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樸

    關於洗衣,最早的記錄還要追溯到4000年前埃及BeniHasan的一個墳墓,時間約在公元前2000年,畫面上刻著:有人在搓洗,有人在摺疊,還有兩個人在使勁擰乾。

    在中國,洗衣服最早被稱為“搗衣”,人們使用木質的搗衣杵(也叫搗衣砧),捶打衣服,靠捶打時的力量,用水把汙垢帶出來。

    洗衣的故事也是有歷史可追的,春秋戰國時期,有“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的句子來描述河邊浣紗的人了。

    到了唐朝,文人們的詩句中,對“搗衣”的描述愈發廣泛,如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隨著人類的智慧發展,洗衣用品也漸漸出現。

    最早的清潔用品—"草木灰"

    最初是在祭祀或燒烤活動中,發現了沾著草木灰的器物更容易清洗,這也是最早的衣物清潔劑了。

    同一時期,除了草木灰之外,人們還使用動物油、植物油、皂角,以及鹼鹽等混合在一起進行洗滌衣物。

    到了漢代,天然石鹼成了主流的衣物清洗產品。

    金代時期,人們在石鹼中加入澱粉,香料,製成錠狀出售。

    到了明末,已經出現專門出售人造香鹼的鋪子了。

    肥皂時代

    皂角也是古代一種重要的洗滌用品,在南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用皂莢粉製成的肥皂團了。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它的名字“肥皂團”。肥皂團放入水中,能發泡去汙。

    洗衣粉時代

    德國漢高在1907年,以硼酸鹽和矽酸鹽為主要原料,首次發明了洗衣粉。

    從此進入了洗衣粉時代。

    隨著時間變遷,現在的洗衣用品可謂是五花八門,品牌更是多到記不清。

  • 2 #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自問自答)。我們知道,洗衣粉乃是一種化學產品,近代才發明。那麼,古代沒有洗衣粉,人們是如何洗滌衣物的呢?事實上,古人早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土製洗滌物品。先秦時期的《考工記》中就記載了古人發明的一種"清潔劑"一灰水。因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所以能去汙。這種易於取用的洗滌劑。在古代是十分常見的。另外《考工記》中還記載了一種由貝殼灰與欄木灰混成的混合洗滌劑。貝殼灰中含有氫氧化鈣。與欄木灰作用後,可以生成氫氧化鉀,用它的水溶液洗滌絲織品時,會與絲表面附著的油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鉀肥皂,從而能夠把絲洗得乾淨亮麗。到魏晉時期,便出現了一些新的洗滌劑一皂角和澡豆。後來人們發現了一種叫皂葉的植物,揉碎後也可以當肥皂用。一本文摘自《中國文化1000問》一書。

  • 3 # 崔崔CcCc

    古代人怎麼清洗衣物的,我最先想到了“皂角”。最先想到皂角是因為在小的時候會用皂角來玩遊戲,還記得母親說過皂角可以洗衣服,母親小時候家裡貧窮用過皂角洗衣服,當時買不起洗衣粉。

    我們在看古裝劇時會發現這樣的場景:在某條河流邊,一位古代姑娘用棒槌使勁敲打著漂在水邊衣物的場景。沒錯,古代的人們最初正是用這種笨拙而又簡單的辦法洗衣服的,因為皂角的產量較少,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只有富貴人家清洗衣物時才能用到。

    此外,據《考工記》記載:“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搖之蜃。”這句話中的蜃是貝殼灰。故古人也常用草木灰來清洗衣物。

    魏晉時的古人開始用皂角來洗衣物,皂角在水中能生成泡沫,有去汙的效能。

    隨後,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裡,把豬胰腺上的汙血洗淨,撕除上面的脂肪肝磨成糊狀,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攪拌均勻後,通風處風乾後就成了能洗去衣物汙垢的澡豆。故而,唐代時人們開始使用澡豆洗衣服。

    綜上所述,在古代沒有洗衣粉,古人洗衣時會採用草木灰、皂角、澡豆等方法。

  • 4 # 下快

    古人怎麼洗衣服?

    眾所周知,洗衣服要用洗衣液/粉或者肥皂,而這些都是近代發明出來的一種化學產物,相信各位都考慮過這個問題,在古代如果衣服髒了,人們用什麼去洗衣服呢?事實上,早在古代人們也早就應該考慮到怎麼把衣服洗乾淨這個問題了,而且已經發明出各種具備相同職能的洗條用品了。

    春秋戰國的“鉀肥皂”

    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記載,據《考工記》記載:“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搖之蜃。”蜃,指的是貝殼灰,主要由貝殼灰和爛木灰混合而成,貝殼灰中起作用的是氫氧化鈣,與爛木灰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鉀,氫氧化鉀可以與絲織品表面附著的油脂產生化學作用生成“鉀肥皂”,洗出來的衣服十分乾淨。

    秦代的“灰水”

    在秦朝時期,在當時,人們用的是一種叫做灰水的“清潔劑”,用草木灰泡水形成的,草木灰當中起作用的是碳酸鉀(在現代廣泛用於玻璃、印染、肥皂、搪瓷),所以“灰水”也具有去汙的功能,由於製作簡易,所以在古代受到廣泛應用。

    魏晉時期的“皂角和澡豆”

    魏晉時期,出現了一種新的洗調劑,就是皂角和澡豆。皂角是豆皂菜樹所結的果實,含有皂苷,與水混合可以產生泡沫,具有很強的去汙能力。皂角產量少,價格昂貴,一般是古代富貴人家所用。而澡豆,在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記載,把豬胰腺上的汙血洗淨,撕除上面的脂肪肝磨成糊狀,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攪拌均勻後,通風處風乾後就成了能洗去衣物汙垢的“澡豆”。

    而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古代婦女在河邊“打衣服”,顧名思義,就是把衣服浸在水中,用木棍敲打衣服,使衣服裡面的贓物被擠出,以達到去汙的效果。

  • 5 # 南山劉向雄

    古人很有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發現一些富含鹼性的東西可以去除汙漬,就像草木灰、皂角、鹼性土都可以當做‘‘洗衣粉’’來用,現在的洗衣粉,也都是以‘‘鹼’’為主。

    除了使用這些‘‘洗衣粉’’,古代還用木棍敲打或者腳踩衣物,木棍叫做‘‘搗衣杵‘’,來促使汙漬更容易洗乾淨。現在在一些靠近河流的村莊,農婦仍然是這樣洗衣服的,特別是一些大件的衣物或被單床罩。

    那時,家家都還有‘‘搓衣板’’,現在在一些鄉鎮的集市還常常見到,至於城市,買在家的可能只剩‘‘跪’’這一個功能了。搓衣板是配合大盆使用的,一些較小的衣物,都是放在盆子裡浸泡,然後放在搓衣板上搓,也能把衣物洗乾淨。

    手搓腳踩、搗衣杵、搓衣板,就相當於現在的洗衣機,但比洗衣機更乾淨,對領子袖口會特別照顧,洗衣機不知啥時能開發出這個功能。

  • 6 # 黃常慧

    我的家鄉湖南,是中國油茶主產區。至今,我們後人搞不清楚,湖南人民從什麼時候利用油茶樹,榨取茶油的?茶油可是好東西,高階食用油,被外國友人稱為"東方橄欖油"。油茶籽榨取茶油後,剩下的茶枯,是天然的洗滌劑,天然的肥料。

    我是1972年出生的,少年時代父母農忙,跟著奶奶長大的。在我的記憶中,我小時候,湖南農村缺乏洗衣粉、洗髮液,奶奶把茶枯搗成碎末,用布包住,過濾,將濾液當洗衣粉、洗髮水。20世紀80年代,湖南農村市場開始有"大洋"洗衣粉售賣,但沒有洗髮水出售。奶奶開始用洗衣粉洗衣服,依舊用茶枯濾液洗頭。90年代,湖南農村市場洗衣粉、洗髮水產品開始推陳出新,不斷換代,奶奶依然愛用茶枯濾液洗頭。可惜的是,現在"大洋"洗衣粉在中國市場難覓蹤影了,而我的奶奶也於2012年春季去世,享年91週歲。

  • 7 # 從不穿靴子的貓

    古人很注意儀容的,講究一些的人家,衣服穿在身上都是整潔筆挺的,看起來很精神。他們用來清洗衣服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1、鹼土:這是很常用的,成本低廉,誰家都用得起。每年春秋兩季氣候乾燥的時候,鹼地風化脫水,就會有厚厚一層面粉一樣的鹼長出來,拿著苕帚掃了,裝回去能用上很久的;

    2、皂角:雖然皂莢樹滿身是刺,可它的果實確是好東西,一顆顆摘下來,搗碎了就能用來清洗衣物;

    3、肥珠子:和皂莢樹一樣也是一種樹,結的果子一顆顆又圓又黑又肥厚,所以叫肥珠子,把它蒸熟了做出來的膏子比皂角更好用,所以又叫“肥皂”,這個可能是肥皂這個名字的由來;

    4、茶籽餅:是油茶籽榨油後的渣子,把它搗爛了,用水濾出汁液,這汁液就可洗滌衣物;

    5、胰子:殺豬的時候,將豬的胰腺單留出來,洗乾淨,晾乾,加入適量皂角或肥珠子,一起研磨成糊,講究的還可以加些香料,用手揉成小球,晾乾備用。

    這種就和現在的香皂很接近了,洗衣服、洗臉、洗澡都可以,一般是大戶人家才用得起的。

  • 8 # 小凌說史

    在沒有洗衣粉的年代,不少人應該是清水洗衣服的,也就是電視常見的用木棒捶打衣服,畢竟吃不飽、穿不暖時誰還會在意那麼多呢?

    但是,注意了,物質匱乏不代表人們沒有追求,古人也是很在意清潔的,尤其是古代的達官貴人。

    古代人注重清潔衣物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周朝時期人們已經會使用草木灰來清洗衣服了。據《禮記·內則》中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說的就是周朝人開始用草木灰來清洗衣物!

    雖然說草木灰也可以用來清洗衣物,但畢竟不太方便,於是到了魏晉時期人們便開始使用皂角清洗衣物。這個皂角的用處是非常多的,將它搗爛不但可以用來洗衣服,還可以用來洗頭、洗澡。即使是到了今天,皂角還被廣泛使用!

    澡豆的運用則更是古人的智慧的體現,澡豆以豆粉添加藥品製成,廣泛運用於洗手、洗臉、洗頭、沐浴、洗衣服等等,可以說是全能用品。唐朝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寫道:“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翻譯過來就是,“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澡豆”是居家必備用品。

    總結起來,古代人用來洗衣服的東西主要是草木灰、皂角、澡豆等等!

  • 9 # 卓月正文

    古時候沒有洗衣粉,人們是怎麼洗衣服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小的時候母親是怎麼洗衣服的。

    小時候,農村洗衣粉還不常見。人們洗衣服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是棒槌,一個是石板。那時母親都是到村子西邊的池塘裡洗衣服,常常是幾個人一起,一人端著一個洗臉盆,裡面放的是要洗的髒衣服。石板是一直放在池塘邊上的,但棒槌是自備的。棒槌一般是用比較堅硬的木材製作的,有手臂粗細,一頭粗,一頭細,就像現在的棒球棒一樣,長度一般在五十公分左右。

    母親她們到了池塘邊,一人一塊石板。先把衣服在水裡弄溼,然後在石板上疊幾下,就開始用棒槌錘,“啪 啪 啪”聲音此起彼伏,錘一下用手翻一下,動作是那麼的嫻熟,流暢。錘衣服的聲音和她們的談笑聲在空中迴盪著不一會一盆衣服也就洗好了。

    現在,池塘早枯了。再也聽不到“啪 啪 啪”的錘衣服聲音了,取代它的是“嗡 嗡 嗡”的洗衣機的聲音。洗衣粉已經有點落後了,很多人都用洗衣液了。

  • 10 # 知常容

    你不要認為發明洗衣服好像只得很炫耀的東西,那是一個很大的汙染。古人洗衣服自然有辦法。

    辦法一:

    在某個小溪邊,一位古代姑娘用棒槌使勁敲打著漂在水邊的衣物,就是透過這樣反覆的操作,然後完成衣服的乾淨,這一種女子叫做浣紗女,西施就是幹過這個職業。

    辦法二。

    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澣。這個灰指的是什麼灰呢。是一種草木灰,就是草木燃燒之後的灰,在農村很常見,現在有些城市的孩子肯定不知道這個東西了。也有草木灰和石灰混合起來,這個石灰指的是貝殼燒製的。

    辦法三。

    魏晉時的古人開始用皂角和澡豆來洗衣物。什麼叫做澡豆呢?把豬胰腺上的汙血洗淨,撕除上面的脂肪肝磨成糊狀,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攪拌均勻後,通風處風乾後就成了能洗去衣物汙垢的澡豆。

    上圖就是皂角,這東東看上去是不是有些眼熟?

  • 11 # 一起換種生活

    用木棒敲打洗衣是住在水邊的人們為了洗衣服方便而發明的,後來離水較遠的人們發明了搓衣板,只是這樣簡單的去除衣服裡面的汙垢。但是這樣洗衣服還是不夠乾淨的,人們又開始找尋新的東西,這時人們發現草木灰可以很容易的除油汙。古人們時常舉行祭祀或者燒烤活動,他們偶然發現一些沾上物質的器物很容易清洗,逐漸的發現了清潔衣物的奧秘,那就是神奇的草木灰,這也是古代第一種洗衣服的洗衣粉。 再到了魏晉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用皂角和澡豆來洗衣物。皂角是豆皂菜樹所結的果實,在水中能生成泡沫,有去汙的效能,學名皂莢,十分堅韌,南宋時都城臨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種橘子大小、用皂莢粉做成的圓團,肥皂團放入水中浸泡衣物可以去汙,也就是後來的肥皂了。在老一輩人裡經常會說用胰子洗衣服,這個胰子其實是豬胰腺上的汙血洗淨後,撕除上面的脂肪肝磨成糊狀,然後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攪拌均勻,這樣就做成了澡豆,又在製作澡豆的工藝基礎上,加入吵糖,並以純鹼代替豆粉,再加入熔融後的豬油及香料等,均勻後,壓制成球或塊狀,製成胰子。這就是古代人稱之的胰子。 逐漸的發展,人類的探索從未止步,在生活中的某一處細節都能創造出不同的事物,也就是這樣,在1677年有人發明了洗衣裝置,就是現代洗衣機的雛形。這場發明來源於一次大海航行中,水手們把髒了的衣服放到一個包裡,用繩子一端系在船上,包裹則扔進大海里,讓海水的攪動,拍打衣服,去除衣物裡的泥垢,透過這樣的啟發,才有了後來的洗衣機。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最先進的洗衣機,手動的,全自動的,洗衣服再也不需要像古代那樣的浪費時間與體力,古代的人智慧是非常厲害的,創造了無數的傳奇。

  • 12 # 山人的生活感悟

    沒有洗衣粉,古人如何洗滌衣物?

    沒有洗衣粉、沒有肥皂的時候古人如何洗滌衣物?《禮記·內則篇》說:“冠帶垢,和灰清漱。”意思就是說帽子髒了,用草木灰和著清水洗漱就可以了。

    其實在過去用草木灰洗衣服,不需要考古我就知道了。因為我曾經聽我父親講過,五六十年代在外挑堤、挖河的時候,還有三線建設的時候,經常用草木灰洗衣服。

    很多時候連草木灰都沒有,乾脆用河塘裡的淤泥巴洗衣服,有的衣服不太髒的話,就直接用清水多揉搓幾遍完事。這些都是我父親親身經歷過的事,估計也就是祖上傳下來的土辦法。

  • 13 # 遙山書雁

    古人同樣要生活穿衣,他們用什麼來洗衣服呢?綜合各類文獻資料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天然鹼

    天然鹼包括土鹼和植物鹼。土鹼,顧名思義就是鹼地經風化脫水,地表呈現白粉狀的東西,這就是土鹼。人家將土鹼收集起來,就可以洗東西了。土鹼畢竟是天然的,而且還要看天吃飯(要求乾燥,春秋乾燥季節較多),很不方便。

    後來,人們發現燃燒過的東西,如草木灰、貝殼灰等,同樣具有洗滌的效果。《禮記・內則篇》“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澣。”《浯夫論,實貢篇》“浣布以灰”。《周禮·地官》有“掌炭”,專門負責徵收各類灰炭。草木灰、貝殼灰等各類灰炭就是植物鹼。

    皂莢

    魯迅在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提到了皂莢樹。皂莢是豆科喬木,幾乎遍及中國各省,常栽培於庭院或宅旁,有諸多功效。其中之一便是有洗滌的作用。皂角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去汙能力非常強,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文獻資料表明,古人在秦漢時期就用皂莢來洗衣物和頭髮了,而到隋唐已形成慣例。到了宋朝,人們進一步創新,將天然皂莢搗碎研細,再加上香料,製成香皂。這就比較高階了。

    澡豆

    澡豆就是豆子研成的細末,然後加上藥品製成粉狀物體。澡豆在魏晉時候比較流行,當時人們主要用來洗臉。不過,後來人們將澡豆和豬的胰腺結合。

    具體操作是,將豬胰腺的汙血洗淨,撕除脂肪,然後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製成內容更加豐富的澡豆,用來洗衣服。這就是胰子的前身。對此,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都有記載。

    除了以上幾種,古人還會用食鹽、麥麩來清洗衣物,但這些都比較小眾,我們暫不細說。綜合來看,古人洗衣服還是很有一套的。

    一般情況下,只要方法得當,勤洗勤換,是不會出現衣服又髒又臭還特別油的情況的 。

    古人對於洗衣服的探索,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但從本質上來說還停留在“小妙招”的階段。西方也是同步的,同樣發明了用動物油脂和木灰製造出原始的肥皂,並沒有比我們創新多少。

    不過,進入18世紀,法國化學家呂布蘭用工業方法生產出苛性鈉,肥皂從手工製作開始轉向工業化生產。

    弟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人們又發明了合成洗滌劑。伴隨著化學技術的進步,形式多樣的洗滌產品開始批次問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釣環境下,你是如何確定餌料效果好或者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