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朗月悠風

    王陽明是中國明代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繼孔、孟、朱熹之後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儒家思想家與教育家。他生於浙江餘姚,死於江西南安,葬於紹興蘭亭。他身前屢受毀謗,所渭“功高而見忌,學古而人不識”(黃綰評語) 者也, 甚至被褫奪了“新建伯”封爵。死後三十八年即明隆慶元年獲得“平反”,被追贈為新建侯,諡“文成”。

    王陽明文武雙全。他在學術上建立了獨具風格的思想學說,創立了遍佈全國的陽明學派。(《明儒學案》記載了王門七派:浙中、江右、泰州、北方 、楚中、閩越、南中。今人張新民又考定“黔中王門”可立一派)。他有四大事功:一是平定了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四省交界地區的寇亂和廣西思恩、田州少數民族土司的武裝叛亂;二是平定了明朝寧王朱宸濠的宗室叛亂;三是在平亂之後,奏請朝廷設立了福建平和縣、廣東和平縣、江西崇義縣三個新縣,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四是在貴州、江西、浙江、南京等地聚徒講學、興辦教育,促進了當地文教事業的發展。因此,王陽明被尊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者。

    王陽明學說,自成一家,影響超越明代而絕於後世,風靡一時而傳播中外,在當代仍有其普遍性的價值與現實意義。

    所謂陽明學,就是由王陽明所奠定、其弟子後學所傳承發展,形成於明代中葉, 而興盛於明末、轉型於明清之際、開新於近現代的良知之學。這個良知之學,以良知為德性本體(心體), 以致良知為方法,以知行合一為實踐,以經世致用為目的的道德人文主義哲學。它和陸九淵 、陳白沙、湛甘泉心學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以“良知”為心之本體的良知心學。 其學,被稱為王學、陽明學、陽明心學等等(吳光、陳利權《王陽明的心路歷程》中國文史出飯社2017年11月第5頁)。

    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

    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是“良知”。這個“良知”精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道德自覺精神。王陽明說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王陽明:《詠良知四首示諸生》,見《全集》中冊卷20,第652—653頁。)——這些都是概括了王陽明道德自覺精神的話語。“良知”是心之本體,是進入聖門的秘訣。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識心,又是知善知惡的道德心,但根本的是道德理性。這正是陽明學的道德自覺精神。

    2、人文精神。陽明學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王陽明對《大學古本》首句原文的堅持。朱熹《四書集註》沿襲程頤之說,將古本“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中的“在親民”改為“在新民”。王陽明則主張恢復《大學古本》的“在親民”論述。王陽明認為,“親民”就像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親之即仁之,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安百姓”。這種愛民、重民的論述,集中反映了王陽明“以民為本” 的人文精神。

    3、“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陽明雖與朱陸有差異, 他也想折中朱陸, 會通佛老,但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不少東西,並在很大程度上受道教的影響。儘管王陽明折中朱陸,會通佛老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但這種折中會通的精神卻是應當發揚的。它實質上是一種“和而不同”、“多元和諧”的精神。

    4、力行實踐的精神。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 致良知 ”,也可把“ 致良知 ”概括為“行良知,因為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工夫” 。黃宗羲對這種力行實踐精神解釋得更明確,說“致良知”的“ 致 ”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為工夫”。這強調的正是一種力行實踐的精神。

  • 2 # 修行朝聖

    王陽明心學精神在每個人內心的良知裡。

    王陽明心學:憑良知做人做事。

    1.貴州龍場悟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內心的良知是應對萬事萬物的制勝法寶,無需外求。

    良知在手,世界我有。

    世界怎麼樣,我心說了算。

    心不定,事難成。

    如何吾心不動,隨機而行?

    止念:去掉主觀善惡,迴歸無分別之心。

    超脫:讓自己超然物外,養成吾心不動。

    內控:我控制不了外界,我能控制思想。

    善惡在一念之間: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成與敗就在一念之間。

    人與人只是一念之差。

    什麼是良知?

    好惡之心,本能反應。

    好惡之心:瞬間明辯,是非善惡。

    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不需要思考,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它就做到。

    良知是自己衡量自己內心的尺度。

    良知會告訴自己該做什麼以及能做什麼。

    良知就是一種以旁觀視角內視自己的意識。

    2.江西南昌證道:致良知

    憑良知能成事理由:良知代表的是正義的立場,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良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直覺就是良知給你最正確的答案。

    心即理:內心的良知,就是做事的天理。

    憑良知做事,難在哪?

    難在知行合一:因為人一有“我”就知行不一,想一套,說一套,做另一套,就很假了。因為有私慾就做不到至誠。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堅定信念:堅守良知,雷打不動,風雨不改。

    2.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天理不容思考,良知不許轉念。因為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3.時時正念:一念發動即是行。

    大惡從小惡來,小惡從小惡念來。

    4.真知真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果知道做不到,都等於不知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出真知。知行之間,相互相成。

    5.刻意練習:反覆練習良知即行動,形成條件反射的本能反應。像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

    簡單的事重複做

    重複的事用心做

    人慾與天理的區別:

    1、有度,適度是天理,過度是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2、真誠,愛是愛本身。

    王陽明說:“我真的很不喜歡年輕時候的自己。因為年輕時的我只關注私慾,從未專注天理。以前做事只為了賺錢,賺錢是目的,做事是手段,就反了天理。”

    3、純粹,做好事出於好心的是天理,做好事為了好處的是人慾。

    做好事本身就是目的,做好事非要讓人知道,這就是人慾。

    天理與人慾不能並存:

    人心正了就是道心,道心歪了是人心。

    分清主次:一心專於天理

    我祈禱的時候可以抽菸嗎?一一不可以

    我抽菸的時候可以祈禱嗎?一一可以

    專注:時時想它,事事為它,念念存天理。

    3.浙江餘姚天泉證道,四句教:

    世界觀: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生觀:有善有惡意之動

    價值觀:知善知惡是良知

    方法論: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世界觀:

    無:一切皆空

    合:萬物一體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情順萬物而無情,心普萬物而無心。

    王陽明心中:德行是第一位的,做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王陽明小時候讀書時就問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老師說:讀書,做大官,賺大錢。

    王陽明不滿意說:我認為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人的動機與志向很重要。

    王陽明心學目標:教人去心中賊

    1.小人之心,難成大事。

    聖人之學全在自心,心若外求多才多藝,貪多求全。卻不知自己依然是桀紂之心,卻想成堯舜之業。這又怎麼可能成功。

    2.一顆陰暗的心,襯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3.為了生命最後能說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心學一語貫之:為人處事,全憑良知。

  • 3 # 盧子LZ

    陽明心學實質:一是心即理,心是答案!依心而行!二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只有行動了才為知!三是致良知,從每個人內心的良心和傳統文化積澱的智慧出發,喚醒良知!四是我心光明,無我無私!

  • 4 # 補言而蹊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要把自己放到本位裡面去,思考思考,明白以後,然後再到那個環境裡面去進行實踐,這就叫工作,如果不明白,繼續在裡面實踐,。

  • 5 # 老酒壺

    我認為王陽明心學的是:知行合一

    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6 # 陳哥7181

    王陽明的心學一共有七重境界,這七重境界都與《周易》相關,心學的境界是為了樹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來的人心能夠歸於正道。

    陽明心學不斷的告知我們做人做事、修心修煉,都要能立於根本、合乎規律,才能最終走得遠、站得高。心學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知天道,才能明人事”,要讓我們將眼光放的更高、更廣,而我們平常人,只在乎自己的一點點利益,這樣人生就會很狹隘,沒有什麼大作為。

    王陽明對《中庸》也有較深的理解,王陽明把《中庸》的“命、性、道”與《易·說卦》之“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貫穿起來,說:“戒慎恐懼”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復其性之本體。王陽明心學的最高境界就是“良知即易”,良知是心通於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於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歸的。簡單說致良知就是遵循這顆乾淨的心,去做乾淨的事。

    67王陽明因為龍場悟道,提出了心學,印證了中國哲學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

  • 7 # 芝蘭於庭

    我覺得王陽明思想的最大價值,就是儒家理念裡面最大的弘揚了個體價值、自由精神和自由意志,這跟西方社會的自由主義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儒學從天道、人倫、秩序等外在的規範來框定人,而陽明心學是以人為中心來弘揚人自身的最大價值,是一種更新的人本主義,也是儒學由外轉向內的新開拓。

  • 8 # 使用者2623881251295

    光明自己的良知是其核心,無善無噁心之初,有善有惡意之動,關鍵在意,這是基本條件,就是世界觀和人生觀,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是個大前提。後面倆句都是以此為基準條件的,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道善惡,才算有良知,為善去惡,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善惡,怎麼辦?去探求事物本質和人類自身發展規律,隨地大小便,在城市和農村,有可能就一個惡,一個可能不算惡,需要分析對待,小孩搶別人吃的,和大人搶別人吃的,就不能同樣判斷善惡,而同樣是成人,有人覺得做人不傷害別人就是好人,也有人覺得人活著要幫助別人才是好人,諸如此類,思考的過程,就算是格物了,只要人人都深度思考,人人都能搞清楚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更新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自然就能理智分析,知道好壞並去惡存善,然後人人皆可以成聖。

  • 9 # 真一道子

    二千多年來,儒家學說,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形成了三個學派:一是春秋戰國時期,孔孟所提倡的仁義之道;二是宋朝時期,周、程、邵、張、朱所形成的“程朱理學”;三是明代時期,陸九淵、王陽明所構建的“陸王心學”。而王陽明則是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王陽明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在認識論上,他認為人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最完滿的表現,是物我統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並提出 了“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能克服私慾、恢復人之良知,即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其本旨有兩層含義: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陽明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不能截然分開。從道德教育上來看,王陽明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因為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他認為:良知無不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二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陽明提出的“心即是理”與“知行合一”,在儒家學說的體系之中,既有其積極的方面,也有其獨到的地方。

  • 10 # 傳統文化小家園

    王陽明的根本精神是心外無物、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我自己認為王陽明心學是對中國各種哲學的一種巨大的補充。

    為什麼這麼說,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先人對中國哲學作出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儒釋道,但是儒釋道都沒有太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都是說怎麼改變自己去適應外緣,儒家是說怎麼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道家是說怎麼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自然;佛家是說怎麼改變自己去適應你的心。

    而王陽明第一次提出人在心上是平等的,人是不平等的,但是每個人的心是平等的,致良知,每個人的良知是一樣的,這樣你只要向內找力量,如果你想自信,想有力量,王陽明心學是一門很好的學問,甚至我覺得它是一門很好的成功學,王陽明靠著自己的心學,評定江西民變、各個山寨,平定朱宸濠叛亂。你也可以靠著心學,實現一些自己的志向。

    我理解的王陽明心學,是一種心的唯物主義,心給你感覺是唯心主義,但是心也是一個物質,它也有自己的規律,王陽明心學是真正的研究人的心,併發揮自己心的作用,它和佛家的心相反,它講究發揮心的入世作用,而不是說這個世界是無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句話概括了心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良知、為善去惡是積極的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靠著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世界。

  • 11 # 輪迴的光陰

    王陽明的心學,結合了儒釋道三教的精華,把形而上的道即天理,佛家的三學戒定慧之一的戒即去人慾,儒家的仁即良知這三者結合起來,提出來“存天理,去人慾,知行合一,致良知”為人準則。

    王陽明是用出世的佛教與道教的精神,解決入世的儒教面臨的問題。道教的無為而治,佛教的慈悲為懷這些人生態度,可以對治人類的貪婪與戾氣。

    王陽明的心學,歷經了道家佛家之路,最後貌似迴歸到儒家,但是王陽明其實是披著道教的外衣,以佛家的思維方式,為儒家提供服務。

    王陽明是一個成功者,他把三教的運用結合得完美無缺毫無瑕疵。與其說王陽明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毋寧說王陽明是一個哲學家,一個智者。

  • 12 # 天河裡的魚

    構成陽明心學的主要觀點,也有三大塊,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既是陽明心學最重要的論述,是陽明心學根本精神所在。

  • 13 # 越南快樂行

    凡粗通陽明學者,都知道陽明學有三變,其發展階段概括起來是: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

    其思想的精髓,在我看來應該是“心外無物”,這一哲學觀點的提出,咋看好像和我們的生活常識相違背,但其針對朱子學“立理以限事”的弊端所發。其知覺體驗類似於存在主義哲學,把萬物存在的意義,歸結到人上。

    如他所說:“你看死人那個靈明又在哪裡?”活人是由物質構成,死人和活人由同樣的物質組成。但活人可以感受世界,改變世界,死人卻不可以。就因為活人有這個心,有這個靈明(在他其他話裡可知靈明就是良知)。但死人沒有。

    他說的良知不是針對某個階層說的,這就肯定了人類生存的意義,並且肯定了人主觀能動性的意義,並且正是陽明這種向內尋找的思路,肯定了我們作為個人存在於集體中的意義。所以他的哲學是關注存在狀態中具體的每個個人的哲學(內聖學)。是充滿了人性關懷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性關懷就有先天性缺失,這也是外界普遍詬病的一點)。

  • 14 # 果笑說歷史

    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為“致良知”。

    陽明心學即是陽明學嗎?

    陽明心學的創始人是王守仁,也就是王陽明。

    現在網上輸入他的名字,通常把陽明學、陽明心學歸納到一塊說,我個人認為二者是有區別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先簡單梳理一下這方面以及相關的知識。

    第一個問題:創始人的概念

    創始人可稱作創辦人,指某個概念、事件、事物或者機構,第一個提出來的人,相當於發起人。

    ⒈為什麼先要了解這個概念?

    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那麼孔子死後難道儒家學派就不存在了嗎?

    答案是依然存在,這就孔子為什麼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因,他要讓其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⒉哪一位堪當此任呢?

    尊為“亞聖”的孟子。孟子就不能稱其為儒學的創始人,他是在立足於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的基礎上,注入了自己的理論思想之人。

    所以,先區分創始人的概念也是重要的步驟。

    第二個問題:孟子和王陽明有什麼關係?

    若要知道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所在,還是要拆解開來看。

    ⒈ 心學:孟子是心學的創始人

    這就表明心學屬於儒學,但只是儒學當中的一門學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學習並研究心學,後便稱之為儒學的一門學派。(簡單理解為自成一派)

    孟子主張什麼?仁政、愛民、民貴、君輕、政在即得民。

    孟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相比之下多了什麼呢?那就是“民本”二字。

    孔子思想講“仁”,但他看到違背君君臣臣之行為時,說出了這樣一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大家想想孔子更看重什麼?

    而孟子說道:“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凡是君主秉承"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那麼他所統治的朝代一定是盛世。

    ⒉ 陽明心學:王陽明是陽明心學的創始人

    孟子的心學歷經多個朝代哲學家、思想家等,這些有清晰而獨立見解之人的昇華,同樣創立了各自的學說乃至門派。

    ⑴ 王陽明的四字教法。

    《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的意思是探究萬物的規律,“格”是規律之意。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充分表明王陽明學說的昇華之處。

    ⑵ 重點:從孔子創立儒學開始,再到孟子的心學,然後到了王陽明所在的明代晚期,已經不能單從儒家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學術體系。

    ⒊ 陽明學:心學和理學融匯之下的學說

    ⑴ 何為理學?儒學和理學會有衝突嗎?

    當儒學教給民眾行為準則之後,這只是人人思想上有了標準,但僅僅從書本上知道的稱為理論知識;而為什麼要遵照這些準則,以及具體怎麼做,智商高的人能知道,反之則不能。

    朱子曾經說“理學最難”;陸九淵曾經說“惟本朝理學,遠勝過漢唐”。

    每一門學術都不敢自稱完美無缺,人因具有靈動性才稱為高等,所以儒學有了新的發展歷程,攀登上新的高度。

    所以,二者不會衝突,“求新、求實”就是儒學接受理學的道理,人類發展所導致。

    ⑵ 王陽明的四字教法是在說一個“理”字,為什麼這樣說呢?

    莊子“道生萬物”的宇宙觀是理學形成的源頭,南宋時期開始形成新的學術體系,“理學”成為其中的一個概念。

    張載代表著氣學,紹雍代表著數學,朱熹代表著理學,王陽明代表著心學。這些人物是宋明理學按其理論體系劃分的主要代表,其中還有很多名家,就不一一列舉了。

    理學是儒學的昇華發展,注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

    王陽明的“理”是繼承和發展後的新儒家學說,即是“心外無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結語: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王陽明確實可稱之為思想家,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他的學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且行之有效。

    古人行文即使是工具型別也很生澀難懂,我說個自己總結的小妙招:用字典把每個字的現代釋義標註出來;再看這個字的延伸內容;然後串聯起原文;最後一步很重要,你個人寫出整篇文章的意思。

    有用沒用試一下便知。

  • 15 # 易啟讀書夢遠航

    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就是龍場悟道:聖賢之道,吾性自足。

    吾性自足,這句話能夠給每個人帶來無比強大的自信心。試想一下,如果做聖賢都能夠吾性自足,那還有什麼事不能吾性自足呢?孔聖人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王陽明先生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人人都能成為聖賢。

    為什麼陽明先生會覺得人人都能成為聖賢呢?這其實是陽明先生印證過的,也就是證道。

    陽明先生從小立志做聖賢。他讀書的時候,曾經問老師一個問題:讀書省什麼用呢?老師的問答是,讀書做大官。但陽明先生說:讀書是為了做聖賢。但所有人都認為這不可能,王陽明太狂妄了。

    於是,陽明先生就開始一心研究怎樣才能成為聖賢。他學孔子,學莊子,學佛學道,但都沒能悟道。甚至學朱子,希望格竹子悟道,但也失敗了。直到被貶貴州龍場,在一口石棺材裡,他終於想明白了:聖賢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說,做聖賢,自己不用跟從任何人,而是要時時跟從自己的良知,聽從自己的良知為人處世。

    陽明先生認為,只要時時跟從自己的良知,每個人都能成為聖賢。這真是石破天驚的思想。

  • 16 # 尼古拉斯憶心

    王陽明“心學”的確立始於對朱子“格物窮理”說的突破。王陽明認為“格物窮理”之說意味著“道德理性”與“知識理性”的斷裂,也即埋頭格物與身心修養了無關涉。

    故而王陽明將“物”由朱熹那裡客觀存在的物體義改造為“事”義,即主體見之於客體的行動,這一行動融攝了主體的動機、意志、知識、情感於其中。因此,王陽明強調“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王陽明學說的核心內容是“致良知”。“致”表明它是一種雙向活動。由外到內,指推致良知做具體事時,將在具體事上所獲得的知識存於心中,作為良知的自然含蘊;由內到外,重在向外推致良知,以理正事。所以,“致良知”收到的是兩個方面的獲得:知性的明敏和德行的深粹。

    概言之,“致”有二義:一為充拓至極義,二為推致實行義。充拓至極重在主體精神境界和知識素養的提高,推致實行義即將良知所知天理推行於一切活動中,使具體行為既在道德理性的規範下,又由於知識理性的參與而得到積極結果。“致良知”說的精義在於:

    一,格物需在實事上格;

    二,道德理性對於知識理性有驅迫力;

    三,在致良知的過程中,知識理性會根據道德理性給予的原則,使各個不同的事物各如其理,各極其則。 基於此,可以看出陽明學說的特點是“知行合一”。由於時間關係,張學智教授重點強調了“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對朱陸二人學說加以綜合的結果。相對而言,朱學側重“道問學”,陸學強調“尊德性”。王陽明認為應以道德理性統領、帶動知識理性,以知識理性輔翼、促進道德理性,二者相輔相成,在實踐中收合一共進之效。

  • 17 # 阿宇在讀書

    知行合一。

    王陽明是個聖人,是“心學”的開山祖師和至聖先師,亭臺樓榭間關乎他的或溢美或詆譭的評論漫天飛。回到當下,在如今這個追求“短、平、快“的效率社會,更多的人總是會迷惑於心智的朦朧甚至遮蔽。那麼,我們到底如何才能真正“撥開雲霧見天日”?或許,回到王陽明,我們能夠在心的修煉中真正達到一種澄明之境。

    《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心的神奇智慧》一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王陽明的心學,深入淺出地闡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同時力圖全景式地展現王陽明蕩氣迴腸的一生,旨在讓今天的讀者輕鬆領悟王陽明心學的神奇和智慧的精髓,以更好地能真正對當下迷茫的我們有所裨益。當然,作者並滿足於寫一本通俗歷史人物傳記,更不止於簡單地介紹深邃空洞的理論,而是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地將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與當下生活的現實巧妙結合,做到了一種“理論與現實”的完美契合。

    的確,人之真正的強大來自內心。在這樣一個慾望著慾望的時代,讀懂陽明心學,或許真正能掌握自己的內心世界而立於不敗之地。因為,王陽明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之途,恰恰為我們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範。在人心愈感孤獨、苦悶、矛盾的當今時代,王陽明心學將使大眾獲得從未有過的輕鬆、自由。從“孔子的困境”開始,生命就在千年的喋喋不休追問中反覆升沉,而獨具異彩的“心學”卻因其唯心主義的定性在國內一直受到批判。在遠離非此即彼的二元論之後,特別是在信仰和道德越來越難找到一個寄託之際,王陽明的進步意義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多次涉筆宇宙學和現代物理學,揭示了量子物理與陽明心學的相通之處。這種貫通倒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理解王陽明的視角和力證。凡人如我們如果能在閱讀當中用一點自然科學主義的觀點理解心學,當有新的、無窮的發現。除此之外,書中大量涉及中國古代思想哲學,對《中庸》、《大學》、《道德經》等進行了精準獨到的闡釋

    事實上,王陽明心學原本就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這正是心學強大的根基:兼收幷蓄,以內心為趨光的主導,以逃離教條為範本,強調每一個個體所具有的理性潛能和感性力量。“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今的我們在這樣一個“錢袋充實,口袋虛空”的年代,“每時每刻,都要強迫自己相信我的健康狀況極佳,我吃得很好,我交往的都是很有趣的人,在這個帝國的首都,我只要去歌劇院、音樂廳、戲院、畫廊,就能接觸到人類天才的產物。每天晚上,我細細地打量和我一起觥籌交錯的人等,在歡歌笑語中氤氳了多少煙為霧霾做了多少貢獻。雖說我做不到每日三省,但我信奉一切良善的旨意,可我還是失敗了。有人說我很幸福,可我不明白,我咋感覺不到•••••••••”

    故,幸福其實不是你有裝修豪華的房子,也不是有令人豔羨的汽車,更不是富可敵國,當然也不是擁有無邊的權勢。幸福只是別人透過任何方式都無法感知的屬於你自己的一種心靈深處的美好感覺。而本書能讓我們領略“心學”之精妙。“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讓我們關注自己的心靈,修煉強大的內心,從而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

    顯然,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的王陽明 “心學”思想,是當今社會的一劑解藥。因為,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解讀王陽明傳奇人生,領略心學之精妙,關注自己的心靈,就能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書中結合當下人的心靈困境,對王陽明“心學”的精髓進行解讀,從中尋找能夠解決心靈困境的“藥方”,關涉的都是如何消除內心的煩惱、如何尋求人的內心幸福等主題,道理精妙,啟發性強,為人們一步一步接近真正的幸福指明瞭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如何樹立高遠的志向,如何建立正確的處世之道;面對逆境、困厄又該如何感悟生命的真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修煉強大的內心?王陽明用他的一生給出了最好的答案:立志,力行,致良知,知行合一...

    眾所周之,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有明一代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醬缸文化”的最後一劑解藥。著名的新儒家杜維明先生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這話或許有點偏頗,但至少反應了王陽明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神們,如何看待《百年孤獨》這部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