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譯洋洋
-
2 # 球探員
大家好下我是小cc說育兒故事。為什麼CBA不能想NBA那樣有交易日和自由交易球員,我說下我的觀點:
1、CBA現在是半市場化運作,是由國家體育局運動管理中心直接管理,而NBA是完全市場化運作,球員和聯盟與市場有利益關係的。
2、商業價值,CBA經歷了25個年頭的發展,商業化水平不高了。而NBA經歷70年的發展,在贊助、賽事轉播權等各方面都做的很好,於是衍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無論從賽事的轉播權到球員的球衣的代言費,都是世界級水平。
3、青訓體系不一樣,國內的籃球運動員培養都是由各地方體育局在培養的,而美國則是球員從小有充分課餘時間來發展發掘自己的愛好,美國從小學到大學各級別的聯賽都完善的很好,讓球員從小接受比賽,感受比賽,在比賽中成長。
4、好球員太少,因為NBA是世界第一籃球聯賽,吸引著很多國家青年籃球運動參選,加上美國本土在各級聯賽衍生出來優秀球員數不勝數,而中國培養出來好的籃球運動員比較少。
綜上所述,CBA必須走自己路,走出一條屬於自己中國特色籃球來賽的路。
-
3 # 這個平臺球盲多
cba前兩人領導李元偉和信蘭成都有問題,信蘭成把整個常規賽也從上個賽季的50輪被縮減到了34輪,聯賽的週期也從6個月被壓縮到了4個半月,
推倒了李元偉堅定請外教的路線,力排眾議啟用了郭士強,他對此做出解釋:“如果一味請外教,中國連自己的教練都沒有,完全依靠外華人,發展是很被動的,其實還是很大一部分人希望中國隊有自己的教練隊伍和打法風格。”隨後的亞錦賽慘敗讓郭士強的執教能力飽受質疑,最終下課。
職業發展規劃設計基礎較弱。脫離了實際,省市體育局的定位含糊,過於強調俱樂部,弱化了政府的角色,舉國體制作用在聯賽中未能充分發揮”即加強對地方體育局的扶持,弱化俱樂部的作用。其實他倆沒什麼好爭的。無論信蘭成和李元偉輪流執掌籃協20多年。可以說乏善可陳。信蘭成是爭議很多的,其實總結起來就是極度抵制和反感職業化,商業化。面對職業化這個無法迴避的大趨勢,以及中國籃球職業化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信蘭成拿不出成功的解決方案,所以選擇逃避,抵制,用老辦法抗拒職業化程序,問題堆積,空轉,最終導致目前的困局。李元偉,他接手的時候,職業化問題已經出現了,李元偉也並沒有改變和解決中國籃球的問題,手上的行動很少。美好的想法等到他離任還只是想法。他在任8年,只能說就完成了一件事,08奧運任務。一切精力資源全拿來打造08奧運陣容。剩下的可以說是毫無可取之處,看著傳統青訓出問題卻不作為,85-93這個年齡段完全崩盤斷代,他不能說自己沒責任吧?青訓一部分是籃協管轄,單這一點還比不上信蘭成糊裱匠,姚明的傷病就是連續參加國家隊比賽,在nba除了常規賽的將近82場比賽,還要打季後賽,將近一百場比賽,這是姚明早早退役的主要原因,08奧運會帶傷打球給姚明職業生涯埋下隱患。
-
4 # 醉言體育
因為我們是CBA,我們的聯賽還不是純粹的商業化聯賽,即使現在正在改革,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但還是和NBA這樣純商業化的聯盟有很大差距。
一、CBA是半商業化的聯賽我們有些東西還是受國家籃管中心和籃協控制,非NBA那樣純粹的商業化組織,不受任何干擾。
二、我們球員培養都是以各省為中心的,都是各俱樂部在做,交易會損害俱樂部的利益,對以後青訓造成影響。
NBA沒有俱樂部青訓體系,他們的青訓是從小學開始的擁有完善的自我運作體系,而且大學生聯賽是他們人才主要來源地,另外全世界網路人才也是一個途徑,這樣他們球員不會受到任何俱樂部的控制,和俱樂部的合同到期之後便成為自由人,而且各俱樂部之間的球員交流並不能損害本有的利益。
相反CBA球員交易的話基本上都會動各自俱樂部的根本利益,如果不加以保護青訓體系有可能瓦解,當我們小學、中學、大學這種完善的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時,這種交易不可能出現,現在有大學生聯賽選秀制度但不是各自俱樂部球員構成的主體。
主要還是體系的問題,美國的球員從小就是自成體系,我們球員都是俱樂部從苗子中挑選出來極少數,這種基礎的差距就造成了最終實力的差距,美國是從一群會打球的孩子中選出更加優秀的球員,我們是先選擇感覺能成才的孩子培養,這種思路的改變還需要時間的累積。 -
5 # 捍衛你的主場
大家好,我是火樂。為什麼CBA不能想NBA那樣有交易日和自由交易球員,我說下我的觀點:
1.主要原因:球員培養體制不同。
作為NBA球員的主要來源,美國球員是各級別學校培養和自我發展,從小到大各個級別都有健全的聯賽,在高中或大學聯賽中透過自身表現吸引NBA球隊和球探的關注,透過選秀和自由簽約進入聯盟。在球員加入NBA球隊之前,和球隊是沒有任何聯絡的,一旦發現私下交易甚至會有嚴厲的處罰。
而中國球員,大多出身於各地方體育局所屬體校或球隊梯隊,算是球隊或地方培養起來的,他們會在地方尋找好苗子,然後付出一定的培養成本,自然是不允許成員成年後自行選擇球隊加入。目前,也只有大學聯賽出身的學生球員和海外民間的自由球員可以透過參與選秀的形式加入CBA球隊,但在目前的環境下,好球員屈指可數。
2.次要原因:聯賽層次不同。
NBA作為世界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吸引全世界最好的球員加入。透過選秀和自由球員加入的國際球員很多,而CBA聯賽還不足以吸引這些球員主動加入,無法形成規模性的自由球員市場。
3.其他原因:聯賽體制不同,商業價值不同等。
NBA是一個成熟的商業聯盟,透過轉播權、廣告、門票等獲得收入,同時給球員提供養老金等保證措施,可以說是一個公司,會出現勞資雙發達不成協議會停擺,收入上升會提高工資帽等市場行為。CBA是受到國家體育總局管理的半職業聯賽,並非純粹的商業聯盟,近些年在姚明帶領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詳細CBA會越來越好。
-
6 # 凌晨四點的信仰
第一、中國青訓系統的特殊性,好多俱樂部的球員都是從各地方的青年隊培養的,球員的人事關係在省體育局,如果想要轉會必須過省體育局這關,為了防止人才流失,好的球員省體育局是不會輕易放走的,比如:遼寧隊的韓德君、楊鳴。
第二、商業價值不夠高、好球員稀少,值得花大錢買的球員屈指可數,這些球員俱樂部也不肯放吶,普通球員一大把根本不值得花大錢去挖,也就減少了球員的流動性。
姚主席上臺後,出臺了一項“實行首次簽約4+2政策”,也就是說進一線隊的青年球員最多效力6年,而後就可自由流動,這意味著,一個球員可以在黃金年齡自由簽約,極大改變了球員市場的流動性。
我相信我們的CBA聯賽在姚主席的帶領下,一定會越辦越好!
-
7 # 胖丁籃球
可以這麼說,目前我們還不擁有完全市場化聯賽的環境。雖然姚明也在盡力把CBA往職業化聯盟的方向推進,但可以預見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CBA要實現完全職業化,還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為什麼不看好CBA的職業化之路呢?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人才培養體制不同。CBA的球員大多來自於青年隊,可以說從小走的就是各種體校的路子,這就造成了選材的範圍其實是非常窄的,很多有天賦的人才被埋沒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窮文富武,沒錢上什麼體校?就算有錢,又有多少家長讓孩子專門去搞體育?成材率太低,孩子長大要吃飯不是?要想CBA能夠職業化,必須有足夠的人才一批一批不斷的湧上來,這就需要擴大範圍。要想擴大選材範圍,就必須讓家長願意讓孩子去搞體育。從小走專業化的路子行不通,孩子長大的出路太小。那麼各種級別的聯賽就非常重要了:小學聯賽、初中聯賽、高中聯賽、大學聯賽都搞好。等什麼時候CBA球員的重要來源是大學聯賽的時候,才是CBA完全職業化的時候。當然,除了人才來源之後,CBA也應該培養球迷的看球習慣,多來一點造星運動。現在一場CBA比賽,看臺上就那麼點人看,投資CBA球隊很難盈利。很多老闆投資就是為了給公司做廣告,這讓他怎麼有足夠的熱情就建設球隊?
-
8 # 番茄不加雞蛋
兩個聯盟的體制不一樣,導致球員不能自由交易
NBA是徹底的商業聯盟,每支球隊都是以營利為目的,每支球隊營利虧損都有球隊老闆自己承擔。
我們CBA屬於政商合一的模式,是由省市體委與企業合辦俱樂部,這種合辦型俱樂部。最早的初衷是非常好的1、為國家對提供優秀籃球人才輸送 2、打造一個商業聯盟,實現體育營收。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種體制相互掣肘,所以大家看到了一個個奇葩的事件。兩個目標都沒有實現,還好我們姚主席上臺後改革很多措施,效果還有待檢驗,但至少是積極調整
球員:NBA球員都是球隊經過選秀或者從其他聯賽簽過來的,球員都是以自由人身份和球隊簽訂合同,合同到期後球員和球隊都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做出自由選擇或者交易(只要符合聯盟規定就行)
你可能不能理解“自由”是個啥意思。跟我們CBA球員做個對比你就知道了。我們CBA球員大致分為兩類:體制內球員,非體制球員(我們舉例說明)
體制內球員典型代表:郭艾倫(不能自由交易)
郭艾倫是由省市體育局、體校自主培養的運動員,就是從一批人中選擇一些看似是好苗子的球員進行專門培養(郭士強在中也起到關鍵性作用)2005年9月,郭艾倫進入遼寧盼盼青年隊,隨後由於表現不錯進入第一梯隊,正式步入CBA職業聯盟。由於是體育局的精心培養,他的人事關係屬於培養他的遼寧體育局。郭艾倫要是想要交易,必須遼寧體育同意才行,郭艾倫是沒有決定權的。如果真要進行交易,目前存在很多困難,遼寧體育局會要收取培養費,目前CBA聯盟對此還沒有一個量化的標註,所以費用根本就沒辦法談。還有之前俱樂部的權利很大,你球員如果鬧事,直接可以剝奪你上場的機會,掌握你的生殺大權(現在情況稍微好一些)
作為國內後衛一哥郭艾倫遼寧隊開出的頂薪500萬左右(內部合同是不公開的,而且有薪資限制的)。我們國內一哥易建聯情況不一樣,因為為了更好讓阿聯在NBA發展,當時廣東隊給了阿聯自由身,所以阿聯迴歸CBA後就不屬於體制內球員了。
非體制內球員典型代表:李根(能自由交易)
李根屬於草根球員的代表,李根出生於焦作市的籃球之家,李根打小就和籃球有親近感,8歲開始正式學打籃球后,籃球更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夥伴,長大之後李根作為特長生去寧波上了大學,並被寧大召入校籃球隊。李根在大學聯賽的出色發揮引起了武漢體院籃球教練單衛國的注意。隨後李根被作為培養物件被單指導召入隊中,經過一年訓練,被加入到上海隊。整個職業成長曆程跟體育局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他能夠跟NBA球員一樣可以自由交易,不受限制。
可以看得出體制內的球員相對年薪就比較低,但是想對福利比較好,不僅有保障,退役之後當地還會安排就業。體制外的球員靠實力吃飯,為球隊效力能夠拿到更高的年薪,而且自身也較自由,不受很多限制,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體制外的球員是靠薪水吃飯,所以在他們退役之後,球隊方不會提供就業以及退役保障。但也正是這種體制導致了CBA聯賽不倫不類,很多球隊虧本靠體育局救濟,職業化市場化不徹底,推廣困難。中國籃球和國內聯賽都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
9 # 菜菜的呆呆
從理論上來講,CBA完全可以學習NBA的體制,畢竟NBA不管是從觀賞性、競爭性都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職業聯賽。那麼CBA為什麼不能學習NBA的一些制度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國的根本制度不同,也就決定了兩個聯賽的管理和運營不同。中國的體育體制為舉國體制,美國的體育體制為社會主導型。觀眾喜歡看什麼?職業聯賽就培養什麼樣的運動員,塑造什麼樣的球星。比如NBA回刻意地塑造一些話題,如以前的“黑白雙煞”、“湖凱大戰”和近年的“騎勇大戰”,這些具有話題性的一系列比賽會賺足觀眾的眼球,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2.兩國的文化不同,也就決定了兩個聯賽對待球員和觀眾的不同。在美國“娛樂至上”的生活理念裡,一切能引起觀眾興趣的都能被滿足,包括球員的交易。在NBA的市場裡,除了觀眾,所有的人都能被交易。甚至包括主教練和吉祥物,因為美華人非常非常看重價值,只要你有價值,一定在你得效用最大化時利用。但在CBA,由於我們中國的文化中,是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就註定了要將人放在第一位。
3.在中國,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也就註定了球員不可能像商品一樣被交易,不然對運動員來講就不講究了。
-
10 # 跑者故事
我們CBA體制機制,運作方式以及俱樂部組成等方面與NBA有很大的不同,決定了要想和NBA一樣有交易日,實行自由交易,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行,需要慢慢實踐和摸索。
一、NBA實行交易日和CBA交易截止日有何不同NBA交易截止日,顧名思義是賽季的交易終結時間點,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直至球隊的賽季結束,期間不允許進行球員交易。NBA的交易期從每年7月1日開啟,到賽季期第16周的週四結束,這期間可以隨時交易。與NBA可以賽季期間進行交易不同,CBA每個賽季前有註冊截止日,像2018-19賽季的截止日是2018年8月31日,一旦錯過了註冊期,球員就將無緣這個賽季。從和NBA的對比可以得知,CBA並沒有設定交易截止日,各隊在註冊截止日前就必須完成所有交易,之後為所在球隊的球員進行註冊,以備戰新賽季的聯賽。所以CBA的交易截止日可以理解為,以註冊截止日為基準線進行提前。
二、NBA交易日存在有其優點,值得借鑑NBA之所以精彩,除了球員們在場上天馬行空的表演,拉拉隊的勁爆熱舞,以及各種噱頭話題等,還在於場下的球員交易。
NBA有一句俗話,大意是一支球隊賽季最後一場比賽打完後,下個賽季就真正開始了。這裡的“開始”指的就是球隊經理人、球探和教練組開始物色合適的球員,試圖將其買到或交易到隊中來補強陣容,以便為了下個賽季準好準備。
在熱鬧了一個夏天之後,各隊間的交易仍然沒有結束,在聯賽開始以後,一些球隊希望衝擊更好的名次,一些球隊則試圖提前重建,於是雙方甚至多方開始謀劃進行交易,施展渾身解術各取所需。往往在這個時候,一旦有球星提出想被交易,將會被過度解讀,再加上媒體一渲染,一時間流言紛飛,話題四起,甚至比比賽本身還要熱鬧。
當然,NBA在賽季中允許交易更為實際的意義是期望各隊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補強,增強自身實力,讓比賽變得更有懸念。
三、CBA需要變通效仿由於註冊截止日的原因,從1995年CBA成立以來,各隊從來沒有在賽季期間進行過球員交易,要想補強陣容,唯有更換外援,但是更換外援也有次數的限制,比如本賽季常規賽有4次機會,季後賽則為2次。像八一這種沒有引進外援的球隊,則失去了在賽季期間增強實力的唯一機會。而且由於體制和各俱樂部結構不同等,CBA賽季期間進行球員交易實現起來難度也很大。
不過從姚明當選為中國籃協主席開始,在他的銳意改革之下,CBA聯賽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氣象,尤其是死水一潭的球員轉會市場近兩年在註冊截止日臨近時可謂熱鬧非凡,像前年夏天吉林男籃將鍾誠交流至遼寧男籃,而遼寧男籃則將柴長易、廉明和高詩巖送至吉林男籃,此舉可謂一舉兩得,高詩巖得到大量鍛鍊機會,還獲得過月度最佳星銳榮譽,遼寧男籃更是一舉奪得夢寐以求的總冠軍。另外,江蘇男籃用衡藝豐從廣州男籃換來史鴻飛,不但解決了多年的懸案,而且還彌補了胡雪峰退役後的後衛缺失,時隔7年再進季後賽。
去年休賽期裡更是產生了多筆球員交易,廣東男籃送出楊金蒙和周湛東等5人,從青島換來蘇偉和刁成灝;廣州男籃用範子銘換來了西熱力江、孫鳴陽數人,新疆男籃夯實了內線,廣州也得到了即戰力。另外浙江男籃用張永鵬從廣州男籃換來朱旭航,本賽季兩人都有著不錯的發揮。因此,去年休賽期被譽為“CBA史上最熱鬧的夏天”。
在這裡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交流,即該球員可以去其他俱樂部打聯賽,但是全運會時要代表轉會前的體育局征戰全運。這種新型詞彙的發明體現了以姚明為首的籃協領導班子的智慧,他們以變通的方式消除了體育局的顧慮,讓哪怕是身處不同體質的球員也能得到鍛鍊的機會。
如今CBA的改革已經進入到深水區,CBA公司也開始制定出統一的球員合同進行規範,這為將來各隊更好地交易打下了基礎。正所謂路要一步步地走,飯要一口口地吃,請多給姚明一些時間和耐心,相信不久之後CBA也能像NBA那樣在賽季期間進行球員交易,讓我們的CBA變得更加精彩好看。
-
11 # 精彩評CBA
由於CBA遭遇歷史上第一次停擺,近日更是有媒體爆出重新開賽時間不早於5月份,這也是讓很多球迷在考慮本賽季的同時,也是開始為下賽季準備出謀劃策了,畢竟本賽季還不知道最後怎麼變,而下賽季則是開始實施4節4人次外援上場時間,因此對於本土球員更為重要,甚至不少球迷已經開始討論誰誰誰今年夏天合同到期了,自傢俱樂部是不是簽下開始衝冠呢?尤其是曾4年奪得3冠的北京首鋼隊,因為秦曉雯上臺後頻頻引進大牌球員,也讓很多北京球迷期待秦曉雯會不會在夏天砸錢簽下強力內援補強短板呢?可也有很多人並不看好秦曉雯的眼光,因為此前有兩大本土頭牌球員都是加盟北京隊後斷崖式下滑的。
確實,作為12-15這4個賽季能3奪總冠軍的球隊,雖然他們最大優勢是依靠馬莫組合,可北京隊本土陣容也是相當給力的,特別是翟曉川,李根,孫悅,朱彥西,方碩等人都是國手級別,可在16-17賽季北京隊因為常規賽最後一場被王汝恆的罰球絕殺無緣季後賽之後,新上臺的女總秦曉雯把這王朝球隊推到重建,對奪冠功勳馬布裡,莫里斯,孫悅以及主教練閔鹿蕾等人都是進行大清洗。當然,秦曉雯除開清洗功勳外援外,也是引進像段江鵬,劉曉宇這些此前的本土頭牌球員,希望他們能幫助北京隊重塑輝煌,秦曉雯更是公開宣佈會在3年內帶給北京一支爭冠球隊,可如今3年早已過去,北京隊與爭冠球隊反而是越來越遠。
其實像段江鵬在加盟北京隊之前,一直都是山西隊的頭牌,尤其是在12-13賽季,段江鵬更是打出18.1分3.8籃板2.3助攻1.3搶斷的驚豔資料,此後3個賽季段江鵬也是能場均得分上雙,按說像段江鵬的本土頭牌球員,是很難被挖走的,可秦曉雯還是以900萬簽下段江鵬3年,不過讓秦曉雯沒有想到的是,段江鵬來到北京隊後,就像換了一個人,連續4個賽季得分都沒突破過5分,此前也不是沒有過其他球隊的本土頭牌加盟到強隊之後出現數據大滑坡的,可像段江鵬這種加盟到北京隊後就出現斷崖式下滑狀態讓很多球迷看不懂,這究竟是秦曉雯的眼光不行還是雅尼斯不會用呢?而讓大家更不解的是,在去年夏天,秦曉雯再以300萬年薪與段江鵬續約3年。
無獨有偶,北京隊還有一個球員和段江鵬同樣的情況,他就是曾代表廣東隊5次奪冠的後衛劉曉宇,在2015年夏天離開廣東隊之後,加盟到上海隊卻一躍成為了本土頭牌,在15-16賽季,場均得到15.7分3.7籃板3.5助攻1.3搶斷的全面資料,在16-17賽季,劉曉宇延續了此前優異表現,場均得到13.3犯4.2籃板4.2助攻1.6搶斷,雖然得分稍少,但其他資料都是有所長進,幫助上海隊在常規賽鎖定三甲。原本劉曉宇合同到期後,上海隊也是非常渴望與他續約,可秦曉雯還有砸400萬年薪簽下劉曉宇,而與段江鵬相同情況的是,劉曉宇同樣是出現“水土不服”,在北京隊3年場均得分下滑了一半都不止。
無論是秦曉雯眼光高不行還是雅尼斯不會用,這鍋都該由秦曉雯來背,因為球員是她砸重金引進的,清洗奪冠功勳也是她的意見,現在無論是劉曉宇還是段江鵬明顯可以看出遠不如孫悅狀態好,而孫悅可是被秦曉雯認為水準達不到雅尼斯要求被秦曉雯足足冷藏了2年,現在孫悅確實在馬布裡麾下換髮第二春,其實也是狠狠的打了秦曉雯的臉,現在不知道秦曉雯怎麼想的,但她想繼續引進內援,一方面大家擔心她的眼光不行,很多球員看到秦曉雯如此對待功勳,加上段江鵬和劉曉宇都是去了北京隊之後斷崖式下滑,這也會讓很多球員擔憂步他們的後塵。
-
12 # 北京親子這些事兒
不為什麼,因為現在不是完全市場化運營。各個球員是各個俱樂部,當地管理中心的私產,肯定不會隨便自由轉讓。等著吧
-
13 # 老球評
CBA轉會還需要進一步歸化,CBA的轉會暫時制約自身發展,計劃經濟模式還在
實際CBA現在最頑固的堡壘就是自由轉會,各種限制太多,雖然朱芳雨和廣東隊,甚至別的球隊四處物色好苗子,但中國籃壇,尤其高中生裡面好苗子真的太少,雖然廣東黑人混血孩子很多,但除了丘天,已經即將選秀的祝銘震,他們也還沒有成為CBA的主力。
出自北大的祝銘震
現在CBA的工資足夠有吸引力,但好苗子本來就稀缺,中國教練培養人才的淘汰率又高,甚至一些孩子透過參加特訓來提升,家庭負擔也特別重,再考慮到體校的培養成本,看起來要回報都合情合理。顯然姚明自己以前面臨的問題,涉及到錢就很頑固,限制過王治郅,至今周琦和丁彥雨航,甚至範子銘也受影響。
郭艾倫想投奔郭士強也不容易
讓人匪夷所思的就是“體制”內外,本來改革開放就是改革不合理的體制束縛,居然這傢伙還蜷縮在體育領域,姚明的魄力也不足撼動,實際“合理性”在於保護經濟落後地域的利益,保護弱者永遠在道義層面永遠最高的說服力。實際市場迫切需要人員流動,比如遼寧控衛多,山東中鋒多,新疆前鋒好也卻控衛,北京缺內線,如果放開簽約和交易,肯定是臭錢多的北京更強勢。
廣東隊本地球員特別少
不是姚明注意不到,由於需要保護經濟落後地區利益,尤其是遼寧,這才讓轉會不能順暢進行,高調呼籲人才自由流動,確實都很自私,遼寧籃球已經失血很多,在周琦身上就有慘痛代價,人家的要求看似很合理,真要完全交給市場,那誰保護人家利益?
-
14 # GIF屆扛把子
話說回來,CBA更多的依靠青訓,很多年輕球員,有可能很小的時候就被看上,然後開始接受訓練,特別有天賦的,都是十幾歲找回來,開始青訓,進入預備隊,青年隊,然後再是一隊。那麼問題了,花了那麼大的人力物力培養出來的優秀球員,你想空手套白狼嗎?目前國內的球員之間的交易更多是俱樂部於俱樂部之間的事,所謂的經紀人參與其中並不是特別多(此處參考小丁,跟睢冉這個小丑)。你看近幾年姚明也在玩選秀,但是俱樂部普遍的熱情不高,為什麼呢?因為CUBA出來都20多歲了,可塑性肯定沒有十幾歲強。
也許以後會更接近這樣交易吧!但是這涉及太多人的利益。
回覆列表
目前,CBA聯賽正以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入一個較為漫長的休賽期裡,各支球隊都在分開訓練,等待這個賽季的常規賽重新啟動的日子。
在此期間,廣東隊和新疆男籃都在努力備戰,但是周琦和易建聯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徵得球隊同意之後,易建聯趕往美國進行老傷的治療以及個人特訓,為接下來的比賽做準備。鑑於易建聯一向的自律,廣東隊並沒有不放心,於是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易建聯是廣東隊的絕對核心,他的在場與否會使得廣東隊變成兩支截然不同的球隊,他的作用不是資料能體現的。
當易建聯集中全部注意力並全力以赴的時候,CBA大多數外援都不能限制住他,甚至要承受他的強力衝擊,這就是廣東隊敢找馬尚-布魯克斯和威姆斯兩個小外援的原因。相比之下,周琦顯然沒有這種搭建體系的作用。
若是易建聯被視作外援,那麼他在CBA聯賽肯定也是有市場的,更不用說他現在是出場時間不受限制的本土球員。若是CBA聯賽允許球員交易,市面上暫時還沒有能夠單換易建聯的球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