
18.可替代性強
作為創業者,替代趨勢的分析非常重要。有三種替代:第一種是革命性的,比如說LCD(液晶)替代CRT;第二種是多樣性的,比如電影和電視劇,過去電視劇把電影贏得一塌糊塗,後來電影歸來了;第三種是差異性的,比如網下網上購物方式的長期共榮。
19.有天花板
一些專業的軟體公司,市場佔有得差不多之後就下來了,又去規劃另外一個專業軟體。應該開始規劃的時候,就要多規劃幾個產品,奮鬥空間不能太窄。如果人家認為你有天花板,就不會有興趣。你想私募很困難,或者上市了股票價格走不上去,這都是天花板造成的。
20.單一市場
以前中國企業能出口是好企業,現在要既能出口又能內銷才算好。兩個市場都敢賣,就說明對國內和國外的銷售都掌握了規律。單一市場有一個很大疑問—經濟週期和宏觀環境變化可能導致生存困難。
21.對資源和環境的依賴大
創業或投資,朝減少消耗的方向走,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對於現有的企業來講,有兩條對策:第一要逐步減少對資源和環境的依賴;第二要提高應對環境變化的本領。在金融危機時有一個現象:需求減少了,但有限的需求會特別集中,這會造成個別企業更加優秀。
我們扶植上市的東方日升,做太陽能的。2007年利潤是2000萬元,2008年太陽能行業大洗牌,東方日升的利潤漲到8000萬元。2009年利潤達到1.35億元,2010年1~9月業績1.5億元。它何以持續增長?因為有消化環境的本領。
22.沒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產品與技術的水準要與眾不同。產品與技術市場基礎要牢固,市場要有一個認可度。所以我認為,創業要爭取做哪怕很小的細分市場的第一第二,做後邊的不行。另外,產品與技術的經營管理要略勝一籌。核心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好了,就可能在別人不掙錢的時候掙錢,在別人掙小錢的時候掙大錢。
5
商業策略與經營模式層面
23.泡沫階段趕潮流
創業也好,投資也好,不要在行業中後期或頂點進入,否則未來3~5年都是艱難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