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傳統文化

    歷代亡國之君中,明代的崇禎帝死得最淒涼。1644年,農曆甲申年三月,闖王李自成的大軍攻破北京,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讓太監敲響緊急狀態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鐘。可平時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無一人出現,早就作鳥獸散了。只有太監王承恩陪在旁邊。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禎皇帝吊死在紫禁城北面煤山的一棵槐樹上。

    《明史•莊烈帝本紀》記載著崇禎帝自殺前所寫的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臨死前依然說“諸臣誤朕”一則反映崇禎帝剛愎自用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失望之際的心情:你們這些大臣,世受國恩,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一個人也見不著,白養你們了!

    歷史記載中,崇禎帝自殺前那幾天驚慌失措,猶如一頭困於籠牢中的野獸。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已經將北京城圍成鐵桶一樣,崇禎帝還在御案上寫了一句“文臣個個可殺”,密示近侍。儘管隨即抹去了,但可見此時君臣已同水火,相互不信任到何種地步。這種情形下,很難指望有大臣和他一起殉國。

    十八日外城陷落,他問太監為什麼沒有京營兵護駕,太監回答說:“皇爺安得有兵?京營兵皆散,今惟有勸皇爺走耳。”走投無路的崇禎召新樂侯劉文炳等帶家丁前來護駕。劉的回答是:“臣等何敢私蓄家丁,所有家人,豈能當賊?”劉文炳說的是實情,明朝從洪武帝開始,對大臣監控甚嚴,大臣如果自己訓練家丁,那就有私練武裝的嫌疑,可能危及江山,是大罪,而一些沒有經過訓練的家僕不可能有什麼戰鬥力。此時崇禎嚐到了祖宗之法結下的苦果。

    當日崇禎將長平公主的胳膊砍斷,嘆息道:“汝奈何生我家?”命令太子化裝逃到民間。他自己也趁黑微服到朝陽門,要出城,守門的不放行,說天亮再說。——這也是規矩,但此時李闖大軍在外,稍微有點良心的人不會拘泥於成法,無論是城中哪一個達官貴人,能放出一個就可能救活一人,但此時守門的已生了異心,他們在為李闖守門不讓人逃命,好日後邀功。崇禎扈從想奪門而出,守門的反而用大炮回擊。他命令人去叫負責守朝陽門的朱純臣來開門,可朱府看門的人說老爺赴宴未歸。——此時哪能有閒心去赴宴,分明是託辭。走安定門,門閘太堅固,打不開。太子叩嘉定門想外逃,守門的官員周奎自顧自睡覺,兵士不理睬太子。

    一個皇帝連自己都城的門都打不開,這說明幾乎所有基層辦事人員都知道大明將亡,紛紛為自己找後路 了,崇禎除了投降,絕無生路了。

    孔尚任寫的《桃花扇》,雖是戲曲,但真實地再現了明亡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況。提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聽說崇禎駕崩,唱了一出《哭主》,他捶胸頓足對著北方哭道: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傷心煞煤山私幸,獨殉了社稷蒼生,獨殉了社稷蒼生。”

    這曲《勝如花》道盡了孤家寡人崇禎帝殉國的悽惶,堂堂天子,竟然不如“飄蓬斷梗”。

    李闖進城後,有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以及一些公侯、駙馬自殺。這些人算是大明的忠臣,但我以為他們不降於賊是報朝廷之恩,未必報崇禎個人之恩。而投降的更多,大學士李建泰以下,包括兵部尚書、戶部侍郎、工部侍郎等眾多高階官員。明代文秉在《烈皇小識》中列了個長長的名單,共一百三十二人。文秉還特意點了幾個關鍵的投降者的所為:

    “逆闖入都,首先勸進者,陳演(內閣首輔)、朱純臣(就是以赴宴搪塞崇禎不開朝陽門讓皇帝逃生的那位)也;向賊叩頭求用,指斥先帝為無道者,魏藻德(內閣首輔)也;從獄中出而為賊策下江南者,張若麒也;其頌賊為救民水火,神武不殺者,梁兆陽也;代賊焚燬太廟神主者,楊觀光也;大負先帝委任,終以拷掠死者,李國楨也;先帝求金不應,東宮出亡不納,終齎盜糧,盡為賊有,負君辱國,貽恨千古者,周奎也。”除了這些大臣,還有崇禎很器重的守城太監,後開門投降的曹化淳等。

    崇禎屍體被李闖軍隊發現後,停靈數天,《烈皇小識》載這些已投降的舊臣對先帝屍體的表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斜著眼睛瞟一眼就過去了,人情如此之薄!

    據《明季北略》記載,崇禎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兩個和尚自願前來為大行皇帝超度,李自成的兩大重要部屬宋獻策和李巖經過此地。巖對宋說:“何以戴紗帽的反不如和尚?”宋回答:“那些紗帽原是陋品,並不是和尚之品比官員強。”李巖再問:“明朝選士,由鄉試而會試,由會試而廷試,然後觀政候選,可謂嚴格之至。為什麼國家有事,報效之人不能多見也?”宋獻策的回答是:明朝的國政,誤在重製科,循資格。因此國破君亡,鮮見忠義。滿朝公卿誰不享朝廷高爵厚祿?一旦君父有難,皆各思自保。新進者心想,我功名實非容易,二十年燈窗辛苦,才博得一紗帽上頭。一事未成,哪有馬上死的道理?此制科之不得人也。其舊任老臣又思忖,我官居極品,亦非容易。二十年仕途小心,方得到這地位,大臣非止一人,我就算一人死了也於事無補。此資格之不得人也。二者皆認為功名是自家掙來的,所以全無感戴朝廷之意,無怪其棄舊事新,而漫不相關也。

    這段對話,未必是信史,但多少反映當時一些有見識計程車人對明朝情感之冷薄。科舉是表面上的原因,本來明室僅僅把八股制藝作為籠絡也是控制讀書人的手段,讀書人也只把它作為敲門磚。所謂忠義之說,遠不能遮掩利益驅動的本質。所謂明朝養士三百年的“養”,和用草料養牛馬差不多,多數士人哪會給它盡忠?

    清代定鼎中原後,追贈崇禎的諡號為“莊烈帝”,帝王死於宮外者為“莊”,而自殺很符合“烈”字。崇禎皇帝既不像漢獻帝那樣懦弱,也不像隋煬帝那樣殘暴,也不像南唐李後主、宋徽宗那樣醉心於詩詞書畫而荒了國政,而是很敬業、頗思進取、一直想匡正爺爺萬曆、哥哥熹宗執政時的過失。因此崇禎的死更具有悲劇意義,比其他亡國之君博得了更多的同情。

    明朝養士三百年,最後大敵當前,這些食朝廷俸祿的人很多都這個樣子,當然可以說這些人無恥、軟弱。可他們天生就這樣無恥嗎?同樣是讀書人,宋末士大夫表現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度足讓明朝士人汗顏。同樣讀孔孟書,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我們要比較一下宋、明兩代養士的差別。

    宋代最後一個皇帝趙昺和崇禎帝相比,同樣是自殺,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淒涼而是悲壯。大明和李自成軍事力量的對比,遠不如南宋和蒙元軍事力量對比那樣懸殊。蒙元是在掃平歐亞大陸,殲滅金、西夏,降服吐蕃、大理之後,包抄了疆土狹小的南宋。以武力最鼎盛時的蒙元來攻擊弱小的宋,就如今日超級大國美國進攻伊拉克一樣,勝負早定。即使這樣,南宋獨自抗擊了蒙元幾十年,直到1279年,宋朝君臣退守南海邊的崖山。蒙元水師逼近,宋軍在張世傑的指揮下,打了一場慘烈無比的“崖山保衛戰”,因力量過於懸殊而失敗。丞相陸秀夫揹著八歲的小皇帝蹈海自殺。史載:“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大戰中與帝室失散的張世傑知道少帝已死後,領著船隊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島一帶海面時遇颶風溺死海中。

    張世傑、陸秀夫和在北京就義的文天祥被後人稱為“宋末三傑”。而為大宋殉葬計程車人遠不止這三人,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長沙)時,嶽麓書院幾百個儒生全部戰死。

    而明代呢?皇帝自殺時,身邊連半個陸秀夫都找不到。清兵南下時,投降的大臣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江南一些縉紳起兵主要是以復社文人做領導,他們大多是不受重用或閒呆在家中的在野知識分子,如陳子龍,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如唐世楨,一個沒有功名的讀書人,清兵下江南後,跟隨唐王抗清,最後被清廷杖死。《研堂見聞雜錄》感慨:“忠臣烈士,不出於縉紳,而出於一青衿弟子,不出於食祿大臣,而出於偏藩幾日之薄官,其為明朝結三百年之報,惟公一人矣。”而東南文人領袖錢謙益,口口聲聲要殉國。待到國亡時,小老婆柳如是勸他投河以成大節,錢說水太涼了,以後再說。他最終還是投降了清朝,沒當成陸秀夫。連後來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這些投降的大臣,說漢族文人太柔弱,讓他們入了《貳臣傳》。

    明末文人無恥者、貪生怕死者眾多,而整個大明,提倡理學是不遺餘力的。讀書人從小接受的是做忠臣孝子的名教教育,在旌表貞烈之士上,明代的皇帝花的功夫最多,可是他們培養出許多洪承疇和錢謙益。

    明代的教育為什麼失敗?關鍵是統治者並沒有尊重文人,他們沒有真正把文人當成有獨立意識的人來對待,而是當成奴才來處置。明廷所要培養讀書人的忠,乃是忠於一家一姓、帶有奴性的忠,而非愛社稷、護百姓的大忠。

    可以說,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除了其間有孝文帝、仁宗、宣宗幾個對文人不錯的皇帝外,大多數皇帝和文人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朱元璋幾乎是有意識地、有計劃地改造文人,讓文人的自尊掃地,氣節不存。他動不動就打大臣的屁股,他賦予太學以下各類官學的管理人員有任意侮辱讀書人人格的權力。到了他的兒子朱棣,更是變本加厲,滅忠於建文帝的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的滅族是當權者在向天下的知識層昭示一個道理:不要忠於道統和原則,而是要忠於最終的勝利者。

    明初朱元璋父子用侮辱人格的方式來對待士人。經過仁宗、宣宗等相對仁厚的皇帝執政,士人的正氣也漸漸地又被培植起來,打屁股不再是恥辱,因為直諫而被杖,倒是一件足以自傲的榮譽。孟森先生說:“至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此猶太祖以來,與臣下爭意氣不與臣下爭是非所養成之美俗。”(《明史講義》)

    真正對士氣產生根本性摧殘的事情是明中葉以後兩件大事:嘉靖朝嚴嵩當權殺直諫大臣,天啟朝魏忠賢當權殺東林黨人。此後雖有復社上接東林、匡正士風的努力,但一切來得太晚,真正能顯達的總是那些無恥的文人,明朝士林演化成嚴重的逆淘汰生態。

    先說嚴嵩殺諫臣。嚴嵩父子當權時,楊繼盛上書劾嚴嵩“十大罪”,被定為死罪,行刑的那天,圍觀民眾皆流淚為之送行。高陽為此評論道:“明朝殺諫臣,自此而始;反激排蕩,致使言路趨於偏激,由意氣而戾氣,國亡始息。說嚴嵩是明朝第一罪臣,亦不為過。然而此養奸純出於世宗的姑息,世有亡國之君,乃有亡國之臣,於此又得一明證。”

    魏忠賢誅殺東林黨人是明史上對士大夫最大的一次圍剿,為首的是魏公公,但依附他而報私仇的文臣也不少,東林黨人在政治鬥爭的技術層面幾乎是不合格的,純粹靠一股浩然正氣支撐,而閹黨控制了皇帝,又掌握了能隨便把人處死的東廠和錦衣衛。東林黨諸君子被拷掠的慘狀,可說是空前絕後。東林黨被滅後,士大夫正氣幾乎蕩然無存。死在北鎮撫司獄的東林黨人之一黃尊素,他的兒子,就是那位明末有名的思想家黃宗羲,對君權提出質疑,對一家一姓的王朝不復有父輩的愚忠,他們對異族入侵、文化毀滅感到痛心,但對朱家皇朝的完蛋並不痛惜。這不能說沒有父輩遭遇帶給他的教訓。

    這樣有計劃既“殺儒”又“辱儒”的王朝,哪怕把理學的地位抬得再高,讓讀書人念再多的孔孟聖賢之說,也只能培養一大批善於講假話、作秀的文人。一個國家到了知識層無恥的地步,那就沒救了,最後只能是“桃花扇底送南朝”,讀書人的氣節還不如妓女。

    而宋代和明代相比,則是相當尊重文人的。陳寅恪說:“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兒馮道諸傳,貶斥勢利,尊崇氣節,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孰謂空文於治道學術無裨益耶?”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正相反,朱元璋是想方設法來打擊文人的氣節,而趙匡胤則是想方設法來贏得文人的心,甚至給後世繼位者立下具有憲法權威性的遺詔,規定不能以言論來殺文人。宋代養士三百多年,儘管王朝武力一直很弱,但文人多半能和朝廷同心同德,共撐危局。

    再說崇禎皇帝的個人原因。

    崇禎接手的是一個病入膏肓、危機四伏的王朝,對於這樣一個幾乎是絕症的“病人”,首先是應該慢慢地調養,先維持生命,再如抽絲般一點點減輕病情,或許大明帝國還能延續幾年,可感覺到時不我待的崇禎,想用霹靂手段救帝國於沉痾之中,反而欲速不達,加速了王朝的滅亡。

    崇禎的性格和清朝的雍正頗相似,勤於政事而人不夠通達,對臣下過於苛刻。如果崇禎和雍正一樣,繼承的江山是康熙那樣留下來的全盛帝國,他未必不是一個有為之君。一個人身體健壯抵抗力強時,對體內一些毛病可以放手去治甚至下猛藥也無妨,而對奄奄一息的人救治方案得格外謹慎。崇禎面臨的不是雍正那樣沒有根本危機的帝國,但也採取和後來雍正一樣的剛猛之法,是他執政的失誤。

    一位號鎖綠山人的明朝遺民在《明亡述略》中評價崇禎,“莊烈帝勇於求治,自異此前亡國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無知人之識。君子修身齊家,宜防好惡之癖,而況平天下乎?雖當時無流賊之蹂躪海內,而明之亡也決矣”。這番話很有道理。崇禎剛即位能清除閹黨,很有一番勵精圖治的樣子,天下人對他寄予中興大明的厚望。可到後來覺得外臣不可用,又重用太監,如開門投敵的曹化淳。經過他父親、哥哥的那些年折騰,有能力而又正派的文臣剩下不多,又因為他的剛愎、多疑搞掉不少,如文震孟去職,袁崇煥被冤殺,盧象昇孤立無援戰死疆場,重用的都是溫體仁、楊嗣昌這類治國禦敵沒本事、搞權爭卻手段高明的大臣。遠因和近因交雜在一起,明亡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孟子說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宋代的皇帝即使逃離到海上,還有那麼多人跟隨保衛。而明代李自成陷北京時,大半河山還姓朱,可皇帝身邊只剩下個太監了。崇禎帝自殺時身旁沒有陸秀夫,這是他的那些老祖宗造的孽,是朱元璋等人讓文人變成奴才的報應。——反正做了奴才,那就做三姓家奴吧,主子姓朱還是姓李甚至姓愛新覺羅有什麼區別呢?

  • 2 # 魚羊讀史

    歷代亡國之君中,明代的崇禎帝死得最淒涼。崇禎皇帝讓太監敲響緊急狀態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鐘。可平時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無一人出現,早就作鳥獸散了。只有太監王承恩陪在旁邊。臨死前崇禎說的那句“諸臣誤朕”一則反映崇禎帝剛愎自用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失望之際的心情:你們這些大臣們,世受國恩,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一個人也見不著,白養你們了!崇禎帝身旁為什麼沒有“陸秀夫”式的臣子呢?主要原因還是明朝教育的失敗

    ◆明代的教育為什麼失敗?關鍵是統治者並沒有尊重文人,他們沒有真正把文人當成有獨立意識的人來對待,而是當成奴才來處置。明廷所要培養讀書人的忠,乃是忠於一家一姓、帶有奴性的忠,而非愛社稷、護百姓的大忠。

    ▲崇禎自縊

    ◆可以說,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除了其間有孝文帝、仁宗、宣宗幾個對文人不錯的皇帝外,大多數皇帝和文人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朱元璋幾乎是有意識地、有計劃地改造文人,讓文人的自尊掃地,氣節不存。他動不動就打大臣的屁股,他賦予太學以下各類官學的管理人員有任意侮辱讀書人人格的權力。到了他的兒子朱棣,更是變本加厲,滅忠於建文帝的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劇照 

    ◆這樣有計劃既“殺儒”又“辱儒”的王朝,哪怕把理學的地位抬得再高,讓讀書人念再多的孔孟聖賢之說,也只能培養一大批善於講假話、作秀的文人。一個國家到了知識層無恥的地步,那就沒救了,最後只能是“桃花扇底送南朝”。

    ◆清兵南下時,投降的大臣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江南一些縉紳起兵主要是為保衛家鄉、保衛引以自豪的華夏文化,實在沒有多少士人願意為這個王室殉葬。連東南文人領袖錢謙益,口口聲聲要殉國。待到國亡時,小老婆柳如是勸他投河已成大節,錢說水太涼了,以後再說。他最終還是投降了滿清,沒當成陸秀夫。連後來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這些投降的大臣,說漢族文人太柔弱,讓他們入了《貳臣傳》。

    ▲錢謙益帶頭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

    ◆明代的文人無恥者、貪生怕死者多於以前任何一個朝代,而整個大明,提倡理學有時不遺餘力的。讀書人從小接受的是做忠臣孝子的名教教育。在旌表貞烈之士上,明代的皇帝花的功夫最多。可是他們培養不出文天祥和陸秀夫。

    ◆宋代最後一個皇帝趙昺和崇禎帝相比,同樣是自殺,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淒涼而是悲壯。大明和李自成軍事力量的對比,遠不如南宋和蒙元軍事力量對比那樣懸殊。蒙元是在掃平歐亞大陸,剪滅金、西夏,降服吐蕃、大理之後,包抄了疆土狹小的南宋。以武力最鼎盛時的蒙元來攻擊弱小的宋,就如今日超級大國美國進攻伊拉克一樣,勝負早定。即使這樣,南宋獨自抗擊了蒙元幾十年,直到1279年,宋朝君臣退守南海邊的崖山。蒙元水師逼近,宋軍在張世傑的指揮下,打了一場慘烈無比的“崖山保衛戰”,因力量過於懸殊而失敗。丞相陸秀夫揹著8歲的小皇帝滔海自殺,。史載:“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大戰中和帝室失散的張世傑直到少帝已死,領著船隊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島一帶海面時遇颶風溺死海中。

    ◆孟子說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宋代的皇帝即使逃離到海上,還有那麼多人跟隨保衛。而明代李自成陷北京時,大半河山還姓朱,可皇帝身邊只剩下個太監了。——明代的皇帝對太監往往比對文臣好得多,最後殉葬的是太監也在情理之中。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

  • 3 # 鶴天鳴

    王承恩

    朱由檢萬分悲憤,咬破手指,在衣袍上奮力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隨後,朱由檢自縊於歪脖槐樹上。

    王承恩目睹了朱由檢之死,又無能為力,只能對著朱由檢的遺體,以頭撞地,血流如注。三跪九拜之後,他毅然在歪脖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也自盡而死。

  • 4 # 瀾僡小世界

    崇禎身邊沒有陸秀夫,只有王承恩。

    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一個揹著皇上跳海,一個隨著皇上自殺。

    而是他們兩個人,代表了朝廷的兩股力量——宦官與文臣。

    在一般人眼中,朝廷是由皇帝和大臣組成的,而實際上,歷朝歷代,太監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

    儘管,這種力量不是獨立的,而是依附於皇權,但在朝廷政治中,這種力量從來不可小視,甚至數度凌駕於文臣之上。

    明朝是一個太監參政非常嚴重的時代,由兩個職務就可以看出,就是掌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其實它們就是政務的決策權和透過權。張居正就是透過和掌印太監馮寶的聯合獲得的了無上的權力。

    為什麼追隨崇禎的只有一個太監而無文臣呢,其實這要歸功於崇禎的兩位祖先。

    第一個是開國者朱元璋,他為大臣們定下了溫飽線上的俸祿,這個溫飽線還是當時的,後來連溫飽也不行了,而朱元璋還規定了工資永遠不變。

    這就意味著,一個官員,要麼過著連販夫走卒都不及的生活,要麼就去貪汙。當一個人的正常生活都要靠非法手段去獲得的時候,對自己工作的正義性就值得商榷了。

    但在表面上,他們都是明朝的官,這是明擺著把文人推向虛偽的兩面派。

    第二個是靖難成功的朱棣。朱棣造反本來就是違背了封建道德的本質,不管如何粉飾加壓迫,這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更讓文人們無法接受的是,朱棣在姚廣孝告知方孝孺是讀書人種子的情況下,還是以極其慘烈的手段殺害了方孝孺,並創下了滅十族這種聞所未聞的慘劇。

    這是對天下讀書人精神的極度碾壓。

    儘管之後朱棣重用變節才子解縉,可到最後, 連為他編下盛世之作《永樂大典》的解縉也被殺了。

    朱家王朝對讀書人的根本態度暴露無遺。

    一個人要有希望才有力量,而明朝的文臣長期受到的都是物質到精神的壓迫。

    其實,文人一直都是靠精神活著的,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依然有東林黨人的誕生 ,他們在政治上的是非姑且不論,對國家朝廷的忠誠是沒有疑慮的。

    可他們,就是在皇帝的縱容之下,被魏忠賢殺得乾乾淨淨。

    到崇禎時期,魏忠賢是被殺了,可文臣集團還是在恐怖的回憶中,這是一個沒有文人精神的時代。

    到一個人精神死去的時候,活著的就只有物質。這個時候,功利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而一個亡國之君,在功利面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 5 # Adan小吃

    陸秀夫,左丞相,“宋末三傑”

    陸秀夫

    南宋士大夫中,最有名的兩個殉國者

    一個是文天祥

    一個是陸秀夫

    後者確實是選擇投海,前者雖拒絕投降,但也不是要非死不可。

    他曾說:

    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

    後來留夢炎等提醒忽必烈,文天祥若被釋放可能會“復號召江南”,才使文天祥遇害。而文天祥本人顯然對當時的宋朝士大夫是極其不滿意的:

    朝廷養士三百年,無死節者。如心先生差強人意,不知今果死否?哀哉,哀哉!

    這是在福建抗元的文天祥於1277年正月拒絕宋降將李珏、王積翁勸降的書信。

    其中提到的“死節”代表“如心先生”就是跟他一樣是狀元出身的陳文龍,他在興化失守被俘後絕食而死。當然,“無死節者”的說法確實誇張,但也能反映當時殉節士大夫的數量是很少的,所以才令文天祥如此寒心。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南宋軍隊被海船包圍 無法突破,丞相陸秀夫揹著八歲小皇帝毅然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相繼投海,自此,南宋滅亡。每次讀到這樣的史實依然會溼了眼眶,是傻嗎?

    並不是,是我們的民族氣節,真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在,我們的民族就永遠不會滅亡,華夏永遠昌盛。

  • 6 # 工科文化人

    新恆非常榮幸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要談崇禎皇帝身旁的“陸秀夫”是誰?我們必須知道陸秀夫其人。

    陸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人,南宋民族英雄。陸秀夫20歲時(南宋寶佑四年)與文天祥同登進士榜。祥興元年(1278)為左丞相,次年2月,元軍大舉南犯,陸君實輔弼幼主駐軍崖山抗元,不幸戰敗,驅妻、子入海後,即懷揣玉璽,負帝壯烈投海,終年42歲。陸秀夫投海殉國,與國同休,是乃英雄也。

    知道了陸秀夫,我們再來談明崇禎皇帝身旁的“陸秀夫”就有譜了。大明末年,李自成起關中,張獻忠據巴蜀,左良玉擁兵自重,滿清多次入寇,天下大亂,崇禎十六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召群臣無一人應朝,崇禎只得赴煤山,於煤山,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

    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崇禎帝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死後,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他自己原本是完全有機會苟且偷生的,但是他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壯哉,大明烈士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X9s plus和OPPO R11價格相差不大,你會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