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車輪的輪胎
-
2 # 華夏長河五千年
安史之亂與唐明皇是脫不了關係的。
首先,貪圖享樂,唐玄宗開闢開元盛世之後,日益注重享樂。唐明皇每日裡和楊玉環飲酒跳舞取樂,整日裡鶯歌燕舞,風流快活,致使國家實力,不斷下降。
其次,奸臣當政。唐明皇任用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把持朝政,相互弄權攻訐。導致朝政混亂。而安祿山就是透過賄賂楊國忠,竊取權力,培植勢力,最後,終於發動了毀掉唐王朝興盛的安史之亂。
再次,用兵不當,安史之亂初期,叛軍連克城池,直到潼關之下,逼近長安,這時玄宗又強令哥舒翰出戰潼關,導致大敗,京師不保,逃亡蜀地。而在叛軍勢大時,還聽信奸臣之言,殺死了名將封常青,高仙芝等人,自毀長城。
綜上所述,安祿山造反成功,唐明皇是脫不開責任的。在未起叛亂時,任用奸臣,敗壞朝政,貪圖安逸享樂,懈怠國事。再起叛亂時,又害死自家名將,毀掉長城。終於使得江山動亂,人民不寧。
-
3 # 驍騎龍尊
這與當權者唐明皇的決斷有關。
唐朝自建國之後,由於繼承了隋朝的基礎,加之前幾代帝王的不懈努力,大唐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勢力都在快速的壯大,成為周邊國家不可企及的物件。
經過短短100多年的發展,到唐玄宗時期,唐朝進入了真正的盛世。
在李隆基統治的40多年中,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藝術、宗教等各個方面,中國歷史都邁入了一個巔峰時代。
此時的大唐嫣然成為許多國家“偶像”,各個國家不斷的派遣“遣唐使”向唐朝學習,其中最為積極的要屬日本,至今日本的文字、建築、服裝等多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影響,後人通常稱之為“開元盛世”。
人們也將這個時代稱為“盛唐氣象”,然而這段盛世並未持續多久,很快就走向了衰敗!
這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盛極必衰”吧!公元公元755年12月16日,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轟然打響,戰火驟然席捲中原,持續八年的拉鋸戰,近乎要掉唐朝半條命。
有人說:正是這場戰爭將唐朝的命運攔腰折斷,前半段是盛世繁華,萬邦來賀,後半段卻變成了藩鎮割據,民不聊生!
昔日國富兵強的盛唐時代,就此一去不復返。如此慘痛損失,自然引得後人陣陣痛惜。
但是如果仔細看看整個叛亂的前因後果,卻會發現比慘重後果更痛惜處:哪怕在叛軍氣焰最熏天的時刻,唐朝也不止一次好運連連。
只可惜,本來幾次擁有把這場驚天叛亂迅速平息的好機會的大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痛失好機遇,最後讓持續八年的戰爭徹底的耗盡了大唐帝國的鮮血!
那麼,大唐王朝,都錯過了哪些提前平叛的機會?為什麼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01
不聽忠告,罷免忠臣,致使大唐預防叛亂的防火牆倒塌!
安史之亂前,盛唐最位高權重的節度使是誰?恐怕還輪不到雄踞北方的安祿山,而要首推坐鎮西北的王忠嗣。
這位大唐將門之後,青年時就敢以數百精兵奇襲吐蕃贊普的傳奇英雄,戎馬生涯裡不停建功立業。
不到四十歲時,就把吐蕃突厥等大唐敵人輪流打了個遍,官位也創了大唐新紀錄:一人獨攬河東河西朔方隴右四鎮節度使,可以說盛唐近半精兵盡在其手!
由於長期身在軍營,讓王忠嗣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很早之前他就發現安祿山有謀反的動機。
為此他不停向唐玄宗發出疾呼:當心安祿山,然而此時的唐玄宗卻沉迷於女色,根本不把王忠嗣的忠告放在心上,這也就為安祿山創造了可乘之機!
此時韜光養晦的安祿山為了迷惑唐玄宗,特意認了唐玄宗做乾爹,每次耍呆賣萌都逗得唐玄宗哈哈樂,以此轉移唐玄宗的視線,然而呆萌的唐選擇真的上當了!對於安祿山的所作所為視若惘然!
事實上,唐朝當時未能理睬王忠嗣的疾呼,還不算最嚴重的錯。身為開元天寶年間的首席戰將,王忠嗣的存在,本就是對安祿山最大的威懾。他親手摔打出的河西軍,是威震東亞的百戰勁旅。
他的愛將李光弼,更是未來安史叛軍的最大剋星。只要他在安祿山可能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然而晚唐卻犯了自己此生最大的錯誤,罷免王忠嗣的職務。
由於王忠嗣與太子李亨交好,而李亨又李林甫屬於敵對關係,因此王忠嗣早早成了宰相李林甫的眼中釘,受盡了汙衊之言!
緊接著發生的石堡城戰役事件,更成為王忠嗣被罷免的導火線,戰爭前夕生性耿直的王忠嗣為國家邊防大局計,堅決不聽唐玄宗的瞎指揮。
結果被免職獲罪,最後還是靠愛將哥舒翰等人苦苦向唐玄宗求情,才得以免死。
經此大難的王忠嗣,四十五歲就鬱鬱而終。預防安祿山叛亂的最重要“防火牆”,就這麼被唐朝自己拆掉了。
02
為了私利,楊國忠對於安祿山的謀反,保持緘默!
公元755年安祿山上表請求以32名蕃將替代漢將,宰相楊國忠與韋見素認為這是將謀反公開化了,於是一起去勸諫唐玄宗。
韋見素與楊國忠約定好,如果他勸諫不成功,楊國忠要繼續努力。結果,韋見素見到皇帝后,嗚咽流涕,仗義執言。
但是皇帝仍然不為所動,而皇帝寵信的楊國忠,這時竟然“都無一言,俯僂而退”,最終不了了之。
當此之時,楊國忠為什麼一言不發、保持緘默?道理很簡單,安祿山起兵,不符合朝廷的公益,但是符合楊國忠的私利。
在楊國忠看來,自己一直說安祿山謀反,但如果他還沒謀反就收拾他,那不是說明自己的判斷不正確嗎?
於是,楊國忠的如意算盤是逼安祿山造反,那樣不僅可以在皇帝面前“以明己之先見耳”,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借朝廷之手鏟除勁敵。
後來,安祿山造反的訊息傳到朝廷,舉國震恐,大臣以下,相顧失色,唯獨楊國忠認為終於驗證了自己的先見之明,“揚揚有得色”。
笑著說:“陛下發兵討之,仗大義誅暴逆,可不血刃而定矣。”國命懸於一線而權貴猶自竊喜,私利害於公益竟至於此乎?
03
公元755年12月16日,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轟然打響,安祿山以十五萬邊鎮精兵刀鋒倒轉,悍然席捲中原大地。
正如安祿山戰前所料,歌舞昇平的大唐王朝,真心半點防備沒有。此時已經100年未曾打仗的大唐帝國,早已沒有曾經的銳氣!
當唐朝守軍面對叛軍之時,很多士兵選擇了投降,還沒有比劃幾下,就稀里嘩啦把曾經唐朝“陪都”的洛陽,丟失!面對唐軍如此不堪的戰績,此時自我感覺良好的安祿山立馬在洛陽稱帝,自稱大燕皇帝!
但安祿山萬萬沒想到的是,開局昏招連連的唐王朝,反擊卻也來得奇快。
在安史之亂爆發初期,不停誤判局勢的唐玄宗李隆基,卻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正確決定:命郭子儀與李光弼出擊河北。這個圍魏救趙的戰略,不出幾個月就立竿見影。
當時,哥舒翰率領10萬大軍鎮守潼關,截斷了安祿山西取長安的進攻路線;李光弼、郭子儀從河北率軍南下,阻擋了安祿山退回范陽的撤退路線。
官軍四集對安祿山形成甕中捉鱉的合圍之勢,安祿山起兵未幾就陷入了“進無所攻,退失巢穴”的進退失據的困境。
這時的安祿山被急的跳腳,一度都想放棄中原,趕緊回師退守。
一旦如此,安祿山的末日,也勢必提前到來。
可是,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唐王朝卻再度犯下了大錯:命令哥舒翰,帶領奇兵突襲安祿山!
當時,哥舒翰鎮守潼關,有人勸諫說安祿山起兵造反,以“清君側”為名,當時漢景帝誅晁錯而平七國之亂,將軍何不師法古人,派兵誅殺楊國忠而靖難呢?
哥舒翰同意這一方案,卻在未發之時被人洩露給了楊國忠。楊國忠為了明哲保身,在後方開始組建一支新的軍隊,而哥舒翰認為這是對付自己,上表請將這支軍隊隸屬潼關前線。
於是,安祿山還未消滅,統治集團內部的將相矛盾再次公開化。失去軍隊的楊國忠這時正醞釀著如何挫敗哥舒翰。
於是,楊國忠給唐玄宗上表,讒言哥舒翰“逗遛不進”,應該主動出擊,唐玄宗竟被迷惑,不識大局,而連發詔書迫使哥舒翰出兵。
哥舒翰無奈之下,“慟哭出關”,放棄萬全之策而就莫測之險,結果兵敗被擒,潼關失守。
形勢一時間急轉直下,唐玄宗在慌不擇路的絕望中倉皇西逃,大唐陷入亡國的危險。
可以說,安祿山起兵成功並不是他自己用兵如神,而恰恰是因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因為權貴階層為維護私利而扭曲了朝廷的正確決策。
沒有楊國忠對既得利益的誓死保衛,就不會有安祿山困獸猶鬥的意外突圍。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曾經璀璨一時的大唐王朝輝煌不再。
面對藩鎮割據、外族入侵、宦官弄權以及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兵變和自然災害等內憂外患,任何試圖重塑帝國盛世的舉動到最後都會變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
4 # 大大大表哥來了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晚期的唐明皇寵信楊國忠和楊貴妃荒廢朝政,更是對安祿山信任有加,不相信他有造反的可能(可能是因為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娘”,這層關係原因更加信任他。)。還有那時候節度使的權利比唐初大了很多很多,以至於到唐朝滅亡都沒有解決節度使擁兵自重的情況。在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唐明皇更是接二連三的換前線將領或者斬殺大將比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如果唐玄宗可以很好的緩解這種矛盾,或許可以把安史之亂扼殺在搖籃,但是晚期作為大唐的領導者卻昏庸了起來,換句話說,若是玄宗開元之後就退位或者駕崩,那他絕對是個近乎完美的帝王。
-
5 # 史海鉤沉
首先必須得說明,唐明皇李隆基早期還是一個很好的皇帝的,政治清明,任用賢能,朝政一片欣欣向榮。此時,又年輕有為的唐明皇李隆基,頗有千古一帝之氣象。
但正可能就是因為早期一切都太順利了,所以李隆基開始變了。看著眼前這盛世大唐,李隆基開始蔑視天下所有君王,相信在《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中,大家都看到了,李隆基被大家稱之為“聖人”,這種稱號有多高呢?我就不多說了。從這裡邊我們就很能看出來問題,至少此時的李隆基已經不是年輕時候的那個他了。
晚期的唐明皇李隆基,寵信楊貴妃,生活極度奢侈。在朝廷中,他也不再願意聽一些良藥苦口之言,重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此時的大唐看似治隆盛世,可是底子早就亂了。腐朽的大唐註定經受不住安史之亂的狂風驟雨。 交代了當時的背景,接下來我來說說,為什麼安祿山能造反成功。
一、為鞏固相位,打擊文人,權相李林甫積極像李隆基推薦胡人,安祿山為人頗有小聰明,深的唐明皇夫妻信任,權柄頗重。
我們知道唐朝很自信,能夠包容異族,但之所以安祿山等胡人能夠在唐王朝中擔任幾鎮節度使手握近十萬精兵這樣的重職確實是拜李林甫所賜。
原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是,到李林甫這裡他不幹了。自從當了宰相,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他,嚐到了絕對權利的甜頭,因此他自然不願意放棄這種權利。
於是,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打擊當朝文人,使得李隆基晚期,眾多文人升遷無望,都鬱郁不得志。另一方面,他覺得胡人在大唐沒有根基,故而不可能與其爭鋒,故而大肆向李隆基推薦任用胡人。
安祿山便是在這個時候被推薦給唐明皇李隆基擔任節度使職位的。安祿山很會做人,極得唐明皇夫妻信任,從而很快積蓄了一股屬於自己的強大力量。同在此時,唐兵則因為多年未曾經歷戰爭,武備鬆弛,不堪一擊。
二、李林甫打擊文人,迫使他們升遷無望,這件事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後果:眾多有才之士紛紛選擇退出朝廷,依附節度使。
不得不說,讀書人發怒了確實很可怕,這些人後來都去哪裡了呢?估計很多朋友都猜到了,是的,他們紛紛選擇了依附各地節度使。
而在這天下眾多的節度使中,安祿山無疑實力最強,故而成了這些文人士子們的依附首選,後來他們都成了安祿山反叛集團的中堅力量。 他們熟悉大唐的一切,故而一切攻擊、謀略均有效至極,安祿山從潼關到長安,一路勢如破竹。
三、唐明皇的不作為,藩鎮節度使之間矛盾日益嚴重,各自觀望,而此時唐朝中央軍又確實不禁打,助長了叛軍計程車氣。
在節度使制度施行之初,效果確實不錯,但是時間一久,各地節度使便都成了大唐王朝的國中之國,安祿山作為最大的節度使,免不了有仇人,並且其矛盾日益突出。
作為皇帝,李隆基不僅沒有從中勸和調停,反而有坐山觀虎鬥之意。 自此,安祿山對唐明皇懷恨在心,有與取而代之之意。
安祿山反叛後,一路進擊長安,眾藩鎮很多都在觀望,大唐中央軍又不禁打,故而叛軍所至,軍民皆聞風而逃。
四、唐明皇李隆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失去了民心。 有很多網友都很好奇,安祿山八萬精兵能打殘大唐,覺得頗為不可思議。
要知道不久之前唐朝對外用兵時,那都是幾十萬幾十萬的往出派。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是在大唐盛世的面具之下,唐明皇李隆基早就已經失去了民心。
前文說過,李林甫打擊文人,但至少還能保大唐安定,但楊國忠為相後,不僅更加用心的去排出異己,還同時對安祿山等人進行排擠,這就成了安祿山反叛大唐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士兵譁變,唐明皇馬嵬驛賜死楊貴妃楊國忠兄妹。
同時,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唐明皇晚年,各地土地兼併嚴重,很多老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從而成為了奴隸,所以在盛唐氣象之下的大唐老百姓其實早已民不聊生。
因此,當安祿山反叛時,這些絕望的沒落文人及百姓紛紛站隊了安祿山,成為了安祿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值得一說的是,很多人以為安祿山之亂是胡人作亂,其實並不是這樣,叛軍中除了個別首領是胡人外,基本上從頭領到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漢人,所以安史之亂又被定義為是唐朝內部為了爭奪統治權而發生的一次內戰。
-
6 # 曉陽xy
安史之亂,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主要是承平日久的唐朝中期各民族之間的矛盾總爆發,但是唐玄宗在叛亂初期昏聵無能,應對失當,致使長安陷落,助長了叛軍囂張氣焰。
唐玄宗本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年輕時勤於政務,任用賢臣,姚崇,宋璟,和張九齡,整飭吏治開創了開元盛世,是一個能夠選賢舉能的好皇帝,晚年獨寵楊貴妃,疏於政務,重用楊國忠,致使安祿山造反。
叛亂髮生之初,臣下告知安祿山造反,玄宗不相信,朝廷也就沒有進行積極的準備,等到城池失守的戰報不斷送到朝廷,唐玄宗才如夢方醒。好在此時大唐有不少的良將,封常清臨危受命被招到了長安,封常清長期在軍中,賞罰分明,有很高的威望,而此時的長安城。能夠和叛軍打仗的軍隊還沒有趕到,封常清只能在洛陽招募軍隊,一下子就有六萬人加入唐軍。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沒有什麼戰鬥力,和安祿山打了幾仗,雖然竭盡全力,還是屢戰屢敗,丟掉了洛陽。懸殊的軍力對比,使封常清對叛軍有了清醒的認識,隨後和高仙芝一起退守潼關,穩住了戰線,打退了叛軍的進攻。此時各路勤王的兵馬陸續趕到戰場,二人為大唐贏得了時間。
這個時候人們彷彿看到了平叛的曙光。 而唐玄宗在這個關鍵時刻犯了兩個關鍵錯誤,把大好的局面徹底斷送。
一,聽信讒言殺了高仙芝,封常清。 唐朝有監軍制度,選派的這個人是邊令城。 叛亂爆發以來,做為一國之君的玄宗皇帝是有責任的,只有儘快平叛,才能挽回皇上的尊嚴,為了讓高,封二人儘快出戰,就讓邊令城前往潼關督戰,而高仙芝和封常清深知安史叛軍的野蠻戰力,拒絕了邊令城的建議,在加上邊令城屢次向高仙芝索賄未果,隨向玄宗進言【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州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唐玄宗聽信讒言,下招處死了二人。 在開始的平叛戰爭中,這二人是和安祿山交戰最多,富有豐富經驗的唐軍統帥,殺了這二人,不但全軍震動,也使唐軍失去了可以匹敵安祿山的對手。
二,高估局勢,輕率出戰。 唐軍失去了兩員大將,換上了老將哥舒翰,這時候的局勢還是對唐玄宗有利,陸續招募的唐軍已經聚集了20萬,在人數上已經超過了叛軍,據守潼關已經沒有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一直這樣打下去,毫無進展的叛軍勢必自亂陣腳,而急於想要歌舞昇平的唐玄宗,不管不顧,接連下招令哥舒翰出戰,哥舒翰知道唐軍的戰鬥力,多是新兵,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無法和安祿山決戰,推拖再三,並上書告知玄宗,【安祿山久經戰陣,熟悉兵法,只要堅守不出,安祿山就沒有辦法,如果輕易出戰,必然落入圈套,到時候後悔就晚了】。玄宗沒有聽從,反而不斷催促,朝廷使者【項背相望】,哥舒翰無奈,出征之前,嚎啕大哭向長安方向拜了三拜,隨後出戰,結果全軍覆沒,潼關失守。長安陷落。
所有的錯誤都會有代價,玄宗也一樣,大唐從他手裡走向了開元盛世的巔峰,也從他的手裡走向衰亡,逃出長安的皇帝威嚴盡失,先是寵妃楊玉環被部眾逼死,接著被兒子李亨逼退皇位。 晚年的玄宗形單影孤,在安史之亂七年之後病逝於甘露殿。
-
7 # 我有我的世界觀
安史之亂初始能夠成功的原因豈是“軍事瞎指揮”一句話能夠囊括得了的呢?它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助推”的結果。
社會矛盾加劇,造成國家動盪,是安史之亂初始能夠成功的條件之一到唐玄宗後期,各種社會矛盾逐漸凸現。
①在經濟上,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土地兼併,致使百姓大多遷徙流亡,又由於“均田制”遭到破壞,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相反,最高統治集團卻日益腐化。唐玄宗整天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 下,姿意揮霍。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②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為安思之亂的成功提供了條件。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排斥異斥,培植黨羽。楊國忠妒賢忌能,驕縱跋扈。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哥舒翰與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
這種君臣之間、文臣與武將之間的內外交錯的矛盾日益尖銳。
“節度使”的設立,為安祿山的反叛提供了“資本”自唐中宗後,朝廷開始在邊境設定“節度使”,作為常設的軍事長官,到唐玄宗時,節度使設定到10個。
(唐玄宗)
這些節度使的權力很大,不禁帶領軍隊,還兼管其轄內的行政權、財政權以及軍事大權。
唐玄宗時,為加強邊境的防禦,在重要的邊境地區設定了10個軍鎮(也就是“藩鎮” )。承蒙唐玄宗看得起,天寶年間,安祿山歷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封為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
武備的鬆弛,為安史之亂初始的成功提供了“便利”唐朝在經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以及武則天與唐玄宗的“開元之臺”後,國勢大增。武功文治在唐玄宗的開元年間達到鼎盛,屬於史無前例的盛世。天寶年間,政治腐敗,唐玄宗不再具備進取之志,武備基本廢弛。
安祿山發動叛亂時,由於60多年平安環境,百姓看到安祿山的軍隊來到,許多人竟然是看熱鬧的心態,開啟城門,迎接叛軍。使得叛軍長驅直入,幾乎沒有什麼阻擋。
唐玄宗倉促應戰,臨時招募京師附近數萬人。由於是市井子弟,毫無作戰經驗,還未經過訓練,結果毫無還手之力。
唐玄宗的麻痺大意,是安史之亂初始成功的鑰匙由於安祿山善於偽裝,還不時加以詼諧幽默,很討楊貴妃歡心。加之安祿山體型巨肥,腹部甚至下垂至膝,看似更加憨厚忠實。在唐玄宗心裡留下了忠信可靠的印象。
(安祿山)
有人上奏安祿山有謀反的跡象,唐玄宗絕不相信。甚至再有人言安祿山有反意時,唐玄宗還會把他綁起來,派人送到安祿山那裡, 任由安祿山本人去處置。以後也再沒有人敢諫說安祿山謀反了,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已。
安祿山叛變訊息傳來後,唐玄宗還是不相信,不做任何迎戰準備。直到宮殿幾次告急,唐玄宗才確信安祿山已叛亂,於是倉促迎戰,卻被安祿山打敗 。
唐玄宗的指揮失誤,助推了安史之亂的成功洛陽失守,唐玄宗聽信讒言,殺死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正在家病休的“哥舒翰”。哥舒翰到達潼關後,加固城防,深溝高壘,固關死奪。叛軍久攻不下,被阻於潼關數月,無法西進。
安祿山詭計多端,以嬴弱計程車兵屯於陝郡,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出來作戰。哥舒翰識破了他的詭計,堅奪不出。但唐玄宗卻中了計,催他出兵迎戰。但哥舒翰認為既然安祿山早有謀反之心,必然平時練兵。不僅僅是隻有這些嬴弱士兵,其後必有伏兵。
本來宰相楊國忠就與哥舒翰有隙,正好乘此機會將他一軍。於是他就說哥舒翰是想自私儲存實力,故意拖延時間。於是,唐玄宗就更加催逼哥舒翰出戰了。哥舒翰被逼無奈,撫胸慟哭,只得領兵出關。
到了靈寶時,果然中了叛軍埋伏。經過一條70裡的狹長山谷時,遭到叛軍火攻。20萬唐軍只剩8000人逃回潼關。哥舒翰本欲自殺,被部將綁縛著被俘。後安緒慶被唐軍打敗,臨逃時殺害了哥舒翰。
(哥舒翰)
以上五點,就是安史之亂初始能夠成功的原因。但這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被太子李享所打敗。
本來,安祿山的反唐,已經勝利在握了。唐玄宗已經放棄洛陽,帶著楊貴妃和皇子皇孫們以及禁衛軍逃往蜀地“避難”了。叛軍又相繼攻陷了長安。
安祿山本已稱帝,建立了偽燕政。但畢竟父子二人都上不了檯面,父子相殘,兒子安緒慶殺死了躺在病床上的安祿山,自立為帝。所以,沒有親情,父子相殘是安史之亂僅僅維持一年多的原因。
此後,太子李亨在郭子儀的幫助下,收復了兩京,恢復我大唐。
所以我認為,安史之亂差點使唐朝滅亡,與唐玄宗的如何治政、如何處理國家各方面的矛盾都有莫大的關係。不管是治政還是處事,我們都要戒之。
回覆列表
其實當時已經和唐明皇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為軍事制度經過幾十年的經營,藩鎮割據已經形成。
而且安祿山,史思明都是割據一方。
其次是內部腐化,民間怨聲載道,奸臣擋道,失去民心。
可以簡單看一下唐朝的節度使制度就明白了,為什麼安祿山可以成功!!!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了磧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
范陽(北京地區,即古幽州)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時的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往往封郡王。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威儀極盛。
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
最終導致權力外重內輕,到天寶十四年(755年)釀成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後,國中遍置節度使,多為安史之亂的叛將和平叛戰事中崛起的軍閥。
各統一道或數州,軍事民政,命官、徵稅,皆得獨立,父死子繼,自以世襲,號為留後而不待朝命,朝廷無力討伐,只得承認其地位,世稱藩鎮,迄於唐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