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選志

    推陳出新,這句成語出自於韓信做糧倉管理員的時候,當時韓信只是劉邦治下的一名糧官,韓信接管糧倉之前,糧食的進出都比較混亂,導致很多糧食長黴發酵,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韓信接管後很好的治理了這一現象。

    韓信設計了兩道門,前門專運陳舊的糧食,後門專進新收割的糧食。這樣運作有序,再也沒有浪費的現象。推陳出新便很好的詮釋了這一方法。

  • 2 # 好奇青年社

    關於韓信的成語典故還蠻多的。

    1.獨當一面

    成語出處:《史記·留侯世家》:“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成語含義: 最先指單獨指揮一支軍隊,擔當一個方面的作戰或防禦任務,後來多泛指獨立擔當一方面的工作。

    典故: 有一次,劉邦、項羽交戰到了彭城,劉邦的軍隊大敗而還,撤到下邑。

    劉邦非常惱火,跳下馬對張良說:“誰能替我出這口氣,我就把關東讓給誰,快告訴我,誰能有這種力量。”

    張良就向劉邦推薦了韓信,說韓信可以獨當一面。

    果然,最後打敗了項羽。

    2.功高震主

    含義:這個成語意思是功勞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脅而心有疑慮。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韓信幫劉邦打下了整個江山,被封為淮陰候。按理說應該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

    這個時候他旁邊有一個人很瞭解劉邦的個性,叫“蒯生”,他跟韓信說“因為劉邦很愛猜疑別人,所以你要很小心,有時候又勇敢又有謀略的人通常不會善終。”

    可是韓信沒有聽進去,最後劉邦因疑慮,使用美人計誅殺了韓信三族。

    3.胯下之辱

    意思是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這個肯定大家都知道,韓信落魄時,曾被一個惡霸欺負,惡霸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

    如果換做普通人,可能不堪忍受會反抗。可是韓信能屈能伸,從惡霸胯下鑽過去了。

    不過這被後世看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範。

    4.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含義:指將真實的意圖隱藏在表面的行動背後,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使敵人產生錯覺,並忽略自己的真實意圖,從而出奇制勝。

    有時也可將“明修棧道”省略掉,把“暗度陳倉”單獨來使用。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當時劉邦被困漢中,棧道被燒燬,很難在短時間打回關中。

    韓信此時出奇策假裝慢慢修棧道,實則從陳倉小道悄悄殺入關中,迅速平定三秦,為後來打回中原,和項羽爭天下打下了重要基礎。

    5一飯千金

    含義: 是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典故: 韓信以前落魄時窮得連飯都吃不起。幸好,在他釣魚的附近有一個好心的老婦人,常施捨給他一碗飯。

    韓信發達後沒有忘記這件事情,賞賜千金給這位老婦人.

    所以這個成語也被比喻為不忘舊恩。

    6.推陳出新

    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並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

    出自《梁溪漫志·張文潛粥記》。

    典故: 韓信剛投奔劉邦時,他為劉邦管糧倉的時候,把糧倉開了兩個門,新糧食進,舊糧食出,這樣就可以保證糧食不會變質浪費,即推陳出新。

    7.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出自司馬遷 《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韓信擊敗趙國之後,收服了趙大將廣武君李左車,想向他討教伐齊的良策。

    但李左車卻提不出有用的計謀,所以就用這一句來向韓信表忠心。

    原話是說:“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顧恐臣計未必足用,原效愚忠。”

    意思是:我雖沒有什麼良策,但我絕對支援。用這一句來向韓信表忠心。

    8.婦人之仁

    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形容處事和認識事物時感性強,但缺乏理性思維。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這是韓信對項羽的評價,韓信認為:項羽做事意氣用事,不識大體,有時不夠狠,就像婦女的軟心腸一樣,最終會害了他。

    9.國士無雙

    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典故: 秦朝末年,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劉邦,但是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

    又因滕公的推薦給蕭何,蕭何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

    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後來劉邦拜他為大將。

    10.十面埋伏

    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發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勢所以為十面埋伏。

    出自《抱妝盒》

    這是韓信的“封仙”之戰。

    在強悍的霸王項羽面前,他算無遺策地將項羽包圍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比八面都還多兩面埋伏,迫使項羽最後逃亡烏江,並在那裡走投無路自殺。

    11.居常鞅鞅

    釋義:因不平或不滿而常常鬱鬱不樂。

    同義詞:鞅鞅不樂。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典故: 韓信沒有反劉邦,劉邦卻奪去了韓信的兵權。

    韓信從此稱病不朝,悶悶不樂。

    居常鞅鞅就是指的韓信這種因不平或不滿而引起的鬱鬱不樂。

    好啦,關於韓信的成語真的還蠻多的,這些典故也能看出韓信一生確實也是跌宕起伏,堪稱傳奇。

  • 3 # 文采任風流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韓信,“漢初三傑”之一。他熟諳兵法,是個統兵的帥才,被後人奉為“兵仙”。為漢室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韓信,其傳奇色彩的一生中,留下了許多成語故事的典故。

    其大起大落的一生中可以用幾個有代表性的成語典故來概括。

    就如為很多人所熟知的成語胯下之辱是韓信在未得志之前,因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常靠一位漂洗絲棉老婦人的接濟而受人歧視。當時淮陰地界有一屠夫因見韓信常佩刀劍於身,便有意當眾對韓信進行羞辱,說道你雖然長得高大,又常喜佩戴刀劍,你有本事用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思慮片刻,因不想把事情鬧大,只得彎下腰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這時街上看熱鬧的人都恥笑韓信是個懦弱的人。

    國士無雙的成語典故是韓信最初在項羽的軍中效力,因得不到重用而投奔當時的漢王劉邦,一開始也沒有得到劉邦的重用,韓信便掛冠而去,深知韓信軍事才能的蕭何,連夜月下追回韓信,並對劉邦說韓信是國士無雙,力勸劉邦築臺拜將,封韓信為大將軍。

    十面埋伏是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追擊退兵回彭城的項羽,封韓信為齊王率三十萬大軍與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並採取了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於烏江自刎,為西漢的建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因為蕭何識賢而得到劉邦重用的韓信,在漢室初定,功高震主的情況下受到劉邦的猜忌,最終被呂后與蕭何誘殺於長樂宮的鐘室之中。

  • 4 # 小貓聊天z冷歷史

    “兵仙”韓信,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波瀾壯闊。關於他的成語非常之多,說起“胯下之辱”、“十面埋伏”等典故,想必大家早已聽得耳朵都起繭了!所以這次咱們說兩個其它的成浯典故。

    一飯千金

    典故出自《史記·淮陰候列傳》:

    說的是韓信早年窮困潦倒,因為吃不起飯,所以經常拿根魚竿去河邊釣魚,指望能釣上來一兩條魚用以裹腹。

    河邊呢經常有一群老婦在那兒漂洗絲絮,其中有一老婦見韓信飢餓難忍,就將隨身帶的食物送給他吃。估計還和韓信聊了會兒天,得知了他目前生活的窘迫。

    接下來,那位老婦人每天都會來河邊漂洗,並且每次都會帶來飯食讓韓信充飢,一連幾十天風雨無阻。韓信感激地對她說:“若有朝一日時來運轉,我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

    沒想到,老婦人聽了這話非常生氣地說:“你一個大男人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我只不過是看你可憐才給你口飯吃,哪會指望你的什麼報答?”韓信羞愧難當,從此扔掉了魚竿,離開了河邊,去努力追尋自己的理想了。

    韓信發跡以後,親自專程去到原來的河邊尋找這位老婦人,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韓信贈給她千斤黃金,用以報答她當初的一飯活命之恩!

    原文: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信既貴,酬以千金。

    獨當一面

    典故出自《史記·留候世家》:

    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的大敗,逃到下邑後,劉邦從馬上跳下來,倚著馬鞍大聲怒吼道:“誰能幫我乾死項羽,我就把整個山東都封給他!(這裡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的整個中原地區)”

    張良聽到他這麼說,就進言道:“九江王鯨布(就是英布)是楚國的驍將,但是他跟項羽之間有嫌隙;彭越呢,已經和齊王田榮在梁地反叛楚國了。這兩個人都可以加以利用。而您自己麾下的所有將領中,只有韓信可堪大用,能夠擔當一面之重任。您如果想拿山東當獎品來激勵人才,那就封給這三個人吧,這樣我們多方合力就一定能擊敗楚國!”

    原文:

    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

  • 5 # 九品左侍郎

    率百萬之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在短短的四年楚漢戰爭中,創下不少耳祥能熟的經典戰例。

    其一生的經歷也演變了不少的成語,比如有胯下之辱、一飯千金、出舊迎新、蕭何月下趕韓信、暗渡陳倉、木罌泅渡、背水一戰、四面楚歌、兵仙神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等等,但九品認為其中最經典為下面這三個成語的典故了!

    暗渡陳倉

    公元前206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拉開了楚漢之爭帷幕

    韓信受封大將軍後,命樊噲、灌嬰領兵修築劉邦入關時燒燬的棧道,自己則帶兵從陳倉襲擊章邯的楚軍。水淹費丘,逼得章邯自殺身亡,劉邦順利還定三秦。

    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史記·高祖本紀》

    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於井陘以三萬殘兵完勝陳餘的二十萬趙軍

    韓信先探得陳餘沒有采用李左車,於是先挑選2000名輕騎,讓他們每人手持一面漢軍的紅色戰旗,由偏僻小路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襲佔趙軍大營,準備斷敵歸路;一面又派出1萬人為前鋒,越過井陘口,到綿蔓水東岸背靠河水佈列陣勢,以迷惑調動趙軍,增長其輕敵情緒。

    天亮之後,韓信打著大將的旗幟向井陘口東邊的趙軍進逼過去。趙軍見狀,離營迎戰。兩軍戈矛相交,廝殺了一陣子後,韓信就佯裝戰敗,讓部下胡亂扔掉旗鼓儀仗,向綿蔓水方向後撤,與事先在那裡背水列陣的部隊迅速會合,兩軍會合後漢軍又回身與趙軍廝殺。趙王歇和陳餘誤以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於是就揮軍追擊。

    趙軍久攻不下,陳餘只好下令收兵,這生趙軍才發現自己大營插滿了漢軍戰旗。趙軍頓時大亂,紛紛逃散。佔據趙軍大營的漢立即出擊,從側後切斷趙軍歸路,韓信指揮漢軍全力反擊,趙軍大敗,創下了以少勝多的戰例。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韓信一生的巔峰之戰,逼得項羽烏江自刎

    韓信率領臨時組建的五十萬大軍,對楚軍形成層層包圍,最後一舉擊敗項羽的十萬楚軍。楚軍退回營地,韓信沒有進攻,因為他知道項羽此時雖然戰敗,但仍勇不可擋,只有攻心,才能減少雙方將士的傷亡,這就是韓信慣用手法。

    夜裡,楚營四面響起楚歌,楚軍以為楚地盡被漢軍佔領,全軍士氣崩潰,士兵開始向四面逃竄。項羽眼看大勢已去,便率領八百餘騎從南門逃走,被漢軍追至烏江。此時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最後嘆道:“此乃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然後自刎而死。

    韓信的一生,從一個落魄少年到統兵百萬,戰場殺敵,百戰百勝的大將軍,為劉邦打下了大半的漢家江山,也為我們留下了茶餘飯後侃談有趣的經典故事!

  • 6 # 象棋兵法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是韓信一生的寫照,知己指的蕭何,是蕭何受呂后指使把韓信騙進宮殺害的,兩婦人一個指的漂母:韓信沒得志時,吃飯都沒有著落,全靠漂母施捨,才沒餓死。另一個婦人指呂后,呂后用利用蕭何騙韓信進宮,然後將韓信殺害!

  • 7 # 雲杳

    “兵仙”韓信,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相關成語最多的武將。

    據有心人統計,一共有34個之多。

    國士無雙,

    這個成語是當時蕭何向劉邦介紹韓信時,對於韓信的評價。

    一杆之微。

    指韓信窮困時,經常去河邊釣魚,這才有後來的一飯之恩。

    一飯千金/一飯之恩。

    韓信年輕時窮困潦倒,經常吃不飽飯,有一位婦人給了韓信一碗飯吃,韓信在離開的時候,韓信對這位婦人說道,等到自己衣錦還鄉時,一定會報答她,結果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回報了她千金。

    胯下之辱。

    這個成語的來自韓信未成名之前,當時有一村霸擋住韓信的去路,要韓信從他胯下鑽過,韓信不願為了這種不重要的人物讓自己揹負罪行,直接就照做了,後來韓信功成名就之後,這個成語就成了韓信能伸能屈的象徵。

    婦人之仁。

    這個成語的由來是當時韓信給劉邦分析天下局勢時,對項羽的評價,說項羽這個人是婦人之仁,意思就是說項羽處事不果斷。

    推陳出新。

    這個成語來自於韓信在管理糧倉時所演變而來。當時韓信在糧倉設立兩個門,兩個門的方向正是一前一後,一門運進來,一門運出去。這樣可以做到運出去的都是舊的,進去的都是新的,之後就演變出這個成語。

    明修暗道,暗度陳倉。

    韓信兵出關中時並無"明修棧道“的描述,實際上應為樊噲、灌嬰等人率兵從祁山道佯攻隴西地區,韓信部從故道(又名陳倉道)奇襲陳倉,從而奪取了關中之地。“明修棧道”一說最早出自元代戲文,之前並無此記載。

    解衣推食。

    這個成語是當時劉邦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韓信,自己的食物也給韓信,表示劉邦對韓信很熱情。

    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當然是沒有兵書這麼記載過的!)

    拔旗易幟。

    西漢初年,韓信率漢軍攻打趙軍,即將到達井陘口,先挑選輕騎2000人,人持一紅色旗幟,抄小路埋伏在趙營附近,接著背水列陣引誘趙軍。趙軍傾巢而出,漢軍佯敗而退,先前埋伏計程車兵衝進趙軍營中掛上漢軍紅旗,趙軍因此大敗。

    人心難測。

    這個成語的由來是韓信打敗了趙王時,張耳與陳餘本來是生死之交,結果兩人因為某些事情翻臉了。所以韓信說出這麼一個成語來形容。

    獨當一面。

    這個成語來自於張良對韓信的評價。

    戰無不勝。

    這個成語是劉邦奪取天下後,對韓信的評價。

    十面埋伏。

    這個成語是韓信在與項羽對戰時,韓信對項羽所用的計策,也就是在十個地方都有埋伏著軍隊阻擊項羽,最後把項羽給逼死。

    兵仙神帥。

    這個成語來自於明代學者茅坤《史記鈔》對韓信的評價。這也是我們稱呼韓信為兵仙的由來。

    居常鞅鞅。

    這個成語是韓信看不起樊噲,不願與他為伍,因此韓信說出了一些話,最後演變成這個成語。

    功高震主。

    淮陰侯韓信幫劉邦打下了整個江山,按理說應該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這個時候他旁邊有一個人很瞭解劉邦的個性,叫“蒯生”,他跟韓信說“因為劉邦很愛猜疑別人,所以你要很小心,有時候又勇敢又有謀略的人通常不會善終。”可是韓信沒有聽進去,最後劉邦因疑慮,使用美人計誅殺了韓信三族。

    金石之交。

    同上,當時武涉勸韓信自立,當時韓信說自己與劉邦的關係是金石之交,所以沒有選擇自立。

    略不世出。

    這成語是說韓信的戰略眼光是天下無有的,是不世出的。語出司馬遷《史記》。

    不賞之功。

    這個成語說的是韓信功勞太大,已經賞無可賞了。語出司馬遷《史記》。

    伐功矜能。

    這個成語是說韓信這個持才傲物,為人輕狂。語出司馬遷《史記》。

    勳冠三傑。

    語出《漢書·高帝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從此以後,張良、蕭何、韓信便被譽為“興漢三傑”。

    偽遊雲夢。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楚漢戰爭勝利後,劉邦襲奪韓信兵權,將其徙封為楚王。當劉邦聽說韓信在楚陳兵出入,又採取陳平偽遊雲夢之計,逮捕韓信,貶為淮陰侯。後以“雲夢遊”代指陰謀詭計。

    鍾室之禍。

    楚漢相爭,韓信屢建奇功。劉邦稱帝后,封信為淮陰侯。因遭呂后忌,被斬於長樂宮懸鐘之室。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漢書·韓信傳》。

    問路斬樵。

    當時韓信與項羽交戰,韓信想要繞到偷襲楚軍,於是韓信問了當地樵夫的路,最後韓信得知了路線,害怕樵夫把他們的資訊洩露出去,所以把樵夫殺了。

    多多益善。

    劉邦稱帝后,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不久,劉邦接到密告,說韓信接納了項羽的舊部鍾離昧,準備謀反。於是,他採用謀士陳平的計策,假稱自己準備巡遊雲夢澤,要諸侯前往陳地相會。韓信知道後,殺了鍾離昧來到陳地見劉邦,劉邦便下令將韓信逮捕。押回洛陽。回到洛陽後,劉邦知道韓信並沒謀反的事,又想起他過去的戰功,便把他貶為淮陰侯。韓信心中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劉邦知道韓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韓信召進宮中閒談,要他評論 一下朝中各個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說了。當然,那些人都不在韓信 的眼中。劉邦聽了,便笑著問他:“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人馬?”“陛下能帶十萬。”韓信回答。 劉邦又問:“那你呢?”“對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劉邦笑著說:“你帶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逮住呢?” 韓信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掩飾說:“陛下雖然帶兵不多,但有駕馭將領的能力啊!” 劉邦見韓信降為淮陰侯後仍這麼狂妄,心中很不高興。

    後來,劉邦再次出征,劉邦的妻子呂后終於設計殺害了韓信。

    鳥盡弓藏。

    這個成語的由來大家也知道,劉邦奪取天下後,把韓信給殺了。韓信在被殺之前,曾說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也是這個成語的由來。

    氣吞山河。

    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指的是韓信當時離開項羽,投靠劉邦時的氣魄。

    鄉利倍義。

    當時蒯通勸韓信自立為王時,韓信說自己吃劉邦的、用劉邦的,那麼就要為他人效命,怎麼能為了私利為背信棄義呢?

    肝膽相照。

    說的是蒯通願意為韓信披肝瀝膽,從而演變而來的一個成語。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其實,先是語出《晏子春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錄,韓信攻打齊國時,曾向李左軍問策,李左軍說出了一個虛張聲勢的計策,還說了這句“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傳繳而定。

    當時韓信向劉邦說,只要廢除秦朝的法政,就可以得到百姓的認可,天下就可以定下來。

    成也蕭何敗蕭何。

    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還是語出司馬遷《史記》。

    歷史上相關成語最多的

    韓信是相關成語最多的武將,因為他的一生經歷實在是波瀾壯闊。

    但是,論製造成語的能力,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才是最瘋狂的,據說從他的文章中提取的成語,被後世整理出了331種,簡直令人瞠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車展買車有什麼好處和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