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柒月影視經典
-
2 # 我執皆可破
竇漪房,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后,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后,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
陰麗華,管仲之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劉秀愛陰氏,然聽陰氏之見先立郭氏為後,終於還是廢了同樣患難以共的郭氏,匡扶陰氏為皇后。
長孫皇后,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史上著名的賢后,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后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唐憲宗李純郭貴妃氏。,郭子儀之孫女,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后。
孛兒貼,為鐵木真先後生下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馬皇后,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后。
-
3 # 青松5698
長孫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史上著名的賢后,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后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馬皇后,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后。
-
4 # 諶人
馮皇后
漢人,中國民族最傑出的女性,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獻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
北魏結束了五胡十六國對北方漢人的禍亂殺戮,在政治上推行旨在民族平等的“漢化運動”;在經濟上推出“均田制”,讓耕者有其田,不再顛沛流離;在吏制上實行“斑俸祿”,這是中國最早的高薪養廉制度。這一系列改革和改變,出自馮皇后之手,她輔佐三朝,後來以太后之尊臨朝聽政,對胡人野性的改造,對促進胡漢民族和解,對推動歷史進步,功不可沒!
長孫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正宮皇后,知書識禮,母儀天下;雖守婦道不干預朝政,但也善於用自己的睿智借古喻今,匡正太宗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例如袒護專給皇帝挑刺的魏徵。
長孫皇后主持後宮,有條有理尊卑有序,著有《女則》三十卷,還有其它墨寶留世。
她因病過早離世,病危時,不願意讓太宗看到她憔悴的面容而傷心。也不同意太宗為挽救她的生命破壞法度大赦天下。堪稱中國第一賢后。
武(則天)皇后
唐太宗之妃,唐高宗之後。這嫁夫又嫁子、有悖倫理的女性,以逆天膽略,傑出的政治才能,精明的謀略,鐵血的手腕,威懾征服了滿朝男人,將大唐變色為大周,過了一把女皇癮。晚年良心迴歸,還政與李唐,進去李治的乾陵繼續當媳婦。
孝莊皇后
滿清皇太極之妻,成名在當太后時、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含辛茹苦扶持幼兒順治,幼孫康熙坐穩皇位,當他們的主心骨,扳倒了巨無霸鰲拜,剷除了心腹大患“三番”,成就了愛新覺羅家族皇權的穩定,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
5 # 致餘人
皇后這個稱呼是漢朝開始有的,是對皇帝正妻的稱呼。
著名皇后其實也挺多的,在這裡分享下漢朝比較著名的皇后。
1、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與丈夫共患難奪得天下,輔佐朝政平息叛亂,誅殺異姓王鞏固漢初天下。
《大風歌》
2、漢文帝劉恆的皇后竇漪房。權傾朝野,利於文景之治。
《美人心計》
3、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戰功赫赫,冠寵後宮數十年,晚年被迫自盡。
《漢武大帝》
4、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王莽篡漢時,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
《母儀天下》
5、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趙飛燕。以美貌著稱,身輕如燕、留仙裙、息肌丸等典故都與她有關。《母儀天下》
6、漢光武帝劉秀第二任皇后陰麗華。以傾國傾城的美貌著稱,因為身份貶妻為妾,但一直是丈夫心中最愛,甚至漢光武帝願意和陰家分享天下。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
7、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鄧綏。25歲太后臨危受命,輔佐幼帝,安內攘外,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
《班淑傳奇》
-
6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真正的何皇后是東漢未年一代權臣外戚、東漢未年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之妹、漢靈帝之後、漢少帝劉辯之母何氏,可惜不僅兩兄長結局悲慘、何進和何苗都為奸宦所殺,連她自己也被另一權臣奸雄董卓毒殺而死,兒子少帝劉辯最後也沒逃過被董卓毒殺而亡,母子同命又同悲。
-
7 # 小島知風
歷史上何姓皇后有六位,最有名的當屬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漢靈帝的何皇后。
一、漢靈帝的何皇后漢靈帝是東漢最後一位比較有實權的皇帝,因為在他去世後,東漢基本上就是名存實亡了,進入了三國時代。
何皇后深受漢靈帝喜愛,生下皇子劉辨,在漢靈帝去世後,劉辨繼位是為漢少帝,何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但是漢少帝繼位沒幾天就爆發了洛陽之變,何皇后的兩位兄長大將軍何進與車騎將軍何苗被宦官十常侍所殺,何進臨死前曾經召西涼軍閥董卓入京殺十常侍。
結果董卓帶兵進京時,何進已死,董卓趁機帶兵掌控洛陽,誅殺了十常侍,並且把控了漢少帝和何皇后母子。
後來董卓廢漢少帝立漢獻帝劉協為帝,並派心腹李儒毒殺了漢少帝和何皇后母子。
二、南朝齊廢帝蕭昭業的何皇后這位何皇后是南北朝時期出了名的蕩婦,生性淫亂,給老公齊廢帝蕭昭業帶了很多綠帽子,當然她老公齊廢帝蕭昭業也是歷史上非常放蕩的皇帝,人品非常差,也不在意被戴綠帽子。
所以這位何皇后與老公蕭昭業簡直是一對臭味相投的狗男女,後來蕭昭業在政變中身死,成為了南齊廢帝,而這位何皇后也就此下落不明。
三、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的何皇后劉子業也是南北朝時期昏庸荒淫而且還亂倫的皇帝,但是他的皇后何令婉卻是大家閨秀,是屬於德才兼備的好女子,可惜錯嫁了荒淫的劉子業。
何令婉一生比較悲慘,嫁給劉子業沒多久就年紀輕輕去世了,死的時候年僅15歲,劉子業繼位後追封何令婉為皇后。
四、唐昭宗李曄的何皇后這位何皇后身世也比較悲慘,她的丈夫李曄算是唐朝的亡國之君,朱溫當年派部將蔣玄暉弒殺李曄,何皇后在旁邊苦苦哀求,才免於被殺,李曄被殺後,朱溫以何皇后名義冊立了唐哀帝,尊何皇后為何太后。
後來蔣玄暉與朱溫鬧翻,朱溫又給蔣玄暉扣上了私通何太后的罪名,蔣玄暉被朱溫所誅殺,而何太后也被朱溫弒殺。
五、東吳末帝孫皓之母何皇后這位何皇后她是孫權之子孫和之妻,孫和因受諸葛恪牽連,被權臣孫峻矯詔賜死,其原配妻子也隨孫和一併賜死,唯獨何皇后忍辱偷生撫養了她與孫和之子孫皓長大。
後來孫皓成人後被東吳迎立群臣迎立為帝,先追尊父親孫和為昭獻帝,尊母親何氏為何皇后,後來又進為何太后。
東吳末帝孫皓葬送東吳以後,何皇后史書上再無記載。
六、晉穆帝司馬聃何皇后這位何皇后名叫何法倪,是晉穆帝司馬聃之妻。其時東晉已經在權臣桓玄掌控之下,何法倪與晉穆帝還沒有子嗣,晉穆帝就去世,只得由晉穆帝堂弟司馬丕繼位,依舊尊何法倪為何皇后。
後來桓玄篡位,廢何法倪皇后之位,把何法倪移居宮外,何法倪在太廟痛苦不已,讓當時人甚為感動。後來劉裕討伐桓玄,迎回何法倪至京都。
寫在最後這歷史上六位何皇后基本上命運都很悽慘,都可謂算是衰落王朝末期皇后,處於亡國之間,似乎預示著出了何姓皇后,王朝就要衰敗一樣,所以說歷史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的巧合。
-
8 # 慧慧情感勵志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后不是很多,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我知道的有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長孫皇后,我非常佩服她的為人處事,她不但容貌美麗端莊,優雅高貴,而且為人處事方式非常讓人容易接受,無論親和力還是溝通能力都十分出色
長孫皇后到來李家之後,可以說是夾縫之中,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自己的聲譽,而且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
更重要的是,丈夫李世民處於政治鬥爭的中心,由於李世民協助公公李淵建立大唐王朝功高蓋世,導致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對他多有嫉妒,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同時,丈夫雄才大略,也懷揣治國安邦的遠大抱負,以致雙方在“看不見的戰線”上處於你死我活的鬥爭狀態。
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長孫皇后不急不躁,冷靜觀察,沉著應對。她審時度勢,制定了自己的路線方針,低調做人,認真做事,善心待人。一方面,他盡心盡力地侍奉老公公李淵,給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使他在喪妻之後,依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取得他對丈夫李世民的支援。在與嫂子和弟媳相處時,她寬以待人,主動承擔家務,凡事以剋制忍讓為先,對她們是非尊重,既讓她們感到她處事得體,又讓她們找不出任何毛病和藉口。
長孫皇后在公婆的眼裡是一個好兒媳,知書達理,溫柔賢惠,謙和有禮,勤儉持家。公婆待她像女兒一樣親。在家裡的下人的眼裡是一個溫和善良,可敬可愛之人,十分受下人們的尊重和愛戴。
人們常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女人們在一起不是攀比就是嫉妒,要不就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拆臺。尤其後宮的佳麗,
個個都貌美如花,身材火辣,都想使出渾身解數留住皇上,達到自己的目的。長孫皇后是六宮之首,統領六宮,母儀天下,她雍容大度和眾姐妹和睦相處,能夠雨露均霑,得到眾姐妹的認可,大家都從心裡佩服她,尊重她,擁護她!總之我認為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后!
-
9 # 歷史雜談lilym
在中國古代社會,男人的地位是相當的高,女人嫁給丈夫之後,都會被灌輸以三從四德的道德標準。皇帝的後宮,三千佳麗。為了爭寵,爭鬥不斷。也會出現出眾的領導者,不僅能管理好後院,還可以對江山做出貢獻。個人認為,孝莊太后,在歷史上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皇后。
孝莊文皇后,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皇后一生經歷過五個朝代,四個皇帝,曾扶持多位皇帝,後世稱為“孝莊皇太后”。生長在蒙古貴族的她,天資聰穎,足智多謀。且帶有蒙古人的那種豪情,在後宮爭寵的戰爭中,讓她她養成了處事果斷,恩威並重的性格,在清代入關之後,後宮的權利集於她一人之身。因為她的這種性格,影響了清朝兩代皇帝,最為人熟知的是她對康熙的培育。電視劇《康熙王朝》中,讓大家津津樂道。
那麼,孝莊太后有哪些讓我們覺得稱讚的地方呢? 第一, 孝莊太后頒佈了《大清國攝政王旨》。 清朝剛剛入關的時候,地位朝政很不穩定,民心散漫,甚至對大清帶有仇視心態。因為大清滅掉了明朝,那時候甚至出現“反清復明”的口號。在這個時候,孝莊聽取了明朝降官洪承疇、范文程的建議,參考明朝舊制,聘用漢人的文武將官,同時減少賦稅,讓農民生活有保障。這樣一來,是的民心逐漸的向清朝靠攏。 第二, 孝莊生活比較節約,沒有奢華的浪費,即使是晚年也是如此 大清入關,因為要穩定時局,加之抵禦外敵,需要大量兵馬,因此就需要更多錢財, 特別是到了康熙年間,平三藩,收臺灣,更是捉襟見肘。作為後宮之主,孝莊的格局甚至燒過了順治康熙。她的一句“凡事皆以國事為重”。後宮緊衣縮食。使得前方男人安心打拼江山社稷,同事保證後院不會起火。孝莊一生,沒有修建宮殿園林。 第三, 果斷處置多爾袞,確保順治的地位。 當時的多爾袞權勢可以說是一手遮天,甚至毫不掩飾地說:“若以我為君,以今順治居儲位,我何以有此病症?可見他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然而當時的順治年少,根本不能控制當時的局面。隨時會導致朝局動盪。這時候,孝莊把控好權利的格局。在多爾袞死後果斷宣佈十餘條大罪,將隱忍多年的恩怨一次性全面清算的爆發,樹立順治的權威之餘,也說明她對於事態的掌控,隱忍多年,一次性解決。可見格局之大。 第四, 識人用人眼光獨到,穩固康熙王朝的關鍵人物 康熙幼年就隨孝莊一起長大,潛移默化間影響到了康熙,使得康熙稱帝后不久,便剷除了鰲拜,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隨後平定三番,當時只有20歲,在整體戰略認識上,欠缺沉穩和決斷,孝莊在其背後給予強力支援成了康熙能夠最終平定“三藩之亂”的根本保證。如在三藩事變過程,,孝莊第一時間任用圖海平定,解決了內蒙古趁機作亂的念想。唯才是用的能力非常到位。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孝莊太后一病不起,康熙心痛萬分親嘗湯藥,晝夜不離左右,同時傳諭內閣,不是要緊的事情不要奏報。為了使孝莊太后能夠好轉,康熙甚至想透過赦免犯人的方式給孝莊祈福,隨後又親率諸王貝勒文武大臣徒步至天壇,祈禱上蒼以減少自己的壽命為代價換取祖母生命延續。
在康熙誦讀祝文時,涕淚橫流,幾乎是一邊哭,一邊回憶祖母孝莊的恩情:“憶自弱齡,早失估侍,趨乘祖母膝下,三十餘年,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同級之恩,畢生難報……”可以說正是孝莊太后的撫養和幫助下才有了後來的康熙大帝,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確實讓人為之動容。
-
10 # 畢姐說文史
1.隋文帝的獨孤皇后
獨孤皇后名為獨孤伽羅,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七個女兒,母親崔氏也是出身名門,由於父親權傾朝野,作為嫡女的她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呵護和寵愛,父親教她習武,母親則教她學文,於是便將她培養成了一個有膽識、有眼光、端莊秀麗、溫文爾雅的大家閨秀。
但是在她14歲那年父親被人誣陷並殺害,家道敗落,獨孤伽羅的處境十分的淒涼,但是與獨孤家是世交的楊家卻沒有因此而嫌棄她,而是讓兒子楊堅按照之前的婚約與之成婚。婚後楊堅對她也是呵護備至,十分的寵愛。
幾十年夫妻倆一起同風雨共患難,在周隋交替之際,楊堅在篡位奪權的關鍵時候,必須留宿宮中,以便隨時掌握情況,那時他的手上沒有兵權,誰也無法預料這一步棋走的是對還是錯,獨孤伽羅卻讓人給楊堅帶一句話:“夫君,你已經沒有退路了,儘管去做你想做的事吧”。獨孤皇后審時度勢、果斷出擊,勸夫楊堅定下立隋大計,開創了大隋盛世。
獨孤皇后從14歲嫁給楊堅一直到58歲去世共為他生下五兒五女。
她的一生善良、儉樸、明理、重情,作為隋朝的皇后,她並不過多的參與朝政,卻對天下的形式很有見解,每當夫君需要建議的時候,她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楊堅對她也是言聽計從,獨孤皇后對他一生都有很深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唯有一點是獨孤伽羅一生都不肯妥協的,那就是丈夫一生只能有她一位妻子,絕不允許有別的女人與她共侍一夫。楊堅很不理解,在他的心裡沒人可以取代獨孤伽羅,但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未免也太苛刻了。終於有一天他在宮中看到一名美麗的女子實在忍不住就偷偷的寵幸了她。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由於心裡充滿了對皇后的愧疚便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想找個機會跟獨孤伽羅解釋一下。可是還沒等他來得及解釋就被獨孤皇后知道了,竟然將那名美麗的女子活活打死了……
楊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一向善良明事理的妻子能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來,從此帝后關係開始失和,後雖破鏡重圓,但是在獨孤皇后的心裡始終存在著陰影,始終打不開這個心結,人也變得越發沉默起來,逐漸失去往日風采,最後鬱鬱而終。
在獨孤皇后去世後的兩年後,隋文帝楊堅也終於在無盡的思念中去世了。
2.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十三歲嫁給李世民為妻,婚後悉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李世民繼承皇位之後,賢良淑德的她被封為長孫皇后。做了皇后的長孫氏還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賢良恭檢的美德,對於退位頤養天年的高祖李淵,也還是向以前一樣的恭敬且早晚請安,並時刻囑咐太上皇身邊的侍從細心照料他的起居。
長孫皇后還十分的寬容善良,常常勸太宗要公平的對待後宮的嬪妃,由於皇后做事端直有道,將後宮管理的十分和諧,深得太宗的器重與敬佩。她還是一位很有見地的女子,但卻恪守婦道,不以自己是皇后的特殊身份就干涉朝政,她的處事原則是:“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慾聞政事,亦為不詳”。意思是男女有別,各司其職。太宗堅持要聽她的看法,她就回答:“居安思危,任賢納諫”八個字,這八個字太宗一生牢記心中。
長孫皇后雖然不主動出面干涉朝政,但她對賢良的朝臣卻是十分的欽佩。太宗是一個性情中人,手下諫臣眾多,儘管太宗是位明君經常會聽取一些逆耳但有用的意見或建議,有時卻也難免有被衝撞激怒的時候,人在盛怒之下也會出現過失。每每到了這個時候,身為妻子的長孫皇后就會發揮她柔性賢德的力量,安撫丈夫,護佑賢良。有一次太宗下朝後氣呼呼的來到皇后的寢宮,對皇后說:“魏徵經常在朝堂上羞辱我。”長孫皇后面對盛怒中的丈夫。既沒有順水推舟出言煽動,也沒有唯唯諾諾,默不敢言。她做了一個奇特的舉動,暫時不理會丈夫,退到裡間,換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後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賀。李世民十分驚奇,詢問妻子的用意。長孫皇后則笑著答道:“我聽說君主開明則臣下正直,如今魏徵正直敢言,是因為陛下的開明,我怎能不祝賀呢!”太宗聽了轉怒為喜,之後更加重視魏徵。
長孫皇后生性簡約,不喜歡浪費,所需的東西,只要夠用就可以了。對於自己的孩子要求也很嚴格。她經常訓戒諸位皇子要以謙恭節儉為先,就是對於自己的親生子女也不例外。長孫皇后與太宗所生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總管東宮的日常用度。遂安夫人對於太子十分上心,覺得東宮之內器物還不夠,於是在長孫皇后面前屢次要求增加費用。長孫皇后雖然愛護兒子,但並不想助長東宮的奢侈之風。她對遂安夫人說:“身為儲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於是駁回了遂安夫人的請求。她們的長女長樂公主出嫁也是僅僅只帶了簡約的嫁妝。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病逝,年僅36歲。彌留之際仍不忘叮囑太宗要善待賢臣,不要給她的外戚太高的官位和禮遇,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如此深明大義、賢良淑德的奇女子怎會不讓後世人敬仰萬分!
-
11 # 冰姐1812
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歲進入唐帝國皇宮,因美貌和膽識為太宗所賞識,後與太子李治(後來的高宗)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嬪妃身份入感業寺出家;651年奉詔重入唐宮;經過一系列宮廷鬥爭,於655年成為高宗皇后,開始干預朝政,創垂簾聽政制度,稱“天后”(高宗稱“天皇”),掌握實際權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後先後立其子中宗和睿宗為帝,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繼續掌權;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為女皇帝,稱尊號“聖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稱“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變”被迫內禪於皇太子李顯,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亦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後諡號多次改動,其孫唐玄宗時定諡則天順聖皇后。她自從成為高宗皇后起就開始掌握最高權力直到退位,歷時50年;在位期間對外戰爭多數勝利,鞏固並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和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國伊蘇里亞王朝皇帝利奧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國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蘇里亞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奧四世死後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為帝,為皇太后,掌握實際大權;797年又廢兒子,自立為女皇;802年被廢黜,伊蘇里亞王朝告終。她是拜占庭帝國歷史上唯一使用陽性的男皇帝(希臘語:βασιλεύς,英語:emperor)而非陰性的女皇帝(希臘語:βασίλισσα,英語:empress)稱號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稱“正統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與海倫娜皇后之女,皇帝羅梅納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國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後,夫羅梅納斯三世即位,她與心腹宦官約翰共謀,於1034年殺其夫,同年與出身微賤的帕夫勒戈尼亞人米海爾結婚,助其登位為米海爾四世;1041年米海爾四世死,她立侄兒兼養子米海爾五世為帝;米海爾五世圖謀將她排除,但她被忠誠於馬其頓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擁立,廢米海爾五世,作為馬其頓王朝正統嫡系與妹狄奧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餘歲之身與君士坦丁九世結婚,三位皇帝共同執政。
-
12 # 正宗小酢酒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后有哪些?皇后在古代的封建社會里是最高統治者皇帝的正配。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中,有著太多的皇后,但能稱得上最偉大的皇后為數不多。
一、東漢光烈皇后陰麗華
陰麗華是光武帝劉秀元配,東漢第二任皇后。她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劉秀還是一個尚未發跡的沒落皇族之時,就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更讓後世許多人讚歎。她用美德與智慧詮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譜寫出了一個女人近乎完美的人生。作為一個女人,陰麗華是成功的,她美貌與智慧並重,贏得了丈夫自始至終的真情厚愛。
二、文獻皇后獨孤伽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是漢化的鮮卑人,十四歲嫁給了楊堅起,到五十九歲亡,一直兢兢業業輔助自己的丈夫,堪稱賢內助,母儀天下的典範。是她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立國初期,百廢待興,還有一些軍事門閥虎視眈眈,面對這一局面,獨孤皇后在宮中的支援與協助,對隋文帝迅速穩定了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文德長孫皇后
文德皇后長孫氏,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妹妹,出身於將門,父親是將軍,曾設計分化突厥,母親是北齊樂安王郡主,長孫家是一個將門貴族世家,還有個"霹靂堂"的美譽。長孫氏十三歲嫁李世民,在丈夫南征北討時,孝順公公婆婆,為丈夫在公公婆婆身邊刷存在感,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援。在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好皇后中,長孫氏絕對是其中非常出眾的一位。她是一個絕對有資格稱得上“母儀天下”的女人。長孫氏能夠與李世民一起沐風櫛雨、同生死共進退,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後對長孫氏更為倚重,時常想和她討論朝政,長孫氏既不熱衷於征服男人,也不熱衷於征服世界。她惟獨熱衷的事情只有一件,輔佐他的男人征服世界!
四、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
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為皇后。馬皇后勤儉持家、 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馬皇后的所作所為,贏得了丈夫的尊敬與愛護。她生前,朱元璋褒獎她,比歷史上的賢后長孫皇后還優秀。
以上是我搜集整理的有關歷史上四位最偉大的皇后故事,現分享給各位。那你們認為誰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后呢?
-
13 # 讀史坊
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很多皇后,著名的皇后也很多,有正面形象,有反面形象。不過,後宮是一個權利場,不能以簡單的好壞評價。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
1.西漢呂雉。呂雉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后,也是很有名的皇后,被司馬遷寫進本紀。呂雉以白富美嫁給窮小子劉邦,在劉邦創業成功後,雖然被立為皇后,但並不得寵,還差一點丟了兒子的太子位置。這就有了後來她對戚夫人的報復,有了“人彘”。都說呂雉狠毒,但她從一個善良人變成毒婦,是劉邦和戚夫人步步緊逼所致。不過,這個女人比較傻的是,把自己的家族一步步帶進滅絕的邊緣。雖然曾經輝煌過,但倒塌後更慘。
2.東漢陰麗華。陰麗華和劉秀是歷史上有名的恩愛帝后,劉秀“娶妻當娶陰麗華”的人生願望,讓兩個人的愛情帶有童話色彩。這是一個成為現實的童話,劉秀娶了陰麗華,但後來他們中間多了一個郭聖通。為了不讓劉秀為難,陰麗華主動讓出,讓郭聖通做了皇后。一番讓後行為,讓劉秀更加喜歡陰麗華,這也導致了郭聖通的抱怨。最終,郭聖通還是被廢了,劉秀和陰麗華過上了幸福的童話生活。
3.隋朝孤獨伽羅。隋文帝和孤獨皇后也是恩愛的例子,但孤獨皇后表現的很強悍,隋文帝看到一個宮女的手很白,情不自禁地摸了摸,結果被孤獨皇后砍下雙手,送到隋文帝跟前。隋文帝氣得離家出走。隋文帝的五個兒子都是孤獨皇后生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4.唐太宗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賢內助,她最有名的是化解李世民對魏徵的怒氣。不止魏徵,長孫皇后還用多種方式保護大臣。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築層觀望陵,以示懷念。
5.唐高宗皇后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被大眾承認的唯一女皇帝。她從李世民的侍妾到高宗的皇后,中間的故事被人演繹很多,我們就不多說了。武則天最引爭議的,是她死後的無字碑。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能不說,這是這個女人很睿智。
6.宋真宗皇后劉娥。劉娥從一個歌女到皇后,中間也經歷了不少坎坷。她從開始靠美貌贏得宋真宗的心,到後來的靠才華贏得宋真宗的敬重,讓我們看到,靠美貌吃飯始終不如靠才華更踏實。她是演繹中“狸貓換太子”中的皇后,不過,她不狠毒,而且,這出狸貓換太子的遊戲,很有可能是宋真宗親手導演的,目的是把劉娥推上皇后寶座。
歷史上還有很多著名的皇后,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事蹟。大家可以說出來共享。
-
14 # 漢周讀書
下面介紹一位~
南北朝北魏時期,代郡平城(今屬山西大同)出了一個傳奇女子,她叫婁昭君,鮮卑人,祖父是真定侯婁提,父親是司徒婁內幹,成年後嫁給了鮮卑化漢人高歡。
旺夫的婁昭君嫁給守城士兵高歡後,高歡才擁有人生中屬於自己的第一匹馬,從此時來運轉。
先是在軍中任隊主,管著一百來號人,此後步步高昇,最終進入北魏權力中心,成為位高權重的大丞相,為兒子高洋建立北齊帝國奠定了基礎。
婁昭君雖然屬於白富美,可是她“高亢明爽,處事果斷”,勤儉持家,待人仁慈,對丈夫其他姬妾所生的孩子視同己出,能夠時刻提醒丈夫不因私廢公,顧全大局,堪稱賢妻良母。
婁昭君先後為高歡生育了六子二女。長子高澄成為高歡的得力助手,堪比晉朝的司馬師,先後任尚書令、幷州刺史、京畿大都督、吏部尚書等官職。
高歡去世後,十五歲的高澄襲爵渤海王,受封大將軍,任內整頓吏治,嚴懲貪腐,保持了高家人在北魏的威望,是個很有作為的青年才俊。
他完成了取代北魏的籌備工作,不料在受禪前一天夜間,被自己的廚師殺害,年僅二十九歲。
婁昭君的二兒子高洋,幼年沉默寡言,大智若愚,受到父兄的賞識,歷任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丞相等官職,受封齊王。
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逼迫東魏孝靜帝禪位,接替父兄完成了北齊帝國的創立。
高洋建國稱帝,史稱文宣帝,封母親渤海王妃婁昭君為皇太后。
高洋在位初年,大膽興利除弊,勸課農桑,發展教育、懲治腐敗,曾修築長城四千裡,設定邊鎮二十五所,擊柔然、徵突厥、伐契丹、討南梁,拓展疆土至淮南一帶,被譽為英雄天子。
文宣帝高洋在位後期,沉湎酒色,濫殺無辜,大興土木,揮霍無度,三十四歲暴亡。繼承皇位的是高洋的兒子高殷,不久被六叔高演廢黜。
高歡第六子高演,也是婁太后所生。高演最初被封為常山王,歷任尚書令、司空、大司馬等官職。
天保十年(559年)任太傅,皇建元年(560年),發動政變廢掉侄子高殷,獲得了母親婁太后的支援而稱皇帝,史稱孝昭帝。
高演在位期間注重民生,釋放了大批奴隸,發展農業,囤積糧食,推廣漢族文化,北出長城,擊退敵人於千里之外。可惜在位的第二年,墜馬摔成重傷,不治而亡,時年二十七歲。
高演臨終時,為防止兒子高百年重演高殷的悲劇,宣佈廢黜太子,傳位給九弟長廣王高湛。
婁太后所生的第四個兒子——皇八子高淯[yù],初封景王,史書記錄較少,僅有“美姿容、死後無子”的隻言片語。
婁太后第五子——皇九子高湛,接替哥哥高演任北齊第四任皇帝,史稱武成帝。
高湛在位前期,尚能提拔賢良,關心百姓疾苦,後期寵信奸佞,縱慾酗酒,三十二歲暴亡。
婁昭君第六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皇十二子高濟,受封博陵王。
高濟小時候和哥哥高洋外出巡遊,因思念母親逃跑了,高洋大怒,把刀架在了小弟的脖子上,幸虧婁太后及時出面,救了高濟一命。
高演
北齊皇帝大都是兄終弟及,高湛病危的時候,高濟對人洋洋得意地說:“這回輪到我坐莊當皇帝了!”高湛的兒子高緯得知訊息,派人把小叔叔刺殺了。
婁昭君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太原長公主嫁給了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當了一段皇后,元善見被毒死後改嫁北齊宰相楊愔[yīn]。
小女兒嫁給了北魏孝武帝元修,被封為永熙皇后,元修被毒死後,改嫁北魏宗室元韶。
太寧二年(562年)春天,皇太后婁昭君與世長辭,享年六十二歲,與高歡合葬於義平陵。
-
15 # 晚自習
拋開秦朝以前的、後來追封的和太后不說。
劉邦的呂后。在楚漢之爭時期歷經磨難,後來謀劃殺了韓信,又把握西漢政權好多年。不可否認,為西漢初年的經濟發展做了貢獻。
漢景帝皇后竇皇后。
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弟弟衛青很厲害。
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活了80多歲,最後侄兒王莽竄漢。
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
西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因爭權引起八王之亂。
北魏文成帝的皇后馮皇后,即孝文帝改革時期的馮太后。
隋煬帝皇后蕭皇后,命途多舛。
唐太宗皇后長孫氏,賢內助。
唐高宗皇后武則天,不多說,大家都知道。
宋真宗皇后劉娥,把持北宋朝政多年。
朱元璋皇后馬皇后,心地善良。
明英宗的錢皇后,夫妻情深,英宗被俘,哭瞎了眼睛。後來又在南宮陪伴英宗多年。
清朝咸豐帝的皇后鈕祜祿氏(後來的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一起垂簾聽政)
-
16 # 猴格大人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后就太多了,耳熟能詳的高後呂雉,竇太后,衛子夫,陰麗華,郭聖通,武則天,述律平,蕭燕燕,劉娥,乃馬真,海迷失,察必,明太祖馬皇后,明仁宗張皇后,隆裕皇后等等等。
陰麗華VS郭聖通這一對皇后的哀怨情仇已經有很多小說寫過,總之兩位都是悲情女人,並沒有勝利者,只不過是劉文叔玩弄權利的犧牲品而已,什麼娶妻當娶陰麗華,十萬雄兵是嫁妝,統統都是笑話。
首先,劉秀有妻陰麗華在室,卻另娶高門郭聖通,已經對不起陰麗華在先。其次,在立後之時為了局勢又沒有撥亂反正,再次傷害陰麗華,對於郭聖通來說,一個傷害原配的丈夫敢交心嗎?
做為劉秀,你已經對不起一個了,還不如就此到底,就對不起那一個。問題是,這貨繼續折騰,廢掉郭聖通的皇后之位,立陰麗華為皇后。繼對不起陰麗華之後繼續對不起郭聖通。
立為皇后,就是對得起陰麗華了嗎?沒有,劉秀還不忍心郭聖通受委屈,讓她做兒子中山王的太后,另外對郭氏外戚也恩寵優加,反而對陰氏外戚多加防範,而他的兒子劉莊也繼承了他爹的做法,陰氏外戚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劉秀臨死前,還下詔,追廢劉邦的皇后呂雉,就是把老祖宗劉邦的皇后呂雉給廢掉皇后之位,原因是呂雉擅權傷害劉氏的權益。幾百年前的老祖宗也廢,劉秀這套殺雞給猴看的把戲玩的不要太溜,不就是防備陰氏麼。所以,因為殺公主的事,劉莊直接把表弟殺死,連舅舅舅媽也不放過,那時候,你可想過你媽陰麗華的感受?
劉秀劉莊父子倆其實才是最薄情的。
北齊武成帝胡皇后北齊是一個奇葩變態的國家,胡皇后就是這個國家第四任皇帝高湛的第二任嫡妻,北齊第四位皇后。
兩口子都是重口味的人,胡氏長的很漂亮,生性淫蕩,和高湛很匹配。高湛繼位後立為皇后。
高湛的男寵叫和士開,那是個美男子,陪高湛胡皇后夫妻倆睡,不但是高湛的男寵,還是胡皇后的男寵,左右逢源。高湛死後,升級為太后的胡氏更是明目張膽,引起宗室的公憤。
後來,和士開被琅邪王高儼殺死,胡太后又以禮佛為名與和尚通姦,其中呢,有個叫曇獻的和尚,高大威猛長相俊美,很得胡太后的喜愛,為了博取美男歡心,胡太后用大量的金銀鋪在曇獻的寢席上,用珍寶裝飾他的胡床,封曇獻為昭玄統,愛的不行,因此,曇獻的師兄弟們開他玩笑,都稱呼他為太上皇。
有人報給後主高緯,讓他管管他親媽,高緯不信啊,直到某次,高緯去給太后請安,看到兩個年輕的尼姑打扮的美人從太后的寢宮出來,生性漁獵的高緯上前調戲並霸王硬上弓,才發現竟然是和尚冒充尼姑來侍候皇太后的,高緯大怒,當時就處死兩個和尚,並殺死曇獻,還把胡太后經常勾搭的幾個情人全部殺死,又把胡太后囚禁起來。
後來,不甘寂寞的胡太后就求高緯的奶媽陸令萱,走陸令萱的門路才得到自由,母子繼續過著淫蕩的生活,哪怕國將不國。
北齊亡國後,據野史傳聞,說胡太后領著兒媳婦穆黃花去長安的青樓坐檯去了,野史傳言不足為信,做消遣耳。
就是這樣。
-
17 # 南方鵬
秦始皇制定皇后后妃制度卻不立皇后,從第一位皇后呂雉到清朝結束,二千多年封建社會帝后輩出,既有最小皇后上官皇后,也有偷情皇后胡充華,還有立無字碑的李治皇后武則天,或長袖善舞,或被動掌權,她們的存在,不讓男權社會的帝王們專美於前,譜寫了一曲曲悲歌或讚歌,還有一此史上或許並不知名,但也幹出一番事業的皇后。
一,東漢鄧綏東漢十三位皇帝,只有光武劉秀活過六十歲,獻帝過五十,明帝過四十,其他皆短命皇帝,少帝繼位,後族掌權,引起外戚宦官之爭的是漢和帝劉肇,成年後借宦官之手除去外戚竇氏,27歲逝世,皇后鄧綏掌權。
國事清明,但隋文楊堅男人那點事卻無法自主,二人原有海誓山盟“誓無異生之子”,憑這一點,楊堅當上皇帝后被獨孤皇后盯得死死的。楊堅感嘆說,“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雖如此,獨孤皇后逝世,楊堅親自為其送葬,營造最興盛的佛寺為她祈福,臨終前還企盼能與皇后“魂其有知,當地下相會”。
1022年,真宗駕崩,趙禎幼年繼位,劉娥臨朝稱制。她執政期間結束朝廷黨爭,親自勸課農桑興水利,興辦州學培育英才,使仁宗時出現盛世局面。又在之前妥善處理仁宗生母李氏後事,得到親政後仁宗的諒解,史家把她與呂后武則天並稱,但對她更多讚譽“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
18 # 清水空流
華夏封建的第一個皇后是秦始皇的皇后,可惜這位第一皇后沒有任何記載,就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實在是一個最大遺憾。到最後的一個皇后溥儀的皇后婉容(實際是最好一個皇后應該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在這些所有的皇后裡,出彩出色的自然不少,是政治家的也有。最有影響和給歷史留下最輝煌記載的應該下面幾位。(按時間順序,不分先後)
呂雉,劉邦的皇后,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第一個女性執政者,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和第一個女性執掌朝政的女性。呂后的性格無疑是剛強的,感情是敏感的。在沛縣的破落戶劉邦在快四十歲的娶了大戶人家年輕貌美的女子呂雉。但劉邦對呂后並不好,但呂后在隱忍,戰爭挫折培養的呂后剛強的性格,在劉邦駕崩以後,呂后終於迎來了屬於她的時代,呂后和武則天被稱稱為女性執政的代表。與唐朝的武則天並稱為“呂武”。被被司馬遷按照帝王的標準列入本紀,班固作漢書依舊採納,可以數得到了漢代正史認可。呂后就此開啟了兩漢太后外戚專權先例。呂后秉正16年,應該說執政的能力是想當地不錯,給文景之治奠定的政治和物質基礎,公元前180年薨逝,終年61歲。
鄧綏,東漢漢和帝的皇后,其祖父是東漢太傅高密侯鄧禹。鄧綏22歲被冊封為皇后。僅僅過了五年,也就是鄧綏27歲的時候漢和帝突然駕崩。鄧綏不得不走上前臺開始臨朝聽政。鄧綏聽政的時候最值得稱道就是對於自己孃家人的約束(也許是吸取呂后的教訓)鄧綏對自己孃家的人要求非常嚴格。嚴禁他們干涉政務,因此鄧氏子弟都比較安分守己,所以在鄧綏去世以後,鄧家還是比較不錯的。而且鄧綏嚴禁太監干涉政務。當政期間,對內安撫百姓,使得國家在經濟上在遭遇極其嚴重的災害之下仍能保持了安定和平穩的過度,並漸漸獲得復甦,可見鄧綏的能力,在面對西羌叛亂的時候,以最強硬的軍事的手段歷時11年鎮壓了叛亂。維護了國家邊疆的安定。有“興滅國,繼絕世”。的記載。鄧綏臨朝聽政16年,就能力而言應該不遜於武則天。公元121年薨逝。終年40歲.史稱“鄧太后攝政,朝野頗安寧。”
武則天,二主唐王李世民的的低階妃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封建歷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能夠先後服侍父子兩代帝王,而且都是英明之主。可見武則天能力非凡。1武則天14歲入宮為,母親難免有些傷心,但武則天不做作兒女之。可見武則天自小就心胸不凡,李世民駕崩以後,25歲的武則天出家。但李治出於對武則天的愛戀,把武則天從新帶回皇宮,而武則天從二度入宮到當上皇后不過四年,手段之狠,能力之強、水平之高。真是穩準狠。武則天從老皇帝的低階妃子,再到尼姑,再到小皇帝的皇后。武則天用了不過18年。從公元684年武則天臨朝聽政,再到公元690年成為封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聽政16年。稱帝15年。實際統治大唐31年之久,就執政水平而言,應該是所有封建所有女性執政裡面最優秀的一個,上啟貞觀之治,下承開元盛世。實際上封建歷史上所有女性執政者的水平都不低。公元705年武則天駕崩。終年81歲。作為唯一的女皇帝,應該得到最高的評價,千秋萬世唯此一人。
劉娥。北宋真宗皇后,是北宋太后第一個秉正的太后,提起劉娥也許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狸貓換太子大家都知道,而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假的。實際上卻是一個典型的而真實的灰姑娘嫁給王子的傳奇。劉娥在13.4歲的時候嫁給修銀匠龔美為妻,在流浪到汴梁的時候,偶遇宋太宗的兒子襄王趙恆,趙恆一眼就看上這個16歲左右的川妹子,經過一番運作,把劉娥納入王府為妾,公元997年,趙恆登基成為大宋第三位皇帝,趙恆登基的第一件是就是把劉娥納入後宮,在公元1012年劉娥當上了皇后,(劉娥沒有生育能力,把普通妃子生的孩子說成自己的孩子)公元1022年,宋真宗的駕崩。仁宗繼位。劉娥臨朝聽政。有宋一代劉娥,劉娥的評價是相當的不錯,《宋史》:“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這個評價應該是比較中肯的。劉娥聽政11年。就實際地位而言,劉娥除了沒有稱帝,事實上她幾乎就是一個皇帝。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相比呂雉、武則天,劉娥在才幹一點不不比但是在人品上劉娥要比呂武好很多。至少殺戮上劉娥幾乎沒有。唯一的遺憾就是劉娥沒有自己的孩子。公元1033年劉娥薨逝。終年65歲。
-
19 # 一抒己見
古代史那麼老長,王朝又那麼多,著名的皇后有很多啊,小一想說說自己心中的那些名皇后。
最尊貴的皇后——武媚娘一般的皇后,做到太后也就到頭了。可是武媚娘不滿足後宮這片小天地,把手伸到了前朝,不是簡單地干政,而是自己做起了皇帝。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武媚娘坐上了龍位,一個女人成為九五之尊,真是不簡單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政績還不錯呢,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最霸道的皇后——呂雉呂雉雖沒做皇帝,但她的權力卻比皇帝都要大,兒子劉盈和傀儡一樣,有這樣的母親,難怪他年紀輕輕憂鬱而終。呂后大肆重用呂氏族人,臨朝稱制,心狠手辣,沒少殘害劉氏子孫,最終,呂氏帝國因她的去世而毀滅。
最惋惜的皇后——張嫣張嫣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外甥女兼皇后,十一歲的時候就被呂后當成棋子,嫁給了自己的親舅舅。她在四十多歲去世的時候,仍然冰清玉潔,大家都很吃驚,人們都很同情這個命運悲慘的女子,尊稱她為“花神皇后”。
最妖嬈的皇后——趙飛燕皇后是國母,應該是那種溫婉端莊、賢良淑德的女子,可是趙飛燕這位皇后真是打破了人們的認知,太妖嬈了,班婕妤比她更適合做皇后才對。她能歌善舞,身輕如燕,婀娜多姿,又功於心計,把漢成帝迷得團團轉,三千寵愛在一身。
最好命的皇后——王娡王娡也是一個傳奇的女子,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的母親可真行,自己改嫁了不說,讓漢武帝有了姓田的舅舅,她還把王娡二嫁給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所以漢武帝還有個姓金的姐姐。一個二婚女子在古代能有如此際遇,真是命好!
最睿智的皇后——獨孤伽羅《獨孤天下》大家都看過嗎,獨孤家真是厲害了,一門三位皇后,最為人周知的就是隋文帝的皇后獨孤伽羅了。她是一個鮮卑女子,性情剛烈,是隋文帝的賢內助,德才兼備,嚴於律己,“開皇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勞,可惜沒生個好兒子。
最賢惠的皇后——長孫皇后唐太宗真的挺幸運,不僅有一班文韜武略的忠臣,還有一位明辨識理的好皇后。她雖貴為皇后,卻不助長自家氣焰,反而勸說家人低調讓位。她生性節儉,管理有度,廣施恩德,以典勸諫,用自己的有限力量輔助夫君治理天下。
最可憐的皇后——婉容婉容是末代皇后,生不逢時,命運多舛。她出身高貴,多才多藝,自小就深受西方的影響,算是那個時代的新女性。從一個Sunny明媚的女子成為心如死灰的婦人,如果她可以選擇,她才不會入宮嫁給末代皇帝吧!
太多了,就說這麼多吧!
-
20 # 磨史作鏡
說到皇后,那麼一些只當過太后的就不能上榜了,比如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之前咸豐在時只是懿貴妃,因為母以子貴,兒子同治是皇帝,才成了太后。
1.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呂雉
秦朝君主雖然稱皇帝,但是卻沒有皇后制度,因此這一殊榮落到了漢高祖劉邦老婆呂雉身上。這個女人不尋常,不但輔佐劉邦奪得天下,還幫著剪滅功臣,殺韓信於未央宮。當然其最輝煌的還是劉邦死後臨朝稱制,弄兩個小皇上當傀儡。她的“人彘”酷刑也是遭人詬病的。她死後諸呂被滅。
2.光武帝劉秀皇后陰麗華
“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光武帝劉秀這句話使得陰麗華大名垂千古,當然劉秀最後事業比執金吾大的多,執金吾只能給他提鞋。他為確實娶到了陰麗華,因為她“美而賢”,後被冊立為皇后。
3.中國歷史唯一的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經經歷複雜,先是唐太宗的才人,後來成為唐高宗的昭儀,最終冊立皇后,後來又稱天后與唐高宗並稱二聖。高宗死後為太后,但是最終取代其子自己當了女皇,建立了武周。神龍政變後還政唐室。
4.少數民族女政治家蕭燕燕
蕭綽,小名蕭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耶律賢死後,他們的兒子遼聖宗即位,尊蕭燕燕為皇太后並攝政,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后”。在她攝政期間,遼國國勢最盛。擊退了宋太宗的北伐並俘虜大將楊業,楊令公不屈絕食而死。還伐宋迫使其訂立城下之盟——澶淵之盟,保證了宋遼百年和平。
5.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后
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結髮之妻,與朱感情甚篤,朱元璋脾氣暴戾,刑殺過重,馬皇后還能規諫一二。
6.中國末代皇后隆裕
末代皇帝是溥儀,末代皇后卻不能是他老婆婉容,因為彼時他已經退位,偽滿就更不能算數了。因此中國最後一個皇后是光緒帝皇后隆裕,姓葉赫那拉,名字靜芬。光緒並不喜歡她,而是喜歡珍妃。光緒死後她成為太后,人生最大決策就是清帝退位,也算適應形勢識大體之舉了。1913年去世,民國為其國葬。
回覆列表
笫一名:西漢高祖劉邦皇后: 呂雉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皇后和皇太后
第二名、西漢武帝劉徹兩位皇后: 陳嬌和衛子夫
衛子夫是大將軍衛青的姐姐,一個被命運左右的女人。“金屋藏嬌”的陳阿嬌大家肯定知道
第三名、西漢成棄劉驁皇后: 趙飛燕
身輕如燕,能作掌上舞,也是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第四名、隋煬帝楊廣皇后: 蕭氏
一個難以改變亡國命運的皇后
第五名、唐太宗李世民皇后: 長孫氏
一代名後
第六名、唐高宗李治皇后: 武則天
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帝
第七名、清太宗皇太極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