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潤789
-
2 # 餘味苦澀終有回甘
哎呀我的天啊,破鞋露腳尖啊,老師讓我交學費,我說等兩天啊,沒錢我光腳丫啊外邊飄雪花啊鄰家小妹瞧見眼淚含兩圈。
-
3 # 週週文字控
“我上床睡覺了”“我回房睡覺了”“我上樓睡覺了”。
——從睡覺看貧富。
但我一般都是站著睡
-
4 # 旅遊達人老嶽
我的情況是這樣的,前幾天在外沒錢買飯吃了,給老伴打了個電話:問老伴家裡還有吃的嗎?老伴有氣無力的回答:“幾天來老鼠到咱家來找食,都是含著眼淚走的”。
這樣的形容,真是在戳自己心心疼,扎心了呀,朋友我的講述完了,你覺得滿意嗎?
-
5 # 張永科38
提起窮,想起個評書小段來。話說過去有哥三個討飯到街上,突然拾到兩枚銅錢。因分不開爭吵不休。碰巧有一縣官路過為其判斷:誰窮給誰。老大說:家有半間屋,麻桿當燈燭。頭枕磚頭睡,蓋的破麻布。老二說我比他還窮:我家沒有屋,月亮當燈燭。頭枕胳膊睡,蓋的肋巴骨。老三說我比他還窮:家住半空懸,斷飯七八年,要想吃口陽家飯,就得這兩大錢。大家說說,大錢給誰合理?
-
6 # 糊塗的糊塗蛋吶
老闆帶著小咦子跑了,工人發不出工資,揮淚大甩賣,被這樣爆紅大街小巷的廣告詞洗腦了很久,還不能消停嗎?是要再整出一個洗腦爆款嗎?
抱歉,蛋蛋看到這樣的題目,出現在美文領域,不能淡定從容,不用質疑蛋蛋的素質,正因為我有素質,不然就不是在這裡懟,而是暴打。(金鐘罩,鐵布衫,來……)
………………這是滑稽的分割線,迴歸問題。
這樣的問題很反智!原因如下:
一.不管一個人是不是貧困,即便是貧苦不堪,和別人有半毛錢關係?不是該找自己的問題嗎?殘疾人還有補貼,生活無法自足的老人還有救助金,一個正常人,正常人敲黑板……貧苦不是自己的問題?重大疾病問題的貧困,是不可抗力,有句老話叫“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二.即便是真的貧到身無分文,負債累累,需要證明嗎?有這功夫,想想怎麼活下去,沒有餓死的勤快人。思來想去沒有要證明的理由,難道是要證明一下當老賴?要不要去公證處公正一下?
三.細心的人,應該發現了,前面兩個理由用的是貧而不是窮。貧窮二字,貧是經濟,窮是志向。一個人,可以在經濟上貧,但不能在志上窮。很多人,錯誤的把貧和窮混在一起,害人不淺。沒字典去度一下,人窮志短的窮到底是什麼意思,恕我沒見識,只見過生活困難,日子清貧,貧困家庭,貧困縣,脫貧致富。若還把窮當做經濟上的貧,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也無能為力。
別再整反智的問題,有空多讀點書。
-
7 # 彩霞對聯詩詞集
用一句話證明我很窮
阿三,借錢給我買些米肉吧,我的錢用完了,真的餓壞了呀,現在又沒工作,待爸媽寄錢來還你。
以上說了一大句長話,就想起了我們從小接受父母的教育要勤勞節儉地生活。所以時時刻刻都要銘記不要讓以上這段話落在我們身上才好,量入為出地操持家庭的正常的開支,並小有結餘地幸福生活是我們的嚮往。
-
8 # 伊春美食美客
你進來請馬上關上門,要不我的晚飯,本來就吃不飽的空氣就被你放出去了。你看這個人窮不窮都窮到只能吃空氣了。別的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人可真的是一貧如洗呀!其實我跟你說,任何的群和貧困都不是無緣無故來的。一種是家庭突然遇到變故,受窮的事後有情可原。有的人是家裡大小夥子,五六個父母們也身強體壯,可是這個家庭卻天天都沒有飯吃,孩子們也天都吃不飽,你說這樣的家庭窮的是不是不值得可憐?我還記得8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有一些來要飯的,經常出現在我們這個區。我的奶奶心腸比較好,一看到他們就十分的可憐。有一次我奶奶領著我給一個要飯的老媽媽一個饅頭給了他一碗粥。可是這個要飯的,瞧也沒瞧,直接跟我奶奶說我這兜裡不缺吃的,就缺錢,你能給我點兒錢嗎?我奶奶當時氣的把饅頭和粥都扔在了大道上,有事兒回來了,我奶說這樣的窮人就不值得可憐。都窮的這樣了還挑三揀四的我看有手有腳的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掙,我們沒什麼權利和義務,管他們這種不知進取的人,誰也救不了他們。所以我也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有出差,在外的時候看見那些趴在地上乞求可憐要錢要物的人,我都不會給他們的。因為在我的心中覺得他們不值得可憐,有的人甚至他們窮的只剩錢了,比我們還有錢。我們只不過是被他們矇蔽了。所以千萬別可憐那些有手有腳還要飯的人。我們再窮也不能丟掉改變窮的命運的差餉。我們再困難也不能讓自己的精神鬥志出現滑坡。我們還得靠自己才能養活自己,這樣窮不可怕,早晚都會改變的。
-
9 # 興安情韻
呵呵,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身邊還真沒有太窮的人。要是過去,不用考慮說什麼話能證明自己窮,因為自己真的窮。比如,窮的人會說:“吃了這頓沒下頓”,一分錢掰成兩半話,比如,說窮的連褲子都穿不上,說,多少天才吃上一頓飽飯,說窮的都揭不開鍋了!窮的都出來要飯了!現在,如果真窮,會怎麼說呢?恐怕有的人真窮也不說窮呢!如果我真窮,我可能還會像過去的人那樣說。
-
10 # 失憶生活
記得小時候,家裡特別窮,可以說是全村裡最窮的了。那種滋味可以說是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別人家都用電燈的時候,我家用的是煤油燈。記得有一次母親為了去買煤油,走了很遠的路,因為附近都用電,沒有賣煤油的。別人家有了電視,我家才用上電。上初中的時候我還穿著帶補丁的衣服。高中的時候為了省錢,只吃饅頭不敢買菜吃。大學的時候交不起學費,向親戚借錢,親戚各種嘴臉至今難忘。現在參加了工作,雖說比以前強了,但依然是不富裕,單位裡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車有房,我卻是一無所有。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除了人,我一無所有。
-
11 # 溫醫眼視光鄧如芝醫生
當我需要時間的時候,窮得只剩下金錢
當我需要金錢的時候,窮得只剩下健康
當我需要健康的時候,窮得只剩下時間
擁有的不珍惜,渴望的不可得,真正的貧窮
-
12 # 鄭光亮院長
”死餓”才算窮!窮對我來說已是”過去時“,也是我”刻骨銘心”的童年記憶,由此也激發了我高昂的鬥志,書寫好自己的人生,我也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如今仍然奮鬥在臨床一線上。
-
13 # 荒煙平楚
不是買不起想要的東西,
而是根本不敢有保證基本溫飽外的任何花銷。
相較於金錢的匱乏,
思想上的貧瘠更可怕。
-
14 # 姚華興
富人弦富、窮人說苦、嘆苦。如今這頁巳經翻過去了,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擼起袖子加油幹,正在奔向小康。謝謝你的邀請。。A.田無一壠、瓦無一片;B.到處都是家、大地是睡床;C.乾的是牛活,吃的是豬食;D.泥瓦匠沒住房、紡織娘沒衣穿;E.食物食不飽肚,衣不蔽體,……
-
15 # 誠子
好幾天的夜裡都沒有見到光了,
電話也已經有幾天沒有響過了,
電話早已經被要債的給打爆,
家裡的水電早已經被物業掐斷,
連僅有的兩個饅頭,
也被我啃的只剩下了半個。
看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
我的心早已經停滯。
面對這個世界,我妥協了。
一分錢連英雄漢都給逼死了,
更何況我們這樣的小人物。
-
16 # 天空下的太陽花
我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80年代家裡有了電視,別人工資一個月28元時,我父母就開始做起了個體老闆,買起了服裝,一天有時能掙幾百塊錢。我們家是方圓近千里第一傢俬人蓋兩層樓的家庭。因為80年代大多都住土坯房。
我本人又大學畢業,一直以來在我心裡,最窮的人手裡有幾十萬存款和一所房子。因為周圍人都比較富有。嫁給丈夫時父母超級反對,說他們家條件差,非常窮,我逆反著心想,窮也會有飯吃,有地方住吧!誰知嫁的丈夫貧窮超過我的極限想象,結婚後第二天才知道丈夫無房,無車,無存款,外有天文數字的欠賬。因為公公癌症多年,去世後家裡一貧如洗,外有親人朋友一大堆債主。前些年春節都無法出門,遇見的都是債主
-
17 # 聽風不語1314
我很窮,因為我是農村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卑微,落後等同於農民,為一些戴著有色眼鏡子的“高貴”們所不屑。其實,我的理解“窮”並不是十足的貶義,我們可以想起這樣一個詞語“窮則思變”,因為要吃飯,因為要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得更好。所以,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了極至。也許,明天會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所以說,窮也是一種財富,它可以讓人學會自尊,自重,自愛,自強 ,自勉……同時也是嚮往美好的動力。一個人窮不可怕,他要有改變命運和敢於開拓的勇氣;一個家庭窮不可怕,他們要有血濃於水的親情和風雨同舟的感知;一個民族窮不可怕,他們要有超強的凝聚力和同仇敵愾民族自尊心;一個國家窮不可怕,他們要有給我一根撬棍我能撬動地球的遐想和霸氣。
-
18 # 太行山人5
“我沒時間”這句話最能證明我最窮。為啥?你想想,總沒時間的人在幹啥?賺錢唄!兩眼一睜,忙到五更,沒時間吃飯,沒時間陪孩子,沒時間陪父母,連生病都沒時間,用時間去賺錢養家餬口。一名人曰,佔用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你說,窮的連時間都沒有了,還不是最窮嗎?記得人民公社那會,農民生產集體管理,勞動記工分,外出要請假。一年到頭請不了幾次假,多了隊長不批准。年底按工分分糧分錢,家裡勞力少的七算八扣,除了基本口糧,不僅拿不到一分錢反而還欠生產隊提留款,這就更慘了,不僅忙得沒時間,反而忙著倒欠賬。當然,那時國家窮,底子薄,一人半年糧,不夠瓜菜代是特殊時期,人們默默奉獻,競毫無怨言,仍然高唱共產黨好,高呼毛主席萬歲,精神很富有,勒緊褲帶支援國家搞出了原子彈,氫彈。你說又何嘗不是越窮越富有呢?講到這裡你明白了吧,窮的“沒時間”的人是最富有的人,窮的既沒時間又欠債的人說不定就能弄出了什麼新的彈和機來!所以,窮和富是辨證的,窮,可,窮則思變,富,則能坐吃山空,一切都建立在精神和信仰之上!當個玩笑吧。
-
19 # 使用者馬二可
只要是到過湘北南縣的人就都知道,南縣境內有一條南縣人津津樂道,並以此自豪的南茅運河。河長不過百里,她卻是南縣人一鋤一鍬憑勞力開挖出來的。她是南縣人的精神象徵,她是南縣的精準地標,她是洞庭湖畔一顆璀璨明珠。
是啊,別看她已經四十五歲了,但她依然風姿綽約,嫵媚妖嬈。尤其近些年來越發地顯得年輕漂亮了。象出水芙蓉,精緻天然,似出浴西施,面貌全新。兩岸秀枝翠葉象兩條長長的綠色哈噠飛舞凌空,河水從南向北輕歌慢躍,瀟瀟灑灑,貫穿全縣。臨洞庭連三江達四誨,南茅公路寬闊平坦筆直,靠杭瑞接京廣通天下。難怪南茅運河己被定為國家級溼地公園,南茅公路也升放為國道線了。那是必須的呀!
每次出去或回家,乘車馳騁在這寬廣的公路上,湘北風惰,田園美景,目不暇接。也思緒萬千,感慨良多。我私下常想,我的父輩們有兩件事令我震撼,第一件是生下和養育了我們,在那貧窮落後的年代,我們的父輩們多則七八個子女,少則三四個,一併撫養成人,並非易事,其中辛酸不言而喻。第二件是憑雙手開挖\出了一條近百里的南茅運河。
上了五十歲的南縣人都知道,開挖南茅運河的年代,是一個艱難困苦的年代,是一個火紅純真的年代,更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那時我還只是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記得那是一九七五年的冬季,一天,我放學回家,家裡來了好多人,男女老少大概有幾十號人。有六七十歲的老爺爺,四五十歲的大伯大娘,有二三十歲的大`叔大嬸,還有十八九歲到二十幾歲的鐵姑娘和毛頭小後生。鋪蓋行李,鍋碗瓢盆,鍬鋤箢箕,木桶扁擔……滿地都是。他們個個都是很快樂的樣子,笑容滿面,戲語連連,他們在忙碌著,好象我們家在辦大喜事兒他們在勤勤懇懇地幫忙似地。那時我們家住的還是六十年代的那種泥土牆壁稻草房。只見房屋前後架了幾架梯子,有的在屋頂掀舊稻草,有的在梯子上遞新稻草上去。有的在搓草繩,有的在和浠泥,用手糊牆。有的在清理垃圾……他們手腳不停,麻利有餘。我望著這忙得不亦樂乎的情景,我正納悶著。“小盆友,放學啦”我看見一個四五十歲笑容可掬的大伯,和謁可親地向我打招呼,我估摸著他看出了我是這家的小主人,我也猜想他或許是他們的隊長。只聽他細聲細氣地說“我們是八百弓公社同利大隊的,我們奉縣委指示,要在你們家前面開挖一條大河,南茅運河,等我們把河開通了,你就可以坐船,沿河南到茅草街,北到南縣縣城,還能乘車順公路去長沙,上北京呢。從現在起我們就駐紮在你們家了,吃喝拉撒地會給你們添不少麻煩,你歡迎我們不?”。他還友好地拍拍我的肩。我微笑著,頻頻點頭。日落西山,掌燈時分,房子前前後後,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搗騰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煥然一新。說實話那時娶媳婦兒也不過如此了,他們收拾完畢,就用稻草和他們自帶的被褥在堂屋和房間裡打下地鋪,接著又在屋簷下用泥築的土灶上燒水煮飯。
第二天,天未大亮,他們就吃完早飯,擔著箢箕,扛著鐵鍬,大鋤,大步流星地向工地出發了。在我的心目中,開挖南茅運河的戰鬥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拉開了序幕。偶爾的星期天裡,我也會和小夥伴們到工地上看看熱鬧。大冬天的,寒氣逼人,冷水刺骨,他們穿著單薄破舊衣褲,腳上一雙膠鞋,膠靴子,有的還穿著草鞋。他們嘴裡撥出的熱氣變成一團白霧,卻看得見他們鬢角的汗滴。不經意地流到衣領,頭頂上從頭髮裡冒出熱氣來。工地上人山人海,遠看只見人頭攢動,好象螞蟻搬家。人海中到處插著紅旗,隨風擺動,啪啪直響,高高木杆上安著大喇叭,播放著高吭激昂的革命歌曲和節奏有勁感的進行曲。伴著民工們勞動的嘈雜聲,呼天動地,場面壯觀,有浪滔奔湧之勢,有氣吞山河之壯。午飯時,煮飯的把做好的飯菜擔到工地上。菜式很簡單,每天換來換去就是那些白菜,蘿蔔,南瓜,芋頭,土豆,藕,榨菜,老幹菜,老壇酸菜。菜湯裡似乎也冒著幾個數得清的油星,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他們頂著沒有熱量的太陽迎風就餐,吃得津津有味,哈哈大笑。吃完粗糙的飯菜,飲一瓢冷水,連打幾個飽膈,扁擔橫地一坐,裝上一袋煙,閒聊幾句,說幾段沒正形的玩笑話,又開始上工了,直到日落月出,回到駐地宿舍,吃完晚飯巳是星月滿天了。
有些時候下大雨,上不了工,駐紮在我家的民工們也會偶爾地打打牙祭,改善改善生活,弄一鍋紅燒肉,喝幾口自家釀的谷酒,小醉一回。每次紅燒肉還沒出鍋,隊長就吩咐煮飯的給我們家兄弟幾個盛上一大碗。幾十年以來,那紅燒肉的香甜味伴著南茅河水一直在我心裡流淌。
開挖南茅運河的年代,生活究竟有多難,有多苦,現在的九O後,OO後是無法想象的。那時別說很難得大魚大肉的吃上一頓好的,有時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記得那年,為了緊跟形勢,全力以赴支援和完成開挖南茅運河任務。大隊,生產隊首先把本來就不多的糧食運到了工地上,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嘛。那個冬天,我們這些個在家的老弱婦幼,每頓就是藕燜飯,紅薯燜飯,芋頭燜飯。要麼就白菜,蘿蔔煮稀飯。有一天,我們家裡已是無米下鍋了,媽媽又急又惱火,一生氣就跑出去和其他一些堂客們商量,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到工地上去,找支書,隊長,找孩子們他老爹們要飯吃去。這一招還真是一拍即定。當時,我爸他們的工地在現在的紅旗橋附近。我們一二十個十來歲的孩子,還有更小的,就為一口飽飯走了二三十里路。又餓又累,走到工地也是筋疲力盡了。隊長把我們領到他們的駐地,讓我們飽食了一頓純米飯,我們吃得香甜有味,雖然只有白菜,蘿蔔,芋頭湯。等我們吃喝完畢,隊長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孩子們啊!回去吧,現在對於你們來說,讀書才是天大的事,不能耽誤,我告訴你們,天塌不下來,世上也沒有過不了的坎,糧食的問題我會跟支書商量解決。困難是暫時的,前兩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列寧在十月》,列寧的警衛瓦西里有句話講得好,牛奶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孩子們,不要多久,我們不但有牛奶麵包,還會有高樓大廈,電燈電話,還要實現機械化,電氣化,現代化。現在我們這樣地拼命,就是為你們將來打下基礎。孩子們,如果一時解決不了糧食問題,我會安排把工地上的糧食拉回去,既使我們餓著,也讓你們吃飽”。說得我們一個個睜大眼睛直溜溜地望著他。隊長說完送我們回家,再次經過工地,大概是下午兩三點鐘,正是上工高峰,一眼望去,與其說是開河工地,不如說是一個戰場,而且是一埸傾巢出動的決戰,惡戰。人潮湧動,聲浪滔天,喇叭廣播歌曲嘹亮,紅旗飄揚。人們挑的挑,扛的扛,鏟的鏟,挖的挖,推的推,拉的拉,個個挽袖卷褲,人人脫衣棄帽。行走如跑,跑步如飛,你追我趕,不敢停下一分一秒,鼓勁加油,生怕落後人家半步。真象廣播喇叭裡地唱的“學大寨,要大幹,千軍萬馬齊參戰,幹部群眾一條心……”“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迎著困難上,頂著風雨走……”。
那時壓根就沒有壓路機,處理新泥鬆土的辦法就是用塊鑿成形狀的大石頭,七八人用繩子繃緊,拋上落下,砸緊堤面鬆土。我們這兒叫″打臺禾",他們喊著打臺禾的的號子,響徹雲霄,他們彷彿把這寒冷的冬天砸開了鍋,熱血沸騰了。
三九嚴寒,饑荒困苦。我們的父輩們沒有望而卻步,他們把雨天當陰天,把陰天當晴天,把晴天一天當三天。這就是我們的父輩,我們的南茅運河精神,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深深紮了根。
與此同時,全縣其他各事企單位,各行各業對開挖運河的民工們,進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支援捐助。或贈送物質,或排演節目到工地慰問演出。我們學校也彩排了一些節目,並且我們師生自發地籌集慰問禮品,有的拿幾分錢買一盒蛤蜊油,有的拿幾毛錢買雙襪子或手套,沒錢的就在自家園子裡砍幾蔸白菜,扯幾個蘿蔔,或是從家裡拿兩個雞蛋,量⺇升米。就這樣我們籌了幾大筐子,大概是在76年元旦前夕,我們師生幾百號人,穿著只有過年才穿的好衣服,濃裝化得象紅蘋果似的,舉著紅旗,敲打著鑼鼓,挑著,扛著,抬著七拼八湊的慰問禮品,冒了嚴寒,浩浩蕩蕩地徒步向三十里外的工地出發。
生活的艱苦,並沒有絆住時間飛逝的腳步。忙碌中1976年的元旦節悄無聲息地溜走了。一天,駐紮在我們家的民工們聚在一塊兒開會,埸面很安靜,他們每個人的表情都好嚴肅的,有的還在掉眼淚呢,我莫名的站在一旁,靜靜地覌望,聽著他們的隊長悲壯大氣的發言:“……同志們,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老人家的靈魂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搶時間,保質量完成開河任務,以實際形動來告慰總理的英靈。”開完會,他們扛起工具,匆匆向工地而去。看得出他們的心情是那樣的悲痛沉重,他們的步伐卻是那樣的豪邁堅定。
周總理逝世的噩耗,又在近百里長的工地上重複地廣播著,沉痛哀傷的音樂觸發八萬民工對總理的愛戴與敬意,滿腔的悲哀凝聚成一股無形的力量,民工們更加的生龍活虎,鬥志昂揚。就這樣,不顧風霜雪雨,迎著日升月落,奮戰了六十八天。
-
20 # 遠野閒狼68886
一種窮是:
流離思所,朝不保夕,
風餐露宿,顛沛流離!
另一種窮:
胸無大志,言語輕狂,
遊手好閒,前途渺茫。
讀友沈扣銀文有感而發
回覆列表
窮!說窮的概念就想起了樣榜戲《白毛女》北風那個吹,雪化那個飄,年來到。風捲那個雪花,在門那個外。風打著門來門身開,我盼爹爹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個錢不能買,扯上了三尺紅頭繩,給我紮起來,給我扎呀紮起來~。喜兒盼爹楊白勞過年窮呀!年三十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盼團聚盼心願盼明天美好生活。