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翡翠也木西

    元曲是人民群眾的戲曲,題材極為廣泛,反映各種社會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態掩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有大悲劇也有大喜劇,偏於追求理想型!宋亡之後,由於南北文學的合流,在後期的作品裡,漸漸的離開民間文學精神,在修辭和表現方面,注重含蓄琢練的手法,而步入於雅正典麗的階段!演變至今!

  • 2 # 張紅偉書畫篆刻創作室

    每個時期的文學經典是文化水平發展印記,是時代文化潮流的巔峰凝練。然而作為戲曲代表的元曲,卻與其他文學藝術發展由來迥異。元曲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發展的產物,那是漢民族第一次未掌握文學發展的主導權。在那五胡亂華的年代,造就了元曲的繁榮和昌盛。

    唐代以後,政權割據,社會一片動盪不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先後覆滅各類割據政權,結束長期混亂的局面,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自此開啟少數民族統治的先河。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蒙古建國為元之後,統治階級“只識彎弓射大雕”文化水平上是一大短板。所以有人說:“元朝是最沒文化水平的”,但這畢竟只是偏激的個人觀點,實際上拋開這些輿論仔細審視元朝文化發展,才知曉這“最沒文化”的朝代。最後卻歪打正著,創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戲曲巔峰,於是才有享譽聲望的“元曲”誕生!

    忽必烈統治中原後,他對漢化的態度在《元史》中總結為:蒙古興垂六十年,至帝始延攬文學之士,待以殊禮焉。也就是接受一定的漢族文化,但也沒有被徹底漢化。在採用《易經》中“乾卦”“元亨利貞”,將國號改為“大哉乾元”。

    在元世祖政策下,漢人中的文學之士大受鼓舞。於是便在宋詞中吸取精華,融入蒙古文化再結合方言俚語,創作出通俗的散曲。這些通俗的曲子正迎合統治階級的需求,底層老百姓也十分追捧,元曲迎來“短暫春天”。

    世祖之後,元曲創作受到打壓,漢人無法進入國家管理高層。漢人老百姓被區別對待,連儒士也地位也受到打壓,在《蒙兀兒史記》中記載元朝存在“四等人制”,也就是將人分三六九等,而漢人就是最下等。因此此刻的元曲充滿對統治階級以及官僚貴族的諷刺,也寄託自己複雜的情感。

    這種矛盾在元仁宗時期才得到緩解,元宗與世祖一樣,都是比較支援漢文化的,但是不幸的是,漢人雖得到一定認可,但依舊沒有多少話語權。但就是在這種尷尬的環境下,元曲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元朝在史料的記載方面可謂是非常隨性,真正重視史料的記載是寥寥無幾,於是《元史》可以說是史書中批評中最差的。統治階級對史書的不重視,使得元朝修史官也隨心所欲,這對編撰史書的大儒宋濂來講無疑是難於上青天。元朝統治者對於權力的追逐是十分痴迷的,在元仁宗之後,一直到元順帝時期這短短十年年之間,元朝經歷七個統治者更替,這十三年混亂不堪,自然也就沒人理會文藝的發展。

    正是在這種寬鬆環境下,元曲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個時期政治混亂,民不聊生,在元曲中就有大量充滿諷刺意味的雜劇、散曲接連問世。文人墨客也追求文藝創新,將雅緻的內容融入元曲中,使得元曲不斷雅儒起來,在民間更受歡迎,人們極其推崇這種雅俗共賞的文化藝術,將元曲創作推向另一個巔峰。

    如今流傳下來的作品高達四千五百多首,於是有人便認為,在元朝統治的幾十年來,文化並沒有斷層,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出來,這也就是後來造就的元曲。這被評為“最沒文化”的朝代如今卻為中國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學瑰寶。

    元曲不同於文學界中其他作品,元曲的總體發展離不開“俗”,就如元曲的著名作家白樸,在陽春曲中: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你娘催逼緊拘鉗,甚是嚴,越間阻越情鍬。戲劇創始人關漢卿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也有: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這些俗語深得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的喜愛,使得元曲更加接地氣,更加受歡迎,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樂趣追求。

    隨著人們對新文化思想意識不斷的發展進步,元曲的流傳和發展也受到了新文化思想意識的制約。不論如何,元曲終究是元代中了不起的藝術。元朝時期雖不及唐宋才氣洋溢,但也正是他的無所作為造就元曲異於唐詩宋詞的“雅俗共賞”,文化的繁榮昌盛與國家的經濟政治休慼與共,也正是因為國家文化的不確定性,才文學藝術更加千姿百態。

  • 3 # 谷底001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元曲確實是元代的最好藝術成就,為什麼沒有廣泛流傳?從以下方面考慮:

    1.元朝的人種分化制度。蒙古入主中原後把人分成四等,等級的劃分,形成了各個等級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境況,割裂了文化的傳承流通。

    2.元朝的戰亂。元朝前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被朱元璋趕回了蒙古高原。在這近百年的時間裡,蒙古統治階層一直在鎮壓群眾的起義與反抗,蒙古統治階級橫徵暴斂,未能給人民修養生息的機會,以元曲為標誌的文化流傳缺乏穩定的環境。

    3.百姓未能認可。在百姓民不聊生的境況下,生存是最重要的,文化的追求成為奢望。正所謂“理論一旦被群眾掌握,將迸發出驚人的力量”。這裡套用一下,文化一旦被群眾所認可,將富有強大的生命力。群眾基礎對元曲的傳播才是最重大的原因。

  • 4 # 俏花旦

    唐詩宋詞元曲,這些都是流傳後世的文化瑰寶然後元曲卻沒能像唐詩宋詞那樣廣泛流傳,究其原因很複雜,因為詞只要有記錄就能流傳,而曲想要流傳下來的困難度就高多了。

    詞和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詞可以朗誦,而曲卻必須要傳唱才能體現其韻味,所以詞在人群中的流傳度本來就是比曲廣的。曲的傳唱對樂器和人都有一定要求,就拿現代社會來講吧,我們拿手機聽了幾十遍的歌曲自己開口唱卻還是可能會跑調,何況古代社會的曲子都是現場演奏沒有回放的。所以即使很多人想要回味一個曲子也只能靠想象,那時候演奏曲子的技藝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旦他們不想傳授,曲子就很可能失傳。

    古代精通曲藝的人多為高門大戶的女子,她們身份的特殊性使她們無法拋開臉面去給別人傳授曲藝,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曲的流傳,曲只能是富人們宴會時消遣的玩意,平民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而只要認識字,就可以背誦朗讀一首詞,所以詞是平民和富人都能接觸和傳閱的東西,這也就註定了詞彙流傳的比曲久遠。

    另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古代的音律和現代並不一樣,有些樂器也跟以前是不一樣的,古代的有些東西都丟失了,所以即使現在我們有曲譜也無法演奏古人的曲子了,根本無法體會到他們演奏時的風采了。其實曲的丟失還是很可惜的,

  • 5 # 無二有畫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的可能

    1唐朝是歷史上繁盛鼎盛時期,無論從詩人數量還是從文學質量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唐朝的存世時間長,文學創作總量多,流傳廣,但是元朝存世時間並不長,無論數量還是文學質量都不及唐朝,元朝的歷史短,更加不利於其文學流傳廣泛。

    2從種族來說,漢人多喜歡詩詞,元曲要配以音樂和唱腔等,更加不利於流傳。元曲多以戲曲劇本為主,難以駕馭。

  • 6 # 淨心修道

    唐詩宋詞漢文章,元曲明清小說,無一不代表著中國曆個朝代文化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而元曲作為元代另一種文學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可說佳篇紛呈,傑作不少,言其文化瑰寶實不過份。

    可元代作為一個短命王朝,等級森嚴,人分三六九等,以曲取仕,促進了元曲的繁榮發展。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實乃幸事。要說是什麼因素制約它的廣泛流傳,我不妨談談自已看法。

    元曲作為和樂而唱的文學藝術表現的形式,實分散曲與雜劇兩種。有不少入遠高初中語文課本。記憶猶新當屬馬致雲的《淨秋沙,秋思》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在天涯。關漢卿的《竇娥冤》碧血飛白簾,不辯賢愚枉為地,不堪黑白枉作天,至看之還令人心生無限敬畏之情。

    就其文詞而言,語句艱澀繁雜,也不乏俚語村言,套調有牌,複雜難記,遠不及唐詩宋詞,合角有韻,㫰㫰上口,易於成誦,流傳廣泛。

    然,元曲實乃中國古典戲劇藝術文化之雛形。具近代王國維考證,"中國的真正戲曲,則從元雜劇而始。”,言之有據,論述詳備。在戲劇發展史的研究不失開創性的意義。

    較為著名的流傳至今的當屬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鄭光祖的《倩女離魂》,並稱元曲四大家。及至稍晚王實甫的《西廂記》,孔尚任的《桃花扇》等許多名作至今唱響戲壇,廣泛流傳!

    由此可見,元曲完成了一個時代文化文學的藝術沿襲傳承,以新的面目,唱響在九州大地!

  • 7 # 獨不醒

    這個判斷其實可以商榷,嚴格來說,制約了廣泛流傳僅僅是近現代的狀況,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明清兩代,元曲(雜劇)基礎上不斷改良派生而來的各類地方戲曲的在社會各階層廣泛流傳,甚至建國後,還有新編樣板戲在全社會興起高潮。

    廣泛流傳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廣泛的創作群體,一個是廣泛的傳播群體。從創作來說,唐詩宋詞元曲在現代社會的狀況區別不大;從傳播來說,唐詩宋詞主要透過特定的渠道傳播,比如教育和文學領域,而元曲(雜劇)或者戲曲傳播受到小說電影電視等現代藝術作品的衝擊巨大。

    如何在現代社會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學藝術,還需要不斷探索。

  • 8 # 太行山下小小強

    元曲準確來說,不是制約了發展,而是徹底“消亡”了,這其中有很複雜的原因,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是“失去了”觀眾,看元曲的人少了,或者看不懂,或者不喜歡,總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日子還是要繼續的,元曲沒人看,這些人自然要改成其他曲目。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元曲”的“消亡史”!

    1、元曲“誕生記”!

    大家知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唐詩、宋詞和元曲是三座高峰,很尷尬的是,提起唐詩宋詞,每個人都很熟悉,但是作為同樣很燦爛的元曲,卻顯得“默默無聞”。

    這和元曲的“消亡”有直接關係。

    一開始,唐詩大概是讀的,至於是不是咱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搖頭晃腦”式的朗誦,這個就不得而知了,而宋詞是可以唱的,當時中國也有自己的一些樂譜,但是比較複雜,不容易流傳,所以現在很多宋詞是怎麼唱的,咱們是不得而知的。

    因為在古代,想要記錄聲音的高低和長短,是很困難的,西方在這方面比我們稍微好一點,他們在音樂記錄上的確比咱們“先進”一點,五線譜也是西方發明的,在康熙時代傳入中國,所以西方的古典音樂文化,比咱們要更加“深厚”一些。

    唐詩宋詞在當年的那個時候,大概相當於“流行歌曲”,好詩是可以被傳唱天下,傳誦千年。

    但是唐宋是一個文化非常燦爛的時代,所以誕生了很多“歌頌生活”“歌頌友情”“歌頌愛情”的詩篇,以李白為代表,他的詩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偶爾不如意,也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種豪邁詩句。

    宋朝更加是重文輕武,文化經濟燦爛的“一塌糊塗”,參考《清明上河圖》就知道了。

    而到了元朝就不同了。

    有啥不同?

    答曰:“揭不開鍋!”

    唐朝時代的文人,可以透過科舉做高官,偶爾出了一個“不願”做官的李白,卻成就了唐詩的高峰,到了宋朝就更加“滋潤”了,你看看蘇軾、歐陽修、王安石,不但官做的很大,而且也不影響“副業”,詩詞文章搞的也很好。

    但是元朝就慘了,科舉取消,文人地位急劇下降,“九儒十丐”,比“娼妓”地位還低,這誰能忍?

    畢竟是“文化人”,“罵人都是不帶髒字”的,所以要搞點“流行樂”來針砭當時的“黑暗社會”。

    為啥唐詩宋詞到這個時候不能繼續使用了?

    一個是“韻律”,一個是“詞牌”,總之都是一些格式化的東西,雖然“押韻”也可以“罵人”,但是太文雅了,因為詩歌的誕生,本意上就是“歌頌美好生活”的。

    所以到了元代,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元曲”就出現了。

    元曲的市井氣息比較濃厚,更注重通俗性,不僅化用了漢人的歷史典故與詩詞文句,而且大量使用方言口語,甚至還摻入了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詞彙,如“也麼哥”、“陣馬兒”等。

    因為你不加方言,當年蒙古人是聽不懂的,當年蒙古等少數民族文人及士大夫階層,對對過於嚴格的格律及文言文語法望而生畏(說白了,其實就是還沒學會,蒙古當年是軍事強大,但是文化卻是相對落後的,對於傳統的唐詩宋詞,還不知道怎樣欣賞)。

    所以唐詩宋詞這些“文縐縐”的東西,不適合當時元朝的文人,因為他們要揭露當時的黑暗社會,揭露元朝統治的殘暴,首先要讓人家聽懂才行啊。

    第二點就是韻律和字數。

    元曲雖然有一定的韻律和字數要求,但是更加“奔放”和“靈活”,嬉笑怒罵皆可“元曲”,突破了唐詩宋詞以委婉含蓄為主的風格,將民間的通俗俚語進入詩壇,有鮮明的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和獷放爽朗、質樸自然的情致。或豪放、或潑辣、或尖銳、或調侃、或直露,總之,我等文人已經如此“壓抑”,何必“再含蓄”,喝最烈的酒,吟最狂的曲,才是元朝文人的心聲。

    另外,元曲中很少有宮廷詩、御製詩,更難見到皇帝、貴族豪門之家參與其間(因為這些人不懂,馬背上得天下,不服就殺,從來不廢話)。

    這大概就是元曲興起的原因,本質上是“舊的文學體裁”不適合時代遭到“淘汰”!

    2、元曲“消亡記”

    元曲也是誕生了許多文學大家和經典作品,這個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著名的《竇娥冤》《趙氏孤兒》《西廂記》等作品,的確是很輝煌和燦爛的。

    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社會動盪。

    因為元朝的壽命比較短暫,不到一百年,元朝末期的時候,因為饑饉和苛政雜稅,爆發了很多農民起義,咱們的朱元璋皇帝,就是因為“吃不飽飯”,家裡的親人接連被餓死,自己去當和尚,最後也沒有飯吃,要出來乞討,最後乞討也不行了,這才參加起義軍。

    這基本上就是元朝末年的真實寫照,民不聊生,餓殍遍野,GDP嚴重下滑,誰還有功夫聽元曲?

    上面也介紹了,元曲主要是寫底層人們的生活,是老百姓當時的“心聲”,大家很喜歡看,但是元朝的貴族不聽這個,所以元曲也沒有宮廷曲、皇帝曲啥的。

    現在觀眾(老百姓)飯都吃不上了,那裡還有“錢”聽元曲,沒有觀眾,自然就消亡了。

    當時唱元曲的,都是師徒制(現在很多傳統戲曲,也還是這個老樣子),只要“斷代”,這個曲目就沒法傳唱下去了。

    二是形式落後。

    元曲用的是宮調,是在唐宋宮廷雅樂基礎上形成的,樂調比較“死板”和“單一”,不能表達人物的豐富感情。

    而且不管什麼戲,都是有主角一個人擔當,而且一唱到底,中間不能換人(這在元朝有好處,因為一個人就能表演一部戲,說明便宜,因為元朝老百姓真的很苦,經濟真的不發達,但是後面的明朝和清朝就不一樣了,經濟發達了,再欣賞這種一個人的“獨唱”,自然是無法滿足大眾的口味,你看京劇大場面,能唱能打,十分熱鬧。)

    所以,還是那句話,後代的觀眾“富裕”了,不喜歡看這種“便宜戲劇”,自然是失去觀眾,再次被淘汰(只不過這是因為老百姓太有錢了,元曲真是“夾縫中”生存,不容易啊)

    三是內容落後。

    元曲一開始都是接地氣,很通俗的東西,關心民間疾苦,但是到了後期,逐漸轉向隱士道士妓女,甚至歌頌封建帝王類的內容。

    這些內容,也得不到觀眾的認可,所以逐漸被“淘汰”了。

    總結:

    綜上所述,元曲的發展和消亡,本質上是伴隨著“元朝”而“起起伏伏”的,也可以說是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原因,因為元朝太短暫了,元曲本身就是為了反映當時民間疾苦,社會黑暗的作品,所以在那個時期,一下子火了起來,但是隨著元朝的衰亡和明朝的崛起,老百姓對這種作品,逐漸“失去了興趣”,元曲沒有了用武之地,自然就消亡了。

    當然,如果元朝能夠統治的更加久一些,或許元曲不會這麼快就消亡,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師傅傳徒弟,能傳幾代?(當然,這都是後話,但是文化的確是需要沉澱的,你看唐詩宋詞,沉澱的時間就比較長!)

    附加知識:

    其實咱們傳統戲劇,“消亡的很多”。

    來自文化部門的權威資料顯示,1959年中國尚有368個劇種,2015年只剩下286個,相當於平均每兩年就有3個劇種消失;全國有74個劇種只剩一個職業劇團或戲班,處於幾近消失的邊緣。

    80後一代的童年,或許還有看大戲的印象,但是今天的唱大戲,舞臺比以前豪華了很多,但是觀眾卻寥寥無幾。

    這導致整個戲劇市場“下滑”,戲劇演員工資偏低,而學習和培養一個戲劇演員,卻是花費很大代價,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

    2020年中國戲劇學院的招生簡章中,有一些專業都是免學費的,也從側面反映了,現代戲劇“繼承者”越來越難召(也不是隻有今年免費,以前好幾年也都是免費的)。

    咱們國家也專門有這方面的扶持,比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但是治標不治本。

    撇開社會制度、經濟制度這些原因,咱們單獨分析元曲,為啥會“消亡”,本質上不就是“沒觀眾”嗎?

    只要有人看,哪怕是很少一部分貴族喜歡,元曲也大機率不會這麼快就“消亡”。

    “說到底,啟用戲曲市場是根本。”戲曲專家傅瑾等業內人士表示,“一味守舊的‘唱唸坐打’不會火,一味孤芳自賞不接地氣只會被市場拋棄,只有貼合時代的演繹和解讀,讓當代人感受經典與時代的藝術共振,戲曲市場才能有希望。”

    用咱們的大白話說,就是找“觀眾”,只要有觀眾,戲曲市場才會繁榮昌盛。

    “既要有經濟發展,還要有青山綠水,更要有文化,這才是一個地方真正的福音。”傅瑾說。

  • 9 # 冷月秋風968

    元曲同樣是文化瑰寶,同樣是一個時代的最高藝術成就,制約她廣泛流傳的因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元曲源於宋代末期的民間雜劇和民歌,屬於"市民文化",也就是元曲是由雜劇和散曲構成的,到了元朝才開始走向文化人,走上藝術的高處。儘管她的藝術色彩與唐詩宋詞並沒有明顯的遜色,但內容反映多為民間之事,反映上層人物的抱負、理想、和祖國山河壯麗的作品不明見,其政治色彩沒有唐詩宋詞濃厚。

    二.元曲在民間流傳雖然有很多市場,但求得更廣泛的流傳必須有很多上層人物的推波助瀾。看一看唐詩宋詞絕大數都出於士大夫文人、或軍隊指揮者之手,上到宰相甚至皇帝。再看元曲四大家的社會地位,關漢卿充其量是一個梨園領袖;馬致遠透過關係曾做過地方官員(但不大);白樸放蕩形骸,一生布衣;鄭光祖也就是個平民式的雜劇散曲作家。至於,其它元曲著名作者做官的也很少見,做大官的更少見。

    從而可見:元曲的社會平臺沒有唐宋詩詞大,沒有唐宋詩詞硬,流傳渠不夠寬廣。

    三,元曲表現形式一般都是口語化,地方方言的較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交流和傳誦,這是阻礙元曲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各種地方文化的融合,成為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接受的表現形式,這種融合需要時間的磨合,需要時間去沉澱。而元朝的生命又是較短的,只有九十多年,是漢朝時間的四分之一不到,唐朝的三分之一,宋代的三分之一不到,一個時代的主流文化的形成和流傳的廣度與適應這種文化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而明朝認為元朝政權是韃虜入主中原,對於元朝的文化藝術認同也需要一段時間,這也會影響元曲流傳的進展。

    四,元曲儘管有像關漢卿的《竇娥冤》這樣悲劇名篇,王實甫的反封建婚姻的《西廂記》,馬致遠的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但著名作品遠不如唐詩宋詞名篇多;儘管有像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王實甫……等著名作家,但遠不如唐詩宋詞著名作者多,這也會影響元曲廣泛流傳的勢頭。

    我認為以上四點是制約元曲廣泛流傳的重要原因。

    (注:以上陳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盡人意的地方,敬請諒解。)

  • 10 # 墨犁園阿迪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均為一代文學之高峰,一代精神之文藝也。蓋元曲乃民間文學,以致元史無隻字道及,至《四庫全書》亦僅載元人小令套曲三二種也,元曲之命悲矣,鬱湮沉晦數百年!

    元曲訾議之處有:一、造意之幼稚;二、人物之單調;三、眼光之粗淺。此乃元曲不為名士所重之緣由也。

    元曲盛於元明兩朝,至清即已大衰也。論體格之尊,即不如詞矣;論音樂之全,則不如劇曲矣。清散曲所以不如劇曲者,蓋因戲劇已為時代所不可或缺之物,且清傳奇體歌舞劇又甚為完美,以致清代劇曲大盛,散曲大衰也。

    元曲盛極而衰,本應華麗轉身,卻絃斷難續,箇中緣故有三。一曰:曲詞走向低俗。二曰:表演趨向矯情。三曰:內容過於單乏,不外乎嘆世歸隱、青樓調笑、及時行樂等,鮮及民生疾苦矣。

    半數元曲作者,或為官者,或為吏也。既慨嘆宦海之險惡,亦熱衷於功名利祿耳。輒感時傷世,自嘲自警之意溢於言表,而附雅風情,故作清高,亦流於字裡行間。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吃到葡萄又嫌葡萄甜,可惡之極,尚不及勾闌之小伎也。

  • 11 # 墨氣宜澗

    主要如下幾點:1.唐代近體律詩,從平仄律動壓韻的音樂美,以及內容的文學性,層次結構的嚴謹性,高度凝鍊成為了完美典範,宋詞更多表現為音樂性,以適合唱為主要要求。唐詩宋詞皆以文人官方創作者作為主線,元曲相對於表現為民間雜曲,影響力在諮詢傳播有限的封建社會當然傳播乏力,

  • 12 # 小篪

    1.元代時間太短了,元曲其實在當時還沒有形成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沒有做到一個開始、推進、發展、頂峰的完整過程。後人的評述不多註定了很多元曲大家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更短暫的朝代隋、金的詩詞很多人更是聽都沒聽說過以為沒有。

    2.元曲,或稱元雜劇,為散曲和雜劇的合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所以其實明傳奇已經對元曲進行了發展和變化。

    3、元代的種族政策制約了元曲的發展。元代文人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雖然不至於明清的文字獄,但是隻是元廷的統治工具。更多文人歸宿是回家種地,從商,還有一部分開始轉向曲藝,很難保證正常的藝術創作。元代酒樓茶樓文化興起,文學創作需要接地氣,有些平頭老闆姓聽不懂,主流文學界後世又沒重視去整理的作品留不下來。關漢卿,不光寫,自己還登臺。這在別的朝代不可想象。

    4.然後是篇幅的問題,元曲套曲部分很多篇幅比較大,比如馬致遠的【雙調·夜行船】秋思(百歲光陰一夢蝶)等,作為詩詞來說篇幅較長,想象一下現在的洗腦神曲,都是簡單重複率高的旋律歌詞。元曲中有大量的元代俗語,各種擬聲詞甚至少數民族語言音譯,在語言理解上壓力也有點大。

    5.缺乏研究人才。高校唐詩宋詞研究爛了還有人在研究,為什麼,材料多,拼拼湊湊一篇文章就出來了,職稱評上去了。元曲材料少前人研究也少,需要自己填補空白,需要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成倍的。如果不是家境富裕又準備奉獻給學術的人,探索學術的新領域都得慎重。元曲中戲曲部分還相對有一定影響力,散曲部分真的是近乎面臨學統失傳的困境。

    總結:雖然大家說起來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並稱,但是止步於床前明月光的認知,普遍大環境娛樂化,長文都太長不看,更別說來關注冷門的曲了,聊天的時候你來一句“城池俱壞,英雄安在?雲龍幾度相交代?想興衰,苦為懷。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疾,也是天地差!遲,也是天地差!”看過金庸射鵰原文的可能還知道點,是元曲山坡羊,更多的時候給你一個鄙視的眼神“你在裝什麼。”

    雖然我在這裡回答這麼多,僅僅是瞭解一些元代文化,對元曲的瞭解還是止步於小學時候買的元曲三百首兒童科普讀物。慚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90集,唐三暴露身世,慘遭武魂殿追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